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30101A -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30101A CN107830101A CN201711288411.5A CN201711288411A CN107830101A CN 107830101 A CN107830101 A CN 107830101A CN 201711288411 A CN201711288411 A CN 201711288411A CN 107830101 A CN107830101 A CN 1078301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 working cylinder
- cushion dashpot
- piston rod
- lug b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76 p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包括工作缸和滑动设置在工作缸内的活塞杆,活塞杆上部与工作缸之间设有密封机构,活塞杆下部设有活塞阀,工作缸下端设有压缩阀,工作缸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缓冲缸,活塞杆下端外侧面沿其周向设有第一环形凸起部,当第一环形凸起部进入缓冲缸时,缓冲缸内位于第一环形凸起部下方的部分形成第一缓冲腔,缓冲缸上端面、工作缸上部缸体和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二缓冲腔,缓冲缸外侧壁、缓冲缸底面和工作缸下部缸体之间形成第三缓冲腔,缓冲缸上设有连通第二缓冲腔与第三缓冲腔的输油孔,第一环形凸起部外侧面和/或缓冲缸上部内侧面设有连通第一缓冲腔与第二缓冲腔的回油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装置,尤其涉及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减振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减振器的活塞杆上下运动,带动油液通过活塞阀及压缩阀产生阻尼力,吸收了车辆的振动能量,保证了乘驾的舒适性。由于减振器在车辆中的功能,使得活塞杆相对于工作缸一直做直线往复运动。因此,就必须要求当车轮上下跳动时,由减振器实现对车轮上下跳动极限进行缓冲约束。减振器不仅起到隔振作用,也达到对车轮的跳动极限进行缓冲约束功能;但在过大颠簸路面,需要由减振器外部或内部的缓冲机构来抑制车身晃动和车轮的上跳,确保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同时当遇到大颠簸时活塞杆会直接对压缩阀造成冲击,影响使用寿命,因此现有的减振器中会在活塞杆与压缩阀之间设置缓冲机构,常规的减振器内部缓冲机构,有些是弹簧缓冲,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弹簧容易产生衰减,缓冲功能下降,带来噪声,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减振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包括工作缸和滑动设置在工作缸内的活塞杆,活塞杆上部与工作缸之间设有密封机构,活塞杆下部设有活塞阀,工作缸下端设有压缩阀,工作缸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缓冲缸,活塞杆下端外侧面沿其周向设有第一环形凸起部,当第一环形凸起部进入缓冲缸时,缓冲缸内位于第一环形凸起部下方的部分形成第一缓冲腔,缓冲缸上端面、工作缸上部缸体和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二缓冲腔,缓冲缸外侧壁、缓冲缸底面和工作缸下部缸体之间形成第三缓冲腔,缓冲缸上设有连通第二缓冲腔与第三缓冲腔的输油孔,第一环形凸起部外侧面和/或缓冲缸上部内侧面设有连通第一缓冲腔与第二缓冲腔的回油结构。
当仅在第一环形凸起部外侧面设有回油结构时,活塞杆下部外侧面沿其周向设有第二环形凸起部,第二环形凸起部位于活塞阀与第一环形凸起部之间,当第二环形凸起部进入缓冲缸时,第二环形凸起部将缓冲缸上端的开口密封。
所述活塞杆下端设有与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的异型螺母,第一环形凸起部和第二环形凸起部均设置在异型螺母上。
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为弧形凸起,且第一环形凸起部下端与异型螺母下端平齐。
所述缓冲缸上端设有翻边结构,输油孔设置在翻边结构上。
所述输油孔沿缓冲缸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工作缸为上下两段式结构,工作缸的上段和下段分别套设在缓冲缸的翻边结构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缸。
所述工作缸的上段和下段均与缓冲缸的翻边结构过盈配合。
所述缓冲缸靠近工作缸底部。
所述回油结构为回油槽。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普通路面行驶时,活塞杆在缓冲缸上方往复运动,其阻力较小,此时车辆的悬挂较软,车内乘客乘坐比较舒适,当遇到大颠簸时,活塞杆快速向下运动,异型螺母进入缓冲缸内,缓冲缸内的液压油受到压缩增大活塞杆向下运动的阻力,减小活塞杆对活塞阀和压缩阀的冲击,增加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乘客受到的剧烈颠簸冲击,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普通路面使用时的工作状态;
