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7651B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97651B CN106797651B CN201580014446.2A CN201580014446A CN106797651B CN 106797651 B CN106797651 B CN 106797651B CN 201580014446 A CN201580014446 A CN 201580014446A CN 106797651 B CN106797651 B CN 1067976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cell
- cell group
- information
- random ac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7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14328 RAN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457 myocytus nodal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46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高效进行通信控制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终端装置通过第一小区组和第二小区组与基站装置连接,基于从基站装置接收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所通知的信息要素变更包含至少一个小区的第二小区组时,开始进行与对第二小区组的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有关的RRC计时器的计时,以执行随机接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高效通信控制的终端设备、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技术。
本申请基于2014年3月1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4-056035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标准化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通信方式或被称为资源块的预定频率/时间单位的灵活调用,对实现了高速通信的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以下称为EUTRA)进行了标准化。
此外,3GPP还对可实现更高速数据传输的Advanced EUTRA(或称为LTE Advanced)进行研究。在EUTRA中,通信系统的前提是大体上由相同小区构成(小区大小)的基站装置的网络,而在Advanced EUTRA中,对不同构成的基站装置(小区)在同一区域混合在一起的网络(异构无线网络,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为前提的通信系统进行研究。
如异构网络,在分配有小区半径大的小区(宏小区)和小区半径小于宏小区的小区(微小区)的通信系统中,对终端装置与宏小区和微小区分别连接以进行通信的技术(DualConnectivity(双重连接,双连接))进行研究(非专利文献1)。
例如,在与多个基站装置连接的双重连接中,可以对宏小区的基站装置与微小区的基站装置双方可动态分配资源的功能进行研究。进一步,为了与具有动态资源分配功能的多个基站装置(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微小区的基站装置)进行高效通信,正在研究,在终端装置中,扩展终端装置协议使每个基站装置具备数据链路层(MAC层,RLC层,PDCP层等)的功能。
此外,在终端装置中,对支持只与宏小区的基站装置收发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RC信息)进行研究。另外,在终端装置中,微小区的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开始通信时,为了确认同步需对微小区的基站装置进行随机接入流程进行研究。
非专利文献2揭示一种应用双重连接的终端装置与微小区的基站装置开始通信时的随机接入流程。非专利文献2进一步指出,传统的终端装置作为上行链路数据生成RRC信息会触发随机接入流程,而对于应用双重连接的终端装置所生成RRC信息则不会启动微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
综上所述,因为应用了双重连接的终端装置,不会对微小区的基站装置发送RRC信息,即使作为发送数据生成RRC信息,该RRC信息不会被视作为微小区的发送缓存,从而未触发缓冲状态报告(BSR),其结果为未启动对微小区的用于调度请求的随机接入流程。
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
R2-140906,NTT DOCOMO,INC.,3GPP TSG RAN2#85,Prague,Czech,February10th-14th,2014.
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85/Docs/
非专利文献2:
R2-140246,Samsung,3GPP TSGRAN2#85,Prague,Czech,February 10th-14th,2014.
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85/Docs/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非专利文献2中,作为对微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的启动,提出随发送缓冲报告(Regular BSR)进行随机接入流程的方法,此方法的一个例子给出了提前把发送数据传送到微小区的方法。
然而,根据微小区侧发生的发送缓冲启动随机接入流程,可以预测会发生如下问题。例如,在终端装置应该对微小区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生成前不启动随机接入流程的问题。这是由于微小区的基站装置不能确认终端装置是否正确完成添加微小区的步骤的状态,即,意味着由于发生无法开始通信的状态,存在无法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的可能性。
此外,从基站装置把随机接入流程所需要的参数分配给终端装置时,还存在应用了相关参数的随机接入流程的开始时机不明确的问题。这意味着即使终端装置无需无线资源时,基站装置还会分配关于随机接入流程的无线资源,从而存在无法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通过提供高效进行通信控制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的方式,至少解决上述课题中的一个为目的。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采用以下手段。即本发明的终端装置是,使用第一小区组和第二小区组与基站装置进行连接的终端装置,在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知的信息要素,变更包含至少一个小区的所述第二小区组时,所述终端装置开始进行与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有关的RRC计时器的计时,以执行所述随机接入。
此外,在本发明的终端装置中,对于所述小区的所述随机接入流程成功时,停止所述RRC计时器的计时,应用关于针对所述小区的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的物理信号的设置。
此外,本发明的终端装置是,被通知表示对所述小区的所述随机接入流程发生问题的信息时,终止对所述小区的所述随机接入流程的终端装置。
此外,所述第二小区组是包含主辅小区的辅小区组,所述RRC计时器期满时,本发明的终端装置是终止对于所述小区的所述随机接入流程。
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与使用第一小区组和第二小区组的终端装置进行连接,在对于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二小区组的设置流程中,所述基站装置将包含了关于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小区的随机接入设置,以及关于在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中被计时的RRC计时器的设置的信息要素,设置在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将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使所述终端装置执行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的所述随机接入流程。
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在所述RRC计时器期满为止,等待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所执行的所述随机接入流程成功的通知。
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对所述终端装置进行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的同步流程时,将包含关于所述随机接入流程的设置和关于所述RRC计时器的设置的信息要素,设置在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把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小区组发送。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是,使用第一小区组和第二小区组连接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通信系统,所述基站装置,在对于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二小区组的设置流程中,将包含关于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小区的随机接入的设置和、关于在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中被计时的RRC计时器的设置的信息要素,设置在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且把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且在基于接收的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变更包含至少一个小区的所述第二小区组时,开始进行关于所述随机接入流程的RRC计时器的计时,以执行所述随机接入流程。
此外,关于使用第一小区组和第二小区组与基站装置连接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至少包括: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的步骤;在基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知的信息要素,变更包含至少一个小区的所述第二小区组时,开始进行与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有关的RRC计时器的计时,以执行所述随机流程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至少包括:与使用第一小区组和第二小区组的终端装置进行连接的步骤;把信息要素设置在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步骤;为了让在所述终端装置执行基于所述信息要素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的所述随机接入流程,把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的步骤。其中信息要素包含,在对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二小区组的设置流程中,关于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随机接入的设置,以及在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中,关于RRC计时器计时的设置。
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安装在使用第一小区组和第二小区组与基站装置进行连接的终端装置中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对所述终端装置至少发挥如下功能: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的功能;以及,在基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知的信息要素,变更包含至少一个小区的所述第二小区组时,开始进行与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有关的RRC计时器的计时,以执行所述随机接入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安装在基站装置中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对所述基站装置至少发挥以下功能:与使用第一小区组和第二小区组的终端装置进行连接的功能;以及,在对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二小区组的设置流程中,将包含关于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小区的随机接入的设置和、关于在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的所述随机接入流程中被计时的RRC计时器的设置的信息要素,设置在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的功能;为了让终端装置执行基于所述信息要素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小区的所述随机接入流程,将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的功能。
在本说明书中,各实施方式公开了关于高效进行通信控制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的技术,但是对各实施方式可应用的通信方式,不限定于EUTRA或如Advanced EUTRA能够与EUTRA有兼容性的通信方式。
例如,在本说明书描述的技术可以在,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FDMA(OFDMA)、单载波FDMA(SC-FDMA)、及使用其它接入方式等各种通信系统中使用。此外,本说明书中系统和网络是可以互换使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高效进行通信控制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之终端装置简要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之基站装置简要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之关于辅小区组的设置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之终端装置在RRC层的RRC连接重置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之终端装置在RRC层的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一个例子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之终端装置在RRC层的RRC连接重置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为说明双重连接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简单说明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相关的技术方案。
