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4376A - 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84376A CN107084376A CN201710512524.2A CN201710512524A CN107084376A CN 107084376 A CN107084376 A CN 107084376A CN 201710512524 A CN201710512524 A CN 201710512524A CN 107084376 A CN107084376 A CN 1070843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heat sink
- radiator
- cold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4 fracti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6—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liquid coola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6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 F21V29/6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包括:吸热装置、液冷散热器、风扇、若干液冷管路、液循环泵;吸热装置为内部带有导流槽的空心结构,外部设吸热装置进液接口和吸热装置出液接口;风扇固定安装在液冷散热器底部;液冷散热器设有密封的液循环管路,并设有散热器进液接口和散热器出液接口;液循环泵为液泵与灌液箱一体的结构并设有液泵出液接口和液泵进液接口;所述液循环泵、吸热装置、液冷散热器之间依次通过若干液冷管路连接。本发明应用液冷散热系统同时结合风冷散热系统进行散热,不仅可以提升散热效率,同时还能节省空间,减少成本;是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散热效果好的液冷风冷散热系统,可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散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散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风冷散热组合系统。
背景技术
传热是物质在温度差作用下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无论在一个物体内部或者一些物体之间,只要存在温差,热量就将以某一种或某几种方式自发地从高温处传向低温处。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导热)、热对流、热辐射。以LED灯具为例,与传统光源相比,LED的突出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方便嵌入各种灯具,作为光源的载体,灯具的散热设计对LED发挥其优势至关重要。若灯具的散热效率设计较高,不但可以延长LED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轻灯具的重量,拓展其应用范围。反之,则会影响LED优势的发挥,甚至成为其应用的瓶颈。
我们目前知道的散热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主动式散热,即通过外加风扇、水冷或者热管回路、微通道致冷、半导体致冷等强迫致冷的方法等来进行散热,其特点是散热效率高,散热器体积小,结构紧凑;缺点是会增加额外的功耗,并且考虑到灯具有防护等级等要求,还会增加灯具设计的难度,该种散热方式中现多以风冷(外加风扇)的方法较为常见,水冷散热的方式由于灯具体积及结构的限制应用较少。第二种是被动式散热,主要依靠空气的自然对流,通过散热片将热源产生的热量自然散发到空气中,其散热的效果与散热片大小相关;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但散热效率比较低,但是对于照明系统来说,由于该种散热方式容易和灯具结构相结合,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并且不需要额外的功耗,同时出于加工、材料成本,维护系数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所以使用被动散热的整体成本相对较低,因此目前主流方向还是采取第二种方式,通过合理设计散热器来最大限度的满足照明系统的散热要求,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
以下对比文件公开了几种通过液冷进行散热的方式:
对比文件1:CN106852096A公开一种水冷散热装置,包括下水室和上水室,以及连通所述下水室和上水室的散热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排一侧的风扇;所述上水室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上水室分隔为互相独立的左上水室和右上水室,所述左上水室和右上水室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下水室内设有分水构件,所述分水构件将下水室分隔为储水室和水泵室,所述水泵室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入水口与散热排出水口连通,水泵出水口与储水室连通。该对比文件提供的水冷散热装置结合了风扇进行散热,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但是这种一体化结构的水冷散热装置不便于插装检修维护。
