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0503B - 取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90503B CN106990503B CN201610040387.2A CN201610040387A CN106990503B CN 106990503 B CN106990503 B CN 106990503B CN 201610040387 A CN201610040387 A CN 201610040387A CN 106990503 B CN106990503 B CN 1069905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element
- lens
- image
- focal length
- image captu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取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兼具广视角与小型化的需求。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具有取像镜片系统的取像装置及具有取像装置的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取像镜片系统及取像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电子装置上兼具小型化及广视角的取像镜片系统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产品朝往轻薄化,因此所搭配的取像装置也需对应小型化,然而已知的取像镜片系统虽可提供微型化的设计,却难以同时兼具大视角与短总长的需求,因此较难以搭载于轻薄且需要较大视角的电子装置上(如手机、可携式装置、随身影像记录器、光学辨识装置或其他电子设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其中通过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配置有助于较大视角光线进入其中,且通过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与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可将光线聚集于成像面上,达到缩短后焦距及微型化的需求。再者,包含取像镜片系统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可兼具广视角与小型化,而实现较佳的像差控制与充足的相对照度,并且较容易得到透镜形状较适合的配置。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取像镜片系统中的透镜为六片,且至少三透镜为塑胶材质,取像镜片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其满足下列条件:
1.10<T56/T12;
|f1/f2|<2.0;以及
|f5/f2|<1.50。
依据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
依据本发明更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装置。
当T56/T12满足上述条件时,能使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间具有较紧密的搭配,或避免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间的距离太远导致在组装时需要额外的元件,藉以有利于简化组装及小型化,进而使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拥有更足够的空间而可配置成较适合修正像差的形状。
当|f1/f2|满足上述条件时,有利于缓和光线进入取像镜片系统时的屈折度,可避免光线折射太剧烈而产生由面反射等所造成的杂讯。
当|f5/f2|满足上述条件时,通过适当调整第二透镜与第五透镜的屈折力配置,可避免因第二透镜屈折力太强而造成后群透镜像差修正过度。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8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1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10、20、30
取像装置:11、21、31
光圈: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第一透镜:110、210、310、410、510、610、710、810
物侧表面:111、211、311、411、511、611、711、811
像侧表面:112、212、312、412、512、612、712、812
第二透镜:120、220、320、420、520、620、720、820
物侧表面:121、221、321、421、521、621、721、821
像侧表面:122、222、322、422、522、622、722、822
第三透镜:130、230、330、430、530、630、730、830
物侧表面:131、231、331、431、531、631、731、831
像侧表面:132、232、332、432、532、632、732、832
第四透镜:140、240、340、440、540、640、740、840
物侧表面:141、241、341、441、541、641、741、841
像侧表面:142、242、342、442、542、642、742、842
第五透镜:150、250、350、450、550、650、750、850
物侧表面:151、251、351、451、551、651、751、851
像侧表面:152、252、352、452、552、652、752、852
第六透镜:160、260、360、460、560、660、760、860
物侧表面:161、261、361、461、561、661、761、861
像侧表面:162、262、362、462、562、662、762、862
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170、270、370、470、570、670、770、870
成像面:180、280、380、480、580、680、780、880
电子感光元件:190、290、390、490、590、690、790、890
f: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
Fno:取像镜片系统的光圈值
HFOV:取像镜片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
V1: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
V2: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
V3: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
V4: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
V5: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
V6: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
CT1: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2: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3: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5: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6: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T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23: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34: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45: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56: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Y62: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
R3: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f4:第四透镜的焦距
f5:第五透镜的焦距
f6:第六透镜的焦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中取像镜片系统中透镜总数为六片,且至少三透镜为塑胶材质。
前段所述取像镜片系统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也就是说,取像镜片系统具有六片单一非粘合的透镜。由于粘合透镜的制程较非粘合透镜复杂,特别在两透镜的粘合面需拥有高准度的曲面,以便达到两透镜粘合时的高密合度,且在粘合的过程中,也可能因偏位而造成密合度不佳,影响整体光学成像品质。因此,本发明取像镜片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可有效改善粘合透镜所产生的问题。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可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可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离轴处可包含至少一凸面。借此,有助于较大视角的光线进入取像镜片系统,以提供其较广的视角。
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折力,可有效修正第一透镜产生的像差。
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可提供取像镜片系统主要的正屈折力,有效缩短其总长度。
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中其像侧表面离轴处可包含至少一凹面。通过第五透镜的负屈折力与第四透镜的正屈折力将入射光聚集于成像面上,可达到缩短后焦距与小型化的需求。
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其像侧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借此,可使取像镜片系统的主点(Principal Point)远离成像面,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并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光线入射的角度,使电子感光元件的响应效率提升。
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满足下列条件:1.10<T56/T12。借此,能使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间具有较紧密的搭配,或避免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间的距离太远导致在组装时需要额外的元件,藉以有利于简化组装及小型化,进而使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拥有更足够的空间而可配置成较适合修正像差的形状。较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1.25<T56/T12<4.0。更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1.40<T56/T12<3.0。
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f1/f2|<2.0。借此,有利于缓和光线进入取像镜片系统时的屈折度,可避免光线折射太剧烈而产生由面反射等所造成的杂讯。较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f1/f2|<1.0。更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f1/f2|<0.50。
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其满足下列条件:|f5/f2|<1.50。通过适当调整第二透镜与第五透镜的屈折力配置,可避免因第二透镜屈折力太强而造成后群透镜像差修正过度。较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f5/f2|<1.0。更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f5/f2|<0.50。
取像镜片系统可还包含一光圈,位于第一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其中取像镜片系统的光圈值为Fno,其满足下列条件:1.6<Fno≤2.65。借此,有利于成像面光亮度与成像焦深的平衡,确保亮度充足与成像品质。
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其中|f1|、|f2|、|f3|、|f4|、|f5|、|f6|中,|f4|为最小值。借此,可将取像镜片系统中具有主要正屈折力的透镜配置为较靠近成像面,以利于降低整体取像镜片系统对于具有正屈折力透镜的敏感度。
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其满足下列条件:1.5<|f/f3|+|f/f4|<3.0。借此,有利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分担取像镜片系统中的正屈折力,进一步减缓透镜对其敏感度的问题,以提升制造良率。
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满足下列条件:0.85<T56/(CT5+CT6)<2.0。借此,能使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进一步展现较佳的形状与配置,提高成像品质。
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满足下列条件:2.5<(T12+T56)/(T23+T34+T45)<25。借此,可让透镜间有较紧密的搭配,可降低对于制造公差与温度效应等的敏感度。
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4,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5,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6,其满足下列条件:1.90<(V1+V3+V4)/(V2+V5+V6)<3.5。借此,能确保影像色差在多种像差中得到较平衡的状态。
