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1033A - 柔性屏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柔性屏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51033A CN106951033A CN201710193674.1A CN201710193674A CN106951033A CN 106951033 A CN106951033 A CN 106951033A CN 201710193674 A CN201710193674 A CN 201710193674A CN 106951033 A CN106951033 A CN 1069510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terminal main
- flexible screen
- terminal
- mobil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其包括:柔性屏;第一终端主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端部设有容纳柔性屏的至少部分的柔性屏收容部;第二终端主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柔性屏的一端固定于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一终端主体的底面与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至少部分接触,并互为接触面;当第一终端主体或第二终端主体沿接触面的延伸方向移动时,柔性屏中展开区域的面积从第一展开面积变为第二展开面积。本发明降低了柔性屏的弯曲变形程度,使得柔性屏的显示效果较好,并提高了柔性屏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用户对于终端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于可实现变化屏尺寸的移动终端的需求也在增加。而传统液晶显示屏很难实现这一点,不过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这一切将变得可能。目前柔性屏终端的实现主要是靠弯折的方式。并且弯折处的曲率半径接近零,这样会使得柔性屏产生的弯曲变形程度相当大,从而使得柔性屏的显示效果较差,并降低了柔性屏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柔性屏移动终端柔性屏产生的弯曲变形程度相当大、柔性屏的显示效果较差以及使用寿命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包括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一终端主体,所述第一终端主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设有柔性屏收容部,所述柔性屏收容部用于容纳所述柔性屏的至少部分;
第二终端主体,所述第二终端主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柔性屏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
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至少部分接触,并互为接触面;
当所述第一终端主体或所述第二终端主体沿所述接触面的延伸方向移动时,所述柔性屏中展开区域的面积从第一展开面积变为第二展开面积。
在本方案中,柔性屏的一部分收容于柔性屏收容部内,将第一终端主体或第二终端主体沿其接触面的延伸方向移动便能实现柔性屏的展开或收紧,无需将柔性屏进行180度弯折,从而降低了柔性屏的弯曲变形程度,使得柔性屏的显示效果较好,并提高了柔性屏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质量。
另外,在柔性屏处于收紧状态时,第一终端主体与第二终端主体相叠合,使得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尺寸较小,便于携带。
此外,通过第一终端主体或第二终端主体沿其接触面的延伸方向移动至第一终端主体与第二终端主体处于同一平面,便可使柔性屏展开区域的面积变大,实现大屏显示的功能。
较佳地,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相邻设置,且所述柔性屏中展开区域的面积为所述第一展开面积;
在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沿所述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的方向移动一距离时,所述柔性屏中展开区域的面积为所述第二展开面积,在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沿所述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的方向移动所述距离时,所述柔性屏中展开区域的面积恢复为所述第一展开面积,且所述第二展开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展开面积。
较佳地,所述柔性屏包括展开部分和收拢部分,所述展开部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收拢部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收拢部分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展开部分的第二端部,且所述展开部分的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
所述柔性屏收容部包括柔性屏容纳空间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柔性屏容纳空间内并沿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宽度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且所述收拢部分的第二端部固定于所述转轴;
其中,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展开部分铺设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顶面,所述收拢部分缠绕于所述转轴;
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相对设置并可拆卸连接,所述展开部分铺设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所述收拢部分铺设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顶面。
在本方案中,柔性屏的收拢部分缠绕于转轴,柔性屏弯曲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为转轴的半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柔性屏的弯曲变形程度,从而使得柔性屏的显示效果较好,并提高了柔性屏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质量。
此外,通过推动第一终端主体相对于第二终端主体滑动至第一终端主体与第二终端主体处于同一平面,便可使柔性屏的收拢部分展开至第一终端主体的顶面,实现大屏显示的功能。
较佳地,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的连接处设有预紧装置,所述预紧状态用于提供给所述转轴一预紧力,所述预紧力的方向与所述收拢部分的展开方向相反。
在本方案中,转轴具有一个初始预紧力,柔性屏将会一直处于张紧的状态,当我们施加在第一终端主体上的推力大于初始张紧力时,收紧的柔性屏中收拢部分才会被拉出并展开,展开后收回时,仅需先将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的扣合处拉开,然后将第一终端主体滑设于第二终端主体,慢慢推动,转轴的预紧力会始终保持柔性屏处于绷紧的状态,直到第一终端主体滑动到初始状态,柔性屏的收拢部分缠绕于转轴,实现小屏显示。
较佳地,所述预紧装置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且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外壁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
较佳地,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相对设置并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的端面沿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的端面沿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