图3为本发明大颠簸路面使用时的工作状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包括工作缸1和滑动设置在工作缸1内的活塞杆2,活塞杆2上部与工作缸1之间设有密封机构3,活塞杆2下部设有活塞阀4,工作缸1下端设有压缩阀5,工作缸1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缓冲缸6,活塞杆2下端外侧面沿其周向设有第一环形凸起部7,当第一环形凸起部7进入缓冲缸6时,缓冲缸6内位于第一环形凸起部7下方的部分形成第一缓冲腔8,缓冲缸6上端面、工作缸1上部缸体和活塞杆2之间形成第二缓冲腔9,缓冲缸6外侧壁、缓冲缸6底面和工作缸1下部缸体之间形成第三缓冲腔10,缓冲缸6上设有连通第二缓冲腔9与第三缓冲腔10的输油孔11,当安装本装置的车辆在普通路面行驶时,活塞杆2在缓冲缸6上方上下运动,此时本装置与普通液压减振器工作方式相同,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活塞阀4压缩工作缸1内的液压油产生阻力,达到减振的目的。
实施例1
活塞杆2下部外侧面沿其周向设有第二环形凸起部13,活塞杆2下端设有与活塞杆2通过螺纹连接的异型螺母14,第一环形凸起部7和第二环形凸起部13均设置在异型螺母14上。第一环形凸起部7为弧形凸起,且第一环形凸起部7下端与异型螺母14下端平齐,使异型螺母14下端由上至下形成一个收缩结构,便于异型螺母14进入到缓冲缸6内。第一环形凸起部7外侧面设有连通第一缓冲腔8与第二缓冲腔9的回油槽12。第二环形凸起部13位于活塞阀4与第一环形凸起部7之间,当第二环形凸起部13进入缓冲缸6时,第二环形凸起部13将缓冲缸6上端的开口密闭。
在遇到大颠簸时,活塞杆2带动异型螺母14快速向下运动,当第一环形凸起部7进入第一缓冲腔8时,异型螺母14压缩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此时活塞杆同时受到活塞阀4和异型螺母14两处产生的阻力,活塞杆2受到的阻力变大,缓冲了活塞杆2产生的冲击力,回油槽12绕异型螺母14周向均匀分布,回油槽12沿竖向延伸,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受到压缩后从回油槽12进入第二缓冲腔9,回油槽12越宽、数量越多时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回油速度越快,异型螺母14受到的阻力就越小,活塞杆2速度降低的越慢,乘客感受到的冲击力较小,乘坐较为舒适,但此时活塞杆2运动的行程相对较长,车辆的侧倾或晃动幅度较大,不利于车辆的操控和稳定;回油槽12越窄、数量越少时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回油速度越慢,异型螺母14受到的阻力就越大,活塞杆2速度降低的越快,乘客感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不利于乘坐舒适性,但此时活塞杆2运动的行程相对较短,车辆的侧倾或晃动幅度较小,有利于车辆的操控和稳定,因此可通过调整回油槽12的宽度和数量来满足不同车辆的需求,扩大了本装置的使用范围;当第二环形凸起部13进入缓冲缸6时,回油槽12与第二缓冲腔9断开,同时第二环形凸起部13将缓冲缸6上端的开口封闭,第一缓冲腔8变成一个密闭油腔,此时活塞杆2将受到较大的阻力,使活塞杆2迅速停止,但此时密封机构3、活塞阀4和压缩阀5位于缓冲缸6外部,并不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力,降低了其损坏率,同时本装置内没有弹性部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也不会出现性能衰减的情况,因此本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另外,在遇到大颠簸时,随着第一环形凸起部7和第二环形凸起部13依次进入到缓冲缸6内,活塞杆2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加,使车内的乘客不会受到比较突兀的冲击力,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缓冲缸6上端设有翻边结构15,输油孔11设置在翻边结构15上,输油孔11绕翻边结构15周向均匀分布,将第二缓冲腔9和第三缓冲腔10连通,
工作缸1为上下两段式结构,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分别套设在缓冲缸6的翻边结构15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缸1,便于缓冲缸6的安装,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均与缓冲缸6的翻边结构15过盈配合,安装方便,且翻边结构15具有较厚的厚度,使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与翻边结构15具有较长的连接部,从而使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具有更好的同轴度;缓冲缸6靠近工作缸1底部,使活塞杆2具有较长的行程。
实施例2
第一环形凸起部7为弧形凸起,且第一环形凸起部7下端与异型螺母14下端平齐,使异型螺母14下端由上至下形成一个收缩结构,便于异型螺母14进入到缓冲缸6内。缓冲缸6上部内侧壁设有回油槽16,
