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7003465B -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3465B
CN107003465B CN201580067966.XA CN201580067966A CN107003465B CN 107003465 B CN107003465 B CN 107003465B CN 201580067966 A CN201580067966 A CN 201580067966A CN 107003465 B CN107003465 B CN 107003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
jig
film
retardation film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79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3465A (zh
Inventor
村冈敦史
清水享
平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03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3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3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3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20Edge c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的制造效率制造尺寸变化少且即使在产生了些许的尺寸变化的情况下尺寸变化的程度也在膜内均匀的相位差膜的方法。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夹具间距会变化的可变间距型的左右的夹具来把持膜的左右端部的工序、对该膜进行预热的工序、使该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独立地变化而使该膜斜向延伸的工序、使该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而使该膜收缩的工序、以及将把持该膜的夹具松开的工序,在该收缩工序中,在使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的位置与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的位置为纵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状态下,使各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缩小到规定间距。

Description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LED)等图像显示装置中,以显示特性的提高、抗反射为目的而使用圆偏振板。圆偏振板代表性地构成为,偏振片和相位差膜(代表性地为λ/4板)以偏振片的吸收轴与相位差膜的慢轴形成45°的角度的方式层叠。以往,相位差膜代表性地通过沿着纵向和/或横向单轴延伸或双轴延伸来制作,因此其慢轴在多数的情况下显现于膜坯料的横向(宽度方向)或纵向(长度方向)。其结果是,在制作圆偏振板时,需要对相位差膜以相对于横向或纵向呈45°的角度的方式进行裁切,并逐张地进行贴合。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沿着斜向延伸而使相位差膜的慢轴显现于斜向的技术。然而,目前提出的技术均存在如下问题:所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尺寸变化(尤其是加热时的尺寸变化)大,另外,在膜的宽度方向上尺寸变化的程度不均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45619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高的制造效率制造尺寸变化少且即使在产生了些许的尺寸变化的情况下也使尺寸变化的程度在膜内均匀的相位差膜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包括:把持工序,在该把持工序中,分别利用纵向的夹具间距会变化的可变间距型的左右的夹具来把持膜的左右端部;预热工序,在该预热工序中,对该膜进行预热;斜向延伸工序,在该斜向延伸工序中,使该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分别独立地变化而使该膜斜向延伸;收缩工序,在该收缩工序中,使该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而使该膜沿着纵向收缩;以及释放工序,在该释放工序中,将把持该膜的夹具松开,在该收缩工序中,在使左右的夹具中的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的位置与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的位置为纵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状态下,使各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缩小到规定间距。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斜向延伸工序中,在使所述左右的夹具中的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的位置与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的位置为纵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状态下,使各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扩大到规定间距。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斜向延伸工序中,(i)使所述左右的夹具中的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且使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并且,(ii)使减少后的所述夹具间距增大到与扩大后的所述夹具间距相同的间距,而使各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为规定间距。
在一实施方式中,使在所述斜向延伸工序中先增大夹具间距的一方的夹具在所述收缩工序中晚于另一方的夹具地减少夹具间距。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在斜向延伸工序之后且在收缩工序之前,一边使所述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而使所述膜沿着纵向收缩,一边使该膜沿着横向延伸。
在一实施方式中,构成所述膜的材料为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环烯烃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或聚酯碳酸酯系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相位差膜。该相位差膜通过上述制造方法而得到,面内相位差满足Re(550)<Re(650)的关系。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相位差膜的Re(550)与Re(650)之比即Re(550)/Re(650)为0.8~0.97。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在进行了膜的斜向延伸之后,使膜沿着纵向收缩,且使开始收缩的位置在膜的左右为不同的位置。根据这样的制造方法,能够以高的制造效率得到沿着斜向具有慢轴的相位差膜。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尺寸变化少,且即使在产生了些许的尺寸变化的情况下尺寸变化的程度也在膜内均匀,轴精度优异。而且,若使用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相位差膜,则能够与偏振板组合并通过所谓的辊到辊(roll to roll)来制造圆偏振板,能够实现圆偏振板制造的高效率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能够使用的延伸装置的一例的整体结构的简要俯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延伸装置中使夹具间距变化的连杆机构的主要部分简要俯视图,表示夹具间距最小的状态。