[物理信道/物理信号]
对EUTRA以及Advanced EUTRA中所使用的主要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进行说明。所谓信道意味着用于发收信号的媒体,所谓物理信道意味着用于发收信号的物理媒体。在本发明中,物理信道与信号可互换使用。物理信道在EUTRA及Advanced EUTRA中今后有可能添加,或者变更或添加其结构、格式形式,但在被变更或者添加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内容。
在EUTRA以及Advanced EUTRA中,使用无线帧来管理物理信道或者物理信号的调度。1无线帧为10ms,1无线帧由10子帧构成。进一步,1子帧由2时隙构成(即,1子帧为1ms,1时隙为0.5ms)。此外,使用作为配置物理信道的调度的最小单位的资源块进行管理。所谓资源块是由一定的频域和一定的区域来定义,所述频域是由多个子载波(例如12子载波)的集合构成的频率轴,所述区域是由一定的发送时间间隔(1时隙)构成。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由3种类的主同步信号、以及由在频域上互不相同地配置的31种类的符号构成的辅同步信号构成,通过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的信号组合来表示识别基站装置的504种小区标识符(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及用于无线同步的帧定时。终端装置根据小区搜索确定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物理小区ID。
以通知(设置)小区内终端装置共同使用的控制参数(广播消息(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为目的,发送物理广播信息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未被物理广播信息信道通知的广播信息,对小区内终端装置通知发送广播信息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在被通知的无线资源中,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广播信息的层3信息(系统信息)。
作为广播信息,通知表示小区专用标识符的小区全球标识符(CGI;Cell GlobalIdentifier)、管理根据寻呼的等候区的追踪区标识符(TAI;Tracking Area Identifier)、随机接入设置信息、发送时机调整信息、该小区的共通无线资源设置信息、周边小区信息、上行链路接入限制信息等。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根据其用途被分为多个类型。例如,小区固有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小区固有参考信号)是根据每个小区以预定功率发送的导频信号,是基于规定规则在频域及时域上被周期性重复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终端装置根据接收小区固有RS,测量每个小区的接收质量。此外,终端装置使用所述小区固有RS,用作解调与小区固有RS一起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参照用信号。在小区固有RS中所使用的序列是使用每个小区可识别的序列。
此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也用于估计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变动。用于估计传播路径变动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被称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s;CSI-RS)。此外,对终端装置单独设置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被称为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U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或Dedicated RS(DRS),在解调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扩展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时,用于在信道的传播路径补偿处理中参照。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是在各子帧开头起若干OFDM符号(例如1~4OFDM符号)中发送。扩展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是被配置在配置有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OFDM符号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EPDCCH的使用目的是对终端装置通知基于基站装置调度分配无线资源的信息,以及指示发送功率增减调整量的信息。以下内容中,若无特别说明,简单地记载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意味着包括PDCCH和EPDCCH两个物理信道。
终端装置在收发层2信息及层3信息(寻呼、切换指令等)之前,监视(monitor)发往本装置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通过接收发往本装置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获取在发送时被称为上行链路许可、在接收时被称为下行链路许可(下行链路分配)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其中层2信息及层3信息是指下行链路数据以及下行链路控制数据。另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除了在上述的OFDM符号中发送之外,还可以是从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单独(dedicated)分配的资源块的区域中发送的构成。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是用于进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ACK/NACK;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请求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无线资源请求,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
CSI包含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PMI(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PTI(Precoding Type Indicator),RI(Rank Indicator)。各Indicator也可以标记为Indication。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除了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外,还用于将寻呼或物理广播信息信道中未通知的广播信息(系统信息)作为层3信息通知给终端装置。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表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配置在除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以外的OFDM符号中发送。即,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1子帧内被时分复用。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主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也可以包含CSI、ACK/NACK等控制数据。此外,除了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外,还用于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作为层2信息及层3信息,从终端装置通知给基站装置。此外,与下行链路同样,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表示。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也称为上行链路导频信号、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包括:用于基站装置解调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以及/或者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以及主要用于基站装置估计上行链路信道状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Signal)。此外,探测参考信号中有周期性发送的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Periodic SRS)和被基站装置指示时发送的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Aperiodic SRS)。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是用于通知(设置)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信道,具有保护时间。前导码序列是根据多个序列把信息通知给基站装置的构成。例如,如果准备64种类的序列,可以向基站装置表示6比特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是用作终端装置对基站装置的接入手段。
终端装置为了向基站装置请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未设置时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或者请求为了校准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和基站装置的接收定时窗口所需要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也称为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等,使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此外,基站装置也可对终端装置请求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开始随机接入流程。
层3信息是,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RRC(无线资源控制)层进行交互的控制平面(CP(Control-plane、C-Plane)的协议中处理的信息,可以与RRC信令或RRC信息互换使用。此外,相对控制平面处理用户数据的协议称之为用户平面(UP(User-plane、U-Plane))。
另,除此之外的物理信道或者物理信号,因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无关,因此省略详细说明。省略说明的物理信道或者物理信号有,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PMCH: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等。
[无线网络、小区类型]
由基站装置控制的各频率的可通信范围(通信区)被视作小区。此时,基站装置所覆盖的通信区可按照每个频率分别有不同的宽度、不同的形状。此外,每个频率所覆盖的区域也可以不同。将基站装置的类型、小区半径的大小不同的小区在同一频率或者不同频率区混合存在而形成一个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称为异构网络。
当小区的下行链路在满足通信的接收品质时,终端装置可视作处于该小区的通信区(in-coverage)。终端装置从现在的服务小区移动到别的小区时,非无线资源链接状态(空闲状态,非通信中)的时候通过小区重选择流程,无线资源链接状态(链接状态,通信中)的时候通过切换流程移动到适当的小区。适当的小区通常是指基于基站装置指定的信息判断为终端装置的接入未被禁止的小区,且下行链路的接收品质满足规定条件的小区。
基站装置根据每个频率管理一个以上的终端装置可通信区域的小区。一个基站装置也可以管理多个小区。根据与终端装置可通信的区域的大小(小区大小),小区被分为多个类型。例如,小区被分为宏小区和微小区。微小区通常是覆盖半径为数米到数十米的小区。此外,微小区还可以根据其区域大小分为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小区等。
终端装置与某个基站装置可通信时,其基站装置的小区内,被使用在与终端装置通信的小区称为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没有使用在通信的其他小区称为周边小区(Neighboring cell)。
此外,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可以应用通过载波聚合将多个不同波段(频带)的频率(分量载波或频段)集成(聚合,aggregate)在一个频率(频段)进行处理的技术。在载波聚合中,作为分量载波,有对应上行链路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和对应下行链路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在本说明书中频率和频段可互换使用。
例如,通过载波聚合聚集5个频率带宽为20MHz的分量载波时,具有载波聚合性能的终端装置将其视作100MHz的频率带宽进行接收发送。此外聚集的分量载波可以是连续的频率,也可以是全部或一部分为不连续的频率。例如,在可使用的波段为800MHz带、2GHz带、3.5GHz带时,某一分量载波可以在800MHz带中发送,另一个分量载波可以在2GHz带中发送,还有一个分量载波可以在3.5GHz带中发送。
此外,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也可以聚集同一个频带的连续或不连续的多个分量载波。各分量载波的频率带宽可以是窄于终端装置可接收的频率带宽(例如20MHz)的频率带宽(例如5MHz,10MHz),聚集的频率带宽也可以分别不同。考虑向后兼容性,优先考虑,频率带宽相同于传统小区的频率带宽中的一个,但也可以使用与传统小区的频率带宽不同的频率带宽。
通过载波聚合,也可以聚集没有向后兼容性的分量载波(载波类型)。该没有向后兼容性的分量载波可称为新载波类型(NCT)。此外,也可以聚集不同通信方式的频带,例如,分别聚集FDD频带和TDD频带的分量载波。并且,优选地,基站装置分配(设置,添加)给终端装置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相等或少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
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将由某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以及与该分量载波进行小区固有连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的小区作为主小区(P Cell:Primary cell)管理。另外,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将由主小区以外的分量载波构成的小区作为辅小区(SCell:Secondarycell)管理。