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设有两个所述卡槽,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设有两个所述卡扣,两个所述卡槽与两个所述卡扣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所述卡扣沿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的端面;
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每一所述卡扣卡设于相应的所述卡槽内。
较佳地,所述卡槽包括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具有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顶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上分别设有半球形凹槽;
所述卡扣包括条形部分,所述条形部分具有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上分别设有半球形凸起;
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条形部分的第二侧面上的所述半球形凸起卡设于所述条形槽的第二侧面上的所述半球形凹槽,所述条形部分的第四侧面上的所述半球形凸起卡设于所述条形槽的第四侧面上的所述半球形凹槽。
在本方案中,在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半球形凸起和半球形凹槽的设置,能够限制第一终端主体相对于第二终端主体在第二终端主体长度方向上的移动。
较佳地,所述半球形凸起采用弹性体。
较佳地,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顶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
较佳地,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底面滑设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
较佳地,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
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底面设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
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初始状态下,所述滑块滑设于所述滑槽。
较佳地,所述滑槽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以及邻接两侧面的底面,两所述侧面上均设有限位槽,且每一所述限位槽均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
所述滑块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以及邻接两侧面的底面,两所述侧面上均设有限位块,且每一所述限位块均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每一所述限位块用于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相适配。
在本方案中,在柔性屏处于收紧状态时,限位块与限位槽的设置能够限制第一终端主体相对于第二终端主体在第二终端主体厚度方向上的移动。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柔性屏的一部分收容于柔性屏收容部内,将第一终端主体或第二终端主体沿其接触面的延伸方向移动便能实现柔性屏的展开或收紧,无需将柔性屏进行180度弯折,从而降低了柔性屏的弯曲变形程度,使得柔性屏的显示效果较好,并提高了柔性屏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质量;
(2)在柔性屏处于收紧状态时,第一终端主体与第二终端主体相叠合,使得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尺寸较小,便于携带;
(3)通过第一终端主体或第二终端主体沿其接触面的延伸方向移动至第一终端主体与第二终端主体处于同一平面,便可使柔性屏展开区域的面积变大,实现大屏显示的功能;
(4)柔性屏的收拢部分缠绕于转轴,柔性屏弯曲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为转轴的半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柔性屏的弯曲变形程度,从而使得柔性屏的显示效果较好,并提高了柔性屏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柔性屏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柔性屏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柔性屏移动终端的第三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D-D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柔性屏移动终端的第二终端主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柔性屏移动终端:1
柔性屏:10
展开部分:100
收拢部分:101
第一终端主体:11
第一端部:110
第二端部:111
柔性屏容纳空间:112
转轴:113
滑块:114
侧面:1140
底面:1141
限位块:115
卡槽:116
条形槽:1160
半球形凹槽:1161
第二终端主体:12
第一端部:120
第二端部:121
滑槽:122
侧面:1220
底面:1221
限位槽:123
卡扣:124
条形部分:1240
半球形凸起:1241
长度方向:L
宽度方向:W
厚度方向: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1,其包括柔性屏10、第一终端主体11和第二终端主体12。参见图1-2,第一终端主体11具有第一端部110和第二端部111。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二端部111设有柔性屏收容部,所述柔性屏收容部用于容纳所述柔性屏10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具有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1。柔性屏10的一端固定于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0。
结合图5-6予以理解,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底面与第二终端主体12的顶面至少部分接触,并互为接触面。当第一终端主体11或第二终端主体12沿所述接触面的延伸方向移动时,所述柔性屏10中展开区域的面积从第一展开面积变为第二展开面积。
柔性屏10的一部分收容于柔性屏收容部内,将第一终端主体11或第二终端主体12沿其接触面的延伸方向移动便能实现柔性屏10的展开或收紧,无需将柔性屏10进行180度弯折,从而降低了柔性屏10的弯曲变形程度,使得柔性屏10的显示效果较好,并提高了柔性屏10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质量。
另外,在柔性屏10处于收紧状态时,第一终端主体11与第二终端主体12相叠合,使得柔性屏移动终端1的尺寸较小,便于携带。并且通过第一终端主体11或第二终端主体12沿其接触面的延伸方向移动至第一终端主体11与第二终端主体12处于同一平面,便可使柔性屏展开区域的面积变大,实现大屏显示的功能。
优选地,在所述柔性屏10处于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一端部110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0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二端部111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1相邻设置。且所述柔性屏10中展开区域的面积为所述第一展开面积。在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相对于第二终端主体12沿所述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朝远离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0的方向移动一距离时,所述柔性屏10中展开区域的面积为所述第二展开面积。在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相对于第二终端主体12沿所述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0的方向移动所述距离时,所述柔性屏10中展开区域的面积恢复为所述第一展开面积,且所述第二展开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展开面积。
