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6564791B - 电梯控制系统以及电梯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系统以及电梯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4791B
CN106564791B CN201610879419.8A CN201610879419A CN106564791B CN 106564791 B CN106564791 B CN 106564791B CN 201610879419 A CN201610879419 A CN 201610879419A CN 106564791 B CN106564791 B CN 106564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arriage
disengaging
information
elevato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94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64791A (zh
Inventor
入江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64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4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64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4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4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a single signalling line, e.g. in a closed loop
    • G08B25/045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a single signalling line, e.g. in a closed loop with sensing devices and central station in a closed loop, e.g. McCullough loo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53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using portabl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在使用者从轿厢离开的情况下,电梯装置的安全设置有时会被解除,从而会降低防盗性。电梯控制装置(20)基于对每个使用者(7)进出居室进行管理的使用者(7)的进出信息,对利用免提装置(3)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到的使用者(7)乘坐离开轿厢(10)进行判定。而且,电梯控制装置(20)在判定为使用者(7)乘坐进轿厢(10)的情况下,解除对轿厢(10)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安全设置,并许可轿厢(10)移动。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使用者(7)从轿厢(10)离开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20)使安全设置维持在有效的状态。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系统以及电梯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附加在电梯装置上的安全功能进行控制的电梯控制系统以及电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设置于公寓等中的电梯装置中,会附加限制轿厢动作的安全功能以使得居住者以外的使用者无法乘坐进轿厢来移动至居住层。安全功能通过安全设置变得有效,用于呼叫轿厢的呼梯登录按钮、和用于登录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登录按钮的登录动作受到限制,因此居住者以外的使用者不能乘坐进轿厢。另一方面,作为居住者的使用者在移动至居住层时,通过解除安全设置从而将安全功能设为无效。若安全设置被解除,则使用者可以对呼梯登录按钮进行呼梯登录,并对目的地登录按钮进行目的地登录,因此使用者可以乘坐进轿厢并移动至居住层。解除安全设置的方法采用例如将使用者所持的IC卡等盖在接收器上,使接收器认证IC卡的登录信息的方法。
此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解除安全设置且不需要使用者手动操作卡片的免提技术。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楼宇管理系统具有在轿厢内设置用于接收来自使用者所持的移动终端单元的终端信号的终端信号接收单元的结构。该终端信号接收单元对使用者乘坐轿厢的情况进行检测,并且居住者进出居室状态判别单元对使用者进出居室的状态进行判断。而且,在居住层的所有居住者的居室成为离开居室的状态的情况下,用于进行目的地登录的呼梯按钮的呼梯设为无效,从而未持有移动终端单元的使用者不能去相应楼层。
此外,在公寓的自动门等上会附加安全功能。在自动门等上会导入免提系统,即:若在预先设定的传感器检测区域内检测到使用者的IC卡,则解除安全设置并将自动门自动打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739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楼宇管理系统中,只要在居住层有一个人在居室内,则安全设置就会被解除,即使是未持有移动终端单元的外部使用者也能到达居住层。因此,楼宇管理系统的防盗性会降低。