在遇到大颠簸时,活塞杆2带动异型螺母14快速向下运动,当第一环形凸起部7进入第一缓冲腔8时,异型螺母14压缩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此时活塞杆同时受到活塞阀4和异型螺母14两处产生的阻力,活塞杆2受到的阻力变大,活塞杆2产生的冲击力变小,回油槽16绕缓冲缸6周向均匀分布,回油槽16沿竖向延伸,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受到压缩后从回油槽16进入第二缓冲腔9,回油槽16越宽、数量越多时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回油速度越快,异型螺母14受到的阻力就越小,活塞杆2速度降低的越慢,乘客感受到的冲击力较小,乘坐较为舒适,但此时活塞杆2运动的行程相对较长,车辆的侧倾或晃动幅度较大,不利于车辆的操控和稳定;回油槽16越窄、数量越少时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回油速度越慢,异型螺母14受到的阻力就越大,活塞杆2速度降低的越快,乘客感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不利于乘坐舒适性,但此时活塞杆2运动的行程相对较短,车辆的侧倾或晃动幅度较小,有利于车辆的操控,因此可通过调整回油槽16的宽度和数量来满足不同车辆的需求,扩大了本装置的使用范围;
当第一环形凸起部7向下运动至回油槽16下方时,回油槽16与第一缓冲腔8断开,同时第一环形凸起部7将缓冲缸6的开口封闭,第一缓冲腔8变成一个封闭油腔,此时活塞杆2将受到较大的阻力,使活塞杆2迅速停止,但此时密封机构3、活塞阀4和压缩阀5位于缓冲缸6外部,并不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力,降低了其损坏率,同时本装置内没有弹性部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也不会出现性能衰减的情况,因此本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另外,在遇到大颠簸时,随着第一环形凸起部7进入到缓冲缸6到第一环形凸起部7运动到缓冲缸6下部,活塞杆2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加,使车内的乘客不会受到比较突兀的冲击力,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缓冲缸6上端设有翻边结构15,输油孔11设置在翻边结构15上,输油孔11绕翻边结构15周向均匀分布,将第二缓冲腔9和第三缓冲腔10连通,
工作缸1为上下两段式结构,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分别套设在缓冲缸6的翻边结构15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缸1,便于缓冲缸6的安装,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均与缓冲缸6的翻边结构15过盈配合,安装方便,且翻边结构15具有较厚的厚度,使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与翻边结构15具有较长的连接部,从而使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具有更好的同轴度;缓冲缸6靠近工作缸1底部,使活塞杆2具有较长的行程。
实施例3
第一环形凸起部7为弧形凸起,且第一环形凸起部7下端与异型螺母14下端平齐,使异型螺母14下端由上至下形成一个收缩结构,便于异型螺母14进入到缓冲缸6内。第一环形凸起部7外侧面和缓冲缸6上部内侧壁分别设有回油槽17和回油槽18,
在遇到大颠簸时,活塞杆2带动异型螺母14快速向下运动,当第一环形凸起部7进入第一缓冲腔8时,异型螺母14压缩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此时活塞杆同时受到活塞阀4和异型螺母14两处产生的阻力,活塞杆2受到的阻力变大,活塞杆2产生的冲击力变小,回油槽18绕缓冲缸6周向均匀分布,回油槽18和回油槽17均沿竖向延伸,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受到压缩后从回油槽18和回油槽17进入第二缓冲腔9,回油槽18和回油槽17越宽、数量越多时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回油速度越快,异型螺母14受到的阻力就越小,活塞杆2速度降低的越慢,乘客感受到的冲击力较小,乘坐较为舒适,但此时活塞杆2运动的行程相对较长,车辆的侧倾或晃动幅度较大,不利于车辆的操控和稳定;回油槽18和回油槽17越窄、数量越少时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回油速度越慢,异型螺母14受到的阻力就越大,活塞杆2速度降低的越快,乘客感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不利于乘坐舒适性,但此时活塞杆2运动的行程相对较短,车辆的侧倾或晃动幅度较小,有利于车辆的操控和稳定,因此可通过调整回油槽18和回油槽17的宽度与数量来满足不同车辆的需求,扩大了本装置的使用范围;
当第一环形凸起部7向下运动至回油槽18下方时,回油槽18与第一缓冲腔8脱离,第一缓冲腔8内的液压油从回油槽17进入第二缓冲腔9内,由于回油结构数量的减少,此时活塞杆2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增大,使活塞杆2迅速停止,但此时密封机构3、活塞阀4和压缩阀5位于缓冲缸6外部,并不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力,降低了其损坏率,同时本装置内没有弹性部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也不会出现性能衰减的情况,因此本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另外,在遇到大颠簸时,随着第一环形凸起部7进入到缓冲缸6到第一环形凸起部7运动到缓冲缸6下部,活塞杆2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加,使车内的乘客不会受到比较突兀的冲击力,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缓冲缸6上端设有翻边结构15,输油孔11设置在翻边结构15上,输油孔11绕翻边结构15周向均匀分布,将第二缓冲腔9和第三缓冲腔10连通,