终端装置在主小区中进行接收寻呼信息、检测广播信息更新、进行初始接入流程、设置安全信息等,而在辅小区可以不用进行这些动作。主小区和辅小区和在一起称为服务小区(Serving cell)。
主小区是激活(Activation)以及去激活(Deactivation)的非控制对象(即,主小区视作始终激活的状态),但辅小区具有对应于激活和去激活的活动性小区的状态(state)。关于小区的状态,被激活的小区的状态称为激活状态(Activated state),被去激活的小区的状态称为去激活状态(Deactivated state)。小区(辅小区)的状态,有时是由基站装置明确指定(通知,指示)状态变更,也有时是基于终端装置根据每个分类载波计时的计时器信息(辅小区去激活计时器;去激活计时器)变更状态。
以下对辅小区的激活以及/或者去激活相关的控制进行说明。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通知表示辅小区的激活以及/或者去激活的命令。该命令作为MAC层被解码(编码)的MACPDU(Protocol data unit,数据单位)中的MAC控制要素(MAC-CE:MAC control element)发送到终端装置。
并且,载波聚合是使用多个分量载波(频率带宽)的多个小区的通信,也被称为小区聚合。并且,终端装置也可以根据每个频率通过中继站(或中继器)与基站装置无线连接。即,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可以与中继站替换。
[双重连接]
结合图7对双重连接的基本结构(架构)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终端装置1与多个基站装置2(例如,图中的基站装置2-1,基站装置2-2)进行连接。基站装置2-1是至少构成一个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基站装置2-2是至少构成一个微小区的基站装置。
在图7中,基站装置2-1或者基站装置2-2与移动管理网元(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及骨干线进行连接。MME是核心网络的控制站装置中的一个,其具有终端装置1的移动性控制、认证控制(安全控制)、以及对基站装置2的用户数据路径设置等功能。SGW是核心网络中的一个控制站装置,具有根据向由MME设置的终端装置1的用户数据路径发送用户数据等功能。
此外,基站装置2-1或者基站装置2-2和SGW连接路径称为S1-U接口。基站装置2-1和MME的连接路径称为S1-MME接口。基站装置2-1和基站装置2-2的连接路径(基站接口N10)在EUTRA中被称为X2接口。在双重连接中不会设置经由基站装置2-2的MME和终端装置1和连接路径。
与MME连接的第一基站装置(基站装置2-1),可以称为主基站装置(Master eNB),虽然不是主基站装置但用于与终端装置1通信的第二基站装置(基站装置2-2),可以称为辅基站装置(Secondary eNB)。用于终端装置1和主基站装置连接的小区组也可以称为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用于终端装置1和辅基站装置连接的小区组也可以称为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
此外,把属于MCG的小区称为MCG小区,把属于SCG的小区称为SCG小区。此外,SCG小区中被设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挥近似主小区作用的,在SCG小区中特别的SCG小区,称为主辅小区(Primary SCell(PSCell),或者特别辅小区)。
例如,主辅小区是,与主小区同样不用激活,既可以设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也可以被执行基于竞争(Contention based)的随机接入流程的小区。并且,与主小区和辅小区同样,主辅小区视为服务小区。
由此,终端装置1使用属于多个基站装置2的多个小区进行连接的情况称为双重连接,借由“使用双重连接”、“通过双重连接的连接”或类似表述来说明,采用实现双重连接的技术连接终端装置1和多个基站装置2的连接。属于各基站装置2的小区可以用同样频率操作,也可以用不同频率操作。
并且,载波聚合的一个基站装置2管理多个小区的点、以及不用考虑多个小区之间延迟影响的高速骨干线的点是至少不同于通过双重连接的连接。换言之,载波聚合是一个终端装置1和一个基站装置2通过多个小区进行连接的技术,而双重连接是一个终端装置1和多个基站装置2通过多个基站装置2的各个小区进行连接的技术。
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可以把应用在载波聚合的技术应用于双重连接。例如,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可以把主小区以及辅小区的管理(添加,消除,变更等)、相应的载波聚合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活动设置、激活/去激活等技术应用在通过双重连接进行连接的小区。
本技术是用双重连接名称称呼,但是与终端装置1连接的基站装置2的个数不是限定在两个,可以与3个以上的基站装置2进行连接。
[缓冲状态报告]
终端装置的MAC层具有,使用对应逻辑信道中发送缓冲的数据量的信息,通知(报告)基站装置的功能。这个功能叫做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BSR在以下例举情况下被各自的MAC层被触发,例如,(1)在上位层生成可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并且,此上行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比发送缓冲内的数据的优先级高的时候,或者不存在其他可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时候,(2)关于BSR的再发送计时器期满的时候,(3)关于BSR的周期性计时器期满的时候,(4)存在大于BSR的MAC控制要素的填充比特(填充领域)的时候。
满足了任一BSR的触发条件,某一个子帧,没有被分配通知BSR的无线资源(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新发送)的时候,MAC层,如果已被分配有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有效),指示PHY层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调度请求。
或者,MAC层,如果没有被分配,发送调度请求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无效),开始为调度请求的随机接入流程,对PHY层指示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并且,MAC层到无线资源被分配为止维持BSR的触发状态。被触发的BSR在发送到基站装置的时候被撤回。
BSR根据触发条件分别被分为Regular BSR、Periodic BSR、Padding BSR。根据上述条件的(1)和(2)被触发的BSR是RegularBSR,根据上述条件(3)被触发的BSR是PeriodicBSR,根据上述条件(4)被触发的BSR是PaddingBSR。
BSR是使用MAC控制要素报告。报告BSR的MAC控制要素的格式(比特构造)有,报告一个逻辑信道组的缓冲状态的ShortBSR和,报告多个逻辑信道组的缓冲状态的LongBSR。此外,关于发送Padding BSR,如果没有发送Long BSR的充分的填充领域的时候,使用为发送优先级最高逻辑信道的BSR的Truncated BSR的格式。
并且,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连接″是指,并不仅限定在某个装置和另外一个某个装置使用物理线路直接连接的构成,包含逻辑连接的构成、使用无线技术无线连接的构成、经由(中继)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连接的构成。
考虑以上事项,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公知的功能以及构成的具体说明,被判断为模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旨的时候,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模块图。该终端装置1至少包括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接收数据控制部104、物理层控制部105、发送数据控制部106、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图中的″部″也可以用部分、线路、构成装置、设备、单元等用语表示,用于实现终端装置1的功能及各流程的要素。
无线资源控制部110是执行实现终端装置1的无线资源控制的RRC(RadioResource Control)层各功能的模块。此外,接收数据控制部104和发送信息控制部106是执行管理数据链层的MAC(MediumAccessControl)层、RLC(Radio Link Control)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中各功能的模块。
另外,终端装置也可以具备多个接收系模块(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及多个发送系模块(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其中,多个接收系模块可以支持载波聚合、和/或基于双重连接的多个频率(频带,频带宽度)或者小区的同一子帧内的接收处理,多个发送系模块可以支持多个频率(频带,频带宽度)或者小区中的同一子帧内的发送处理。
此外,终端装置1的构成也可以对应每个基站装置具备多个接收数据控制部104,物理层控制部105,发送数据控制部106,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即,终端装置1可以分别具备对应主基站装置的物理层、MAC层、RLC层、PDCP层和对应辅基站装置的物理层、MAC层、RLC层、PDCP层。然而,这种情况下优选地终端装置1具备1个RRC层。
关于终端装置1的接收处理,接收数据控制信息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104,用于控制各模块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控制信息被输入到物理层控制部105。物理层控制信息包含由接收控制信息和发送控制信息构成的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控制所需要的参数设置的信息。
物理层控制信息是根据从基站装置2单独发送至终端装置1的无限连接资源的设置、小区固有广播信息或系统参数等进行设置,无限资源控制部110根据需要把物理层控制信息输入到物理层控制部105。物理层控制部105把与接收有关的控制信息,即接收控制信息,确切地输入到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
接收控制信息是作为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包含了接收频带信息及与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的接收定时、复用方法、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等相关的信息。此外,接收数据控制信息为包含辅小区去激活计时器信息、DRX控制信息、多播数据接收信息、下行链路重发控制信息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包含MAC层、RLC层、PDCP层中的每个下行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
接收信号在接收部101被接收。接收部101根据由接收控制信息通知的频率和频带接收来自基站装置2的信号。接收的信号被输入到解调部102。解调部102进行信号的解调。解调部102把解调的信号输入到解码部103。解码部103把输入的信号解码,再把解码后的数据(下线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还可以称之为下行链路传送模块)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104。此外,与各数据一起从基站装置2发送过来的MAC控制要素也被解码部103解码,相关的数据被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104。
接收数据控制部104基于接收的MAC控制要素控制物理层控制部105(例如小区的激活/去激活,DRX控制,发送定时调整等),以及把解码的各数据进行缓冲,进行重发数据的错误更正控制(HARQ)。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104的各数据中相关数据输入(转送)到无线资源控制部110。
此外,关于终端装置1的发送处理,发送数据控制信息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输入到发送数据控制部106,用于控制各模块的控制参数即物理层控制信息被输入到物理层控制部105。物理层控制部105将与发送相关的控制信息即发送控制信息确切地输入到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发送控制信息是作为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其包含编码信息、调制信息、发送频带的信息、物理信道和与物理信号相关的发送定时、复用方法、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等信息。
此外,发送数据控制信息是包含DTX控制信息、随机接入设置信息、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信息、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资源请求设置信息、小区组信息、上行链路重发控制信息、功率余量报告信息等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也可以把分别对应多个小区的多个随机接入设置信息设置到发送数据控制部106。
此外,发送数据控制信息也可以包含,设置在终端装置1的小区的构成的变更(添加,更新)的同时针对变更的小区(小区组),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判断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信息。
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10管理用于上行链路发送定时调整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和发送定时计时器,对每个小区(或每个小区组,每个TA组)管理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状态(发送定时调整状态或发送定时非调整状态)。发送定时调整信息和发送定时计时器包含在发送数据控制信息中。
并且,需要管理多个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状态时,发送数据控制部106管理对应各个小区(或者小区组,TA组)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多个发送定时调整信息。资源请求设置信息至少包含最大发送计数器设置信息和无线资源请求禁止计时器信息。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可以把分别对应多个小区的多个资源请求设置信息设置到发送数据控制部106。
终端装置1生成的可发送的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及/或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也可称之为上行链路传送模块),在任何时间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被输入到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被输入发送数据时,其将发送数据储存在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内(图未示)的上行链路缓冲区。此时,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计算被输入的发送数据的量(上行链路缓冲量)。此外,发送数据控制部106也可以具有从逻辑信道判断输入的发送数据是属于控制平面的数据还是属于用户平面的数据的功能。
