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30997A -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30997A CN107230997A CN201710330741.XA CN201710330741A CN107230997A CN 107230997 A CN107230997 A CN 107230997A CN 201710330741 A CN201710330741 A CN 201710330741A CN 107230997 A CN107230997 A CN 1072309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photovoltaic array
- voltage signal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b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82414 Homo sapi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412 Hom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22 phot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02J3/383—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光电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光伏阵列、变压模块、母线隔离模块和逆变模块;所述光伏阵列与所述变压模块相连,所述变压模块还与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相连,所述母线隔离模块还与所述逆变模块相连;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其产生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所述变压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所述变压模块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向所述逆变模块输入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所述逆变模块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交流电压信号;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所述变压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本申请能够避免出现PID效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储量越来越少,因此人类开始使用其他的可再生能源,例如使用风能或太阳能等。对于太阳能,人类可以使用光伏装置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将该电能输送到电网中,供人类使用。
光伏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和逆变器等部件,太阳光照射在光伏电池板上,光伏电池板将该太阳光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逆变器再将该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交流电压信号,再将该交流电压信号输送到交流的电网中。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光伏电池板在夜晚并网的情况下两端相对于大地之间可能存在负电压,这样会导致光伏电池板出现电势诱导衰减(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PID)效应,使得光伏电池板出现输出功率衰减。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光伏阵列出现PID效应以及输出功率衰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一实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阵列、变压模块、母线隔离模块和逆变模块;所述光伏阵列与所述变压模块相连,所述变压模块还与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相连,所述母线隔离模块还与所述逆变模块相连;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其产生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所述变压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所述变压模块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向所述逆变模块输入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所述逆变模块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交流电压信号;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所述变压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由于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所述变压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这样逆变模块上的负电流信号无法流入到光伏阵列,避免了将光伏阵列的正极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和负极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均拉低为负电压,从而避免光伏阵列出现PID效应和输出功率衰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压模块包括: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和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电连接;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由于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电连接,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所述母线隔离模块隔离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阻止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上的负电流信号流入到所述光伏阵列,避免了将光伏阵列的正极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和负极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均拉低为负电压,从而避免光伏阵列出现PID效应和输出功率衰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阳极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电连接;这样在光伏阵列停止向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隔离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和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这样在光伏阵列停止向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管隔离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和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由于第二二极管与第二开关管并联,这样在第二开关管故障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隔离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和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保障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压模块包括: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和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电连接;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电连接,阴极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补偿电源模块,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光伏阵列输入正电压信号。通过向所述光伏阵列输入正电压信号,这样可以通过该正电压信号对光伏阵列进行修复,以恢复光伏阵列输出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偿电源模块为直流电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补偿电源模块,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的另一端与电网相连;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用于将所述电网输送的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正直流电压信号,向所述光伏阵列输入所述正直流电压信号。通过将电网的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正电压信号,向所述光伏阵列输入正电压信号,这样可以通过该正电压信号对光伏阵列进行修复,以恢复光伏阵列输出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偿电源模块为整流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
光伏阵列1、变压模块2、母线隔离模块3和逆变模块4;
光伏阵列1与变压模块2相连,变压模块2还与母线隔离模块3相连,母线隔离模块3还与逆变模块4相连;