此外,导入至公寓的自动门等的免提系统虽然不需要使用者手动地操作卡片,但是不能直接适用于电梯装置。例如,在对层站按钮的动作进行限制的电梯装置中,设想将传感器检测区域设定在电梯厅的情况。此时,在传感器检测区域检测到乘坐进轿厢的使用者的IC卡时,解除安全设置,因此使用者能移动至居住层。
然而,在上述的系统中,在传感器检测区域中检测到从轿厢离开的使用者的IC卡的情况下,会不必要地解除安全设置。此时,到再次进行安全设置为止的期间,即使居住者以外的使用者进入公寓内,不在公寓内或者居住层的居住者也无法注意到居住者以外的使用者进入。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可对于使用者进出居室,进行适当的安全设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的电梯控制系统包括轿厢、检测装置、和电梯控制装置。轿厢在设置于多个楼层的层站间移动。检测装置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轿厢的使用者进行检测。电梯控制装置基于对每个使用者进出居室进行管理的使用者进出信息,对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使用者乘坐离开轿厢进行判定,在判定为使用者乘坐进轿厢的情况下,解除对轿厢动作进行限制的安全设置,并许可轿厢移动。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使用者从轿厢离开的情况下,使安全设置维持在有效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者从轿厢离开的情况下,安全设置维持在有效的状态,因此能提高电梯控制系统的防盗性。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示例的说明来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电梯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安全接口装置的内部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进出管理表的结构示例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持有RFID标签的使用者乘坐进轿厢时的数据流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持有RFID标签的使用者从轿厢离开时的数据流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持有RFID标签的使用者在最下层乘坐进轿厢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持有RFID标签的使用者在最下层从轿厢离开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电梯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电梯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于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或者结构的结构要素,通过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说明。
[1.第1实施方式示例]
图1是示出电梯管理系统1的整体结构示例的框图。
电梯管理系统1包括电梯装置2和免提装置3。
电梯装置2具备轿厢10、电梯控制装置20、和层站呼梯登录按钮31。在图1中,示出即使在电梯装置2中也与控制相关的部分。因此,电梯装置2虽然具有使轿厢10升降的缆绳、电动机、多个曳引轮、对重、以及升降通道等物理结构要素,但是在图1中省略它们的图示。
轿厢10在形成于公寓等楼宇的未图示的升降通道中升降,并且在多个楼层的层站间移动。目的地登录按钮11设置在轿厢10上。目的地登录按钮11用于乘坐进轿厢10的使用者对目的地楼层进行目的地登录。使用者7进行目的地登录后的目的地楼层是通过点亮内置于目的地登录按钮11的灯,来向使用者7显示的。
在轿厢10停止的各层(例如,最下层、中间层、最上层)的层站30设置层站呼梯登录按钮31。层站呼梯登录按钮31用于要移动至其他层的使用者7对轿厢10进行呼梯登录。呼梯登录是通过点亮内置于层站呼梯登录按钮31的灯,来向使用者7显示的。使用者7持有对包含使用者7的个人编号的标签信息进行记录的RFID标签6(使用者识别装置的一个示例)。个人编号是用于唯一识别居住在公寓等楼宇内的使用者7的编号。RFID标签6分配给每个使用者7,并且设为使用者7持有1个RFID标签6。该RFID标签6虽然是内置在IC卡等中的被动标签,但也可以是主动标签。
电梯控制装置20基于对每个使用者7进出居室进行管理的使用者7的进出信息D3(参照后文中阐述的图3),对使用者7乘坐离开轿厢10进行判定。而且,在判定为使用者7乘坐进轿厢10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20解除安全设置以使得将限制轿厢10的动作的安全设置设为无效的状态,并许可轿厢10移动。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使用者7从轿厢10离开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20使安全设置维持在有效的状态。该电梯控制装置20是设置在升降通道内部或者未图示的机房的控制盘,并具备机组控制装置21和安全接口装置22。
在机组控制装置21安装有掌管轿厢10等的运行控制的微机,对以下动作进行控制:电梯门的开关、轿厢10的移动(行驶、加减速、停止等)。而且,机组控制装置21根据进出处理部22b(参照后文中阐述的图2)的指示,对每个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7能自动登录层站呼梯登录按钮31和目的地登录按钮11。而且,机组控制装置21根据安全设置,若安全设置为有效,则对居住层以外的使用者7的层站呼梯登录按钮31和目的地登录按钮11的登录动作进行限制。但是,若从安全接口装置22输入用于解除安全设置的安全解除指令,则解除安全设置,并使安全功能无效。此时,机组控制装置21进行与居住者即使用者7对应的层站呼梯登录按钮31和目的地登录按钮11的登录动作。
