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7770444A - 拍照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拍照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0444A
CN107770444A CN201711029932.9A CN201711029932A CN107770444A CN 107770444 A CN107770444 A CN 107770444A CN 201711029932 A CN201711029932 A CN 201711029932A CN 107770444 A CN107770444 A CN 107770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quisition parameters
displacement
camera site
terminal
cal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299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0444B (zh
Inventor
李国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299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0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0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0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GPS signal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拍摄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数据处理领域。所述拍摄参数确定方法包括:记录终端的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参数,第一拍摄参数是在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时的参数;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确定第二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第二拍摄位置是接收到拍摄指令时的位置;当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根据第一拍摄参数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第一拍摄参数和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根据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本公开能够在终端的移动范围较小时,保持拍摄参数不会突变,从而保证终端的拍摄质量。

Description

拍照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拍照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在拍摄照片时,能够根据环境光参数来自行调节拍摄参数。
比如,智能手机在中远距离拍摄一个物体时,根据环境光参数自行确定出第一组拍摄参数进行拍摄;智能手机在近距离拍摄该物体时,根据环境光参数自行确定第二组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但是由于智能手机的算法缺陷,智能手机自行确定出的两组拍摄参数的差别可能很大,导致两次拍摄出来的照片效果差异很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照参数方法及装置,可以用于解决智能手机在不同距离拍摄同一物体时,终端自行确定出的拍摄参数差别较大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拍照参数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记录终端的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参数,所述第一拍摄参数是在所述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时的参数;
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确定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所述第二拍摄位置是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时的位置;
当所述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确定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包括:
记录所述终端在预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
对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进行积分,得到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
根据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计算所述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第二校准拍摄位置;
计算所述第二校准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参考距离;
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对所述移动距离进行校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对所述移动距离进行校准,包括:
将所述参考距离作为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或者;
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和所述移动距离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包括:
使用环境光参数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
使用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包括:
计算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拍摄到的图像的成像质量分数;
根据所述成像质量分数确定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
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对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包括:光圈值、快门值、色温值、曝光量、白平衡值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拍摄参数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被配置为记录终端的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参数,所述第一拍摄参数是在所述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时的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确定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所述第二拍摄位置是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时的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拍摄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记录子模块,被配置为记录所述终端在预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
积分子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进行积分,得到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
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计算所述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包括:
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第二校准拍摄位置;
所述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所述第二校准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参考距离;
校准子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对所述移动距离进行校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校准子模块,包括:
将所述参考距离作为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或者;
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和所述移动距离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复用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复用为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使用环境光参数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
加权子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权子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拍摄到的图像的成像质量分数;
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成像质量分数确定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
加权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对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包括:光圈值、快门值、色温值、曝光量、白平衡值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当终端移动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通过第一拍摄参数确定第二拍摄参数,使得第一拍摄参数和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从而使终端在较近范围内的不同位置对同一物体进行拍照时,拍摄参数不会有突变,从而保证终端的拍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对目标图像进行采集。图像采集装置内部设置有摄像头组件,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照相机、摄像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台式计算和膝上型便携计算机。
光圈:用于在采集图像过程中控制光线透过镜头后,进入机身的内感光面的光量。
快门:用于在采集图像过程中控制光线进入机身的内感光面的时长。在拍摄移动速度较快的目标时,快门的时长较小,此时曝光量较少;低照度时,快门的时长通常较大,此时曝光量较大。
