[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8135131B - 映射系统、映射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映射系统、映射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5131B
CN108135131B CN201680058118.7A CN201680058118A CN108135131B CN 108135131 B CN108135131 B CN 108135131B CN 201680058118 A CN201680058118 A CN 201680058118A CN 108135131 B CN108135131 B CN 108135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mount
mapping
detection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81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5131A (zh
Inventor
宫本宗德
金谷一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35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5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5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5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27Control or 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4Mowing tab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8Thresh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60Grain tank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映射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割取部(3)、脱粒装置(2)、排出量检测部(4c)、测位部(90、98)以及发送部(95),割取部(3)安装于在田地中行驶的行驶部(1),对田地的穗秆进行割取,脱粒装置(2)对利用所述割取部割取后的穗秆进行脱粒,排出量检测部(4c)根据谷粒的碰撞而对从所述脱粒装置排出至外部的谷粒的排出量进行检测,测位部(90、98)对所述行驶部的位置进行测定,发送部(95)发送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以及所述排出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接收部(99e),其接收从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所述测定结果以及检测结果;以及排出量映射部(99),其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测定结果以及检测结果,使所述排出量和与该排出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排出量进行映射。

Description

映射系统、映射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排出的谷粒和田地建立对应关系的映射系统、映射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当在田地进行收割作业时,大多使用进行穗秆的割取和脱粒以及谷粒的回收的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在履带的行驶过程中利用割刀对穗秆进行割取,并将割取到的穗秆向脱粒筒输送而进行脱粒。而且,利用在脱粒筒的下方配置的粗筛对从穗秆分离后的茎秆以及谷粒进行筛选,使得筛选后的谷粒从粗筛向下方漏出并借助螺杆而将其回收至谷粒箱。通过在粗筛的下方配置的扬谷机的鼓风作用而从设置于联合收割机后部的排尘口将从粗筛向下方漏出的细小的尘埃排出,另外,将谷粒的一部分也连同尘埃一起从排尘口排出。
若穗秆的割取量增大,则从穗秆分离的谷粒量增大,并且从排尘口排出的谷粒量也增大。因此,在穗秆的割取量增大的情况下,期望使谷粒向谷粒箱的回收量增大。为了满足该需求,提出有如下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设置有对排出的损失量(排出量)进行检测的损失传感器、以及能够确认损失量的显示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对该显示部进行目视确认,用户能够在对联合收割机的操作中确认损失量。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44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有时无法使联合收割机的设定等充分反映出检测出的损失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容易使联合收割机的设定等反映出排出至外部的谷粒的排出量的映射系统、映射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所涉及的映射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割取部、脱粒装置、排出量检测部、测位部以及发送部,所述割取部安装于在田地行驶的行驶部,对田地的穗秆进行割取,所述脱粒装置对利用所述割取部割取后的穗秆进行脱粒,所述排出量检测部根据谷粒的碰撞而对从所述脱粒装置排出至外部的谷粒的排出量进行检测,所述测位部对所述行驶部的位置进行测定,所述发送部发送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以及所述排出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接收部,其接收从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所述测定结果以及检测结果;以及排出量映射部,其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测定结果以及检测结果,使所述排出量和与该排出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排出量进行映射。
本发明所涉及的映射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还具备:穗秆输送部,其从所述割取部向所述脱粒装置输送穗秆;输送速度检测部,其对所述穗秆输送部的穗秆的输送速度进行检测;以及排出时刻记录部,其对所述排出量检测部的检测时刻进行记录,所述发送部构成为:发送所述输送速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排出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所述排出量映射部具备割取位置决定部,该割取位置决定部从所述发送部接收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所述排出量检测部和输送速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排出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所述排出量检测部和输送速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排出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来决定所述割取位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映射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还具备:谷粒箱,其对利用所述脱粒装置脱粒后的谷粒进行贮存;投入量检测部,其配置于所述谷粒箱内,根据投入至所述谷粒箱的谷粒的碰撞而对谷粒的投入量进行检测;以及投入时刻记录部,其对所述投入量检测部的检测时刻进行记录,所述发送部构成为:发送所述投入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投入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所述映射系统还具备:投入量映射部,其从所述发送部接收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所述输送速度检测部和投入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投入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所述输送速度检测部和投入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投入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而使所述投入量和与所述投入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投入量进行映射;以及合成部,其对利用所述投入量映射部以及排出量映射部分别制作的映射图进行合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映射装置是基于联合收割机中存储的信息而进行针对田地的映射的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具有:割取部,其安装于在田地行驶的行驶部,对田地的穗秆进行割取;脱粒装置,其对利用所述割取部割取后的穗秆进行脱粒;排出量检测部,其根据谷粒的碰撞而对从所述脱粒装置排出至外部的谷粒的排出量进行检测;测位部,其对所述行驶部的位置进行测定;以及存储部,其对所述排出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进行存储,所述映射装置具备:获取部,其获取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测定结果;以及排出量映射部,其基于利用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测定结果,使所述排出量和与该排出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排出量进行映射。
