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3552B - 无线通信系统中d2d信号传输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d2d信号传输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13552B CN107113552B CN201680005300.6A CN201680005300A CN107113552B CN 107113552 B CN107113552 B CN 107113552B CN 201680005300 A CN201680005300 A CN 201680005300A CN 107113552 B CN107113552 B CN 1071135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frequency
- communication
- synchronization
- discov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101000744882 Homo sapiens Zinc finger protein 185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5
- 102100040032 Zinc finger protein 185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ORILYTVJVMAKLC-UHFFFAOYSA-N Adamanta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C3CC1CC2C3 ORILYTVJVMAKL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700026140 MAC combinatio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synchronizing potentially movable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执行的设备到设备(D2D)信号传输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设备。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接收指示要在用于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中使用的单个下行链路载波的测量载波(MEA_CARRIER)指示信息;以及使用由测量载波(MEA_CARRIER)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单个下行链路载波,执行用于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发送D2D(设备到设备)信号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背景技术
在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中,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MT)的标准化工作,即,自第三代之后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工作正在进行中。高级IMT将其目标设置为在停止和缓慢速度移动状态下以1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在快速移动状态中以100Mps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多媒体服务。
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是满足高级IMT的要求的系统标准并且正在为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传输方案从长期演进(LTE)改进的高级LTE作准备。高级LTE是高级IMT的强有力的候选之一。
对其中设备执行直接通信的设备到设备(D2D)技术的兴趣日益增长。具体地,D2D已经作为用于公共安全网络的通信技术备受关注。商业通信网络正在快速地转变为LTE,但是考虑与现有的通信标准的冲突问题和成本,当前公共安全基本上以2G技术为基础。这样的技术差距和对于改进的服务的需求正在导致努力提升公共安全网络。
公共安全网络具有比商业通信网络更高的服务要求(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地,如果蜂窝通信的覆盖不被影响或者可用,则公共安全网络也需要在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即,D2D操作。
D2D操作可以具有各种优点,因为其是邻近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D2D UE具有高传输速率和低延迟并且可以执行数据通信。此外,在D2D操作中,能够分布被集中于基站的业务。如果D2D UE发挥中继器的作用,则其也能够发挥扩展基站的覆盖的作用。
同时,UE通过特定载波可以具有与网络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定载波可以被称为主载波。传统上,UE被假定为仅使用主载波执行D2D操作。然而,当前,也考虑使用除了主载波之外的载波来执行D2D操作,并且不存在用于使用其他载波的UE的服务小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清楚如何执行对于UE执行D2D操作,具体地,D2D信号传输所必需的下行链路测量或者同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发送D2D(设备到设备)信号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技术方案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发送设备到设备(D2D)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指示对于用于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所使用的一个下行链路载波的测量载波(MEA_CARRIER)指示信息;以及使用由测量载波(MEA_CARRIER)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一个下行链路载波以执行用于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
D2D操作可以是D2D发现信号的传输。
可以经由非主载波而不是主载波来发送D2D发现信号。
如果存在用于用户设备的激活的服务小区,该服务小区使用非主载波而不是主载波用于D2D发现信号的传输,则激活的服务小区可以被用于执行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
如果不存在用于用户设备的激活的服务小区,该服务小区使用非主载波而不是主载波用于D2D发现信号的传输,则由测量载波(MEA_CARRIER)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一个下行链路载波可以被用于执行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
一个下行链路载波可以是经由系统信息被链接到非主载波而不是主载波的载波。
一个下行链路载波可以是不经由系统信息被链接到非主载波而不是主载波的载波。
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RF(射频)单元,该RF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被耦合到RF单元。该处理器被配置成:接收指示对于用于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所使用的一个下行链路载波的测量载波(MEA_CARRIER)指示信息,以及使用由测量载波(MEA_CARRIER)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一个下行链路载波以执行用于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
有益效果
UE可以在具有与网络的RRC连接的除了主载波之外的载波上发送D2D信号。可能需要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以发送D2D信号。在这个连接中,在一个示例中,UE可以不具有测量其他载波的硬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现有技术,如何执行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是不清楚的,这可能在D2D信号传输中造成问题。本发明能够通过由服务小区用信号通知被用于在上述情况下到UE的D2D信号传输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的下行链路载波来解决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
图3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
图4示出用于ProSe的基本结构。
图5示出执行ProSe直接通信和小区覆盖的多种类型的UE的部署示例。
图6是ProSe发现过程的实施例。
图7是ProSe发现过程的另一实施例。
图8示出提供中继功能的UE的示例。
图9示出针对DRUE#N设置的DL CARRIER#X、UL CARRIER#X以及CARRIER#Y。
图10图示使用上述的示例#4的具体方法。
图11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过用户设备发送D2D发现信号的方法。
图12图示其中用户设备执行D2D操作的情形。
图13是当规则#A-2被应用时通过用户设备执行D2D操作的方法。
图14图示其中用户设备执行D2D操作的另一情形。
图15是图示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无线通信系统。
例如,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称为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或者长期演进(LTE)/LTE-A系统。
E-UTRAN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20,其给用户设备(UE)10提供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UE 10可以是固定或者移动的,并且可以称为另一个术语,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无线设备等等。BS 20通常是固定站,其与UE 10通信,并且可以称为另一个术语,诸如演进的节点B(eNB)、基础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等等。
BS 20借助于X2接口相互连接。BS 20还借助于S1接口连接到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30,更具体地说,经由S1-MME连接到移动管理实体(MME),和经由S1-U连接到服务网关(S-GW)。
EPC 30包括MME、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MME具有UE的接入信息或者UE的能力信息,并且这样的信息通常用于UE的移动管理。S-GW是具有E-UTRAN作为端点的网关。P-GW是具有PDN作为端点的网关。
基于在通信系统中公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较低的三个层,在UE和网络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以被划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在它们之中,属于第一层的物理(PHY)层通过使用物理信道提供信息传送服务,并且属于第三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用来控制UE和网络之间的无线电资源。为此,RRC层在UE和BS之间交换RRC消息。
图2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图3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用户平面是用于用户数据传输的协议栈。控制平面是用于控制信号传输的协议栈。
参考图2和3,PHY层经由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PHY层经由传输信道连接到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其是PHY层的上层。数据经由传输信道在MAC层和PHY层之间传送。根据经由无线电接口如何传输数据以及传输何种特性数据来分类传输信道。
通过物理信道,数据在不同的PHY层,即,发射器和接收器的PHY层之间移动。物理信道可以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被调制,并且使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电资源。
MAC层的功能包括在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和在属于逻辑信道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传输信道上对通过物理信道提供的传输块的复用/解复用。MAC层通过逻辑信道将服务提供给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
RLC层的功能包括RLC SDU的级联、分割以及重组。为了确保无线电承载(RB)要求的各种类型的服务质量(QoS),RLC层提供三种类型的操作模式:透明模式(TM)、非应答模式(UM)以及应答模式(AM)。AM RLC通过自动重传请求(ARQ)提供错误校正。
仅在控制平面中定义RRC层。RRC层与无线电承载的配置、重新配置以及释放有关,并且负责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以及物理(PHY)信道的控制。RB意指由第一层(PHY层)和第二层(MAC层、RLC层以及PDCP层)提供的逻辑路由以便于在UE和网络之间传送数据。
