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6231668A -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1668A
CN106231668A CN201610566524.6A CN201610566524A CN106231668A CN 106231668 A CN106231668 A CN 106231668A CN 201610566524 A CN201610566524 A CN 201610566524A CN 106231668 A CN106231668 A CN 106231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gnal
circuit
information signal
recep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65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田雅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31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166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7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80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 H04Q2209/82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where the sensing device takes the initiative of sending data
    • H04Q2209/826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where the sensing device takes the initiative of sending data where the data is sent periodic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开关等子机要发送的信息信号的优先级越高,则使在该发送之前进行的载波侦听的期间t1越短。由此,即使子机想要在相同时隙中发送优先级互不相同的信息信号,子机想要发送的信息信号的优先级越高则使发送信息信号前的载波侦听的期间t1越短,以此也能够早发送信息信号。因而,通过使能够最早发送信息信号的子机发送信息信号,能够使优先级最高的信息信号最早被发送,能够使他机通过载波侦听来检测到该发送而搁置信息信号的发送。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2月22日、申请号为201280019676.4、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波从无线子机向无线母机发送信息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由多个无线子机使用同一频率的载波以时隙ALOHA(Slotted ALOHA)方式向无线母机发送各种信息信号。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子机与以固定间隔对时间进行分割所得的时隙同步地,在任意的时隙中发送信息信号。无线子机在发送信息信号时为了避免本机的电波与来自他机的电波发生干扰,在发送之前进行在固定时间内检查是否从他机发出了电波的载波侦听。
在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可能会发生以下的情况:在多个无线子机之间信息信号的发送定时重叠,电波发生干扰,任一方的信息信号都未能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测电波干扰来重新发送信息信号即可,但是有可能发送定时再次发生冲突而电波发生干扰。因此,作为避免此时的电波干扰的技巧,已知如下一种技巧:在最初发送定时发生冲突的多个无线站中,下一次在规定时间范围内随机设定载波侦听期间,使载波侦听期间最短的无线站发送信息信号。在该技巧中,对于下一次被搁置发送的无线站,在比上述的规定时间范围短的时间的范围内随机设定其再下一次的载波侦听期间。然后,从这些无线站中的某一个无线站发送信息信号(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的特开平10-145318号公报)。
此外,已知一种以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接入)方式与无线母机进行通信的无线子机。该无线子机的一种是接收从无线母机周期性地发送的信标信号,与该信标信号所规定的时隙同步地向无线母机发送信号。
图36的(a)(b)表示这种无线子机的结构。如图36的(a)所示,无线子机100具备无线发送接收电路101以及进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101的通信控制的控制用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控制用微机)102。
无线发送接收电路101具有无线通信用振荡器103和基带电路104,该无线通信用振荡器103产生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该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决定发送对象的信号的输送频率。基带电路104基于从无线通信用振荡器103提供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来进行计时,以规定时隙。另外,无线发送接收电路101具有调制电路106和解调电路107,该调制电路106对发送对象的信号进行调制,并从天线105发送到无线母机,该解调电路107对通过天线105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
无线通信用振荡器103由晶体振子103a和PLL合成器103b构成,该PLL合成器103b对从晶体振子103a产生的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将该分频后的时钟信号作为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输出。调制电路106使用从无线通信用振荡器103输出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将调制后的信号的频率上变频(up-convert)为由该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决定的载波频率。解调电路107使用上述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对通过天线105得到的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down-convert),来对其进行解调。