本发明所涉及的映射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还具有发送部,该发送部发送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测定结果,所述获取部具有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从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所述测定结果以及检测结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是使计算机作为基于联合收割机中存储的信息进行针对田地的映射的装置而发挥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具有:割取部,其安装于在田地行驶的行驶部,且对田地的穗秆进行割取;脱粒装置,其对利用所述割取部割取后的穗秆进行脱粒;排出量检测部,其根据谷粒的碰撞而对从所述脱粒装置排出至外部的谷粒的排出量进行检测;测位部,其对所述行驶部的位置进行测定;以及存储部,其对所述排出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进行存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作为获取部以及排出量映射部而发挥功能,所述获取部获取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测定结果,所述排出量映射部基于利用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测定结果,使所述排出量和与该排出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排出量进行映射。
在本发明中,使谷粒的排出量和与该排出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进行映射。用户能够确认对排出量进行映射后的田地的图像。
在本发明中,基于行驶部的位置、割取的穗秆的输送速度以及谷粒的排出时刻来决定割取位置。例如,基于谷粒排出的时刻以及穗秆的输送速度等来计算对穗秆进行割取的时刻,由此决定对穗秆进行割取的时刻的位置、即割取位置。
在本发明中,使谷粒的投入量和与该投入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进行映射,由此对投入量的映射图和排出量的映射图进行合成。用户能够使联合收割机的设定等反映出合成结果。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映射系统、映射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中,使谷粒的排出量和与该排出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进行映射。用户能够确认映射后的田地的图像,在下一次使用联合收割机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粗筛或送尘阀的角度、扬谷机的风量等设定反映出所述排出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映射系统的联合收割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简要示出脱粒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简要示出谷粒箱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简要示出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室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5是简要示出对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传递的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传动缸与第二齿轮连结的情况下的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7是第一传动缸与第一齿轮连结的情况下的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8是第一传动缸处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的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具备联合收割机以及服务器的排出量映射系统的框图。
图10是对控制部的损失量数据收集、发送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1是对服务器的损失量映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损失映射图的一例的图。
图13是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映射系统的控制部的投入量数据收集、发送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4是对服务器的投入量映射处理以及映射图合成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投入量映射图的一例的图。
图16是示出合成映射图的一例的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映射系统的经由网络而连接的终端以及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映射系统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1是映射系统的联合收割机的外观立体图。
附图中,1为行驶履带(行驶部),在该行驶履带1的上侧设置有机体9。在该机体9的上方设置有脱粒装置2。在该脱粒装置2的前侧设置有割取部3,该割取部3具备:分禾板3a,其对割取穗秆和未割取穗秆进行区分;割刀3b,其用于割取穗秆;扶禾装置3c,其将穗秆扶起;以及多个搂齿3d(穗秆输送部),它们对割取后的穗秆进行输送。搂齿3d与链(省略图示)连结。链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圆形状,该链的上下两端部由链轮支承。因链的旋转而使得搂齿3d旋转,由此将穗秆向上侧输送。在与搂齿3d连结的链的附近,设置有对搂齿3d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的搂齿速度传感器88(参照图9)。搂齿速度传感器88例如具备霍尔元件。
在所述脱粒装置2的右侧设置有对谷粒进行收容的谷粒箱4,在所述脱粒装置2的左部设置有对穗秆进行输送的、前后方向上较长的进给链5(穗秆输送部)。在该进给链5的上侧设置有对穗秆进行夹持的夹持部件6,该夹持部件6和进给链5对置。
在所述进给链5的前端部附近配设有上部输送装置7。在进给链5的附近,设置有检测进给链5对穗秆的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传感器87(参照图9)。另外,在所述谷粒箱4安装有将谷粒从谷粒箱4排出的筒状的排出绞龙4a,在谷粒箱4的前侧设置有驾驶室8。
通过对行驶履带1的驱动而使得机体9行驶。通过机体9的行驶将穗秆取入至割取部3而进行割取。借助上部输送装置7、进给链5以及夹持部件6而将割取后的穗秆输送至脱粒装置2而在脱粒装置2内进行脱粒。
图2是简要示出脱粒装置2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脱粒装置2的前侧上部设置有用于对穗秆进行脱粒的脱粒室10。在该脱粒室10内,枢轴架设有以前后方向为轴长方向的圆筒形的脱粒筒11,该脱粒筒11能够绕轴转动。多个脱粒齿12、12、……12以螺旋状在脱粒筒11的周面上排列。在所述脱粒筒11的下侧配置有波浪式筛网15,该波浪式筛网15与所述脱粒齿12、12、……12协作而对茎秆进行揉搓。利用后述的发动机40的驱动力使所述脱粒筒11转动而对穗秆进行脱粒。
四个送尘阀10a、10a、10a、10a以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脱粒室10的上壁,该送尘阀10a对向脱粒室10的后部送出的茎秆以及谷粒的量进行调节。
处理室13与脱粒室10的后部连接。在该处理室13内,枢轴架设有以前后方向为轴长方向的圆筒形的处理筒13b,该处理筒13b能够绕轴转动。多个脱粒齿13c、13c、……、13c以螺旋状排列在处理筒13b的周面上。在所述处理筒13b的下侧配置有处理网13d,该处理网13d与脱粒齿13c、13c、……、13c协作而对茎秆进行揉搓。利用发动机40的驱动力使所述处理筒13b转动,由此进行使得谷粒与从脱粒室10送出的茎秆以及谷粒分离的处理。在处理室13的下侧设置有排出口13e。
