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3160A - 一种重传反馈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传反馈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83160A CN107483160A CN201710710103.0A CN201710710103A CN107483160A CN 107483160 A CN107483160 A CN 107483160A CN 201710710103 A CN201710710103 A CN 201710710103A CN 107483160 A CN107483160 A CN 1074831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feedback
- base station
- terminal
- cb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DUORFDQRFHYBF-UHFFFAOYSA-N 6-methoxy-1-meth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 Chemical compound CC1NCCC2=C1NC1=CC=C(OC)C=C12 RDUORFDQRFHYB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14 correla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05 input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重传反馈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反馈或者基于码块组CBG的HARQ反馈,所述目标信道为所述基站发送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和所述目标数据,所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所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以所述反馈方式反馈所述目标数据;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的反馈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可以在减少控制信令开销的同时,提升下行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传反馈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商用以及移动业务的持续增长,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了对于第五代通信技术(5G)的研究工作。5G是一种多技术融合的通信,通过技术的更迭和创新来满足广泛的数据、连接业务的需求。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项目(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已经成立了关于5G新空口研究的研究项目(study item,SI)。根据5G对于垂直场景的划分,3GPP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新空口技术的研究:增强型无线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和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
eMBB技术主要承载: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技术主要承载: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技术主要承载: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这三大场景中的需求即高可靠、低时延、大容量等特性也成为了5G技术的需求和研究目标。
目前,标准化工作中对于5G技术具体化的讨论是针对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Access Technology,NR)这个专题进行的,即5G新空口技术。以期通过该技术的讨论,确定5G网络下的空口架构以及空口间的信令传输等关键点。
对于NR的技术研究,涉及到了网络的方方面面。目前标准化中对于NR技术的讨论,已进入工作项目(work item)阶段,已有一定的阶段性结论。
在NR的研究阶段研究了多种改进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的方法,进而提高频谱效率。其中一种改进方法就是支持每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基于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进行反馈。因为在传统的LTE系统中,一个TB包含多个码块(Code Block,CB),但只能基于TB进行反馈,即仅能反馈整个TB的解码结果;当接收的TB没有正确解码时,即使只有其中一个CB中数据有错误,也要重传整个TB的数据。在NR系统中,一个TB包含的数据量或CB数相比LTE会成倍地增加,如果仍沿用基于TB进行反馈的方式的话,需要重传许多不必要的CB,会导致NR系统中的数据吞吐量恶化严重。因此,为了提升NR系统的吞吐量,3GPP已达成结论在NR系统中支持基于CBG传输的反馈方式,即当一个TB中只有一些CB中数据有错误的话,只需要重传这些错误CB所在的CBG,而不用重传整个TB。
目前,究竟在什么情况或场景下回退到基于TB的传输/重传以及如何回退到基于TB的传输/重传的方法还没有确定。基于TB的HARQ反馈和基于CBG的HARQ反馈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基于TB的HARQ反馈和基于CBG的HARQ反馈之间的切换是一个重要问题,仍然是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重传反馈方法,可在减少控制信令开销的同时,提升下行的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传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反馈或者基于码块组CBG的HARQ反馈,所述目标信道为所述基站发送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和所述目标数据,所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所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以所述反馈方式反馈所述目标数据;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的反馈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重传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和目标数据,所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所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的反馈方式,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或者基于CBG的HARQ反馈,且为所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的反馈方式,所述目标信道为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
所述终端依据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结果;
所述终端依据所述反馈方式和所述解码结果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数据的解码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的单元。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终端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收发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收发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终端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合理地将基于TB的HARQ反馈和基于CBG的HARQ反馈结合起来,可以在减少控制信令开销的同时,提升下行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反馈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B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LTE系统中一种DCI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DCI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反馈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反馈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的示意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的示意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台式计算机。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描述了包括显示器和触摸敏感表面的终端。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物理键盘、鼠标和/或控制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物理用户接口设备。
终端支持各种应用程序,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绘图应用程序、演示应用程序、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网站创建应用程序、盘刻录应用程序、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电话应用程序、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程序、锻炼支持应用程序、照片管理应用程序、数码相机应用程序、数字摄影机应用程序、web浏览应用程序、数字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和/或数字视频播放器应用程序。
可以在终端上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诸如触摸敏感表面的至少一个公共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和/或相应应用程序内调整和/或改变触摸敏感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以及终端上显示的相应信息。这样,终端的公共物理架构(例如,触摸敏感表面)可以支持具有对用户而言直观且透明的用户界面的各种应用程序。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反馈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方法可包括:
101、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
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反馈或者基于码块组CBG的HARQ反馈,上述目标信道为上述基站发送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上述目标数据为初传数据。上述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可穿戴设备等可与基站进行通信的设备。上述基于传输块TB的HARQ反馈可以是以TB为单位进行反馈,即一个TB使用一个HARQ-ACKbit反馈。上述基于码块组CBG的HARQ反馈可以是以CBG为单位的反馈,即一个CBG使用一个HARQ-ACK bit反馈。一个TB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CBG,一个CBG包含一个或多个CB。如图2所示,图中的TB包含5个CBG,每个CBG包含4个CB。若一个CBG包含的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解码错误,则该CBG解码错误。同理,若一个TB包含的多个CBG中至少一个CBG解码错误,则该TB解码错误。假定目标数据对应2个TB,每个TB包含4个CBG,即第一CBG到第八CBG,这8个CBG中第一CBG和第五CBG解码失败,基于TB的HARQ反馈对应的解码结果为11,该解码结果可用2个比特位表示,这2个比特位依次对应这2个TB的解码结果,1表示解码失败,0表示解码成功;基于CBG的HARQ反馈对应的解码结果为10001000,该解码结果可用8个比特位表示,这8个比特位依次对应这8个CBG的解码结果,1表示解码失败,0表示解码成功。假定目标数据对应1个TB,1个TB包含6个CBG,即第一CBG到第六CBG,这6个CBG中第一CBG和第三CBG解码失败,基于TB的HARQ反馈对应的解码结果为1,该解码结果可用1个比特位表示,比特位的值为1表示解码失败,比特位的值为0为表示解码成功;基于CBG的HARQ反馈对应的解码结果为101000,该解码结果可用6个比特位表示,这6个比特位依次对应这6个CBG的解码结果,1表示解码失败,0表示解码成功。可以理解,基于TB的HARQ反馈以TB为单位进行反馈,可反馈每个TB的解码结果,以便于基站重传解码错误的TB;基于CBG的HARQ反馈以CBG为单位进行反馈,可反馈每个CBG的解码结果,以便于基站重传解码错误的CBG。