母线隔离模块3在光伏阵列1向变压模块2输入其产生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变压模块2与逆变模块4,变压模块2将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向逆变模块4输入第二直流电压信号,逆变模块4将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交流电压信号;
母线隔离模块3在光伏阵列1停止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变压模块2与逆变模块4。
光伏阵列1为P型光伏阵列,在受到光照时将光能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即光伏阵列1开始工作,此时母线隔离模块3导通变压模块2与逆变模块4。光伏阵列1向变压模块2输送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变压模块2将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转换成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第一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大于或小于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向逆变模块4输送第二直流电压信号。逆变模块4与电网相连,用于将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交流电压信号,向电网输送该交流电压信号。
光伏阵列1在未受到光照时停止将光能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压信号,例如,在夜晚无光照时,光伏电池模块1未受到太阳光照射时停止将光能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即光伏阵列1停止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此时母线隔离模块3隔离变压模块2与逆变模块4。在光伏阵列1停止工作时,逆变模块4可能还与电网相连,逆变模块4会产生负电压信号,由于变压模块2与逆变模块4被隔离,所以阻止逆变模块4将光伏阵列1的电压拉低为负电压,从而避免了光伏阵列1的两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变为负电压,避免光伏阵列1出现PID效应,进而避免影响光伏阵列1的功率输出。
参见图1,光伏阵列1的输出端包括正极端PV+和负极端PV-,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和负极端PV-均与变压模块2相连,逆变模块4的输入端包括母线电容正极端4a和母线电容负极端4b。
参见图2或图3,光伏阵列1可以包括多个串联的光伏电池板,串联的光伏电池板的两端分别为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和负极端PV-,该多个光伏电池板中的每个光伏电池板均为P型光伏电池板。例如,光伏阵列1可以包括两个串联的光伏电池板,包括四个串联的光伏电池板或包括六个串联的光伏电池板。
参见图2至图7,变压模块2包括:电感L、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开关管S1;可选的,该变压模块2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母线隔离模块3包括:第二二极管D2和/或第二开关管S2。
其中,变压模块2包括的器件与光伏阵列1、母线隔离模块3和逆变模块4的连接方式包括共阴极连接方式和共阳极连接方式,在后续内容中将对该两个种连接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或图5,逆变模块4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逆变器41。
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逆变器41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两者的连接点即为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逆变器41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两者的连接点即为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逆变器41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逆变器41的共同连接点O为逆变器母线中点。
参见图2或图5,逆变器41还可以与电网相连。在实际实现时,逆变器41可以有三个输出端,该三个输出端中的每个输出端与外端电网的一根火线一一对应,每个输出端与其对应的一根火线相连。逆变器41用于将变压模块2输入的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交流电压信号,然后将交流电压信号输送到电网中。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光伏阵列1停止工作时,在逆变器41与电网相连时,逆变器41可以将电网中的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并在母线电容正极端4a和母线电容负极端4b之间形成母线电压V。在逆变器母线中点O处的电压值为0,在母线电容正极端4a处的电压值为正二分之一的母线电压V,在母线电容负极端4b处的电压值为负二分之一的母线电压V。
接下来对变压模块2包括的器件与光伏阵列1、母线隔离模块3和逆变模块4的两种连接方式分别进行一一说明。
对于共阴极连接方式,参见图2,电感L的一端与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一开关管S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逆变模块4的第一输入端4a电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另一端与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和母线隔离模块3的输入端电连接,母线隔离模块3的输出端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电连接。
所谓共阴极连接方式是指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与变压模块2的负极输入端和输出端直接相连。
在共阴极连接方式中,母线隔离模块3在光伏阵列1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此时,光伏阵列1在光的照射下,将光能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压信号,将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输入到变压模块2;变压模块2将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信号,经过母线隔离模块3将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输送至逆变器41,逆变器41将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转换成交流电压信号,将该交流电压信号输送到电网中。
母线隔离模块3在光伏阵列1停止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此时,光伏阵列1停止工作,由于逆变器41与电网相连,由于母线隔离模块3隔离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这样阻止了母线电容负极端4b处的负电流信号流入到光伏阵列1的负极PV-和正极端PV+,从而避免了光伏阵列1的两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变为负电压,避免光伏阵列1出现PID效应,进而避免影响光伏阵列1的功率输出。
如果变压模块2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则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可以与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电连接,阴极可以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电连接。
在共阴极连接方式下,母线隔离模块3包括的器件与其他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参见图2,当母线隔离模块3包括第二二极管D2时,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电连接,阳极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电连接。
参见图3,母线隔离模块3包括第二开关管S2时,第二开关管S2的一端与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电连接,另一端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电连接;第二开关管S2在光伏阵列1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导通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和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以及在光伏阵列1停止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以隔离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和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
参见图4,母线隔离模块3包括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开关管S2时,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一端与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另一端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电连接;第二开关管S2在光伏阵列1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导通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和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以及在光伏阵列1停止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以隔离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和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