如图36的(b)所示,基带电路104具有解码器104a、时隙管理计时器104b、编码器104c以及时钟生成电路104d。解码器104a对由解调电路107解调后的信号进行解码,检测来自无线母机的信标信号。时隙管理计时器104b从解码器104a对信标信号的检测定时起进行计时,来规定时隙。编码器104c将发送对象的信号编码为发送用的格式,与由时隙管理计时器104b规定的时隙同步地将编码后的信号送出到调制电路106。时钟生成电路104d基于从无线通信用振荡器103输出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生成适于基带电路104内的各部的驱动的动作时钟信号。
这样,在上述无线子机中,向基带电路104提供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基带电路104基于该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来进行计时以规定时隙。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一般为几十[MHz],为高速,因此在上述无线子机中存在基带电路104的消耗电流变多的缺点。
因此,已知以下一种无线子机:使用频率与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相比低的控制用微机的动作时钟信号来进行计时,以调整与无线母机的通信定时(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的特开2010-2201104号公报)。在该无线子机中,发出动作时钟信号的动作时钟用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的准确度和精度没有那么高,因此该无线子机基于从无线母机定期地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定时对计时误差进行校正。
然而,从无线母机发送的信号由于来自传输环境的影响而容易产生抖动,有时到达无线子机的定时会比正规定时延迟。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无线子机中,由于利用该信号的接收定时来对计时误差进行校正,因此难以进行高精度的校正,导致计时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另外,在如上述的日本特开平10-145318号公报所示那样实施了电波干扰对策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预计从无线子机发送的各种信息信号的发送优先级互不相同。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个无线子机想要在相同时隙中发送优先级互不相同的信息信号的情况下,即使使用上述的电波干扰避免技巧,也不一定会优先发送优先级高的信息信号。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多个无线子机想要在相同时隙中向无线母机发送优先级互不相同的信息信号时可靠地使优先级高的信息信号优先发送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无线母机和多个无线子机,该多个无线子机接收从上述无线母机周期性地无线发送的信标信号,与由上述信标信号规定的时隙同步地将多种信息信号分别无线发送到上述无线母机,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对上述多种信息信号预先设定优先级,上述多个无线子机被设定成,从本机发送的信息信号的优先级越高,则在该发送之前进行的载波侦听的期间越短。
根据该发明,在多个无线子机想要在相同时隙中发送优先级互不相同的信息信号时,无线子机使得该信息信号的优先级越高,则在该发送前的载波侦听期间越短,以能够更早地发送信息信号。因而,通过使能够最早发送信息信号的无线子机发送信息信号,能够使优先级最高的信息信号最早被发送,能够使他机通过载波侦听来检测到该发送而搁置信息信号的发送。因此,能够可靠地使优先级高的信息信号优先发送。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子机使用于上述无线通信系统。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母机使用于上述无线通信系统。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子机具备:无线发送接收电路,其接收从无线母机周期性地无线发送的信标信号,与由上述信标信号规定的时隙同步地向上述无线母机无线发送各种信号;微型计算机,其对上述无线发送接收电路中的各种信号的发送处理进行控制;以及动作时钟用振荡器,其产生上述微型计算机的动作时钟信号,在该无线子机中,上述无线发送接收电路具有产生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无线通信用振荡器,该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用于决定发送对象的信号的输送频率,上述微型计算机具有:计时器,其基于从上述动作时钟用振荡器产生的动作时钟信号来进行计时;时隙规定电路,其以上述无线发送接收电路对上述信标信号的接收定时为起点,使用上述计时器来规定上述时隙;以及计时值校正电路,其基于从上述无线通信用振荡器产生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对上述计时器的计时值进行校正。
根据该发明,计时器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动作时钟信号来进行计时,因此与例如使用被设定为频率比动作时钟信号高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来进行计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计时器的消耗电流。另外,使用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对计时器的计时进行校正,一般来说,产生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无线通信用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准确度高且精度高,因此能够提高计时精度。其结果,能够降低与无线母机之间的时隙的偏差,能够提高通信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电气框图。