安全接口装置22接收从免提控制装置5发送来的个人编号(使用者识别信息的一个示例),若该个人编号被登录为居住者,则对机组控制装置21输出安全解除指令。
免提装置3(检测装置的一个示例)具备免提传感器装置4、免提控制装置5,能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轿厢10的使用者7进行检测。此处,免提装置3以非接触的方式对使用者7进行检测的处理是通过免提传感器装置4从使用者7持有的RFID标签6读取标签信息来进行的。
为了从使用者持有的RFID标签6读取标签信息(以下,也称为“检测RFID标签6”),免提传感器装置4设置在作为电梯厅利用的层站30的电梯门附近。免提传感器装置4对预先设定的传感器检测区域40内,始终发送检测用电波。若使用者7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则RFID标签6接收检测用电波,并通过电磁感应将标签信息搭载到发送用电波中来进行发送。而且,免提传感器装置4从RFID标签6接收发送用电波并读取标签信息。
免提控制装置5从免提传感器4读取的标签信息中获取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并将该个人编号发送至电梯控制装置20。
图2是示出安全接口装置22的内部结构示例的框图。
安全接口装置22具备进出管理表22a和进出处理部22b。进出管理表22a构成于例如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大容量存储装置。进出处理部22b通过读取存储在例如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来实现功能。
进出管理表22a是对使用者7的居住层、使用者7的进出等进行管理的表。
在免提装置3对使用者7的RFID标签6进行检测并发送从RFID标签6获取的个人编号的情况下,进出处理部22b对与从免提装置3接收到的个人编号对应的进出信息D3(参照后文中阐述的图3)进行变更。在进出处理部22b解除机组控制装置21的安全设置的情况下,进出处理部22b向机组控制装置21输出安全解除指令。此外,进出处理部22b对机组控制装置21进行轿厢10的移动、层站呼梯登录按钮31的呼梯登录、以及目的地登录按钮11的目的地登录等指示。
图3是示出进出管理表22a的结构示例的说明图。
进出管理表22a采用具有个人编号D1、居住层D2、以及进出信息D3的各字段的数据结构。
使用电梯装置2的使用者7的个人编号存储在个人编号D1中。虽然在该示例中,将使用者7居住的居室编号和序列号组合来作为个人编号,但是也可以将与其他使用者7不重复的任意的英语数字等作为个人识别信息来使用。
使用者7的居室的居住层存储在居住层D2中。在电梯装置2用于商业用途的情况下,进出管理表22a的居住层D2作为使用者7的使用层来进行管理。居住层D2的居住层数据包含在安全解除指令中并从进出处理部22b发送至机组控制装置21。
在进出信息D3中,示出使用者7进入居室还是离开居室的进出信息通过“0”或者“1”的进出标记来表示。在该示例中,若进出信息为“0”则表示使用者7已从居室离开的离开居室状态,若进出信息为“1”则表示使用者7进入了居室的进入居室状态。该进出信息D3是用于进出处理部22b对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7是进入居室状态还是离开居室状态进行判断,换言之是用于进出处理部22b对使用者7是乘坐进轿厢10还是从轿厢10离开进行判断。在进出信息D3中,将“0”设为离开居室状态、将“1”设为进入居室状态的进出标记的数据种类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用3种以上的数据来表示使用者7的各种状态。
进出处理部22b对机组控制装置21是否发送居住层数据,是基于进出信息D3来进行判定的。此时,进出处理部22b将从免提控制装置5接收到的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与个人编号D1的相应的记录做比较,若一致则对进出信息D3进行反转。而且,进出处理部22b将包含居住层D2的居住层数据的安全解除指令发送至机组控制装置21。机组控制装置21基于接收到的安全解除指令,对使用者7的居住层的安全设置进行暂时解除。由此使用者7能够乘坐进轿厢10并移动至居住层。
此外,存储在进出管理表22a中的数据不限于图3所示的居住层数和使用者数,也可以对居住层数和使用者数进行增减。
图4是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7乘坐进轿厢10时的数据流图。
若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7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则从免提控制装置5向安全接口装置22(进出处理部22b)发送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在该示例中,在从免提控制装置5发送来的信息中,包含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例如“20101”)、和用任意的数字“*”表示的其他信息(校验码、发送时间等)。而且,进出处理部22b从免提控制装置5发送来的信息中获取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
接着,进出处理部22b对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和进出管理表22a的个人编号D1进行对照。进出处理部22b中,与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一致的个人编号相关联的进出信息D3为“0”的离开居室状态,因此进出处理部22b判定为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使用者7乘坐进轿厢10。接着,进出处理部22b对机组控制装置21发送使用者7的居住层数据。