在传统的LTE系统中,一个TB包含多个CB,但一个TB只使用一个HARQ-ACK bit反馈;当接收的TB没有正确解码时,即使只有其中一个CB中的数据有错误,也要重传整个TB的数据,这样需要重传已正确解码的数据,降低下行信道的传输效率。NR中新定义了基于CBG的传输/重传,对于一个TB上行反馈的HARQ-ACK bit数至少等于显示指示或隐式得到的用于传输的CBG数。也就是说,基于CBG的反馈需要反馈一个TB中全部的用于传输的CBG的解码结果。相比于基于TB的反馈方式,基于CBG的反馈方式对于控制信道资源的开销和信令的开销更大。
可以理解,在目标信道的质量较好的时候,终端正确解码基站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目标数据的概率较高,采用基于TB的反馈方式可以减少信令和控制信道资源的开销;在目标信道的质量较差的时候,终端正确解码基站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目标数据的概率较低,即上述目标数据需要重传的概率较高,采用基于CBG的反馈方式可以避免重传整个TB,提升传输效率。因此,基站可以在目标信道质量好的时候采用基于TB的反馈方式,在目标信道质量差的时候采用基于CBG的反馈方式,根据目标信道质量的实际情况动态地在二者之间进行切换,能够在尽量控制信令开销的同时提升下行信道的数据传输性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上述基站获取上述终端上报的上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包括:
在上述CQI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
在上述CQI不大于上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
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是无线信道的通信质量的测量标准。也就是说,CQI是信道质量的信息指示,代表当前信道质量的好坏,CQI和信道的信噪比大小相对应。在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中,CQI的取值范围可以不同,CQI越大表示信道质量越好。本发明实施例不对CQI的取值范围作限定,可以根据CQI的取值范围确定上述预设阈值。例如CQI的取值范围为0~31,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12;CQI的取值范围为1~15,预设阈值设置可以为6或7。目标信道的CQI可以反映上述目标信道的质量。上述基站获取上述终端上报的上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可以是上述基站从上述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中获取上述CQI。上述预设阈值可以为预先设置的值;也可以重新进行设置。上述预设阈值可以为6、7、8、9、10、11、12等。上述CQI为上述目标信道最新的CQI,可以准确地反映上述目标信道当前的质量。假定预设阈值为8,目标信道的CQI为9,则基站确定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假定预设阈值为8,目标信道的CQI为6,则基站确定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通过目标信道的CQI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目标信道的质量,进而为终端选择合适的反馈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标信道的COI和预设阈值比较的结果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可以快速、合理地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实现简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上述基站获取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N个历史发送数据中需要重传的数据所占的第一比例,上述N个历史数据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初传数据或者上述N个历史数据为最近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N个初传数据;
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包括:
在上述第一比例大于第一预置比例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
在上述第一比例不大于上述第一预置比例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
初传数据指初传的数据,重传数据指重传的数据。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N个历史发送数据与上述目标数据均为同一个HARQ进程中的数据。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N个历史发送数据中需要重传的数据所占的第一比例可以是上述N个历史发送数据中上述终端解码失败的历史发送数据所占的比例。举例来说,基站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目标信道发送了5个初传数据,这5个初传数据为目标数据对应的历史发送数据,这5个初传数据中的2个数据需要进行重传,则第一比例为2比5。上述第一预设时长为预先设置的时长,也可以重新进行设置。上述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100微秒、2毫秒、5毫秒、10毫秒、20毫秒、100毫秒等。由于信道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即当前时刻的信道情况与之前一段时间内的信道情况相似,因此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在上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质量可以确定目标信道在当前时刻的质量。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1。
可以理解,在上述N个历史数据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初传数据的情况下,上述第一预设时长是预设的固定时长,这段时长对应的历史数据的个数是不确定的。举例来说,第一预设时长为10毫秒,基站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初传数据的个数可以是3个、4个、5个等。在上述N个历史数据为最近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N个初传数据的情况下,基站获取的历史数据的个数是固定的,即上述N是预设的固定值。举例来说,N为5,上述基站获取最近通过目标信道发送的5个数据。
上述第一预置比例为预先设置的,也可以重新进行设置。上述第一预置比例可以是1:1、1:2、1:3、1:4、1:5、1:6等。举例来说,第一预置比例为1:1,若基站确定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目标信道发送的1个或者M个初传数据全部需要重传,则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否则,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又举例来说,第一预置比例为1:4,若基站确定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目标信道发送的初传数据中需要重传的数据所占的比例大于1:4,则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否则,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信道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目标信道当前时刻的信道质量,进而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实现简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上述基站获取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M个历史发送数据中重传数据所占的第二比例,上述M个历史数据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数据或者所述M个历史数据为最近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发送的M个数据;
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包括:
在上述第二比例大于第二预置比例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
在上述第二比例不大于上述第二预置比例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
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N个历史发送数据与上述目标数据均为同一个HARQ进程中的数据。上述基站获取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M个历史发送数据中重传数据所占的第二比例可以是上述基站获取上述M个历史发送数据中上述终端解码失败的历史发送数据所占的比例,上述M历史发送数据既可以包含重传数据,也可以包含初传数据。假定基站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目标信道发送了3个初传数据和2个重传数据,即这3个初传数据和2个重传数据为目标数据对应的历史发送数据,则第二比例为2比5。上述第二预设时长为预先设置的时长,也可以重新进行设置。
上述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100微秒、2毫秒、5毫秒、10毫秒、20毫秒、100毫秒等。可以理解,在上述M个历史数据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上述第二预设时长是预设的固定时长,这段时长对应的历史数据的个数是不确定的。举例来说,第二预设时长为10毫秒,基站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数据的个数可以是3个、4个、5个等。在上述M个历史数据为最近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M个数据的情况下,基站获取的历史数据的个数是固定的,即上述M是预设的固定值。举例来说,N为5,上述基站获取最近通过目标信道发送的5个历史数据。
由于信道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即当前时刻的信道情况与之前一段时间内的信道情况相似,因此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在上述第二预设时长内的质量可以确定目标信道在当前时刻的质量。上述第二预置比例为预先设置的,也可以重新进行设置。上述第二预置比例可以是1:1、1:2、1:3、1:4、1:5、1:6等。举例来说,第二预置比例为1:1,若基站确定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目标信道发送的1个或者H个数据全部为重传数据,则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否则,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又举例来说,第二预置比例为1:4,若基站确定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目标信道发送的数据中重传数据所占的比例大于1:4,则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否则,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所述M大于或者等于1。又举例来说,若基站确定最近通过目标HARQ进程发送的1个或者多个数据发生重传,则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否则,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所述目标数据需要通过所述目标HARQ进程进行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信道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目标信道当前时刻的信道质量,进而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实现简单。
102、上述基站向上述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和目标数据;
上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上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上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终端以上述反馈方式反馈上述目标数据。
上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可以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目标子带;也可以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目标子带以及在上述目标子带占用的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或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
