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6900B - 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96900B CN106996900B CN201710344610.7A CN201710344610A CN106996900B CN 106996900 B CN106996900 B CN 106996900B CN 201710344610 A CN201710344610 A CN 201710344610A CN 106996900 B CN106996900 B CN 1069969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rizontal
- plate
- test piece
- actuator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ressur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ressure
- G01N3/12—Pressure test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7—Tensil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9—Compressiv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3—Generation of the force
- G01N2203/0042—Pneumatic or hydraulic means
- G01N2203/0048—Hydraulic mea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5—Geometry of the test
- G01N2203/0254—Biaxial, the forces being applied along two normal axes of the specime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反力墙、门架、轴向拉压装置、水平约束装置,轴向拉压装置包括竖向作动器、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连接头、下连接头和固定压梁;水平约束装置包括水平作动器、水平加载头、水平固定头、三角支撑架、支撑架压梁。本发明可用于对需要施加水平约束作用的轴向拉压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同时可用于模拟钢管或加密螺旋箍筋等约束作用下,试件的轴向拉压性能试验,该装置具有精度高,受力合理,准确性强等特点,能够准确模拟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向拉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提供并维持水平约束应力或约束位移不变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约束混凝土即在外部施加径向约束,使混凝土在轴向受压时产生的横向变形受到限制,延缓材料内部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改善核心混凝土自身原有的受压特性,使其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得到提高,约束作用越强,混凝土强度提高幅度越大,目前国内外对约束作用下的混凝土轴向承载力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但对于其细部受力机理和破坏形式,由于无法进行直接的观测,只能通过理论分析或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计算,为了能够直观的观测约束状态下混凝土的破坏形式,需要一种能够提供径向约束应力,且水平接触面应力分布均匀,具有足够的刚度,维持水平约束位移或约束应力不变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钢管或加密螺旋箍筋在约束作用下,混凝土或灌浆料内部破坏形态无法直接观察的难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提供并维持水平约束应力或约束位移不变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包括反力墙、轴向拉压装置、水平约束装置、固定在地沟上的门架,轴向拉压装置上安装有试件;
轴向拉压装置包括竖向作动器、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连接头、下连接头和固定压梁;竖向作动器悬挂于门架上,上连接板与竖向作动器固定连接,上连接头垂直设置在上连接板的下端面上,下连接板与固定压梁固定连接,下连接头垂直设置在下连接板的上端面上,固定压梁固定在地沟上,试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铰接;
水平约束装置包括水平作动器、水平加载头、水平固定头、三角支撑架、支撑架压梁,水平作动器固定在反力墙上,水平加载头和水平固定头分别设置在试件的两侧,水平加载头通过高强螺杆与水平作动器连接,水平固定头通过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与三角支撑架连接,每个调节螺杆上设置两个调节螺母用于调节水平固定头的位置,三角支撑架通过支撑架压梁固定在地沟上。
优选地,固定压梁包括第一固定压梁、第二固定压梁、第三固定压梁,水平加载头通过加载头固定机构与第一固定压梁连接,第一固定压梁通过锚固螺杆固定在地沟上,第二固定压梁和第三固定压梁上下叠加在一起并通过锚固螺杆固定在地沟上,第二固定压梁与下连接板焊接。
优选地,试件与水平加载头之间、试件与和水平固定头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垫板和一个侧向滑轮组,其作用是使试件能够在竖直方向自由滑动。
优选地,水平作动器、水平加载头、水平固定头与试件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竖向作动器与试件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
