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器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声波加湿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超声波加湿器包括底座和水箱,水箱连接在底座的上方,通过水箱的底部结构控制流入底座内的水量,从而保证覆盖在换能器上的水位具有固定高度时产生水雾。因此,传统的超声波加湿器至少具有两方面缺陷:一是需要从底座上拆下水箱才能进行加水,使用不便;二是雾化效果取决于与水箱的底部结构之间的良好配合,雾化效果有待提高。
于是,业界不断研究并改进加湿器的结构,以求提高起雾化能力,追求最佳的加湿效果。CN2013105638692提出一种上加水超声波加湿器:在超声波震荡头上方设置聚能环组件,所述聚能环组件的上端与聚能环浮子固定连接;所述聚能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竖直滑动嵌套、长度和直径自下而上均逐渐减小的套管,所述聚能环组件横向限位,并根据水位的变化随聚能环浮子竖直上下移动;所述聚能环组件还包括与最上部套管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吊板,所述吊板与聚能环浮子固定连接,所述吊板呈圆形,与所述聚能环导轨竖直滑动配合。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如下缺陷:
1.当水箱里水位较高时,聚能环组件的多根套管套接后变长,导致聚能环组件的轴向长度较长,而聚能环组件的下末端并无限位或导向元件,当超声波震荡头工作时产生的超声波能量使水产生振动,会导致聚能环组件的下末端部分漂浮摆动,从而无法确保聚能环组件的轴向孔径恰好位于超声波震荡头的上方,也就是无法保证聚能环组件能有效的将超声波震荡头产生的能量引导至水面,从而起不到聚能作用。
2. 通过使聚能环组件的长度随水位变化,目的之一是希望能最大程度上可以将水箱里的水通过雾化进行消耗!然而,即使聚能环组件的各个套管完全重叠时,管径最大的最下端套管本身具有一定的轴向高度,对应于聚能环组件具有最小轴向高度,若水箱中水面高度低于聚能环组件的最小轴向高度时,此时即使将超声波能量聚集到水面,但此时水面低于聚能环组件的上端口,超声波能量很难在管径较小的套管内将水震荡变成水雾,雾化量小,导致加湿效果较差。也就是说,当水箱的水面高度低于聚能环组件的最小轴向高度时,此时聚能环是失效的,但此时水箱里仍有较多的水而无法有效进行雾化,从而导致加湿器无法起到应有的加湿效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超声波加湿器,使加湿器能保持最佳雾化工作状态,提高加湿能力。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包括底座、连接底座的水箱、盖合在水箱上的盖体、设于水箱内的吹风装置;水箱的底面具有下凹部,该下凹部的底部设有换能器;位于换能器上方的限位筒,设于限位筒内的能量聚集器,该能量聚集器漂浮在水箱的水面上且轴向中心具有聚能轴孔,该聚能轴孔的中心轴线与换能器的中心轴线一致。
其中,该换能器的上表面与水箱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不小于能量聚集器的轴向高度,且能量聚集器的轴向高度不超过预设的最低工作水位高度,该预设的最低工作水位高度是指发出缺水提示时水箱的水面与换能器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其中,聚能轴孔的孔径自下而上逐渐变小。
其中,能量聚集器包括聚集器本体、分别设置在聚集器本体上末端及下末端的上浮力部和下浮力部,且聚能轴孔设置在聚集器本体上。
其中,该吹风装置包括风道,设置在该风道的下方的风机及进风口,设在风道上方的出风口。
其中,在水箱的上侧方设有溢水口,且该溢水口的位置低于出风口的位置。
其中,盖体的边缘向下延伸设有用于对溢水口进行遮档的档板。
其中,在盖体上设有出雾嘴。
其中,所述超声波加湿器还包括设置在水箱中的隔离器,该隔离器的上末端连接盖体、下末端固定在水箱的底面,该隔离器的下末端设有水流口,且吹风装置及限位筒均位于隔离器的内部。
其中,盖体包括相互独立的水箱盖和雾嘴盖,该雾嘴盖设置在隔离器的上末端,且雾嘴盖上设有出雾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现成本较低,通过在水箱底部设置下凹部,将换能器设置在下凹部中,当加湿器发出缺水提示时,几乎仅仅在下凹部有少量剩余的水,从而可以确保加湿器可以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几乎将水箱内全部水用于雾化。
2.本发明通过由限位筒引导的能量聚集器,利用能量聚集器将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波能量聚集引导至水面,从而提高雾化能力;且还可以通过设置能量聚集器的轴向高度不超过预设的最低工作水位高度,确保在水箱中剩余水位较低但不低于预设的最低工作水位时,能量聚集器能够一直发挥聚能引导作用,确保加湿器维持稳定的雾化量,从而提高了加湿器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本发明在水箱中设置隔离器,利用隔离器减小加湿器的增压腔,从而可以让水雾压力更大,喷出的距离更加,进一步提高加湿器的加湿能力。
4. 由于本发明是利用能量聚集器将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波能量聚集引导至水面进而振荡产生水雾,因此,这种结构使摆脱了现有下加水式加湿器需要使换能器上方水位保持合理高度的限制,从而可以将盖体设置在水箱的顶端,可直接打开盖体往水箱加水,进一步摒弃了传统需要取下水箱后从水箱底部加水的结构,从而简化了水箱结构,方便了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超声波加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超声波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引导筒及能量聚集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能量聚集器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个实施例中超声波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标号含义如下:底座11,水箱12,盖体13,水箱盖131,雾嘴盖132,挡板130,出雾嘴14,溢水口15,换能器16,隔离器17,水流口171,风道21,风机22,进风口23,出风口24,限位筒3,通孔31,能量聚集器4,聚集器本体41,聚能轴孔411,加强筋412,上浮力部42,下浮力部43。