四个处理筒阀13a、13a、13a、13a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处理室13的上壁,该处理筒阀13a、13a、13a、13a对向处理室13的后部送出的茎秆以及谷粒的量进行调节。
在所述波浪式筛网15的下侧设置有进行谷粒以及茎秆的筛选的摆动筛选装置16。摆动筛选装置16具备:摆动筛选盘17,其在使得谷粒以及茎秆实现均匀化的同时进行比重筛选;粗筛18,其设置于上述摆动筛选盘17的后侧,对谷粒以及茎秆进行粗筛选;以及平台式逐稿器19,其设置于上述粗筛18的后侧,用于使混入至茎秆中的谷粒向下掉落。该平台式逐稿器19具有未图示的多个通孔。另外,在所述摆动筛选盘17的前部连结有摆动臂21。该摆动臂21构成为前后摆动。通过该摆动臂21的摆动而使得摆动筛选装置16摆动,由此进行茎秆以及谷粒的筛选。
摆动筛选装置16还具备谷粒筛20,该谷粒筛20设置于所述粗筛18的下侧,对谷粒以及茎秆进行精筛选。在该谷粒筛20的下方设置有一等谷粒板22,该一等谷粒板22的前方朝下倾斜,在该一等谷粒板22的前侧设置有一等品螺杆输送机23。
该一等品螺杆输送机23取入从一等谷粒板22上滑落的谷粒并向谷粒箱4输送供给该谷粒。在谷粒箱4的侧面设置有投入口4b,谷粒从该投入口4b投入至谷粒箱4内。在谷粒箱4内设置有具有压电元件的投入口传感器4c(参照图3)。投入口传感器4c基于谷粒的冲击力而对谷粒的流量进行检测。投入口传感器4c构成投入量检测部。
朝向后方下降倾斜的倾斜板24与所述一等谷粒板22的后部连接。朝向前方下降倾斜的二等谷粒板25与上述倾斜板24的后端部连接。在该二等谷粒板25和所述倾斜板24的连结部分的上侧设置有对茎秆以及谷粒进行输送的二等品螺杆输送机26。
从所述平台式逐稿器19的通孔向下掉落至倾斜板24或者二等谷粒板25的掉落物朝向所述二等品螺杆输送机26滑落。向下滑落的滑落物由二等品螺杆输送机26输送至在所述脱粒筒11的左侧设置的处理滚筒14,并利用处理滚筒14进行脱粒处理。
在比所述一等品螺杆输送机23更靠前方、且比所述摆动筛选盘17更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进行鼓风动作的扬谷机27。因所述扬谷机27的鼓风动作而产生的风向后方行进。在扬谷机27与所述一等品螺杆输送机23之间配设有将风向上方送出的整流板28。
通路板36与所述二等谷粒板25的后端部连接。在该通路板36的上方设置有下部吸引罩30。该下部吸引罩30与通路板36之间为用于将尘埃排出的排出通路37。
在下部吸引罩30的上方设置有上部吸引罩31。在该上部吸引罩31与下部吸引罩30之间配设有对茎秆进行吸引排出的轴流式风扇32。在该轴流式风扇32的后方设置有排尘口33。因所述扬谷机27的动作而产生的气流在由所述整流板28整流之后,从所述摆动筛选装置16通过并到达所述排尘口33以及排出通路37。从排尘口33以及排出通路37将谷粒排出。
在处理室13的后端部下侧设置有具备压电元件的损失传感器34a(排出量检测部)。从处理室13排出的谷粒与损失传感器34a抵接,从损失传感器34a将电压信号输出。基于输出的电压信号而将后述的显示部83的脱粒筒损失监视器(省略图示)点亮。
在所述上部吸引罩31的上侧、且在所述处理室13的下方设置有向下流动导槽35,该向下流动导槽35的前方朝下倾斜。由处理室13的处理网13d揉搓、且从处理网13d向下掉落的处理物(谷粒、茎秆等)掉落至粗筛18或者平台式逐稿器19。从处理网13d的后端部排出的排出物从向下流动导槽35滑落至平台式逐稿器19。
在比二等品螺杆输送机26更靠后方的位置处,在实施方式1中,在平台式逐稿器19的后方且是在排出通路37的前方设置有对排出至外部的谷粒的排出量(损失量)进行检测的损失传感器34b(排出量检测部)。从粗筛18以及平台式逐稿器19上通过的层状的尘埃以及谷粒与损失传感器34b碰撞。
损失传感器34b具备压电元件,根据谷粒的碰撞而从损失传感器34b将电压信号输出。基于输出的电压信号而将后述的显示部83的摆动损失监视器(省略图示)点亮。
图3是简要示出谷粒箱4的纵向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一等品螺杆输送机23的上端部的轴部分23c设置有矩形的叶片板23b。该叶片板23b以轴部分23c为中心而在放射方向上突出。该叶片板23b与一等品螺杆输送机23同步地进行旋转。
轴部分23c以及叶片板23b收容于壳体140。壳体140具备将轴部分23c以及叶片板23b的周围覆盖的侧面141。该侧面141以轴部分23c和叶片板23b处于中间的方式与谷粒箱4的侧面对置。
在谷粒箱4的侧面设置有投入口4b。叶片板23b与投入口4b对置。
从所述谷粒筛20向下掉落至一等谷粒板22的谷粒朝向所述一等品螺杆输送机23滑落。利用一等品螺杆输送机23对滑落的谷粒进行输送。离心力作用于谷粒而使得谷粒沿一等品螺杆输送机23的外周上升。叶片板23b将谷粒朝向投入口4b推出。
如图3所示,多个按压式开关4e、4e、……4e以上下排列的方式设置于投入口4b的下侧。随着谷粒贮存于谷粒箱4,按压式开关4e被贮存的谷粒从下侧按顺序按压。被按压的按压式开关4e将信号输出,基于该信号而将后述的显示部83(参照图4)的箱监视器点亮。
另外,对从投入口4b投入的谷粒的冲击值进行检测的投入口传感器4c配置于谷粒箱4内。支承部件4d从谷粒箱4的顶面下垂,在该支承部件4d固定有投入口传感器4c。
投入口传感器4c配置为:比投入口4b的下缘部靠上侧。另外,在谷粒箱4被充满的情况下,位于比贮存于谷粒箱4的谷粒的上表面更靠上侧的位置。换言之,在充满时,在未没入谷粒中的上下位置以及进深位置处配置有投入口传感器4c。
如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被推出的谷粒因从一等品螺杆输送机23受到的朝上的力以及从叶片板23b受到的横向的力的合力而朝斜上方移动并与投入口传感器4c碰撞。
通过叶片板23b的旋转而间歇地将谷粒从投入口4b向谷粒箱4投入。每当投入的谷粒与投入口传感器4c碰撞时,都从应变仪输出电压,基于输出的电压并利用后述的控制部90(参照图9)对谷粒量进行计算。
图4是简要示出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室8的内部的立体图。在驾驶室8内设置有方向盘81以及驾驶席82。另外,仪表盘80设置于驾驶席82的左侧。
在该仪表盘80设置有主变速杆84、作业离合器杆85、操作开关、操作按钮等。主变速杆84具备电位计(省略图示),对表示“前进”、“中立”以及“后退”的各位置进行检测。
主变速杆84具备割取变速按钮84a以及副变速按钮84b。通过对割取变速按钮84a进行操作,能够将进给链5的输送速度切换为“标准速度”或者“高速”。通过对副变速按钮84b进行操作,能够将行驶履带1的速度切换为“高速”或者“低速”。作业离合器杆85具备电位计(省略图示),对“割取”、“脱粒”以及“断开”的各位置进行检测。
在驾驶席82的右前方设置有割取加速踏板86。通过踩踏割取加速踏板86而将从后述的HST向割取部3的驱动力的传递切断。在驾驶室8内设置有用于将存储介质(例如USB存储器)300(参照图17)连接的端子89。用户将存储介质300与端子89连接,从而能够将存储于后述的存储部94(参照图9)的数据储存于存储介质300。
图5是简要示出对发动机40的驱动力进行传递的传动机构100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传动机构100具备筛选驱动轴,该筛选驱动轴在两端部具有带轮42a、42b。大致恒定的驱动力从发动机40经由带(省略图示)而传递至一个带轮42a,筛选驱动轴以大致恒定的旋转速度绕轴旋转。
另一个带轮42b借助带(省略图示)而与摆动臂连结。筛选驱动轴的旋转经由摆动臂而传递至摆动筛选装置。
在相对于筛选驱动轴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设置有脱粒筒驱动轴46。在筛选驱动轴的中途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7。在脱粒筒驱动轴46的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7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8。在脱粒筒驱动轴46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带轮49。在该带轮49绕挂有带(省略图示)。
筛选驱动轴的旋转经由第一锥齿轮47以及第二锥齿轮48而向脱粒筒驱动轴46传递。脱粒筒驱动轴46的旋转经由带轮49以及带而向脱粒筒传递。
此外,在脱粒筒驱动轴46与脱粒筒11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设置有电磁式的脱粒离合器(省略图示)。在作业离合器杆85处于“脱粒”或者“割取”的位置的情况下,脱粒离合器接合,在作业离合器杆85处于“断开”的位置的情况下,脱粒离合器断开。
传动机构100具备与筛选驱动轴大致平行的输入轴50。在输入轴50的一端部设置有带轮50a。驱动力从HST41(Hydro Static Transmission)经由带(省略图示)而向该带轮50a传递,输入轴50绕轴旋转。
与车速对应的驱动力从HST41向输入轴50传递。行驶变速器(省略图示)与HST41连结。在行驶变速器上设置有对行驶机体的速度进行检测的车速传感器(省略图示)。
在输入轴50的中途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51,在输入轴50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52。在输入轴50与筛选驱动轴之间设置有与输入轴50以及筛选驱动轴大致平行的第一变速轴53。在第一变速轴53的外周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一个或者多个键槽53a。在第一变速轴53的一端部借助轴承54而设置有第一齿轮55。在第一变速轴53的另一端部借助轴承56而设置有第二齿轮57。对于第一齿轮55的齿数而言,第一齿轮55与第一传动齿轮51啮合,第二齿轮57与第二传动齿轮52啮合。第一齿轮55以及第一传动齿轮51的变速比小于第二齿轮57以及第二传动齿轮52的变速比。
在第一齿轮55与第二齿轮57之间,能够在轴向上滑动的第一传动缸58与第一变速轴53的外侧嵌合。在第一传动缸58的内周部分设置有键58a,该键58a插入于所述键槽53a。在第一齿轮55、第二齿轮57以及第一传动缸58上设置有电磁体。