对比文件2:CN106151982A公开了一种大功率LED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以及外表面布置有LED光源模块的热沉模块;热沉模块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进出口,其中一侧的两个进出口为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另一侧的两个进出口为第三进出口和第四进出口;水泵的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热沉模块的第一进出口和第四进出口连接,所述热沉模块的第二进出口和第三进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散热器的进口,散热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水泵的进口。上述对比文件1公开的大功率LED液冷散热系统相比传统的风冷散热,散热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能耗上也较高。且该对比文件提供的液冷散热系统只设置热沉模组,热沉模组可以将LED的热量传导到热沉内部,在循环水的作用下,将热量带走,对于大功率的LED其散热效率仍然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散热效果好的液冷风冷散热系统,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散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具体包括:吸热装置、液冷散热器、风扇、若干液冷管路、液循环泵;
所述吸热装置为内部带有导流槽的空心结构,外部设吸热装置进液接口和吸热装置出液接口;
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液冷散热器底部,组成液冷风冷散热模块,用于增加液冷散热器的散热降温能力;
所述液冷散热器设有密封的液循环管路,并设有散热器进液接口和散热器出液接口;
所述液循环泵为液泵与灌液箱一体的结构,包括液泵与灌液箱,所述灌液箱中设有超导液,所述液循环泵设有液泵出液接口和液泵进液接口;
所述液循环泵、吸热装置、液冷散热器之间依次通过若干液冷管路连接。
具体地,所述液冷管路具体包括管路一、管路二、管路三;所述液循环泵与吸热装置之间通过管路一连接,所述管路一的一端对接液泵出液接口,另一端对接吸热装置进液接口;所述液循环泵与液冷散热器之间通过管路二连接,所述管路二的一端对接液泵进液接口,另一端对接散热器出液接口;所述吸热装置与液冷散热器之间通过管路三连接,所述管路三的一端对接吸热装置出液接口,另一端对接液冷散热器进液接口,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回路。
工作时,液泵将灌液箱的超导液抽出并传输至吸热装置(动力源泉,使超导液流动);然后,超导液经过吸热装置将模组光源的热量带走并传送至液冷散热器,起到转移模组光源热量的作用;其次,经过吸热装置的热液(超导液)通过液冷散热器散热降温变成冷液,起到降温作用,同时液冷散热器在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风扇强制散热后,其整体散热能力提升80%左右;经过散热后的冷液回流到液泵,如此循环,其实质就是一个液体循环散热的过程。
进一步地,
所述液循环泵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超导液温度,从而控制液泵的流量与风扇的转速;
所述温度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吸热装置或液冷散热器的进液口或出液口。
进一步地,
所述液循环泵底部固定设置有液泵减震垫,用于减震、降噪。
进一步地,
所述吸热装置包括吸热装置主体和盖板,吸热装置主体和盖板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吸热装置进液接口和吸热装置出液接口设置在盖板上;吸热装置主体内设有凸台圆柱体,所述导流槽为设置在盖板内侧的环形导流槽,所述凸台圆柱体与环形导流槽相匹配,两者相嵌后形成互联互通的液体流道。一方面凸台圆柱体和环形导流槽可增加腔体内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可将超导液进行分流,从而使超导液更加充分的带走热量。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
上述吸热装置的盖板内侧的环形导流槽也可以设置成凹槽圆柱体,吸热装置主体内的凸台圆柱体与盖板内侧的凹槽圆柱体形成互联互通的液体流道。一方面凸台圆柱体、凹槽圆柱体能增加腔体内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可将超导液进行分流,从而使超导液更加充分的带走热量。
进一步地,
所述液冷散热器具体包括:液腔一、液腔二、循环管道及若干散热片,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液腔一,其另一端连接液腔二,从而形成一个密封的液循环管路,所述若干散热片紧密贴合在循环管道外侧,优选地,所述散热片可以为齿条状大面积散热片,所述液冷散热器还设有散热器进液接口和散热器出液接口;所述散热器进液接口和散热器出液接口设置在液腔一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
所述液冷散热器可以采用单排或者多排(双排、三排、N排)液冷散热器,相对应地设置在液冷散热器底部的风扇个数也对应递增,可满足不同功率散热。
进一步地,
所述吸热装置也可以采用单排或多排吸热装置,所述多排吸热装置为多个吸热装置通过吸热装置进液接口、吸热装置出液接口依次串联组成,以满足不同功率的散热需要。
进一步地,
所述液冷散热器的循环管道可以为塑胶软管或者金属管道,所述金属管道可以是铝管或铜管等适用于传热的金属管,也可以为塑胶软管与金属管道对接搭配的管道。
进一步地,
当所述液冷散热器的循环管道设置成金属管道时,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设计成不同形状的金属循环管道;也可以设置成金属管道与散热翅片相嵌或者将金属管或循环管道与型材散热器相嵌的组合管道。
循环管道可根据液泵的扬程范围加长,有利于循环冷液的散热。
考虑到光路系统与散热系统的工作过程中,超导液循环流动通过液冷散热器和风扇的散热,也会有部分导液带有少量温度,加长管道距离或设置循环管道,或将金属管道与翅片组合,或将金属管道与型材散热器组合相嵌,都能从导液回路上散发一部分热量,提升整套系统散热能力。
本发明应用液冷散热系统同时结合风冷散热系统(风扇)进行散热,不仅可以提升散热效率,同时,还能从很大程度上节省空间,减少设计成本。
本发明应用超导液替代普通的水冷,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同时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控制风扇的转速与液泵的流量,可以使得散热效率更加高效。
本发明中风扇设置在液冷散热器的下方,由于热气流是往上升的,因此能产生由上而下顺气流的主动式空气流,将液冷散热器管道上产生的热量带到空气中,从而保障热量能及时快速地散发。
本发明的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的各个部件,包括吸热装置、液冷散热器、风扇、液冷管路、液循环泵都是独立的,方便拆卸,若某个部件有损坏需要更换时,也可以取下该部件进行维修调试检测或更换,减少维修检查工作及维护成本。