可以采用位图(bitmap)的方式来指示目标数据占用的子带。不同系统中的系统带宽和子带数量可能不同。举例来说,系统带宽为20MHz,包含4个5MHz的子带,即子带0、子带1、子带2、子带3,上述资源指示信息可以占用控制信息上的连续4个比特位,这4个比特位按照先后顺序依次表示子带0、子带1、子带2、子带3,当目标数据占用前两个子带时,资源指示信息对应的比特位为1100。同样,可以采用位图的方式来指示目标数据占用的目标子带以及在上述目标子带内占用的RBG。上述资源指示信息对应的比特位可以包含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指示目标数据占用的目标子带,第二部分指示目标数据占用的目标子带内的RBG。上述第一部分可以通过多个连续的比特位指示目标数据占用的目标子带,上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多个连续的比特位指示目标数据在上述目标子带内占用的RBG。举例来说,第一部分对应的4个连续的比特位依次对应第一子带到第四子带,第二部分对应的15个连续的比特位依次对应目标子带的第一RBG到第十五RBG,第一部分为1000,表示第一子带为目标子带,第二部分为111111000000000,表示占用目标子带的前6个RBG。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指示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息可以通过第一格式和第二格式进行发送,第一格式包含第一反馈指示信息,指示终端采用基于CBG的HARQ反馈;第二格式未包含第一反馈指示信息,指示终端采用基于TB的HARQ反馈。举例来说,若基站采用第一格式向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则终端采用基于CBG的反馈方式进行反馈;若基站采用第二格式向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则终端采用基于TB的反馈方式进行反馈。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定义一个指示终端基于CBG进行反馈的控制信息的格式,例如,相对于LTE系统中现有的DCI格式,而新增的一种DCI格式,若发送的控制信息采用这种格式,则终端基于CBG进行反馈;否则,终端基于TB进行反馈。同样,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定义一个指示终端基于TB进行反馈的控制信息的格式,若发送的控制信息采用这种格式,则终端基于TB进行反馈;否则,终端基于CBG进行反馈。
在LTE系统中,控制信息中未包含反馈指示信息,终端仅采用基于TB的HARQ反馈。图3A为LTE中的下行控制指示(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一种格式,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DCI的格式,可以看出相比LTE中的DCI,本发明实施例中的DCI增加了反馈指示域,该反馈指示域中为反馈指示信息。举例来说,反馈指示域对应一个比特位,比特位值为0和1的其中一方表示以TB为单位进行反馈,另一方表示以CBG为单位进行反馈。如图3B所示,资源指示域中为资源指示信息,反馈指示域中为反馈指示信息。通过控制信息可以指示终端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以便于终端正确地解码目标数据;也可以指示终端反馈目标数据的方式。上述控制信息对控制资源的开销较少,可以准确指示终端的反馈方式。
103、上述基站接收上述终端针对上述目标数据发送的反馈信息。
上述终端可以根据上述控制信息指示的反馈方式反馈上述目标数据。上述反馈信息可以指示终端对上述目标数据的解码结果。若终端成功解码上述目标数据,则上述反馈信息指示成功解码上述目标数据。若终端未成功解码上述目标数据,则上述反馈信息指示上述基站需要重传的TB或者CBG。举例来说,基站通过一个TB发送上述目标数据,该TB包含8个CBG,即第一CBG到第八CBG,终端未成功解码第三CBG;若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TQ反馈,则反馈信息指示该TB解码失败,通过一个比特位表示;若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TQ反馈,则反馈信息指示该第三CBG解码失败,通过8个比特位表示,可以是00100000,1表示解码失败,0表示解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合理地将基于TB的HARQ反馈和基于CBG的HARQ反馈结合起来,可以在减少控制信令开销的同时,提升下行的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基站向上述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和上述目标数据包括:
上述基站在通过控制信道向上述终端发送上述控制信息后,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向上述终端发送上述目标数据。
上述控制信道可以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也可以是其他信道。上述目标信道可以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也可以是其他信道。终端可以在接收到上述目标数据之前,通过上述控制信息确定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在接收到上述目标数据之后就可以进行解码,减少终端的等待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发送控制信息后,发送该控制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以便于终端在接收到该目标数据可以及时进行解码,提高终端接收数据的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基站接收上述终端针对上述目标数据发送的反馈信息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上述基站依据上述反馈信息确定上述目标数据需要重传;
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基站重传目标TB,上述目标TB为上述反馈信息指示需要重传的TB;
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基站重传目标CBG,上述目标CBG为上述反馈信息指示需要重传的CBG。
上述基站依据上述反馈信息确定上述目标数据需要重传可以是上述反馈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TB或者至少一个CBG解码失败。上述基站可以依据上述反馈信息获取需要重传的TB或者CBG,即所述目标TB或者所述目标CBG,并进行重传。假定反馈信息指示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TB需要重传,则目标TB为该第二TB,基站基于TB重传该第二TB。假定反馈信息指示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CBG和第五CBG需要重传,则目标CBG为该第二CBG和该第五CBG,基站基于CBG重传该第二CBG和第五CBG。可以理解,基站重传的单位与终端进行反馈的单位相同。若终端以TB为单位反馈,则基站以TB为单位进行重传;若终端以CBG为单位反馈,则基站以CBG为单位进行重传。
本发明实施例依据终端的反馈方式确定基站重传的单位,并进行重传,实现简单,可以提高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依据上述反馈信息确定上述目标数据需要重传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上述基站依据上述反馈信息确定上述目标TB或者上述目标CBG;
上述基站向上述终端发送重传控制信息,上述重传控制信息包含重传资源指示信息,上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TB或者上述目标CBG占用的重传资源。
上述基站依据上述反馈信息确定上述目标TB或者上述目标CBG可以是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目标TB;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目标CBG。
上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可以与前述实施例中的资源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相同。上述重传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正确地解码上述目标TB或者上述目标CBG。对于同一数据的初传和重传,终端采用同一种反馈方式。假定终端以CBG为单位反馈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初传数据;则该终端以CBG为单位反馈该第一数据对应的重传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向终端发送重传控制信息,可以使得终端快速、正确地接收重传数据,提高终端接收数据的效率和准确性。
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重传反馈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方法可包括:
401、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和目标数据;
上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上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上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终端的反馈方式,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或者基于CBG的HARQ反馈,且为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的反馈方式,上述目标信道为上述基站发送上述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
上述资源指示信息和上述反馈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这里不作详述。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的反馈方式的方法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和目标数据包括:
在通过盲检测从控制信道获取上述控制信息后,依据上述控制信息通过上述目标信道接收上述目标数据。
上述通过盲检测从控制信道获取上述控制信息可以是终端在PDCCH搜索空间进行盲检测,对可能出现的DCI进行尝试解码,获取上述控制信息。上述控制信息可以指示上述目标信道占用的资源。因此,依据上述控制信息可以快速、准确地解码上述目标数据。上述可能出现的DCI可以是终端根据控制信道在最近一段时间的使用情况确定的,确定最可能出现的K个DCI;也可以根据各种DCI出现的高低次数确定的。尝试解码全部的DCI,时间开销太大。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依据控制信息对目标数据进行解码,实现简单,解码成功率较高。
402、上述终端依据上述控制信息对上述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结果;
上述解码结果可以是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各个TB的解码结果;也可以是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各个CBG的解码结果。一个TB可以包含多个CBG,一个CBG包含多个CB。如图2所示,图中的TB包含5个CBG,每个CBG包含4个CB。若一个CBG包含的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解码错误,则该CBG解码错误。同理,若一个TB包含的多个CBG中至少一个CBG解码错误,则该TB解码错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解码结果为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TB的解码结果;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解码结果为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CBG的解码结果。
假定目标数据对应5个TB,每个TB包含4个CBG,即第一CBG到第二十CBG,这20个CBG中第一CBG和第十五CBG解码失败,若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则解码结果为10010,该解码结果可用5个比特位表示,这5个比特位依次对应这5个TB的解码结果,1表示解码失败,0表示解码成功;若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则解码结果为10000000000000100000,该解码结果可用20个比特位表示,这20个比特位依次对应这20个CBG的解码结果,1表示解码失败,0表示解码成功。在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终端需要确定目标数据对应的各个TB的解码结果,并依据各个TB的解码结果生成反馈信息;在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终端需要确定目标数据对应的各个CBG的解码结果,并依据各个CBG的解码结果生成反馈信息。可以理解,不同的反馈方式下解码结果的单位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依据反馈方式确定目标数据对应的解码结果,可以提高生成反馈信息的速度,实现简单。
