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6817067A -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和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和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17067A
CN106817067A CN201710176240.0A CN201710176240A CN106817067A CN 106817067 A CN106817067 A CN 106817067A CN 201710176240 A CN201710176240 A CN 201710176240A CN 106817067 A CN106817067 A CN 106817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heat
fuel cell
hydrogen
heat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62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建
许世森
程健
张瑞云
任永强
李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01762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17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17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7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1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cluding a supplementary source of electric power, e.g. hybrid diesel-PV energy systems
    • H02S10/12Hybrid wind-PV energ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60/0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heat collected by solar heat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201Reactant storage and supply, e.g. means for feeding, pip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20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nergy storage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和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其入口连通天然气和空气,热能出口连接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电能出口连接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热能入口连接太阳能光热装置,热能出口连接热能负载,热油储热装置与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连接;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电能入口连接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电能出口连接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和热能负载,电池储能装置与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连接;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氢气出口连接储氢罐入口,储氢罐氢气出口连接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氢气入口;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系统的工作方法;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两种模式下运行,满足用户对电能和热能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和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和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能源短缺以及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尖锐。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潜力大,可持续利用,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太阳能和风能是典型的随机性、间歇性,其并网消纳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多种类型电源之间互补运行是促进风能太阳能发展消纳的重要途径。
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是一种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能够将天然气、H2等碳氢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因无热力学循环从而超越了热机的卡诺循环效率限制,发电效率可以达到50%~60%,热电转化效率可达85%~90%。而且燃料电池负荷响应快,运行质量高,燃料电池在数秒内就可以从最低功率换到额定功率,能够作为太阳能和风能的重要补充。
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发与应用的主流的燃料电池主要有以下三类: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oltenCarbonate Fuel Cell,MCFC)以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其中PEMFC代表性的生产厂家为加拿大的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Inc.)及丰田汽车公司,MCFC代表性的厂家有美国Fuel Cell Energy公司、德国MTU CFCSolution公司、意大利Ansaldo Fuel Cell公司、日本IHI公司以及韩国POSCO公司,SOFC代表性的厂家有美国Bloom Energy、日本京瓷公司、日本三菱重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均可构建热电联产系统,并且具有负荷响应快的特点,能够工作在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两种工作模式下。
将燃料电池与太阳能和风能进行耦合组成多能互补系统,能够发挥燃料电池负荷响应快、清洁高效的优点,同时能够提高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率,促进清洁能源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和工作方法,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两种模式下运行,满足用户对电能和热能的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的入口连通天然气和空气管道,热能出口连接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电能出口连接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的热能入口连接太阳能光热装置4,热能出口连接热能负载,热油储热装置5与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进行连接,能够进行热能的相互交换;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的电能入口连接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和风力发电装置7,电能出口连接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和热能负载,电池储能装置8与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进行连接,能够进行电能的相互交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的氢气出口连接储氢罐10入口,储氢罐10的氢气出口连接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的氢气入口,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利用氢气和空气产生电能和热能。
所述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采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发电技术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MCFC发电技术,由阴极腔室、阴极、阳极腔室、阳极、电解质组成;以天然气或氢气作为燃料,以空气作为氧化剂进行电化学发电,发电效率达50%~60%,热电联产效率达80%~90%,实现输出负荷0~100%调节,能够在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两种模式下工作。