图3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延伸装置中使夹具间距变化的连杆机构的主要部分简要俯视图,表示夹具间距最大的状态。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的斜向延伸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斜向延伸时的延伸装置的各区域与夹具间距的关系的图表。
图6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斜向延伸时的延伸装置的各区域与夹具间距的关系的图表。
图7的(a)以及(b)是表示图4所示的斜向延伸时的延伸装置的各区域与夹具间距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斜向延伸时的延伸装置的各区域与夹具间距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表示使用了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圆偏振板的简要剖视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圆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简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包括:把持工序,在该把持工序中,分别利用纵向的夹具间距变化的可变间距型的左右的夹具来把持作为延伸对象的膜的左右端部;预热工序,在该预热工序中,对该膜进行预热;斜向延伸工序,在该斜向延伸工序中,使该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分别独立地变化而使该膜斜向延伸;收缩工序,在该收缩工序中,使该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而使该膜沿着纵向收缩;以及释放工序,在该释放工序中,将把持该膜的夹具松开。以下,详细说明各工序。
A.把持工序
首先,参照图1~图3来说明包括本工序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能够使用的延伸装置。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能够使用的延伸装置的一例的整体结构的简要俯视图。图2以及图3分别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延伸装置中使夹具间距变化的连杆机构的主要部分简要俯视图,图2表示夹具间距最小的状态,图3表示夹具间距最大的状态。延伸装置100在俯视下在左右两侧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具有循环回路10L和循环回路10R,所述循环回路10L和循环回路10R具有膜把持用的多个夹具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从膜的入口侧观察时左侧的循环回路称作左侧的循环回路10L,将从膜的入口侧观察时右侧的循环回路称作右侧的循环回路10R。左右的循环回路10L、10R的夹具20分别由基准导轨70引导而呈环状巡回移动。左侧的循环回路10L沿着逆时针方向巡回移动,右侧的循环回路10R沿着顺时针方向巡回移动。在延伸装置中,从片材的入口侧朝向出口侧而依次设置有把持区域A、预热区域B、延伸区域C、收缩区域D以及松开区域E。需要说明的是,它们中的各个区域是指成为延伸对象的膜实质上被把持、预热、斜向延伸、收缩以及松开的区域,并非是指机械上、构造上独立的区间。另外,需要留意各区域的长度的比率与实际的长度的比率有所不同。
在把持区域A以及预热区域B中,左右的循环回路10R、10L构成为以与成为延伸对象的膜的初始宽度对应的分开距离彼此大致平行。在延伸区域C中,随着从预热区域B侧朝向收缩区域D而左右的循环回路10R、10L的分开距离逐渐扩大到与上述膜的延伸后的宽度对应的距离。在图示例子中,在收缩区域D中,左右的循环回路10R、10L构成为以与上述膜的延伸后的宽度对应的分开距离彼此大致平行。在收缩区域D中,左右的循环回路10R、10L也可以构成为从上述膜的延伸后的宽度起逐渐扩大或缩小(未图示)。
左侧的循环回路10L的夹具(左侧的夹具)20以及右侧的循环回路10R的夹具(右侧的夹具)20能够分别独立地巡回移动。例如,左侧的循环回路10L的驱动用链轮11、12由电动马达13、14驱动而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右侧的循环回路10R的驱动用链轮11、12由电动马达13、14驱动而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其结果是,向与这些驱动用链轮11、12卡合的驱动滚轮(未图示)的夹具担载构件30施加行驶力。由此,左侧的循环回路10L沿着逆时针方向巡回移动,右侧的循环回路10R沿着顺时针方向巡回移动。通过分别独立地驱动左侧的电动马达以及右侧的电动马达,能够分别独立地使左侧的循环回路10L以及右侧的循环回路10R巡回移动。
而且,左侧的循环回路10L的夹具(左侧的夹具)20以及右侧的循环回路10R的夹具(右侧的夹具)20分别为可变间距型。即,左右的夹具20、20能够分别独立地伴随移动而使纵向(MD)的夹具间距(夹具间距离)变化。可变间距型可以通过任意的适当结构来实现。以下,作为一例而说明连杆机构(缩放机构)。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设置有分别担载夹具20的在俯视横向上细长矩形形状的夹具担载构件30。虽然没有图示,对于夹具担载构件30,由上梁、下梁、前壁(夹具侧的壁)以及后壁(与夹具相反侧的壁)形成为闭合截面的牢固的框架构造。夹具担载构件30设置为通过其两端的行驶轮38而在行驶路面81、82上滚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以及图3中,没有图示出前壁侧的行驶轮(在行驶路面81上滚动的行驶轮)。行驶路面81、82在整个区域中与基准导轨70平行。在夹具担载构件30的上梁与下梁的后侧(夹具的相反侧)沿着夹具担载构件的长度方向形成有长孔31,滑块32以能够沿着长孔31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卡合于该长孔31。在夹具担载构件30的夹具20侧端部的附近,以贯穿上梁以及下梁的方式垂直地设有一根第一轴构件33。另一方面,在夹具担载构件30的滑块32上垂直贯穿地设有一根第二轴构件34。在各夹具担载构件30的第一轴构件33枢转连结有主连接构件35的一端。主连接构件35将另一端枢转连结于相邻的夹具担载构件30的第二轴构件34。在各夹具担载构件30的第一轴构件33除了枢转连结有主连接构件35,还枢转连结有副连接构件36的一端。副连接构件36将另一端通过枢轴37而枢转连结于主连接构件35的中间部。通过基于主连接构件35、副连接构件36实现的连杆机构,如图2所示那样滑块32越向夹具担载构件30的后侧(夹具侧的相反侧)移动,则夹具担载构件30彼此的纵向的间距(以下,简称作夹具间距)越小,如图3所示那样滑块32越向夹具担载构件30的前侧(夹具侧)移动,则夹具间距越大。滑块32的定位通过间距设定导轨90来进行。如图2以及图3所示,夹具间距越大,则基准导轨70与间距设定导轨90的分开距离越小。需要说明的是,连杆机构是本领域中周知的机构,因此省略更详细的说明。
通过使用上述那样的延伸装置来进行膜的斜向延伸,从而能够制作出沿着斜向(例如相对于纵向呈45°的方向)具有慢轴的相位差膜。首先,在把持区域A(延伸装置100的膜取入的入口)中,利用左右的循环回路10R、10L的夹具20,以彼此相等的固定的夹具间距把持成为延伸对象的膜的两侧缘,借助左右的循环回路10R、10L的移动(实质上是由基准导轨70引导的各夹具担载构件30的移动),将该膜向预热区域B输送。
B.预热工序
在预热区域(预热工序)B中,左右的循环回路10R、10L如上所述构成为以与成为延伸对象的膜的初始宽度对应的分开距离彼此大致平行,因此在基本上不进行横向延伸也不进行纵向延伸的状态下膜被加热。不过,也可以为了避免因预热而产生膜的挠曲、与烘箱内的喷嘴接触等不良情况,而稍微扩大左右夹具间的距离(宽度方向的距离)。
在预热工序中,将膜加热至温度T1(℃)。温度T1优选为膜的玻化温度(Tg)以上,更优选为Tg+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Tg+5℃以上。另一方面,加热温度T1优选为Tg+40℃以下,更优选为Tg+30℃以下。虽然根据所使用的膜而有所不同,但温度T1例如为70℃~190℃,优选为80℃~180℃。
到达上述温度T1为止的升温时间以及温度T1的保持时间可以根据膜的构成材料、制造条件(例如膜的输送速度)而适当设定。该升温时间以及保持时间可通过调整夹具20的移动速度、预热区域的长度、预热区域的温度等来控制。
C.斜向延伸工序