优选地,水平固定头通过支撑杆和支撑板进行支撑,支撑板设置在三角支撑架上,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板上,其作用是在调节水平固定头位置时,保证水平固定头水平位置不变,使水平加载头与水平固定头的中心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三角支撑架包括竖向支撑、斜支撑和水平支撑,竖向支撑设置在水平支撑上,斜支撑的两端分别与竖向支撑和水平支撑连接,水平支撑的一端伸出竖向支撑,并在竖向支撑前后两侧的水平支撑上分别放置一个支撑架压梁,支撑架压梁采用螺杆与地沟相固定,使三角支撑架在较大弯矩下不发生翘起,水平支撑的另一端与固定墙体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使得水平支撑完全顶住固定墙体,避免三角支撑架发生水平滑移。
优选地,水平加载头和水平固定头分别包括前钢板、后钢板、连接肋板和加劲肋板,两块加劲肋板垂直焊接在连接肋板上,连接肋板、加劲肋板的两端分别与前钢板、后钢板焊接,水平加载头的后钢板通过高强螺杆与水平作动器连接,水平固定头的后钢板通过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与三角支撑架连接。
优选地,加载头固定机构包括立柱、连接板、滑板、连杆;两个立柱均由工字钢制作而成,与第一固定压梁相焊接,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滑板焊接在两个立柱上,滑板两侧分别焊接有侧挡板,两个连杆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连接板焊接在两个连杆上,连杆、轴承和连接板连接共同构成小车结构,侧挡板高度大于轴承直径,连杆两端的轴承分别置于侧挡板与滑板连接所形成的凹槽内,轴承可在滑板上滑动,进而使小车仅在滑板上滑动,连接板的上端与水平加载头焊接,侧挡板两端分别焊接有限位板,以避免小车滑出滑板,同时为侧挡板提供较大的竖向力,加载头固定机构使得水平加载头只能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优选地,试件包括中间板、侧板和灌浆料或混凝土,中间板、侧板、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上分别加工有连接孔,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分别通过销栓与试件的中间板和侧板铰接,下连接板焊接在第二固定压梁上。
一种采用以上所述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安装水平作动器和竖向作动器,为便于观察试验现象,水平作动器高度不宜过高,保证水平作动器水平;竖向作动器与试件的中心处于同一个垂直平面内,水平作动器与试件的中心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2)安装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上连接板通过螺栓与竖向作动器连接,焊接第二固定压梁与下连接板,确定第二固定压梁的位置,保证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的中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的长度可根据试件尺寸进行调整,保证在加载过程中,试件中心水平面与水平加载头、水平固定头的中心水平面重合;
(3)调节三角支撑架位置,使其中心垂直面与水平作动器和竖向作动器的中心垂直面重合,并根据水平固定头的大小调整其与试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支撑架压梁与地沟进行固定;之后焊接支撑杆和支撑板,使水平固定头与水平作动器处于同一水平面,并用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进行固定;
(4)安装水平加载头和加载头固定机构,调整水平加载头位置,使之与水平固定头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之后将制作好的加载头固定机构置于水平加载头下部,调整位置,保证水平加载头具有足够大的加载位移,将第一固定压梁置于加载头固定机构下方并且通过锚固螺杆与地沟进行锚固连接,然后将加载头固定机构的连接板、立柱分别与水平加载头、第一固定压梁焊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5)安装试件,向下伸出竖向作动器,将试件通过销栓分别与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铰接,提升竖向作动器使试件处于较小的拉应力状态;在试件与水平加载头之间以及试件与水平固定头之间放置侧向滑轮组和垫板,并伸出水平作动器,使试件达到预定约束应力;
(6)试验加载,根据试验需要,保持水平作动器位移不变或承载力不变,提升竖向作动器,观察试件两侧裂缝产生和发展情况,从而得到约束作用下试件的破坏形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①本装置是一种能够提供并维持水平约束应力或约束位移不变的、且水平接触面应力分布均匀、具有足够的刚度、并进行约束作用下轴向拉压试验的装置,可用于对需要施加水平约束作用的轴向拉压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同时可用于模拟钢管或加密螺旋箍筋等约束作用下的试件的轴向拉压性能试验。
②能够较好的模拟钢管等的环向约束作用,具有测量精度高,受力合理,准确性强等特点,能够准确模拟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实施例轴向拉压装置安装试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发明实施例加载头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 是本发明实施例加载头固定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本发明实施例加载头固定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 是本发明实施例下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 是本发明实施例下连接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 是本发明实施例下连接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 