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3323B - 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03323B CN107503323B CN201710736640.2A CN201710736640A CN107503323B CN 107503323 B CN107503323 B CN 107503323B CN 201710736640 A CN201710736640 A CN 201710736640A CN 107503323 B CN107503323 B CN 1075033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ope
- construction
- layer
- river
-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02B3/129—Polyhedrons, tetrapods or similar bodies, whether or not threaded on st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该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包括施工准备、坡壁造底、坡面修整、预设基柱、填装筑坡、上平坡筑道、上坡道找平和筑造植层九个步骤,具有易于在施工中建立基准,并快速获得土层锁止效果,以较容易的获得结构稳定的护岸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建设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护坡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岸坡稳定的要求。岸坡的不稳定性因素主要有:① 由于岸坡面逐步冲刷引起的不稳定;② 由于表层土滑动破坏引起的不稳定;③ 由于深层土滑动引起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具有易于在施工中建立基准,并快速获得稳定的固坡效果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施工准备,采用建造围堰的方式将需要施工河道的岸边隔离出水区或直接将施工河道临时截断;
步骤二 坡壁造底,在坡壁位置或河床位置开挖形成平台,并在平台的靠近坡壁的位置沿河道流向开挖形成槽道,槽道上间隔平铺嵌设混凝土预制块,每个混凝土预制块之间以混凝土灌浆缝合;
步骤三 坡面修整,将坡面开挖形成坡度在60°至90°之间的开挖坡面,同时坡面的上部开挖形成上平坡;
步骤四 预设基柱,在坡面开挖后的底部以及混凝土预制块上竖立固定有多个立柱,其中立柱沿河道流向和垂向河道流向均有排布;
步骤五 填装筑坡,在开挖坡面与混凝土预制块之间填充基质形成坡面基层;坡面基层找平之后在其表面布上带有储泥槽的锁泥层,其中锁泥层通过预制砌块排布而成,或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形成;
步骤六 上平坡筑道,在上平坡上方的侧壁上打通连通至地下蓄水池的蓄水通道,并在上平坡铺设混石笼堵塞在蓄水通道的开口处,其中蓄水通道内也装设有用于滤水的石子;其中蓄水池设置在岸边距离河道一定距离的地下,采用先于护坡施工或与护坡同时施工的方式;
步骤七 上坡道找平,在混石笼的顶部铺设混凝土形成兜底层;
步骤八 筑台,通过在立柱的顶部建造观赏台的方式,将一片区域的立柱连为一体,并在岸边和观赏台上建造廊道;
步骤九 筑造植层,在沿河道方向上的立柱之间或其远离河道一侧的表面架设挡土板,而后在兜底层的上部、锁泥层的外部以及混凝土预制块的外部填装植土层,植土层的外表面上铺盖土工网,其中立柱从土工网上穿过。
采用上述方案,将软质的土质结构换成以嵌入式排布的预制块为底托,相对较为硬质的材料作为坡面基底,并与底托产生联合锁止的效果,以阻止坡面发生坍塌的状况,或无法锁泥的状况;而后通过锁泥层的锁泥效果形成基部锁泥;立柱加挡土板的方式除了锁住表层的泥土之外还对锁泥层进行了限定,保持锁泥层的结构稳定;有挡土板的阻挡板的阻挡,冲向护岸的浪潮会首先得到阻挡,并且落潮的时候也不易将泥土带走,保证护岸植被的生存空间,保证护岸无论是在水上还是水下都能得到绿化,直接降低河道或江道水位对护岸绿化效果的影响; 此外,在河道水位上升至一定程度之后,通过泥土和混石笼的渗透效果,水会从装蓄水通道流入地下蓄水池内,经过处理后可以供人们用于所需,并且也扼制了河水水位过高,导致护岸植被生态被破坏的状况,也保护了混石笼上方的植被生态;此种施工时方式易于在施工中建立基准,并快速获得土层锁止效果,以较容易的获得结构稳定的护岸,施工周期短、所需的返工和修正少、成型质量高。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二中的混凝土预制块沿垂向于河道流道的方向上设置为五个,五个所述混凝土预制块分布为上层两个和下层三个,且五个所述混凝土预制块形成的缺口朝向护坡。
采用上述方案,下层混凝土预制块提供稳定的基础,上层的混凝土预制块,上层的预制块与开挖之后的坡面之间形成储存容腔,对填装在其内的基质产生承托阻挡的效果,阻止坡面基层产生滑移。
进一步优选为:混凝土预制块包括钢筋石笼和胶凝砂砾层,所述胶凝砂砾层填充并包裹钢筋石笼。
采用上述方案,钢筋骨架抗拉,在预制块导程较长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凝固效果,保持强度,而混凝土填装提供内部强度,包裹提供外部防水,防止钢筋生锈。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钢筋石笼包括盖体和笼体,所述盖体和笼体均包括环绕构成长方体的钢筋骨架和呈网状填充在钢筋骨架隔成的方形面内的分布钢筋。