正是由于本发明的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的各个部件是独立的,可以根据实际的散热需要,串联多个吸热装置和液冷散热器,适用面广,实用性更强,也能降低散热成本。
综上,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散热效果好的液冷风冷散热系统,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液冷风冷散热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吸热装置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吸热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吸热装置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液冷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双排液冷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液冷散热器的循环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液冷散热器的循环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吸热装置的剖面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吸热装置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对比实施例风冷热管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标记说明:
吸热装置101;吸热装置主体1011;凸台圆柱体10111;密封圈1012;盖板1013;凹槽圆柱体10131;液冷管路接头1014;螺钉1015;吸热装置进液接口1016;吸热装置出液接口1017;
风扇102;液冷散热器103;液腔一1031;液腔二1032;循环管道1033;散热片1034;金属管道10331;散热翅片10332;散热器进液接口1035;散热器出液接口1036;
液冷管路104;管路一1041;管路二1042;管路三1043;
液循环泵105;液泵进液接口1051;液泵出液接口1052;液泵减震垫106;
热管散热器1’;热管散热风扇2’;基板3’;加热块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具体包括:吸热装置101、风扇102、液冷散热器103、液冷管路104、液循环泵105;
本实施例中的吸热装置101,具体包括吸热装置主体1011和盖板1013,吸热装置主体1011和盖板1013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12并通过螺钉1015固定连接,在盖板上设置有吸热装置进液接口1016和吸热装置出液接口1017;所述导流槽为设置在吸热装置主体1011内的凸台圆柱体10111,凸台圆柱体10111与设置在盖板1013内侧的凹槽圆柱体10131相匹配,两者相嵌后形成互联互通的流道,一方面凸台圆柱体10111和凹槽圆柱体10131可增加腔体内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可将超导液进行分流,从而使超导液更加充分的带走热量。
风扇102固定安装在液冷散热器103底部,组成液冷风冷散热模块,用于增加液冷散热器103的散热降温能力;
本实施例中的液冷散热器103设有密封的液循环管路,液冷散热器103具体包括:液腔一1031、液腔二1032、循环管道1033及若干散热片1034,循环管道1033的一端连接液腔一1031,其另一端连接液腔二1032,从而形成一个密封的液循环管路,所述若干散热片1034紧密贴合在循环管道1033外侧,散热片1034为齿条状大面积散热片,液冷散热器1033还设有散热器进液接口1035和散热器出液接口1036;散热器进液接口1035和散热器出液接口1036设置在液腔一1031的外壁上。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液冷散热器的循环管路1033设置成金属管道10331与散热翅片10332相嵌的形式。
当然,作为其他优选实施例,也可以为单纯的塑胶软管或铝管、铜管等金属管道或者为塑胶软管与铝管、铜管等金属管道对接搭配的管道。
循环管道可根据液泵的扬程范围加长,有利于循环冷液的散热。考虑到光路系统与散热系统的工作过程中,超导液循环流动通过液冷散热器和风扇的散热,也会有部分导液带有少量温度,加长管道距离或设置循环管道,或将金属管道与翅片组合,或将金属管道与型材散热器组合相嵌,都能从导液回路上散发一部分热量,提升整套系统散热能力。
液循环泵105为液泵与灌液箱一体的结构,包括液泵与灌液箱,所述灌液箱中设有超导液,液循环泵105设有液泵进液接口1051和液泵出液接口1052;液循环泵105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超导液温度,从而控制液泵的流量与风扇102的转速;
液循环泵105、吸热装置101、液冷散热器103之间依次通过若干液冷管路104连接,液冷管路104具体包括管路一1041、管路二1042、管路三1043;液循环泵105与吸热装置101之间通过管路一1041连接,管路一1041的一端对接液泵出液接口1052,另一端对接吸热装置进液接口1016;液循环泵105与液冷散热器103之间通过管路二1042连接,管路二1042的一端对接液泵进液接口1051,另一端对接散热器出液接口1036;吸热装置101与液冷散热器103之间通过管路三1043连接,管路三1043的一端对接吸热装置出液接口1017,另一端对接液冷散热器进液接口1035,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回路。
工作时,液泵将灌液箱的超导液抽出并传输至吸热装置101(动力源泉,使超导液流动);然后,超导液经过吸热装置101将模组光源201的热量带走并传送至液冷散热器103,起到转移模组光源201热量的作用;其次,经过吸热装置101的热液(超导液)通过液冷散热器103散热降温变成冷液,起到降温作用,同时液冷散热器103在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风扇102强制散热后,其整体散热能力提升80%左右;经过散热后的冷液回流到液泵,如此循环,其实质就是一个液体循环散热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液循环泵105底部固定设置有液泵减震垫106,用于减震、降噪。
本实施例中的液冷散热器103可以采用单排或者多排(双排、三排、N排)液冷散热器。如图6所示,双排液冷散热器即相对应地设置在液冷散热器103底部的风扇102个数也递增为两个;以此类推,可以采用三排或N排的液冷散热器,以满足不同功率散热。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应用液冷散热系统同时结合风冷散热系统(风扇)进行散热,不仅可以提升散热效率,同时,还能从很大程度上节省空间,减少设计成本。