是本发明实施例水平加载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 是本发明实施例水平加载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 是本发明实施例水平加载头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3 是本发明实施例试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 是本发明实施例试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反力墙1,三角支撑架2,水平作动器3,水平加载头4,加载头固定机构5,第一固定压梁6,水平固定头7,支撑板8,支撑杆9,调节螺母10,调节螺杆11,斜支撑12,水平支撑13,竖向支撑14,支撑架压梁15,锚固螺杆16,上连接板17,下连接板18,第三固定压梁19,侧向滑轮组20,垫板21,竖向作动器22,门架23,立柱24,连接板25,侧挡板26,限位板27,连杆28,滑板29,轴承30,上连接头31,下连接头32,销栓33,固定墙体34,地沟35,后钢板36,连接肋板37,前钢板38,加劲肋板39,试件40,中间板41,侧板42,灌浆料或混凝土43;连接孔44;第二固定压梁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包括反力墙1、门架23、轴向拉压装置、水平约束装置、固定在地沟35上的门架23,轴向拉压装置上安装有试件40;
轴向拉压装置包括竖向作动器22、上连接板17、下连接板18、上连接头31、下连接头32和固定压梁;竖向作动器22悬挂于门架23上,上连接板17与竖向作动器22固定连接,上连接头31垂直设置在上连接板17的下端面上,下连接板18与固定压梁固定连接,下连接头32垂直设置在下连接板18的上端面上,固定压梁固定在地沟35上,试件4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连接头31和下连接头32铰接;
水平约束装置包括水平作动器3、水平加载头4、水平固定头7、三角支撑架2、支撑架压梁15,水平作动器3固定安装在反力墙1上,水平加载头4和水平固定头7分别设置在试件40的两侧,水平加载头4通过高强螺杆与水平作动器22连接,水平固定头7通过调节螺杆11、调节螺母10与三角支撑架2连接,每个调节螺杆11上设置两个调节螺母10,以准确定位水平固定头7,同时可以任意调节水平固定头7的位置,以适应各种不同厚度的试件,三角支撑架2通过支撑架压梁15固定在地沟35上。
水平作动器3和竖向作动器22均为电液伺服作动器,并且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试验中,水平作动器3可保持位移不变,从而得到水平方向的反作用力,以模拟钢管和加密螺旋箍筋等被动约束作用下试件的轴向拉压性能,也可以保持荷载不变,以模拟均匀围压下试件的轴向拉压性能。
固定压梁采用工字钢进行制作,工字钢厚度不宜过小,以保证固定压梁具有足够大的刚度,固定压梁包括第一固定压梁6、第二固定压梁45、第三固定压梁19,水平加载头4通过加载头固定机构5与第一固定压梁6连接,第一固定压梁6通过锚固螺杆16固定在地沟35上,第二固定压梁45和第三固定压梁19上下叠加在一起并通过锚固螺杆16固定在地沟35上,第二固定压梁45与下连接板18焊接。
试件40与水平加载头4之间、试件40与和水平固定头7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垫板21和一个侧向滑轮组20,其作用是使试件40能够在竖直方向自由滑动。
水平作动器3、水平加载头4、水平固定头7与试件40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竖向作动器22与试件40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
水平固定头7通过支撑杆8和支撑板9进行支撑,支撑板9设置在三角支撑架2上,支撑杆8设置在支撑板9上,其作用是在调节水平固定头位置时,保证水平固定头7水平位置不变,使水平加载头4与水平固定头7的中心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三角支撑架2设置两个,分别由槽钢焊接而成,槽钢尺寸不宜过小,以保证三角支撑架2具有足够大的刚度,三角支撑架2包括竖向支撑14、斜支撑12和水平支撑13,竖向支撑14设置在水平支撑13上,斜支撑12的两端分别与竖向支撑14和水平支撑13连接,水平支撑13的一端伸出竖向支撑14一定长度,并在竖向支撑14前后两侧的水平支撑13上分别放置一个支撑架压梁15,支撑架压梁15采用锚固螺杆16与地沟35相固定,使三角支撑架2在较大弯矩下不发生翘起,水平支撑13的另一端与固定墙体34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使得水平支撑13完全顶住固定墙体34,避免三角支撑架2发生水平滑移。
水平加载头4和水平固定头7的制作方式相同,均由钢板焊接而成,钢板厚度和大小可根据试件40的尺寸进行设计,水平加载头4和水平固定头7分别包括前钢板38、后钢板36、连接肋板37和加劲肋板39,前钢板38的长度和高度均要大于试件40中灌浆料或混凝土43的尺寸,保证试件40在加载过程中处于完全约束状态,避免产生附加弯矩,两块加劲肋板39垂直焊接在连接肋板37上,连接肋板37、加劲肋板39的两端分别与前钢板38、后钢板36焊接,水平加载头4的后钢板36通过高强螺杆与水平作动器3连接,水平固定头7的后钢板36通过调节螺杆11、调节螺母10与三角支撑架2连接。
加载头固定机构5包括立柱24、连接板25、滑板29、连杆28;两个立柱24均由工字钢制作而成,与第一固定压梁6相焊接,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滑板29焊接在两个立柱24上,滑板29两侧分别焊接有侧挡板26,两个连杆28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30,连接板25焊接在两个连杆28上,连杆28、轴承30和连接板25连接共同构成小车结构,侧挡板26高度大于轴承30直径,连杆28两端的轴承30分别置于侧挡板26与滑板29连接所形成的凹槽内,轴承30可在滑板29上滑动,进而使小车仅在滑板29上滑动,连接板25的上端与水平加载头4焊接,侧挡板26两端分别焊接有限位板27,以避免小车滑出滑板,同时为侧挡板26提供较大的竖向力,加载头固定机构5使得水平加载头4只能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试件40包括中间板41、侧板42和灌浆料或混凝土43,中间板41、侧板42、上连接头31和下连接头32上分别加工有连接孔44,上连接头31和下连接头32分别通过销栓33与试件40的中间板41和侧板42铰接,连接孔44的孔径与销栓33直径差控制在0.2mm以内,减小试件40在轴向拉压过程中,缝隙带来的影响,中间板41和侧板42要求具有足够大的刚度,以降低变形带来的影响,下连接板18焊接在第二固定压梁上。
