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1514B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71514B CN107771514B CN201710516941.4A CN201710516941A CN107771514B CN 107771514 B CN107771514 B CN 107771514B CN 201710516941 A CN201710516941 A CN 201710516941A CN 107771514 B CN107771514 B CN 1077715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wall
- extending
- threshing
- purifica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794 pre-harve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5
- XSQUKJJJFZCRTK-UHFFFAOYSA-N Urea Chemical compound NC(N)=O XSQUKJJJFZCRT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4202 carb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nitroge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N]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51169 Alopias vulpi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252—Anti-dust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8—Thresh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3/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3/04—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concerning exhau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ine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联合收割机,能够容易地进行脱粒装置的维修保养,并能够防止脱粒装置的右壁的变形。使所述净化装置(14)的排气口所连接的排气管(15)从所述净化装置(14)向上侧延伸,在所述升降装置(9)的前侧向左侧延伸,在所述升降装置(9)的左侧向后侧延伸,将所述脱粒装置(4)的处理筒罩(6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在所述脱粒装置(4)的左壁(4A)的上部所设置的前后方向的支撑轴(61),并设定在使该处理筒罩(60)的右侧端部的转动轨迹避开所述排气管(15)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排气净化装置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已知在脱粒装置的右壁上部形成的倾斜部与形成于谷粒箱的左壁的切槽部之间的空间配置排气净化装置的技术(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3051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在脱粒装置的右壁上部形成的倾斜部配置排气净化装置,因此脱粒装置的维修保养空间变窄,导致存在因行驶中的排气净化装置的振动等而使脱粒装置的右壁变形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主要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容易进行脱粒装置的维修保养的联合收割机,次要的课题在于提供如下联合收割机,提高脱粒装置的刚性,减轻施加于脱粒装置的右壁的排气净化装置的重量,防止脱粒装置的右壁的变形。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上述课题。
即,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联合收割机,在机体框架1的前侧设置收获谷杆的收割前处理装置3,在该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后侧左部设置对已收获的谷杆进行脱粒以及筛选处理的脱粒装置4,在所述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后侧右部设置供操纵者搭乘的操纵部5,在该操纵部5的下侧设置搭载发动机的发动机室6,在该发动机室6的后侧设置贮存已脱粒/筛选处理后的谷粒的谷粒箱7,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脱粒装置4与所述谷粒箱7之间设置对废气进行净化的净化装置14,将所述脱粒装置4的右壁4B的下部和所述谷粒箱7的左壁7A的上部通过搬送谷粒的升降装置9连通,使所述净化装置14的排气口所连接的排气管15从所述净化装置14向上侧延伸,在所述升降装置9的前侧向左侧延伸,在所述升降装置9的左侧向后侧延伸,将所述脱粒装置4的处理筒罩6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在所述脱粒装置4的左壁4A的上部所设置的前后方向的支撑轴61,并设定在使该处理筒罩60的右侧端部的转动轨迹避开所述排气管15的位置。
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的基础上,在所述谷粒箱7的左壁7A的与排气净化装置12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前侧和左侧开放的切口部S,使所述净化装置14的至少一部分进入该切口部S。
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切口部S由从左侧上部向右侧下部延伸的上侧倾斜壁32、从该上侧倾斜壁32的下端向下侧延伸的垂直壁33、以及从该垂直壁33的下端向左侧下部延伸的下侧倾斜壁34形成,且在主视观察时使所述垂直壁33位于配置在所述谷粒箱7的底部的搬送螺旋的上侧。
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3的基础上,将所述上侧倾斜壁32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机体框架1的上表面倾斜45度,将所述下侧倾斜壁34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机体框架1的上表面倾斜30度。
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的基础上,将形成于所述升降装置9的上部的排出部40连结于位于所述左壁7A的切口部S的上侧的上侧垂直壁31。