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判断是否满足缓冲状态报告相关的触发条件,如果触发了缓冲状态报告,生成用于缓冲状态报告的MAC控制要素。并且,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判断,用于发送被输入的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无线资源是否分配到终端装置1。
此外,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基于有没有调度请求的触发、以及无线资源分配来选择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以及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SR-PUCCH)的无线资源请求,或者使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中的一个,为发送所选择的信道,向物理层控制部105请求控制处理。
此外,编码部107根据发送控制信息将各数据适当地编码后,输入到调制部108。
调制部108基于发送被编码的各数据的信道结构进行适当的调制处理。发送部109把调制处理的各数据映射到频域的同时,把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并在于规定频率载波上进行功率放大。并且,发送部109根据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输入的每个小区(或每个小区组,每个TA组)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调整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分配上行链路控制数据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除了用户数据,还可以包含,例如层3信息(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RC信息)。
在图1中,虽然对终端装置1的其他构成要素,构成要素间的数据(控制信息)传送路线有所省略,但可知为了作为终端装置1进行运作,作为构成要素具有必要的其他功能的多个模块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部110的上一层存在执行核心网络控制的NAS层部、应用层部。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的一个例子的模块图。本基站装置至少包括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接收数据控制部204、物理层控制部205、发送数据控制部206、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网络信号收发部211。图中“部”也可以用部分、回路、构成装置、设备、单元等用语表示,用于执行基站装置2的功能及各流程的要素。
无线资源控制部210是执行用于实现基站装置2的无线资源控制的RRC(RadioResource Control)层各功能的模块。此外,接收数据控制部204和发送数据控制部206是执行管理数据链路层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RLC(Radio Link Control)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中各功能的模块。
另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具备多个接收系模块(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及多个发送系模块(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其中多个接收系模块用于支持载波聚合、和/或双重连接的多个频率(频带,频带宽度)。另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是具备多个接收数据控制部204、物理层控制部205、发送数据控制部206、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网络信号收发部211。
无线资源控制部210把下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到发送数据控制部206。当存在发送给终端装置1的MAC控制要素时,发送数据控制部206会把MAC控制要素和各数据(下行链路数据或下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到编码部207。编码部207把被输入的MAC控制要素和各数据进行编码,且输入到调制部208。调制部208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此外,由调制部208调制的信号输入到发送部209。发送部209把输入的信号映射到频域后,把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置于规定频率载波上进行功率放大后发送。被分配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典型结构是层3信息(RRC信息)。
此外,接收部201把从终端装置1接收的信号转换为基本频带的数字信号。在对终端装置1设置不同的多个发送定时的小区时,在每个小区(或每个小区组,每个TA组),接收部201在不同时间接收信号。接收部201转换的数字信号输入到解调部202以被解调。被解调部202解调的信号接着被输入到解码部203。解码部203将被输入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各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到接收数据部204。此外,与各数据一起从终端装置1发送过来的MAC控制要素也被解码部203解码,相关的数据被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204。
接收数据控制部204进行基于接收的MAC控制要素的物理层控制部205的控制(例如关于功率余量报告的控制,关于缓冲状态报告的控制)、以及缓冲解码的各数据,进行重发数据的错误更正控制(HAPQ)。被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204的各数据中相关的数据被输入(传送)到无线资源控制部210。
控制这些模块所需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为,包括由接收控制信息和发送控制信息构成的基站装置2的无线通信控制所需参数设置的信息。物理层控制信息是根据上一层的网络装置(MME或网关装置(SGW)、OAM等)或系统参数进行设置,且根据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的需求输入到控制部204。
物理层控制部205将与发送相关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作为发送控制信息,输入到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的各模块,且将与接收有关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作为接收控制信息,确切地输入到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的各模块。
接收数据控制信息包含基站装置2的MAC层、RLC层、PDCP层分别对应的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相关的控制信息。此外,发送数据控制信息包含基站装置2的MAC层、RLC层、PDCP层分别对应的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相关的控制信息。即,接收数据控制信息和发送数据控制信息被设置给每个终端装置1。
网络信号收发部211进行基站装置2之间或上一级的网络装置(MME,SGW)和基站装置2之间的控制信息,或进行用户数据的发送(传送)或接收。在图2中,省略了其他的基站装置2的构成要素和构成要素之间的数据(控制信息)传送线路,但可知为了作为基站装置2进行运作,具备作为构成要素具有必要的其他功能的多个模块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的上一层存在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部、应用层部。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小区组的设置流程相关的终端装置1的通信控制的一例的序列图。
在图3中,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处于利用多个小区连接的状态。此外,基站装置2包含基站装置2-1和基站装置2-2。通常,基站装置2-1构成宏小区,而基站装置2-2构成微小区,但在此没有限定对应的小区的构成。
首先,作为主基站装置的基站装置2-1确定开始双重连接通信,并且,确定对终端装置1添加作为辅基站的基站装置2-2的小区(辅小区组小区),且生成辅小区组添加信息并发送给基站装置2-2(步骤S100)。
基站装置2-1发送的辅小区组添加信息,该辅小区组添加信息包括终端装置1的性能信息(UE Capability)、终端装置1现已设置的小区构成信息或无线资源信息、添加候补对象小区的信息等必要的设置信息。基站装置2-1可以根据测量活动报告或CSI报告、小区负荷状况等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确定添加的作为候补对象的小区。此外,基站装置2-1也可利用这些以外的信息确定添加的作为候补对象的小区。
基站装置2-2接收辅小区组添加信息,且在候补对象小区中任意一个可以设置(添加)到终端装置1的情况下,则生成辅小区组添加许可信息,并发送给基站装置2-1(步骤S101)。此时,基站装置2-2发送的辅小区组添加许可信息至少包含,与要添加的辅小区组的小区相关的无线资源设置信息(例如该辅小区组的通知信息、无线资源共同设置信息、随机接入设置信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设置信息等)。
随机接入设置信息包括前导码信息(专用前导码(Dedicated Preamble))、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用的无线资源信息(功率调整参数,或最大前导码重发次数等)、随机接入流程相关的定时信息等。
基站装置2-1将含在辅小区组添加许可信息中的无线资源设置于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发送给终端装置1(步骤S102)。该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至少包含要添加的辅小区组的小区(主辅小区,Primary Secondary cell)设置。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为层3信息,例如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信息。
当接收到RRC连接重设置信息时,终端装置1开始一系列的设置流程,且根据包含在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的辅小区组的设置信息设置基站装置2-2的小区(辅小区组)(步骤S103)。
当RRC连接重设置信息通知的控制内容是添加辅小区组时,终端装置1也可进行对于对应基站装置2-1(主小区组)的MAC层(第一MAC层)、RLC层(第一RLC层)、PDCP层(第一PDCP层)和对应基站装置2-2(辅小区组)的MAC层(第二MAC层)、RLC层的(第二RLC层)、PDCP层(第二PDCP层)的各自设置(确立)的处理。
当依据RRC连接重设置信息处理完成时,终端装置1把RRC连接重设置完成信息发送到基站装置2-1(步骤S104)。RRC连接重设置完成信息是层3信息,例如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信息。
此外,作为辅小区组设置了主辅小区的终端装置1,如果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时,对基站装置2-2实施随机接入流程(步骤S105)。所谓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情况是指对终端装置1新添加主辅小区的情况、从现在的主辅小区交接(变更)到其他主辅小区的情况、或者基于这些以外的理由基站装置2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情况。
在此,如果基站装置2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时,可以使用自基站装置2-1发送的RRC连接重设置信息,将用于判断对基站装置2-2的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是否必要的信息明确或默认地通知给终端装置1。
例如,基站装置2在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根据通知是否需要与主辅小区进行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信息(例如,表示需要/不需要同步流程的信息要素),可以通知终端装置1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
此外,例如,基站装置2在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通知要设置的主辅小区是不是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小区的信息(例如,表示主辅小区是需要同步流程的小区/不需要同步流程的小区的信息要素),来通知终端装置1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
另外,终端装置1就算被请求上行链路同步流程,如果基站装置2-2的小区(主辅小区)接收品质测量结果低于某个阈值时,也可以不执行对基站装置2-2的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接收品质是指,例如从下行链路参照信号获得的RSRP和RSRQ、或者RSSI和路径损耗。终端装置1可以通过个别的RRC信息或广播信息(系统信息)通知阈值。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由个别的RRC信息或者广播信息(系统信息)通知的多个参数组合得到阈值。
图3的步骤S105中,执行随机接入流程是作为辅小区组设置的一个流程,其从RRC层指示下位层(PDCP层,RLC层,MAC层等)。此外,终端装置1可以与随机接入流程的成功或失败无关,对基站装置2-1发送RRC连接重设置完成信息。
图4为表示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RRC层中的RRC连接重设置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终端装置1接收RRC连接重设置信息,当需要添加或变更辅小区组的小区时,开始本流程图的流程。
终端装置1根据接收的由RRC连接重设置信息通知的无线资源设置,以进行辅小区组相关的设置(步骤S201)。在此,当需要对辅小区组(主辅小区)的上行链路同步流程(步骤S202中Yes)时,终端装置1的RRC层指示对应的辅小区组下位层(第二MAC层)开始对基站装置2-2随机接入流程(步骤S203)。
基站装置2为了指示对终端装置1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可以把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指示信息作为信息要素(RRC参数)设置在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进行通知。例如,可以使用,(1)是否需要与主辅小区进行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信息、(2)是否是一个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小区的信息等。
(1)的情况,主辅小区的无线资源设置(例如随机接入设置信息)里包含指示需要/不需要同步流程的信息要素。如果指示需要同步流程的信息被设置,终端装置1的RRC层指示对应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开始对基站装置2-2的随机接入流程。