在用户平面上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的功能包括用户数据的传送和报头压缩以及加密。控制平面上的PDCP层的功能包括控制平面数据的传送和加密/完整性保护。
何种RB被配置意指定义无线协议层和信道的特性的过程,以便于提供特定服务并且配置每个详细参数和操作方法。RB能够被划分成信令RB(SRB)和数据RB(DRB)的两种类型。SRB被用作通道,通过其在控制平面上发送RRC消息,并且DRB被用作通道,通过其在用户平面上发送用户数据。
如果在UE的RRC层和E-UTRAN的RRC层之间建立RRC连接,则UE处于RRC连接的状态。如果不是,则UE处于RRC空闲状态。
通过其将数据从网络发送到UE的下行链路传输信道包括通过其发送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和通过其发送用户业务或者控制消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CH)。用于下行链路多播或者广播服务的业务或者控制消息可以通过下行链路SCH被发送,或者可以通过附加下行链路多播信道(MCH)被发送。同时,通过其将数据从UE发送到网络的上行链路输送信道包括通过其发送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通过其发送用户业务或者控制消息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CH)。
被放置在传输信道上方并且被映射到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以及多播业务信道(MTCH)。
物理信道包括时域中的数个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数个子载波。一个子帧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RB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包括多个OFDM符号和多个子载波。此外,每个子帧可以使用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即,L1/L2控制信道的相应的子帧的特定OFDM符号(例如,第一OFDM符号)的特定子载波。传输时间间隔(TTI)是用于子帧传输的单位时间。
RRC状态意指是否UE的RRC层被逻辑地连接到E-UTRAN的RRC层。UE的RRC层被逻辑地连接到E-UTRAN的RRC层的情况被称为RRC连接状态。UE的RRC层不被逻辑地连接到E-UTRAN的RRC层的情况被称为RRC空闲状态。因为UE具有RRC连接,所以E-UTRAN可以检查每个小区中处于RRC连接状态的相应的UE的存在,因此,UE可以被有效地控制。相反地,E-UTRAN不能够检查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并且核心网络(CN)管理每个跟踪区域,即,比小区大的区域的单位中的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即,仅对每个大的区域检查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的存在或者不存在。因此,UE需要转移到RRC连接状态以便于被提供有诸如语音或者数据的公共移动通信服务。
当用户首先通电UE时,UE首先搜索适当的小区并且在相应的小区中保持在RRC空闲状态。当有必要建立RRC连接时,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通过RRC连接过程建立与E-UTRAN的RRC连接,并且被转移到RRC连接状态。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需要建立RRC连接的情况包括数种情况。例如,这些情况可以包括由于诸如用户的呼叫尝试的原因需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以及需要发送响应消息作为对从E-UTRAN接收寻呼消息的响应。
被放置在RRC层上面的非接入层(NAS)执行诸如会话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的功能。
在NAS层中,为了管理UE的移动性,定义两种类型的状态:EPS移动性管理-注册(EMM-REGISTERED)和EMM-DEREGISTERED(EMM-注销)。两种状态被应用于UE和MME。UE最初处于EMM-DEREGISTERED状态。为了接入网络,UE通过初始附着过程执行与相应网络的注册的过程。如果附着过程被成功地执行,则UE和MME变成EMM-REGISTED状态。
为了管理UE和EPS之间的信令连接,定义了两种类型的状态:EPS连接管理(ECM)-IDLE(ECM-空闲)状态和ECM-CONNECTED(ECM-连接)。两种状态被应用于UE和MME。当处于ECM-IDLE状态的UE建立与E-UTRAN的RRC连接时,UE变成ECM-CONNECTED状态。当其与E-URTAN建立S1连接时,处于ECM-IDLE状态下的MME变成ECM-CONNECTED状态。当UE处于ECM-IDLE状态时,E-UTRAN不具有关于UE的场境(context)的信息。因此,处于ECM-IDLE状态下的UE在不需要从网络接收命令的情况下执行与基于UE的移动性有关的过程,诸如小区选择或者小区重选。相反地,当UE处于ECM-CONNECTED状态时,响应于来自于网络的命令,管理UE的移动性。如果处于ECM-IDLE状态的UE的位置不同于网络已知的位置,则UE通过跟踪区域更新过程将UE的相应位置通知给网络。
现在将描述D2D操作。在3GPP LTE-A中,与D2D操作有关的服务被称为基于邻近的服务(ProSe)。在下文中,ProSe等效于D2D操作并且ProSe可以与D2D操作互换。现在将描述ProSe。
ProSe包括ProSe直接通信和ProSe直接发现。ProSe直接通信是在两个或者更多个邻近UE之间执行的通信。UE可以通过使用用户平面的协议执行通信。启用ProSe的UE意味着UE支持与ProSe的要求有关的过程。除非另外明文规定,否则启用ProSe的UE包括公共安全UE和非公共安全UE两者。公共安全UE是支持为公共安全指定的功能和ProSe过程两者的UE,并且非公共安全UE是支持ProSe过程和不支持为公共安全指定的功能的UE。
ProSe直接发现是用于发现与启用ProSe的UE相邻的另一启用ProSe的UE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两种类型的启用ProSe的UE的能力被使用。EPC级ProSe发现意指用于通过EPC确定是否两种类型的启用ProSe的UE邻近并且通知两种类型的启用ProSe的UE邻近的过程。
在下文中,为了方便起见,ProSe直接通信可以被称为D2D通信,并且ProSe直接发现可以被称为D2D发现。
图4示出用于ProSe的基本结构。
参考图4,用于ProSe的基本结构包括E-UTRAN、EPC、包括ProSe应用程序的多种类型的UE、ProSe应用服务器(ProSe APP服务器)、以及ProSe功能。
EPC表示E-UTRAN核心网络配置。EPC可以包括MME、S-GW、P-GW、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归属订户服务器(HSS)等等。
ProSe APP服务器是用于产生应用功能的ProSe能力的用户。ProSeAPP服务器可以与UE内的应用程序通信。UE内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用于产生应用功能的ProSe能力。
ProSe功能可以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但是没有必要限于此。
-朝向第三方应用经由参考点的交互
-用于发现和直接通信的UE的授权和配置
-启用EPC级ProSe发现的功能
-ProSe有关的新订户数据和数据存储的处理,并且还有ProSe标识的处置
-安全有关的功能
-朝向用于策略有关的功能的EPC提供控制
-提供用于计费的功能(经由EPC或者在EPC的外部,例如,离线计费)
在下面描述用于ProSe的基本结构中的参考点和参考接口。
-PC1:在UE内的ProSe应用程序和在ProSe APP服务器内的ProSe应用程序之间的参考点。这被用于定义在应用维度中的信令要求。
-PC2:在ProSe APP服务器和ProSe功能之间的参考点。这被用于定义在ProSe APP服务器和ProSe功能之间的交互。在ProSe功能的ProSe数据库中的应用数据的更新可以是交互的示例。
-PC3:在UE和ProSe功能之间的参考点。这被用于定义在UE和ProSe功能之间的交互。用于ProSe发现和通信之间的配置可以是交互的示例。
-PC4:在EPC和ProSe功能之间的参考点。这被用于定义在EPC和ProSe功能之间的交互。该交互可以图示当用于在各种类型的UE之间的1:1通信的路径被建立时的时间或者当用于实时会话管理或者移动性管理的ProSe服务被授权时的时间。
-PC5:被用于使用控制/用户平面用于发现和通信、中继、以及各种类型的UE之间的1:1通信的参考点。
-PC6:用于使用在属于不同的PLMN的用户之间的诸如ProSe发现的功能的参考点。
-SGi:这可以被用于交换应用数据和各种类型的应用维度控制信息。
当在网络(小区)的覆盖内服务UE时或者当在网络覆盖外时可以支持D2D操作。
图5示出执行ProSe直接通信和小区覆盖的各种类型的UE的部署示例。
参考图5(a),各种类型的UE A和B可以被放置在小区覆盖外。参考图5(b),UE A可以被放置在小区覆盖内,并且UE B可以被放置在小区覆盖外。参考图5(c),各种类型的UE A和B可以被放置在单个小区覆盖内。参考图5(d),UE A可以被放置在第一小区的覆盖内,并且UE B可以被放置在第二小区的覆盖内。
ProSe直接通信可以在被放置在如在图5中的各种位置处的各种类型的UE之间被执行。
<用于D2D通信(ProSe直接通信)的无线电资源分配>
下述两种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用于对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
1.模式1
模式1是其中通过eNB调度用于ProSe直接通信的资源的模式。UE需要处于RRC_连接状态以便于根据模式1发送数据。UE从eNB请求传输资源。eNB执行调度指配并且调度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UE可以将调度请求发送到eNB并且发送ProSe缓冲器状态报告(BSR)。eNB具有基于ProSe BSR要经历通过UE进行的ProSe直接通信的数据,并且确定用于传输的资源被要求。
2.模式2
模式2是其中UE直接地选择资源的模式。UE直接地选择资源池中的用于ProSe直接通信的资源。资源池可以通过网络被配置或者可以已经被事先确定。
同时,如果UE具有服务小区,即,如果UE是处于与eNB的RRC_连接状态或者在RRC_空闲状态下被放置在特定小区中,则UE被视为被放置在eNB的覆盖内。
如果UE被放置在覆盖外,则仅模式2可以被应用。如果UE被放置在覆盖内,则UE可以根据eNB的配置来使用模式1或者模式2。
如果另一例外条件不存在,则仅当eNB执行配置时,UE可以将模式从模式1变成模式2或者从模式2变成模式1。
<D2D发现(ProSe直接发现)>
ProSe直接发现指的是在启用ProSe的UE发现与其邻近的其他启用ProSe的终端中使用的过程,并且也可以被称为ProSe直接发现。在下文中被用于ProSe直接发现的信息被称为发现信息。
PC 5接口可以被用于D2D发现。PC 5接口包括MAC层、PHY层、以及ProSe协议层,即,更高层。更高层(ProSe协议)处置发现信息的通告和监控的许可。发现信息的内容对于接入层(AS)来说是透明的。ProSe协议仅将有效的发现信息传输到AS,用于通告。MAC层从更高层(ProSe协议)接收发现信息。IP层没有被用于发送发现信息。MAC层确定被用于通告从更高层接收到的发现信息的资源。MAC层产生用于携带发现信息的MAC协议数据单元(PDU)并且将MACPDU发送到物理层。MAC报头没有被添加。
为了通告发现信息,存在两种类型的资源指配。
1.类型1
类型1是指配用于以非UE特定(UE-not-specific)的方式通告发现信息的资源的方法。eNB将用于发现信息通告的资源池配置提供给各种类型的UE。通过SIB可以广播配置。可以通过UE特定的RRC消息提供配置。或者可以通过除了另一层的RRC消息之外来广播配置或者可以通过UE特定的信令提供。
UE从指示的资源池自主地选择资源并且使用所选择的资源通告发现信息。UE可以在每个发现时段期间通过随机选择的资源来通告发现信息。
2.类型2
类型2是指配用于以UE特定(UE-specific)的方式通告发现信息的资源的方法。处于RRC_连接状态的UE可以通过RRC信号请求从eNB请求用于发现信号通告的资源。eNB可以通过RRC信号通告用于发现信号通告的资源。在为各种类型的UE配置的资源池内可以指配用于发现信号监控的资源。
eNB 1)可以通过SIB向处于RRC_空闲状态的UE通告用于发现信号通告的类型1资源池。其ProSe直接发现已经被允许的各种类型的UE在RRC_空闲状态下使用类型1资源池用于发现信息通告。可替选地,eNB 2)通过SIB来通告eNB支持ProSe直接发现,但是可以不提供用于发现信息通告的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UE需要进入RRC_连接状态以进行发现信息通告。
eNB可以配置UE必须使用类型1资源池用于发现信息通告或者必须通过与处于RRC_连接状态的UE有关的RRC信号使用类型2资源。
图6是ProSe发现过程的实施例。
参考图6,假定UE A和UE B具有在其中被管理的启用ProSe的应用程序,并且已经被配置成在应用程序中它们之间具有“朋友”关系,即,其中在它们之间可以允许D2D通信的关系。在下文中,UE B可以被表示为UE A的“朋友”。应用程序可以是,例如,社交网络程序。“3GPP层”对应于用于使用由3GPP已经定义的ProSe发现服务的应用程序的功能。
在各种类型的UE A和B之间的直接发现可以经历下述过程。
1.首先,UE A执行与APP服务器的有规律的应用层通信。通信是基于应用程序接口(API)。
2.UE A的启用ProSe的应用程序接收具有“朋友”关系的应用层ID的列表。通常,应用层ID可以具有网络接入ID形式。例如,UE A的应用层ID可以具有诸如“adam@example.com”的形式。
3.UE A请求用于UE A的用户的私有表达代码和用于用户的朋友的私有表达代码。
4. 3GPP层可以将表示代码请求发送到ProSe服务器。
5.ProSe服务器将由运营商或者第三方APP服务器提供的应用层ID映射到私有表示代码。例如,诸如adam@example.com的应用层ID可以被映射到诸如“GTER543$#2FSJ67DFSF”的私有表示代码。可以基于从网络的APP服务器接收到的参数(例如,映射算法、密钥值等等)执行这样的映射。
6.ProSe服务器将各种类型的被导出的表示代码发送给3GPP层。3GPP层向启用ProSe的应用程序通告用于被请求的应用层ID的各种类型的表示代码的成功接收。此外,3GPP层生成在应用层ID和各种类型的表示代码之间的映射表。