在延伸区域(斜向延伸工序)C中,使左右的夹具20的夹具间距分别独立地变化来使膜进行斜向延伸。也可以维持左右夹具中的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而使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或减少来使膜斜向延伸。斜向延伸例如可以如图示的例子那样在使左右的夹具间的距离(宽度方向的距离)扩大的同时进行。以下,具体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面起见,将延伸区域C分为入口侧延伸区域(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和出口侧延伸区域(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来记载。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以及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的长度以及彼此长度之比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设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斜向延伸中,在使上述左右的夹具中的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的位置与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的位置为纵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状态下,使各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扩大到规定间距。参照图4以及图5来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首先,在预热区域B中,左右的夹具间距均设为P1。P1是把持了膜时的夹具间距。接着,与膜进入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同时地,开始增大一方的(图示例子中的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中,使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到P2。另一方面,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中维持为P1。因此,在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的末端部(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的开始部),左侧夹具以夹具间距P1移动,右侧夹具以夹具间距P2移动。接着,与膜进入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同时地,开始增大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中,使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到P2。另一方面,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中维持为P2。因此,在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的末端部(延伸区域C的末端部),左侧夹具以及右侧夹具均移动到夹具间距P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例子中,为了简单起见,将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的位置设为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的开始部,将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的位置设为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的开始部,但该位置可以设定为延伸区域中的任意的适当位置。例如,也可以将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的位置设为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的中间部,也可以将其设为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的中间部,也可以将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的位置设为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的中间部。需要说明的是,夹具间距之比可以与夹具的移动速度之比大致对应。因而,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之比可以与膜的右侧侧缘部与左侧侧缘部的MD方向上的延伸倍率之比大致对应。
夹具间距如上所述可通过调整延伸装置的间距设定导轨与基准导轨的分开距离并对滑块进行定位来调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夹具间距P2与上述夹具间距P1之比P2/P1(以下,也称作夹具间距变化率)优选为1.1~1.9,更优选为1.15~1.7,进一步优选为1.2~1.6。若夹具间距变化率处于这样的范围,则存在能够防止膜的断裂、另外膜不容易产生褶皱这样的优点。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斜向延伸中,(i)使左右的夹具中的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且使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并且,(ii)使减少后的所述夹具间距增大到与扩大后的所述夹具间距相同的间距,而使各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为规定间距。参照图6来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首先,在预热区域B中,左右的夹具间距均被设为P1。P1是把持了膜时的夹具间距。接着,与膜进入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同时地,开始增大一方的(例如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且开始减少另一方的(例如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中,使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到P2,使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到P3。因此,在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的末端部(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的开始部),左侧夹具以夹具间距P3移动,右侧夹具以夹具间距P2移动。接着,与膜进入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同时地,开始增大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中,使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到P2。另一方面,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中维持为P2。因此,在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的末端部(延伸区域C的末端部),左侧夹具以及右侧夹具均以夹具间距P2移动。经过这样一边缩小左右的夹具间距之差一边进行斜向延伸的工序,能够缓和多余的应力,并同时沿着斜向充分地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例子中,为了简单起见,将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减少开始位置以及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增大开始位置均设为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的开始部,但该位置与上述图4以及图5的实施方式同样,可以设定在延伸区域中的任意的适当位置。