403、上述终端依据上述反馈方式和上述解码结果向上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上述反馈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的解码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依据基站指示的反馈方式进行反馈,合理地将基于TB的HARQ反馈和基于CBG的HARQ反馈结合起来,可以在减少控制信令开销的同时,提升下行的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终端依据上述反馈方式和上述解码结果向上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包括:
上述终端在依据上述解码结果确定上述目标数据不需要重传的情况下,向上述基站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上述第一反馈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不需要重传;
上述终端在依据上述解码结果确定上述目标数据需要重传的情况下,若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则依据上述解码结果获取目标TB,向上述基站发送第二反馈信息,上述目标TB为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需要重传的TB,上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上述基站重传上述目标TB;若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则依据上述解码结果获取目标CBG,向上述基站发送第三反馈信息,上述目标CBG为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需要重传的CBG,上述第三反馈信息指示上述基站重传上述目标CBG。
在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解码结果为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TB的解码结果,上述终端通过该解码结果可以确定是否有TB需要重传以及需要重传的TB即目标TB;在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解码结果为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CBG的解码结果,上述终端通过该解码结果可以确定是否有CBG需要重传以及需要重传的CBG即目标CBG。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依据基站指示的反馈方式进行反馈,实现简单,反馈的效率较高。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终端依据上述反馈方式和上述解码结果向上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上述终端接收上述基站发送的重传控制信息,上述重传控制信息包含重传资源指示信息,上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重传数据占用的重传资源;
上述终端依据上述重传控制信息接收上述基站发送的上述重传数据,上述重传数据为上述目标TB或者上述目标CBG。
上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可以与前述实施例中的资源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相同。上述重传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解码上述目标TB或者上述目标CBG。举例来说,重传资源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目标TB占用的RBG或者目标CBG占用的RBG,以便于终端对上述目标TB或者目标CBG对应的RBG进行解码。上述终端依据上述重传控制信息接收上述基站发送的上述重传数据可以是上述终端从上述重传控制信息指定的重传资源,即上述重传数据占用的RBG,获取上述重传数据。重传数据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反馈,一种是采用反馈初传数据的方式,另一种是固定采用基于CBG的反馈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依据重传控制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实现简单,时间开销少,可以保证重传数据的正确接收。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TB占用的重传资源;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CBG占用的重传资源。
可以采用位图的方式来指示目标TB或者目标CBG占用的目标子带以及在上述目标子带内占用的RBG。上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对应的比特位可以包含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三部分指示目标TB或者目标CBG占用的目标子带,第四部分指示目标TB或者目标CBG占用的目标子带内的RBG。上述第三部分可以通过多个连续的比特位指示目标TB或者目标CBG占用的目标子带,上述第四部分可以通过多个连续的比特位指示目标TB或者目标CBG在上述目标子带内占用的RBG。举例来说,第三部分对应的4个连续的比特位依次对应第一子带到第四子带,第四部分对应的15个连续的比特位依次对应目标子带的第一RBG到第十五RBG,第三部分为1000,表示第一子带为目标子带,第四部分为111111000000000,表示占用目标子带的前6个RBG。
本发明实施例中,重传资源指示信息与终端的反馈方式相对应,可以准确地指示重传数据占用的重传资源。
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重传反馈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方法可包括:
501、基站与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502、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上述终端的反馈方式;
503、上述基站通过PDCCH向上述终端发送控制信息;
上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上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上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终端以上述反馈方式反馈上述目标数据。
504、上述基站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向上述终端发送目标数据;
505、上述终端依据上述控制信息对上述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结果;
506、上述终端依据上述反馈方式和上述解码结果向上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上述反馈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的解码结果。
507、上述基站依据上述反馈信息判断是否需要重传上述目标数据;
若是,执行508;若否,执行510。
508、上述基站依据上述反馈信息确定重传数据以及上述重传数据占用的重传资源;
上述重传数据为上述基站依据上述反馈信息确定的需要重传的TB或者CBG。
509、上述基站向上述终端发送重传控制信息和上述重传数据;
上述重传控制信息指示上述重传数据占用的上述重传资源。
510、上述基站向上述终端发送新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合理地将基于TB的HARQ反馈和基于CBG的HARQ反馈结合起来,可以在减少控制信令开销的同时,提升下行的传输效率。
参见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的示意流程图,该方法可包括:
601、基站从终端上报的CSI中获取CQI;
上述CSI为最新上报的CSI。
602、上述基站判断上述CQI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执行603;若是,执行604。
603、上述基站确定上述终端基于TB进行反馈;
若最新的CQI值大于上述预设阈值,表明信道质量较好,终端进行数据解码的出错概率较低,因此可以使用基于TB的反馈方式。在这种反馈方式下,终端只需要每个TB反馈1bit的HARQ-ACK信息,因此会节省系统信令的开销。
604、上述基站确定上述终端基于CBG进行反馈。
若最新的CQI值小于或者等于上述预设阈值,表明信道质量较差,终端进行数据解码的出错概率较高,因此可以使用基于CBG的反馈方式,在这种反馈方式下,终端每个CBG反馈1bit的HARQ-ACK信息,因此基站重传时只需重传解码错误的CBG数据,因此可以提升下行吞吐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标信道的CQI和预设阈值比较的结果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可以快速、合理地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实现简单。
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的示意流程图,该方法可包括:
701、判断参考数据是否发生重传;
若是,执行702;若否,执行703。
由于在HARQ机制下同时会有多个HARQ进程(process)并行进行传输,每个数据都会分配一个进程号。目标数据为基站当前待发送的数据。上述目标数据与上述参考数据对应同一个进程号,即上述目标数据和上述参考数据通过同一目标进程进行传输。上述参考数据为发送上述目标数据之前,该目标进程最近一次发送的数据。上述判断参考数据是否发生重传可以是判断终端是否正确解码上述参考数据。可以理解,上述参考数据和上述目标数据占用同一信道,且相隔的时间很短,由于信道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以认为该信道的质量未发生变化。因此,若上述参考数据发生重传,则目标数据需要重传的概率较高;否则,目标数据需要重传的概率较低。
702、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CBG进行反馈;
上述参考数据发生重传,表明信道质量较差,终端进行数据解码的出错概率较高,因此可以使用基于CBG的反馈方式。在这种反馈方式下,终端每个CBG反馈1bit的HARQ-ACK信息,因此基站重传时只需重传解码错误的CBG数据,因此可以提升下行吞吐量。
703、确定上述终端的反馈方式为基于TB进行反馈。
上述参考数据未发生重传,表明信道质量较好,终端进行数据解码的出错概率较低,因此可以使用基于TB的反馈方式。在这种反馈方式下,终端只需要每个TB反馈1bit的HARQ-ACK信息,因此会节省系统信令的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信道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目标信道当前时刻的信道质量,进而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实现简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用于执行前述任一项上述的方法的单元。具体地,参见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示意框图。本实施例的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801,用于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反馈或者基于码块组CBG的HARQ反馈,上述目标信道为上述基站发送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
发送单元802,用于向上述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和上述目标数据,上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上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上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终端以上述反馈方式反馈上述目标数据;
接收单元803,用于接收上述终端针对上述目标数据发送的反馈信息。
具体实现方法与图1中的方法相同,这里不作详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8所示,上述基站还包括:
获取单元804,用于获取上述终端上报的上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上述确定单元801,具体用于在上述CQI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在上述CQI不大于上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标信道的COI和预设阈值比较的结果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可以快速、合理地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实现简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获取单元804,还用于获取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N个历史发送数据中需要重传的数据所占的第一比例,上述N个历史数据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初传数据;