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超声波加湿器包括:底座11,设于底座11上的水箱12,设于水箱12顶部的盖体13,设于盖体13上的出雾嘴14;设于水箱12内的吹风装置,该吹风装置包括风道21,设置在该风道21的下方的风机22及进风口23,设在风道21上方的出风口24;水箱12的底部设有下凹部,该下凹部的底部设有换能器16;固定在下凹部的限位筒3,该限位筒3位于换能器16的上方且限位筒3的中心轴线与换能器16的轴向中心线保持一致;该限位筒3上具有若干通孔31,且限位筒3内部设有能量聚集器4,该能量聚集器4包括轴向中心具有聚能轴孔411的聚集器本体41,该聚集器本体4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加强筋412,该聚集器本体41上末端及下末端分别设有为圆形的上浮力部42和下浮力部43,该能量聚集器4漂浮在水箱12的水面且在限位筒3内跟随水面高度变化做轴向的上下运动。
其中,下凹部的横截面为方形、圆形、梯形等任意形状。优选为圆形,即下凹部为一个圆筒凹槽。
上浮力部42和下浮力部43均可提供浮力使得能量聚集器4漂浮在水箱12的水面,使上浮力部42与水箱12的水面保持一致,且上浮力部42和下浮力部43与限位筒3内壁间隙配合,确保聚能轴孔411的中心轴线与限位筒3的中心轴线重合且均与换能器16的轴向中心线保持一致。
换能器16产生的超声波能量向上进入聚能轴孔411,由聚能轴孔411将超声波能量聚集并引导至水面,从而震动产生水雾。风机22工作,将进风口23抽入空气经风道21后从出风口24吹出,使水箱12上方的压力增大,从而产生气流将水雾从出雾嘴14吹出。并且,当聚能轴孔411的孔径自下而上变小时,加湿器通过能量聚集器4能够获得效果更佳的出雾效果。
为了避免水箱12内水位太低出现工作失效的情况,本发明将换能器16、限位筒3的下末端均设置在下凹部的底部,且换能器16的上表面与水箱12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即下凹部的下凹高度或下凹距离)不小于能量聚集器4的轴向高度(即聚能轴孔411的轴向长度),且能量聚集器4的轴向高度不超过超声波加湿器预设的最低工作水位高度(其中,在水箱12中设有水位检测装置,当检测到水箱12中水面相对换能器16的表面之间的高度小于预设的最低工作水位高度时,发出缺水提示信号并可使加湿器停止工作,此乃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描述)。这样,当超声波加湿器因缺水停止工作时,仅仅在下凹部中残留了小部分的水,从而可以最大化的将水箱12中的水用完。比如,将下凹部设置为比限位筒3稍大的圆形凹槽,使该圆形凹槽的高度=预设的最低工作水位高度=能量聚集器4的轴向高度,当超声波加湿器因缺水停止工作时,几乎已经将水箱12内的水全部用完了。
由此可见,相比背景技术提到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5638692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另辟蹊径,可以将水箱12内的水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几乎消耗完毕,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并且,本发明无需将能量聚集器4设置成类似CN2013105638692的可变轴向高度的结构,从而可以简化能量聚集器4的结构,减少对能量聚集器4的依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实现上加水而无需取下水箱12。当水箱12内的水消耗完毕时,打开盖体13往水箱里加水即可,操作简单且方便用户使用。
另外,在水箱12的上侧方设有溢水口15,且该溢水口15的位置低于出风口24的位置。溢水口15的作用使水箱12在满水时溢出,防止水从出风口24倒灌进入风道21损坏加湿器。
另外,在盖体13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档板131用于对溢水口15进行遮档。当盖体13提起加水过程中,溢水口15打开;而当盖体13装配在水箱12上时,档板131抵挡住溢水口15使水箱12内的水、水雾均无法从溢水口15外溢。
结合图5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在水箱12中增设了隔离器17,且将风道21及限位筒3设置在隔离器17的内部,隔离器17的上末端连接盖体13,隔离器17的下末端固定在水箱12的底面,且隔离器17的下末端设有水流口171,使隔离器17外面的水能进入隔离器17从而增加隔离器17内外的水面等高,隔离器17内部且位于水箱水位之上的部分就形成了该加湿器的增压腔。因此,通过隔离器17将水箱12的水位上方空间隔离一部分作为增压腔,即减小了原有增压腔的空间大小。在等同条件下,较小空间的增压腔更容易获得较大压力,从而可以使水雾从出雾嘴14喷出的更远,从而可以提高加湿器的加湿能力。
基于此,由于通过隔离器17将水箱12的水面以上部分分为了两个独立部分,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使用,将盖体13也分成相互独立的水箱盖131和雾嘴盖132;该雾嘴盖132设置在隔离器17的上末端,且雾嘴盖132上具有出雾嘴14;盖体13除雾嘴盖132以外的剩余部分即为水箱盖131。这样,打开水箱盖131就可以往水箱12内加水,加水操作时不会影响加湿器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