图3是表示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各种信号的优先级的图。
图4是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动作图。
图5是表示上述各种信号的发送时的控制内容的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信号的发送时的控制内容的图。
图7是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动作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施工例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信号的发送时的控制内容的图。
图10是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动作图。
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标信号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参考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设定和通信动作的图。
图1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参考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电气框图。
图14是表示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各种信号的优先级和发送功率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电气框图。
图16的(a)是表示上述无线通信系统所具备的操作开关的结构的电气框图,图16的(b)是表示上述操作开关的控制用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的电气框图。
图17是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动作图。
图18的(a)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开关的结构的电气框图,图18的(b)是表示上述操作开关的控制用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的电气框图。
图1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电气框图。
图20是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动作图。
图21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接收器的信标信号的发送定时发生了延迟的情况下的通信动作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参考方式所涉及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电气框图。
图23是表示上述设备控制系统的热线传感器、无线接收器以及操作开关的结构的电气框图。
图24是上述热线传感器中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上述热线传感器中的信号的发送定时的图。
图26是上述热线传感器中的状态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上述设备控制系统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动作图的图。
图28是表示上述无线接收器按照上述通信方式发送状态信息信号的定时的图。
图29是上述热线传感器中的下行专用时隙中的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30是以往的热线传感器中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上述热线传感器中的启动信号的发送定时的图。
图32是表示上述参考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电气框图。
图33是上述设备控制系统的通信动作图。
图34是表示上述参考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电气框图。
图35是上述设备控制系统的通信动作图。
图36的(a)是表示以往的无线子机的结构的电气框图,图36的(b)是表示上述无线子机的控制用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的电气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作为无线母机的无线接收器(以下称为接收器)2以及向接收器2无线发送各种信息信号的多个无线子机。这些无线子机包括操作开关3A、3B、热线传感器4、照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以及湿度传感器7(以下总称为操作开关3A等)。操作开关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数量,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设备控制系统10具备无线通信系统1(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A等)、传输单元11、照明器具12A、12B…(以下总称为照明器具12A等)、空调设备13、照明控制终端14以及空调控制终端15。接收器2接收从操作开关3A等无线发送的各种信息信号。接收器2的接收区域例如为40m×40m左右。传输单元11通过有线方式将由接收器2接收到的各种信息信号传输到照明控制终端14和空调控制终端15。照明控制终端14和空调控制终端15基于从传输单元11传输的各种信息信号分别控制照明器具12A等和空调设备13。照明器具12A等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数量,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设备控制系统10例如适于设置于办公楼、工厂、会馆或店铺等。
各操作开关3A、3B通过电波向接收器2无线发送操作信息信号,热线传感器4通过电波向接收器2无线发送人检测信息信号,照度传感器5通过电波向接收器2无线发送照度信息信号,温度传感器6通过电波向接收器2无线发送气温信息信号,湿度传感器7通过电波向接收器2无线发送湿度信息信号。接收器2与操作开关3A等使用同一频率的载波来相互通信。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A等设置于建筑物的天花板或墙壁等。