上述确定单元801,具体用于在上述第一比例大于第一预置比例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在上述第一比例不大于上述第一预置比例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信道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目标信道当前时刻的信道质量,进而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实现简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获取单元804,还用于获取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M个历史发送数据中重传数据所占的第二比例,上述M个历史数据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发送的数据;
上述确定单元801,具体用于在上述第二比例大于第二预置比例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在上述第二比例不大于上述第二预置比例的情况下,上述基站确定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信道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目标信道当前时刻的信道质量,进而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实现简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发送单元802,具体用于在通过控制信道向上述终端发送上述控制信息后,通过上述目标信道向上述终端发送上述目标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发送控制信息后,发送该控制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以便于终端在接收到该目标数据可以及时进行解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确定单元802,还用于依据上述反馈信息确定上述目标数据需要重传;
上述发送单元802,还用于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基站重传目标TB,上述目标TB为上述反馈信息指示需要重传的TB;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基站重传目标CBG,上述目标CBG为上述反馈信息指示需要重传的CBG。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终端的反馈方式确定基站重传的单位,实现简单,可以提高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确定单元802,还用于依据上述反馈信息确定上述目标TB或者上述目标CBG;
上述发送单元802,还用于向上述终端发送重传控制信息,上述重传控制信息包含重传资源指示信息,上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TB或者上述目标CBG占用的重传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向终端发送重传控制信息,可以使得终端快速、正确地接收重传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用于执行前述任一项上述的方法的单元。具体地,参见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框图。本实施例的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和目标数据,上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上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上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终端的反馈方式,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或者基于CBG的HARQ反馈,且为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的反馈方式,上述目标信道为上述基站发送上述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
解码单元902,用于依据上述控制信息对上述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结果;
发送单元903,用于依据上述反馈方式和上述解码结果向上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上述反馈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的解码结果。
具体实现方式与图4中的方法相同,这里不作详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接收单元901,具体用于在通过盲检测从控制信道获取上述控制信息后,依据上述控制信息通过上述目标信道接收上述目标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依据控制信息对目标数据进行解码,实现简单,解码成功率较高。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解码结果为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TB的解码结果;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解码结果为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CBG的解码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依据反馈方式确定目标数据对应的解码结果,可以提高生成反馈信息的速度,实现简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发送单元903,具体用于上述终端在依据上述解码结果确定上述目标数据不需要重传的情况下,向上述基站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上述第一反馈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不需要重传;上述终端在依据上述解码结果确定上述目标数据需要重传的情况下,若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则依据上述解码结果获取目标TB,向上述基站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若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则依据上述解码结果获取目标CBG,向上述基站发送第三反馈信息;上述目标TB为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需要重传的TB,上述目标CBG为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需要重传的CBG;上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上述基站重传上述目标TB,上述第三反馈信息指示上述基站重传上述目标CBG。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依据基站指示的反馈方式进行反馈,实现简单,反馈的效率较高。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接收单元901,还用于接收上述基站发送的重传控制信息,上述重传控制信息包含重传资源指示信息,上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重传数据占用的重传资源;
上述接收单元901,还用于依据上述重传控制信息接收上述基站发送的上述重传数据,上述重传数据为上述目标TB或者上述目标CBG。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依据重传控制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实现简单,时间开销少,可以保证重传数据的正确接收。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TB占用的重传资源;在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上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CBG占用的重传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重传资源指示信息与终端的反馈方式相对应,可以准确指示重传数据占用的重传资源。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收发器1003和总线1004,上述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收发器1003通过总线1004相互连接。
该基站中的处理器1001,用于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反馈或者基于码块组CBG的HARQ反馈,上述目标信道为上述基站发送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上述基站向上述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和上述目标数据,上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上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上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终端以上述反馈方式反馈上述目标数据;上述基站接收上述终端针对上述目标数据发送的反馈信息。
参见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框图。如图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1102,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1103、收发器1106和存储器1104。上述处理器1101、输入设备1102、输出设备1103和存储器1104通过总线1105连接。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102存储的程序指令。收发器1106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其中,处理器1101被配置用于调用上述程序指令执行: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和目标数据,上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上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上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终端的反馈方式,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或者基于CBG的HARQ反馈,且为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的反馈方式,上述目标信道为上述基站发送上述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上述终端依据上述控制信息对上述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结果;上述终端依据上述反馈方式和上述解码结果向上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上述反馈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的解码结果。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11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输入设备1102可以包括触控板、指纹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指纹的方向信息)、麦克风等,输出设备1103可以包括显示器(LCD等)、扬声器等。
