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0076B -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30076B CN107730076B CN201710819337.9A CN201710819337A CN107730076B CN 107730076 B CN107730076 B CN 107730076B CN 201710819337 A CN201710819337 A CN 201710819337A CN 107730076 B CN107730076 B CN 1077300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distribution network
- regional distribution
- utilization
- utilization effici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区域配电网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以及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S2、确定区域配电网设备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和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S3、确定区域配电网内不同设备的重要程度;S4、确定区域配电网综合最大利用效率,综合平均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率均衡度。本发明涉及影响设备利用率的不同因素,计算得到设备利用率参考值,以此参考值对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更真实反映设备的真实运行水平、设备利用率裕度等情况,帮助寻找利用率低效的系统短板,识别存在扩建、改建需要的设备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来智能电网的推广建设和电力公司对电网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电力系统资产利用率逐渐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而配电网作为直接面向用户的电网终端环节,承担着分配传输电能的任务。配电网需满足可靠、灵活、经济的基本原则。考虑到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目前配电网系统多为冗余系统来保证系统可靠性,在配电网规划设计阶段也更侧重于保证可靠供电和电能转供能力的提高而往往忽略其经济性。
为满足电能需求侧的供电要求并适应未来负荷增加速率,保证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同时兼顾电力经济性,需对电力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掌握现有设备利用效率,为电网规划设计、运行调度等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和指导建议,避免过度超前建设致使设备利用率普遍偏低,造成设备容量浪费而降低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或电网建设滞后于负荷增长,使得大量设备处于重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传统电网设备利用率计算仅是简单的除法运算,即设备的最大功率(或平均功率)比上设备的额定容量,结果作为设备的最大利用率(或平均利用率)。传统利用率的计算较简单,未考虑影响设备利用率的多种因素,从而不能反映制约设备利用率的主要因素,难以给出提升利用率的调整建议。
有鉴于此,急需提供一种合理评估并真实反映配电网设备的利用情况,帮助挖掘设备输送电能的潜力,使系统利用率维持在合理水平的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区域配电网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以及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
S2、确定区域配电网设备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和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
S3、确定区域配电网内不同设备的重要程度;
S4、确定区域配电网综合最大利用效率,综合平均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率均衡度。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S1具体如下:
区域配电网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的计算仅考虑系统安全稳定约束,确定区域配电网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时,在极限利用率参考值的基础上,考虑负荷特性修正因子、设备停运修正因子和负荷发展修正因子对极限利用率参考值进行修正;其中,
负荷特性修正因子,设备停运修正因子和负荷发展修正因子具体公式如下:
在上述方法中,确定所述设备i所带负荷增长率计算系数ai的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再将M类负荷各自的增长率概率序列做卷和运算,获取设备i所带负荷的增长率概率序列xi(t):
则设备i所带负荷的增长率计算系数ai为:
式中,N0i为序列xi(t)的长度。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设备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为区域配电网设备所带的最大功率除以设备的额定功率再比上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
设备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为区域配电网设备所带的平均功率除以设备的额定功率再比上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
则设备i的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和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分别如下式: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区域配电网内不同设备的重要程度分别用一个权重系数来表征,并定义投资建设成本系数、运行维护成本系数与负荷重要系数分别为η1、η2和η3,则设备i重要程度的权重系数ωi为:
式中,为设备i投资建设费用现值;Csum_1是区域全部设备的总投资建设费用现值;为设备i的运行维护费用;Csum_2是区域全部设备的总运行维护费用;Li为设备i所带的重要负荷;Lsum为区域配电网全部重要负荷。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投资建设成本系数η1、运行维护成本系数η2与负荷重要系数η3的获取包括以下步骤:
A11、构造判断矩阵A;
判断矩阵A为3×3维方阵,矩阵中各元素满足下列条件:
aij>0,aii=1,aji=1/aij(i=1,2,3;j=1,2,3);
aij运用1-9级标度方法取值。
A12、获取投资建设成本系数η1、运行维护成本系数η2与负荷重要系数η3;
将矩阵行各元素连乘并开3次方,获得各行元素的几何平均值bi为:
将bi归一化,求得ηj为
A13、获取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A14、检验矩阵的一致性,若一致则转A16,否则转A15;
确定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具体如下:
CI=(λmax-m)/(m-1)
RI=(λ′max-m)/(m-1)
式中,m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确定随机一致性比例CR:
CR=CI/RI
判断是否满足CR<0.10,若条件成立,则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A15、重新调整判断矩阵,并转A12;
A16、结束。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区域配电网综合最大利用效率usystem_max和综合平均利用效率usystem_avg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K为区域配电网内考察的设备总数;
区域配电网综合利用率均衡度包括综合最大利用率均衡度Esystem_max和综合平均利用率均衡度Esystem_avg,具体公式如下:
本发明通过确定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反映设备实际通过的最大功率与设备理论可传输的最大功率的接近程度,以更真实说明设备最大利用效率。确定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反映设备实际通过的平均功率与设备理论可传输的平均功率的接近程度,以更真实说明设备平均利用效率。本发明还考虑到由于不同设备自身的资产价值不同,在配电网中所处的电气位置不同,所承担负荷性质和重要性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设备在区域配电网中的重要程度不同,对全系统综合利用率的影响大小和贡献程度也不相同;最后将所有设备综合考虑得到区域配电网综合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率均衡度,表征全系统利用率整体水平和均衡情况,为配电网规划运行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本发明涉及影响设备利用率的不同因素,计算得到设备利用率参考值,以此参考值对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更真实反映设备的真实运行水平、设备利用率裕度等情况,帮助寻找利用率低效的系统短板,识别存在扩建、改建需要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确定投资建设成本系数η1、运行维护成本系数η2与负荷重要系数η3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分别确定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与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来确定设备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和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并明确不同设备的重要程度,最后将所有设备综合考虑得到区域配电网系统综合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率均衡度,表征全系统利用效率整体水平和均衡情况,为配电网规划运行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本发明涉及影响设备利用率的不同因素,计算得到设备利用率参考值,以此参考值对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更真实反映设备的真实运行水平、设备利用率裕度等情况,帮助寻找利用率低效的系统短板,识别存在扩建、改建需要的设备。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区域配电网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以及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步骤S1的具体步骤及分析如下:
将影响区域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解耦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极限功率的出现对应瞬时的时刻,所以不需要考虑一段时间内涉及到平均的相关概念。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强调的是由网络拓扑结构决定的,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能够传输到设备的尖峰功率与设备额定功率的比值,这个参考值是用于分析设备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最大功率是否超出了设备允许通过的极限功率,主要是出于安全稳定的考虑,所以只考虑安全稳定约束条件。而考察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时,由于大部分时间设备传输的功率都低于最大功率,所以需要平均化处理,在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与随时间变化的其他因素。
因此计算区域配电网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时仅考虑电网安全稳定约束条件;计算区域配电网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时,在极限利用率参考值的基础上,考虑负荷特性修正因子、设备停运修正因子和负荷发展修正因子对极限利用率参考值进行修正获得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其中,
区域配电网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区域配电网设备本发明仅考虑配电变压器和配电交流线路,其额定容量取设备参数中标称的额定容量。
负荷特性修正因子,设备停运修正因子和负荷发展修正因子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Ti为设备i的考察时间,单位:小时/h;为设备i在考察时间内的故障次数,单位:次;为设备i的平均单次故障时间,单位:小时/次(h/次);为设备i在考察时间内的检修次数,单位:次;为设备i的平均单次检修时间,单位:小时/次(h/次)。