采用上述方案,钢筋骨架为主要承力结构,且导程较长,需要选用较粗的钢筋,而分布钢筋的局部承力结构,在浇筑完成后为局部受力脉络,加强钢筋与胶凝砂石的受力联系。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三中坡面开挖形成的坡度为80°。
采用上述方案,开挖之后的原土层坡面坡度越大,填装的基质占用空间就越大,最后形成的抗冲击和锁止效果就越好;而原始土层坡面的坡面太大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坍塌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以80°为宜。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四中的立柱以至少6个为一组沿河流流道间隔分布;其中每组立柱沿上下三排各分布为两个。
采用上述方案,因土质的变化,立柱能够埋入的深度不同,产生的固定效果也不同,采用三排立柱的方式可以很好的保证其上方的观赏台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每组立柱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独立的立柱,挡土板与独立的立柱抵接。
采用上述方案,独立的立柱保持挡土板的稳定性,可以拉大观赏台的间隔。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五中的锁泥层由多个六边形的混凝土预制砌块组成,所述立柱从储泥槽内穿过。
采用上述方案,六边形的混凝土预制块组成蜂巢结构,具有极好的结构稳定性,立柱从储泥槽内穿过,既是对立柱的限位固定,也是对锁泥层的限位固定;从而产生极好的联结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五中的基质为砂石、泥土组成的混合材料。
采用上述方案,砂砾为骨,泥土提供填充,并提供一定的粘合效果;并且两者结合后还可以保持较好表层防水、内部过水的效果,减少水带来的软化效果,提高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易于在施工中建立基准,并快速获得土层锁止效果,以较容易的获得结构稳定的护岸;
2、 将原本软质的坡岸转变为抗冲击能力和锁土效果较好的护岸,有效的提高了护岸植被的生存环境,提高绿化效果;
3、联合海绵城市建设用到的蓄水池,对河道、江道的水位高度进行限制,减少护岸长时间受浸泡产生软化而导致分离的被冲离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生态护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锁泥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笼体的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盖体的结构图。
图中,1、岸坡;2、混凝土预制块;3、坡面基层;4、锁泥层;5、种植层;6、立柱;7、观赏台;8、混石笼;9、蓄水池;11、下平坡;12、下立坡;13、上平坡;14、上立坡;21、笼体;22、盖体;23、钢筋骨架;24、分布钢筋;41、预制砌块;42、储泥槽;61、挡土板;81、兜底层;82、植土层;91、蓄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施工准备,采用建造围堰的方式将需要施工河道的岸边隔离出水区或直接将施工河道临时截断。
步骤二 坡壁造底,在坡壁位置或河床位置开挖形成平台,并在平台的靠近坡壁的位置沿河道流向开挖形成槽道,槽道上间隔平铺嵌设混凝土预制块2,每个混凝土预制块2之间以混凝土灌浆缝合;混凝土预制块2沿垂向于河道流道的方向上设置为五个,五个所述混凝土预制块2分布为上层两个和下层三个,且五个所述混凝土预制块2形成的缺口朝向护坡。
步骤三 坡面修整,将坡面开挖形成坡度为60°、80°或90°开挖坡面,具体的角度根据河岸的高度、曲度会有所调整;一般曲度较大的可以适当增大坡度,高度较大的可以适当减少角度,同时坡面的上部开挖形成上平坡13。
步骤四 预设基柱,在坡面开挖后的底部以及混凝土预制块2上竖立固定有多个立柱6,其中立柱6以六个为一组沿河流流道间隔分布;其中每组立柱6沿上下三排各分布为两个。
步骤五 填装筑坡,在开挖坡面与混凝土预制块2之间填充基质形成坡面基层3;其中基质为砂石、泥土组成的混合材料。坡面基层3找平之后在其表面布上带有储泥槽42的锁泥层4,参照图2,其中锁泥层4由多个六边形的预制砌块41排布而成,并且立柱6从储泥槽42内穿过。
步骤六 上平坡13筑道,在上平坡13上方的侧壁上打通连通至地下蓄水池9的蓄水通道91,并在上平坡13铺设混石笼8堵塞在蓄水通道91的开口处,其中蓄水通道91内也装设有用于滤水的石子;其中蓄水池9设置在岸边距离河道一定距离的地下,采用先于护坡施工或与护坡同时施工的方式。
步骤七 上坡道找平,在混石笼8的顶部铺设混凝土形成兜底层81。
步骤八 筑台,通过在立柱6的顶部建造观赏台7的方式,将一片区域的立柱6连为一体,并在岸边和观赏台7上建造廊道。
步骤九 筑造植层,在沿河道方向上的立柱6之间或其远离河道一侧的表面架设挡土板61,而后在兜底层81的上部、锁泥层4的外部以及混凝土预制块2的外部填装植土层82,植土层82的外表面上铺盖土工网,其中立柱6从土工网上穿过。
参照图3和图4,其中混凝土预制块2包括钢筋石笼和胶凝砂砾层,所述胶凝砂砾层填充并包裹钢筋石笼;钢筋石笼包括盖体22和笼体21,所述盖体22和笼体21均包括环绕构成长方体的钢筋骨架23和呈网状填充在钢筋骨架23隔成的方形面内的分布钢筋24。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每组立柱6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独立的立柱6,挡土板61与独立的立柱6抵接。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五中的锁泥层4通过混凝土浇筑成方形的格子,而后向格子内填土的方式形成。