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0.70<CT1/CT3<1.5。借此,可避免第一透镜太薄而造成成型或组装上的困难,与第一透镜结构强度不足等问题。
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0.10<CT2/CT1<0.70。借此,可进一步调整第一透镜所产生的像差以及降低其敏感度。
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f/R3|+|f/R4|<1.0。借此,有利于减缓第二透镜面形的变化,降低成型上的问题。
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Y62,其满足下列条件:0.90<Y62/f<1.30。借此,有利于扩大视角,且较容易搭配短后焦距的配置,有利于取像镜片系统的小型化。
本发明提供的取像镜片系统中,透镜的材质可为塑胶或玻璃。当透镜的材质为塑胶,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当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增加取像镜片系统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此外,取像镜片系统中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可为非球面(ASP),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发明取像镜片系统的总长度。
再者,本发明提供的取像镜片系统中,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可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可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本发明提供的取像镜片系统中,若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或是透镜的焦距,皆可指透镜近光轴处的屈折力或是焦距。
另外,本发明取像镜片系统中,依需求可设置至少一光阑,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品质。
本发明的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依其对应的电子感光元件的不同,可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别是指凹面朝往物侧方向的曲面。
本发明的取像镜片系统中,光圈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取像镜片系统的出射瞳(Exit Pupil)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其具有远心(Telecentric)效果,并可增加电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为中置光圈,有助于扩大系统的视场角,使取像镜片系统具有广角镜头的优势。
本发明的取像镜片系统亦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数字相机、移动产品、数字平板、智能电视、网络监控设备、体感游戏机、行车记录仪、倒车显影装置与穿戴式产品等电子装置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前述的取像镜片系统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通过前述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配置有助于较大视角光线进入其中,且通过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与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可将光线聚集于成像面上,达到缩短后焦距及微型化的需求。借此,兼具广视角与小型化的取像装置可实现较佳的像差控制与充足的相对照度,并且较容易得到透镜形状较适合的配置。较佳地,取像装置可进一步包含镜筒(Barrel Member)、支持装置(HolderMember)或其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取像装置。借此,提升成像品质。较佳地,电子装置可进一步包含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储存单元、暂储存单元(RAM)或其组合。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取像镜片系统(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190。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10、光圈10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170以及成像面180,而电子感光元件190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180,其中取像镜片系统中的透镜为六片(110-160),且取像镜片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
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1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112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2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2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3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4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1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5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15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像侧表面15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凹面。
第六透镜16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6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6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像侧表面16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160及成像面180间且不影响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
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
X: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R:曲率半径;
k:锥面系数;以及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取像镜片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取像镜片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数值如下:f=1.94mm;Fno=2.52;以及HFOV=59.5度。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110的色散系数为V1,第二透镜120的色散系数为V2,第三透镜130的色散系数为V3,第四透镜140的色散系数为V4,第五透镜150的色散系数为V5,第六透镜160的色散系数为V6,其满足下列条件:(V1+V3+V4)/(V2+V5+V6)=2.07。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11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CT1/CT3=0.86;以及CT2/CT1=0.43。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120与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130与第四透镜14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四透镜140与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五透镜150与第六透镜16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满足下列条件:(T12+T56)/(T23+T34+T45)=3.17;以及T56/T12=1.66。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第六透镜16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第五透镜150与第六透镜16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满足下列条件:T56/(CT5+CT6)=0.75。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六透镜像侧表面162的最大有效半径为Y62,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Y62/f=1.06。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第二透镜物侧表面121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像侧表面122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f/R3|+|f/R4|=0.81。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f1/f2|=0.112。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第五透镜150的焦距为f5,其满足下列条件:|f5/f2|=0.083。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140的焦距为f4,其满足下列条件:|f/f3|+|f/f4|=2.30。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140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1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160的焦距为f6,其中|f1|、|f2|、|f3|、|f4|、|f5|、|f6|中,|f4|为最小值。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为图1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且表面0-16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表二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表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A16则表示各表面第4-16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及图4,其中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3可知,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取像镜片系统(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290。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光圈20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第六透镜26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270以及成像面280,而电子感光元件290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280,其中取像镜片系统中的透镜为六片(210-260),且取像镜片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
第一透镜2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1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212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21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第二透镜2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2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2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2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3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2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4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2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5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25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像侧表面25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凹面。