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5的基础上,将所述升降装置9设置为在侧视时向后上倾斜的姿势。
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至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将设置在所述操纵部5的后部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操纵席框架50和设置在所述脱粒装置4的右壁4B的上部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脱粒装置框架63通过净化装置框架20连结,在该净化装置框架20的上表面固定所述净化装置14。
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7的基础上,所述净化装置框架20由在前后方向上空开预定的间隔地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左右框架A和在左右方向上空开预定间隔地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前后框架B形成,将该左右框架A从前侧开始依次由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形成,将所述前后框架B从左侧开始依次由第一前后框架24、第二前后框架25形成,将所述第一左右框架21、所述第二左右框架22以及所述第三左右框架23各自的左部连结于第一前后框架24,将所述第一左右框架21的右部和所述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侧的中间部连结于第二前后框架25,将所述第一左右框架21、所述第二左右框架22、所述第三左右框架23、所述第一前后框架24以及所述第二前后框架25各自的下部设置于大致同一水平面。
方案9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8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二左右框架22的左部和所述第三左右框架23的左部通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固框架26连结,将所述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部和所述第三左右框架23的右部通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固框架27连结。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根据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使连接于净化装置14的排气管15从净化装置14向上侧延伸,在升降装置9的前侧向左侧延伸,在升降装置9的左侧向后侧延伸,并将脱粒装置4的处理筒罩60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设置在脱粒装置4的左壁4A的上部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轴61,并设定在使处理筒罩60的右侧端部的转动轨迹避开排气管15的位置,所以即使将排气管15的一部分相对于升降装置9配置在脱粒装置4侧即左侧,也能够防止排气管15成为处理筒罩60的开闭的障碍,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脱粒装置4内部的维修保养等。
根据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净化装置14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切槽部S,所以能够利用切槽部S将净化装置14紧凑地配置。
根据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在谷粒箱7的左壁7A的与排气净化装置12对置的部位,设置前侧和左侧开放的切槽部S,将切槽部S由从左侧上部向右侧下部延伸的上侧倾斜壁32、从上侧倾斜壁32的下端朝向下侧延伸的垂直壁33、从垂直壁33的下端朝向左侧下部延伸的下侧倾斜壁34形成,在主视情况下使垂直壁33位于配置在谷粒箱7的底部的搬送螺旋的上侧,所以能够形成在脱粒装置4与谷粒箱7之间配置排气净化装置17的较大的空间。
根据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将上侧倾斜壁32形成为相对于机体框架1的上表面倾斜45度、下侧倾斜壁34形成为相对于机体框架1的上表面倾斜30度,所以能够使被搬送到谷粒箱7的谷粒有效地落下至设置在谷粒箱7的下部的搬送螺旋。
根据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在谷粒箱7的左壁7A上的位于切槽部S的上侧的部位连结形成于升降装置9的上部的排出部40,所以能够有效地使被搬送至谷粒箱7的谷粒更有效地落下至设置在谷粒箱7的下部的搬送螺旋。
根据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将脱粒装置4的右壁4B的下部和谷粒箱7的左壁7A的上部由搬送谷粒的升降装置9连结,在侧视情况下升降装置9设置为向后上倾斜的姿势,所以能够缩小在侧视情况下升降装置9与切槽部S重复的面积从而有效地利用切槽部S。
根据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6中任一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将设置在操纵部5的后部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操纵席框架50和设置在脱粒装置4的右壁4B的上部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脱粒装置框架63由净化装置框架20连结,在净化装置框架20的上表面,固定净化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的杂质的排气净化装置12,所以脱粒装置4的右壁4B的刚性提高,另外,排气净化装置12的重量被分散到操纵席框架50和脱粒装置框架63,所以能够防止脱粒装置4的右壁4B的变形。
根据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净化装置框架20由沿前后方向空开预定的间隔地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框架A和沿左右方向空开预定的间隔地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框架B形成,左右框架A从前侧起依次由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形成,前后框架B从左侧开始依次由第一前后框架24、第二前后框架25形成,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各自的左部连结于第一前后框架24,第一左右框架21的右部和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侧的中间部连结于第二前后框架25,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第一前后框架24、第二前后框架25各自的下部设置在大致同一水平面,所以抑制净化装置框架20的下部向发动机室6的伸出,能够较大地形成发动机室6内的配置空间。