本实施例应用超导液替代普通的水冷,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同时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控制风扇102的转速与液泵的流量,可以使得散热效率更加高效。
本实施例中风扇102设置在液冷散热器103的下方,由于热气流是往上升的,因此能产生由上而下顺气流的主动式空气流,将液冷散热器103管道上产生的热量带到空气中,从而保障热量能及时快速地散发。
本实施例的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的各个部件,包括吸热装置101、液冷散热器103、风扇101、液冷管路、液循环泵105都是独立的,方便拆卸,若某个部件有损坏需要更换时,也可以取下该部件进行维修调试检测或更换,减少维修检查工作及维护成本。
由于各部件独立,可以根据实际的散热需要,串联多个吸热装置101和液冷散热器103,适用面广,实用性更强,也能降低散热成本。
综上,本实施例是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散热效果好的液冷风冷散热系统,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散热。
实施例2
如图8-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当循环管路1033采用铝管或铜管等金属管道时,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成如图8所示的不同形状的金属循环管道;或者,将金属管或循环管路与型材散热器相嵌的组合管道。
将实施例1中吸热装置101的盖板1013内侧的凹槽圆柱体10131设置成环形导流槽10131’,吸热装置主体1011内的凸台圆柱体10111与盖板1013内侧的环形导流槽10131’形成互联互通的流道。一方面凸台圆柱体10111、环形导流槽10131’能增加腔体内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可将超导液进行分流,从而使超导液更加充分的带走热量。相比实施例1中的凹槽圆柱体10131,环形导流槽10131’更能突显导液进入吸热装置101内的导流作用。
对比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冷热管散热系统,如图11所示,具体包括:热管散热器1’;热管散热风扇2’、基板3’和加热块4’。热管散热器1’由散热片和热管组成,热管的一端嵌入基板3’中,基板3’设置在加热块4’下面,热管散热风扇2’设置在热管散热器1’下面。
加热块4’靠基板3’和嵌入基板3’的热管将热量传导到另一端,热管散热风扇2’在另一端的散热片底部强制散热。
将上述对比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散热能力测试,具体的测试条件、测试工具及测得的数据如表1、表2:
表1对比实施例的风冷热管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数据情况表
表2实施例1的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数据情况表
结论:
加热块的温度T1与环境温度T2的温差越小,则表示散热越快,即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越好;从表1和表2中的数据对比可以得知:
表1对比实施例的风冷热管散热系统的温度差在35℃左右,表2本发明实施例1的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的温度差在30℃左右,显然,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高于对比实施例提供的风冷热管散热系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吸热装置、液冷散热器、风扇、若干液冷管路、液循环泵;
所述吸热装置为内部带有导流槽的空心结构,外部设吸热装置进液接口和吸热装置出液接口;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液冷散热器底部;所述液冷散热器设有密封的液循环管路,并设有散热器进液接口和散热器出液接口;所述液循环泵为液泵与灌液箱一体的结构,包括液泵与灌液箱,所述灌液箱中设有超导液,所述液循环泵设有液泵出液接口和液泵进液接口;
所述液循环泵、吸热装置、液冷散热器之间依次通过若干液冷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冷管路具体包括管路一、管路二、管路三;所述液循环泵与吸热装置之间通过管路一连接,所述管路一的一端对接液泵出液接口,另一端对接吸热装置进液接口;所述液循环泵与液冷散热器之间通过管路二连接,所述管路二的一端对接液泵进液接口,另一端对接散热器出液接口;所述吸热装置与液冷散热器之间通过管路三连接,所述管路三的一端对接吸热装置出液接口,另一端对接液冷散热器进液接口,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热装置包括吸热装置主体和盖板,吸热装置主体和盖板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吸热装置进液接口和吸热装置出液接口设置在盖板上;吸热装置主体内设有凸台圆柱体,所述导流槽为设置在盖板内侧的环形导流槽,所述凸台圆柱体与环形导流槽相匹配,两者相嵌后形成互联互通的液体流道;
或者,吸热装置的盖板内侧的环形导流槽也可以设置成凹槽圆柱体,吸热装置主体内的凸台圆柱体与盖板内侧的凹槽圆柱体形成互联互通的液体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冷散热器具体包括:液腔一、液腔二、循环管道及若干散热片,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液腔一,其另一端连接液腔二,从而形成一个密封的液循环管路,所述若干散热片紧密贴合在循环管道外侧,所述液冷散热器还设有散热器进液接口和散热器出液接口;所述散热器进液接口和散热器出液接口设置在液腔一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冷散热器采用单排或者多排(双排、三排、N排)液冷散热器,所述多排液冷散热器相对应地设置在液冷散热器底部的风扇个数也对应递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热装置也采用单排或多排吸热装置,所述多排吸热装置为多个吸热装置通过吸热装置进液接口、吸热装置出液接口依次串联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冷散热器的循环管道可以为塑胶软管或者金属管道,所述金属管道可以是铝管或铜管等适用于传热的金属管,也可以为塑胶软管与金属管道对接搭配的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液冷散热器的循环管道设置成金属管道时,所述循环管路可以置成不同形状的金属循环管道;也可以设置成金属管道与散热翅片相嵌或者将金属管或循环管道与型材散热器相嵌的组合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循环泵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超导液温度;