对于图4所示的方式,当第二开关管S2出现故障时,第二二极管D2可以在光伏阵列1停止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与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
对于共阳极连接方式,参见图5,电感L的一端与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一开关管S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负极端4b电连接;
第一开关管S1的另一端与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和母线隔离模块3的输入端电连接,母线隔离模块3的输出端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电连接;
母线隔离模块3在光伏阵列1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以及在光伏阵列1停止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
所谓共阳极连接方式是指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与变压模块2的正极输入端和输出端直接相连。
在共阳极连接方式中,母线隔离模块3在光伏阵列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以及在光伏阵列1停止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
在共阳极连接方式下,母线隔离模块3包括的器件与其他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参见图5,当母线隔离模块3包括第二二极管D2时,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电连接,阴极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电连接;或者,
参见图6,当母线隔离模块3包括第二开关管S2,第二开关管S2的一端与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电连接,另一端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电连接;第二开关管S2在光伏阵列1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导通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以及在光伏阵列1停止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以隔离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或者,
参见图7,母线隔离模块3包括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开关管S2,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一端与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另一端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电连接;第二开关管S2在光伏阵列1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导通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以及在光伏阵列1停止向变压模块2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以隔离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与逆变模块4的母线电容正极端4a。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装置还包括:补偿电源模块5,补偿电源模块5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包括:
第一种、参见图8,补偿电源模块5的一端与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E-电连接,补偿电源模块5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补偿电源模块1用于向述光伏阵列1输入正电压信号,通过该正电压信号对光伏阵列1进行修复,以恢复光伏阵列1的输出功率。在这种方式下,补偿电压模块1可以为直流电源。
第二种、参见图9,补偿电源模块5的另一端与电网电连接时,补偿电源模块5将电网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转换直流的正电压信号,然后向述光伏阵列1输入正电压信号。正电压信号从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流入到光伏阵列1的正极端PV+,可以对光伏阵列1进行修复。
在补偿电源模块5为第二种实现方式时,参见图10,补偿电源模块5可以为整流电路,包括:
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51;
交流直流转换模块51与电网相连,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光伏阵列1的负极端PV-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51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交流直流转换模块51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电连接。
交流直流转换模块51将电网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转换直流的正电压信号,然后向述光伏阵列1输入正电压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阵列、变压模块、母线隔离模块和逆变模块;光伏阵列与变压模块相连,变压模块还与母线隔离模块相连,母线隔离模块还与逆变模块相连;母线隔离模块在光伏阵列向变压模块输入其产生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变压模块与逆变模块,变压模块将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向逆变模块输入第二直流电压信号,逆变模块将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交流电压信号;母线隔离模块在光伏阵列停止向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变压模块与逆变模块。由于母线隔离模块在光伏阵列停止向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变压模块与逆变模块,这样逆变模块上的负电流信号无法流入到光伏阵列,避免了将光伏阵列的正极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和负极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均拉低为负电压,从而避免光伏阵列出PID效应和输出功率衰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阵列、变压模块、母线隔离模块和逆变模块;
所述光伏阵列与所述变压模块相连,所述变压模块还与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相连,所述母线隔离模块还与所述逆变模块相连;
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其产生的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所述变压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所述变压模块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信号,向所述逆变模块输入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所述逆变模块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交流电压信号;
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所述变压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模块包括:
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管;
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和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电连接;
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阳极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电连接;或者,
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或者,
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模块包括:
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管;
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负极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和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母线隔离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导通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隔离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电连接,阴极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电连接;或者,
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或者,