色温值:是光源光谱质量的指标,用于表示光源的颜色温度。
曝光量:是指采集一帧图像的过程中,图像采集装置的内感光面接收到的光量。曝光量=照度×时间。其中,照度由光圈决定,时间由快门控制。光圈大小越大,曝光量越大;快门的时长越长,曝光量越大。
白平衡:指摄像头对白色物体的还原能力。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拍摄参数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中,该终端内设置有摄像头和定位组件。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记录终端的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参数。
其中,第一拍摄参数是在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时的参数,用于表示终端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终端自动根据环境光参数设定的拍照参数值。可选地,环境光参数包括:环境光强度,和/或,环境光色温。
当用户点击快门时,终端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终端确定接收到该第一拍摄指令时,通过定位组件确定终端的空间位置,并将该空间位置存储为第一拍摄位置。
同时,终端还获取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时的拍照参数值,将该拍照参数值作为第一拍摄参数存储在终端内。
步骤102,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确定第二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
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后,当用户再次点击快门时,终端再次接收到第二拍摄指令。终端获取接收到第二拍摄指令时的空间位置,将该空间位置作为第二拍摄位置,并计算第二拍摄位置与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
其中,移动距离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终端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方向上分别移动的距离,并通过三个方向上分别移动的距离,计算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的实际移动距离;或者,通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二拍摄位置,再计算第一拍摄位置与第二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或者,通过室内设置的三个Wi-Fi定位点向终端发送无线信号,根据终端接收到的Wi-Fi定位点发送的无线信号的衰减程度,确定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二拍摄位置,再计算第一拍摄位置与第二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本公开实施例对移动距离的计算方式不加以限定。
步骤103,当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根据第一拍摄参数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第一拍摄参数和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终端中预先设定一个移动阈值,当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的移动距离大于该移动阈值时,确定此次移动为移动距离较大的情况,终端自行根据环境光参数计算出第二拍摄位置的第二拍摄参数,并根据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可选地,环境光参数包括:环境光强度和/或环境光色温。
当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后的移动距离小于该移动阈值时,确定此次移动为移动距离较小的情况,终端根据第一拍摄参数确定第二拍摄参数,且保证第一拍摄参数和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也即保证第一拍摄参数和第二拍摄参数之间不会突变。
可选地,终端根据第一拍摄参数确定第二拍摄参数可以包括:将第一拍摄参数直接复用为第二拍摄参数,或者,将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后作为第二拍摄参数,预测拍摄参数是终端根据环境光参数自行确定出的拍摄参数。
另外,预设阈值用于判断终端第一拍摄参数与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当第一拍摄参数与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表示终端的拍照参数变化较大,拍摄效果相差较大;当第一拍摄参数与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表示终端的拍照参数变化较小,拍摄效果相差较小。终端只需要保证第一拍摄参数和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即可,在实际实现时,终端并不一定要两组拍摄参数的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该预设阈值也不一定明确存储在终端中。
步骤104,根据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当终端获取到第二拍摄参数后,终端根据第二拍摄参数对拍摄参数进行设置,并根据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通过判断第一拍摄位置与第二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与预设移动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当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根据第一拍摄参数确定第二拍摄参数,终端根据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从而解决了当终端在不同距离拍摄同一物体时拍摄参数数值相差较大,导致拍摄出的照片拍摄效果差异较大的问题,达到了当终端的移动范围较小时,终端的拍摄参数不进行突变的效果,提高用户进行拍照操作得到的照片的拍摄质量。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照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拍照参数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中,该终端内设置有摄像头和定位组件。可选地,该定位组件是加速度传感器和/或GPS。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记录终端的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参数。
其中,第一拍摄参数是在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时的参数,可以用于表示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时,终端根据环境光参数自动设定的拍照参数值。
当用户点击快门时,终端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终端确定接收到该第一拍摄指令时终端的空间位置,并将该空间位置存储为第一拍摄位置。
同时,终端还获取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时的拍照参数值,将该拍照参数值作为第一拍摄参数存储在终端内。
其中,第一拍摄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光圈值、快门值、色温值、曝光量、白平衡值中的至少一种。
比如,第一拍摄参数为:光圈值为F2、快门值为1/150s、色温值为2700k、曝光量为4。
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启相机应用程序后,终端可以将第一次拍摄时的拍摄参数作为第一拍摄参数,终端也可以将第i次拍摄时的拍摄参数作为第一拍摄参数,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换句话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并不一定是实际拍摄中的第一次,而是泛指多次拍摄中的第i次;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并不一定是实际拍摄中的第二次,而是泛指多次拍摄中的第i+1次。
步骤202,记录终端在预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
终端内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能够采集到终端在移动时的移动加速度。
以终端上的任意一点作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当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的过程中,终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分别获取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的加速度。
比如,以加速度传感器所在的位置作为原点,以垂直于终端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以终端的短边为X轴,以终端的长边为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步骤203,对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进行积分,得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
终端获取在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照操作的第一拍摄时刻,获取在第二拍摄位置进行拍照操作的第二拍摄时刻,并获取第一拍摄时刻与第二拍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比较时间差与预设的时间阈值的大小关系。
当时间差大于时间阈值时,因为相邻两次拍摄的间隔太久,终端可以不考虑第一拍摄参数的影响,终端根据第二拍照时刻的环境光参数自动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
当时间差小于时间阈值时,因为相邻两次拍摄的间隔很近,终端需要考虑第一拍摄参数的影响,终端获取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并以第一拍摄时刻和第二拍摄时刻之间的时间段作为积分时间,分别对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的加速度进行积分,计算出终端在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比如,终端在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操作的第一拍摄时刻为0s,在第二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操作的第二拍摄时刻为1s,终端计算出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的时间差为1s,假设预设的时间阈值为1分钟,因此时间差小于时间阈值。在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的过程中,终端获取到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2cm/s2,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4cm/s2,Z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8cm/s2。终端分别对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的加速度进行二次积分,得到终端在X轴方向上移动距离为1cm,终端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2cm,终端在Z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4cm。