所述温度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吸热装置或液冷散热器的进液接口或出液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循环泵底部固定设置有液泵减震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12524.2A CN107084376A (zh) | 2017-06-29 | 2017-06-29 | 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12524.2A CN107084376A (zh) | 2017-06-29 | 2017-06-29 | 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84376A true CN107084376A (zh) | 2017-08-22 |
Family
ID=59606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12524.2A Pending CN107084376A (zh) | 2017-06-29 | 2017-06-29 | 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084376A (zh)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83210A (zh) * | 2017-12-18 | 2018-04-06 | 中国人民大学 | 一种液冷传热及风冷散热大功率led灯具 |
CN108227351A (zh) * | 2018-03-13 | 2018-06-29 | 苏州科勒迪电子有限公司 | 可应用于荧光轮散热的液冷型散热器 |
CN108495539A (zh) * | 2018-06-03 | 2018-09-04 | 东莞昂湃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整合式的液冷散热系统 |
CN108681192A (zh) * | 2018-03-13 | 2018-10-19 | 苏州科勒迪电子有限公司 | 可应用于dmd芯片散热的液冷型散热器 |
CN109099314A (zh) * | 2018-06-28 | 2018-12-28 | 安徽瀚景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采样检测用清洁管道 |
CN109298766A (zh) * | 2018-12-06 | 2019-02-01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一种计算机cpu散热器 |
CN110260264A (zh) * | 2019-07-25 | 2019-09-20 | 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散热车灯 |
CN110377130A (zh) * | 2019-07-04 | 2019-10-25 | 东莞市冰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水冷散热器 |
CN110989809A (zh) * | 2019-12-27 | 2020-04-10 | 北京市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冷散热器装置及其注液方法 |
CN111595055A (zh) * | 2019-02-21 | 2020-08-28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双芯片循环液体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
CN111799239A (zh) * | 2020-07-13 | 2020-10-20 | 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1916416A (zh) * | 2020-07-31 | 2020-11-10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 一种用于芯片散热的集成式微型液冷装置及液冷散热方法 |
CN112105245A (zh) * | 2020-10-14 | 2020-12-18 |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惯性导航设备用非接触式液冷系统 |
CN112930098A (zh) * | 2021-01-27 | 2021-06-08 |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
CN114384746A (zh) * | 2022-02-24 | 2022-04-22 | 广州瑞格尔电子有限公司 | 制冷式液冷散热的密闭lcd投影光机 |
CN115016203A (zh) * | 2022-07-08 | 2022-09-06 | 深圳市未林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集成led摄像灯用封装装置 |
CN115194286A (zh) * | 2022-08-17 | 2022-10-18 | 上海轩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真空回流焊炉的冷却区强冷装置 |
CN118242613A (zh) * | 2024-04-28 | 2024-06-25 | 山东魔意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均匀散热功能的led灯具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243830U (en) * | 2003-09-12 | 2004-09-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Liquid cooling apparatus |