第六透镜26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6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6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像侧表面26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260及成像面280间且不影响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三及表四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另外,第二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2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2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2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240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2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260的焦距为f6,其中|f1|、|f2|、|f3|、|f4|、|f5|、|f6|中,|f4|为最小值。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5及图6,其中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5可知,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取像镜片系统(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390。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310、光圈30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第六透镜36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370以及成像面380,而电子感光元件390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380,其中取像镜片系统中的透镜为六片(310-360),且取像镜片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
第一透镜3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1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12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31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第二透镜3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2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2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3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3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4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3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5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5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像侧表面35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凹面。
第六透镜36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6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6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像侧表面36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3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360及成像面380间且不影响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五及表六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另外,第三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3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3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3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340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3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360的焦距为f6,其中|f1|、|f2|、|f3|、|f4|、|f5|、|f6|中,|f4|为最小值。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7及图8,其中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7可知,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取像镜片系统(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490。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410、光圈40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第六透镜46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470以及成像面480,而电子感光元件490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480,其中取像镜片系统中的透镜为六片(410-460),且取像镜片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
第一透镜4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1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412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41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第二透镜4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2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2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4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3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4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4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4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5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45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像侧表面45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凹面。
第六透镜46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6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6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像侧表面46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4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460及成像面480间且不影响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七及表八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另外,第四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4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4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4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440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4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460的焦距为f6,其中|f1|、|f2|、|f3|、|f4|、|f5|、|f6|中,|f4|为最小值。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9及图10,其中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9可知,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取像镜片系统(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590。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510、光圈50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第五透镜550、第六透镜56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570以及成像面580,而电子感光元件590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580,其中取像镜片系统中的透镜为六片(510-560),且取像镜片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
第一透镜5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1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512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51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第二透镜5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2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2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5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5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5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4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5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5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55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像侧表面55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凹面。
第六透镜56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56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6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像侧表面56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5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560及成像面580间且不影响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九及表十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另外,第五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5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5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5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540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5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560的焦距为f6,其中|f1|、|f2|、|f3|、|f4|、|f5|、|f6|中,|f4|为最小值。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11及图12,其中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1可知,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取像镜片系统(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690。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610、光圈600、第二透镜620、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第五透镜650、第六透镜66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670以及成像面680,而电子感光元件690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680,其中取像镜片系统中的透镜为六片(610-660),且取像镜片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