工作缸1为上下两段式结构,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分别套设在缓冲缸6的翻边结构15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缸1,便于缓冲缸6的安装,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均与缓冲缸6的翻边结构15过盈配合,安装方便,且翻边结构15具有较厚的厚度,使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与翻边结构15具有较长的连接部,从而使工作缸1的上段和下段具有更好的同轴度;缓冲缸6靠近工作缸1底部,使活塞杆2具有较长的行程。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包括工作缸和滑动设置在工作缸内的活塞杆,活塞杆上部与工作缸之间设有密封机构,活塞杆下部设有活塞阀,工作缸下端设有压缩阀,其特征在于:工作缸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缓冲缸,活塞杆下端外侧面沿其周向设有第一环形凸起部,当第一环形凸起部进入缓冲缸时,缓冲缸内位于第一环形凸起部下方的部分形成第一缓冲腔,缓冲缸上端面、工作缸上部缸体和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二缓冲腔,缓冲缸外侧壁、缓冲缸底面和工作缸下部缸体之间形成第三缓冲腔,缓冲缸上设有连通第二缓冲腔与第三缓冲腔的输油孔,第一环形凸起部外侧面和/或缓冲缸上部内侧面设有连通第一缓冲腔与第二缓冲腔的回油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当仅在第一环形凸起部外侧面设有回油结构时,活塞杆下部外侧面沿其周向设有第二环形凸起部,第二环形凸起部位于活塞阀与第一环形凸起部之间,当第二环形凸起部进入缓冲缸时,第二环形凸起部将缓冲缸上端的开口密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下端设有与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的异型螺母,第一环形凸起部和第二环形凸起部均设置在异型螺母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为弧形凸起,且第一环形凸起部下端与异型螺母下端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缸上端设有翻边结构,输油孔设置在翻边结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孔沿缓冲缸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为上下两段式结构,工作缸的上段和下段分别套设在缓冲缸的翻边结构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的上段和下段均与缓冲缸的翻边结构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缸靠近工作缸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结构为回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88411.5A CN107830101A (zh) | 2017-12-07 | 2017-12-07 |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88411.5A CN107830101A (zh) | 2017-12-07 | 2017-12-07 |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30101A true CN107830101A (zh) | 2018-03-23 |
Family
ID=61642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88411.5A Pending CN107830101A (zh) | 2017-12-07 | 2017-12-07 |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30101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47644A (en) * | 1966-03-17 | 1969-06-03 | Woodhead Mfg Co Ltd | Two stage shock absorber |
JP2007192283A (ja) * | 2006-01-18 | 2007-08-02 | Fuji Latex Kk |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
JP2008151294A (ja) * | 2006-12-19 | 2008-07-03 |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 緩衝用のシリンダ装置 |
CN201284812Y (zh) * | 2008-11-04 | 2009-08-05 | 北京金自天和缓冲技术有限公司 | 弹性胶体缓冲器 |
US20120061194A1 (en) * | 2010-09-07 | 2012-03-15 | Mando Corporation | Shock absorber |
JP2015163799A (ja) * | 2014-02-28 | 2015-09-10 |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 油圧緩衝器 |