如图1-2、5-6所示,所述柔性屏10包括展开部分100和收拢部分101。所述展开部分100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收拢部分101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收拢部分101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展开部分100的第二端部,且所述展开部分100的第一端部固定于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0。
所述柔性屏收容部包括柔性屏容纳空间112和转轴113。所述转轴113设置于柔性屏容纳空间112内并沿第一终端主体11的宽度方向W穿设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二端部111,且收拢部分101的第二端部固定于所述转轴113。
其中,在所述柔性屏10处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展开部分100铺设于第一终端主体11的顶面,所述收拢部分101缠绕于转轴113。并且,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底面滑设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顶面。
柔性屏10的收拢部分101缠绕于转轴113,柔性屏10弯曲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为转轴113的半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柔性屏10的弯曲变形程度,从而使得柔性屏10的显示效果较好,并提高了柔性屏10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质量。并且,通过推动第一终端主体11相对于第二终端主体12滑动至第一终端主体11与第二终端主体12处于同一平面,便可使柔性屏10的收拢部分101展开至第一终端主体的顶面,实现大屏显示的功能。
结合图3-4予以理解,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顶面设有滑槽122,且滑槽122从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0的端面延伸至第二终端主体12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第一终端主体11的底面设有滑块114,且所述滑块114从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一端部110的端面延伸至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二端部111的端面。在所述柔性屏10处于初始状态下,所述滑块114滑设于所述滑槽122。
优选地,所述滑槽12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面1220以及邻接两侧面1220的底面1221。两所述侧面1220上均设有限位槽123,且每一限位槽123均从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0的端面延伸至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1的端面。
所述滑块114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面1140以及邻接两侧面1140的底面1141。滑块114的两侧面1140上均设有限位块115,且每一限位块115均从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一端部110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二端部111的端面,每一限位块115用于与对应的限位槽123相适配。在柔性屏10处于收紧状态时,限位块115与限位槽123的设置能够限制第一终端主体11相对于第二终端主体12在第二终端主体12的厚度方向H上的移动。
如图6-10所示,在所述柔性屏10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一端部110与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1相对设置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展开部分100铺设于第二终端主体12的顶面,收拢部分101铺设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顶面。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一端部110设有卡槽116,所述卡槽116从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一端部110的端面沿第一终端主体11的长度方向L向内延伸。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1设有卡扣124,所述卡扣124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1的端面沿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长度方向L向外延伸。在所述柔性屏10处于展开状态下,卡扣124卡设于卡槽116内。
参见图8,所述卡槽116包括条形槽1160。所述条形槽1160具有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顶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上分别设有半球形凹槽1161。
参见图10,所述卡扣124包括条形部分1240。所述条形部分1240具有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顶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上分别设有半球形凸起1241。
在所述柔性屏10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条形部分1240的第二侧面上的半球形凸起1241卡设于条形槽1160的第二侧面上的半球形凹槽1161,所述条形部分1240的第四侧面上的所述半球形凸起1241卡设于条形槽1160的第四侧面上的半球形凹槽1161。这样能够限制第一终端主体11相对于第二终端主体12在第二终端主体12的长度方向L上的移动。优选地,所述半球形凸起1241采用弹性体。
更优选地,在所述柔性屏10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顶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一端部110设有两个卡槽116,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1设有两个卡扣124。两个卡槽116与两个卡扣124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所述卡扣124沿所述第二终端主体12的宽度方向W间隔设置于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1的端面。在所述柔性屏10处于展开状态下,每一卡扣124卡设于相应的卡槽116内。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卡槽116和卡扣124的数量均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为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在此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起限定作用。
在一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卡槽116设置于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1的端面,卡扣124设置于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一端部110。
另外,所述转轴113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二端部111的连接处设有预紧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预紧状态用于提供给所述转轴113一预紧力,所述预紧力的方向与所述收拢部分101的展开方向相反。
转轴113具有一个初始预紧力,柔性屏10将会一直处于张紧的状态,当我们施加在第一终端主体11上的推力大于初始张紧力时,收紧的柔性屏10中收拢部分101才会被拉出并展开,展开后收回时,仅需先将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一端部110和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1的扣合处拉开,然后将第一终端主体11滑设于第二终端主体12,慢慢推动,转轴113的预紧力会始终保持柔性屏10处于绷紧的状态,直到第一终端主体11滑动到初始状态,柔性屏10的收拢部分101缠绕于转轴113,实现小屏显示。