CN101203115A (zh) * | 2006-12-13 | 2008-06-18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液冷散热系统及其吸热元件 |
CN101846246A (zh) * | 2008-11-25 | 2010-09-29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液冷式led照明装置 |
CN102456644A (zh) * | 2010-11-03 | 2012-05-1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液冷式散热系统 |
CN103629851A (zh) * | 2013-12-04 | 2014-03-12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 |
CN204922905U (zh) * | 2015-09-18 | 2015-12-30 | 武汉优炜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高发热uv-led阵列的液风冷散热装置 |
CN105263301A (zh) * | 2015-11-12 | 2016-01-20 | 深圳市研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液体散热排 |
CN105546417A (zh) * | 2016-02-01 | 2016-05-04 | 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集成模块化led灯具灯体 |
CN205491614U (zh) * | 2016-03-04 | 2016-08-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一体式冷却装置 |
CN106132171A (zh) * | 2016-08-19 | 2016-11-16 | 苏州科勒迪电子有限公司 | 水冷型散热模组及采用该水冷型散热模组的充电桩模块 |
CN106550588A (zh) * | 2016-12-09 | 2017-03-29 | 淳铭散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冷散热系统 |
CN207006078U (zh) * | 2017-06-29 | 2018-02-13 | 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 |
-
2017
- 2017-06-29 CN CN201710512524.2A patent/CN10708437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243830U (en) * | 2003-09-12 | 2004-09-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Liquid cooling apparatus |
CN101203115A (zh) * | 2006-12-13 | 2008-06-18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液冷散热系统及其吸热元件 |
CN101846246A (zh) * | 2008-11-25 | 2010-09-29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液冷式led照明装置 |
CN102456644A (zh) * | 2010-11-03 | 2012-05-1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液冷式散热系统 |
CN103629851A (zh) * | 2013-12-04 | 2014-03-12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风冷、液冷两用散热器 |
CN204922905U (zh) * | 2015-09-18 | 2015-12-30 | 武汉优炜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高发热uv-led阵列的液风冷散热装置 |
CN105263301A (zh) * | 2015-11-12 | 2016-01-20 | 深圳市研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液体散热排 |
CN105546417A (zh) * | 2016-02-01 | 2016-05-04 | 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集成模块化led灯具灯体 |
CN205491614U (zh) * | 2016-03-04 | 2016-08-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一体式冷却装置 |
CN106132171A (zh) * | 2016-08-19 | 2016-11-16 | 苏州科勒迪电子有限公司 | 水冷型散热模组及采用该水冷型散热模组的充电桩模块 |
CN106550588A (zh) * | 2016-12-09 | 2017-03-29 | 淳铭散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冷散热系统 |
CN207006078U (zh) * | 2017-06-29 | 2018-02-13 | 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 |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83210A (zh) * | 2017-12-18 | 2018-04-06 | 中国人民大学 | 一种液冷传热及风冷散热大功率led灯具 |
CN108227351A (zh) * | 2018-03-13 | 2018-06-29 | 苏州科勒迪电子有限公司 | 可应用于荧光轮散热的液冷型散热器 |
CN108681192A (zh) * | 2018-03-13 | 2018-10-19 | 苏州科勒迪电子有限公司 | 可应用于dmd芯片散热的液冷型散热器 |
CN108495539A (zh) * | 2018-06-03 | 2018-09-04 | 东莞昂湃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整合式的液冷散热系统 |
CN108495539B (zh) * | 2018-06-03 | 2024-06-11 | 广东昂湃液冷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整合式的液冷散热系统 |