此外,进出处理部22b对与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一致的个人编号相关联的进出信息D3进行反转,变更为“1”的进入居室状态。
图5是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7从轿厢10离开时的数据流图。
若从轿厢10离开的使用者7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则从免提控制装置5向安全接口装置22发送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即使在该示例中,在从免提控制装置5发送的信息中,也包含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例如,
“30102”)。而且,进出处理部22b根据从免提控制装置5发送来的信息获取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
接着,进出处理部22b对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和进出管理表22a的个人编号D1进行对照。进出处理部22b中,与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一致的个人编号相关联的进出信息D3为“1”的进入居室状态,因此进出处理部22b判定为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使用者7从轿厢10离开。此时,进出处理部22b对机组控制装置21不发送居住层数据。
此外,进出处理部22b对与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一致的个人编号相关联的进出信息D3进行反转,变更为“0”的离开居室状态。”
如参照图4和图5说明那样,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7每次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时,进出管理表22a的进出信息D3发生反转。因此,通过参照进出管理表22a的进出信息D3,进出处理部22b能对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使用者7是乘坐进轿厢10、还是从轿厢10离开进行判断。
图6是示出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7在最下层乘坐进轿厢10时的情况的说明图。此外,在图6中省略RFID标签6的图示。
在图6中,示出了传感器检测区域40、电梯门41、层站呼梯登录按钮31的设置例、以及进出管理表22a的一部分。传感器检测区域40示出了设置在楼宇的最下层的电梯厅的电梯门41附近的免提传感器装置4能检测出RFID标签6的范围。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所示的最下层的层站呼梯登录按钮31也称为厅按钮。
在图6A中,示出了持有个人编号“30101”的RFID标签6的使用者7正要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场面。使用者7在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之前,进出管理表22a中示出的个人编号“30101”的使用者7的进出信息D3为“0”,因此该使用者7为离开居室的状态。
在图6B中,示出了使用者7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内的场面。此时,在进出管理表22a中示出的个人编号“30101”的使用者7的进出信息D3为“0”,因此进出处理部22b对机组控制装置21的安全设置的解除进行许可,并自动对厅按钮进行呼梯登录。由此,轿厢10被呼叫至层站30。而且,进出处理部22b将进出信息D3从“0”反转至“1”。
在图6C中,示出了由于厅按钮自动进行呼梯登录,因此轿厢10被呼叫至最下层并且电梯门41打开的状态的场面。因此,使用者7能够通过电梯门41并乘坐进轿厢10。
在图6D中,示出了使用者7乘坐进轿厢10的状态的场面。在进出处理部22b解除机组控制装置21的安全设置的情况下,在轿厢10到达电梯厅的时刻,对于使用者7的居住层的目的地登录按钮11自动进行目的地登录。因此,根据从安全接口装置22(进出处理部22b)向机组控制装置21发送的居住层D2的居住层数据,相应楼层被自动进行目的地登录至目的地登录按钮11。在该示例中,示出了使用者7的居住层为3楼,因此在目的地登录按钮11中示出表示3楼的“3”的灯点亮的情况。
图7是示出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7在最下层从轿厢10离开的情况的说明图。此外,在图7中也省略RFID标签6的图示。
在图7A中,示出了持有个人编号“30101”的RFID标签6的使用者7正要从轿厢10离开,并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场面。使用者7在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之前,进出管理表22a中示出的个人编号“30101”的使用者7的进出信息D3为“1”,因此该使用者7为进入居室的状态。
在图7B中,示出了从轿厢10离开的使用者7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内的场面。此时,在进出管理表22a中示出的个人编号“30101”的使用者7的进出信息D3为“1”,因此进出处理部22b不许可解除机组控制装置21的安全设置。而且,进出处理部22b将进出信息D3从“1”反转至“0”。
在图7C中,示出了使用者7从传感器检测区域40离开的状态的场面。此时个人编号“30101”的使用者7的进出信息D3为“0”,安全设置维持在有效的状态。由此,能防止不持有RFID标签6的其他的使用者7乘坐进轿厢10。