7.启用ProSe的应用程序请求3GPP层以开始发现过程。即,当提供的“朋友”中的一个邻近UE A并且直接通信是可能的时,启用ProSe的应用程序请求3GPP层开始发现。3GPP层通告UE A的私有表示代码(即,在上面的示例中,“GTER543$#2FSJ67DFSF”,即,adam@example.com的私有表示代码)。在下文中这被称为“通告”。仅对于已经事先接收这样的映射关系的“朋友”来说可以获知在相应的应用程序的应用层ID和私有表示代码之间的映射,并且“朋友”可以执行这样的映射。
8.假定UE B操作与UE A相同的启用ProSE的应用程序,并且已经执行前述的步骤3至6。被放置在UE B中的3GPP层可以执行ProSE发现。
9.当UE B从UE A接收前述的“通告”时,UE B确定是否对于UE B来说已知被包括在“通告”中的私有表示代码并且是否私有表示代码被映射到应用层ID。如在步骤8中所述,因为UE B也已经执行步骤3至6,所以知道私有表示代码、在私有表示代码和应用层ID之间的映射、以及UE A的相应的应用程序。因此,UE B可以从UE A的“通告”发现UE A。3GPP层向UEB内的启用ProSe的应用程序通告已经发现adam@example.com。
在图6中,通过考虑各种类型的UE A和UE B、ProSe服务器、APP服务器等等的全部已经描述了发现过程。从在各种类型的UE A和UE B之间的操作的角度来看,UE A发送称为通告的信号(此过程可以被称为通告),并且UE B接收通告并且发现UE A。即,从属于由各种类型的UE执行并且与另一UE直接有关的操作是仅一个步骤的角度来看,图6的发现过程也被称为单一步骤发现过程。
图7是ProSe发现过程的另一实施例。
在图7中,各种类型的UE 1至4被假定是被包括在特定组通信系统使能器(groupcommunication system enabler,GCSE)组中的各种类型的UE。假定UE 1是发现者并且UE2、3以及4的类型是被发现者(discoveree)。UE 5是与发现过程无关的UE。
UE 1和UE 2-4可以在发现过程中执行下一个操作。
首先,UE 1广播目标发现请求消息(在下文中可以被缩写为发现请求消息或者M1)以便于发现是否被包括在GCSE组中的特定UE在邻近。目标发现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特定GCSE组的唯一的应用程序组ID或者层-2组ID。此外,目标发现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唯一的ID,即,UE 1的应用程序私有ID。可以由各种类型的UE 2、3、以及5接收目标发现请求消息。
UE 5没有发送响应消息。相反地,被包括在GCSE组中的各种类型的UE 2、3、以及4发送目标发现响应消息(在下文中可以被缩写为发现响应消息或者M2)作为对目标发现请求消息的响应。目标发现响应消息可以包括发送消息的UE的唯一的应用程序私有ID。
在下面描述参考图7描述的ProSe发现过程中的各种类型的UE之间的操作。发现者(UE 1)发送目标发现请求消息并且接收目标发现响应消息,即,对目标发现请求消息的响应。此外,当被发现者(例如,UE 2)接收目标发现请求消息时,其发送目标发现响应消息,即,对目标发现请求消息的响应。因此,各种类型的UE中的每个执行2步骤的操作。在此方面中,图7的ProSe发现过程可以被称为2步发现过程。
除了在图7中描述的发现过程之外,如果UE 1(发现者)发送发现确认消息(在下文中可以被缩写为M3),即,对目标发现响应消息的响应,则这可以称为3步发现过程。
同时,支持D2D操作的UE可以将向另一网络节点(例如,另一UE或者基站)提供中继功能。
图8示出提供中继功能的UE的示例。
参考图8,UE2 153在基站151和UE1 152之间执行转发器功能。即,UE2 153可以被称为在位于网络的覆盖154外的UE1 152和基站151之间的执行中继功能的网络节点。在UE1152和UE2153之间执行D2D操作。可以在UE 2 153和基站151之间执行传统的蜂窝通信或者广域网(WAN)通信。在图8中,因为UE1 152位于网络覆盖外,所以如果UE2 153在其间不提供中继功能则其不能够与基站151通信。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UE发送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以便于执行D2D操作的方法。
UE可以是用作中继单元的UE。在一个示例中,支持D2D操作的UE 1可以在位于网络的覆盖外的UE 2和网络之间执行与转发器相似的作用。即,UE 1可以接收从网络发送的信号并且将信号发送到位于覆盖外的UE 2或者可以接收由在覆盖外的UE 2发送的信号并且将信号发送到网络。在UE 1和2之间可以使用D2D操作。
在下文中,使用D2D操作执行中继通信的UE将会被称为“D2D UE”、或者“DRUE”。当使用D2D操作执行中继通信时DRUE可以发送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在下文中,被用于D2D操作的同步信号将会被称为SSS(侧链路同步信号),并且被用于D2D操作的广播信道将会被称为PSBCH(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以便区分于现有的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
SSS可以包括主侧链路同步信号(PSSS)和辅侧链路同步信号(SSSS)中的至少一个。
在下文中,UE使用无线信道与另一UE直接地通信被称为D2D通信(即,在下文中,在上面提及的ProSe直接通信和ProSe发现被统称为D2D通信)。UE指的是用户设备。然而,当诸如基站的网络设备根据在UE之间的通信方法发送/接收信号时诸如基站的网络设备可以被视为一种UE。
在下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起见,将会参考3GPP LTE/LTE-A系统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适用的系统的范围不限于3GPP LTE/LTE-A系统并且可以被扩展到其他系统。
在下面的表中示出PSBCH和SSS传输操作/方法的示例。
[表1]
参考表1,通过加扰、调制、层映射、变换预编码、预编码、映射到物理资源等等,可以发送PSBCH。
使用加扰序列加扰比特b(0),...,b(Mbit-1)的块。在此,Mbit表示在一个子帧中在PBSCH上发送的比特的数目。被用于加扰的加扰序列可以使用基于用于发送PSBCH的每个子帧的NSL ID产生的序列。PSBCH使用QPSK作为调制方案。使用单天线端口的假定执行层映射和预编码。
接下来,将参考上面的表1描述SSS的传输方法。
SSS可以包括PSSS和SSSS。可以在相同的子帧中使用两个级联的SC-FDMA符号,更加具体地,第一时隙中的第二和第三SC-FDMA符号发送PSSS(这对正常CP适用;在扩展CP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时隙的第一和第二SC-FDMA符号可以发送PSSS)。均具有62的长度的两个序列可以被用于两个SC-FDMA符号,并且序列的根索引在NSL ID是167的情况与NSL ID不是167的情况之间是不同的。在此,NSL ID可以是物理层侧链路同步标识,并且可以具有从0到335或者更少的值。NSL ID可以被划分成id_net和id_oon,其中id_net是在覆盖内使用的值,并且id_oon是在覆盖外使用的值。Id_net可以具有从0到167的值,并且id_oon可以具有从168到335的值。
在相同的子帧中使用两个级联的SC-FDMA符号,更加具体地,在第二时隙中使用第五和第六SC-FDMA符号可以发送SSSS(这对正常CP适用;在扩展CP的情况下,使用第二时隙的第四和第五SC-FDMA符号可以发送SSSS)。均具有62的长度的两个序列可以被用于两个SC-FDMA符号。
为了解释的方便起见,本发明适用的一些术语和情形将被描述。
图9示出针对DRUE#N设置的DL CARRIER#X、UL CARRIER#X、和CARRIER#Y。
参照图9,DRUE#N分配有“DL CARRIER#X”(该“DL CARRIER#X”是与WAN(广域网通信)有关的下行链路载波)和“UL CARRIER#X”(该“UL CARRIER#X”是与WAN(广域网通信)有关的上行链路载波)。进一步地,DRUE#N分配有与D2D通信(或者D2D中继通信)有关的“CARRIER#Y”。即,DL CARRIER#X和UL CARRIER#X分别是构成DRUE#N的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或者针对DL CARRIER#X和UL CARRIER#X,DRUE#N的服务小区存在)。CARRIER#Y是用于D2D通信的载波。
在下文中,假设并且解释该情况。
在D2D通信中,与D2D通信有关的参数值和所使用的操作过程可以根据UE是否处于网络(小区)覆盖范围内或者处于覆盖范围外而变化。因此,UE可能需要执行测量以便确定UE是否处于网络(小区)覆盖范围内或者处于覆盖范围外,以执行D2D通信。
在下文中,基于(DL)载波,可以执行测量以便确定UE是否处于网络(小区)覆盖范围内或者处于覆盖范围外,以执行D2D通信。进一步地,基于(DL)载波,可以确定S-CRITERION(小区选择或者重选)。可以将该(DL)载波称为MEA_CARRIER。进一步地,基于MEA_CARRIER,可以执行与D2D通信有关的(下行链路)测量(例如,(D2D传输)功率设置有关的PL(路径损耗)测量)。进一步地,与D2D通信有关的(下行链路)同步可以基于MEA_CARRIER。可以经由预定义信令(例如,SIB、RRC)将MEA_CARRIER设置(或者配对)信息传送到D2D UE。
在所图示的情况下,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DL CARRIER#X解释成被设置为ULCARRIER#X的MEA_CARRIER(和/或可以将CARRIER#Y的MEA_CARRIER解释成被设置为DLCARRIER#X)。
同样,可以将DRUE#N解释成在基于DL CARRIER#X执行WAN通信的基站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的覆盖内(IN-COVERAGE)D2D UE。
在图示的情况下,假设不存在基于相应的CARRIER#Y执行WAN通信的基站。因此,将仅使用CARRIER#Y执行D2D通信的D2D UE视作“覆盖外(OUT-OF-COVERAGE)(D2D UE)”。
可以将CARRIER#Y解释成仅针对D2D通信(或者D2D中继通信)使用的载波(或者资源)(或者未分配MEA_CARRIER的载波)。
另外,为了便于解释,在一个示例中,将使用CARRIER#Y执行与DRUE#N的D2D中继通信的OOC D2D UE称为“OOC D2D UE#K”。在图9中,UE#K是OOC D2D UE#K。由于OOC D2D UE#K未在DL CARRIER#X上找到基站(或者小区)并且在尚未进行预先配置的CARRIER#Y上执行OOC D2D通信,所以可以将OOC D2D UE#K解释成D2D UE。可以将OOC D2D UE#K解释成D2DUE,由于RF能力限制,该D2D UE无法在UL CARRIER#X所属的带中执行D2D通信,而只能够在CARRIER#Y所属的带中执行D2D通信。
在下文中,本发明的建议可以按照有限的方式被应用于以下情况:DRUE#N仅使用CARRIER#Y执行D2D通信(或者D2D中继通信)的情况和/或DRUE#N使用UL CARRIER#X和CARRIER#Y执行D2D通信(或者D2D中继通信)的情况。
此外,当DRUN#N在CARRIER#Y上进行D2D中继通信时,本发明的建议允许OOC D2DUE#K通过允许DRUN#N有效地发送SSS和/或PSBCH来有效地接收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信息(或者D2D中继通信数据)。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DRUE#N解释成带外中继器。此处,可以将带外中继器定义为转发器,在该转发器中,在基站与转发器之间的第一链路和在转发器与UE之间的第二链路不按照同一频率运行,或者在频域中将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充分隔离,从而使得尽管同时激活两条链路,但不会存在干扰问题。
在一个示例中,当DRUE#N在CARRIER#Y上进行D2D通信(或者D2D中继通信)时,可以扩展本发明的建议。可替选地,无论CARRIER#Y是否分配有MEA_CARRIER(或者CARRIER#Y的MEA_CARRIER是否被设置为DL CARRIER#X),都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建议。否则,本发明的建议可能只适用于CARRIER#Y分配有MEA_CARRIER的情况或者CARRIER#Y的MEA_CARRIER被设置为DL CARRIER#X的情况。
另外,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DRUE#N解释成使用CARRIER#Y将与DL CARRIER#X(其是MEA_CARRIER)(或者UL CARRIER#X)有关的(系统/中继)信息(或者使用DL CARRIER#X与其执行WAN DL通信的基站有关的(系统/中继)信息)中继(至OOC D2D UE#K)。另外,在一个示例中,按照DL CARRIER#X(其是MEA_CARRIER)(或者UL CARRIER#X)的视角或者按照使用DL CARRIER#X与其执行WAN DL通信的基站的视角,可以将DRUE#N解释成处于RRC连接状态(RRC_CONNECTED)。
[本方法#1]当DRUE#N使用CARRIER#Y发送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时,可以将其定义为遵循以下规则中的一些或者全部。
(示例#1)可以将用于生成PSSS序列的根序列索引值定义为使用针对覆盖内(在下文中,称为IC)定义的值。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针对IC的PSSS根序列索引值定义为26,并且可以将针对OOC的PSSS根序列索引值定义为37。
当应用这种规则时,就OOC D2D UE#K而言,可以将由DRUE#N使用CARRIER#Y发送的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PSSS视为由IC D2D UE发送的PSSS。此时,PSSS传输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IC SSS传输资源(或者OSS SSS传输资源或者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传输资源)来执行。
(示例#2)可以将用于生成SSSS序列的侧链路同步标识(ID)值定义为使用针对覆盖范围内(IC)定义的值。即,针对覆盖范围内目的和覆盖范围外目的之间定义了用于生成SSSS序列的特定ID值。当DRUE#N使用CARRIER#Y发送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S时,可以使用针对IC的ID。此处,在一个示例中,将针对IC的侧链路同步ID值定义为{0,1,...,167}(参见表1中的id_net)。针对OOC的侧链路同步ID值是{168,169,...,335}(参见表1中的id_oon)。