例如,在对割取变速按钮进行操作并选择了“高速”的情况下,对电磁体供给电流,使得第一传动缸58向第一齿轮55侧移动而与第一齿轮55连结。输入轴50的旋转经由第一传动齿轮51、第一齿轮55以及第一传动缸58而向第一变速轴53传递。
例如,在对割取变速按钮进行操作并选择了“标准”的情况下,对电磁体供给电流,使得第一传动缸58向第二齿轮57侧移动而与第二齿轮57连结。输入轴50的旋转经由第二传动齿轮52、第二齿轮57以及第一传动缸58而向第一变速轴53传递。
此外,在后述的规定条件下,对电磁体供给电流而将第一传动缸58配置于第一齿轮55以及第二齿轮57的中间(中立位置)。在中立位置处,第一传动缸58未与第一齿轮55以及第二齿轮57连结,从而输入轴50的旋转不传递至第一变速轴53。图5示出了第一传动缸58配置于中立位置的状态。
在第一变速轴53的轴心的延长线上设置有第二变速轴60。在第二变速轴60的外周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键槽60a。第二变速轴60的一端部与第一变速轴53的另一端部连结。在第二变速轴60的中途部借助轴承61、67而设置有第三齿轮63以及第四齿轮64。第三齿轮63以及第四齿轮64在轴向上排列。第三齿轮63位于比第四齿轮64更靠第一变速轴53侧的位置。
在第三齿轮63与第四齿轮64之间,能够在轴向上滑动的第二传动缸62与第二变速轴60的外侧嵌合。在第二传动缸62的内周部分设置有键62a,该键62a插入于所述键槽60a。在第三齿轮63、第四齿轮64以及第二传动缸62设置有电磁体。通过对在电磁体流动的电流进行控制,使得第二传动缸62与第三齿轮63或者第四齿轮64啮合、或者将第二传动缸62配置于该第三齿轮63与第四齿轮64之间(中立位置)。
在第二变速轴60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第五齿轮65。在第五齿轮65与第四齿轮64之间,第六齿轮66设置于第二变速轴60。
传动机构100具备与第二变速轴60平行的割取传动轴68。割取传动轴68将动力向割取部3传递。在割取传动轴68上设置有扭矩限制器68b以及割取传动齿轮68a。割取传动齿轮68a与第五齿轮65啮合。第二变速轴60的旋转经由第五齿轮65以及割取传动齿轮68a而向割取传动轴68以及割取部3传递。
此外,在割取传动轴68与割取部3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设置有电磁式的割取离合器(省略图示)。在作业离合器杆85处于“割取”的位置的情况下,割取离合器接合,在作业离合器杆85处于“脱粒”或者“断开”的位置的情况下,割取离合器断开。
在所述筛选驱动轴上,在另一个带轮42b与第一锥齿轮47之间设置有与第三齿轮63啮合的第三传动齿轮43以及与第四齿轮64啮合的第四传动齿轮44。第三传动齿轮43以及第三齿轮63的变速比小于第四传动齿轮44以及第四齿轮64的变速比。
第四传动齿轮44位于比第三传动齿轮43更靠带轮42b侧的位置。在第四传动齿轮44与带轮42b之间设置有行星齿轮机构69。行星齿轮机构69具备内齿轮、太阳齿轮以及行星齿轮。在内齿轮的外周形成有与第六齿轮66啮合的齿。太阳齿轮设置于筛选驱动轴,在太阳齿轮与内齿轮之间设置有行星齿轮。在行星齿轮机构69与带轮42b之间设置有第五传动齿轮45。
传动机构100具备与筛选驱动轴平行的第一驱动轴70以及第二驱动轴74。第一驱动轴70位于与行星齿轮机构69相邻的位置。在第一驱动轴70上设置有与第五传动齿轮45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71、以及第二驱动齿轮72。在第二驱动轴74上设置有与第二驱动齿轮72啮合的第三驱动齿轮73。第三驱动齿轮73将动力向进给链5传递。
在第一传动缸58与第一传动齿轮51或者第二传动齿轮52连结的情况下,来自HST41的驱动力和来自发动机40的驱动力在行星齿轮机构69形成合力而向进给链5传递。
图6是第一传动缸58与第二齿轮57连结的情况下的传动机构的剖视图。图6中的箭头表示来自发动机40或者HST41的驱动力的传递方向。例如,在作业离合器杆85处于“割取”的位置且使得主变速杆84位于“前进”侧的情况下、或者在对割取变速按钮进行操作而使得“高速”变更为“标准”的情况下,第一传动缸58向第二齿轮57侧移动而与第二齿轮57连结。在图6中,第二传动缸62配置于中立位置。
HST41的驱动力经由输入轴50、第一变速轴53以及第二变速轴60而向行星齿轮机构69输入。发动机40的驱动力也向行星齿轮机构69输入。在行星齿轮机构69中,HST41以及发动机40的驱动力形成合力而向进给链5传递。此外,HST41的驱动力与车速相对应,另外,来自发动机40的驱动力大致恒定,因此,进给链5与车速对应地旋转。
HST41的驱动力经由输入轴50、第一变速轴53、第二变速轴60以及割取传动轴68而向割取部3传递。如前所述,来自发动机40的驱动力向脱粒筒以及摆动臂传递。
图7是第一传动缸58与第一齿轮55连结的情况下的传动机构的剖视图。图7中的箭头表示来自发动机40或者HST41的驱动力的传递方向。例如,在作业离合器杆85处于“割取”的位置且使得主变速杆84位于“前进”侧时,对割取变速按钮进行操作而使得“标准”变更为“高速”的情况下,第一传动缸58向第一齿轮55侧移动而与第一齿轮55连结。
在该情况下,除了第一传动缸58与第一齿轮55连结以外,传动机构100的连结关系以及动力的传递路径与图6所示的连结关系以及传递路径大致相同。如前所述,第一齿轮55以及第一传动齿轮51的变速比小于第二齿轮57以及第二传动齿轮52的变速比,因此,与图6所示的情况相比,割取部3以高速进行驱动。
图8是第一传动缸58处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的传动机构的剖视图。图8中的箭头表示来自发动机40或者HST41的驱动力的传递方向。例如,在作业离合器杆85处于“割取”的位置且割取加速踏板86被踩踏的情况下,对电磁体供给电流,使得第一电动缸配置于中立位置,且使得第二传动缸62与第四齿轮64连结。
在该情况下,从输入轴50、即HST41向第一变速轴53的驱动力的传递被切断,来自发动机40的驱动力经由扭矩限制器68b而向割取部3输入,割取部3以大致恒定的速度而旋转。
发动机40的驱动力经由第二变速轴60以及第六齿轮66而向行星齿轮机构69输入,并在该行星齿轮机构69与来自筛选驱动轴的动力形成合力而向进给链5传递。进给链5以大致恒定的速度而旋转。
此外,在割取部3以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旋转的情况下,当割取加速踏板被踩踏时,或者在割取部3的旋转速度接近规定速度的情况下,第一传动缸58配置于中立位置,第二传动缸62与第三齿轮63连结。
在该情况下,除了第二传动缸62与第三齿轮63连结以外,传动机构100的连结关系以及动力的传递路径与图8所示的连结关系以及传递路径大致相同。如前所述,第三传动齿轮43以及第三齿轮63的变速比小于第四传动齿轮44以及第四齿轮64的变速比,因此,与图8所示的情况相比,割取部3以高速进行驱动。
图9是示出具备联合收割机以及服务器99的排出量映射系统的框图。联合收割机具备控制部90,控制部90具备CPU91(Central Processing Unit)、RAM92(Random AccessMemory)、ROM93(Read Only Memory)、存储部94、输入接口(输入I/F)96、输出接口(输出I/F)97、以及发送接收部95。
CPU91具备计时器91a。存储部94具备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OM)、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或者闪存。存储部94也可以具备硬盘。发送接收部95例如具备天线而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CPU91将存储于ROM93的控制程序读入至RAM92,并根据该控制程序而执行后述的处理。
控制部90经由输出接口97而将表示规定的信息或者影像的信号向显示部83输出。输送速度传感器87(穗秆输送速度检测部)、搂齿速度传感器88(穗秆输送速度检测部)、损失传感器34b以及投入口传感器4c的各输出信号经由输入接口96而向控制部90输入。
控制部90经由发送接收部95而与人工卫星98进行通信,并获取联合收割机的位置信息。另外,控制部90经由发送接收部95而与服务器99进行通信,并将各种数据向服务器99发送。
服务器99构成映射装置。服务器99具备CPU99a、RAM99b、ROM99c、存储部99d以及发送接收部99e。存储部99d具备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EPROM、EEPROM或者闪存。存储部99d也可以具备硬盘。发送接收部99e例如具备天线,并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CPU99a将存储于ROM99c的控制程序读入至RAM99b并执行后述的处理。
图10是对控制部90的损失量数据收集、发送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控制部90的CPU91判定是否已开始进行割取(步骤S1)。CPU91从作业离合器杆85获取信号,并判定作业离合器杆85是否处于“割取”的位置。在作业离合器杆85未处于“割取”的位置的情况下、即未开始进行割取的情况下(步骤S1:NO),CPU91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1。
在作业离合器杆85处于“割取”的位置的情况下、即已开始进行割取的情况下(步骤S1:YES),CPU91使用计时器91a而开始进行计时(步骤S2)。CPU91将以下处理作为子程序而持续地加以执行:每当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就借助发送接收部95从人工卫星98获取联合收割机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存储于存储部94,并且参照计时器91a将时刻存储于存储部94(步骤S3)。例如,每当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每经过0.5秒)时,CPU91就使联合收割机的位置信息和时刻建立对应关系地存储于存储部94。