图8是示出电梯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首先,若免提传感器装置4检测出进入免提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使用者7持有的RFID标签6(S1),则将标签信息输出至免提控制装置5。免提控制装置5将从标签信息取出的使用者7的个人编号发送至安全接口装置22。
安全接口装置22的进出处理部22b对从免提控制装置5接收到的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所对应的进出管理表22a的个人编号D1进行参照。接着,对与个人编号对应的个人编号D1的记录相关联的进出信息D3是否为“0”,即是否“离开居室”进行判定(S2)。
若进出信息D3为“0”即“离开居室”(S2:是),则进出处理部22b判定为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使用者7乘坐进轿厢10。而且,进出处理部22b许可解除机组控制装置21的安全设置(S3),并且向机组控制装置21发送安全解除指令。之后,进出处理部22b将进出管理表22a的进出信息D3从“0”反转至“1”,变更为进入居室状态(S4)。
从进出处理部22b接收到安全设置的解除指令的机组控制装置21解除安全设置后,根据进出处理部22b的指示,自动对厅按钮进行呼梯登录(S5)。由此,轿厢10被呼叫至电梯厅。
若轿厢10到达电梯厅,则机组控制装置21打开电梯门41(S6)。通过进出处理部22b根据RFID标签6的信息确定使用者7的居住层,因此根据进出处理部22b的指示,机组控制装置21自动对目的地登录按钮11进行目的地登录(S7)。之后,若轿厢10到达对目的地登录按钮11进行目的地登录的楼层(居住层)(S8),则机组控制装置21打开电梯门41(S9),使用者7从轿厢10离开。
此外,在步骤2中,若进出信息D3为“1”即“离开居室”(S2:否),则进出处理部22b判定为从轿厢10离开的使用者7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而且,进出处理部22b将进出信息D3从“1”反转至“0”,从而变更为离开居室状态(S10)。
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免提传感器装置4是以非接触的方式获取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使用者7持有的RFID标签6的标签信息。因此,使用者7不需要用于解除机组控制装置21的安全设置的IC卡操作。而且,进出处理部22b基于在传感器检测区域40检测到的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对进出管理表22a进行参照,若该使用者7为离开居室状态,则判定为使用者7乘坐进轿厢10并解除机组控制装置21的安全设置。而且,进出处理部22b进行厅按钮的呼梯登录,并将使用者7的居住层目的地登录至目的地登录按钮11。因此,使用者7能乘坐进轿厢10并移动至居住层,而不需要进行手动操作例如从手提包等中取出RFID标签6来进行安全设置的解除动作,或进行厅按钮和目的地登录按钮11的登录。
此外,若与在传感器检测区域40检测到的RFID标签6的个人编号对应的使用者7为进入居室状态,则进出处理部22b判定为使用者7从轿厢10离开并且使机组控制装置21的安全设置维持在有效的状态。此外,若使用者7未持有RFID标签6,则不解除机组控制装置21的安全设置。因此,能够防止外人乘坐进轿厢10并进入至居住层。
[2.第2实施方式示例]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电梯管理系统参照附图9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电梯管理系统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9所示的电梯管理系统1A除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电梯装置2、免提装置3以外,还具备管理服务器50。而且,使用者7A设为同时持有RFID标签6与通信终端8,位于楼宇外。管理服务器50与安全接口装置22的进出处理部22b连接,并且经由网络N与通信终端8可通信地进行连接。
在安全接口装置22的进出管理表22a中,对每个相同居室存储使用者7、7A的个人编号。若免提装置3在传感器检测区域40检测到使用者7持有的RFID标签6,则进出处理部22b对进出管理表22a的进出信息D3进行变更。在变更进出信息D3的时刻,进出处理部22b将变更后的进出信息D3的进出信息数据发送至管理服务器50。
管理服务器50若从安全接口装置22接收到进出信息数据,则将变更后的进出信息配送给通信终端8。通信终端8基于从管理服务器50接收到的进出信息数据,将使用者7的进出状态通知使用者7A。由此,使用者7A即使外出也能对使用者7进入至居室、或者离开居室的情况进行识别。
根据上述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电梯管理系统1A,通过将使用者7的进出状态通知通信终端8,从而使用者7A能对使用者7的进出状态进行判断。此外,若在使用者7不应在居室的时间段内从通信终端8通知使用者7进入居室,则使用者7A能识别出RFID标签6可能正在被非法使用。因此,能提高电梯管理系统1A的防盗性。
此外,管理服务器50也可以将使用者7的进出状态通知设置在使用者7A的居室的居室终端(对讲机等)。由此,使用者7A能够在居室内的状态下识别使用者7的进出状态。
[3.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示例中,进出处理部22b对厅按钮自动进行呼梯登录的同时,对目的地登录按钮11也自动进行目的地登录,但是也可以仅对厅按钮自动进行呼梯登录。在这种情况下,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7在乘坐进轿厢10后,可以选择与居住层不同的楼层并登录至目的地登录按钮11。