CN105156572A (zh) * | 2015-07-20 | 2015-12-16 | 常州大学 | 单杆多级活塞无源单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 |
US20160223045A1 (en) * | 2015-02-03 | 2016-08-04 |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 Secondary dampening assembly for shock absorber |
CN205689664U (zh) * | 2016-06-03 | 2016-11-16 |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压缩缓冲的减振器 |
CN207554680U (zh) * | 2017-12-07 | 2018-06-29 |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
-
2017
- 2017-12-07 CN CN201711288411.5A patent/CN10783010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47644A (en) * | 1966-03-17 | 1969-06-03 | Woodhead Mfg Co Ltd | Two stage shock absorber |
JP2007192283A (ja) * | 2006-01-18 | 2007-08-02 | Fuji Latex Kk |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
JP2008151294A (ja) * | 2006-12-19 | 2008-07-03 |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 緩衝用のシリンダ装置 |
CN201284812Y (zh) * | 2008-11-04 | 2009-08-05 | 北京金自天和缓冲技术有限公司 | 弹性胶体缓冲器 |
US20120061194A1 (en) * | 2010-09-07 | 2012-03-15 | Mando Corporation | Shock absorber |
JP2015163799A (ja) * | 2014-02-28 | 2015-09-10 |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 油圧緩衝器 |
US20160223045A1 (en) * | 2015-02-03 | 2016-08-04 |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 Secondary dampening assembly for shock absorber |
CN107208726A (zh) * | 2015-02-03 | 2017-09-26 | 天纳克汽车营运公司 | 用于减振器的次级阻尼组件 |
CN105156572A (zh) * | 2015-07-20 | 2015-12-16 | 常州大学 | 单杆多级活塞无源单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 |
CN205689664U (zh) * | 2016-06-03 | 2016-11-16 |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压缩缓冲的减振器 |
CN207554680U (zh) * | 2017-12-07 | 2018-06-29 |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87492B (zh) | 微多孔金属纤维毡作为阻尼元件的车用减振器 | |
CN102109024A (zh) | 电控减振器 | |
CN204284289U (zh) | 一种振幅选择减振器 | |
CN101349316A (zh) | 感载变阻尼或可控感载变阻尼减震系统 | |
CN106704442B (zh) | 油气弹簧 | |
CN103542033A (zh) | 一种单筒减震器 | |
CN207049242U (zh) | 一种新型轿车用液压拉伸缓冲减振器机构 | |
CN201318411Y (zh) | 撑杆式转向随动调节阻尼减震器 | |
CN103775554B (zh) | 双气囊式刚度无级可调油气弹簧 | |
CN207554680U (zh) |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 |
CN108916290B (zh) | 减振器的液压缓冲结构 | |
CN107830101A (zh) |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 |
CN202955172U (zh) | 减震器 | |
CN201763878U (zh) | 单筒式减震器 | |
CN205689664U (zh) | 一种带压缩缓冲的减振器 | |
CN201106652Y (zh) | 液压限位式变阻尼减震器 | |
CN200985974Y (zh) | 气弹簧 | |
KR102152027B1 (ko) | 쇽업소버 | |
CN108488297A (zh) | 一种油气弹簧 | |
CN208686867U (zh) | 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减振器 | |
CN104389938A (zh) | 发泡橡胶填充式/可调弹性轿车减振器 | |
CN215904272U (zh) | 一种具有分级减震功能的汽车悬架减震装置 | |
CN203656004U (zh) | 一种单筒减震器 | |
CN202992000U (zh) | 可调减震弹簧预压力的倒置式后减震 | |
CN211715617U (zh) | 一种气弹簧及汽车液压减震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