负荷预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长期负荷预测,其准确性低于短期负荷预测,故在计算ai时运用序列理论处理负荷增长率的不确定。设备i所带负荷按用电性质可分为M类,其中第n(1≤n≤M,且n为正整数)类负荷增长率的预测值按负荷增长速度的区别,分别为高速增长速度预测值中速增长速度预测值和低速增长速度预测其对应的概率分别为取离散因子为则第n类负荷增长率的概率序列αni(t)为:
再将M类负荷各自的增长率概率序列做卷和运算,得到设备i所带负荷的增长率概率序列xi(t):
则设备i所带负荷的增长率计算系数ai为:
式中,N0i为序列xi(t)的长度。
S2、确定区域配电网设备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和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其中,
设备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为区域配电网设备所带的最大功率除以设备的额定功率再比上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
设备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为区域配电网设备所带的平均功率除以设备的额定功率再比上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
则设备i的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和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分别如下式:
S3、确定区域配电网内不同设备的重要程度。
本实施例中区域配电网内不同设备的重要程度分别用一个权重系数来表征。设备的重要程度反映设备对系统综合利用率和系统收益的贡献大小,它与设备本身的资产价值和设备在配电网中的电气位置有关。
一方面,设备购买建设以及日常运行维护需要成本开销,成本投入越大,则电力部门对设备利用率的期望值也相应提高,设备运行在较高的利用率水平不仅可使设备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容量浪费,而且也能更快实现设备成本回收并促进设备收支效益比的提升;另一方面,从设备所处的电气位置考虑,如果设备所带负荷中重要负荷(如Ⅰ类负荷)所占比重大,这些负荷必须得到满足以保证其他社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或者说在消耗同样的电能条件下这些负荷能够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则承载这些负荷的设备在电网中所处的电气位置比较重要,有必要保持设备利用率在一个合理的基准上。
定义投资建设成本系数、运行维护成本系数与负荷重要系数分别为η1、η2和η3,则设备i重要程度的权重系数ωi为:
式中,为设备i投资建设费用现值,单位:万元;Csum_1是区域全部设备的总投资建设费用现值,单位:万元;为设备i的运行维护费用,单位:万元;Csum_2是区域全部设备的总运行维护费用,单位:万元;Li为设备i所带的重要负荷,单位:兆瓦/MW;Lsum为区域配电网全部重要负荷,单位:兆瓦/MW。
考虑到不同设备的购买建设可能发生在不同年份,因此在计算和Csum_1时将资金折算到同一基准年,采用现值进行计算;而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属于经营成本,计算及Csum_2时可选取同一考察时段以保证基准年一致。
上述η1,η2,η3的具体数值大小可采用特征值法求解,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求解步骤:
A11、构造判断矩阵A。
判断矩阵A为3×3维方阵,A中各元素满足下列条件:
aij>0,aii=1,aji=1/aij(i=1,2,3;j=1,2,3);
本实施例aij运用1-9标度法判断矩阵中i项元素与j项元素的权重,如表1所示。
表1判断矩阵1-9级标度值及含义
A12、获取投资建设成本系数η1、运行维护成本系数η2与负荷重要系数η3。
将矩阵行各元素连乘并开3次方,获得各行元素的几何平均值bi为:
将bi归一化,求得ηj为
A13、获取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A14、检验矩阵的一致性,若一致则结束判断,否则转A15。
确定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具体如下:
CI=(λmax-m)/(m-1)
RI=(λ′max-m)/(m-1)
式中,m为判断矩阵的阶数,本实施例m为3。
确定随机一致性比例CR:
CR=CI/RI
判断是否满足CR<0.10,若条件成立,则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A15、重新调整判断矩阵,并转A12。
S4、确定区域配电网综合最大利用效率,综合平均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率均衡度。
区域配电网综合最大利用效率为配电网内不同设备的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与设备重要程度的权重系数相乘后累加求和。
区域配电网综合平均利用效率为配电网内不同设备的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与设备重要程度的权重系数相乘后累加求和。其中,区域配电网综合最大利用效率usystem_max和综合平均利用效率usystem_avg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K为区域配电网内考察的设备总数。
区域配电网综合利用率均衡度为所有设备利用率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差的比值,反映各设备运行效率的差异程度;其中,区域配电网综合利用率均衡度越高,表明各设备的运行效率越一致,系统的投资规模越合理;区域配电网综合利用率均衡度越低,表明各设备的运行效率比较分散,系统存在部分设备过度投资或过度使用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区域配电网综合利用率均衡度包括综合最大利用率均衡度Esystem_max和综合平均利用率均衡度Esystem_avg,具体公式如下: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区域配电网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以及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
S2、根据所述极限利用率参考值以及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确定区域配电网设备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和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
S3、确定区域配电网内不同设备的重要程度;