(2)的情况,广播信息和每个小区的无线资源设置(例如小区接入关联设置)中包含表示小区是需要同步流程小区/不需要同步流程小区的信息要素。该信息要素可以是含有多个小区信息(小区ID,频率,CGI等)的列表信息。当主辅小区作为需要同步流程小区被通知时,终端装置1的RRC层指示与辅小区组对应的下位层(第二MAC层)开始对基站装置2-2的随机接入流程。
此外,如果没有设置指示需要对辅小区组(主辅小区)的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的信息要素,或者设置了表示不需要对辅小区组的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的信息要素时(步骤S202中No),终端装置1的RRC层生成对应所接收的RRC连接重设置信息的应答,即RRC连接重设置完成信息,且给对应主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一PDCP层)传送该RRC连接重设置完成信息(步骤S204)。
另外,如果由接收的RRC连接重设置信息通知的主辅小区的设置是对新主辅小区的设置时、或者是添加(设置)新主辅小区时,终端装置1的RRC层可以默认地判断为需要对辅小区组(主辅小区)的上行链路同步流程。
这种情况,如果由接收的RRC连接重设置信息通知的主辅小区的设置为对已设置的同一个主辅小区的设置(更新)时,终端装置1的RRC层可以默认地判断为不需要辅小区组(主辅小区)的上行链路同步流程。
此外,如果在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接收对主小区组、或者辅小区组的辅小区的设置(添加,更新)时,终端装置1的RRC层可以默认的判断为不需要辅小区组(主辅小区)的上行链路同步流程。
终端装置1的RRC层在步骤S203中指示了对应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以开始随机接入流程时,可以不等从下位层(第二MAC层)被通知的对基站装置2-2的随机接入流程的成功/失败的结果报告,开始处理步骤S204。
另外,终端装置1的RRC层也可以触发在对应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的触发调度请求(SR),以代替步骤S203中指示对于对应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开始随机接入流程。当从终端装置1的RRC层触发了调度请求时,第二MAC层将依此判断为关于调度请求是触发状态(也可以称之为SR Pending状态),且开始调度请求流程。
另外,终端装置1的RRC层也可以在步骤S203对于对应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触发功率余量,进一步,触发对应辅小区组下位层(第二MAC层)中的调度请求(SR)。
此外,在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基站装置2也可以通知应用于需设置的主辅小区的上行链路同步流程(随机接入流程)的RRC计时器信息。
图5所示为在指示对SCG(主辅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时,终端装置1的RRC层的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详细流程图。
参图5中的步骤S301,终端装置1的处理可以使用与图4的步骤S203相同的处理。即,终端装置的RRC层判断SCG小区(主辅小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且对下位层(第二MAC)指示开始对基站装置2-2的随机接入流程。另外,通过RRC连接重设置信息通知时,终端装置1的RRC层把专用前导码等随机接入设置信息通知给下位层(第二MAC层)。
在此,终端装置1启动(开始计时)由RRC连接重设置信息所通知的RRC计时器。RRC计时器也被称为SCG同步处理计时器。基站装置2可以为每个终端装置把不同的单独计时器值设置在RRC计时器。终端装置1的RRC层可以在对下位层指示开始随机接入流程后,启动RRC计时器,也可在接收RRC连接重设置信息时,启动RRC计时器。
在从下位层接到步骤S301中指示的随机接入流程成功的通知时(步骤S302中Yes),终端装置1的RRC层判断对SCG的上行链路同步流程已成功,且终止处理。
在步骤S303中,终端装置1的RRC层停止(或释放)RRC计时器。此时,如果到随机接入流程成功为止存在没有被应用的设置的情况,终端装置1的RRC层将各自设置应用于各下位层。例如,可以应用需要上行链路同步的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的物理信号相关的设置(CQI报告设置、调度请求设置、SRS设置等)。
一方面,如果下位层没有通知步骤S301中指示的随机接入流程的成功(步骤S302中No)时,终端装置1的RRC层判断启动的RRC计时器是否期满(步骤S304)。如果计时器没有期满,再一次回到步骤S302,判断下位层(第二MAC层)有没有通知对SCG的随机接入流程的成功。
在步骤S304中,如果RRC计时器期满(Expire),终端装置1的RRC层判断为对SCG的同步流程失败(步骤S305)。在步骤S305中,终端装置1可以终止对主辅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另外,也可以再释放与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的物理信号相关的设置(随机接入设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设置、CQI报告设置、调度请求设置、SRS设置等)。
此外,该RRC计时器处于正在计时情况下(运转中,运行中),终端装置1的RRC层就算从下位层(第二MAC层)收到表示随机接入发生问题的信息,即,随机接入的前导码的发送次数达到了从基站装置2通知的最大发送次数的信息(random access problemindicmion),也可以无视。
即,在终端装置1的RRC层中,RRC计时器表示,要等待表示下位层(第二MAC层)中的对主辅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成功的通知需多长时间(子帧)。
但是,该RRC计时器没有进行计时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的RRC层在从下位层(第二MAC层)得到表示关于随机接入发生问题的信息时,需要进行停止主辅小区的上行链路发送等处理。
根据该构成,由于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可以指示基站装置2-2,作为关于辅小区组的设置流程开始上行链路同步流程,所以能够使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2快速地建立可通信的状态。
关于通过双重连接中的SCG小区与基站装置2(基站装置2-2)的通信,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可以实现根据需要迅速进行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通信方法。此外,关于通过双重连接中的SCG小区与终端装置1的通信,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可以实现根据需要使终端装置1迅速开始随机接入流程的通信方法。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辅小区组的小区设置(添加或变更)时,终端装置1基于从基站装置2通知的信息要素,判断对该辅小区组的小区(主辅小区)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且具备了根据需要,对主辅小区开始随机接入流程的手段,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同时关于设置流程的通信控制能够更有效。
此外,由于终端装置1基于对主辅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相关的计时器,具有判断随机接入流程成功与失败的手段,所以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关于设置流程的通信控制。
此外,当需要主辅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的时候,由于基站装置2相对终端装置1具有对辅小区组的小区(主辅小区)判断是否需要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的手段,所以关于设置流程的通信控制能够更有效。
此外,由于基站装置2相对终端装置1具备,发送关于对主辅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的计时器,且在终端装置1中判断基于计时器的随机接入流程的成功与失败的手段,以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关于设置流程的通信控制。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传统的RRC连接重设置流程中,依据MAC层满足缓冲状态报告的触发条件以保证开始随机接入流程,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因为从RRC层对MAC层指示随机接入流程是在双重连接的RRC连接重设置流程中,可能不能保证满足对应辅小区组的MAC层缓冲状态报告的触发条件。
因此,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双重连接的RRC连接重设置流程中,实现了保证满足缓冲状态报告的触发条件,且实现了将传统终端装置1的设置流程的变更最小化的通信控制。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的构成可以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在此省略其说明。然而,终端装置1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具备用于设置缓冲状态报告触发的功能、或者把关于缓冲状态报告触发计时器设置到发送数据控制部106的功能。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具备基于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设置的缓冲状态报告的触发、或者与被设置的缓冲状态报告的触发相关的计时器,实施缓冲状态报告相关的一连串流程的功能。
图6所示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终端装置1的RRC层中RRC连接重设置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终端装置1接收RRC连接重设置信息,在需要添加或变更辅小区组的小区时,启动本流程图的流程。
终端装置1根据接收的RRC连接重设置所通知的无线资源设置,进行关于辅小区组的设置(步骤S401)。在此,在需要对辅小区组(主辅小区)上行链路同步流程时(步骤S402中的Yes),终端装置1的RRC层指示对应的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触发缓冲状态报告(步骤S403)。例如,终端装置1的RRC层可以对对应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指示,以触发传统的Regular BSR。
在此,基站装置2为了对终端装置1指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可以在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明确地设置将表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的信息(信息要素)进行通知。例如,基站装置2可以通过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信息要素,指示需要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此外,例如,基站装置2可以通过使用表示是否触发缓冲状态报告的信息要素,指示需要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
此外,在没有设置表示需要对辅小区组(主辅小区)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的信息要素的时候、或者设置了表示不需要对辅小区组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的信息要素的时候(步骤S402中No),终端装置1的RRC层生成接收的作为RRC连接重设置信息应答的RRC连接重设置完成信息,且对对应的主小区组下位层(第一PDCP层)传送该RRC连接重设置完成信息(步骤S404)。
另外,如果接收的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通知的主辅小区的设置为对新主辅小区的设置时、或者是添加(设置)新主辅小区时,终端装置1的RRC层可默认地判断为需要对辅小区组(主辅小区)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接收的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被通知的主辅小区的设置为已设置完成的对同一个主辅小区的设置(更新)时,终端装置1的RRC层可以默认地判断为不需要对辅小区组(主辅小区)的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
此外,在RRC连接重设置信息中接收了对主小区组或者辅小区组的辅小区的设置(添加,更新)时,终端装置1的RRC层可以默认地判断为不需要对辅小区组(主辅小区)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
此外,除了RRC连接重设置信息,基站装置2也可以使用MAC控制要素通知终端装置1表示需要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的信息。
在步骤S403中对对应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指示触发缓冲状态报告的时候,终端装置1的RRC层可以不等从下位层(第二MAC层)通知的对基站装置2-2的随机接入流程的成功/失败的结果报告,而开始步骤S404的处理。
另外,在步骤S403中代替对对应的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指示触发缓冲状态报告,终端装置1的RRC层可以触发在对应辅小区组下位层(第二MAC层)中的调度请求(SR)。从终端装置1的RRC层被触发调度请求的时候,第二MAC层判断为关于调度请求是被触发的状态(也可称为SR Pending状态),且开始调度请求流程。
此外,在步骤S403中代替对对应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指示触发缓冲状态报告,终端装置1的RRC层可以指示对应辅小区组下位层(第二MAC层)启动MAC计时器。MAC层计时器期满(Expire)的时候,第二MAC层可以触发传统的Regular BSR,也可以触发调度请求(SR),也可以开始随机接入流程。
此外,MAC计时器期满(Expire)之前触发了传统Regular BSR的时候,对应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停止MAC计时器,且可以开始对辅小区组的缓冲状态报告的流程。
此外,MAC计时器期满(Expire)之前,被要求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开始对辅小区组随机接入流程的时候,对应辅小区组的下位层(第二MAC层)停止MAC计时器,且可以开始对辅小区组的随机接入流程。
根据该构成,作为关于辅小区组的设置流程,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可以通过利用传统的缓冲状态报告的流程,指示开始对基站装置2-2同步流程,从而能够使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2快速的建立可通信状态。
关于通过双重连接中的SCG小区与基站装置2(基站装置2-2)的通信,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根据需要可以实现迅速地进行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通信方法。此外,关于通过双重连接中的SCG小区与终端装置1的通信,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根据需要可以实现使终端装置1迅速地开始随机接入流程的通信方法。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辅小区组的小区设置(添加或变更)时,终端装置1基于从基站装置2通知的信息要素,对该辅小区组(主辅小区)判断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且由于具备了在必要时触发对应辅小区组MAC层的缓冲状态报告的手段,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同时关于设置流程的通信控制能够更有效。