Claims (9)
1.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施工准备,采用建造围堰的方式将需要施工河道的岸边隔离出水区或直接将施工河道临时截断;
步骤二 坡壁造底,在坡壁位置或河床位置开挖形成平台,并在平台的靠近坡壁的位置沿河道流向开挖形成槽道,槽道上间隔平铺嵌设混凝土预制块(2),每个混凝土预制块(2)之间以混凝土灌浆缝合;
步骤三 坡面修整,将坡面开挖形成坡度在60°至90°之间的开挖坡面,同时坡面的上部开挖形成上平坡(13);
步骤四 预设基柱,在坡面开挖后的底部以及混凝土预制块(2)上竖立固定有多个立柱(6),其中立柱(6)沿河道流向和垂向河道流向均有排布;
步骤五 填装筑坡,在开挖坡面与混凝土预制块(2)之间填充基质形成坡面基层(3);坡面基层(3)找平之后在其表面布上带有储泥槽(42)的锁泥层(4),其中锁泥层(4)通过预制砌块(41)排布而成,或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形成;
步骤六 上平坡(13)筑道,在上平坡(13)上方的侧壁上打通连通至地下蓄水池(9)的蓄水通道(91),并在上平坡(13)铺设混石笼(8)堵塞在蓄水通道(91)的开口处,其中蓄水通道(91)内也装设有用于滤水的石子;其中蓄水池(9)设置在岸边距离河道一定距离的地下,采用先于护坡施工或与护坡同时施工的方式;
步骤七 上坡道找平,在混石笼(8)的顶部铺设混凝土形成兜底层(81);
步骤八 筑台,通过在立柱(6)的顶部建造观赏台(7)的方式,将一片区域的立柱(6)连为一体,并在岸边和观赏台(7)上建造廊道;
步骤九 筑造植层,在沿河道方向上的立柱(6)之间或其远离河道一侧的表面架设挡土板(61),而后在兜底层(81)的上部、锁泥层(4)的外部以及混凝土预制块(2)的外部填装植土层(82),植土层(82)的外表面上铺盖土工网,其中立柱(6)从土工网上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的混凝土预制块(2)沿垂向于河道流道的方向上设置为五个,五个所述混凝土预制块(2)分布为上层两个和下层三个,且五个所述混凝土预制块(2)形成的缺口朝向护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混凝土预制块(2)包括钢筋石笼和胶凝砂砾层,所述胶凝砂砾层填充并包裹钢筋石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钢筋石笼包括盖体(22)和笼体(21),所述盖体(22)和笼体(21)均包括环绕构成长方体的钢筋骨架(23)和呈网状填充在钢筋骨架(23)隔成的方形面内的分布钢筋(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坡面开挖形成的坡度为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的立柱(6)以至少6个为一组沿河流流道间隔分布;其中每组立柱(6)沿上下三排各分布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每组立柱(6)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独立的立柱(6),挡土板(61)与独立的立柱(6)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五中的锁泥层(4)由多个六边形的预制砌块(41)组成,所述立柱(6)从储泥槽(42)内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五中的基质为砂石、泥土组成的混合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36640.2A CN107503323B (zh) | 2017-08-24 | 2017-08-24 | 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36640.2A CN107503323B (zh) | 2017-08-24 | 2017-08-24 | 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03323A CN107503323A (zh) | 2017-12-22 |
CN107503323B true CN107503323B (zh) | 2019-06-28 |
Family
ID=60692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36640.2A Active CN107503323B (zh) | 2017-08-24 | 2017-08-24 | 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033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30910B (zh) * | 2018-01-10 | 2024-10-22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护岸结构 |
CN110424424A (zh) * | 2019-08-27 | 2019-11-08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坡面泥石流防治结构 |