优选地,所述预紧装置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113,且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113的外壁面,另一端固定于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二端部111。
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移动终端1实现大屏显示和小屏显示之间切换的方法如下:
当柔性屏移动终端1需要由小屏显示切换为大屏显示时,施加一外力至第一终端主体11或第二终端主体12上,使第一终端主体11相对于第二终端主体12沿第二终端主体12的长度方向L朝远离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0的方向移动,柔性屏10的收拢部分101逐渐展开;当第一终端主体11的底面脱离于第二终端主体12的顶面,且第一终端主体11的第一端部110的端面与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1的端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时,撤销所述外力,施加一反向外力,使第一终端主体11相对于第二终端主体12沿第二终端主体12的长度方向L朝靠近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0的方向移动至第二终端主体12的卡扣124卡设于第一终端主体11的卡槽116内,此时,柔性屏10的展开部分100铺设于第二终端主体12的顶面,柔性屏10的收拢部分101铺设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11的顶面,从而实现了柔性屏移动终端1的大屏显示。
当柔性屏移动终端1需要由大屏显示切换为小屏显示时,施加一外力至第一终端主体11或第二终端主体12上,使得第二终端主体12的卡扣124脱离第一终端主体11的卡槽116;施加一反向外力,使得第一终端主体11从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1滑动中第二终端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0,即移动至初始状态,此时,柔性屏10的展开部分100铺设于第一终端主体11的顶面,柔性屏10的收拢部分101缠绕至转轴113,从而实现了柔性屏移动终端1的小屏显示。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包括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一终端主体,所述第一终端主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设有柔性屏收容部,所述柔性屏收容部用于容纳所述柔性屏的至少部分;
第二终端主体,所述第二终端主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柔性屏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
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至少部分接触,并互为接触面;
当所述第一终端主体或所述第二终端主体沿所述接触面的延伸方向移动时,所述柔性屏中展开区域的面积从第一展开面积变为第二展开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相邻设置,且所述柔性屏中展开区域的面积为所述第一展开面积;
在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沿所述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的方向移动一距离时,所述柔性屏中展开区域的面积为所述第二展开面积,在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沿所述接触面的延伸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的方向移动所述距离时,所述柔性屏中展开区域的面积恢复为所述第一展开面积,且所述第二展开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展开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包括展开部分和收拢部分,所述展开部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收拢部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收拢部分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展开部分的第二端部,且所述展开部分的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
所述柔性屏收容部包括柔性屏容纳空间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柔性屏容纳空间内并沿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宽度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且所述收拢部分的第二端部固定于所述转轴;
其中,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展开部分铺设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顶面,所述收拢部分缠绕于所述转轴;
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相对设置并可拆卸连接,所述展开部分铺设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所述收拢部分铺设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顶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的连接处设有预紧装置,所述预紧状态用于提供给所述转轴一预紧力,所述预紧力的方向与所述收拢部分的展开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装置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且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外壁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相对设置并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的端面沿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的端面沿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
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第一端部设有两个所述卡槽,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设有两个所述卡扣,两个所述卡槽与两个所述卡扣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所述卡扣沿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第二端部的端面;
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每一所述卡扣卡设于相应的所述卡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具有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顶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上分别设有半球形凹槽;
所述卡扣包括条形部分,所述条形部分具有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上分别设有半球形凸起;
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条形部分的第二侧面上的所述半球形凸起卡设于所述条形槽的第二侧面上的所述半球形凹槽,所述条形部分的第四侧面上的所述半球形凸起卡设于所述条形槽的第四侧面上的所述半球形凹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凸起采用弹性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顶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底面滑设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顶面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