当应用该规则时,就OOC D2D UE#K而言,可以将DRUE#N使用CARRIER#Y发送的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S视为由IC D2D UE发送的SSSS。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中,当应用这个(示例#2)时,SSSS传输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IC SSS传输资源(或者OOC SSS传输资源或者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传输资源)来执行。
(示例#3)在一个示例中,通过PSBCH传输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DFN(D2D(SUB)帧号)(DFN(D2D(SUB)FRAME NUMBER))、TDD UL-DL配置(TDD UL-DLCONFIGURATION)、覆盖内指示符(IN-COVERAGE INDICATOR)、侧链路系统带宽(SIDELINKSYSTEM BANDWIDTH)和保留的字段(RESERVED FIELD)。在这些内容中,如果覆盖内指示符具有特定值(在一个示例中,“1”),则覆盖内指示符可以通知PSBCH是从IC D2D UE发送的D2D信号。当DRUE#N可以使用CARRIER#Y发送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PSBCH时,DRUE#N可以将覆盖内指示符设置为“1”。在这种情况下,就OOC D2D UE#K而言,可以将由DRUE#N使用CARRIER#Y发送的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PSBCH视为由IC D2D UE发送的PSBCH。
在另一示例中,通过将经由PSBCH传输的内容中的保留的字段设置为预先定义的值,就OOC D2D UE#K而言,可以将PSBCH定义为被解释成由D2D中继UE(或者(版本13)IC D2DUE)发送的PSBCH。
此外,在一个示例中,当应用该(示例#3)时,PSBCH传输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ICSSS传输资源(或者OOC SSS传输资源或者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传输资源)来执行。
(示例#4)通过预先定义的信令,可以将哪个载波是CARRIER#Y的MEA_CARRIER通知给DRUE#N。
在一个示例中,如果将CARRIER#Y的MEA_CARRIER设置为(或者用信号通知给)DLCARRIER#X,则允许DRUE#N按照与IC中相同的方式来配置/发送通过使用CARRIER#Y发送的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此处,在一个示例中,相应的SSS和/或PSBCH传输可以配置为通过使用IC SSS传输资源(或者OOC SSS传输资源或者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传输资源)来执行。
另一方面,如果未设置(用信号通知)CARRIER#Y的MEA_CARRIER(或者未将CARRIER#Y的MEA_CARRIER设置为(或者用信号通知给)DL CARRIER#X),则允许DRUE#N按照与OCC中相同的方式来配置/发送通过使用CARRIER#Y发送的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
此处,在一个示例中,相应的SSS和/或PSBCH传输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OCC SSS传输资源(或者IC SSS传输资源或者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传输资源)来执行。在另一示例中,如经由与MEA_CARRIER设置有关的信令指定的(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基于关于其是IC还是OCC的确定,来确定用于生成PSSS序列的根序列索引和/或用于SSSS序列生成的侧链路同步ID),可以基于对CARRIER#Y的MEA_CARRIER的测量和S-CRITERION满意度来确定使用CARRIER#Y的传输操作。
图10图示了使用上文的示例#4的特定方法。
参照图10,用户设备(DRUE#N)确定在不是主载波的非主载波上是否存在激活的服务小区,以执行D2D操作(S190)。在一个示例中,假定用户设备与使用DL CARRIER#X和ULCARRIER#X的特定基站具有RRC连接状态,并且希望使用CARRIER#Y来发送D2D发现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确定在CARRIER#Y上是否存在激活的服务小区。
如果在非主载波上存在激活的服务小区,则用户设备使用激活的服务小区进行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S191)。
另一方面,如果在非主载波上不存在激活的服务小区,则用户设备使用由当前服务小区(基站)指示的一个下行链路载波进行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S192)。一个下行链路载波可以是作为一对载波中的其中一个的DL载波(例如,由系统信息链接的DL载波),用户设备经由该DL载波执行D2D操作(例如,D2D发现信号传输);或者可以是不具备该限制的DL载波(即,不是由系统信息链接的DL载波)。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由用户设备发送D2D发现信号的方法。
参照图11,DRUE#N将D2D兴趣信息发送至服务小区(基站)(S111)。D2D兴趣信息可以是向服务小区通知DRUE#N对特定载波上的D2D操作感兴趣的信息。在一个示例中,DRUE#N可以向服务小区通知其对使用CARRIER#Y,而不是DL CARRIER#X和UL CARRIER#X来发送D2D发现信号感兴趣,DL CARRIER#X和UL CARRIER#X是正在与服务小区执行WAN通信的载波。D2D兴趣信息可以与用户设备的能力信息(UE能力信息)分开提供或者被包括在用户设备能力信息中。
服务小区向DRUE#N提供指示所测量的载波(MEA_CARRIER)的MEA_CARRIER指示信息(S112)。在上述示例中,可以向DRUE#N通知CARRIER#Y的MEA_CARRIER是DL CARRIER#X。
DRUE#N可以测量由MEA_CARRIER指示信息指示的DL载波并且基于DL载波来执行同步(S113)。此处,可以假设不存在针对DRUE#N使用CARRIER#Y的激活的服务小区。如果存在针对DRUE#N使用CARRIER#Y的激活的服务小区,则使用激活的服务小区进行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
DRUE#N基于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将D2D发现信号发送至UE#K(S114)。作为附加示例,DRUE#N可以针对DL CARRIER#X执行覆盖范围内/覆盖范围外确定,从而针对使用CARRIER#Y的D2D操作,使用覆盖范围内的D2D参数或者覆盖范围外的D2D参数。
(示例#5)UE可以被配置为根据以下规则中的一些或者全部来配置/发送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
1)用于生成PSSS序列的根序列ID和/或用于SSSS序列生成的侧链路同步ID使用针对OOC目的定义的内容,但是将通过PSBCH传输的内容中的保留的字段设置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将覆盖内指示符设置为1)。因此,从OOC D2D UE#K的角度可以解释从D2D中继UE或者(版本13)IC D2D UE发送与相应的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
作为另一示例,用于生成PSSS序列的根序列ID和/或用于SSSS序列生成的侧链路同步ID使用针对IC目的定义的内容,并且将通过PSBCH传输的内容中的保留的字段设置为预先定义的值(或者将覆盖内指示符设置为0)。因此,从OOC D2D UE#K的角度可以解释从D2D中继UE或者(版本13)IC D2D UE发送与相应的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
2)用于生成PSSS序列的根序列ID和/或用于SSSS序列生成的侧链路同步ID使用针对IC目的定义的内容,并且将通过PSBCH传输的内容中的覆盖内指示符设置为1(或者将保留的字段设置为预先定义的值)。因此,从OOC D2D UE#K的角度可以解释从D2D中继UE或者(版本13)IC D2D UE发送与相应的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
3)作为另一示例,用于生成PSSS序列的根序列ID和/或用于SSSS序列生成的侧链路同步ID使用针对IC(或者OCC)目的定义的内容,并且可以将用于PSBCH加扰序列生成器的初始化的侧链路同步ID(参见表1)定义为使用(或者替换)与预配置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D2D中继通信有关的侧链路同步ID值。
此处,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侧链路同步ID值设置为(或者用信号通知给)针对OCC的侧链路同步ID(例如,{168,169,...,335})(参见表1中的id_oon)中的一个或者可以将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侧链路同步ID值设置为(或者用信号通知给)针对IC的侧链路同步ID(例如,{0,1,...,167}(参见表1中的id_net)中的一个。
(示例#6)用于确定与PSSS序列生成有关的根序列索引的侧链路同步ID和/或用于生成SSSS序列的侧链路同步ID(参见表1)可以被配置为使用(或者替换)如针对OOC预配置的或者预先用信号通知的侧链路同步ID值(例如,{168,169,...,335})(参见表1)。此处,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规则定义为预先用信号通知(或者预设置)与SSS(和/或PSBCH)传输有关的资源。当应用这种规则时,在一个示例中,通过使用CARRIER#Y来发送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的(多个)DRUE可以被配置为针对PSSS和/或SSSS序列生成和/或PSBCH加扰序列生成器初始化使用相同的侧链路同步ID。
另外,这种规则使执行带外D2D中继的UE发送针对OOC目的的PSSS和/或SSSS序列。然而,可以将侧链路同步ID和(与PSSS和/或SSSS传输有关的)资源解释成从基站用信号进行通知。另外,在一个示例中,如果应用了这种规则,则通过使用CARRIER#Y来发送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的(多个)DRUE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相同的资源来发送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作为另一示例,用于确定与PSSS序列生成有关的根序列索引的侧链路同步ID和/或用于SSSS序列生成的侧链路同步ID可以被配置为使用(或者替换)如针对IC预配置的或者预先用信号通知的侧链路同步ID值(例如,{0,1,...,167})(参见表1中的id_net)。
在一个示例中,如果OOC D2D UE#K从DRUE#N接收应用了上述的[本方法#1]的一些或者全部规则的SSS和/或PSBCH,则可以将与相应的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定义为具有高于通过使用CARRIER#Y从其他OOC D2D UE接收到的应用了上述的[本方法#1]的一些或者全部规则的SSS和/或PSBCH的同步源选择优先级(或者根据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和/或数据和/或发现接收,可以将与相应的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定义为具有高于通过使用CARRIER#Y从其他OOC D2D UE接收到的应用了上述的[本方法#1]的一些或者全部规则的SSS和/或PSBCH的优先级)。
作为另一示例,如果OOC D2D UE#K从DRUE#N接收应用了上述的[本方法#1]的一些或者全部规则的SSS和/或PSBCH,则相应的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可以被定义为具有比使用CARRIER#Y从其他OOC D2D UE接收到的应用了上述的[本方法#1]的一些或者全部规则的SSS和/或PSBCH的优先级高的同步源选择优先级(SYNCHRONIZATION SOURCESELECTION PRIORITY),而且具有比使用CARRIER#Y从其他IC D2D UE接收到的应用了上述的[本方法#1]的一些或者全部规则的SSS和/或PSBCH的优先级高的同步源选择优先级(SYNCHRONIZATION SOURCE SELECTION PRIORITY)。此处,在一个示例中,这些规则可以适用于以下情况:情况1)当基于CARRIER#Y执行WAN通信的基站时,因此,可以出现部分覆盖场景;情况2)当DRUE#N配置/发送与D2D中继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USCH时,用于生成PSSS序列的根序列ID和/或用于SSSS序列生成的侧链路同步ID使用针对IC目的定义的内容,并且将通过PSBCH传输的内容中的覆盖内指示符设置为0(或者将保留的字段设置为预先定义的值)。
作为另一示例,如果DRUE#N正使用UL CARRIER#X以及CARRIER#Y执行D2D通信,则规则可以被配置为使得使用CARRIER#X的D2D发送(TX)操作(和/或D2D接收(RX)操作)可以具有比使用CARRIER#Y的D2D发送(TX)操作(和/或D2D接收(RX)操作)更高的优先级。此处,在一个示例中,这种规则的应用可以产生IC D2D TX操作(或者IC D2D RX操作)(即,使用ULCARRIER#X的D2D通信)具有比使用CARRIER#Y的D2D中继通信更高的优先级的解释。
作为又一示例,如果DRUE#N不具备使用UL CARRIER#X和CARRIER#Y同时执行D2D通信的能力,则可以在使用UL CARRIER#X来执行D2D通信的时段期间抑制使用CARRIER#Y的D2D中继通信(或者D2D中继操作)。