CPU91从搂齿速度传感器88获取搂齿3d的移动速度并将其存储于存储部94,并且参照计时器91a而将时刻存储于存储部94(步骤S4)。CPU91从输送速度传感器87获取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并将其存储于存储部94,并且参照计时器91a而将时刻存储于存储部94(步骤S5)。
CPU91从损失传感器34b获取损失量并将其存储于存储部94,参照计时器91a而将时刻(以下,称为排出时刻)存储于存储部94(步骤S6)。CPU91判定割取是否已结束(步骤S7)。CPU91从作业离合器杆85获取信号而判定作业离合器杆85是否处于“脱粒”或者“断开”的位置。在作业离合器杆85未处于“脱粒”或者“断开”的位置的情况下、即割取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7:NO),CPU91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4。
在作业离合器杆85处于“脱粒”或者“断开”的位置的情况下、即割取已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7:YES),CPU91将存储于存储部94的各种数据(位置信息、搂齿3d的移动速度、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损失量以及时刻)经由发送接收部95而发送至服务器99(步骤S8)并结束处理。
此外,控制部90可以将在步骤S3~S7中获取的位置信息、搂齿3d的移动速度、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损失量以及时刻按顺序依次发送至服务器99。
另外,在步骤S4以及S5中,也可以与步骤S3相同,将以下处理作为子程序来持续地加以执行:每当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就使搂齿速度以及链速度与时刻建立关联地存储于存储部94。在该情况下,当割取未结束时(步骤S7:NO),CPU91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4。
图11是对服务器99的损失量映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在服务器99的存储部99d中预先设定有脱粒筒11对穗秆的脱粒以及摆动筛选装置16对谷粒的筛选所需的时间(以下,称为脱粒、筛选时间)、进给链5的尺寸以及搂齿3d和与搂齿3d连结的链的尺寸。
服务器99的CPU99a等待至从联合收割机接收到数据为止(步骤S11:NO)。在从联合收割机接收到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1:YES),CPU99a从接收到的数据中选择需要处理的一项数据(步骤S12)。CPU99a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于存储部99d。
CPU99a参照存储部99d而获取脱粒、筛选时间(步骤S13)。CPU99a针对进给链5对穗秆的输送时间(以下,称为链输送时间)进行运算(步骤S14)。例如,由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除进给链5的尺寸而对链输送时间进行运算。此时,也可以对从排出时刻减去脱粒、筛选时间所得的时刻(以下,称为即将脱粒前时刻)进行运算,求出与即将脱粒前时刻对应的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并使用求出的移动速度。
CPU针对搂齿3d对穗秆的输送时间(以下,称为搂齿输送时间)进行运算(步骤S15)。例如,由搂齿3d的移动速度除搂齿3d以及与搂齿3d连结的链的尺寸而对搂齿输送时间进行运算。此时,也可以对从排出时刻减去脱粒、筛选时间以及链输送时间所得的时刻(以下,称为即将进行链输送前时刻)进行运算,求出与即将进行链输送前时刻对应的搂齿3d的移动速度,并使用求出的移动速度。
CPU99a针对割取与检测出的损失量对应的穗秆的时刻(以下,称为割取时刻)进行运算(步骤S16)。例如,从排出时刻减去脱粒、筛选时间、链输送时间以及搂齿输送时间而对割取时刻进行运算。CPU99a参照与时刻对应的联合收割机的位置而决定与割取时刻对应的位置(步骤S17)。CPU99a以与决定的割取位置建立关联的方式设定损失量,并执行损失量映射(步骤S18)。
CPU99a判定是否对接收到的所有数据进行了上述处理(步骤S19)。在未对接收到的所有数据进行上述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19:NO),CPU99a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12。在对接收到的所有数据都进行了上述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19:YES),结束损失量映射处理。CPU99a将损失量映射处理的结果存储于存储部99d。此外,也可以设置硬盘,并将损失量映射处理的结果存储于该硬盘。服务器99能够在显示画面上对基于损失量映射处理的结果的映射图(损失映射图)进行显示。例如,服务器99在接收到显示指令之后在显示画面上对损失映射图进行显示。
作为显示画面,例如能举出设置于服务器的显示画面、或者经由网络而连接的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例如个人计算机)的显示画面。CPU99a可以在接收到来自联合收割机的信息以及来自用户的开始指令之后开始进行损失量映射处理。CPU99a也可以在从联合收割机接收到信息之后自动地执行损失量映射处理。
图12是示出损失映射图的一例的图。图12示出了田地的各部分的损失量。高密度的阴影线部分表示损失量超过了第一基准损失量,低密度的阴影线部分表示损失量为第一基准损失量以下第二基准损失量以上(第二基准损失量<第一基准损失量),无阴影线的部分表示损失量不足第二基准损失量。
用户通过确认损失映射图而能够掌握田地的损失量的分布状况。因此,在制定下一次的施肥计划或种植计划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使所述计划反映出损失量的分布。另外,在下一次使用联合收割机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使粗筛或者送尘阀的角度、扬谷机的风量等的设定反映出损失量的分布。
如前所述,有时进给链5以及搂齿3d的移动速度大致恒定地旋转,有时进给链5以及搂齿3d的移动速度与车速对应地变更(参照图5~图8)。在实施方式1中,对进给链5以及搂齿3d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出的移动速度而决定割取位置。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求出割取位置。
(实施方式2)
以下,基于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映射系统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结构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图13是对控制部90的投入量数据收集、发送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控制部90的CPU91判定是否已开始进行割取(步骤S21)。CPU91从作业离合器杆85获取信号并判定作业离合器杆85是否处于“割取”的位置。在作业离合器杆85未处于“割取”的位置的情况下、即未开始进行割取的情况下(步骤S21:NO),CPU91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21。
在作业离合器杆85处于“割取”的位置的情况下、即已开始进行割取的情况下(步骤S21:YES),CPU91使用计时器91a而开始计时(步骤S22)。CPU91将以下处理作为子程序持续地加以执行:经由发送接收部95从人工卫星98获取联合收割机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存储于存储部94,并且参照计时器91a将时刻存储于存储部94(步骤S23)。例如,每当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每当经过了0.5秒)时,CPU91就使联合收割机的位置信息和时刻建立对应关系地存储于存储部94。
CPU91从搂齿速度传感器88获取搂齿3d的移动速度并将其存储于存储部94,并且参照计时器91a而将时刻存储于存储部94(步骤S24)。CPU91从输送速度传感器87获取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并将其存储于存储部94,并且参照计时器91a而将时刻存储于存储部94(步骤S25)。
CPU91从投入口传感器4c获取投入量并将其存储于存储部94,并且参照计时器91a而将时刻(以下,称为投入时刻)存储于存储部94(步骤S26)。CPU91判定割取是否已结束(步骤S27)。CPU91从作业离合器杆85获取信号并判定作业离合器杆85是否处于“脱粒”或者“断开”的位置。在作业离合器杆85未处于“脱粒”或者“断开”的位置的情况下、即割取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7:NO),CPU91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24。
在作业离合器杆85处于“脱粒”或者“断开”的位置的情况下、即割取已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7:YES),CPU91将存储于存储部94的各种数据(搂齿3d的移动速度、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投入量以及时刻)经由发送接收部95而发送至服务器99(步骤S28)并结束处理。