传输单元11按信息信号的种类对由接收器2接收到的各种信息信号分配其传输目的地。例如,传输单元11将操作信息信号、人检测信息信号以及照度信息信号传输到照明控制终端14,将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传输到空调控制终端15。
照明控制终端14基于由传输单元11传输的操作信息信号和人检测信息信号来控制照明器具12A等的点亮(启动)和熄灭(关闭)。另外,照明控制终端14基于由传输单元11传输的照度信息信号来控制照明器具12A等的调光。关于这些控制,既可以对照明器具12A等进行分组,以该组为单位来执行这些控制,也可以对所有照明器具12A等统一执行这些控制。空调控制终端15基于由传输单元11传输的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来进行空调设备13的启动关闭的切换以及空调设备13的设定温度的调节等。接收器2与照明控制终端14和空调控制终端15之间的布线方式为使用两条极性不同的规定电压的信号线的双线方式,接收器2与照明控制终端14和空调控制终端15之间的通信方式为轮询/选择方式等时分多路复用传输方式。
图2表示无线通信系统1的详细结构。接收器2具有与操作开关3A等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与传输单元11(参照图1)进行有线通信的有线通信电路22以及控制用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控制用微机)23。控制用微机23进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和有线通信电路22的通信控制,例如对有线通信电路22进行控制以使其将利用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接收的来自操作开关3A等的各种信息信号发送到传输单元11。
各操作开关3A、3B(操作器)具有手柄31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该手柄31用于进行照明器具12的点亮、熄灭或调光操作,在由用户对手柄31进行了操作时,该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将表示其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信号无线发送到接收器2。另外,操作开关3具有进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的通信控制的控制用微机33。
热线传感器(人检测传感器)4(事件检测传感器)具有在人位于检测区域时(发生了事件时)检测到人的存在(事件)的热线传感器元件41。另外,热线传感器4具有将由热线传感器元件41得到的人检测信息信号(事件信息信号)无线发送到接收器2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以及进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的通信控制的控制用微机43。
照度传感器5(事件检测传感器)具有检测周围环境的照度的照度传感器元件51、无线发送接收电路52以及控制用微机53。控制用微机53在由照度传感器元件51得到的检测照度超过了阈值时(发生了事件时),检测到该情况。无线发送接收电路52在控制用微机53的控制下,将由照度传感器元件51得到的检测照度超过了阈值的情况和表示该检测照度的照度检测信息信号(事件信息信号)无线发送到接收器2。
温度传感器6(定期测量传感器)具有定期地测量周围环境的气温(物理量)的温度传感器元件61以及将表示由温度传感器元件得到的测量气温的气温信息信号(物理量信息信号)无线发送到接收器2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62。另外,温度传感器6具有对温度传感器元件61的气温测量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62的通信进行控制的控制用微机63。控制用微机63例如使温度传感器元件61每一分钟测量一次气温,使无线发送接收电路62每秒都发送气温信息信号。
湿度传感器7(定期测量传感器)具有定期地测量周围环境的湿度(物理量)的湿度传感器元件71以及将表示由湿度传感器元件得到的测量湿度的湿度信息信号(物理量信息信号)无线发送到接收器2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72。另外,湿度传感器7具有对湿度传感器元件71的湿度测量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72的通信进行控制的控制用微机73。控制用微机73例如使湿度传感器元件71每几十秒测量一次湿度,使无线发送接收电路72每秒都发送湿度信息信号。
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控制用微机33、43、53、63、73称为控制用微机33等,将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42、52、62、72称为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
接收器2与操作开关3A等之间的通信方式为时隙ALOHA方式,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周期性地无线发送用于规定时隙的信标信号。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接收从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周期性地无线发送的信标信号,与由该信标信号规定的时隙同步地向接收器2无线发送各种信息信号。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也与由其自身发送的信标信号所规定的时隙同步地向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发送其它信号。通信方式和通信动作的详情在后面叙述。
控制用微机33等分别对作为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的发送对象的信号附加操作开关3A等的固有识别信息以作为发送源地址信息,另外,附加除操作开关3以外的任一个无线子机的固有识别信息以作为发送目的地地址信息。然后,当由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接收到的信号中所附加的发送目的地的固有识别信息与操作开关3的固有识别信息一致时,控制用微机33等使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执行接收处理。在控制用微机23中也与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之间进行这种用于识别发送源和发送目的地的处理。