S4、根据所述区域配电网内不同设备的重要程度及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和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确定区域配电网综合最大利用效率,综合平均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率均衡度;其中,设备实际最大相对利用效率为区域配电网设备所带的最大功率除以设备的额定功率再比上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
设备实际平均相对利用效率为区域配电网设备所带的平均功率除以设备的额定功率再比上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如下:
区域配电网设备极限利用率参考值的计算仅考虑系统安全稳定约束,确定区域配电网设备平均利用率参考值时,在极限利用率参考值的基础上,考虑负荷特性修正因子、设备停运修正因子和负荷发展修正因子对极限利用率参考值进行修正;其中,
负荷特性修正因子,设备停运修正因子和负荷发展修正因子具体公式如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资建设成本系数η1、运行维护成本系数η2与负荷重要系数η3的获取包括以下步骤:
A11、构造判断矩阵A;
判断矩阵A为3×3维方阵,矩阵中各元素满足下列条件:
aij>0,aii=1,aji=1/aij(i=1,2,3;j=1,2,3);
其中,aij运用1-9级标度方法取值;
A12、获取投资建设成本系数η1、运行维护成本系数η2与负荷重要系数η3;
将矩阵行各元素连乘并开3次方,获得各行元素的几何平均值bi为:
将bi归一化,求得ηj为
A13、获取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A14、检验矩阵的一致性,若一致则转A16,否则转A15;
确定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具体如下:
CI=(λmax-m)/(m-1)
RI=(λ′max-m)/(m-1)
式中,m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确定随机一致性比例CR:
CR=CI/RI
判断是否满足CR<0.10,若条件成立,则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A15、重新调整判断矩阵,并转A12;
A16、结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19337.9A CN107730076B (zh) | 2017-09-12 | 2017-09-12 |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19337.9A CN107730076B (zh) | 2017-09-12 | 2017-09-12 |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30076A CN107730076A (zh) | 2018-02-23 |
CN107730076B true CN107730076B (zh) | 2021-06-29 |
Family
ID=61206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19337.9A Active CN107730076B (zh) | 2017-09-12 | 2017-09-12 |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3007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46806A (zh) * | 2018-04-02 | 2018-08-24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das的配电设备最大利用率运行方式调整方法 |
CN110543998B (zh) * | 2018-05-29 | 2023-10-17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乳制品生产的工段系统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0797862A (zh) * | 2019-10-14 | 2020-02-14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一种电能替代及发电接入影响下设备利用效率提升方法 |
CN112488443B (zh) * | 2020-10-30 | 2023-04-18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设备利用率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
CN112950043B (zh) * | 2021-03-15 | 2022-11-01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 一种电网适配度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637966A (zh) * | 2022-03-31 | 2022-06-17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实时利用率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7191130B (zh) * | 2023-09-27 | 2024-07-23 | 深圳市英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场景在线温湿度监控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5153A (zh) * | 2010-12-15 | 2011-04-20 | 天津大学 | 一种中压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精确计算方法 |
CN104036364A (zh) * | 2014-06-24 | 2014-09-10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配电网网络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
CN105005878A (zh) * | 2015-08-12 | 2015-10-28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坚强智能电网的综合评估方法 |
CN105046575A (zh) * | 2015-06-09 | 2015-11-1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确定电网设备利用率评价指标的取值方法 |
CN105469194A (zh) * | 2015-11-18 | 2016-04-06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负荷持续曲线的配电网主设备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