10.一种采用以上所述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安装水平作动器3和竖向作动器22,为便于观察试验现象,水平作动器3高度不宜过高,保证水平作动器3水平;竖向作动器22与试件40的中心处于同一个垂直平面内,水平作动器3与试件40的中心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2)安装上连接板17、下连接板18、上连接头31和下连接头32,上连接板17通过螺栓与竖向作动器22连接,焊接第二固定压梁45与下连接板18,确定第二固定压梁45的位置,保证上连接头31和下连接头32的中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上连接头31和下连接头32的长度可根据试件尺寸进行调整,保证在加载过程中,试件40中心水平面与水平加载头3、水平固定头7的中心水平面重合;
(3)调节三角支撑架2位置,使其中心垂直面与水平作动器3和竖向作动器22的中心垂直面重合,并根据水平固定头7的大小调整其与试件40之间的距离,通过支撑架压梁15与地沟35进行固定;之后焊接支撑杆8和支撑板9,使水平固定头7与水平作动器3处于同一水平面,并用调节螺栓11和调节螺母10进行固定;
(4)安装水平加载头4和加载头固定机构5,调整水平加载头4位置,使之与水平固定头7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之后将制作好的加载头固定机构5置于水平加载头4下部,调整位置,保证水平加载头4具有足够大的加载位移,将第一固定压梁6置于加载头固定机构5下方并且通过锚固螺杆16与地沟35进行锚固连接,然后将加载头固定机构5的连接板25、立柱24分别与水平加载头4、第一固定压梁6焊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5)安装试件40,向下伸出竖向作动器22,将试件40通过销栓33分别与上连接头31和下连接头32铰接,提升竖向作动器22使试件40处于较小的拉应力状态;在试件40与水平加载头4之间以及试件40与水平固定头7之间放置侧向滑轮组20和垫板21,并伸出水平作动器3,使试件40达到预定约束应力;
(6)试验加载,根据试验需要,保持水平作动器3位移不变或承载力不变,提升竖向作动器22,观察试件40两侧裂缝产生和发展情况,从而得到约束作用下试件40的破坏形态。
本装置是一种能够提供并维持水平约束应力或约束位移不变的、且水平接触面应力分布均匀、具有足够的刚度、并进行约束作用下轴向拉压试验的装置,可用于对需要施加水平约束作用的轴向拉压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同时可用于模拟钢管或加密螺旋箍筋等约束作用下的试件的轴向拉压性能试验,能够较好的模拟钢管等的环向约束作用,具有测量精度高,受力合理,准确性强等特点,能够准确模拟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力墙、轴向拉压装置、水平约束装置、固定在地沟上的门架,轴向拉压装置上安装有试件;
轴向拉压装置包括竖向作动器、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连接头、下连接头和固定压梁;竖向作动器悬挂于门架上,上连接板与竖向作动器固定连接,上连接头垂直设置在上连接板的下端面上,下连接板与固定压梁固定连接,下连接头垂直设置在下连接板的上端面上,固定压梁固定在地沟上,试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铰接;
水平约束装置包括水平作动器、水平加载头、水平固定头、三角支撑架、支撑架压梁,水平作动器固定安装在反力墙上,水平加载头和水平固定头分别设置在试件的两侧,水平加载头通过高强螺杆与水平作动器连接,水平固定头通过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与三角支撑架连接,每个调节螺杆上设置两个调节螺母用于调节水平固定头的位置,三角支撑架通过支撑架压梁固定在地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压梁包括第一固定压梁、第二固定压梁、第三固定压梁,水平加载头通过加载头固定机构与第一固定压梁连接,第一固定压梁通过锚固螺杆固定在地沟上,第二固定压梁和第三固定压梁上下叠加在一起并通过锚固螺杆固定在地沟上,第二固定压梁与下连接板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试件与水平加载头之间、试件与和水平固定头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垫板和一个侧向滑轮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作动器、水平加载头、水平固定头与试件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竖向作动器与试件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固定头通过支撑杆和支撑板进行支撑,支撑板设置在三角支撑架上,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三角支撑架包括竖向支撑、斜支撑和水平支撑,竖向支撑设置在水平支撑上,斜支撑的两端分别与竖向支撑和水平支撑连接,水平支撑的一端伸出竖向支撑,并在竖向支撑前后两侧的水平支撑上分别放置一个支撑架压梁,支撑架压梁采用螺杆与地沟相固定,水平支撑的另一端与固定墙体之间浇筑有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加载头和水平固定头分别包括前钢板、后钢板、连接肋板和加劲肋板,两块加劲肋板垂直焊接在连接肋板上,连接肋板、加劲肋板的两端分别与前钢板、后钢板焊接,水平加载头的后钢板通过高强螺杆与水平作动器连接,水平固定头的后钢板通过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与三角支撑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载头固定机构包括立柱、连接板、滑板、连杆;两个立柱均由工字钢制作而成,与第一固定压梁相焊接,滑板焊接在两个立柱上,滑板两侧分别焊接有侧挡板,两个连杆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连接板焊接在两个连杆上,连杆、轴承和连接板连接共同构成小车结构,侧板高度大于轴承直径,连杆两端的轴承分别置于侧挡板与滑板连接所形成的凹槽内,轴承可在滑板上滑动,连接板的上端与水平加载头焊接,侧挡板两端分别焊接有限位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试件包括中间板、侧板和灌浆料或混凝土,中间板、侧板、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上分别加工有连接孔,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分别通过销栓与试件的中间板和侧板铰接,下连接板焊接在第二固定压梁上。