图3表示由操作开关3A等发送的各种信息信号(操作信息信号、人检测信息信号、照度检测信息信号、气温信息信号、湿度信息信号)的优先级。预先对各种信息信号设定了优先级。在该图中,根据各种信息信号的优先级,对作为发送该信息信号的发送源的操作开关3A等进行排序。
设定优先级的理由如下。即,操作信息信号是在用户对操作开关3进行了操作时基于该操作而发送的,并非是周期性的,发送次数在一天中为几次左右,操作信息信号的通信量少。因而,操作信息信号作为信号的价值高。
另外,如果在用户通过对操作开关3进行操作来操作照明器具12A等(参照图1)时照明器具12A等的反应慢,则用户有可能会有不适感。因此,需要迅速地发送操作信息信号,应该发送的紧急度(以下称为发送紧急度)高。具体地说,期望操作信息信号在操作后100ms以下的期间内送达接收器2。优选的是,即使在通信拥挤时,也使操作信息信号在200ms以下的期间内送达,以反映到照明器具12A等的控制中。
另一方面,人检测信息信号是与人的移动相应地从热线传感器4发送的,照度检测信息信号是与环境的照度变化相应地从照度传感器5发送的。各检测信息信号与操作信息信号同样地不是周期性的,发送次数在一天中为几十次或几百次左右,作为信号的价值高。
另外,当人在热线传感器4的检测区域内出入时、或当环境照度发生了变化时,如果照明器具12A等未迅速作出反应,则用户有可能会有不适感,因此,在检测到人的出入和照度变化时,需要迅速地发送各检测信息信号。因而,各检测信息信号的发送紧急度高,期望从各检测到各检测信息信号的发送为止的期间与操作信息信号的情况为相同程度。然而,用户既无法正确地掌握热线传感器4对人的检测定时,也无法正确地掌握照度传感器5对照度变化的检测定时,因此各检测信息信号的发送也可以不像发送操作信息信号时那样迅速。另外,期望将热线传感器4设置成远离照明区域,以使得在人接近照明器具12A等的照明区域时,能够更早地检测到人的存在来使照明器具12A等点亮。在这种设置方法的情况下,在热线传感器4检测到人的存在的时间点,该人尚远离照明器具12A等,因此即使在检测人时来自热线传感器4的人检测信息信号的发送一定程度上变慢而照明器具12A等的反应稍微变慢,也没有问题。因而,各检测信息信号的发送紧急度也可以比操作信息信号的发送紧急度低。
与此相对,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是分别从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定期地自动发送的,发送以几十秒为周期。因而,即使发生几次这些信息信号未送达接收器2的情况,影响也小,可知这些信息信号的价值比操作信息信号、人检测信息信号以及照度检测信息信号低。
另外,用户难以注意到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变化,而且,即使空调设备13(参照图1)对于这些变化迅速作出反应而变更动作,用户也难以注意到该动作变更所引起的环境变化。因而,气温或湿度发生变化时的空调设备13的反应也可以不像照明器具12A等基于操作或人检测、照度检测作出反应时那样迅速。因此,关于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几秒左右的发送延迟是在容许范围内的,发送紧急度比操作信息信号、人检测信息信号以及照度检测信息信号的发送紧急度低。
这样,操作信息信号、人检测信息信号以及照度检测信息信号的重要度比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高。另外,发送紧急度按操作信息信号、人检测信息信号和照度检测信息信号、以及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的顺序从高变低。因而,根据信息信号的重要度和发送紧急度预先对各信息信号设定优先级,发送紧急度越高,则将各信息信号的优先级设定得越高。将操作信息信号、人检测信息信号以及照度检测信息信号的优先级设定为比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的优先级高,将操作信息信号的优先级设定为比人检测信息信号和照度检测信息信号的优先级高。人检测信息信号与照度检测信息信号为相同的优先级,气温信息信号与湿度信息信号之间优先级相等。通过这样,按照操作信息信号、人检测信息信号和照度检测信息信号、以及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的顺序,将它们的优先级设定为高、中、低。
接着,除了图2以外还新参照图4来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中的通信控制处理。如上所述,热线传感器4与照度传感器5是事件检测型的传感器,在与接收器2的通信中进行同等的动作,因此以热线传感器4为代表来说明其动作。关于后述的各变形例也同样。另外,无线通信系统1内的通信实际上是在控制用微机23和控制用微机33等的控制下、由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完成的,但是下面为了便于说明,以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A等为通信主体来进行说明。
图4表示无线通信系统1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动作例。无线通信系统1的通信方式是时隙ALOHA方式。在该方式中,通信的基本单位为按固定间隔对时间进行分割所得的帧F1,各帧F1由时间更短的、按固定间隔对时间进行分割所得的时隙T1构成。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A等与时隙T1同步地在任意的时隙T1中发送信号。
接收器2生成用于规定时隙T1的信标信号B1(BCN),并无线发送到操作开关3A等。操作开关3A等接收该信标信号B1。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A等分别基于所发送的信标信号B1和所接收到的信标信号B1来各自规定时隙T1,建立与时隙T1的同步。
为了能够持续且正确地进行同步建立,周期性地、详细地说是每个帧F1发送一次信标信号B1。信标信号配置于各帧F1的开头。各帧F1的最末尾设置有空闲期间T2。
帧F1的时间长度和时隙T1的时间长度例如分别为1000ms和30ms,在各帧F1中,例如设置有32段时隙T1。信标信号B1的时间长度和空闲期间T2例如分别为35ms和5ms。
如图5所示,操作开关3A等在要发送各种信息信号时,在该发送之前执行载波侦听,以确认是否正在从他机发送信息信号,如果没有正在发送,则执行接收发送切换,之后发送信息信号。这些一系列动作是在一个时隙T1内执行的。从信息信号发送后到时隙T1结束为止尚余有时间,在该时间内设置有无信号的保护时间(guard time)t4。该保护时间t4是用于吸收伴随操作开关3A等各自的计时误差而产生的发送定时的偏差的期间。时隙T1的时间长度例如为30ms,因此载波侦听的期间(以下称为载波侦听期间)t1、接收发送切换期间t2以及信号发送期间t3的各时间长度均被设定为几ms至20ms左右的范围内。上述各时间长度的大小关系为t2<t1<t3。接收发送切换期间t2与信号发送期间t3既可以在操作开关3A等之间彼此相同,也可以根据无线子机的种类而设定为不同。