步骤204,根据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计算第二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
终端获取到终端在坐标轴的三个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后根据公式
计算终端的移动距离。
其中,D为第二拍摄位置与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x0为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后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y0为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后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z0为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后在Z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比如,终端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x0=1cm,终端在Y轴上移动的距离为y0=2cm,终端在Z轴上移动的距离为z0=4cm,因此,终端从第一拍照位置移动到第二拍照位置的移动距离
可选地,由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定位误差小但漂移误差很大,GPS的定位误差大但漂移误差很小,所以本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校准过程:
步骤205,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通过GPS获取第二校准拍摄位置。
当终端在第二拍摄位置上接收到第二拍摄指令时,终端还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终端当前所在的第二校准拍摄位置。
步骤206,计算第二校准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参考距离。
比如,终端通过GPS计算得到第二校准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8cm,因此8cm为参考距离。
步骤207,使用参考距离对移动距离进行校准。
由于终端采用积分计算终端的移动距离产生的漂移误差较大,而采用GPS进行定位并通过计算得到的终端的移动距离的漂移误差较小,因此,终端采用GPS定位方式对终端的移动距离进行校准。
当移动距离与参考距离不同时,终端使用参考距离对移动距离进行校准。
步骤208,当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将第一拍摄参数复用为第二拍摄参数。
当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的移动阈值时,终端将第一拍摄参数直接复用为第二拍摄参数。
步骤211,根据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当终端获取到第二拍摄参数后,根据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2-204与步骤205-206没有先后顺序可以仅执行步骤202-204,或,步骤202-204与步骤205-206同时进行。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208也可以替换为步骤209至步骤210。
步骤209,当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使用环境光参数自动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
其中,终端使用环境光参数自动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的方法,可以包括:当终端处于拍照模式下时,终端以某一时间间隔自动获取周围的环境光参数,并通过环境光参数自动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
或,当终端处于拍照状态下,当终端获取到拍照指令时,终端获取环境光参数自动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
步骤210,使用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第二拍摄参数。
当终端的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将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第二拍摄参数。
可选地,由于第一拍摄参数包括多种参数,预测拍摄参数也包括多种参数。在进行加权平均时,将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中属于相同类型的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比如,将第一拍摄参数中的色温值与预测拍摄参数的色温值进行加权平均,第一拍摄参数中的曝光量与预测拍摄参数的曝光量进行加权平均,而不能不同类型参数进行加权平均。
可选地,将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中的全部参数进行加权平均,或者仅对部分参数进行加权平均。
其中,第一拍摄参数的加权值和预设拍摄参数的加权值可以为固定的加权值,也可以为根据实际拍摄情况动态确定的加权值。但第一拍摄参数的加权值与预设拍摄参数的加权值的和等于1。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通过判断第一拍摄位置与第二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与预设移动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当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根据第一拍摄参数确定第二拍摄参数,终端根据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从而解决了当终端在不同距离拍摄同一物体时拍摄参数相差较大,导致拍摄出的照片拍摄效果差异较大的问题,达到了当终端的移动范围较小时,终端的拍摄参数不进行突变的效果,提高用户进行拍照操作得到的照片的拍摄质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通过获取终端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加速度,计算终端在坐标轴的三个方向上移动距离,并计算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的移动距离,达到了对终端在短距离移动时的移动距离精确计算的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通过GPS获取终端的第二校准拍摄位置,通过终端第二校准位置与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参考距离,并用参考距离对移动距离进行校准,达到了对终端在短距离移动时的距离进行校准的效果,提高终端计算出的移动距离的准确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通过当移动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将第一拍摄参数赋值给第二拍摄参数。达到了快速获取第二拍摄参数减少终端计算拍摄参数的计算量的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通过判断第一拍摄参数与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第二拍摄参数,达到了获取拍摄效果较好的拍摄参数的效果。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照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拍照参数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中,该终端内设置有摄像头和定位组件。可选地,该定位组件是加速度传感器和/或GPS。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中,记录终端的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参数。
其中,第一拍摄参数是在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时的参数,可以用于表示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时,终端根据环境光参数自动设定的拍照参数值。
当用户点击快门时,终端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终端确定接收到该第一拍摄指令时终端的空间位置,并将该空间位置存储为第一拍摄位置。
同时,终端还获取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时的拍照参数值,将该拍照参数值作为第一拍摄参数存储在终端内。
其中,第一拍摄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光圈值、快门值、色温值、曝光量、白平衡值中的至少一种。
比如,第一拍摄参数为:光圈值为F2、快门值为1/150s、色温值为2700k、曝光量为4。
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启相机应用程序后,终端可以将第一次拍摄时的拍摄参数作为第一拍摄参数,终端也可以将第i次拍摄时的拍摄参数作为第一拍摄参数,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换句话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并不一定是实际拍摄中的第一次,而是泛指多次拍摄中的第i次;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并不一定是实际拍摄中的第二次,而是泛指多次拍摄中的第i+1次。
步骤302,记录终端在预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
终端内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能够采集到终端在移动时的移动加速度。
以终端上的任意一点作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当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的过程中,终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分别获取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的加速度。
比如,以加速度传感器所在的位置作为原点,以垂直于终端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以终端的短边为X轴,以终端的长边为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步骤303,对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进行积分,得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