此外,控制部90可以按顺序依次将在步骤S23~S26中获取的搂齿3d的移动速度、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投入量以及时刻发送至服务器99。
另外,在步骤S24以及S25中,也可以与步骤S23相同,将以下处理作为子程序而持续地加以执行:每当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就使搂齿速度以及链速度与时刻建立关联地存储于存储部94。在该情况下,当割取未结束时(步骤S27:NO),CPU91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24。
图14是对服务器99的投入量映射处理以及映射图合成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服务器99的CPU99a等待至从联合收割机接收到数据为止(步骤S31:NO)。在从联合收割机接收到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1:YES),CPU99a从接收到的数据中选择需要处理的一项数据(步骤S32)。
CPU99a参照存储部99d而获取脱粒、筛选时间(步骤S33)。CPU99a对链输送时间进行运算(步骤S34)。例如,由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除进给链5的尺寸而对链输送时间进行运算。此时,也可以求出与所述即将脱粒前时刻对应的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并使用求出的移动速度。
CPU99a对搂齿输送时间进行运算(步骤S35)。例如,由搂齿3d的移动速度除搂齿3d以及与搂齿3d连结的链的尺寸而对搂齿输送时间进行运算。此时,也可以求出与所述即将进行链输送前时刻对应的搂齿3d的移动速度并使用求出的移动速度。
CPU99a对割取时刻进行运算(步骤S36)。例如,从排出时刻减去脱粒、筛选时间、链输送时间以及搂齿输送时间而对割取时刻进行运算。CPU99a参照与时刻对应的联合收割机的位置而决定与割取时刻对应的位置(步骤S37)。CPU99a以与决定的割取位置建立关联的方式设定投入量并执行投入量映射(步骤S38)。
CPU99a判定是否针对接收到的所有数据都进行了上述处理(步骤S39)。在未对接收到的所有数据进行上述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39:NO),CPU99a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32。在对接收到的所有数据都进行了上述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39:YES),对通过投入量映射处理而制作的映射图(投入量映射图)和损失映射图进行合成(步骤S40)并结束处理。CPU99a将投入量映射处理以及映射图合成处理的结果存储于存储部99d。此外,也可以设置硬盘,并将投入量映射处理以及映射图合成处理的结果存储于该硬盘。
CPU99a也可以在接收到来自联合收割机的信息以及来自用户的开始指令之后开始进行投入量映射处理以及映射图合成处理。CPU99a可以在从联合收割机接收到信息之后自动地执行投入量映射处理以及映射图合成处理。
服务器99能够在显示画面上对投入量映射图进行显示。例如,服务器99在接收到显示指令之后在显示画面上对投入量映射图进行显示。图15是示出投入量映射图的一例的图。图15示出了田地的各部分的投入量。高密度的阴影线部分表示投入量超过了第一基准投入量,低密度的阴影线部分表示投入量为第一基准投入量以下第二基准投入量以上(第二基准投入量<第一基准投入量),无阴影线的部分表示投入量不足第二基准投入量。
服务器99能够对投入量映射图和损失映射图进行合成,并在显示画面上对合成后的映射图(合成映射图)进行显示。例如,服务器99在接收到显示指令之后在显示画面上对合成映射图进行显示。图16是示出合成映射图的一例的图。例如,在合成映射图中,对于损失量为第一基准损失量以上且投入量为第一基准投入量以上的部分,可以认为并未完全收获,从联合收割机排出的谷粒量较多。因此,在下一次对该部分进行割取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对联合收割机的粗筛18或者送尘阀13a的角度进行调整或者对扬谷机27的风量进行调整,由此对设定进行变更以将更多的谷粒投入至谷粒箱4。
例如,在合成映射图中,对于损失量为第一基准损失量以上且投入量不足第二基准投入量的部分,可以认为穗秆的倒伏较多。在倒伏较多的情况下,向脱粒装置2输送的穗秆的姿势或状态紊乱,其结果,可以认为从联合收割机排出的谷粒量增多。
例如,当在稻谷的第四节之间或第五之间的部分伸长的时期过度地进行施肥时,倒伏的产生概率升高。因此,对于前述的田地部分,用户可以在容易倒伏的时期不进行施肥,而是在不同的时期执行进行施肥等的应对。
在用户确认合成映射图而制定下一次的施肥计划或者种植计划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使所述计划反映出损失量以及投入量的分布。另外,在下一次使用联合收割机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使粗筛18或者送尘阀13a的角度、扬谷机27的风量等的设定反映出损失量以及投入量的分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损失传感器34b的检测值,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地使用损失传感器34a的检测值。在该情况下,损失传感器34a的检测值经由输入I/F96而向控制部90输入。
损失传感器34a的检测量容易反映出脱粒筒11以及处理筒13b的脱粒结果,与穗秆的脱粒性(容易脱粒性)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另一方面,损失传感器34b与由穗秆的叶子量所致的筛选难易性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上述特点根据稻谷的特性而改变。
故此,在基于损失传感器34a的检测量而制作了损失映射图的情况下,用户主要对送尘阀13a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基于损失传感器34b的检测量而制作了损失映射图的情况下,用户主要对粗筛18的角度或者扬谷机27的风量进行调整。
另外,可以对损失传感器34a以及损失传感器34b各自的检测量进行检测,并基于这两个检测量而分别制作损失映射图。通过制作两幅损失映射图,能够实现精度更高的设定。另外,可以将两幅损失映射图分别与投入量映射图进行合成。
(实施方式3)
以下,基于示出了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映射系统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结构中,对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中,在控制部90的发送接收部95与服务器99的发送接收部99e之间发送或接收数据,但是数据的发送接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将存储介质300与驾驶室8的端子89连接,将在控制部90的存储部94中存储的数据储存于存储介质300,并将储存于存储介质300的数据向服务器99输入。
图17是示出经由网络而连接的终端199以及服务器99的框图。服务器99经由通信I/F99f而与网络200连接。终端199与网络200连接。终端199具备CPU199a、RAM199b、ROM199c、存储部199d、端子199e以及通信接口(通信I/F)199f。存储部199d具备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EPROM、EEPROM或者闪存。存储部199d也可以具备硬盘。通信I/F199f与网络200连接。
联合收割机执行步骤S1~步骤S7并将位置信息、搂齿3d的移动速度、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损失量以及时刻(以下,将这些数据称为第一数据组)存储于存储部94。另外,执行步骤S21~步骤S27并将搂齿3d的移动速度、进给链5的移动速度、投入量以及时刻(以下,将这些数据称为第二数据组)存储于存储部94。
用户可以将存储介质300与联合收割机的端子89连接,并将第一数据组以及第二数据组存储于存储介质300。
用户可以将存储有第一数据组以及第二数据组的存储介质300与终端199的端子199e连接,并将第一数据组以及第二数据组经由网络200而向服务器99输入。
服务器99的CPU99a判定是否获取了第一数据组,在获取了第一数据组的情况下,执行损失量映射处理(参照图11)。在此,在损失量映射处理中,步骤S11中的处理替换为是否获取了第一数据组。即,CPU99a等待至获取了第一数据组为止(步骤S11:NO),在获取了第一数据组的情况下(步骤S11:YES),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2。
CPU99a判定是否获取了第二数据组,在获取了第二数据组的情况下,执行投入量映射处理以及映射图合成处理(参照图14)。在此,在投入量映射处理以及映射图合成处理中,步骤S31中的处理替换为是否获取了第二数据组。即,CPU99a等待至获取了第二数据组为止(步骤S31:NO),在获取了第二数据组的情况下(步骤S31:YES),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32。
此外,在从终端199输入了开始指令之后,CPU99a可以执行损失量映射处理或者投入量映射处理以及映射图合成处理。
应当理解: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示例,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对各实施例中记载的技术特征彼此进行组合,从而谋求使得本发明的范围包含权利要求书中的所有变更以及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等同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 行驶履带(行驶部)