所述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能够根据太阳能光热装置4的运行特性和热能负载的运行特性,控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太阳能光热装置4、热油储热装置5以及热能负载的运行特性,以满足热能负载的需求。
所述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能够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风力发电装置7以及电能负载的运行特性,控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风力发电装置7、电池储能装置8、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以及储氢罐10,以满足电能负载的需求。
所述太阳能光热装置4采用太阳能集热管或集热器,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所述热油储热装置5由储油罐和换热器组成,能够吸收太阳能光热装置4和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提供的热能,并向热能负载提供热能。
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由光伏板和逆变器组成,是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力设备。
所述电池储能装置8是指将电能储存在电池中,并能向外输出电能的装置,采用的电池为钠硫电池、液流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和风力发电装置7所产生的电能能够储存到电池储能装置8中,电池储能装置8能够向电能负载输出电能。
所述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采用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电解水制氢技术,电解槽包括PEM膜电极和双极板;PEM电解技术能够将反应物氢气和氧气分隔开避免串气,安全性好、产物气体纯度高;系统的负荷能够从0~100%连续调节,能够与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波动性相适应;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启停速度快,5min内能够产生H2,输出氢气的压力达3MPa。
所述储氢罐10采用高压储氢方式,能够在常温下进行快速的充放气;储氢罐10的压力为3MPa。
所述的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的工作方法,当太阳能光热装置4的输出功率大于热能负载的功率时,太阳能光热装置4直接输出热能给热能负载,其余热能输出给热油储热装置5;当太阳能光热装置4的输出功率小于等于热能负载的功率时,太阳能光热装置4直接输出热能给热能负载,同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产生的热量输出给热能负载,此时如果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产生的热量仍不能满足热能负载的需求,则热油储热装置5向热能负载提供热能;当太阳能光热装置4、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以及热油储热装置5无法满足热能负载的需求时,降低或切断热能负载;
当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和风力发电装置7的输出功率之和大于电能负载的功率时,其余电能优先储存到电池储能装置8中,待电池储能装置8满电时,其余电能输送到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中,制取氢气并储存于储氢罐10中;当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和风力发电装置7的输出功率之和小于等于电能负载的功率时,电池储能装置8输出电能给电能负载,待电池储能装置8的电能用尽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利用天然气和空气产生电能输送给电能负载;当天然气无法供给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利用储氢罐10中的H2和空气产生电能输送给电能负载;当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风力发电装置7、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以及电池储能装置8无法满足电能负载的需求时,降低或切断电能负载。
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可实现智能全自动运行,在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两种模式下运行,满足用户对电能和热能的需求;
(2)燃料电池能够灵活调节电能和热能输出,可以作为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以及风力发电的补充,提高太阳能和风力的利用率;
(3)可实现电能的短期储存和长期储存,提高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利用率。
(4)燃料电池系统不仅能够利用天然气发电制热,还能够利用储氢罐中氢气进行发电制热,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天然气和空气通入到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中,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产出电能和热能。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产出的热能输送到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产出的电能输送到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太阳能光热装置4将产出的热能输送到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中。热油储热装置5与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进行连接,能够进行热能的相互交换。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向热能负载提供热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输送电能到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风力发电装置7输送电能到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电池储能装置8与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进行连接,能够进行电能的相互交换。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将电能输送给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制取的氢气输送到储氢罐10中储存。储氢罐10输出氢气到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中,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可利用氢气和空气产生电能和热能。
当太阳能光热装置4的输出功率大于热能负载的功率时,太阳能光热装置4直接输出热能给热能负载,其余热能输出给热油储热装置5。当太阳能光热装置4的输出功率小于等于热能负载的功率时,太阳能光热装置4直接输出热能给热能负载,同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产生的热量输出给热能负载,此时如果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产生的热量仍不能满足热能负载的需求,则热油储热装置5向热能负载提供热能;当太阳能光热装置4、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以及热油储热装置5无法满足热能负载的需求时,降低或切断热能负载。