第一透镜6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1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12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61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第二透镜6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2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2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6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6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4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6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5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5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像侧表面65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凹面。
第六透镜66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66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6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像侧表面66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6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660及成像面680间且不影响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一及表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另外,第六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6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6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6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640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6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660的焦距为f6,其中|f1|、|f2|、|f3|、|f4|、|f5|、|f6|中,|f4|为最小值。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13及图14,其中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3可知,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取像镜片系统(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790。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710、光圈700、第二透镜720、第三透镜730、第四透镜740、第五透镜750、第六透镜76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770以及成像面780,而电子感光元件790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780,其中取像镜片系统中的透镜为六片(710-760),且取像镜片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
第一透镜7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1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712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71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第二透镜7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2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72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7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7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7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4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7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7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5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75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像侧表面75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凹面。
第六透镜7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76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76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像侧表面76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7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760及成像面780间且不影响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第七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三及表十四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另外,第七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7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7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7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740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7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760的焦距为f6,其中|f1|、|f2|、|f3|、|f4|、|f5|、|f6|中,|f4|为最小值。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15及图16,其中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5可知,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取像镜片系统(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890。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810、光圈800、第二透镜820、第三透镜830、第四透镜840、第五透镜850、第六透镜86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870以及成像面880,而电子感光元件890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880,其中取像镜片系统中的透镜为六片(810-860),且取像镜片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
第一透镜8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81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812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8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82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82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8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831为凹面,其像侧表面8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8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841为凸面,其像侧表面84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8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85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85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像侧表面85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凹面。
第六透镜86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86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86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像侧表面86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8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860及成像面880间且不影响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第八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五及表十六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另外,第八实施例的取像镜片系统中,第一透镜8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8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8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840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8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860的焦距为f6,其中|f1|、|f2|、|f3|、|f4|、|f5|、|f6|中,|f4|为最小值。
<第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17,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10的示意图。第九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是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10包含取像装置11,取像装置11包含依据本发明的取像镜片系统(图未揭示)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
<第十实施例>
请参照图18,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20的示意图。第十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是一平板电脑,电子装置20包含取像装置21,取像装置21包含依据本发明的取像镜片系统(图未揭示)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