2 脱粒装置
3 割取部
3d 搂齿(穗秆输送部)
4 谷粒箱
4c 投入口传感器(投入量检测部)
5 进给链(穗秆输送部)
34b 损失传感器(排出量检测部)
87 输送速度传感器(穗秆输送速度检测部)
88 搂齿速度传感器(穗秆输送速度检测部)
90 控制部
91a 计时器
91 CPU
94 存储部
95 发送接收部
99 服务器(映射装置)
99a CPU
99d 存储部
99e 发送接收部
99f、199f 通信I/F

Claims (6)

1.一种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映射系统具备:
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割取部、脱粒装置、排出量检测部、投入量检测部、测位部以及发送部,所述割取部安装于在田地中行驶的行驶部、且对田地的穗秆进行割取,所述脱粒装置对利用所述割取部割取后的穗秆进行脱粒,所述排出量检测部根据谷粒的碰撞而对从所述脱粒装置排出至外部的谷粒的排出量进行检测,所述投入量检测部对投入至谷粒箱的谷粒的投入量进行检测,所述测位部对所述行驶部的位置进行测定,所述发送部发送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以及所述排出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接收部,其接收从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所述测定结果以及检测结果;
排出量映射部,其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测定结果以及检测结果,使所述排出量和与该排出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排出量进行映射;
投入量映射部,其基于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所述投入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使所述投入量和与所述投入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投入量进行映射;以及
合成部,其对利用所述投入量映射部以及排出量映射部分别制作的映射图进行合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还具备:
穗秆输送部,其从所述割取部向所述脱粒装置输送穗秆;
输送速度检测部,其对所述穗秆输送部的穗秆的输送速度进行检测;以及
排出时刻记录部,其对所述排出量检测部的检测时刻进行记录;
所述发送部构成为:发送所述输送速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排出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
所述排出量映射部具备割取位置决定部,该割取位置决定部从所述发送部接收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所述排出量检测部和输送速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排出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所述排出量检测部和输送速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排出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来决定所述割取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还具备投入时刻记录部,该投入时刻记录部对所述投入量检测部的检测时刻进行记录,
所述谷粒箱对利用所述脱粒装置脱粒后的谷粒进行贮存,
所述投入量检测部配置于所述谷粒箱内,根据投入至所述谷粒箱的谷粒的碰撞而对谷粒的投入量进行检测,
所述发送部构成为:发送所述投入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投入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
所述投入量映射部从所述发送部接收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所述输送速度检测部和投入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投入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所述输送速度检测部和投入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投入时刻记录部的记录时刻来使所述投入量和与所述投入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投入量进行映射。
4.一种映射装置,其基于联合收割机中存储的信息而进行针对田地的映射,
所述映射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有:
割取部,其安装于在田地中行驶的行驶部,对田地的穗秆进行割取;
脱粒装置,其对利用所述割取部割取后的穗秆进行脱粒;
排出量检测部,其根据谷粒的碰撞而对从所述脱粒装置排出至外部的谷粒的排出量进行检测;
投入量检测部,其对投入至谷粒箱的谷粒的投入量进行检测;
测位部,其对所述行驶部的位置进行测定;以及
存储部,其对所述排出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进行存储,
所述映射装置具备:
获取部,其获取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测定结果;以及
排出量映射部,其基于利用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测定结果,使所述排出量和与该排出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排出量进行映射;
投入量映射部,其基于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所述投入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使所述投入量和与所述投入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投入量进行映射;以及
合成部,其对利用所述投入量映射部以及排出量映射部分别制作的映射图进行合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还具有发送部,该发送部发送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测定结果,
所述获取部具有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从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所述测定结果以及检测结果。
6.一种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作为基于联合收割机中存储的信息进行针对田地的映射的装置而发挥功能,
所述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的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有:
割取部,其安装于在田地中行驶的行驶部,对田地的穗秆进行割取;
脱粒装置,其对利用所述割取部割取后的穗秆进行脱粒;
排出量检测部,其根据谷粒的碰撞而对从所述脱粒装置排出至外部的谷粒的排出量进行检测;
投入量检测部,其对投入至谷粒箱的谷粒的投入量进行检测;
测位部,其对所述行驶部的位置进行测定;以及
存储部,其对所述排出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进行存储,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作为获取部、排出量映射部、投入量映射部以及合成部而发挥功能,所述获取部获取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测定结果,
所述排出量映射部基于利用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检测结果以及测定结果,使所述排出量和与该排出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排出量进行映射,
所述投入量映射部基于所述测位部的测定结果、所述投入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使所述投入量和与所述投入量对应的穗秆的割取位置建立对应关系而对所述投入量进行映射,
所述合成部对利用所述投入量映射部以及排出量映射部分别制作的映射图进行合成。
CN201680058118.7A 2015-10-20 2016-10-19 映射系统、映射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Active CN1081351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6655A JP6566833B2 (ja) 2015-10-20 2015-10-20 マッピングシステム、マッピング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5-206655 2015-10-20