当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和风力发电装置7的输出功率之和大于电能负载的功率时,其余电能优先储存到电池储能装置8中,待电池储能装置8满电时,其余电能输送到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中,制取氢气并储存于储氢罐10中。当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和风力发电装置7的输出功率之和小于等于电能负载的功率时,电池储能装置8输出电能给电能负载,待电池储能装置8的电能用尽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利用天然气和空气产生电能输送给电能负载;当天然气无法供给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利用储氢罐10中的H2和空气产生电能输送给电能负载;当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风力发电装置7、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以及电池储能装置8无法满足电能负载的需求时,降低或切断电能负载。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的入口连通天然气和空气管道,热能出口连接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电能出口连接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的热能入口连接太阳能光热装置(4),热能出口连接热能负载,热油储热装置(5)与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进行连接,能够进行热能的相互交换;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的电能入口连接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和风力发电装置(7),电能出口连接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和热能负载,电池储能装置(8)与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进行连接,能够进行电能的相互交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的氢气出口连接储氢罐(10)入口,储氢罐(10)的氢气出口连接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的氢气入口,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利用氢气和空气产生电能和热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采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发电技术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MCFC发电技术,由阴极腔室、阴极、阳极腔室、阳极、电解质组成;以天然气或氢气作为燃料,以空气作为氧化剂进行电化学发电,发电效率达50%~60%,热电联产效率达80%~90%,实现输出负荷0~100%调节,能够在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两种模式下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2),能够根据太阳能光热装置(4)的运行特性和热能负载的运行特性,控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太阳能光热装置(4)、热油储热装置(5)以及热能负载的运行特性,以满足热能负载的需求;所述电能输配控制管理系统(3),能够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风力发电装置(7)以及电能负载的运行特性,控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风力发电装置(7)、电池储能装置(8)、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以及储氢罐(10),以满足电能负载的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热装置(4)采用太阳能集热管或集热器,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油储热装置(5)由储油罐和换热器组成,能够吸收太阳能光热装置(4)和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提供的热能,并向热能负载提供热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由光伏板和逆变器组成,是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力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装置(8)是指将电能储存在电池中,并能向外输出电能的装置,采用的电池为钠硫电池、液流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和风力发电装置(7)所产生的电能能够储存到电池储能装置(8)中,电池储能装置(8)能够向电能负载输出电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采用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电解水制氢技术,电解槽包括PEM膜电极和双极板;PEM电解技术能够将反应物氢气和氧气分隔开避免串气,安全性好、产物气体纯度高;系统的负荷能够从0~100%连续调节,能够与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波动性相适应;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启停速度快,5min内能够产生H2,输出氢气的压力达3M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罐(10)采用高压储氢方式,能够在常温下进行快速的充放气;储氢罐(10)的压力为3MPa。
10.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太阳能光热装置(4)的输出功率大于热能负载的功率时,太阳能光热装置(4)直接输出热能给热能负载,其余热能输出给热油储热装置(5);当太阳能光热装置(4)的输出功率小于等于热能负载的功率时,太阳能光热装置(4)直接输出热能给热能负载,同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产生的热量输出给热能负载,此时如果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产生的热量仍不能满足热能负载的需求,则热油储热装置(5)向热能负载提供热能;当太阳能光热装置(4)、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以及热油储热装置(5)无法满足热能负载的需求时,降低或切断热能负载;
当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和风力发电装置(7)的输出功率之和大于电能负载的功率时,其余电能优先储存到电池储能装置(8)中,待电池储能装置8满电时,其余电能输送到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9)中,制取氢气并储存于储氢罐(10)中;当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和风力发电装置(7)的输出功率之和小于等于电能负载的功率时,电池储能装置(8输出电能给电能负载,待电池储能装置(8)的电能用尽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利用天然气和空气产生电能输送给电能负载;当天然气无法供给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利用储氢罐(10)中的H2和空气产生电能输送给电能负载;当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风力发电装置(7)、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装置(1)以及电池储能装置(8)无法满足电能负载的需求时,降低或切断电能负载。
CN201710176240.0A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和工作方法 Pending CN106817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6240.0A CN106817067A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和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6240.0A CN106817067A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和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7067A true CN106817067A (zh) 2017-06-09

Family

ID=59115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6240.0A Pending CN106817067A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和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17067A (zh)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9193A (zh) * 2017-10-13 2018-03-06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互补系统通用型运行方法
CN108550879A (zh) * 2018-05-29 2018-09-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可逆循环的氢/电互联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004663A (zh) * 2018-07-16 2018-12-14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三侧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及三侧互补分布式能源微网系统
CN109390974A (zh) * 2018-12-06 2019-02-2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一种能源微网热电联供系统
CN109412196A (zh) * 2017-08-17 2019-03-01 王家琳 离网型风电热氢联供、储存系统
CN109473704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徐煜 燃料电池系统
CN109473967A (zh) * 2018-11-02 2019-03-15 南京晓庄学院 一种能源需求侧智能协调控制的微能网系统