另一方面,载波侦听期间t1在操作开关3A等之间不同。操作开关3A等被设定成,从本机发送的信息信号的优先级越高,则在该发送之前进行的载波侦听的期间(t1)越短。如上所述,优先级按操作信息信号O1、人检测信息信号E1和照度检测信息信号、以及气温信息信号P1和湿度信息信号P2的顺序从高变低。因而,载波侦听期间t1按操作开关3、热线传感器4和照度传感器5、以及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的顺序从长变短。优先级低的信息信号的发送之前进行的载波侦听的期间(t1)比优先级高的信息信号的发送之前进行的载波侦听的期间(t1)与接收发送切换期间t2的总期间长,其一部分与该优先级高的信息信号的信号发送期间t3重叠。
返回到图4,参照图中的带括弧的编号来说明各操作开关3A等的通信动作。
(1)各操作开关3A、3B在被用户操作时,在紧接其后的时隙中向接收器2发送操作信息信号O1,热线传感器4在检测到人的存在时,向接收器2发送人检测信息信号E1。
(2)接收器2在分别从操作开关3和热线传感器4接收到操作信息信号O1和人检测信息信号E1时,将应答(Acknowledgement)信号A1分别发送给操作开关3和热线传感器4来进行应答。上述应答信号A1是用于通知各信息信号的接收完成的信号。
(3)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分别例如每60个帧F1一次、即每60秒一次地在预先被分配的固定的时隙中定期地发送气温信息信号P1或湿度信息信号P2。分配给温度传感器6的时隙与分配给湿度传感器7的时隙互不相同。
(4)在优先级互不相同的信息信号的发送定时重叠的情况下,想要发送这些信息信号的操作开关3A等中的、发送优先级低的信息信号的无线子机通过载波侦听来检测发送定时的重叠,并搁置发送。然后,在搁置了发送的无线子机是操作开关3或热线传感器4的情况下,该操作开关3或热线传感器4产生随机数,使发送定时延迟该随机数的量,在之后的时隙中重新发送信息信号。在搁置了发送的无线子机是温度传感器6或湿度传感器7的情况下,该温度传感器6或湿度传感器7在下一个帧F1的固定时隙中重新发送信息信号。
(5)在发送相同优先级的信息信号的操作开关3之间其信息信号的发送定时重叠的情况下,信息信号会发生冲突。然而,这些操作开关3检测在下一个时隙未接收到接收器2在接收信息信号后应该返送的应答信号A1的情况,通过该检测来检测信息信号的冲突。然后,这些操作开关3产生随机数,使发送定时延迟该随机数的量,在之后的时隙中重新发送信息信号。设置有多个热线传感器4,在热线传感器4之间信息信号的发送定时重叠时,热线传感器4执行与操作开关3的上述处理同样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操作开关3A等想要在相同时隙T1中发送优先级互不相同的信息信号时,想要发送的信息信号的优先级越高,则该发送之前的载波侦听期间t1越短,能够更早地发送信息信号。因而,通过使能够最早发送信息信号的无线子机发送信息信号,能够使优先级最高的信息信号最早被发送,能够使他机通过载波侦听来检测到该发送而搁置信息信号的发送。因此,能够可靠地使优先级高的信息信号优先发送。另外,能够避免信息信号的冲突,避免任一个信息信号都不能发送的情况。因而,能够减少信息信号发送的延迟。
另外,与以往相比,无需为了能够进行如上所述的发送而追加特别的硬件,利用软件对信息信号发送定时进行设定即可。因而,能够实现操作开关3A等的小型化。
另外,优先级是与应该发送的紧急度相应地设定的,因此应该发送的紧急度越高的信息信号越优先发送,因此能够将信息信号与其紧急度相应地按适当的顺序来发送。
另外,操作信息信号O1是基于用户对操作开关3的有意识的操作的信息信号,因此与用户动作的关联度高。另一方面,人检测信息信号E1是热线传感器4自动检测用户的动作而生成的信息信号,因此与用户动作的关联度比操作信息信号O1低。与此相对,气温信息信号P1和湿度信息信号P2分别是与用户的动作无关地由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定期地自动测量的信息信号,因此与用户动作的关联度最低。在本实施方式中,按操作信息信号O1、人检测信息信号E1、气温信息信号P1和湿度信息信号P2的顺序优先发送,因此能够根据与用户动作的关联度按适当的顺序发送这些信息信号。
另外,气温信息信号P1的发送周期与湿度信息信号P2的发送周期相同,但是这些信息信号的发送定时不重叠,因此能够防止这些信息信号的冲突。因而,能够实现通信精度的提高。
接着,参照附图来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各变形例。各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再次参照图1来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变形例的附图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图6表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A等发送各种信号时的控制内容。在本变形例中,接收器2在从操作开关3和热线传感器4分别接收到操作信息信号和人检测信息信号时,在进行应答来将应答信号分别发送到操作开关3和热线传感器4之前,进行载波侦听。接收器2通过该载波侦听来确认他机是否正在发送信息信号,在确认为他机未处于信息信号发送中的情况下,执行接收发送切换,之后发送应答信号。这些一系列动作是在一个时隙T1内执行的。从信号发送后到时隙T1结束为止尚余有时间,在该时间内设置有无信号的保护时间t4。
预先对应答信号设定优先级,应答信号的优先级越高,则接收器2使发送应答信号前的载波侦听期间t1越短。应答信号的优先级比操作信息信号和人检测信息信号的优先级低,且比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的优先级高。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是定期地发送的,因此发送的重要度低,因此,应答信号的优先级被设定为比这些信息信号的优先级高。因而,发送应答信号时的载波侦听期间t1比发送操作信息信号和人检测信息信号时的载波侦听期间t1长,比发送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时的载波侦听期间短。发送应答信号前的载波侦听期间t1的一部分与操作信息信号和人检测信息信号各自的信号发送期间t3重叠。
图7表示本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通信动作。参照图中的带括弧的编号来说明该动作。
(6)在对操作开关3的应答信号A1的发送定时与人检测信息信号E1的发送定时重叠的情况下,接收器2通过载波侦听来检测到该情况,搁置并中止应答信号A1的发送。由此,优先发送人检测信息信号E1,热线传感器4将人检测信息信号E1发送到接收器2。
(7)在上述情况下,接收器2不重新发送应答信号A1。因此,操作开关3无法接收到应答信号A1,而重新发送操作信息信号O1。操作信息信号O1已通过最初的发送而送达接收器2,因此即使从操作开关3重新发送操作信息信号O1,接收器2也只要将该操作信息信号O1舍弃即可。