终端获取在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照操作的第一拍摄时刻,获取在第二拍摄位置进行拍照操作的第二拍摄时刻,并获取第一拍摄时刻与第二拍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比较时间差与预设的时间阈值的大小关系。
当时间差大于时间阈值时,因为相邻两次拍摄的间隔太久,终端可以不考虑第一拍摄参数的影响,终端根据第二拍照时刻的环境光参数自动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
当时间差小于时间阈值时,因为相邻两次拍摄的间隔很近,终端需要考虑第一拍摄参数的影响,终端获取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并以第一拍摄时刻和第二拍摄时刻之间的时间段作为积分时间,分别对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的加速度进行积分,计算出终端在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比如,终端在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操作的第一拍摄时刻为0s,在第二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操作的第二拍摄时刻为1s,终端计算出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的时间差为1s,假设预设的时间阈值为1分钟,因此时间差小于时间阈值。在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的过程中,终端获取到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2cm/s2,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4cm/s2,Z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8cm/s2。终端分别对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的加速度进行二次积分,得到终端在X轴方向上移动距离为1cm,终端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2cm,终端在Z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4cm。
步骤304中,根据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计算第二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
终端获取到终端在坐标轴的三个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后根据公式
计算终端的移动距离。
其中,D为第二拍摄位置与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x0为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后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y0为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后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z0为终端从第一拍摄位置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后在Z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比如,终端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x0=1cm,终端在Y轴上移动的距离为y0=2cm,终端在Z轴上移动的距离为z0=4cm,因此,终端从第一拍照位置移动到第二拍照位置的移动距离
可选地,由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定位误差小但漂移误差很大,GPS的定位误差大但漂移误差很小,所以本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校准过程:
步骤305中,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通过GPS获取第二校准拍摄位置。
当终端在第二拍摄位置上接收到第二拍摄指令时,终端还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终端当前所在的第二校准拍摄位置。
步骤306中,计算第二校准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参考距离。
比如,终端通过GPS计算得到第二校准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8cm,因此8cm为参考距离。
步骤307,将参考距离作为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当移动距离与参考距离不同时,终端可以使用参考距离对移动距离进行校准。可选地,终端将第二校准拍摄位置与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参考距离,直接作为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307可以替换为步骤308。
步骤308中,使用参考距离和移动距离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当终端计算得到的移动距离与参考距离不同时,终端使用参考距离和移动距离进行加权平均,将得到的移动距离作为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其中,参考距离的加权值和移动距离的加权值可以为固定值,也可任意设定,但参考距离的加权值与移动距离的加权值和为1。
比如,假设终端中设定参考位置的加权值为0.6,移动距离的加权值为0.4,因此校准后的移动距离为:0.6×参考距离+0.4×移动距离。
步骤309,当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将第一拍摄参数复用为第二拍摄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移动距离的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终端将第一拍摄参数直接复用为第二拍摄参数。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309可以替换为步骤310至步骤313。
步骤310,使用环境光参数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
其中,终端使用环境光参数自动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的方法,可以包括:当终端处于拍照模式下时,终端以某一时间间隔自动获取周围的环境光参数,并通过环境光参数自动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
或,当终端处于拍照状态下,当终端获取到拍照指令时,终端获取环境光参数自动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
步骤311,计算根据第一拍摄参数拍摄到的图像的成像质量分数。
终端根据在第一拍摄位置拍摄的照片的图像参数,对该照片进行成像质量打分。其中,图像的成像质量可以由照片的像素清晰度、色彩还原度、白平衡准确度、曝光准确度等因素进行评估。本实施例对终端采用何种算法进行成像质量打分不加以限定。
步骤312,根据成像质量分数确定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
终端中存储有成像质量打分与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选地,成像质量打分与权值呈正相关关系。终端在计算出成像质量分数后,通过查询该对应关系,确定出与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
当第一拍摄参数的成像质量分数较高时,第一拍摄参数的加权值设置为较大值如0.7、0.8等;当第一拍摄参数的成像质量分数较低时第一拍摄参数的加权值设置为较小值如0.3、0.2等。
成像质量分数越高,第一拍摄参数的加权值越大;成像质量分数越低,第一拍摄参数的加权值越小。
步骤313,根据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对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第二拍摄参数。
比如,终端预设的成像质量分数较高为60分,则终端确定第一拍摄参数的加权值为0.6,因此预测拍摄参数的加权值应为1减0.6为0.4;假设终端对第一拍摄参数的成像质量打分为70,因此第一拍摄参数的加权值为0.7,预测拍摄参数的加权值为1减0.7为0.3。
步骤314,根据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当终端获取到第二拍摄参数后,根据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2至步骤304与步骤305至步骤306没有先后顺序可以仅执行步骤302至步骤304或步骤302至步骤304与步骤305至步骤306同时进行。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方法,还通过对第一拍摄位置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成像质量打分,对成像质量分数较高的拍摄参数设定较高的权值,对成像质量分数较低的拍摄参数设置较低的权值,达到获取到较好的第二拍摄参数,进而拍摄出较高质量的图像的效果。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参数确定装置的框图,该拍摄参数确定装置应用于终端中,该拍摄参数确定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记录模块401、第一确定模块402、第二确定模块403、拍摄模块404,第一确定模块402中包括:记录子模块405、积分子模块406、计算子模块407、获取子模块408、校准子模块409,其中第二确定模块403中包括:复用子模块410、确定子模块411、加权子模块412,其中加权子模块412包括:计算子模块413、确定子模块414、加权子模块415。
记录模块401,被配置为记录终端的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参数,所述第一拍摄参数是在所述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时的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402,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确定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所述第二拍摄位置是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时的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403,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拍摄模块4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记录子模块405,被配置为记录所述终端在预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
积分子模块406,被配置为对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进行积分,得到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
计算子模块407,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计算所述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
获取子模块408,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第二校准拍摄位置;
计算子模块407,被配置为计算所述第二校准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参考距离;