CN109687002A (zh) * 2018-11-13 2019-04-26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9787273A (zh) * 2017-11-14 2019-05-21 宁波拜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风光互补氢储能混合发电系统
CN109995081A (zh) * 2019-04-15 2019-07-09 杨清萍 一种清洁能源发电制氢、氢储能的热电联供系统
CN110266040A (zh) * 2019-06-11 2019-09-20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多能互补混合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10365281A (zh) * 2019-07-02 2019-10-22 西安交通大学 含氢电热冷的多能源系统及其供需协同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10543157A (zh) * 2019-09-11 2019-12-06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互补智慧供应热电氢的系统及方法
CN110571491A (zh) * 2019-08-16 2019-12-13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综合能源供能系统与方法
CN110768279A (zh) * 2019-09-17 2020-02-07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气、氢、储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供能方法与系统
CN112736270A (zh) * 2021-01-14 2021-04-30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质子传导soec和氧离子传导sofc联合装置
CN113098367A (zh) * 2021-04-25 2021-07-09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离网能源供给系统
CN113124448A (zh) * 2021-04-14 2021-07-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农村热电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4156942A (zh) * 2021-12-03 2022-03-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一种应用于野外气象监测站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
CN114351166A (zh) * 2022-01-14 2022-04-15 昆山国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水处理能源控制系统
CN114597953A (zh) * 2022-05-07 2022-06-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深远海多种资源联合开发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
WO2022151902A1 (zh) * 2021-01-14 2022-07-21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质子传导soec和氧离子传导sofc联合装置
CN114884431A (zh) * 2022-03-29 2022-08-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月球基地光伏-燃料电池多能互补系统
CN115011970A (zh) * 2022-06-07 2022-09-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含热管理的集装箱式一体化电氢联产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6581742A (zh) * 2023-05-16 2023-08-11 淮阴工学院 一种基于变色龙算法调控智慧云平台柔性电负荷调度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277A (zh) * 2009-03-17 2010-09-22 无锡尚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再生能源储能储氢综合发电系统
CN102182974A (zh) * 2011-03-15 2011-09-14 张建洲 风能、太阳能和风光互补氢能源发电储电供电led照明系统
CN202034790U (zh) * 2011-03-28 2011-11-09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电力储能装置
CN203312319U (zh) * 2012-08-17 2013-11-27 长沙四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源综合利用装置
CN203368116U (zh) * 2013-06-21 2013-12-25 高幼苏 一种利用多能源制备氢气并供应绿色能源的系统
KR20140042841A (ko) * 2014-03-17 2014-04-07 윤종식 태양열발전을 이용한 태양열 난방 시스템
KR101385776B1 (ko) * 2012-07-03 2014-04-18 주식회사 안테크 복합 에너지 제어를 통한 냉, 난방 시스템
CN205429855U (zh) * 2015-11-25 2016-08-03 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辅助发电的充电站
CN105871057A (zh) * 2016-06-01 2016-08-17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燃料电池的风力发电机组备用电源系统及工作方法
KR20160129266A (ko) * 2015-04-30 2016-11-09 주식회사 티에스이에스 태양광 컨버터, 에너지 저장 컨버터 및 풍력 컨버터를 이용한 계통 연계형 통합 장치
CN106384834A (zh) * 2016-08-31 2017-02-08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能源供给系统和能源供给方法
CN106444562A (zh) * 2016-12-08 2017-02-22 东北大学 基于风光‑电热气转换模块的多储能装置协调系统及方法
CN206686115U (zh) * 2017-03-22 2017-11-28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277A (zh) * 2009-03-17 2010-09-22 无锡尚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再生能源储能储氢综合发电系统
CN102182974A (zh) * 2011-03-15 2011-09-14 张建洲 风能、太阳能和风光互补氢能源发电储电供电led照明系统
CN202034790U (zh) * 2011-03-28 2011-11-09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电力储能装置
KR101385776B1 (ko) * 2012-07-03 2014-04-18 주식회사 안테크 복합 에너지 제어를 통한 냉, 난방 시스템
CN203312319U (zh) * 2012-08-17 2013-11-27 长沙四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源综合利用装置
CN203368116U (zh) * 2013-06-21 2013-12-25 高幼苏 一种利用多能源制备氢气并供应绿色能源的系统
KR20140042841A (ko) * 2014-03-17 2014-04-07 윤종식 태양열발전을 이용한 태양열 난방 시스템
KR20160129266A (ko) * 2015-04-30 2016-11-09 주식회사 티에스이에스 태양광 컨버터, 에너지 저장 컨버터 및 풍력 컨버터를 이용한 계통 연계형 통합 장치
CN205429855U (zh) * 2015-11-25 2016-08-03 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辅助发电的充电站
CN105871057A (zh) * 2016-06-01 2016-08-17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燃料电池的风力发电机组备用电源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6384834A (zh) * 2016-08-31 2017-02-08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能源供给系统和能源供给方法
CN106444562A (zh) * 2016-12-08 2017-02-22 东北大学 基于风光‑电热气转换模块的多储能装置协调系统及方法
CN206686115U (zh) * 2017-03-22 2017-11-28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春艳: ""微网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2196A (zh) * 2017-08-17 2019-03-01 王家琳 离网型风电热氢联供、储存系统
CN109473704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徐煜 燃料电池系统