在图6中,将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的位置以及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的位置均设为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的起点,但与图示例子不同地,也可以在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后使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也可以在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后使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均未图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一侧(例如右侧)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后使另一侧(例如左侧)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在斜向延伸如图示例子那样在使左右的夹具间的距离(宽度方向的距离)扩大的同时进行的情况下,由于膜已经沿着宽度方向延伸了一定程度(优选为1.2倍~2.0倍的程度),因此即便使另一侧的夹具间距大幅减少,也不容易产生褶皱。
同样地,在图6中,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增大以及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减少持续到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的终点(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的起点),但也可以与图示例子不同,夹具间距的增大或减少中的任一方在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的终点之前结束,并且维持夹具间距直到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的终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夹具间距变化率(P2/P1)优选为1.1~1.9,更优选为1.15~1.7,进一步优选为1.2~1.6。若P2/P1处于这样的范围,则存在能够防止膜的断裂这样的优点。而且,夹具间距变化率(P3/P1)优选为0.5~0.9,更优选为0.6~0.8。若P3/P1处于这样的范围,则存在膜不容易产生褶皱这样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斜向延伸中,第一斜向延伸(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中的延伸)结束时的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变化率与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变化率之积优选为1.0~1.7。若变化率之积处于这样的范围内,则能够得到轴精度优异、相位差不均匀小且尺寸变化小的相位差膜。
斜向延伸代表性地可以在温度T2的条件下进行。温度T2相对于树脂膜的玻化温度(Tg)而言优选为Tg-20℃~Tg+30℃,进一步优选为Tg-10℃~Tg+20℃,尤其优选为Tg左右。虽然根据所使用的树脂膜而有所不同,温度T2例如为70℃~180℃,优选为80℃~170℃。上述温度T1与温度T2之差(T1-T2)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5℃以上。在一实施方式中,T1>T2,因此,在预热工序中被加热到温度T1的膜可被冷却到温度T2。
上述的斜向延伸可以包括横向的延伸,也可以不包括横向的延伸。换言之,斜向延伸后的膜的宽度可以比膜的初始宽度大,也可以与初始宽度实质上相同。当然,图示例子示出了包括横向延伸的实施方式。在如图示例子那样斜向延伸包括横向延伸的情况下,横向的延伸倍率(膜的初始宽度W1与斜向延伸后的膜的宽度W2之比W2/W1)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1.3~3.0。若该延伸倍率过于小,则所得到的相位差膜有时产生波状的褶皱。若该延伸倍率过于大,则所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双轴性变高,在应用于圆偏振板等的情况下视角特性有时降低。
D.收缩工序
在收缩区域(收缩工序)D中,减少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而使该膜沿着纵向(MD)收缩(以下,称作MD收缩处理)。根据本发明,通过在斜向延伸之后进行MD收缩处理,能够得到轴精度优异、相位差不均匀小且尺寸变化小的沿着斜向具有慢轴的相位差膜。
在收缩工序中,在将上述左右的夹具中的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的位置与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的位置设为纵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状态下,使各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缩小到规定间距。以下,使用图4~6来具体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将收缩区域D分为入口侧收缩区域(第一收缩区域)D1和出口侧收缩区域(第二收缩区域)D2地进行记载。第一收缩区域D1以及第二收缩区域D2的长度以及彼此的长度之比可根据目的而适当设定。
首先,在第一收缩区域D1的开始部(延伸区域的末端部),左右的夹具间距均被设为P2。接着,与膜进入第一收缩区域D1同时地,开始减少一方的(图示例子中的左侧)夹具间距。在第一收缩区域D1中,使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到P4。另一方面,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一收缩区域D1中维持为P2。因此,在第一收缩区域D1的末端部(第二收缩区域D2的开始部),右侧夹具以夹具间距P2移动,左侧夹具以夹具间距P4移动。接着,与膜进入第二收缩区域D2同时地,开始减少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二收缩区域D2中,使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到P4。另一方面,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二收缩区域D2中维持为P4。因此,在第二收缩区域D2的末端部(收缩区域D的末端部),右侧夹具以及左侧夹具均以夹具间距P4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例子中,为了简单起见,将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的位置设为第一收缩区域D1的开始部,将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的位置设为第二收缩区域D2的开始部,但该位置可设定为延伸区域中的任意的适当位置。
如上所述,包括通过使开始收缩的位置在膜的左右为不同的位置来一边缩小左右的夹具间距之差一边进行膜的收缩这样的工序,能够适当缓和斜向延伸后的膜的应力。这样得到的相位差膜即使在产生了些许的尺寸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尺寸变化的程度在膜内均匀,尤其是,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化均匀性格外优异。
在收缩工序中,可以从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起先开始减少,也可以从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起先开始减少。优选的是,如上述的说明、以及图4~7所示那样,使在斜向延伸工序中先增大夹具间距的一方的夹具(图示例子中的右侧夹具)在收缩工序中晚于另一方的夹具(图示例子中的左侧夹具,在第一斜向延伸区域中夹具间距被维持或减少的夹具)地减少夹具间距。若这样设置,则能够得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化均匀性优异的相位差膜。需要说明的是,图7为了理解这样的实施方式而将图5所示的夹具间距的分布左右分开地表示。图7的(a)表示在斜向延伸工序中先增大夹具间距的一方的夹具(在图示例子中为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图7的(b)表示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
收缩工序中的夹具间距变化率(P4/P2)优选为0.7~0.999,更优选为0.7~0.995,进一步优选为0.8~0.99。MD收缩处理中的收缩率优选为0.1%~30%,更优选为0.5%~30%,进一步优选为1%~20%。若夹具间距变化率以及收缩率处于这样的范围,则本发明效果能够更为显著。