根据方案9所记载的发明,在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将第二左右框架22的左部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左部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固框架26连结,将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部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右部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固框架27连结,所以能够防止净化装置框架20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3是固定于净化框架的排气净化装置和尿素净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从左侧前部的上侧观察固定于净化框架的排气净化装置和尿素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从左侧后部的上侧观察固定于净化框架的排气净化装置和尿素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从净化框架的前侧右部的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7是将脱粒装置和谷粒箱连结的升降装置的左视图。
图8是从右侧后部的上侧观察向谷粒箱的内侧伸出的升降装置的排出部的伸出部的立体图。
图中:1机体框架,3收割前处理装置,4脱粒装置,4B右壁,5操纵部,6发动机室,7谷粒箱,7A左壁,9升降装置,12排气净化装置,14尿素净化装置,15第三排气管(排气管),20净化装置框架,21第一左右框架,22第二左右框架,23第三左右框架,24第一前后框架,25第二前后框架,26第一加固框架,27第二加固框架,32上侧倾斜壁,33中间垂直壁(垂直壁),34下侧倾斜壁,40排出部,50操纵席框架,63脱粒装置框架,A左右框架,B前后框架,S切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此外,从操纵者角度来看,以前方为前侧、后方为后侧、右手侧为右侧、左手侧为左侧来进行说明从而简单地表示方向。
如图1、2所示,就通用的联合收割机而言,在机体框架1的下侧设置有由在土壤面上行驶的左右一对履带构成的行驶装置2,在机体框架1的前侧设置有收获农田的谷杆的收割前处理装置3,在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后侧左部设置有对收获的谷杆进行脱粒/筛选处理的脱粒装置4,在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后侧右部设置有供操纵者搭乘的操纵部5。
在操纵部5的下侧设置有搭载发动机的发动机室6,在操纵部5的后侧设置有贮存脱粒/筛选处理后的谷粒的谷粒箱7,在谷粒箱7的后侧设置有将谷粒向外部排出的排出筒8。由将下部连通于谷粒箱7的后侧下部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排出筒和将后部连通于竖排出筒的上部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排出筒形成排出筒8。另外,脱粒装置4的下部和谷粒箱7的上部由从脱粒装置4向谷粒箱7搬送谷粒的升降装置9连通。
收割前处理装置3包括:一边使农田的谷杆起立一边向后侧搬送的搬送装置3A;将向搬送装置3A的后侧下部搬送的谷杆的株根切断的收割刀装置3B;使向搬送装置3A的后侧被搬送的谷杆向左侧聚集的进谷螺旋装置3C;以及将聚集的谷杆向脱粒装置4搬送的进料室3D。
如图3~5所示,设置在脱粒装置4的处理筒的上侧的处理筒罩60被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设置在脱粒装置4的左壁4A的上部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轴61。由此,使处理筒罩60以支撑轴61为中心转动而在处理筒的上侧形成较大的空间,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处理筒等的维修保养。
另外,从处理筒罩60的右侧下部向右侧延伸的延伸部62拆装自如地固定于设置在处理筒装置4的右壁4B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脱粒装置框架63。
在操纵部5的后侧下部设置有支撑操纵席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操纵席框架50。操纵席框架50的左部经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结部件51而连结于设置在机体框架1的前侧中间部的倒U字形状的左侧框架52。另外,操纵席框架50的右部经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结部件53而连结于设置在机体框架1的前侧右部的倒U字形状的右侧框架54。此外,在右侧框架54的内周部设置有在发动机室6的右侧设置的散热器(省略图示)。
在搭载于发动机室6的发动机(省略图示)的排气口连接有将在发动机燃烧后的废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管10。
在排气管10设置有净化废气中的杂质的排气净化装置(DPF)12和净化从排气净化装置12排气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尿素净化装置(SCR)14。此外,排气净化装置12内置有上游侧的氧化触媒(DOC)和下游侧的微粒过滤器(DPF)。
发动机的排气口和排气净化装置12的吸气口由可挠性的第一排气管11连接,排气净化装置12的排气口和尿素净化装置14的吸气口由可挠性的第二排气管13连接,并在尿素净化装置14的排气口连接有可挠性的第三排气管(方案中的“排气管”)15。
第三排气管15从尿素净化装置14的排气口向上侧延伸,并朝向左侧大致90度屈曲而使左侧延伸至升降装置9的前侧,之后朝向后侧大致90度屈曲以接近升降装置9的左侧的方式向后侧延伸。即,第三排气管15的前端部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延伸部15A。由此,能够使脱粒装置4的处理筒罩60以支撑轴61为中心容易地转动。
第三排气管15的前后延伸部15A位于如下位置,至少其一部分比排气净化装置12以及升降装置9靠左侧,比覆盖处理筒的上侧的封闭状态下的处理筒罩60的右侧端部靠左侧。另外,前后延伸部15A配置在从机体前方观察而与处理筒罩60的转动轨迹不重合的位置(参照图3)。更详细来说,前后延伸部15A配置得比处理筒罩60的延伸部62的轨迹R更靠谷粒箱7侧。这样一来,利用在第三排气管15的前后延伸部15A的下侧、排气净化装置12的左侧形成的空间,因为处理筒罩60能够开闭(转动),所以能够缩小用于开闭搭载了排气净化装置12以及尿素净化装置14、第三排气管15的空间、处理筒罩60的空间,能够使机体整体紧凑。