所述母线隔离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母线电容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在所述光伏阵列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闭合,以及在所述光伏阵列停止向所述变压模块输入第一直流电压信号时断开。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补偿电源模块,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光伏阵列输入正电压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源模块为直流电源。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补偿电源模块,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光伏阵列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的另一端与电网相连;所述补偿电源模块用于将所述电网输送的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正直流电压信号,向所述光伏阵列输入所述正直流电压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源模块为整流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30741.XA CN107230997A (zh) | 2017-05-11 | 2017-05-11 |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30741.XA CN107230997A (zh) | 2017-05-11 | 2017-05-11 |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30997A true CN107230997A (zh) | 2017-10-03 |
Family
ID=59933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30741.XA Pending CN107230997A (zh) | 2017-05-11 | 2017-05-11 |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230997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33351A1 (zh) * | 2018-12-29 | 2020-07-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逆变器 |
CN111478662A (zh) * | 2020-04-29 | 2020-07-31 | 上海质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站加压装置的放电方法及电路 |
CN116232216A (zh) * | 2023-05-08 | 2023-06-06 |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Pid修复电路、逆变器与光伏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334349U (zh) * | 2011-11-24 | 2012-07-11 |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隔离的并网逆变电路及光伏逆变系统 |
CN104242811A (zh) * | 2014-09-24 | 2014-12-24 | 彭书芳 | 光伏供电系统 |
CN104242349A (zh) * | 2014-10-10 | 2014-12-24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防电势诱导衰减的光伏系统和光伏逆变器 |
CN104578875A (zh) * | 2014-11-19 | 2015-04-29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直流输入光伏逆变器电路 |
CN105915172A (zh) * | 2016-05-11 | 2016-08-31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及系统 |
US20160329720A1 (en) * | 2013-03-15 | 2016-11-10 | Ampt, Llc | Magnetically Coupled Solar Power Supply System |
CN106712527A (zh) * | 2017-03-29 | 2017-05-24 | 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计算法的隔离式光伏阵列模拟器系统 |
-
2017
- 2017-05-11 CN CN201710330741.XA patent/CN10723099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334349U (zh) * | 2011-11-24 | 2012-07-11 |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隔离的并网逆变电路及光伏逆变系统 |
US20160329720A1 (en) * | 2013-03-15 | 2016-11-10 | Ampt, Llc | Magnetically Coupled Solar Power Supply System |
CN104242811A (zh) * | 2014-09-24 | 2014-12-24 | 彭书芳 | 光伏供电系统 |
CN104242349A (zh) * | 2014-10-10 | 2014-12-24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防电势诱导衰减的光伏系统和光伏逆变器 |
CN104578875A (zh) * | 2014-11-19 | 2015-04-29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直流输入光伏逆变器电路 |
CN105915172A (zh) * | 2016-05-11 | 2016-08-31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及系统 |
CN106712527A (zh) * | 2017-03-29 | 2017-05-24 | 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计算法的隔离式光伏阵列模拟器系统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33351A1 (zh) * | 2018-12-29 | 2020-07-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逆变器 |
CN111869086A (zh) * | 2018-12-29 | 2020-10-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逆变器 |
EP3893380A4 (en) * | 2018-12-29 | 2021-11-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VERTER |
US11637431B2 (en) * | 2018-12-29 | 2023-04-25 |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 Inverter |
CN111478662A (zh) * | 2020-04-29 | 2020-07-31 | 上海质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站加压装置的放电方法及电路 |
CN116232216A (zh) * | 2023-05-08 | 2023-06-06 |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Pid修复电路、逆变器与光伏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31922B2 (en) | ARC fault protection for power conversion | |
US8053930B2 (en) | Solar power plant | |
EP2317635A1 (en) | Non-isolated DC-DC converter assembly | |
CN104242349A (zh) | 防电势诱导衰减的光伏系统和光伏逆变器 | |
CN102315798A (zh) | 太阳能发电系统和方法 | |
WO2017000910A1 (zh) | 光伏发电系统及操作其以进行光伏发电的方法 | |
EP2882090A1 (en) | Single-phase fullbridge inverter with switchable output filter | |
CN102142688B (zh) | 电能并网系统以及电能传输系统和方法 | |
CN107230997A (zh) |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 |
US12136871B2 (en) | Power supply system | |
CN107196597B (zh) |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 |
CN209982435U (zh) | 光伏系统的防pid装置及光伏系统 | |
EP2618476A1 (en) | Control method for arranging dc/ac converters in parallel | |
CN113489354B (zh) |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变换电路 | |
CN104201715A (zh) | 另一种抗多机并联光伏发电系统潜在电势诱导衰减电路及调压装置 | |
CN111555340B (zh) | 一种双向电源电路、pid修复装置及光伏系统 | |
CN113872241A (zh) | 防光伏组件电势诱导衰减的并网逆变系统 | |
EP3930135B1 (en) | Power supply system | |
CN218242998U (zh) |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保护电路和保护系统 | |
JP6154265B2 (ja) |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 |
KR101278533B1 (ko) | 모듈 통합형 전력조절기 시스템 | |
CN203839980U (zh) | 一种光伏电站并网系统 | |
CN106505945B (zh) | 用于操作光伏系统的方法 | |
CN104201713A (zh) | 一种抗多机并联光伏发电系统潜在电势诱导衰减电路及调压装置 | |
Shahid et al. | LM555 timer-based inverter low power pure sinusoidal AC outpu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