此外,在将最下层层站设为地下层的情况下,只要将设置在地上层的电梯厅的层站呼梯登录按钮31设为厅按钮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在厅按钮上设置去地上层按钮、和去地下层按钮,使得通过点亮示出使用者7进行目的地登录的楼层的方向的按钮,从而向使用者7示出进行了呼梯登录的按钮。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示例中,由于某种原因会有在进出信息D3为“1”的进入居室状态下,而使用者7离开居室的情况。例如,使用者7从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范围外的紧急楼梯下楼外出的情况,或者使用者7临时离开至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范围外但仍停留在楼宇内没有外出的情况。在上述的情况下,即使使用者7返回并进入至传感器检测区域40,由于安全设置没有解除,因此也需要对进出信息D3进行复位。在该复位处理中,例如,在使用者7在传感器检测区域40持续5秒以上的情况下,进出处理部22b将进出信息D3从“1”变更为“0”后,再次将进出信息D3从“0”变更为“1”。由此,之后的处理能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示例相同地进行。此外,在进出信息D3为“1”的进入居室状态下使用者7离开居室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使用者7进入至传感器检测区域40时,通过RFID标签6振动,或者点亮来将对进出信息D3进行复位处理的意思通知使用者7。
此外,免提传感器装置4例如也可以在使用者7在传感器检测区域40持续5秒以上的情况下,从RFID标签6获取标签信息。由此,能防止使用者7只是通过传感器检测区域40,也对进出信息D3进行了变更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示例中,对电梯厅和轿厢10的内部进行安全设置,但是也可以仅对电梯厅或者仅对轿厢10进行安全设置。例如,若仅对电梯厅进行安全设置,则未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不能按下厅按钮,从而不能对轿厢10进行呼梯登录。此外,若仅对轿厢10进行安全设置,则未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即使乘坐进轿厢10也不能对目的地登录按钮11进行目的地登录。因此,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未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都不能移动至居住层,从而能提高防盗性。
此外,传感器检测区域40也可以不设置在电梯门41的前方,而是设置在楼宇的入口等所设置的安全门等防止进入装置上。由此,未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不能来到电梯门41,能防止在其他使用者7从轿厢10离开时,未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乘坐进轿厢10的情况。此外,也可以将传感器检测区域40设置在整个电梯厅。通过扩大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范围,从而免提装置3能可靠地对RFID标签6进行检测。
此外,也可以将传感器检测区域40设置在紧急楼梯、楼宇内停车场等。而且,通过对用于去往居住层的门上锁,从而能限制进入至紧急楼梯、楼宇内停车场等的未持有RFID标签6的使用者移动至居住层。
此外,也可以将个人编号记录在RFID标签6以外的装置上。例如,也可以将个人编号记录在第2实施方式示例所示的通信终端8上。而且,免提传感器装置4也可以从进入至传感器检测区域40的通信终端8获取个人编号。
此外,免提装置3也可以具备摄像机和脸部认证装置来代替免提传感器装置4。而且,也可为摄像机对进入至拍摄范围的使用者7的脸部图像进行拍摄,脸部识别装置基于使用者7的脸部图像识别使用者7,并将与使用者7对应的个人编号发送至安全接口装置22。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者7未持有RFID标签6,也只有使用者7能使用电梯装置2。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示例,只要不脱离记载在专利权利要求书内的本发明的主旨,当然可以获得其他各种应用例、变形例。
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示例是为了便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对装置以及系统的结构进行详细并且具体的说明,并不限定于要包括所说明的所有结构的实施方式。此外,可以将此处说明的实施方式示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成其他的实施方式示例的结构,还可以在某个实施方式示例的结构中追加其他实施方式示例的结构。此外,对于各实施方式示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还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增加、删除、替换。
此外,对于控制线、信息线,仅示出了认为说明上需要的部分,并不一定限于示出产品上的所有控制线、信息线。实际上也可以认为几乎所有的结构是相互连接的。
标号说明
1…电梯管理系统,
2…电梯装置,
3…免提装置,
4…免提传感器装置,
5…免提控制装置,
6…RFID标签,
10…轿厢,
20…电梯控制装置,
21…机组控制装置,
22…安全接口装置,
22a…进出管理表,
22b…进出处理部。

Claims (6)

1.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多个楼层的层站间移动的轿厢;
以非接触的方式对所述轿厢的使用者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以及
电梯控制装置,该电梯控制装置基于对每个所述使用者进出居室进行管理的所述使用者的进出信息,对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使用者乘坐离开轿厢进行判定,在判定为所述使用者乘坐进所述轿厢的情况下,解除对所述轿厢动作进行限制的安全设置,并许可所述轿厢的移动,在判定为所述使用者从所述轿厢离开的情况下,使所述安全设置维持在有效的状态,