(8)在湿度信息信号P2的发送定时与应答信号A1的发送定时重叠的情况下,湿度传感器7通过载波侦听来检测到该情况,搁置湿度信息信号P2的发送。然后,接收器2优先将应答信号A1发送到热线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7在下一个帧F1中重新发送湿度信息信号P2。
在本变形例中,当用户接连不断地操作操作开关3、或者热线传感器4接连不断地检测到人的存在时,操作信息信号O1或人检测信息信号E1与来自接收器2的应答信号之间发送定时发生重叠的可能性会变高。然而,操作信息信号O1和人检测信息信号E1与上述应答信号相比优先被发送,因此能够防止信息信号与信号的冲突,而且能够提高对操作开关3的操作以及热线传感器4的人检测的应答性。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图8表示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施工例。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多个接收器2A~2I(以下称为接收器2A等),该多个接收器2A~2I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接收器2同等的结构。接收器2A等设置于建筑物的一个楼层200,例如,在将一个楼层200以矩阵状分割为9个时的这9个分区内,每一个分区各配置一台接收器2A等。
另外,在各接收器2A等中,在将通信波的频带设为426[MHz]带、将通信速度设为10600[bps]的情况下,能够用于远程控制(telecontrol)和遥测仪(telemeter)的信道数只有四个。因此,在上述配置例的情况下,接收器2A等的数量比信道数多,因此无法使各接收器2A等之间通信波的信道互不相同。因而,各接收器2A等的通信波的信道必须为共用。设在其它楼层也设置有接收器的情况下,使楼层之间信道互不相同。
另外,在对接收器2A等进行施工的情况下,虽然各接收器2A等的发送信号的实际到达范围为以接收器为中心的半径30m以内的区域,但是为了防止送达遗漏,使其有富余。即,假设发送信号的到达范围(以下仅称为信号到达范围)A2例如为40m×40m左右,各接收器2A等被配置成信号到达范围A2互不重叠。然而,即使是这种配置,在如图所示那样铺满地设置接收器2A等而在接收器2A等之间信号的发送定时发生了重叠的情况下,若这些信号被同时发送,则仍不能保证不产生信号之间的冲突。在本变形例中,进行通信控制,使得即使是在同一信道中发生了这种发送定时的重叠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正确的通信。
图9表示本变形例中的各接收器2A等的信标信号发送时的控制处理。将该处理与上述第一变形例中的通信处理进行组合。在本变形例中,各接收器2A等在发送信标信号之前进行载波侦听,通过该载波侦听来确认他机是否正在发送信息信号,在确认为他机未处于信息信号发送中的情况下,执行接收发送切换。之后,接收器2发送信标信号。这些一系列动作是在一个时隙T1内执行的。从信号发送后到时隙T1结束为止尚余有时间,在该时间内设置有无信号的保护时间t4。
预先对信标信号设定优先级,信标信号的优先级越高,则接收器2将发送信标信号前的载波侦听期间t1设定得越短。信标信号的优先级被设定为比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的优先级低。即,信标信号的优先级在各种信号之中是最低的。因而,与发送各种信号前的载波侦听期间t1相比,发送信标信号前的载波侦听期间t1是最长的。发送信标信号前的载波侦听期间t1的一部分与各种信息信号的信号发送期间t3重叠。
图10表示相邻的接收器2A、2B的通信动作。在该图中,省略空闲期间T2的图示。各接收器2A等中的相邻的接收器之间的通信动作是共同的,因此作为代表,说明接收器2A、2B的通信动作。预先设定成相邻的接收器2A、2B之间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互不相同。
在此,设向接收器2A发送气温信息信号P1或湿度信息信号P2的发送定时与由接收器2B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发生了重叠。信标信号B1为每个帧F1(1秒)发送一次,气温信息信号P1和湿度信息信号P2分别例如每60个帧(60秒)一次地在固定的时隙中被发送,因此在上述情况下,会再次发生发送定时的重叠。然而,想要发送信标信号B1的接收器2B通过载波侦听来检测到该重叠,搁置该帧中的信标信号B1的发送。由此,优先发送气温信息信号P1或湿度信息信号P2,温度传感器6或湿度传感器7将气温信息信号P1或湿度信息信号P2发送到接收器2A。
另外,信标信号B1的发送周期为1秒,与此相对,气温信息信号P1和湿度信息信号P2的发送周期分别为60秒。在图8中,即使中央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与相邻的所有无线通信系统1的气温信息信号P1和湿度信息信号P2中的任一个信息信号的发送定时发生重叠,未能发送信标信号B1的次数在60次中也只为8次左右。
在本变形例中,接收器2A~2I是相邻设置的,各接收器2A~2I所使用的信道是相同的。另外,设接收器2A~2I中的某一个接收器中的信标信号的定期发送定时与其它接收器中的气温信息信号P1或湿度信息信号P2的定期发送定时发生了重叠。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优先发送气温信息信号P1或湿度信息信号P2,因而,能够避免信标信号与气温信息信号P1或湿度信息信号P2继续发生冲突,能够实现通信精度的提高。另外,即使优先发送气温信息信号P1或湿度信息信号P2,由于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比物理量信息信号的发送周期短,因此信标信号也能够在发送定时与气温信息信号P1或湿度信息信号P2不重叠的其它定时被发送。因此,能够减少对通信造成的影响。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
图11表示第三变形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信标信号B1的帧结构。在此说明的帧与上述的帧F1不同,是指发送信号的基本单位。该信标信号B1由前同步码(preamble)b1、唯一字(unique word)b2、报头b3、发送目的地识别信息b4、发送源识别信息b5、数据长度信息b6、数据部b7以及错误检测码b8构成,它们被放入一个包中,按此顺序被发送。
前同步码b1用于使接收信号的设备针对该信号建立位同步,由1与0交替重复的信号构成。进行接收的设备针对1位在多个采样定时对信号进行采样,读取前同步码b1的符号反转定时、即零交叉的定时。然后,进行接收的设备基于所读取到的该零交叉的定时来求出能够正确地检测位的采样定时,将该采样定时设定为位同步定时。例如,将最接近零交叉与下一个零交叉的中间的采样定时设定为位同步定时。唯一字b2用于使进行接收的设备识别帧中的报头b3以后的有效信息的起点,是所谓的用于建立帧同步的信号。