此外,需要对主辅小区的随机接入流程的时候,由于基站装置2相对终端装置1具备了用于判断对辅小区组的小区(主辅小区)是否有需要上行链路的同步流程的方法,所以关于设置流程的通信控制能够更有效。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仅为示例,可以使用各种变形例子,替换例子来实现。例如,上行链路发送方式也可以应用FDD(频分双工)方式和TDD(时分双工)方式的任意通信系统。此外,实施方式中表示的各参数名称是为了方便说明称呼的名称,即使实际应用的参数名称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名称也可以是不同,也不会影响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主张的发明的主要内容。
此外,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以通信控制的进一步共用化、安装与测试的简化为目的,设置主辅小区的时候,随时开始对基站装置2-2的随机接入流程,此时,终端装置1可以不进行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判断。
此外,所谓终端装置,除了便携或移动式的移动台装置以外,其包括所有被配备有通信功能的设置在屋内外的固定型或者非移动型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型终端、AV设备、厨房设备、清洁/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货机、其他生活设备和测量设备、汽车设备,进一步讲可穿戴的佩戴设备和保健设备等。此外,终端装置1不仅是人对人或人到机器的通信,也用于机器对机器(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和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D2D)的通信。
终端装置1也被称为,用户终端、移动台装置、通信终端、移动站、终端、UE(UserEquipment),MS(Mobile Station)。基站装置2也被称为,无线基站装置、基站、无线基站、固定站、NB(NodeB)、eNB(evolved NodeB)、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S(BaseStation)。
并且,基站装置2,在3GPP指定的UMTS中被称为NB,而在EUTRA和Advanced EUTRA中被称为eNB。并且,在3GPP指定的UMTS、EUTRA和Advanced EUTRA中终端装置1被称为UE。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是使用功能模块图,说明了对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的各部功能或者是为了实现这些功能一部分的方法、手段、或算法步骤,但这些,可以由硬件以及处理器实行的软件模块、或者由这两者的组合的部件直接具体化。
如果由硬件执行,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除了说明的模块图的构成以外,可以由给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提供电力的供电装置和电池、液晶等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装置、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输入输出端、扬声器、其他周边装置构成。
如果由软件执行,其功能作为计算机可读取媒体上的一个以上的命令或代码被保持或传达。计算机可读取的媒体包括,包含帮助把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媒体的通信媒体和计算机储存媒体。
并且,把一个以上的命令或代码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储存媒体中,可以根据计算机系统读取和执行储存在这个储存媒体上的一个以上的命令或代码,以控制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并且,此处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包含OS和周边机器等的硬件。
本发明的各实行方式记述的操作可以用程序实现。本发明的有关于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的操作程序是,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关于各实施方式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而控制CPU等的程序(使计算机作用的程序)。并且,被这些装置处理的信息是,被处理的时候临时储存在RAM,之后被各种ROM和HDD收藏,需要时CPU进行读取、修正、写入。
此外,除了根据执行程序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也有基于此程序的指示,根据与操作系统或其他应用程序等的共同处理,以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功能的情况。
此外,″计算机可读取储存媒体″是指半导体媒体(例如,RAM、非易失性储存卡等)、光储存媒体(例如,DVD、MO、MD、CD、BD等)、磁储存媒体(例如,磁带、软盘等)等便携式媒体、内置在计算机系统的磁盘单元等储存装置。并且,″计算机可读取储存媒体″还包括,如通过因特网等网络和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时的通信线,在短时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媒体、以及如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储存卡,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程序的媒体。
此外,上述程序,可以是为实现前述功能的一部分而设计的程序,进一步,也可以是与已储存到计算机系统的程序组合而实现前述的功能。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的各功能模块或者种种特征,由本说明书中提及的为了执行各功能而被设计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或一般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设备、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者这些部件的组合可以组装或执行获得。
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通用处理器、或者上述各电路,也可以是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是由模拟电路构成,或者是由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组合构成。
此外,处理器也可以作为计算设备的组合安装。例如,DSP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其他类似构成的组合。
以上,虽然基于具体例子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宗旨以及权利要求范围不会被限定于这些具体例子,也包含了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说明书的记载是以举例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不会附加任何限制。
此外,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实施方式中公开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化,把不同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后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是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要素,且把同样效果的要素更换而得出的构成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在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的设置流程中,基于包含了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所通知的信息要求,判断对第二基站装置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而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终端装置至少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和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且开始对第二基站装置的随机接入流程。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由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所通知的信息要素表示,在小区设置流程中是否需要对第二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同步流程。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由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所通知的信息要素表示,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小区。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是,在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流程中,基于包含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的无线控制信息所通知的信息要素,对第二基站装置判断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终端装置至少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和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且触发对第二基站装置的缓冲状态报告。
根据此构成,终端装置在小区设置流程中可以有效地进行通信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是,与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和不同于第一基站装置的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的终端装置进行连接,在对终端装置的小区设置流程中,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对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置表示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信息要素,且把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给终端装置的基站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是,对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置计时器,到计时器期满为止等待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执行的上行链路同步流程成功的通知。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是,与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和不同于第一基站装置的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的终端装置进行连接,在对终端装置的小区设置流程中,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对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置表示需要触发缓冲状态报告的信息要素,且把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给终端装置。
根据此构成,基站装置,对终端装置的小区的设置流程中可以有效的进行通信控制。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是包括终端装置、以及与终端装置进行连接的基站装置的通信系统,该终端装置至少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和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基站装置对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置表示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的设置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信息要素,且把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送给终端装置,终端装置接收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且在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的设置流程时,基于信息要素判断对第二基站装置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开始对第二基站装置的随机接入流程。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具备了终端装置、以及与终端装置进行连接的基站装置的通信系统,该终端装置至少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和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在基站装置,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对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置表示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信息要素,把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送给终端装置,终端装置接收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在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的设置流程中,基于信息要素判断对第二基站装置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触发对第二基站装置的缓冲状态报告。