所述进出信息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使用者的情况下进行变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装置具备:
进出管理表,该进出管理表针对用于唯一识别所述使用者的使用者识别信息,对所述使用者的使用层和所述使用者的进出信息进行管理;以及
进出处理部,在所述检测装置对分配给每个所述使用者的使用者识别装置进行检测并且发送从所述使用者识别装置获取的所述使用者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该进出处理部对与从所述检测装置接收到的所述使用者识别信息对应的所述进出信息进行变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装置具备:
设置在所述轿厢停止的层站并对所述轿厢进行呼梯登录的呼梯登录按钮;以及对目的地登录按钮的登录动作及所述轿厢的移动进行控制的机组控制装置,该目的地登录按钮对所述轿厢的目的地楼层进行目的地登录,
在解除所述安全设置的情况下,所述进出处理部对所述机组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指示:对于每个所述使用者,对设置于电梯厅的所述呼梯登录按钮自动进行呼梯登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解除所述安全设置的情况下,在所述轿厢到达所述电梯厅的时刻,所述进出处理部对所述机组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指示:对所述使用者的使用层的所述目的地登录按钮自动进行目的地登录。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连接至通信终端及所述进出处理部并且将规定信息配送给所述通信终端的管理服务器,
在对所述进出信息进行变更的时刻,所述进出处理部将变更后的所述进出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服务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将变更后的所述进出信息配送给所述通信终端。
6.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检测装置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到在多个楼层的层站间移动的轿厢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基于对每个所述使用者进出居室进行管理的所述使用者的进出信息,对所述使用者乘坐离开所述轿厢进行判定,在判定为所述使用者乘坐进所述轿厢的情况下,解除对所述轿厢在升降通道中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安全设置,并许可所述轿厢的移动,在判定为所述使用者从所述轿厢离开的情况下,使所述安全设置维持在有效的状态,所述进出信息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使用者的情况下进行变更。
CN201610879419.8A 2015-10-08 2016-10-08 电梯控制系统以及电梯控制装置 Active CN106564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0413A JP6532796B2 (ja) 2015-10-08 2015-10-08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5-200413 2015-10-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4791A CN106564791A (zh) 2017-04-19
CN106564791B true CN106564791B (zh) 2019-03-22

Family

ID=58532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9419.8A Active CN106564791B (zh) 2015-10-08 2016-10-08 电梯控制系统以及电梯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32796B2 (zh)
CN (1) CN1065647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22958A1 (en) * 2018-10-22 2020-04-23 Otis Elevator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oritizing service to remote elevator calls based on proximity to elevator lobby
CN111470389A (zh) * 2020-04-07 2020-07-31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电梯安全性的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TWI780463B (zh) * 2020-08-03 2022-10-11 遠東科技大學 非接觸的人流與足跡管理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755A (zh) * 1998-06-26 2000-01-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呼叫记录装置
JP2007186300A (ja) * 2006-01-13 2007-07-26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玄関ロック連動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CN101084507A (zh) * 2004-11-02 2007-12-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管理系统