排气净化装置12和尿素净化装置14经由安装板16而固定于净化装置框架20。此外,在主视情况下,排气净化装置12固定于安装板16的左侧,尿素净化装置14在安装板16的右侧与尿素净化装置14并列地固定。
如图6所示,净化装置框架20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左右框架21;设置在第一左右框架21的后侧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左右框架22;设置在第二左右框架22的后侧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左右框架23;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前后框架24;设置在第一前后框架24的右侧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前后框架25。此外,将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统称为左右框架A,将第一前后框架24、第二前后框架25统称为前后框架B。
第一左右框架21的左部的后面、第二左右框架22的左部的左面、第三左右框架23的左部的左面分别连结于第一前后框架24。第一左右框架21的右部的后面和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侧中央部的前面分别连结于第二前后框架25。另外,第一左右框架21的下表面、第二左右框架22的下表面、第三左右框架23的下表面、第一前后框架24的下表面、以及第二前后框架25的下表面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同一位置。由此,缩小向发动机室6延伸的净化装置框架20的下部的伸出,能够在发动机室6形成较大的空间。
第二左右框架22的左部的后面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左部的前面连结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固框架26,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部的后面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右部的前面连结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固框架27。另外,第二左右框架22的下表面、第三左右框架23的下表面、第一加固框架26的下表面、以及第二加固框架27的下表面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同一位置。由此,防止净化装置框架20的变形,使向发动机室6延伸的净化装置框架20的下部更小,能够在发动机室6形成更大的空间。
在第一加固框架26的上表面和第二加固框架27的上表面,形成有安装板16的固定时所使用的开口部。另外,位于第二前后框架25的延长线上的第二左右框架22的后面和第三左右框架23的前面优选连结于第三加固框架28。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净化装置框架20的变形。
在第一左右框架21的前面设置有将净化装置框架20连结于支撑操纵部5的操纵席的操纵席框架50的上表面的左右一对前侧固定件21A。在第一前后框架24的后部的左面,设置有将净化装置框架20连结于脱粒装置4的脱粒装置框架60的上表面的左侧固定件24A。由此,能够在操纵席框架50和脱粒装置框架60稳固地连结并固定净化装置框架20。优选将左侧固定件24A的中心部的下表面经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结部件55而连结于机体框架1。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净化装置框架20的变形。
如图3~5所示,固定于净化装置框架20的排气净化装置12和尿素净化装置14与脱粒装置4的处理筒罩60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大致同一位置。因此,在使处理筒罩60向上方转动的情况下,排气净化装置12和尿素净化装置14位于比脱粒装置4本体的上部靠上侧,所以能够容易进行这些装置的维修保养。
在与尿素净化装置14对置的谷粒箱7的左壁7A的前部,形成有在前侧和右侧具有开口部的切槽部S。由此,能够将排气净化装置12和尿素净化装置14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并设置于脱粒装置4与谷粒箱7之间。
谷粒箱7的左壁7A的前部在主视情况下,由上侧垂直壁31、从上侧垂直壁31的下端部向右侧向下倾斜的上侧倾斜壁32、从上侧倾斜壁32的下端部向下侧延伸的中间垂直壁(方案中的“垂直壁”)33、从中间垂直壁33的下端部向左侧向下倾斜的下侧倾斜壁34、以及从下侧倾斜壁34的下端部向下侧延伸的下侧垂直壁35形成。另外,切槽部S是由上侧倾斜壁32、中间垂直壁33、下侧倾斜壁34划分的空间。
上侧倾斜壁32形成为相对于水平面朝向右侧45度地向下倾斜角度,中间垂直壁33形成在向排出筒8搬送谷粒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搬送螺旋(省略图示)的上侧,下侧倾斜壁34形成为相对于水平面朝向左侧30度地向下倾斜角度。由此,能够使由升降装置9向谷粒箱7搬送的谷粒有效地向搬送螺旋落下。
如图7所示,连通脱粒装置4的下部和谷粒箱7的上部的升降装置9是向后上倾斜的姿势,即相比升降装置9的下部其上部位于后侧的姿势被固定。由此,在侧视情况下,能够使升降装置9和切槽部S重复的面积缩小从而有效利用切槽部S,另外,能够防止第三排气管15过度屈曲。此外,也能够将升降装置9以垂直姿势、向前上倾斜即相比升降装置9下部其上部位于前侧的姿势固定。另外,在升降装置9内部装备有搬送谷粒的桶。
升降装置9的排出部40与在上侧垂直壁31的下侧形成有切槽部S的前侧的部位连结。由此,能够使由升降装置9向谷粒箱7搬送的谷粒有效地落下至搬送螺旋。
如图8所示,在排出部40形成有超过谷粒箱7的右壁7A而向谷粒箱7的内侧伸出的伸出部40A。在伸出部40A的大致中心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41。在旋转轴41沿旋转方向分隔180度地设置有两块排出叶片42。另外,排出叶片42相对于旋转轴41的轴心具有预定的倾斜角度,即相比排出叶片42的左侧部其右侧部被固定得相对于旋转轴41的旋转方向靠顺时针方向。由此,通过排出叶片42能够强制地使由升降装置9搬送来的谷粒向谷粒箱7内排出,从而能够防止谷粒在排出部40堆积。
在排出叶片42的外周部设置有罩43。罩43由上侧板44A、前侧板44B、下侧板44C形成。此外,上侧板4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与排出叶片42的宽度为相同宽度,前侧板44B和下侧板44C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排出叶片42的宽度一半的宽度。由此,通过排出叶片42能够将由升降装置9搬送来的谷粒有效地向谷粒箱7的左右方向中心排出。
Claims (9)