作为另一示例,如果DRUE#N正使用UL CARRIER#X以及CARRIER#Y执行D2D通信,则规则可以被配置为使得使用CARRIER#Y的D2D发送(TX)操作(和/或D2D接收(RX)操作)可以具有比使用CARRIER#X的D2D发送(TX)操作(和/或D2D接收(RX)操作)更高的优先级。在一个示例中,如果DRUE#N不具备使用UL CARRIER#X和CARRIER#Y同时执行D2D通信的能力,则可以在使用ULCARRIER#Y执行D2D通信的时段期间抑制使用CARRIER#X的D2D中继通信(或者D2D中继操作)。该规则可以仅被应用于以下情况:当通过预定义信令将CARRIER#Y的MEA_CARRIER设置为DL CARRIER#X的情况,或者当DRUE#N使用CARRIER#Y来中继基于DLCARRIER#X来执行WAN通信的基站的(系统)信息的情况。
在另一示例中,虽然DRUE不具有要发送至其他D2D OOC UE的信息(或者PSCCH(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SCH(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但DRUE可以使用预先定义的方法(或者规则)向其他D2D OOC UE指示其存在。按照这种方式,OOC D2D UE可以检测相应的DRU并且向其发送数据以支持(或者执行)与网络的中继操作。此处,在一个示例中,尽管DRUE不具有要传输至其他D2D OOC UE的信息(或者PSCCH(PHYSICAL侧链路控制信道)/PSSCH(PHYSICAL侧链路共享信道)),但DRUE可以通过发送预先定义的特殊PSCCH和/或SSS(在预定义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时间/时段内)来向其他D2D OOC UE宣告其存在。此处,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相应的PSCCH上的组目的地ID字段(组目的地ID字段)设置为预定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特殊值。具体地,在一个示例中,提出的方案不仅可以适用于带外D2D中继器,而且还可以适用于带内D2D中继器。此处,当基站与转发器之间的链路和转发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链路共享相同的载波频率时,可以将带内中继器定义为转发器。
作为另一示例,无论流量如何,DURE可以被配置为发送预先定义的特殊PSCCH(在预先定义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时间/时段内),从而确保DRUE可以可靠地发送SSS(在预先定义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时间/时段)。此处,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PSCCH上的组目的地ID字段设置为预先定义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特定值。作为另一示例,虽然不存在要传输至其他D2D OOC UE(或者PSCCH/PSSCH)的信息,但DRUE可以被配置为在预先定义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时间/时段内执行SSS传输。
作为另一示例,当DRUE#N基于上述提出的规则中的一些或者全部来执行使用CARRIER#Y的D2D中继通信(或者D2D通信)时,可以将在以下示例#A至#E中的一些或者全部信息定义为使得将这些规则设置为(或者假设为)与针对CARRIER#Y的MEA_CARRIER(或者预先定义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特定载波,其中,可以使用特定载波执行WAN DL通信)的规则相同。
(示例#A)DFN(D2D帧数)信息。在使用CARRIER#Y发送的PSBCH内容中,可以将DFN字段均等地设置为相应的MEA_CARRIER的SFN(系统(SUB)帧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使用CARRIER#Y的与D2D中继通信(或者D2D通信)有关的时间/频率同步解释成等于针对MEA_CARRIER的与D2D中继通信(或者D2D通信)有关的时间/频率同步。
(示例#B)TDD UL-DL配置信息。如果CARRIER#Y的MEA_CARRIER是FDD载波,则将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设置为“000”。如果CARRIER#Y的MEA_CARRIER是TDD载波,可以将在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均等地设置为指向相应的MEA_CARRIER的TDD UL-DL配置。在另一示例中,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可以是FDD载波(/带),或者CARDER_CONDITION字段可以被配置为使得根据CARRIER#Y是TDD载波(/带)还是FDD载波(/带)来确定相应的TDDUL-DL配置字段值,无论MEA_CARRIER是FDD载波还是TDD载波。
在另一示例中,如果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根据提出的规则指示TDD系统(或者(实际的)TDD UL-DL配置),则可以参照针对在TDD系统上执行D2D通信而定义的表定义在PSCCH(SCI格式0)上的时间资源图案字段值与子帧指示符位图之间的互通/匹配关系,该互通/匹配关系确定使用CARRIER#Y传输的(模式1)PSSCH的时间分辨率图案(如在3GPP TS 36.213规范中定义的)。相反,如果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指示FDD系统(即,“000”),则可以参照针对在FDD系统上执行D2D通信而定义的表定义在PSCCH(SCI格式0)上的时间资源图案字段值与子帧指示符位图之间的互通/匹配关系,该互通/匹配关系确定使用CARRIER#Y传输的(模式1)PSSCH的时间分辨率图案(如在3GPP TS 36.213规范中定义的)。在又一示例中,如果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根据提出的规则指示(实际的)TDD UL-DL配置或者TDD系统,则可以将模式2PSSCH的时间资源图案候选(即,“ITRP”[1])定义为假设(或者表示)与相应的TDD UL-DL配置相匹配的候选。相反,如果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指示FDD系统(即,“000”),则可以将模式2PSSCH的时间资源图案候选(即,“ITRP“”[1])定义为假设(或者表示)与相应的FDD UL-DL配置相匹配的候选。
(示例#C)覆盖内指示符信息。在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可以根据相应的MEA_CARRIER的IN/OOC状态来设置覆盖内指示符字段。
(示例#D)CARRIER#Y的MEA_CARRIER(或者预先定义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特定载波(将WAN DL通信执行到该特定载波)和与PAIRED UL载波有关的发现和/或通信和/或与SSS/PSBCH发送(和/或接收)有关的资源池设置信息。
(示例#E)时间(或者子帧或者无线电帧)(和/或频率)同步。作为另一示例,无论MEA_CARRIER如何,可以将规则定义为(始终)将时间(或者子帧或者无线电帧)同步到Pcell(或者与和中继通信有关的SCI格式0(D2D许可)传输有关的调度小区(即,模式1))。
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将规则定义为使得无论CARRIER#Y的MEA_CARRIER是否是TDD/FDD载波,可以将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DFN字段、覆盖内指示符字段、侧链路系统带宽和保留的字段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或者固定)为预先定义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值。此处,作为提出的方案的应用的示例,可以将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设置或者固定为预先定义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00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CARRIER#Y解释成(虚拟)FDD UL载波。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将规则定义为使得当DRUE#N通过使用CARRIER#Y(基于模式1)执行D2D中继通信时,其通过使用其他载波基于跨载波调度来传输SCI格式0(D2D许可)(与中继通信有关)。
作为另一示例,当D2D UE#X通过使用预先设置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CARRIER#T和CARRIER#F来执行D2D通信时,如果针对OOC考虑(或者确定)CARRIER#F,并且针对IC考虑(或者确定)CARRIER#T,则可以根据以下规则/假设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实现通过使用CARRIER#F来传输SSS、PSBCH、PSCCH、PSSCH和PSDCH(物理侧链路发现信道)中的至少一个。此处,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CARRIER#F解释成V2V通信(车到车通信,可以将其解释成在车辆之间的直接通信)专用的载波。此外,作为示例,只有在D2D UE#X不(使用CARRIER#F)执行D2D中继通信时(或者如果未将D2D UE#X设置为使用CARRIER#F的DRUE)才可以使用这些规则/假设。
(示例#A)用于确定与使用CARRIER#F发送的PSSS序列生成有关的根序列索引的侧链路同步ID和/或用于生成SSSS序列的侧链路同步ID(参见表1)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侧链路同步ID值,在一个示例中,{168,169,...,335}(参见表1中的id_oon),如针对OOC预先发信号通知(或者预设置)的。此处,在一个示例中,还可以预先用信号通知(或者预设置)与SSS(和/或PSBCH)传输有关的资源。在一个示例中,如果应用了这种规则,则使用CARRIER#F(仅针对V2V通信)发送(与V2V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的(多个)D2D UE可以被配置为针对PSSS和/或SSSS序列生成(和/或针对PSBCH加扰序列生成器初始化)使用相同的侧链路同步ID。另外,在一个示例中,如果应用了这种规则,则使用CARRIER#F(仅针对V2V通信)发送(与V2V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的(多个)D2D UE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相同的资源发送相应的SSS(和/或PSBCH)。在另一示例中,用于确定与使用CARRIER#F传输的PSSS序列生成有关的根序列索引的侧链路同步ID和/或用于生成SSSS序列的侧链路同步ID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侧链路同步ID值,在一个示例中,{0,1,...,167}(参见表1中的id_net),如针对IC预先发信号通知(或者预设置)的。
(示例#B)与预先建立的(或者预先用信号通知的)载波(称为'REF_CARRIER')有关的以下信息(即,待稍后描述的示例#B-1至#B-5中的至少一个)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可以被均等地应用于使用CARRIER#F发送的SSS、PSBCH、PSCCH、PSSCH和PSDCH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无论REF_CARRIER是CARRIER#F的MEA_CARRIER还是与CARRIER#T的MEA_CARRIER配对的UL载波(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用信号通知的)特定载波(经由该特定载波来执行WAN DL通信)),都可以将REF_CARRIER定义为PCell或者与(和V2V通信有关的)SCI格式0(D2D许可)传输相关联的调度小区(即,模式1)。
(示例#B-1)DFN信息。此处,在一个示例中,在使用CARRIER#F传输的PSBCH内容中,可以将DFN字段均等地设置为相应的REF_CARRIER的SFN(系统(子)帧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使用CARRIER#F的与D2D通信有关的时间(/频率)同步解释成等于使用REF_CARRIER的与D2D通信有关的时间(/频率)同步。
(示例#B-2)TDD UL-DL配置信息。例如,如果CARRIER#F的REF_CARRIER是FDD载波,则将在使用CARRIER#F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设置为“000”。当CARRIER#F的REF_CARRIER是TDD载波时,可以将在使用CARRIER#F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均等地设置为指向相应的REF_CARRIER的TDD UL-DL配置。作为另一示例,无论REF_CARRIER是FDD载波还是TDD载波,在使用CARRIER#F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都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基于CARRIER#F是FDD载波(带)还是TDD载波(带)来确定相应的TDDUL-DL配置字段值。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使用CARRIER#F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根据提出的规则指示TDD系统(或者(实际的)TDD UL-DL配置),则可以参照针对在TDD系统上执行D2D通信而定义的表定义在PSCCH(SCI格式0)上的时间资源图案字段值与子帧指示符位图之间的互通/匹配关系,该互通/匹配关系确定使用CARRIER#Y传输的(模式1)PSSCH的时间分辨率图案(如在3GPP TS 36.213规范中定义的)。相反,如果在使用CARRIER#F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指示FDD系统(即,“000”),则可以参照针对在FDD系统上执行D2D通信而定义的表定义在PSCCH(SCI格式0)上的时间资源图案字段值与子帧指示符位图之间的互通/匹配关系,该互通/匹配关系确定使用CARRIER#Y传输的(模式1)PSSCH的时间分辨率图案(如在3GPP TS 36.213规范中定义的)。在又一示例中,如果在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根据提出的规则指示(实际的)TDDUL-DL配置或者TDD系统,则模式2PSSCH的时间资源图案候选(即,“ITRP”[1])可以被定义为假设(或者表示)与相应的TDD UL-DL配置相匹配的候选。相反,如果在使用CARRIER#Y传输的PSBCH内容中的TDD UL-DL配置字段指示FDD系统(即,“000”),则模式2PSSCH的时间资源图案候选(即,“ITRP”[1])可以被定义为假设(或者表示)与相应的FDD UL-DL配置相匹配的候选。