CN107769193B (zh) * 2017-10-13 2020-11-27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互补系统通用型运行方法
CN107769193A (zh) * 2017-10-13 2018-03-06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互补系统通用型运行方法
CN109787273A (zh) * 2017-11-14 2019-05-21 宁波拜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风光互补氢储能混合发电系统
CN108550879A (zh) * 2018-05-29 2018-09-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可逆循环的氢/电互联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004663A (zh) * 2018-07-16 2018-12-14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三侧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及三侧互补分布式能源微网系统
CN109473967A (zh) * 2018-11-02 2019-03-15 南京晓庄学院 一种能源需求侧智能协调控制的微能网系统
CN109687002A (zh) * 2018-11-13 2019-04-26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9390974A (zh) * 2018-12-06 2019-02-2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一种能源微网热电联供系统
CN109390974B (zh) * 2018-12-06 2021-11-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一种能源微网热电联供系统
CN109995081A (zh) * 2019-04-15 2019-07-09 杨清萍 一种清洁能源发电制氢、氢储能的热电联供系统
CN110266040A (zh) * 2019-06-11 2019-09-20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多能互补混合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10365281A (zh) * 2019-07-02 2019-10-22 西安交通大学 含氢电热冷的多能源系统及其供需协同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10571491A (zh) * 2019-08-16 2019-12-13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综合能源供能系统与方法
CN110543157A (zh) * 2019-09-11 2019-12-06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互补智慧供应热电氢的系统及方法
CN110768279A (zh) * 2019-09-17 2020-02-07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气、氢、储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供能方法与系统
CN112736270A (zh) * 2021-01-14 2021-04-30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质子传导soec和氧离子传导sofc联合装置
WO2022151902A1 (zh) * 2021-01-14 2022-07-21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质子传导soec和氧离子传导sofc联合装置
CN113124448A (zh) * 2021-04-14 2021-07-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农村热电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3098367A (zh) * 2021-04-25 2021-07-09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离网能源供给系统
CN114156942A (zh) * 2021-12-03 2022-03-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一种应用于野外气象监测站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
CN114351166A (zh) * 2022-01-14 2022-04-15 昆山国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水处理能源控制系统
CN114884431A (zh) * 2022-03-29 2022-08-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月球基地光伏-燃料电池多能互补系统
CN114597953A (zh) * 2022-05-07 2022-06-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深远海多种资源联合开发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
CN114597953B (zh) * 2022-05-07 2022-10-0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深远海多种资源联合开发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
CN115011970A (zh) * 2022-06-07 2022-09-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含热管理的集装箱式一体化电氢联产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6581742A (zh) * 2023-05-16 2023-08-11 淮阴工学院 一种基于变色龙算法调控智慧云平台柔性电负荷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16581742B (zh) * 2023-05-16 2024-02-23 淮阴工学院 一种基于变色龙算法调控智慧云平台柔性电负荷调度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17067A (zh)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和工作方法
CN111139493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高温电解水制氢系统及制氢方法
CN107017633A (zh) 一种电解制氢与水力发电站结合的系统
KR101314238B1 (ko) 원자력 발전 설비, 수전해 설비 및 연료전지 발전 설비와 연계된 고온증기 전기분해 장치를 이용한 수소 생산 시스템
CN110690855A (zh) 一种基于氢储能的新型净零能耗建筑的能源系统
CN203674322U (zh) 一种中高温燃料电池集成运行系统
CN114142791A (zh) 一种多能互补的船舶用全天候淡-热-电联供系统
CN110266040A (zh) 一种风、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多能互补混合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14024326B (zh) 一种可用于调峰的风光制氢耦合发电和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12993347A (zh) 一种基于固态氧化物电池的能源装置及发电系统
CN206686115U (zh)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
CN2893940Y (zh) 可再生能源与燃料电池耦合发电装置
CN115084580B (zh) 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可再生能源就地储能系统及方法
CN210297269U (zh) 一种风、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多能互补混合发电系统
CN114725428B (zh) 一种以氨气为载体的零碳排放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可再生能源联合发电系统
CN205489554U (zh) 基于甲醇水重整制氢发电系统的削峰填谷供电系统
CN106704815A (zh) 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自支持加氢站
CN203907723U (zh) 一种燃料电池建筑发电供暖系统
CN117863980B (zh) 一种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瞬时功率匹配及综合热管理方法
CN105811443A (zh) 基于甲醇水重整制氢发电系统的削峰填谷供电系统及方法
CN210420193U (zh) 基于分布式光热电解水制氢装置及氢燃料电池系统
CN110093618A (zh) 基于分布式光热电解水制氢装置及氢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工作方法
CN203690408U (zh) 一种低温与中高温燃料电池联合运行系统
CN211063574U (zh) 一种基于氢储能的新型净零能耗建筑的能源系统
CN114865026A (zh) 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碳化学储供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