该存储器11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1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1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104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处理器1101、输入设备1102、输出设备1103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传反馈的方法的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现方式,也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终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上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反馈或者基于码块组CBG的HARQ反馈,上述目标信道为上述基站发送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上述基站向上述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和上述目标数据,上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上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上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终端以上述反馈方式反馈上述目标数据;上述基站接收上述终端针对上述目标数据发送的反馈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上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和目标数据,上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上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上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上述终端的反馈方式,上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或者基于CBG的HARQ反馈,且为上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的反馈方式,上述目标信道为上述基站发送上述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上述终端依据上述控制信息对上述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结果;上述终端依据上述反馈方式和上述解码结果向上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上述反馈信息指示上述目标数据的解码结果。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上述的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的硬盘或内存。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上述终端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上述终端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上述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上述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图12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2,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210、存储器1220、输入单元1230、显示单元1240、传感器1250、音频电路12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270、处理器1280、以及电源12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2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2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2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2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2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2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2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2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230可包括触控面板12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232。触控面板12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230上或在触控面板1230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230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280,并能接收处理器12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230。除了触控面板1230,输入单元12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2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2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2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240可包括显示面板12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2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230可覆盖显示面板1241,当触控面板1230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2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2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2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2中,触控面板1230与显示面板12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230与显示面板12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2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2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2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260、扬声器1261,传声器12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2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261,由扬声器12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2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2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280处理后,经RF电路12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12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2示出了WiFi模块12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2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2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2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2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2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终端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重传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反馈或者基于码块组CBG的HARQ反馈,所述目标信道为所述基站发送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和所述目标数据,所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所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以所述反馈方式反馈所述目标数据;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的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所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包括:
在所述CQI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
在所述CQI不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N个历史发送数据中需要重传的数据所占的第一比例,所述N个历史数据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发送的初传数据或者所述N个历史数据为最近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发送的N个初传数据;
所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比例大于第一预置比例的情况下,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
在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一预置比例的情况下,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M个历史发送数据中重传数据所占的第二比例,所述M个历史数据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发送的数据或者所述M个历史数据为最近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发送的M个数据;
所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终端的反馈方式包括:
在所述第二比例大于第二预置比例的情况下,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
在所述第二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二预置比例的情况下,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和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在通过控制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信息后,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的反馈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依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数据需要重传;
在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所述基站重传目标TB,所述目标TB为所述反馈信息指示需要重传的TB;
在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所述基站重传目标CBG,所述目标CBG为所述反馈信息指示需要重传的CB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数据需要重传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依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TB或者所述目标CBG;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重传控制信息,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包含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TB或者所述目标CBG占用的重传资源。
8.一种重传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和目标数据,所述控制信息包含资源指示信息和反馈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数据占用的资源,所述反馈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的反馈方式,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或者基于CBG的HARQ反馈,且为所述基站依据目标信道的质量确定的反馈方式,所述目标信道为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下行信道;
所述终端依据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结果;
所述终端依据所述反馈方式和所述解码结果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数据的解码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和目标数据包括:
在通过盲检测从控制信道获取所述控制信息后,依据所述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目标信道接收所述目标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所述解码结果为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TB的解码结果;在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所述解码结果为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CBG的解码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依据所述反馈方式和所述解码结果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在依据所述解码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数据不需要重传的情况下,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目标数据不需要重传;
所述终端在依据所述解码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数据需要重传的情况下,若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则依据所述解码结果获取目标TB,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目标TB为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需要重传的TB,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基站重传所述目标TB;若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则依据所述解码结果获取目标CBG,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三反馈信息,所述目标CBG为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需要重传的CBG,所述第三反馈信息指示所述基站重传所述目标CBG。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依据所述反馈方式和所述解码结果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重传控制信息,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包含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重传数据占用的重传资源;
所述终端依据所述重传控制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重传数据,所述重传数据为所述目标TB或者所述目标CBG。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TB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TB占用的重传资源;在所述反馈方式为基于CBG的HARQ反馈的情况下,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CBG占用的重传资源。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单元。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8-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单元。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收发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收发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或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10103.0A CN107483160A (zh) | 2017-08-17 | 2017-08-17 | 一种重传反馈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10103.0A CN107483160A (zh) | 2017-08-17 | 2017-08-17 | 一种重传反馈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83160A true CN107483160A (zh) | 2017-12-15 |
Family
ID=60601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10103.0A Withdrawn CN107483160A (zh) | 2017-08-17 | 2017-08-17 | 一种重传反馈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83160A (zh) |
Cited B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02254A (zh) * | 2018-01-30 | 2018-10-2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9690991A (zh) * | 2018-01-02 | 2019-04-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反馈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011762A (zh) * | 2018-01-05 | 2019-07-12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传输、检测方法、终端及基站 |
WO2019137243A1 (zh) * | 2018-01-12 | 2019-07-18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码本的生成方法、用户设备、介质 |
CN110034906A (zh) * | 2018-01-11 | 2019-07-19 | 株式会社Kt | 用于新无线电的数据调制与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505042A (zh) * | 2019-08-16 | 2019-11-26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对上行数据harq反馈方法和设备 |
CN110535564A (zh) * | 2019-09-25 | 2019-12-03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方法、装置和基站 |
CN110535565A (zh) * | 2019-08-09 | 2019-1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0557228A (zh) * | 2019-08-16 | 2019-12-10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对上行数据harq反馈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0574332A (zh) * | 2019-07-30 | 2019-12-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611558A (zh) * | 2019-10-16 | 2019-12-24 | 深圳前海中电慧安科技有限公司 | 采集移动终端信息的方法、装置、采集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830180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基站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1277370A (zh) * | 2018-12-28 | 2020-06-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WO2020118520A1 (zh) * | 2018-12-11 | 2020-06-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CN111490855A (zh) * | 2019-01-25 | 2020-08-04 |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 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1818659A (zh) * | 2019-07-24 | 2020-10-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sidelink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控制节点 |
CN111884766A (zh) * | 2019-05-01 | 2020-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组播反馈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12088509A (zh) * | 2018-05-09 | 2020-12-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码块组的自主上行链路传输 |
CN112291046A (zh) * | 2019-07-24 | 2021-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292882A (zh) * | 2018-06-27 | 2021-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解析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WO2021063299A1 (zh) * | 2019-09-30 | 2021-04-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261225A (zh) * | 2019-01-11 | 2021-08-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反馈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728709A (zh) * | 2019-03-27 | 2021-11-30 | Idac控股公司 | 用于在未许可频谱中进行所配置授权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US11258532B2 (en) | 2018-01-11 | 2022-02-22 | K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modulation and coding for new radio |
CN114362895A (zh) * | 2020-10-12 | 2022-04-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4585097A (zh) * | 2020-12-01 | 2022-06-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5442001A (zh) * | 2019-06-03 | 2022-12-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2017
- 2017-08-17 CN CN201710710103.0A patent/CN10748316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4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58550B2 (en) | 2018-01-02 | 2022-02-2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Feedback information sending or receiving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 |
CN109690991A (zh) * | 2018-01-02 | 2019-04-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反馈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9690991B (zh) * | 2018-01-02 | 2020-07-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反馈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011762A (zh) * | 2018-01-05 | 2019-07-12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传输、检测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110034906A (zh) * | 2018-01-11 | 2019-07-19 | 株式会社Kt | 用于新无线电的数据调制与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
US11258532B2 (en) | 2018-01-11 | 2022-02-22 | K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modulation and coding for new radio |
WO2019137243A1 (zh) * | 2018-01-12 | 2019-07-18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码本的生成方法、用户设备、介质 |
US11418298B2 (en) | 2018-01-30 | 2022-08-16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