MD收缩处理代表性地可在温度T3的条件下进行。温度T3代表性地满足T2≥T3的关系,温度T2与T3之差(T2-T3)优选为0~50℃。
D’.纵向收缩-横向延伸工序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斜向延伸工序C之后且在收缩工序D之前,一边使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而使该膜沿着纵向收缩一边沿着横向进行延伸。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延伸装置的延伸区域C与收缩区域D之间设有纵向收缩-横向延伸区域D’。参照图8来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在延伸区域的末端部,左侧夹具以及右侧夹具均以夹具间距P2移动。在纵向收缩-横向延伸区域D’的纵向收缩处理中,左侧夹具以及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均减少到P4’。夹具间距变化率(P4’/P2)优选为0.7~0.995,更优选为0.8~0.99。若夹具间距变化率处于这样的范围,则存在能够抑制收缩时的褶皱这样的优点。需要说明的是,与本实施方式的纵向收缩-横向延伸处理的有无无关地,MD收缩处理中的最终的夹具间距变化率(P4/P2)以及收缩率为上述D所记载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纵向收缩-横向延伸中的横向延伸倍率(斜向延伸后的膜的宽度W2与纵向收缩-横向延伸后的膜的宽度W3之比W2/W3)优选为1.03~1.5,更优选为1.05~1.2。若该横向延伸倍率处于这样的范围,则存在能够防止膜的断裂这样的优点。纵向收缩-横向延伸处理代表性地可在温度T3’的条件下进行。温度T3’例如为上述的温度T2至T3的范围内的温度。在纵向收缩-横向延伸处理之后,膜被提供给上述的MD收缩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图8可知,本实施方式图示为以参照了图6的实施方式为依据的实施方式,但当然也可以图示为以参照了图5的实施方式为依据的实施方式。
E.松开工序
最后,松开对膜进行把持的夹具而得到相位差膜。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上述D’的纵向收缩-横向延伸处理的情况下,纵向收缩-横向延伸后的膜的宽度W3与所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宽度对应。在不进行纵向收缩-横向延伸处理的情况下,斜向延伸后的膜的宽度W2与所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宽度对应。在不进行纵向收缩-横向延伸处理且斜向延伸不包括横向延伸的情况下,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宽度与膜的初始宽度实质上相等。
F.延伸对象的膜以及通过延伸而得到的相位差膜
作为可较佳地用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实质上为上述A项~E项所记载的延伸方法)的膜,可举出能够作为相位差膜而使用的任意适当的膜。作为构成膜的材料,例如可举出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环烯烃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酯碳酸酯系树脂、烯烃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等。优选是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酯碳酸酯系树脂。这是因为,若为这些树脂,则能够得到显现所谓的逆色散的波长依赖性的相位差膜。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所期望的特性而组合使用。
作为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可使用任意适当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例如优选包括源自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在内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二羟基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乙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正丙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异丙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正丁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仲丁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环己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苯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异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异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叔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环己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叔丁基-6-甲基苯基)芴、9,9-双(4-(3-羟基-2,2-二甲基丙氧基)苯基)芴等。聚碳酸酯树脂除了包含源自上述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外,还可以包含源自异山梨糖醇、异二缩甘露醇、异艾杜糖醇、螺二醇、二噁烷二醇、二乙二醇(DEG)、三乙二醇(TEG)、聚乙二醇(PEG)、双酚类等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上述那样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详细情况例如记载在日本特开2012-67300号公报、专利第3325560号以及WO2014/061677号。该专利文献的记载作为参考而被援引在本说明书中。
聚碳酸酯树脂的玻化温度优选为110℃以上且25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上且230℃以下。存在若玻化温度过低则耐热性变差的倾向,在膜成形后有可能产生尺寸变化。若玻化温度过高,则膜成形时的成形稳定性有时变差,另外有时损害膜的透明性。需要说明的是,玻化温度依据JIS K 7121(1987)而求出。
作为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代表性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使至少两种醛化合物和/或酮化合物与聚乙烯醇系树脂进行缩合反应而得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具体例以及详细的制造方法例如记载在日本特开2007-161994号公报中。该记载作为参考而被援引在本说明书中。
优选的是,使作为上述延伸对象的膜延伸而得到的相位差膜的折射率特性显现nx>ny的关系。而且,优选的是,相位差膜能够作为λ/4板而发挥功能。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100nm~180nm,更优选为135nm~155nm。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nx为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在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另外,Re(λ)是用23℃下的波长λnm的光测定出的膜的面内相位差。因此,Re(550)是用23℃下的波长550nm的光测定出的膜的面内相位差。Re(λ)在将膜的厚度设为d(nm)时通过式Re(λ)=(nx-ny)×d来求出。
相位差膜只要具有nx>ny的关系,就表现为任意适当的折射率椭球。优选的是,相位差膜的折射率椭球呈现nx>ny≥nz的关系。相位差膜的Nz系数优选为1~2,更优选为1~1.5,进一步优选为1~1.3。Nz系数通过Nz=Rth(λ)/Re(λ)来求出。在此,Rth(λ)是用23℃下的波长λnm的光测定出的膜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通过式Rth(λ)=(nx-nz)×d来求出。