校准子模块409,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对所述移动距离进行校准。校准子模块409,被配置为将所述参考距离作为校准后的移动距离;或者;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和所述移动距离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复用子模块410,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复用为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确定子模块411,被配置为使用环境光参数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
加权子模块412,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计算子模块413,被配置为计算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拍摄到的图像的成像质量分数;
确定子模块41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成像质量分数确定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
加权子模块415,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对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包括:光圈值、快门值、色温值、曝光量、白平衡值中的至少一种。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拍摄参数确定装置500的示意图。例如,装置5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5,装置5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502,存储器504,电源组件506,多媒体组件508,音频组件5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512,传感器组件514,以及通信组件516。
处理组件502通常控制装置5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元件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8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5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5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508和处理组件5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5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5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5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506为装置5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5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5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508包括在所述装置5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5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5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5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5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5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504或经由通信组件5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5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512为处理组件5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5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5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514可以检测到设备5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5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检测装置500或装置5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5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5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5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5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5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5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5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5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5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5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500的处理器518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装置在进行确定拍照参数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参数确定装置与拍摄参数确定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拍照参数确定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拍照参数确定方法。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拍摄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记录终端的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参数,所述第一拍摄参数是在所述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时的参数;
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确定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所述第二拍摄位置是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时的位置;
当所述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确定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包括:
记录所述终端在预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
对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进行积分,得到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
根据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计算所述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第二校准拍摄位置;
计算所述第二校准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参考距离;
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对所述移动距离进行校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对所述移动距离进行校准,包括:
将所述参考距离作为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或者;
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和所述移动距离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复用为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包括:
使用环境光参数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
使用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包括:
计算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拍摄到的图像的成像质量分数;
根据所述成像质量分数确定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
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对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包括:光圈值、快门值、色温值、曝光量、白平衡值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拍摄参数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被配置为记录终端的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一拍摄参数,所述第一拍摄参数是在所述第一拍摄位置进行拍摄时的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确定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所述第二拍摄位置是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时的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距离小于预设移动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确定出第二拍摄参数,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拍摄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进行拍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记录子模块,被配置为记录所述终端在预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
积分子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进行积分,得到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
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三个坐标轴上的移动距离,计算所述第二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包括:
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第二校准拍摄位置;
所述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所述第二校准拍摄位置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参考距离;
校准子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对所述移动距离进行校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子模块,包括:
将所述参考距离作为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或者;
使用所述参考距离和所述移动距离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校准后的移动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复用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复用为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使用环境光参数确定出预测拍摄参数;
加权子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权子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拍摄到的图像的成像质量分数;
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成像质量分数确定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
加权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应的权值,对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预测拍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包括:光圈值、快门值、色温值、曝光量、白平衡值中的至少一种。
1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拍照参数确定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拍照参数确定方法。
CN201711029932.9A 2017-10-27 2017-10-27 拍照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70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9932.9A CN107770444B (zh) 2017-10-27 2017-10-27 拍照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9932.9A CN107770444B (zh) 2017-10-27 2017-10-27 拍照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444A true CN107770444A (zh) 2018-03-06
CN107770444B CN107770444B (zh) 2020-12-29

Family

ID=61270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29932.9A Active CN107770444B (zh) 2017-10-27 2017-10-27 拍照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04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6691A (zh) * 2018-04-28 2018-10-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自动白平衡的拍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20199090A1 (en) * 2019-04-01 2020-10-08 Citrix Systems, Inc. Automatic image captur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5818A (zh) * 2013-09-03 2013-12-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472919A (zh) * 2013-09-12 2013-12-2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用于图像显示的智能眼镜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3577789A (zh) * 2012-07-26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885442A (zh) * 2012-12-27 2015-09-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服务器装置和拍摄装置
CN105093178A (zh) * 2015-07-20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6140030A (ja) * 2015-01-29 2016-08-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6488140A (zh) * 2016-12-30 2017-03-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相机拍摄参数的设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7789A (zh) * 2012-07-26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885442A (zh) * 2012-12-27 2015-09-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服务器装置和拍摄装置
CN103475818A (zh) * 2013-09-03 2013-12-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472919A (zh) * 2013-09-12 2013-12-2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用于图像显示的智能眼镜系统及使用方法
JP2016140030A (ja) * 2015-01-29 2016-08-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5093178A (zh) * 2015-07-20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88140A (zh) * 2016-12-30 2017-03-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相机拍摄参数的设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6691A (zh) * 2018-04-28 2018-10-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自动白平衡的拍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616691B (zh) * 2018-04-28 2020-07-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自动白平衡的拍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20199090A1 (en) * 2019-04-01 2020-10-08 Citrix Systems, Inc. Automatic image capture
US11095804B2 (en) 2019-04-01 2021-08-17 Citrix Systems, Inc. Automatic image capture
US11483465B2 (en) 2019-04-01 2022-10-25 Citrix Systems, Inc. Automatic image cap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444B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0211A (zh) 一种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69167B (zh) 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05100764B (zh) 拍摄方法和装置
CN107770451A (zh) 拍照处理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US104811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particulate matter measurement value
CN108616691B (zh) 基于自动白平衡的拍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5959587B (zh) 快门速度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7820024A (zh) 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2488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gesture
CN106357804A (zh) 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云端服务器
CN105516592A (zh) 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6291519A (zh) 测距方法及装置
CN107147823A (zh) 曝光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7770444A (zh) 拍照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932604A (zh) 人耳特征距离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EP2981065B1 (en) Light meter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629814B (zh) 相机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168419B (zh) 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10990728B (zh) 兴趣点信息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29651B (zh) 光强值的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61741B (zh) 目标标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06572306A (zh) 图像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47744A (zh) 拍摄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430273A (zh) 一种利用移动终端拍照测距的方法及装置
US8937675B2 (en) Simulated incident light meter on a mobile device for photography/cinematograph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