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底面设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
在所述柔性屏处于初始状态下,所述滑块滑设于所述滑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以及邻接两侧面的底面,两所述侧面上均设有限位槽,且每一所述限位槽均从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
所述滑块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以及邻接两侧面的底面,两所述侧面上均设有限位块,且每一所述限位块均从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终端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每一所述限位块用于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相适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93674.1A CN106951033A (zh) | 2017-03-28 | 2017-03-28 | 柔性屏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93674.1A CN106951033A (zh) | 2017-03-28 | 2017-03-28 | 柔性屏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51033A true CN106951033A (zh) | 2017-07-14 |
Family
ID=59474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93674.1A Pending CN106951033A (zh) | 2017-03-28 | 2017-03-28 | 柔性屏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51033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28708A1 (zh) * | 2017-08-09 | 2019-02-14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展开机构 |
CN112153198A (zh) * | 2020-10-23 | 2020-12-29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
WO2022068376A1 (zh) * | 2020-09-29 | 2022-04-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535901U (zh) * | 2013-07-18 | 2014-04-0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柔性屏幕设备 |
CN104683522A (zh) * | 2015-03-31 | 2015-06-03 |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105518769A (zh) * | 2014-12-23 | 2016-04-20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屏扩展结构、柔性屏组件及终端 |
CN105812509A (zh) * | 2016-03-31 | 2016-07-2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
CN106355996A (zh) * | 2016-11-23 | 2017-01-2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
2017
- 2017-03-28 CN CN201710193674.1A patent/CN10695103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535901U (zh) * | 2013-07-18 | 2014-04-0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柔性屏幕设备 |
CN105518769A (zh) * | 2014-12-23 | 2016-04-20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屏扩展结构、柔性屏组件及终端 |
CN104683522A (zh) * | 2015-03-31 | 2015-06-03 |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105812509A (zh) * | 2016-03-31 | 2016-07-2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
CN106355996A (zh) * | 2016-11-23 | 2017-01-2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28708A1 (zh) * | 2017-08-09 | 2019-02-14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展开机构 |
CN110753958A (zh) * | 2017-08-09 | 2020-02-04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展开机构 |
WO2022068376A1 (zh) * | 2020-09-29 | 2022-04-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2153198A (zh) * | 2020-10-23 | 2020-12-29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51033A (zh) | 柔性屏移动终端 | |
WO1998043145A3 (en) | Wearable computer packaging configurations | |
CN110047384A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CN105378581A (zh) | 腕表式柔性显示装置 | |
EP1398250A3 (en) |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member and method of use therefor | |
ZA9811351B (en) | Retinoic acid mimetic anilides. | |
GB2320790B (en) |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device | |
CN106790805A (zh) | 柔性电子设备 | |
WO2017036086A1 (zh) | 一种柔性显示器件支撑装置及柔性显示器 | |
CN208673635U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EP1154643A3 (en) |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single osd pixmap across multiple video raster sizes by using multiple headers | |
CN204861552U (zh) | 手表及其连接结构 | |
EP1583327A4 (en) | PORTABLE TYPE DISPLAY DEVICE | |
CN110525067A (zh) | 一种印章卡具 | |
WO2002019081A3 (en) | Gesture-based user interface to multi-level and multi-modal sets of bit-maps | |
EP0878655A3 (en) | Threaded connection device for pipes | |
CN211423571U (zh) | 管固定装置及空调 | |
HK1023186A1 (en) |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holding part and assembly structure thereof. | |
HUP0300958A2 (en) | Vasoregulation device | |
CN202552423U (zh) | 一种表带的枢接机构 | |
EP1770385A3 (en) | Document durability testing apparatus | |
CN113470517B (zh) | 电子设备 | |
EP1355202A3 (en) | Developing apparatus | |
US5383256A (en) | Rope cinching device | |
IL135218A0 (en) | Self-rolling bann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