相位差膜也可以显现相位差值根据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大的逆色散波长特性,也可以显现即使测定光的波长不同相位差值也几乎不变化的平坦的波长分散特性。相位差膜优选显现所谓的逆色散的波长依赖性。具体而言,该面内相位差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Re(450)/Re(550)优选为0.8以上且小于1.0,更优选为0.8~0.95。Re(550)/Re(650)优选为0.8以上且小于1.0,更优选为0.8~0.97。
相位差膜的光弹性模量的绝对值优选为2×10-12(m2/N)~100×10-12(m2/N),更优选为10×10-12(m2/N)~50×10-12(m2/N)。
G.圆偏振板以及圆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通过上述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相位差膜代表性地能够适用于圆偏振板。图9是这样的圆偏振板的一例的简要剖视图。图示例子的圆偏振板300具有偏振片310、在偏振片310的单侧配置的第一保护膜320、在偏振片310的另一单侧配置的第二保护膜330、以及在第二保护膜330的外侧配置的相位差膜340。相位差膜340是通过上述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相位差膜。也可以省略第二保护膜330。在该情况下,相位差膜340可以作为偏振片的保护膜而发挥功能。偏振片310的吸收轴与相位差膜340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38°~52°,进一步优选为43°~47°,尤其优选为45°左右。需要说明的是,偏振片以及保护膜的结构是业界周知的偏振片以及保护膜,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圆偏振板也可以根据目的而在任意适当的位置还包括任意适当的光学构件、光学功能层。例如,也可以对第一保护膜320的外侧表面实施硬涂处理、抗反射处理、抗粘连处理、抗眩处理、光扩散处理等表面处理。另外,也可以根据目的而在相位差膜340的至少一侧配置有表现为任意适当的折射率椭球的另一相位差膜。而且,也可以在第一保护膜320的外侧配置有前基板(例如透明保护基板、触控屏)等光学构件。
通过上述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相位差膜极其适于圆偏振板的制造。详细情况如下。该相位差膜为长条状,且沿着斜向(如上所述,相对于长度方向例如呈45°的方向)具有慢轴。在多数的情况下,长条状的偏振片沿着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因此若使用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相位差膜,则能够利用所谓的辊到辊,能够以极其优异的制造效率来制作圆偏振板。而且,通过上述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相位差膜的轴精度优异,相位差不均匀小且尺寸变化小,因此能够得到具有非常优异的光学特性的圆偏振板。需要说明的是,辊到辊是指一边对长条的膜彼此进行辊式输送一边使其长度方向对其并连续贴合的方法。
参照图10来简单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圆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在图10中,附图标记811以及812分别是卷绕偏振板以及相位差膜的辊,附图标记822是输送辊。在图示例子中,将偏振板(第一保护膜320/偏振片310/第二保护膜330)和相位差膜340沿着箭头方向送出,在使各自的长度方向对齐的状态下进行贴合。此时,以偏振板的第二保护膜330与相位差膜340邻接的方式进行贴合。这样一来,能够得到图9所示那样的圆偏振板300。虽然没有图示,例如也可以制作如下圆偏振板:将偏振板(第一保护膜320/偏振片310)和相位差膜340以偏振片310与相位差膜340邻接的方式贴合,相位差膜340作为保护膜而发挥功能。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的测定以及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1)尺寸变化
将通过实施例以及比较例而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裁切为100mm×100mm,并通过粘合剂贴合于玻璃板。使用三丰公司制:CNC图像测定机Quick Vision(QV606)准确地测定了贴于玻璃的样本的尺寸。然后,放入80℃的加热烘箱中500小时,之后取出贴于玻璃的样本,再次准确测定尺寸,求出了尺寸的变化。
(2)尺寸变化的均匀性
从通过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得到的相位差膜裁切出以与宽度方向中央部沿着宽度方向相距400mm的点为重心的端部样本(100mm×100mm)。与上述(1)同样地求出了该样本的尺寸变化。根据端部样本的尺寸变化与通过上述(1)而得到的样本的尺寸变化之差而评价了尺寸变化的均匀性。
<实施例1>
(聚碳酸酯树脂膜的制作)
使用由具备搅拌翼以及被控制为100℃的回流冷却器的两个立式反应器构成的分批聚合装置而进行了聚合。将9,9-[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BHEPF)、异山梨糖醇(ISB)、二乙二醇(DEG)、碳酸二苯酯(DPC)、以及乙酸镁四水合物以按摩尔比率计成为BHEPF/ISB/DEG/DPC/乙酸镁=0.348/0.490/0.162/1.005/1.00×10-5的方式进行了添加。在对反应器内充分进行了氮置换之后(氧浓度0.0005~0.001vol%),用热介质进行加热,在内部温度成为了100℃的时刻开始搅拌。在升温开始40分钟后使内部温度到达220℃,以保持该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并同时开始减压,在到达220℃后在90分钟使压力成为了13.3kPa。将与聚合反应一起副生成的苯酚蒸气导入100℃的回流冷却器,使在苯酚蒸气中包含的若干量的单体成分返回反应器,未冷凝的苯酚蒸气被导入45℃的冷凝器而被回收。
向第一反应器导入氮气而暂时恢复至大气压之后,将第一反应器内的经低聚物化后的反应液移至第二反应器。接下来,开始第二反应器内的升温以及减压,在50分钟使内部温度为240℃、使压力为0.2kPa。然后,进行聚合直至成为规定的搅拌动力。在到达规定动力的时刻向反应器导入氮气并恢复压力,以股线的形态抽出反应液并利用旋转式切割器进行颗粒化,得到了BHEPF/ISB/DEG=34.8/49.0/16.2[mol%]的共聚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A。该聚碳酸酯树脂的还原粘度为0.430dL/g,玻化温度为128℃。
使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在8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5小时后,使用具备单轴挤压机(五十铃化工机公司制、螺杆直径25mm、料缸设定温度:220℃)、T型模头(宽度900mm、设定温度:220℃)、冷却辊(设定温度:120~130℃)以及卷取机的膜制膜装置而制作了厚度195μm的聚碳酸酯树脂膜。
(斜向延伸)
使用图1~图4所示那样的装置并以图6所示那样的夹具间距的分布将如上所述那样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膜进行预热处理、斜向延伸以及MD收缩处理,得到了相位差膜。具体而言,如以下那样操作:在延伸装置的预热区域将聚碳酸酯树脂膜(厚度195μm、宽度765mm)预热成145℃。在预热区域中,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为125mm。接着,与膜进入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同时地,开始增大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中从125mm增大到150mm。针对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夹具间距,在第一斜向延伸区域C1中从125mm减少到100mm。接着,与膜进入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同时地,开始增大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中从100mm增大到150mm。另一方面,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二斜向延伸区域C2中维持为150mm。斜向延伸前后的夹具间距变化率为1.2。另外,与上述斜向延伸同时地,在宽度方向上也进行了1.9倍的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斜向延伸在138℃的条件下进行。
(MD收缩处理)