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安装水平作动器和竖向作动器,为便于观察试验现象,水平作动器高度不宜过高,保证水平作动器水平;竖向作动器与试件的中心处于同一个垂直平面内,水平作动器与试件的中心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2)安装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上连接板通过螺栓与竖向作动器连接,焊接第二固定压梁与下连接板,确定第二固定压梁的位置,保证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的中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的长度可根据试件尺寸进行调整,保证在加载过程中,试件中心水平面与水平加载头、水平固定头的中心水平面重合;
(3)调节三角支撑架位置,使其中心垂直面与水平作动器和竖向作动器的中心垂直面重合,并根据水平固定头的大小调整其与试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支撑架压梁与地沟进行固定;之后焊接支撑杆和支撑架,使水平固定头与水平作动器处于同一水平面,并用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进行固定;
(4)安装水平加载头和加载头固定机构,调整水平加载头位置,使之与水平固定头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之后将制作好的加载头固定机构置于水平加载头下部,调整位置,保证水平加载头具有足够大的加载位移,将第一固定压梁置于加载头固定机构下方并且通过锚固螺杆与地沟进行锚固连接,然后将加载头固定机构的连接板、立柱分别与水平加载头、第一固定压梁焊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5)安装试件,向下伸出竖向作动器,将试件通过销栓分别与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铰接,提升竖向作动器使试件处于较小的拉应力状态;在试件与水平加载头之间以及试件与水平固定头之间放置侧向滑轮组和垫板,并伸出水平作动器,使试件达到预定约束应力;
(6)试验加载,根据试验需要,保持水平作动器位移不变或承载力不变,提升竖向作动器,观察试件两侧裂缝产生和发展情况,从而得到约束作用下试件的破坏形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44610.7A CN106996900B (zh) | 2017-05-16 | 2017-05-16 | 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44610.7A CN106996900B (zh) | 2017-05-16 | 2017-05-16 | 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96900A CN106996900A (zh) | 2017-08-01 |
CN106996900B true CN106996900B (zh) | 2023-06-06 |
Family
ID=59434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44610.7A Active CN106996900B (zh) | 2017-05-16 | 2017-05-16 | 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969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66289B (zh) * | 2017-12-21 | 2023-12-08 | 海南大学 | 一种带平面外斜支撑沟槽式自平衡门式装配反力架 |
CN110160862A (zh) * | 2018-02-09 | 2019-08-23 | 严百坤 | 一种铝箔胶带抗压性能检测装置 |
CN109100211B (zh) * | 2018-07-30 | 2022-07-15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试验构件空间侧向约束加载的反馈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11595575B (zh) * | 2020-06-28 | 2021-07-20 | 武汉理工大学 | 作动器并联加载试验装置 |
CN113447344B (zh) * | 2021-07-15 | 2022-05-10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一种模拟拉压动力波作用下岩土体性能的试验设备及方法 |
CN113933173B (zh) * | 2021-11-22 | 2023-06-20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极地低温环境结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114486500B (zh) * | 2022-02-25 | 2023-11-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适用于多种应力组合的混凝土徐变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NL2032696B1 (en) * | 2022-08-06 | 2023-05-16 | Univ Jilin Jianzhu | Stress detection and analysis test benc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24483A (zh) * | 2015-11-05 | 2016-03-23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屈曲支撑自平衡竖向加载试验系统及其方法 |