WO2019148318A1 (zh) * | 2018-01-30 | 2019-08-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8702254A (zh) * | 2018-01-30 | 2018-10-2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8702254B (zh) * | 2018-01-30 | 2020-06-0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11800516B2 (en) | 2018-05-09 | 2023-10-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de block group-based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 |
CN112088509A (zh) * | 2018-05-09 | 2020-12-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码块组的自主上行链路传输 |
CN112292882A (zh) * | 2018-06-27 | 2021-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解析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CN110830180B (zh) * | 2018-08-10 | 2021-02-19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基站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0830180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基站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1962423B2 (en) | 2018-08-10 | 2024-04-16 | Beijing Uniso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UE, and base station for scheduling-free retransmission for a code block group |
WO2020118520A1 (zh) * | 2018-12-11 | 2020-06-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CN111277370B (zh) * | 2018-12-28 | 2021-06-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WO2020134223A1 (zh) * | 2018-12-28 | 2020-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CN111277370A (zh) * | 2018-12-28 | 2020-06-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CN113261225A (zh) * | 2019-01-11 | 2021-08-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反馈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490855A (zh) * | 2019-01-25 | 2020-08-04 |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 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1490855B (zh) * | 2019-01-25 | 2023-08-15 |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 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US12294989B2 (en) | 2019-03-27 | 2025-05-0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ed grant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
CN113728709A (zh) * | 2019-03-27 | 2021-11-30 | Idac控股公司 | 用于在未许可频谱中进行所配置授权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884766A (zh) * | 2019-05-01 | 2020-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组播反馈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15442001A (zh) * | 2019-06-03 | 2022-12-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US12244442B2 (en) | 2019-07-24 | 2025-03-04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Sidelink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and control node |
CN112291046B (zh) * | 2019-07-24 | 2022-05-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291046A (zh) * | 2019-07-24 | 2021-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818659A (zh) * | 2019-07-24 | 2020-10-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sidelink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控制节点 |
CN110574332A (zh) * | 2019-07-30 | 2019-12-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US12149360B2 (en) | 2019-07-30 | 2024-11-19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CN110535565A (zh) * | 2019-08-09 | 2019-1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US12237934B2 (en) | 2019-08-09 | 2025-02-25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CN110505042B (zh) * | 2019-08-16 | 2022-03-22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对上行数据harq反馈方法和设备 |
CN110557228B (zh) * | 2019-08-16 | 2022-01-18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对上行数据harq反馈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0557228A (zh) * | 2019-08-16 | 2019-12-10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对上行数据harq反馈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0505042A (zh) * | 2019-08-16 | 2019-11-26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对上行数据harq反馈方法和设备 |
CN110535564A (zh) * | 2019-09-25 | 2019-12-03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方法、装置和基站 |
CN110535564B (zh) * | 2019-09-25 | 2022-03-25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方法、装置和基站 |
US12069644B2 (en) | 2019-09-30 | 2024-08-20 |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ase station, terminal,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accelerating rescheduling of resources |
WO2021063299A1 (zh) * | 2019-09-30 | 2021-04-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611558A (zh) * | 2019-10-16 | 2019-12-24 | 深圳前海中电慧安科技有限公司 | 采集移动终端信息的方法、装置、采集设备和存储介质 |
WO2022078236A1 (zh) * | 2020-10-12 | 2022-04-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4362895B (zh) * | 2020-10-12 | 2024-06-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4362895A (zh) * | 2020-10-12 | 2022-04-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4585097A (zh) * | 2020-12-01 | 2022-06-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83160A (zh) | 一种重传反馈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US20190260521A1 (en) | Harq-ack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EP390557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 |
CN103959691B (zh) | 下行链路资源调度 | |
CN110139363A (zh) | 发送uci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 |
CN107645369A (zh) | 一种重传反馈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KR102378797B1 (ko) |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블루투스 기반의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 |
CN109274470A (zh) | 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396386A (zh) | 信道检测方法及信道检测设备 | |
KR102777183B1 (ko) |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단말 | |
CN111262663A (zh) | 一种反馈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5743591B (zh) | 一种rssi检测的控制方法,接入设备及终端设备 | |
CN111800867B (zh) |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反馈方法及终端设备 | |
WO2018036026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目标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9150476A (zh) | 反馈信息的输出方法、通知信息的输出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8809502A (zh) | 混合自动重传的反馈信息生成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9120380A (zh) | 重传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 | |
CN109729384A (zh) | 视频转码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 |
CN104468060B (zh) | 一种媒体接入控制层上行数据组装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880762A (zh) | 混合自动重传反馈的控制方法、基站及装置 | |
CN107104763A (zh) | 一种设置超时重传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 |
EP3952182A1 (en) | 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 determin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09428668A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 |
WO2019036851A1 (zh)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及反馈方法及相关产品 | |
WO2021218806A1 (zh) | Dai计数方法、dai计数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