接下来,在收缩区域中进行了MD收缩处理。具体而言,与膜进入第一收缩区域D1同时地,开始减少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一收缩区域D1中从150mm减少到137.5mm。在第一收缩区域D1中,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维持斜向延伸后的夹具间距150mm。接着,与膜进入第二收缩区域D2同时地,开始减少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二收缩区域D2中从150mm减少到137.5mm。在第二收缩区域D2中,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维持夹具间距137.5mm。MD收缩处理中的收缩率为8.3%。
通过以上方式而得到了相位差膜(厚度70μm)。对所得到的相位差膜进行两端修剪而使之成为800mm宽度,以供上述(1)以及(2)的评价。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2>
除了代替聚碳酸酯系树脂膜而使用环烯烃系树脂膜(日本瑞翁公司制“ZEONORZF-14膜”、厚度100μm、宽度765mm)这点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而得到了相位差膜。对所得到的相位差膜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3>
(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膜的制作)
使880g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日本合成化学(株)制、商品名“NH-18”(聚合度=1800、皂化度=99.0%)〕在105℃的条件下干燥2小时后,溶解于16.72kg的二甲基亚砜(DMSO)。在此,添加298g的2-甲氧基-1-萘甲醛以及80g的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并在40℃的条件下搅拌了1小时。向反应溶液添加318g的苯甲醛,在40℃的条件下搅拌了1小时之后,还添加457g的二甲基缩醛,并在40℃的条件下搅拌了3小时。然后,添加213g的三乙胺并结束反应。用甲醇对所得到的粗生成物进行了再沉淀。将过滤后的聚合物溶解于四氢呋喃,再次用甲醇进行了再沉淀。将其过滤、干燥而得到了1.19kg的白色的聚合物。
所得到的聚合物通过1H-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来进行了测定,发现其具有下述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l∶m∶n∶o的比率(摩尔比)为10∶25∶52∶11。另外,对该聚合物的玻化温度进行了测定,发现为130℃。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1320428220000191
将所得到的聚合物溶解于甲乙酮(MEK),利用模涂机将所得到的溶液涂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70μm)上,在空气循环式干燥烘箱进行了干燥之后,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下,得到了厚度225μm、宽度765mm的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膜。
除了使用上述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膜这点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而得到了相位差膜。对所得到的相位差膜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比较例1>
除了在MD收缩处理中使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同时开始减少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而得到了相位差膜。具体而言,在第一收缩区域中,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均维持斜向延伸后的夹具间距150mm。接着,与膜进入第二收缩区域同时地,开始减少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二收缩区域D2中从150mm减少到137.5mm。
对所得到的相位差膜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比较例2>
除了未进行MD收缩处理这点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而得到了相位差膜。具体而言,在使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均维持为斜向延伸后的夹具间距150mm的状态下,使膜通过了收缩区域(实际上的热处理区域)。
对所得到的相位差膜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表1]
Figure BDA0001320428220000201
根据表1可知,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尺寸变化少,且即使在产生了些许的尺寸变化的情况下尺寸变化的程度也在膜内均匀。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相位差膜可良好地用于圆偏振板,其结果是,可良好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LED)等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L 循环回路
10R 循环回路
20 夹具
30 夹具担载构件
70 基准导轨
90 间距设定导轨
100 延伸装置
300 圆偏振板
310 偏振片
320 第一保护膜
330 第二保护膜
340 相位差膜

Claims (6)

1.一种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持工序,在该把持工序中,分别利用纵向的夹具间距会变化的可变间距型的左右的夹具来把持膜的左右端部;
预热工序,在该预热工序中,对该膜进行预热;
斜向延伸工序,在该斜向延伸工序中,使该左右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分别独立地变化而使该膜斜向延伸;
收缩工序,在该收缩工序中,使该左右的夹具的纵向的夹具间距减少而使该膜沿着纵向收缩;以及
释放工序,在该释放工序中,将把持该膜的夹具松开,
在所述斜向延伸工序之后进行所述收缩工序,在该收缩工序中,在使左右的夹具中的一方的夹具的纵向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的位置与另一方的夹具的纵向的夹具间距开始减少的位置为纵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状态下,使各方的夹具的纵向的夹具间距缩小到规定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斜向延伸工序中,在使所述左右的夹具中的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的位置与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的位置为纵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状态下,使各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扩大到规定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斜向延伸工序中,
(i)使所述左右的夹具中的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且使另一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并且,
(ii)使减少后的所述夹具间距增大到与扩大后的所述夹具间距相同的间距,而使各方的夹具的夹具间距为规定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在所述斜向延伸工序中先增大夹具间距的一方的夹具在所述收缩工序中晚于另一方的夹具地减少夹具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斜向延伸工序之后且在收缩工序之前,一边使所述左右的夹具的纵向的夹具间距减少而使所述膜沿着纵向收缩,一边使该膜沿着横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构成所述膜的材料为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环烯烃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或聚酯碳酸酯系树脂。