根据此构成,在具备了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通信系统,在小区的设置流程可以有效地进行通信控制。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是至少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和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且其至少包括在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流程中,基于包含了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知的信息要素判断对第二基站装置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步骤、以及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对第二基站装置开始随机接入流程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是至少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和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且其至少包括在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流程中至少具备,基于包含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知的信息要素判断对第二基站装置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步骤、以及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对第二基站装置触发缓冲状态报告的步骤。
根据此构成,在终端装置的通信方式中,对小区的设置流程可以有效地进行通信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至少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和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且其至少具备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和使用不同于第一基站装置的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的终端装置连接的步骤、在对终端装置的小区设置流程,对第二基站装置需要小区组的小区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对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置表示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信息要素的步骤、把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给终端装置的步骤。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是至少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和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且其至少具备,与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和使用不同于第一基站装置的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的终端装置进行连接的步骤、以及在对终端装置的小区设置流程中,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对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置表示需要触发缓冲状态报告的信息要素的步骤、把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送给终端装置的步骤。
根据此构成,在基站装置的通信方式中,对小区的设置流程可以有效地进行通信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是对终端装置至少发挥,在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流程中,基于包含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的无线控制信息所通知的信息要素,判断对第二基站装置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功能、以及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对第二基站装置开始随机接入流程的功能,且集成电路是至少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和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的终端装置中安装的集成电路。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是对终端装置至少发挥,在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流程中,基于包含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设置的无线控制信息通知的信息要素,判断对第二基站装置是否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功能、以及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对第二基站装置触发缓冲状态报告的功能,且集成电路是至少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和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的终端装置中安装的集成电路。
根据此构成,在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对小区的设置流程可以有效地进行通信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是,至少对基站装置发挥,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和不同于第一基站装置的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的终端装置连接的功能、以及在对终端装置的小区设置流程,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对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置表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信息要素的功能、把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给终端装置的功能,且集成电路是安装在基站装置中的集成电路。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是安装在基站装置中的集成电路,且其至少对基站装置发挥,使用第一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和不同于第一基站装置的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的终端装置进行连接的功能、以及在对终端装置的小区设置流程中,对第二基站装置的小区组的小区需要上行链路同步流程的时候,对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置表示需要触发缓冲状态报告的信息要素的功能、把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发给终端装置的功能。
根据此构成,在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中,对小区的设置流程可以有效地进行通信控制。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在关于有效进行通信控制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的技术的各实施方式,但是对各实施方式可应用的通信方式,不限定与EUTRA或如Advanced EUTRA能够与EUTRA有兼容性的通信方式。
例如,在本说明书描述的技术可使用在,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FDMA(OFDMA)、单载波FDMA(SC-FDMA)、及使用其它接入方式等各种通信系统。此外,本说明书中系统和网络是可以互换使用。
产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平板型计算机等。
标号说明
1 终端装置
2、2-1、2-2 基站装置
101、201 接收部
102、202 解调部
103、203 解码部
104、204 接收数据控制部
105、205 物理层控制部
106、206 发送数据控制部
107、207 编码部
108、208 调制部
109、209 发送部
110、210 无线资源控制部
211 网络信号收发部
Claims (3)
1.一种使用第一小区组和第二小区组,与基站装置进行连接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其接收包含信息要素的RRC消息,所述信息要素包含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码、以及与针对第二小区组的随机接入相关的RRC计时器的信息,所述信息要素是作为所述第二小区组的设定,指示执行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随机接入;以及
发送部,其使用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前导码而执行所述随机接入,并开始所述RRC计时器,不等所述随机接入的结果通知而生成针对所述RRC消息的应答消息,并使用所述第一小区组的一个小区发送所述应答消息,
在没有接收到所述RRC消息中包含的所述信息要素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不执行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随机接入而生成所述应答消息,并使用所述第一小区组的所述一个小区来发送所述应答消息。
2.一种用于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所述终端装置使用第一小区组和第二小区组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过程,其接收包含信息要素的RRC消息,所述信息要素包含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码、以及与针对第二小区组的随机接入相关的RRC计时器的信息,所述信息要素是作为所述第二小区组的设定,指示执行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随机接入;以及
发送过程,其使用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前导码而执行所述随机接入,并开始所述RRC计时器,不等所述随机接入的结果通知而生成针对所述RRC消息的应答消息,并使用所述第一小区组的一个小区发送所述应答消息,
在没有接收到所述RRC消息中包含的所述信息要素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过程不执行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随机接入而生成所述应答消息,并使用所述第一小区组的所述一个小区来发送所述应答消息。
3.一种安装在使用第一小区组和第二小区组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中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包括:
接收芯片,其接收包含信息要素的RRC消息,所述信息要素包含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码、以及与针对第二小区组的随机接入相关的RRC计时器的信息,所述信息要素是作为所述第二小区组的设定,指示执行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随机接入;以及
发送芯片,其使用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前导码而执行所述随机接入,并开始所述RRC计时器,不等所述随机接入的结果通知而生成针对所述RRC消息的应答消息,并使用所述第一小区组的一个小区发送所述应答消息,
在没有接收到所述RRC消息中包含的所述信息要素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芯片不执行针对所述第二小区组的所述随机接入而生成所述应答消息,并使用所述第一小区组的所述一个小区来发送所述应答消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56035 | 2014-03-19 | ||
JP2014056035 | 2014-03-19 | ||
PCT/JP2015/057742 WO2015141637A1 (ja) | 2014-03-19 | 2015-03-16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97651A CN106797651A (zh) | 2017-05-31 |
CN106797651B true CN106797651B (zh) | 2020-12-08 |
Family
ID=54144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14446.2A Active CN106797651B (zh) | 2014-03-19 | 2015-03-16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49297B2 (zh) |
EP (1) | EP3122140A4 (zh) |
JP (1) | JP6504509B2 (zh) |
CN (1) | CN106797651B (zh) |
WO (1) | WO201514163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82340A1 (en) * | 2013-05-09 | 2014-11-1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Reduction of buffer overflow |
AU2015337123B2 (en) * | 2014-10-20 | 2018-03-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rohibiting failure indications for secondary cell group failure |
US20160295423A1 (en) * | 2014-11-07 | 2016-10-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Network Node,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
US10555208B2 (en) * | 2015-03-30 | 2020-02-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KR102237511B1 (ko) * | 2015-04-29 | 2021-04-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US10609757B2 (en) * | 2015-09-07 | 2020-03-3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of multi-connectivity |
CN106961722B (zh) * | 2016-01-12 | 2018-09-11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基站 |
CN106900019B (zh) * | 2016-06-07 | 2019-04-30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多接入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