CN201567122U (zh) * 2009-12-07 2010-09-01 昆明理工大学 智能化电梯优化运行控制装置
CN104512794A (zh) * 2013-09-27 2015-04-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进出室管理系统
CN204369333U (zh) * 2014-10-22 2015-06-03 上海力必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fid有源电子标签的电梯控制装置
JP2015101434A (ja) * 2013-11-25 2015-06-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87767B2 (ja) * 2010-03-01 2013-09-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JP5607455B2 (ja) * 2010-08-10 2014-10-1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3161229A (ja) * 2012-02-03 2013-08-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JP2015026302A (ja) * 2013-07-29 2015-02-05 株式会社 日立産業制御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755A (zh) * 1998-06-26 2000-01-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呼叫记录装置
CN101084507A (zh) * 2004-11-02 2007-12-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管理系统
JP2007186300A (ja) * 2006-01-13 2007-07-26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玄関ロック連動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CN201567122U (zh) * 2009-12-07 2010-09-01 昆明理工大学 智能化电梯优化运行控制装置
CN104512794A (zh) * 2013-09-27 2015-04-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进出室管理系统
JP2015101434A (ja) * 2013-11-25 2015-06-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04369333U (zh) * 2014-10-22 2015-06-03 上海力必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fid有源电子标签的电梯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71489A (ja) 2017-04-13
JP6532796B2 (ja) 2019-06-19
CN106564791A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8579B (zh) 电梯系统
JP5704718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2282089B (zh) 电梯系统
CN106915672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CN102083728B (zh) 电梯的运转控制装置
CN103237748A (zh) 电梯系统和电梯组群管理系统
CN102596775A (zh) 电梯系统
CN107004313A (zh) 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改进的访问控制
CN106564791B (zh) 电梯控制系统以及电梯控制装置
CN102105378A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JP2024113022A (ja) 遠隔制御装置及び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CN105939950A (zh) 群呼管理
CN108298391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N107522049A (zh) 群管理电梯系统
CN106241521A (zh) 双层电梯系统
JP2017154839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群管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4671020B (zh) 电梯系统
JP550556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報知システム
CN101613042B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1759069B (zh) 使用身份识别系统的电梯使用方法及应用和系统
CN106938810A (zh) 电梯系统
CN108341310A (zh) 电梯系统及显示设备
KR101513391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CN109110591A (zh) 一种电梯自动识别住户楼层装置
CN202337620U (zh) 电梯自动呼梯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