(示例#B-3)覆盖内指示符信息。此处,例如,在使用CARRIER#F传输的PSBCH内容中,可以根据相应的REF_CARRIER的IN/OOC状态来设置覆盖内指示符字段。
(示例#B-4)与和发现和/或通信和/或SSS/PSBCH发送(和/或接收)有关的REF_CARRIER有关的资源池设置信息。
(示例#B-5)时间(或者子帧或者无线电帧)(和/或频率)同步。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将规则定义为(始终)将时间(或者子帧或者无线电帧)同步到REF_CARRIER。
在下文中,假设用户设备在CARRIER#X中执行D2D操作。当将与使用CARRIER#X(或者除了CARRIER#X之外的其他载波(如预先用信号通知的或者预定义的))的D2D TX和/或D2D RX操作相关联的定时参考(小区)(例如,SCELL(或者非PCELL)或者非服务小区)设置为或者用信号通知给PCELL(在下文中,称为REFER_CELL)时,和/或当从除了CARRIER#X之外的REFER_CELL接收到(或者跨载波用信号通知)与使用CARRIER#X的D2D TX和/或D2D RX操作相关联的资源池信息时,可以将以下规则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定义为被应用于此处。
即,当将UE设置为遵守除了执行D2D操作的载波CARRIER#X之外的载波的时间参考(更具体地,使用其他载波的小区的时间参考)或者从使用其他载波的小区接收资源池信息时,可以将以下规则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定义为被应用与此处。在下文中,将提供时间参考或者提供资源池信息的使用其他载波的小区称为参考小区(REFER_CELL)。稍后要描述的规则可以被定义为限于PCELL中处于RELL连接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和/或在PCELL中处于RRC空闲状态下的用户设备。
(规则1-1)REFER_CELL指示与基于CARRIER#X的OOC D2D通信有关的资源池信息和侧链路同步SIGNAL ID(SLSSID),连同与基于CARRIER#X的覆盖内(INC)D2D通信有关的资源池信息和SLSSID信息等。从D2D UE的角度看,这考虑了使用CARRIER#X的D2D通信变成覆盖外(OOC)的可能性。
从D2D UE的角度看,当使用CARRIER#X的D2D通信变成OOC时,UE在OOC情况下(例外)遵循(基于CARRIER#X的)定时,而不是基于REFER_CELL的定时参考(和/或TA),并且进一步地,可以将规则定义为基于从REFER_CELL接收的与OOC D2D通信有关的资源池信息和SLSSID来执行使用CARRIER#X的OOC D2D通信。在可替选的示例中,UE可以遵守基于REFER_CELL的定时参考(TA)或者在OOC情况下遵守基于REFER_CELL的定时参考和(基于CARRIER#X的)TA设置,并且进一步地,可以将规则定义为基于从REFER_CELL接收的与OOC D2D通信有关的资源池信息和SLSSID来执行使用CARRIER#X的OOC D2D通信。作为另一示例,从D2D UE的角度看,当使用CARRIER#X的D2D通信是INC时,UE可以遵守基于REFER_CELL的时序参考(TA)(或者在OOC情况下遵守基于REFER_CELL的定时参考和(基于CARRIER#X的)TA设置),并且,进一步地,可以将规则定义为基于从REFER_CELL接收的与INC D2D通信有关的资源池信息和SLSSID来执行使用CARRIER#X的INC D2D通信。
(规则1-2)REFER_CELL向D2D UE指示通常用于使用CARRIER#X的OOC D2D通信和INC D2D通信的公共资源池信息和SLSSID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因此,D2D UE可以基于所指示的资源池信息和SLSSID信息来执行基于CARRIER#X的OOC D2D通信和INC D2D通信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示例中,从D2D UE的角度看,如果使用CARRIER#X的D2D通信是OOC,则UE在OOC情况下(例外)遵循(基于CARRIER#X的)定时,而不是基于REFER_CELL的定时参考(和/或TA),并且进一步地,UE可以基于从REFER_CELL接收的与(公共)D2D通信有关的信息和SLSSID来执行使用CARRIER#X的OOC D2D通信。在可替选的示例中,UE可以遵守基于REFER_CELL的定时参考(TA)或者在OOC情况下遵守基于REFER_CELL的定时参考和(基于CARRIER#X的)TA设置,并且进一步地,UE可以基于从REFER_CELL接收的与(公共)D2D通信有关的资源池信息和SLSSID来执行使用CARRIER#X的OOC D2D通信。作为另一示例,从D2D UE的角度看,当使用CARRIER#X的D2D通信是INC时,UE可以遵守基于REFER_CELL的定时参考(TA)(或者在OOC情况下遵守基于REFER_CELL的定时参考和(基于CARRIER#X的)TA设置),并且进一步地,UE可以基于从REFER_CELL接收的与(公共)D2D通信有关的资源池信息和SLSSID来执行使用CARRIER#X的INC D2D通信。
另一方面,当将执行D2D TX(/RX)操作的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确定(或者假设)为覆盖内时,可以根据以下规则中的全部或者一些来实现非服务小区中的与D2D TX(/RX)操作有关的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
此处,假设服务小区(和/或PCELL)和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使用(或者属于)不同的载波。另外,以下规则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可以仅应用于以下情况:与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相关联的载波和与服务小区(和/或PCELL)相关联的载波具有带内(和/或带内连续的和/或带内非连续的)关系。
图12图示了用户设备执行D2D操作的情况。
参照图12,当在F1频率下具有充当服务小区(或者PCELL)的特定小区时,可能需要用户设备在F2频率下执行D2D操作。在F2频率下,用户设备可以位于非服务小区(或者SCELL)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将在F2频率下的非服务小区(或者SCELL)称为覆盖内非服务小区(或者覆盖内SCELL)。
在图12中描述的情况下,当用户设备试图执行D2D操作时,如何控制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是一个问题。在下文中,将对该问题进行详细地描述。
(规则#A-1)在执行D2D操作(D2D发送或者D2D接收)时,用户设备根据预定义的规则(或者用信号通知的信息)调整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然后发送D2D信号。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覆盖内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将与D2D TX(/RX)操作有关的频率同步应用于相应的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另外,可以根据覆盖内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进一步)应用或者假设在相应的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上的D2D TX(/RX)操作时间同步。
(规则#A-2)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覆盖内非服务小区应用或者假设在相应的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上的D2D TX(/RX)操作的同步。在这个连接中,可以将频率同步定义为遵循PCELL(和/或服务小区)。即,在图12中,用户装置根据在F1频率下的服务小区(PCELL)来调整频率同步,根据在F2频率下的非服务小区来调整时间同步,然后执行D2D操作。
图13是在应用规则#A-2时由用户设备执行D2D操作的方法。
参照图13,用户设备基于在第一频率下的主小区(或者服务小区)来应用频率同步(S210)。用户装置基于在第二频率F2下打算执行D2D操作的非服务小区(或者SCELL)来应用时间同步(S220)。
用户设备通过应用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来执行D2D操作(S230)。
例如,用户设备与在频率#1下作为PCELL(或者服务小区)的特定小区处于RRC连接状态,期望执行在频率#2下的D2D操作。在这个连接中,在频率#2下的小区可以是用户设备的非服务小区(或者SCELL)。用户设备可以处于非服务小区(或者SCELL)的覆盖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基于PCELL(或者服务小区)来调整D2D操作的频率同步并且基于在频率#2下的非服务小区(或者SCELL)来调整时间同步。
上述规则#A-2可以被应用于以下情况:用信号通知(或者指示)(与相应的非服务小区有关的)搜索窗口大小(或者参考同步窗口大小)为W2(<CP长度)(即,当在根据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的频率(/时间)同步与根据PCELL(和/或服务小区)的频率(/时间)同步之间的差异小时)。
图14图示了用户设备执行D2D操作的另一情况。
参照图14,当在F1频率下具有充当服务小区(或者PCELL)的特定小区时,可能需要用户设备在F2频率下执行D2D操作。在F2频率下,用户设备可以位于非服务小区(或者SCELL)的覆盖范围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在F2频率下的非服务小区(或者SCELL)称为覆盖外非服务小区(或者覆盖外SCELL)。
当假设执行D2D TX(/RX)操作的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被确定(或者假设)为处于覆盖外并且PCELL(和/或服务小区)处于覆盖中时,UE可以根据以下规则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将与D2D TX(/RX)操作有关的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应用于相应的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中。
假设服务小区(和/或PCELL)和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使用(或者属于)不同的载波。以下规则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可以仅应用于以下情况:与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相关联的载波和与服务小区(和/或PCELL)相关联的载波具有带内(和/或带内连续的和/或带内非连续的)关系。
(规则#B-1)可以将规则定义为基于覆盖内PCELL(和/或服务小区)来应用在相应的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上的与D2D TX(/RX)操作有关的频率同步。此处,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将规则定义为基于覆盖内PCELL(和/或服务小区)来应用在相应的非服务小区(和/或SCELL)上的与D2D TX(/RX)操作有关的时间同步。此处,在另一示例中,如果相应的D2DTX(/RX)UE在覆盖外非服务小区上具有覆盖外UE作为同步参考,则可以将规则定义为基于覆盖外UE(其SLSS)来应用在相应的非服务小区上的与D2D TX(/RX)操作有关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在可替选的示例中,可以将规则定义为基于覆盖外UE(其SLSS)来应用在相应的非服务小区上的与D2D TX(/RX)操作有关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中的一个,并且基于覆盖内PCELL(和/或服务小区)来应用在相应的非服务小区上的与D2D TX(/RX)操作有关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中的另一个。此处,作为另一示例,如果相应的D2D TX(/RX)UE在覆盖外的非服务小区上不具有覆盖外UE作为同步参考(即,D2D TX(/RX)UE本身是独立的同步参考),则可以基于覆盖内PCELL来应用/假设在相应的非服务小区上的与D2D TX(/RX)操作有关的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在可替选的示例中,D2D TX(/RX)UE本身配置/应用与D2D TX(/RX)操作有关的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中的一个,并且可以基于覆盖内PCELL来应用/假设与D2D TX/RX操作有关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中的另一个。