CN106228301A (zh) * | 2016-07-20 | 2016-12-1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一种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6682843A (zh) * | 2017-01-05 | 2017-05-17 | 贵州大学 | 一种配电网滚动规划后评价模型建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834672B2 (en) * | 2015-09-23 | 2020-11-1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ower management of network links |
-
2017
- 2017-09-12 CN CN201710819337.9A patent/CN1077300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5153A (zh) * | 2010-12-15 | 2011-04-20 | 天津大学 | 一种中压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精确计算方法 |
CN104036364A (zh) * | 2014-06-24 | 2014-09-10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配电网网络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
CN105046575A (zh) * | 2015-06-09 | 2015-11-1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确定电网设备利用率评价指标的取值方法 |
CN105005878A (zh) * | 2015-08-12 | 2015-10-28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坚强智能电网的综合评估方法 |
CN105469194A (zh) * | 2015-11-18 | 2016-04-06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负荷持续曲线的配电网主设备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
CN106228301A (zh) * | 2016-07-20 | 2016-12-1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一种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6682843A (zh) * | 2017-01-05 | 2017-05-17 | 贵州大学 | 一种配电网滚动规划后评价模型建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grid-connected micro-grid considering demand response;Ping Zhou等;《IEEE Conference Publication》;20161020;第1-6页 * |
配电网设备利用率评价标准与提升措施;刘洪等;《电网技术》;20140228;第419-423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30076A (zh) | 2018-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30076B (zh) |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方法 | |
CN112907129B (zh) | 储能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 |
CN108921376B (zh) | 一种智能配电网用电可靠性提升对象的优选方法及系统 | |
CN110620397B (zh) | 一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调峰平衡评估方法 | |
CN104778550A (zh) | 一种基于实时运行数据的电网质量分析方法 | |
CN111507013A (zh) | 一种面向电力系统线损故障定位实现方法 | |
CN104821581B (zh) | 一种最优日前备用容量的确定方法 | |
CN104715294A (zh) | 一种配电网规划方案评价数据处理系统 | |
CN104408549A (zh) | 一种城市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方法 | |
Ma et al. | Scenario-based 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of optimal access point for wind power transmission corridor in the load centers | |
CN105760993A (zh) | 一种多源接入主动配电网评估方法 | |
CN111799794A (zh) | 一种考虑输电阻塞盈余的输电网扩展规划方法 | |
CN105514990A (zh) | 综合经济性与安全性的输电线路利用率提高平台及方法 | |
CN106021950A (zh) | 基于汽轮机能量平衡的供热机组以热定电方法 | |
CN111428938A (zh) | 一种基于功能差异与全寿命周期的输电网方案优选方法 | |
CN104103018B (zh) | 分布式发电系统和微电网的电能按质定价方法 | |
Denysiuk et al. | A novel method of complex reliability assessment in microgrids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 |
Tang et al. | New Electric Power System St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Game Theory Combination Weighting and Improved Cloud Model. | |
CN107274054A (zh) | 基于同层设备最大可供能力的配电网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 |
CN107909477B (zh) | 一种输电网规划项目投资组合优化方法 | |
CN112836957B (zh) | 一种考虑供电可靠性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 |
CN110276487A (zh) | 虚拟电厂环境下的无功辅助服务交易机制 | |
CN107732902A (zh) | 配电网经济运行监控及评价方法 | |
CN107122920A (zh) | 一种变压器增容方案经济性评价方法 | |
CN109840614A (zh) |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变压器最佳设备利用率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