CN201580067966.XA 2014-12-25 2015-12-18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0034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2463A JP6553873B2 (ja) 2014-12-25 2014-12-25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4-262463 2014-12-25
PCT/JP2015/085472 WO2016104353A1 (ja) 2014-12-25 2015-12-18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3465A CN107003465A (zh) 2017-08-01
CN107003465B true CN107003465B (zh) 2020-03-13

Family

ID=56150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7966.XA Active CN107003465B (zh) 2014-12-25 2015-12-18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553873B2 (zh)
KR (1) KR102042325B1 (zh)
CN (1) CN107003465B (zh)
TW (1) TW201628839A (zh)
WO (1) WO20161043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80163A (ja) * 2017-04-07 2018-11-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031316B2 (ja) * 2018-01-12 2022-03-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016269B2 (ja) * 2018-02-02 2022-02-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037950B2 (ja) * 2018-02-07 2022-03-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延伸装置およ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220105672A1 (en) * 2020-10-05 2022-04-07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ly anisotropic polymer thin films
US11597198B2 (en) 2020-10-05 2023-03-07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ly anisotropic polymer thin films
JP7012179B1 (ja) 2021-03-24 2022-02-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059429B1 (ja) * 2021-09-10 2022-04-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45619A (zh) 1971-10-15 1973-06-29
GB8310381D0 (en) * 1983-04-16 1983-05-18 Proctor & Schwartz Lt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bi-axial stretching of film
JP2002086554A (ja) * 2000-07-10 2002-03-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の延伸方法、偏光膜、偏光板および位相差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61189A (ja) 2006-03-29 2007-10-11 Fujifilm Corp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DE102007057329A1 (de) * 2007-11-28 2009-06-04 Brückner Maschinenbau GmbH & Co. KG Reckanlage
JP5387647B2 (ja) * 2011-10-11 2014-01-15 東ソー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
US9500790B2 (en) * 2012-02-22 2016-11-22 Konica Minolta, Inc. Optical film,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5755674B2 (ja) * 2013-03-29 2015-07-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755684B2 (ja) * 2013-06-10 2015-07-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53873B2 (ja) 2019-07-31
KR102042325B1 (ko) 2019-11-07
TW201628839A (zh) 2016-08-16
WO2016104353A1 (ja) 2016-06-30
JP2016122125A (ja) 2016-07-07
CN107003465A (zh) 2017-08-01
KR20170084312A (ko) 2017-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3465B (zh)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KR101759014B1 (ko) 위상차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원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5755684B2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101796851B1 (ko) 위상차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원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CN111716691A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CN105593726A (zh)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及圆偏光板的制造方法与膜拉伸装置
CN111670396A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WO2014156623A1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15122619A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JP2015127830A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
CN113492519A (zh)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JP6576637B2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6239919B2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5129970A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
CN115782146A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5122616A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CN115122617A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CN115847790A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2015111311A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