<第十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9,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30的示意图。第十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是一穿戴装置(Wearable Device),电子装置30包含取像装置31,取像装置31包含依据本发明的取像镜片系统(图未揭示)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取像镜片系统的成像面。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取像镜片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一第二透镜;
一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
一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以及
一第六透镜,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
其中该取像镜片系统中的透镜为六片,且至少三透镜为塑胶材质,该取像镜片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其满足下列条件:
|f1/f2|<2.0;以及
|f5/f2|<1.50;
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满足下列条件:
1.10<T56/T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满足下列条件:
1.25<T56/T12<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满足下列条件:
1.40<T56/T12<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
|f1/f2|<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光圈,位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其中该取像镜片系统的光圈值为Fno,其满足下列条件:
1.6<Fno≤2.6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凹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该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其中|f1|、|f2|、|f3|、|f4|、|f5|、|f6|中,|f4|为最小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其满足下列条件:
1.5<|f/f3|+|f/f4|<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满足下列条件:
0.85<T56/(CT5+CT6)<2.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满足下列条件:
2.5<(T12+T56)/(T23+T34+T45)<25。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该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4,该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5,该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6,其满足下列条件:
1.90<(V1+V3+V4)/(V2+V5+V6)<3.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
0.70<CT1/CT3<1.5。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
0.10<CT2/CT1<0.7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
|f/R3|+|f/R4|<1.0。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Y62,其满足下列条件:
0.90<Y62/f<1.30。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
20.一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片系统;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其设置于该取像镜片系统的一成像面。
2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取像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40387.2A CN106990503B (zh) | 2016-01-21 | 2016-01-21 | 取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201911182041.6A CN110824672B (zh) | 2016-01-21 | 2016-01-21 | 取像镜片系统及取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40387.2A CN106990503B (zh) | 2016-01-21 | 2016-01-21 | 取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82041.6A Division CN110824672B (zh) | 2016-01-21 | 2016-01-21 | 取像镜片系统及取像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90503A CN106990503A (zh) | 2017-07-28 |
CN106990503B true CN106990503B (zh) | 2019-12-27 |
Family
ID=5941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40387.2A Active CN106990503B (zh) | 2016-01-21 | 2016-01-21 | 取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201911182041.6A Active CN110824672B (zh) | 2016-01-21 | 2016-01-21 | 取像镜片系统及取像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82041.6A Active CN110824672B (zh) | 2016-01-21 | 2016-01-21 | 取像镜片系统及取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69905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64825B (zh) * | 2017-10-24 | 2023-12-26 | 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系统及广角镜头 |
TWI637212B (zh) * | 2017-10-27 | 2018-10-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09725401A (zh) * | 2017-10-30 | 2019-05-07 | 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 |
CN116626858B (zh) * | 2023-05-30 | 2023-12-01 | 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六片式架构微小型vr透视镜头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418765A (zh) * | 2014-01-17 | 2014-05-1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攝影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車用攝影裝置 |
CN105223677A (zh) * | 2014-07-01 | 2016-01-06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75386B2 (ja) * | 2012-08-17 | 2016-08-23 |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 撮像レンズ |
JP5854227B2 (ja) * | 2012-08-28 | 2016-02-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CN103969794B (zh) * | 2013-12-20 | 2016-08-17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
JP6208003B2 (ja) * | 2013-12-25 | 2017-10-0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2015175876A (ja) * | 2014-03-13 | 2015-10-05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
CN104330879B (zh) * | 2014-07-29 | 2016-09-28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
CN104330869B (zh) * | 2014-07-29 | 2016-08-24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 |
-
2016
- 2016-01-21 CN CN201610040387.2A patent/CN106990503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21 CN CN201911182041.6A patent/CN1108246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418765A (zh) * | 2014-01-17 | 2014-05-1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攝影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車用攝影裝置 |
CN104793318A (zh) * | 2014-01-17 | 2015-07-22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摄影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车用摄影装置 |
CN105223677A (zh) * | 2014-07-01 | 2016-01-06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24672B (zh) | 2022-01-11 |
CN110824672A (zh) | 2020-02-21 |
CN106990503A (zh) | 2017-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62979B (zh) | 拾像光学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0389428B (zh) | 摄像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7329234B (zh) | 光学影像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0161653B (zh) | 光学影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491059B (zh) | 图像撷取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7664810B (zh) | 光学取像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001888B (zh) | 摄像系统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7229105B (zh) | 光学摄像镜头、取像装置及可携式装置 | |
CN107632366B (zh) | 影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581632B (zh) | 光学镜头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7490840B (zh) | 取像用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0297308B (zh) | 摄影用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683292B (zh) | 成像用光学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7462974B (zh) | 光学成像镜组以及取像装置 | |
CN108663777B (zh) | 光学影像镜头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031617B (zh) | 摄像光学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8919461B (zh) | 摄影用光学镜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7942476B (zh) |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取像装置 | |
CN107765393B (zh) | 影像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8563002B (zh) | 光学摄像透镜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8427187B (zh) | 成像光学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7817574B (zh) | 影像撷取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6443965B (zh) | 结像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 |
CN110133830B (zh) | 取像用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0554481B (zh) | 影像镜头及取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