CN109099314A (zh) * | 2018-06-28 | 2018-12-28 | 安徽瀚景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采样检测用清洁管道 |
CN109298766A (zh) * | 2018-12-06 | 2019-02-01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一种计算机cpu散热器 |
CN111595055A (zh) * | 2019-02-21 | 2020-08-28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双芯片循环液体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
CN110377130B (zh) * | 2019-07-04 | 2024-04-26 | 东莞市冰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水冷散热器 |
CN110377130A (zh) * | 2019-07-04 | 2019-10-25 | 东莞市冰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水冷散热器 |
CN110260264A (zh) * | 2019-07-25 | 2019-09-20 | 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散热车灯 |
CN110989809A (zh) * | 2019-12-27 | 2020-04-10 | 北京市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冷散热器装置及其注液方法 |
CN111799239A (zh) * | 2020-07-13 | 2020-10-20 | 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1916416A (zh) * | 2020-07-31 | 2020-11-10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 一种用于芯片散热的集成式微型液冷装置及液冷散热方法 |
CN112105245A (zh) * | 2020-10-14 | 2020-12-18 |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惯性导航设备用非接触式液冷系统 |
CN112930098A (zh) * | 2021-01-27 | 2021-06-08 |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
CN114384746A (zh) * | 2022-02-24 | 2022-04-22 | 广州瑞格尔电子有限公司 | 制冷式液冷散热的密闭lcd投影光机 |
CN115016203A (zh) * | 2022-07-08 | 2022-09-06 | 深圳市未林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集成led摄像灯用封装装置 |
CN115016203B (zh) * | 2022-07-08 | 2023-09-19 | 深圳市未林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集成led摄像灯用封装装置 |
CN115194286A (zh) * | 2022-08-17 | 2022-10-18 | 上海轩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真空回流焊炉的冷却区强冷装置 |
CN118242613A (zh) * | 2024-04-28 | 2024-06-25 | 山东魔意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均匀散热功能的led灯具 |
CN118242613B (zh) * | 2024-04-28 | 2024-09-27 | 山东魔意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均匀散热功能的led灯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84376A (zh) | 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 | |
CN107091467A (zh) | 一种大功率led光路散热组合系统 | |
CN207006078U (zh) | 一种液冷风冷组合散热系统 | |
CN206918964U (zh) | 一种大功率led光路散热组合系统 | |
TWI790540B (zh) | 多流道式高效散熱水冷排 | |
TWM248227U (en) | Liquid cooling apparatus | |
CN107731468A (zh) | 一种变压器的散热装置 | |
CN106151982A (zh) | 一种大功率led液冷散热系统 | |
CN207301955U (zh) | 一种电脑主机的散热装置 | |
CN101764110A (zh) | 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igbt模块散热器 | |
CN107977064B (zh) | 一种服务器的水冷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方法 | |
CN207021255U (zh) | 一种模块化的igbt液冷板 | |
CN206918963U (zh) | 一种吸热装置 | |
CN107256075A (zh) | 带内存散热片的钎焊式cpu液冷散热器 | |
CN207833444U (zh) | 一种服务器的水冷散热装置 | |
CN206657316U (zh) | 一种计算机新型散热机箱 | |
CN204705976U (zh) | 一种散热装置 | |
CN208861240U (zh) | 一种计算机水冷散热装置 | |
CN201069768Y (zh) | 水冷/油冷式电脑cpu散热系统装置 | |
CN210776550U (zh) | 一种新型液冷风冷分离结构服务器机箱 | |
CN202042475U (zh) | 一种液冷散热器 | |
CN107131455A (zh) | 新型大功率led灯具灯体 | |
CN205656568U (zh) | 带有高效芯片水冷散热装置的超高速计算机 | |
CN104133538A (zh) | 一种区位液冷快装模块式服务器系统 | |
CN208330747U (zh) | 一种真空泵降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