1.一种联合收割机,在机体框架(1)的前侧设置收获谷杆的收割前处理装置(3),在该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后侧左部设置对已收获的谷杆进行脱粒以及筛选处理的脱粒装置(4),在所述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后侧右部设置供操纵者搭乘的操纵部(5),在该操纵部(5)的下侧设置搭载发动机的发动机室(6),在该发动机室(6)的后侧设置贮存已脱粒/筛选处理后的谷粒的谷粒箱(7),
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脱粒装置(4)与所述谷粒箱(7)之间设置对废气进行净化的净化装置(14),将所述脱粒装置(4)的右壁(4B)的下部和所述谷粒箱(7)的左壁(7A)的上部通过搬送谷粒的升降装置(9)连通,
使所述净化装置(14)的排气口所连接的排气管(15)从所述净化装置(14)向上侧延伸,在所述升降装置(9)的前侧向左侧延伸,在所述升降装置(9)的左侧向后侧延伸,
将所述脱粒装置(4)的处理筒罩(6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在所述脱粒装置(4)的左壁(4A)的上部所设置的前后方向的支撑轴(61),并设定在使该处理筒罩(60)的右侧端部的转动轨迹避开所述排气管(15)的位置,
所述排气管(15)的前端部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延伸部(15A),
所述排气管(15)的所述前后延伸部(15A)位于如下的位置:至少其一部分比排气净化装置(12)以及所述升降装置(9)靠左侧,比覆盖处理筒的上侧的封闭状态下的所述处理筒罩(60)的右侧端部靠左侧,
所述前后延伸部(15A)配置在从机体前方观察而与所述处理筒罩(60)的转动轨迹不重合的位置,所述前后延伸部(15A)配置得比所述处理筒罩(60)的延伸部(62)的轨迹(R)更靠所述谷粒箱(7)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谷粒箱(7)的左壁(7A)的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12)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前侧和左侧开放的切口部(S),使所述净化装置(14)的至少一部分进入该切口部(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S)由从左侧上部向右侧下部延伸的上侧倾斜壁(32)、从该上侧倾斜壁(32)的下端向下侧延伸的垂直壁(33)、以及从该垂直壁(33)的下端向左侧下部延伸的下侧倾斜壁(34)形成,且在主视观察时使所述垂直壁(33)位于配置在所述谷粒箱(7)的底部的搬送螺旋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上侧倾斜壁(32)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机体框架(1)的上表面倾斜45度,将所述下侧倾斜壁(34)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机体框架(1)的上表面倾斜3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形成于所述升降装置(9)的上部的排出部(40)连结于位于所述左壁(7A)的切口部(S)的上侧的上侧垂直壁(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升降装置(9)设置为在侧视时向后上倾斜的姿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设置在所述操纵部(5)的后部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操纵席框架(50)和设置在所述脱粒装置(4)的右壁(4B)的上部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脱粒装置框架(63)通过净化装置框架(20)连结,
在该净化装置框架(20)的上表面固定所述净化装置(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装置框架(20)由在前后方向上空开预定的间隔地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左右框架(A)和在左右方向上空开预定间隔地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前后框架(B)形成,将该左右框架(A)从前侧开始依次由第一左右框架(21)、第二左右框架(22)、第三左右框架(23)形成,将所述前后框架(B)从左侧开始依次由第一前后框架(24)、第二前后框架(25)形成,将所述第一左右框架(21)、所述第二左右框架(22)以及所述第三左右框架(23)各自的左部连结于第一前后框架(24),将所述第一左右框架(21)的右部和所述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侧的中间部连结于第二前后框架(25),将所述第一左右框架(21)、所述第二左右框架(22)、所述第三左右框架(23)、所述第一前后框架(24)以及所述第二前后框架(25)各自的下部设置于大致同一水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二左右框架(22)的左部和所述第三左右框架(23)的左部通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固框架(26)连结,将所述第二左右框架(22)的右部和所述第三左右框架(23)的右部通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固框架(27)连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65455 | 2016-08-26 | ||
JP2016165455A JP6179832B1 (ja) | 2016-08-26 | 2016-08-26 | コンバイン |
JP2017105774A JP2018198578A (ja) | 2017-05-29 | 2017-05-29 | コンバイン |
JP2017-105774 | 2017-05-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71514A CN107771514A (zh) | 2018-03-09 |
CN107771514B true CN107771514B (zh) | 2022-02-25 |
Family
ID=61437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16941.4A Active CN107771514B (zh) | 2016-08-26 | 2017-06-29 | 联合收割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180023809A (zh) |
CN (1) | CN107771514B (zh) |
MY (1) | MY199185A (zh) |
TW (1) | TWI72706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22682B (zh) * | 2018-06-22 | 2023-11-07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联合收割机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64519A (ja) * | 2012-09-26 | 2014-04-17 | Yanmar Co Ltd | コンバイン |