上述所提出的方案可以独立地实施,但也可以按照所提出的方案中的一些的组合的形式来实施。可以将上述所提出的方案定义为使得其仅仅有限地被应用于FDD系统(和/或TDD系统)环境。可以将上述所提出的方案定义为使得其限于模式2通信和/或类型1发现(和/或模式1通信和/或类型2发现)。另外,上述所提出的方案可以被定义为限于覆盖内D2DUE(和/或覆盖外D2D UE)(和/或RRC_连接的D2D UE(和/或RRC_空闲的D2D UE))。上述所提出的方案可以被定义为仅限于仅执行D2D发现(发送/接收)的D2D UE(和/或仅执行D2D通信(发送/接收)的D2D UE)。上述所提出的方案可以被定义为仅限于仅支持(设置)D2D发现(和/或仅支持或者设置D2D通信)的情况。上述所提出的方案可以被定义为仅限于使用具有频率间的其他(UL)载波执行D2D发现信号接收操作的情况(和/或使用其他基于PLMN间的(UL)载波执行D2D发现信号接收操作的情况)。上述所提出的方案可以被定义为限于带外D2D中继操作(和/或带内D2D中继操作)。上述所提出的方案可以被定义为限于DRUE#N使用CARRIER#Y发送与D2D发现有关的(和/或与通信有关的)SSS和/或(与RELAY通信有关的)PSBCH的情况。另外,上述所提出的方案也可以被应用于执行通用D2D通信(而不是D2D中继操作)的D2DUE使用CARRIER#Y发送与D2D发现有关的(和/或与D2D通信有关的)SSS和/或PSBCH(和/或PSCCH和/或PSSCH和/或PSDCH传输)的情况。此外,上述所提出的方案可以被定义为限于使用非主载波而不是主载波执行D2D操作的情况。另外,上述所提出的方案可以被定义为限于不存在使用在其上执行D2D操作的载波的激活的服务小区(或者未检测到小区)的情况。
图15图示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参考图15,用户设备1100包括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以及射频(RF)单元1130。处理器1110实现如在此被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例如,处理器1110可以接收指示对于用于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所使用的一个下行链路载波的测量载波(MEA_CARRIER)指示信息,并且可以使用由测量载波(MEA_CARRIER)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一个下行链路载波执行D2D操作的下行链路测量和同步。
RF单元1130被连接到处理器1110以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他芯片组、逻辑电路、以及/或者数据处理器。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接入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器卡、存储介质以及/或者其他存储装置。RF单元可以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以软件实现上述实施例时,使用执行上面的功能的模块(过程或者函数)可以实现上述方案。模块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被布置到处理器内部或者外部并且使用各种已知的手段被耦合到处理器。
Claims (8)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UE发送设备到设备D2D发现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同步和下行链路测量;以及
基于所述同步和所述下行链路测量来发送所述D2D发现信号,
其中,基于在其上要发送所述D2D发现信号的第二频率不同于在其上所述UE与基站连接的第一频率,并且基于所述UE被配置有通知第三频率的测量载波指示信息,所述UE使用由所述测量载波指示信息所通知的第三频率作为参考以执行用于所述D2D发现信号传输的所述下行链路测量和所述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所述第二频率上不存在用于所述UE的激活的服务小区时,由所述测量载波指示信息所通知的所述第三频率被用于执行所述下行链路测量和所述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频率是经由系统信息被链接到所述第二频率的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频率是不经由系统信息被链接到所述第二频率的频率。
5.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
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RF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RF单元,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执行同步和下行链路测量;以及
基于所述同步和所述下行链路测量来发送D2D发现信号,
其中,基于在其上要发送所述D2D发现信号的第二频率不同于在其上所述UE与基站连接的第一频率,并且基于所述UE被配置有通知第三频率的测量载波指示信息,所述UE使用由所述测量载波指示信息所通知的第三频率作为参考以执行用于所述D2D发现信号传输的所述下行链路测量和所述同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E,其中,当在所述第二频率上不存在用于所述UE的激活的服务小区时,由所述测量载波指示信息所通知的所述第三频率被用于执行所述下行链路测量和所述同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三频率是经由系统信息被链接到所述第二频率的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三频率是不经由系统信息被链接到所述第二频率的频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099213P | 2015-01-02 | 2015-01-02 | |
US62/099,213 | 2015-01-02 | ||
US201562103503P | 2015-01-14 | 2015-01-14 | |
US62/103,503 | 2015-01-14 | ||
US201562151415P | 2015-04-23 | 2015-04-23 | |
US62/151,415 | 2015-04-23 | ||
US201562190754P | 2015-07-10 | 2015-07-10 | |
US62/190,754 | 2015-07-10 | ||
PCT/KR2016/000020 WO2016108679A1 (ko) | 2015-01-02 | 2016-01-04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13552A CN107113552A (zh) | 2017-08-29 |
CN107113552B true CN107113552B (zh) | 2020-06-30 |
Family
ID=56284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5300.6A Active CN107113552B (zh) | 2015-01-02 | 2016-01-04 | 无线通信系统中d2d信号传输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5) | US10530627B2 (zh) |
EP (1) | EP3242520B1 (zh) |
KR (1) | KR102000968B1 (zh) |
CN (1) | CN107113552B (zh) |
WO (2) | WO20161086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13552B (zh) | 2015-01-02 | 2020-06-30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d2d信号传输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JP6524254B2 (ja) * | 2015-04-11 | 2019-06-05 |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
US10904848B2 (en) | 2015-07-09 | 2021-01-26 | Lg Electronics Inc. | Synchronization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method |
US10098059B2 (en) | 2016-04-29 | 2018-10-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vering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CN107645392B (zh) * | 2016-07-20 | 2020-07-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用户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
WO2018016882A1 (en) * | 2016-07-21 | 2018-01-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overing user equipment (ue) over side link in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
US11425671B2 (en) | 2016-10-13 | 2022-08-23 | Lg Electronics Inc. |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
CN108024379B (zh) | 2016-11-04 | 2019-08-3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跨载波调度方法及装置 |
LU100072B1 (en) * | 2017-02-13 | 2018-10-01 | Networxinmotion Gmbh I G | Intelligent node for extend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JP6900502B2 (ja) * | 2017-03-24 | 2021-07-07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イドリンク同期信号送信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利用する端末 |
WO2018174691A1 (ko) | 2017-03-24 | 2018-09-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동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
CN118474851A (zh) * | 2017-05-04 | 2024-08-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同步信号的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
EP3689062A4 (en) * | 2017-09-28 | 2020-09-02 | ZTE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ECU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IN SIDE LINK COMMUNICATIONS |
CN111405523B (zh) * | 2018-02-09 | 2022-01-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768771B (zh) * | 2018-07-27 | 2021-07-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
CN110972104B (zh) * | 2018-09-28 | 2021-07-09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V2x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0093335A1 (zh) * | 2018-11-08 | 2020-05-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侧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1327408A (zh) * | 2018-12-13 | 2020-06-23 | 索尼公司 |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WO2020222590A1 (en) * | 2019-05-02 | 2020-11-05 | Lg Electronics Inc. |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sidelink management |
WO2021029723A1 (ko) * | 2019-08-15 | 2021-02-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Nr v2x에서 s-ssb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21033988A1 (ko) * | 2019-08-16 | 2021-02-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
US20210100027A1 (en) * | 2019-09-26 | 2021-04-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dis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CN113271567A (zh) * | 2020-02-14 | 2021-08-1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终端 |
US20210297964A1 (en) * | 2020-03-23 | 2021-09-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delink feedback reporting |
US11917716B2 (en) * | 2020-12-10 | 2024-02-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wo-stage discovery in sidelink |