CN110552318A (zh) * | 2019-09-04 | 2019-12-10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栈道式生态护岸 |
CN111501664A (zh) * | 2020-04-13 | 2020-08-07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一种生态海堤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97379B1 (ko) * | 2010-12-16 | 2011-12-23 | 주식회사 서영엔지니어링 | 누수방지용 호안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
CN102839632A (zh) * | 2011-06-23 | 2012-12-26 | 同济大学 | 构建基于生物强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 |
-
2017
- 2017-08-24 CN CN201710736640.2A patent/CN1075033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97379B1 (ko) * | 2010-12-16 | 2011-12-23 | 주식회사 서영엔지니어링 | 누수방지용 호안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
CN102839632A (zh) * | 2011-06-23 | 2012-12-26 | 同济大学 | 构建基于生物强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03323A (zh) | 2017-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58134B (zh) | 一种组合双排桩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 |
CN107503323B (zh) | 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 | |
CN202718138U (zh) | 一种自锁式生态挡土墙结构 | |
CN103774675A (zh) | 组合双排桩联合竖向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003499U (zh) | 一种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开挖的抗浮起装置 | |
CN108560349A (zh) | 软土地区高路堤支挡结构 | |
CN110847198A (zh) | 一种膨胀土边坡低扰动综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106919A (zh) | 一种盖挖车站的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887757A (zh) | 生态护坡复合挡土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5862721A (zh) | 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结构加固纠偏具有可调性预埋钢管的注浆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441456A (zh) | 一种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059882A (zh) | 拱形锚网与桩锚联合支护结构 | |
CN109518699A (zh) | 微型钢管桩加格栅喷锚深基坑联合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083161A (zh) | 适用于狭长空间拼宽的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250240A (zh) | 层状网式格宾石笼与混凝土的组合式边坡防护结构及工艺 | |
CN109208617B (zh) | 一种红层岩质边坡柔性综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305219A (zh) | 基于基坑跳挖与拱盖转换的既有隧道跨越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09040150U (zh) | 一种刚架式桩板挡土墙 | |
CN207392127U (zh) | 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挡墙 | |
CN206693140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 |
CN1333139C (zh) | 一种柱支式地下连续墙 | |
CN106758890B (zh) | 排桩箱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568379U (zh) | 一种遮挡落石的道路防护结构 | |
CN104005370B (zh) | 空心砌块生态护面的加筋土轻质驳岸挡墙及其建造方法 | |
CN203729309U (zh) | 组合双排桩联合竖向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