CN116782393A (zh) * | 2016-08-12 | 2023-09-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US10201030B2 (en) * | 2016-10-28 | 2019-02-05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dual connectivity |
US10313158B2 (en) | 2017-01-09 | 2019-06-04 | Mediatek Inc. |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US10237784B2 (en) * | 2017-03-24 | 2019-03-19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Split bearer packet data converge protocol protocol data unit routing |
EP3602949A4 (en) * | 2017-03-29 | 2020-07-2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S) FOR RADIO SYSTEM |
CN109246743B (zh) * | 2017-04-28 | 2021-10-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CN109219052B (zh) * | 2017-06-30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KR102394622B1 (ko) * | 2017-09-06 | 2022-05-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물 인터넷 환경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타이밍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EP3687238B1 (en) | 2017-09-26 | 2021-09-0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KR102604568B1 (ko) * | 2017-09-27 | 2023-11-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V2x 시스템 및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 적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402844B1 (ko) * | 2018-01-10 | 2022-05-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상태를 관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CN110366198B (zh) * | 2018-03-26 | 2021-07-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辅小区组变更结果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
JP7210583B2 (ja) * | 2018-07-04 | 2023-01-2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
CN111224758B (zh) * | 2018-11-23 | 2022-04-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重复传输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 |
US11224082B2 (en) * | 2019-02-14 | 2022-01-11 | Mediatek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MR-DC SN addition procedure |
BR112021019335A2 (pt) * | 2019-03-28 | 2021-12-0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étodos, dispositivo terminal e estação base para alocação de recursos |
CN113412680A (zh) * | 2019-09-19 | 2021-09-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
WO2022039661A1 (en) | 2020-08-21 | 2022-02-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Ue, networks nodes,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handling rach-reports. |
WO2023201482A1 (en) * | 2022-04-18 | 2023-10-26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99887B2 (ja) * | 2005-12-08 | 2011-06-1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呼受付制御装置、呼受付制御方法 |
EP2063680B1 (en) * | 2007-11-22 | 2011-08-31 |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 Enhanc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cedure re-initiation effici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1541011B (zh) * | 2008-03-20 | 2011-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协调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CN101742407B (zh) * | 2008-11-24 | 2012-11-21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bms业务的计数方法 |
EP2405691B1 (en) * | 2009-03-06 | 2019-12-1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
KR101803015B1 (ko) * | 2010-02-10 | 2017-12-01 | 주식회사 골드피크이노베이션즈 | 다수의 요소 반송파를 운영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업링크 동기를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238751B (zh) * | 2010-04-22 | 2014-11-12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随机接入成功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5307223A (zh) * | 2010-06-18 | 2016-02-03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使能wtru移动性的方法、wtru以及处理相邻小区列表的方法 |
CN102413505A (zh) * | 2010-09-21 | 2012-04-11 | 夏普株式会社 | 下行ack/nack反馈资源分配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8902773B2 (en) * | 2010-11-08 | 2014-12-02 | Blackberry Limited | Implicitly releasing allocated resources |
US20120127930A1 (en) * | 2010-11-22 | 2012-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data arrival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KR102073027B1 (ko) * | 2011-04-05 | 2020-02-0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반송파 집적 기술을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타임 정렬 타이머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
JP5329598B2 (ja) * | 2011-04-20 | 2013-10-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ランダムアクセス処理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
CN102325382B (zh) * | 2011-06-30 | 2016-01-2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
CN102892192B (zh) * | 2011-07-20 | 2017-08-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定时组下的初始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
JP5888646B2 (ja) * | 2012-01-10 | 2016-03-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
US9113450B2 (en) * | 2012-08-23 | 2015-08-1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Operating with multiple schedulers in a wireless system |
EP2946491A4 (en) * | 2013-01-17 | 2016-09-14 | Intel Ip Corp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ARRI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TWI648995B (zh) * | 2013-04-03 | 2019-01-21 |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 用於執行無線電鏈路監控測量的方法及無線傳輸/接收單元 |
BR112015032578A2 (pt) * | 2013-06-26 | 2017-07-2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étodos e nó de rede para ativação de configuração de conexão para uma estação base secundária. |
US9456461B2 (en) * | 2013-08-09 | 2016-09-27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alloc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
US20150119048A1 (en) * | 2013-10-30 | 2015-04-30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ceiving access between terminal and small cell |
CN109560923B (zh) * | 2013-11-01 | 2021-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模式下的密钥处理方法和设备 |
US10206147B2 (en) * | 2013-12-19 | 2019-02-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rving gateway relocation and secondary node eligibility for dual connectivity |
US10448427B2 (en) * | 2014-01-29 | 2019-10-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5
- 2015-03-16 US US15/126,152 patent/US9949297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3-16 WO PCT/JP2015/057742 patent/WO201514163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3-16 CN CN201580014446.2A patent/CN106797651B/zh active Active
- 2015-03-16 EP EP15765217.3A patent/EP3122140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3-16 JP JP2016508720A patent/JP6504509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5141637A1 (ja) | 2017-04-13 |
WO2015141637A1 (ja) | 2015-09-24 |
JP6504509B2 (ja) | 2019-04-24 |
US20170111932A1 (en) | 2017-04-20 |
US9949297B2 (en) | 2018-04-17 |
CN106797651A (zh) | 2017-05-31 |
EP3122140A4 (en) | 2017-11-15 |
EP3122140A1 (en) | 2017-0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97651B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 |
JP6462588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CN106797676B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JP6515410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JP6409231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US9883467B2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US10098142B2 (en) |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EP3169108B1 (en) | Cell selection using an offset related to direct d2d communication | |
JP6892735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
JP2018085545A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JPWO2016153026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JPWO2014141965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JP2016019114A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JP2017038117A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知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