US20240349206A1 (en) * | 2023-04-11 | 2024-10-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85747A1 (ko) * | 2013-05-16 | 2014-11-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4196771A1 (ko) * | 2013-06-03 | 2014-12-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D2d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단말의 발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88458B2 (en) * | 2011-02-11 | 2018-02-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KR20120100833A (ko) | 2011-03-04 | 2012-09-12 | 한국항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단말간 직접통신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 |
WO2013091229A1 (en) | 2011-12-23 | 2013-06-27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Transparent d2d communications |
GB2501088B (en) * | 2012-04-11 | 2014-11-12 | Broadcom Corp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or controll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signals |
WO2013162333A1 (ko) | 2012-04-26 | 2013-10-31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부분적 단말 제어 단말 대 단말 통신 방법 |
US9357417B2 (en) * | 2012-08-17 | 2016-05-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obtain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9503216B2 (en) * | 2012-11-02 | 2016-11-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related to effective measurements |
US10264437B2 (en) * | 2013-01-16 | 2019-04-1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Discovery signal generation and reception |
KR102154605B1 (ko) * | 2013-05-01 | 2020-09-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기기 간 직접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9572171B2 (en) * | 2013-10-31 | 2017-02-1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fficient device-to-device channel contention |
CN104754763B (zh) | 2013-12-30 | 2019-10-22 | 索尼公司 | 用于调整终端到终端资源分配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10051677B2 (en) * | 2014-01-24 | 2018-08-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roviding, obtaining, and using D2D-related capability of a network node |
EP3120641B1 (en) * | 2014-03-19 | 2021-01-2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
US9692533B2 (en) * | 2014-06-20 | 2017-06-27 | Sony Corporation | Operating a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16010390A1 (ko) * | 2014-07-18 | 2016-01-2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통신을 위한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6024904A1 (en) * | 2014-08-11 | 2016-02-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2d and cellular operation on different carrier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
CN107079529B (zh) * | 2014-09-26 | 2020-06-19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WO2016056979A1 (en) | 2014-10-06 | 2016-04-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Carrier selection for device-to-device measurements |
CN107113552B (zh) | 2015-01-02 | 2020-06-30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d2d信号传输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
2016
- 2016-01-04 CN CN201680005300.6A patent/CN107113552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04 WO PCT/KR2016/000020 patent/WO2016108679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1-04 WO PCT/KR2016/000021 patent/WO2016108680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1-04 US US15/541,355 patent/US10530627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1-04 US US15/541,101 patent/US10320600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1-04 KR KR1020177017881A patent/KR10200096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1-04 EP EP16732897.0A patent/EP3242520B1/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07 US US16/404,904 patent/US2019026820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10-25 US US16/663,717 patent/US11463295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5-17 US US17/746,621 patent/US2022027888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85747A1 (ko) * | 2013-05-16 | 2014-11-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4196771A1 (ko) * | 2013-06-03 | 2014-12-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D2d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단말의 발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Discussion on synchronization for D2D operation;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5 R1-135091》;20131101;正文第1-3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242520B1 (en) | 2021-03-31 |
US20180019904A1 (en) | 2018-01-18 |
EP3242520A4 (en) | 2018-08-15 |
WO2016108680A1 (ko) | 2016-07-07 |
US10320600B2 (en) | 2019-06-11 |
US20220278884A1 (en) | 2022-09-01 |
KR20170094267A (ko) | 2017-08-17 |
KR102000968B1 (ko) | 2019-07-17 |
US11463295B2 (en) | 2022-10-04 |
US20200059392A1 (en) | 2020-02-20 |
US10530627B2 (en) | 2020-01-07 |
EP3242520A1 (en) | 2017-11-08 |
US20180270098A1 (en) | 2018-09-20 |
US20190268203A1 (en) | 2019-08-29 |
WO2016108679A1 (ko) | 2016-07-07 |
CN107113552A (zh) | 2017-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13552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d2d信号传输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
JP6756038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のサイドリンク制御情報送信方法及び上記方法を利用する端末 | |
US998017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QoS of D2D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412612B2 (en) | Method for terminal executing V2X communication to determine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tilizing the method | |
EP3141068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of d2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120608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riorities of buffer status repor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20619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tioning radio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085298B2 (en) | Method whereby terminals transmit device-to-device (D2D)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51206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D2D resource po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750513B2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method | |
EP3123799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d2d transmission and d2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506649B2 (en) | Method, carried out by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PSB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tilizing the method | |
US10028294B2 (en) | Method for notifying for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CN106576336B (zh) | 配置d2d发现特定的逻辑信道组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153835B2 (en) | Method for terminal transmitting side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 |
US10631254B2 (en) | V2X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