CN105051340A (zh) * | 2013-03-15 | 2015-11-11 | 洋马株式会社 | 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66885B2 (ja) * | 2008-05-30 | 2013-08-21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脱穀処理装置 |
TWI454615B (zh) * | 2011-07-27 | 2014-10-01 | Iseki Agricult Mach | Combine |
TWI578895B (zh) * | 2012-03-29 | 2017-04-21 | Iseki Agricult Mach | Combine harvesters |
JP5973287B2 (ja) * | 2012-08-24 | 2016-08-23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WO2014030612A1 (ja) * | 2012-08-24 | 2014-02-27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JP2015015938A (ja) * | 2013-07-12 | 2015-01-29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JP2015052274A (ja) * | 2013-09-05 | 2015-03-19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作業機搭載用エンジン装置 |
JP5809300B2 (ja) * | 2014-01-15 | 2015-11-10 |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JP6226299B2 (ja) * | 2014-07-24 | 2017-11-08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JP2016146772A (ja) * | 2015-02-12 | 2016-08-18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
2017
- 2017-06-26 KR KR1020170080379A patent/KR2018002380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7-06-28 TW TW106121596A patent/TWI727064B/zh active
- 2017-06-29 CN CN201710516941.4A patent/CN107771514B/zh active Active
- 2017-07-28 MY MYPI2017702779A patent/MY199185A/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64519A (ja) * | 2012-09-26 | 2014-04-17 | Yanmar Co Ltd | コンバイン |
CN105051340A (zh) * | 2013-03-15 | 2015-11-11 | 洋马株式会社 | 作业车辆的发动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6474A (zh) | 2018-03-01 |
MY199185A (en) | 2023-10-19 |
TWI727064B (zh) | 2021-05-11 |
CN107771514A (zh) | 2018-03-09 |
KR20180023809A (ko) | 2018-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65604B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7546101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842950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107771514B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6179832B1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4614357B2 (ja) | エンジン排気構造 | |
JP6016491B2 (ja) |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 |
JP7433207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106465605B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6830417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9062796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7055167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5174059B2 (ja) |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の脱粒穀稈排出構造 | |
CN108781721B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107660375B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2018198578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8050595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877329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WO2024219011A1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7368339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7423397B2 (ja) | 収穫機 | |
JP4662272B2 (ja) | エンジン排気構造 | |
JP6715890B2 (ja) |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 | |
JP2018161084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21061865A (ja) | コンバイ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