CN205665109U (zh) * | 2016-05-18 | 2016-10-2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便携式相贯节点双向荷载共同作用性能测试装置 |
WO2017012465A1 (zh) * | 2015-07-21 | 2017-01-2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工业ct扫描试验系统 |
CN206740534U (zh) * | 2017-05-16 | 2017-12-12 | 华北理工大学 | 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 |
-
2017
- 2017-05-16 CN CN201710344610.7A patent/CN1069969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12465A1 (zh) * | 2015-07-21 | 2017-01-2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工业ct扫描试验系统 |
CN105424483A (zh) * | 2015-11-05 | 2016-03-23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屈曲支撑自平衡竖向加载试验系统及其方法 |
CN205665109U (zh) * | 2016-05-18 | 2016-10-2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便携式相贯节点双向荷载共同作用性能测试装置 |
CN206740534U (zh) * | 2017-05-16 | 2017-12-12 | 华北理工大学 | 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邓雪松 ; 纪宏恩 ; 张文鑫 ; 尹绕章 ; 周云 ; 韩素玲 ; .开孔板式屈曲约束支撑拟静力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5,(第01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96900A (zh) | 2017-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96900B (zh) | 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
CN107167378B (zh) | 轴向受拉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
CN106969978B (zh) | 约束作用下的轴向受拉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
CN206696093U (zh) | 轴向受拉试验装置 | |
CN106680090B (zh) | 一种角钢交叉斜材稳定承载力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
CN109187229B (zh) | 栓钉拉剪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
KR101556244B1 (ko) | 구조물 성능 실험장치 | |
CN103698210B (zh) | 燃料组件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 |
CN104697758B (zh) | 二力杆件试验台架 | |
CN106501014A (zh) | 用于整环隧道结构的竖直加载试验装置 | |
CN106153314A (zh) | 一种平面框架节点加载及节点区剪切变形测量装置 | |
CN109211549B (zh) | 一种结构构件平面外气囊加载试验装置 | |
US20210325287A1 (en) | Dynamic True Triaxial Electromagnetic Hopkinson Bar System | |
CN105277441A (zh) | 一种大尺寸长方体煤岩试样长期承载试验监测装置 | |
CN108627400B (zh) | 一种角钢交叉斜材稳定承载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9406256A (zh) | 一种添加预应力的涂层织物膜材顶破试验装置 | |
CN113335560B (zh) | 一种复杂载荷盒段或筒段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9612840B (zh) | 用于获得脆性岩石峰后曲线和残留强度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
CN110726615A (zh) | 一种适用于t字形梁柱节点试验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740534U (zh) | 约束作用下的轴向拉压试验装置 | |
CN113218687A (zh) | 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缩尺试验模型加载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
KR20180035427A (ko) | 중앙 집중식 와이어로프를 이용한 말뚝 정재하 시험 장치 | |
CN110186746B (zh) | 一种保持侧向和轴向垂直的结构试验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 | |
CN108362578B (zh) | 一种薄钢板栓钉抗剪承载力测试装置 | |
CN206710210U (zh) | 约束作用下的轴向受拉试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