PCT/JP2016/080941 WO2017069146A1 (ja) 2015-10-20 2016-10-19 マッピングシステム、マッピング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5131A CN108135131A (zh) 2018-06-08
CN108135131B true CN108135131B (zh) 2021-02-26

Family

ID=58557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8118.7A Active CN108135131B (zh) 2015-10-20 2016-10-19 映射系统、映射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66833B2 (zh)
KR (1) KR102054086B1 (zh)
CN (1) CN108135131B (zh)
WO (1) WO20170691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2198B (zh) * 2017-06-23 2022-08-23 株式会社久保田 收割机
JP6887323B2 (ja) * 2017-06-23 2021-06-16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及び圃場営農マップ生成方法
JP6754723B2 (ja) 2017-06-26 2020-09-16 株式会社クボタ 収穫機
KR102587857B1 (ko) 2017-06-26 2023-10-12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콤바인 및 수확기
JP6827373B2 (ja) * 2017-06-26 2021-02-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CN112533475B (zh) * 2018-06-25 2024-12-10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收获量计算方法、计算系统、及记录有计算程序的记录介质
US11723308B2 (en) 2019-01-31 2023-08-15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Combine loss monitor mapping
JP7449216B2 (ja) * 2020-11-13 2024-03-13 ヤンマ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収穫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収穫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収穫情報管理方法
JP7531453B2 (ja) 2021-05-14 2024-08-09 株式会社クボタ 支援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4056A (ja) * 2002-06-21 2004-01-29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機体位置の演算方法
CN103781345A (zh) * 2011-07-20 2014-05-07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4582470A (zh) * 2012-08-24 2015-04-29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WO2015153809A1 (en) * 2014-04-01 2015-10-08 Precision Planting Llc Agricultural implement and implement operator monitor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7217B2 (ja) 2005-09-16 2013-06-12 独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機構 コンバインの収量計測装置
JP2012244492A (ja) 2011-05-20 2012-12-1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ネットワーク帯域制御方法
JP5856777B2 (ja) * 2011-07-20 2016-02-10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EP2782438B1 (en) 2011-11-22 2017-06-21 The Climate Corporation Stalk sensor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4056A (ja) * 2002-06-21 2004-01-29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機体位置の演算方法
CN103781345A (zh) * 2011-07-20 2014-05-07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4582470A (zh) * 2012-08-24 2015-04-29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WO2015153809A1 (en) * 2014-04-01 2015-10-08 Precision Planting Llc Agricultural implement and implement operator monitor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19218A (ko) 2018-02-23
WO2017069146A1 (ja) 2017-04-27
CN108135131A (zh) 2018-06-08
JP2017077204A (ja) 2017-04-27
JP6566833B2 (ja) 2019-08-28
KR102054086B1 (ko) 2019-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5131B (zh) 映射系统、映射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US9179599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optimizing an operating parameter of a combine
RU2649016C2 (ru) Уборочная машина с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й системой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выявления устойчив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переработки урожая
US10194592B2 (en) Separably-driven rotor port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threshing grain
AU2010249182B2 (en) Crop sample presentation system
US9332693B1 (en) Agricultural combine harvester with harvesting and winnowing optimization control system
EP3046409A1 (en) Combine side-shake cleaning control system
CN110602944B (zh) 联合收割机
EP3761776B1 (en) Harvesting machine with visualization system
JP2010187640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9135953A (ja) 作業支援システム
JP7558041B2 (ja) コンバイン
JP7130604B2 (ja) コンバイン
JP7500804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512373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5097487A (ja) コンバイン
JP7507051B2 (ja) コンバイン
JP7503966B2 (ja) コンバイン
JP7503967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4005844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2054991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2086150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2054988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2054990A (ja) コンバイン
JPS62171616A (ja)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YANMAR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