报头b3是包种类信息等MAC层控制信息。发送目的地识别信息b4由表示广播的信息形成,例如16进制时为0xFF。发送源识别信息b5是接收器2的固有识别信息。数据长度信息b6表示数据部b7的字节数。数据部b7是信标信号B1的有效载荷(payload)部分,该数据部b7中包含用于向温度传感器6通知气温信息信号的接收完成的应答信号。
数据部b7由位数与每帧的时隙数相等的位串构成。时隙按其编号顺序分别与该位串的各位b9相对应。而且,在上述位串中,在接收到气温信息信号的情况下,将与接收到气温信息信号的时隙相对应的位b9的码设为1,将其它位b9的码设为0。上述码的附加方法也可以是相反的。错误检测码b8例如是通过特定的算法基于报头b3至数据部b7的位串而生成的码,由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检查)码等构成。
接着,说明本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通信动作。接收器2在从温度传感器6接收到气温信息信号时,将用于向温度传感器6通知气温信息信号的接收完成的应答信号如上所述那样包含在预定下一次发送的信标信号B1中来进行发送。温度传感器6接收该信标信号B1,在该信标信号B1的数据部b7之中检测码为1的位b9。并且,温度传感器6判断与所检测到的位b9相对应的时隙是否与分配给自己的固定的时隙相一致。在它们相一致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6视作接收到应答信号。在不存在应该发送给温度传感器6的应答信号时,接收器2中止原本预定为下一个的信标信号的发送。
另外,温度传感器6是电池驱动式的,在更换电池的情况下,暂时将电源关闭,之后接通电源,因此需要再次建立与时隙的同步。因此,温度传感器6在被接通电源时,向接收器2自动发送用于请求发送信标信号B1的请求信号。接收器2在原本预定中止下一个信标信号的发送时接收到由温度传感器6发送的上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变更该预定而发送下一个信标信号B1。接收器2使用该信标信号B1来再次建立同步。
在本变形例中,针对气温信息信号的应答信号的通信量被削减,因此能够抑制信号的冲突,能够实现通信精度的提高。
另外,在不存在应该发送给温度传感器6的应答信号时,原本预定为下一个的信标信号B1的发送被中止,信标信号B1的通信量减少。因此,即使相邻地设置多个接收器且这些接收器所使用的信道相同而相邻的接收器之间信标信号B1的定期发送定时发生重叠,也能够减少信标信号B1之间的冲突。因而,能够实现通信精度的提高。
另外,在温度传感器6由于更换电池而变得与时隙不同步时,在更换电池之后,从温度传感器6向接收器2自动发送请求信号。然后,在接收器2中,在原本预定中止下一个信标信号B1的发送的情况下,基于上述请求信号变更该预定,从接收器2发送下一个信标信号。因而,无需等信标信号B1等到从接收器2自发地发送信标信号B1,能够迅速地建立同步。
接着,参照附图来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参考例。关于各参考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该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再次参照图1来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参考例的附图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参考例)
图12表示第一参考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设定和通信动作。在本参考例的时隙T1中,周期性地设定有仅发送各种信息信号中的优先级高的信息信号的优先时隙T3(优先时隙)。在优先时隙T3中,仅发送规定的优先级以上、具体地说为中优先级以上的信息信号(操作信息信号、人检测信息信号)。优先时隙T3例如每隔一个时隙设定有一个,其它时隙T1被设定为各种信息信号均可以发送的一般时隙T4。由此,交替地配置优先时隙T3和一般时隙T4。
参照图中带括弧的编号来说明本参考例的操作开关3A等的通信动作。操作开关3A等中的发送相同优先级的信息信号的无线子机之间通信动作是相同的,因此以这些无线子机中的一个无线子机为代表来说明其通信动作。例如,热线传感器4和照度传感器5中仅将热线传感器4作为代表进行说明。
(9)操作开关3A既可以在优先时隙T3中发送操作信息信号O1,也可以在一般时隙T4中发送操作信息信号O1。热线传感器4发送人检测信息信号E1的情况也同样。
(10)接收器2在从操作开关3A接收到操作信息信号O1时,在优先时隙T3中发送用于通知操作信息信号O1的接收完成的应答(Acknowledgement)信号A1。接收器2在从热线传感器4接收到人检测信息信号E1的情况下也同样地动作。
(11)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分别仅在一般时隙T4中发送气温信息信号P1和湿度信息信号P2。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分别例如每60个帧F1一次、即每60秒一次地在预先被分配的固定的一般时隙T4中定期地发送气温信息信号P1和湿度信息信号P2。分配给温度传感器6的一般时隙T4与分配给湿度传感器7的一般时隙T4互不相同。
(12)湿度传感器7例如被设定为每60个帧一次地在预先被分配的固定的一般时隙T4中发送湿度信息信号P2。因此,湿度传感器7即使在优先时隙T3中已成为能够发送湿度信息信号P2的状态,也会将发送待机直到下一个一般时隙T4为止,在一般时隙T4中发送湿度信息信号P2。温度传感器6也进行与其同样的发送处理。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分别例如每60个帧F1一次、即每60秒一次地在预先被分配的固定的一般时隙T4中定期地发送气温信息信号P1和湿度信息信号P2。分配给温度传感器6的一般时隙T4与分配给湿度传感器7的一般时隙T4互不相同。
(13)在热线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6分别在相同的一般时隙T4中发送了人检测信息信号E1和气温信息信号P1的情况下,信息信号会发生冲突。热线传感器4检测到在规定期间内未接收到应该由接收器2返送的应答信号A1的情况,基于该检测结果而检测到冲突。热线传感器4在检测到冲突时,在优先时隙T3中重新发送人检测信息信号。重新发送人检测信息信号的优先时隙T3既可以在优先时隙T3之中随机地决定,也可以是从检测到冲突起经过固定期间之后的优先时隙T3。在操作信息信号O1之间发生冲突、或者操作信息信号O1与其它信息信号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操作开关3执行与热线传感器4同样的处理。
在本参考例中,在操作开关3A等想要在相同时隙T1中发送优先级互不相同的信息信号时,在该时隙T1为优先时隙T3的情况下,只有想要发送优先级高的信息的无线子机能够进行发送。因而,通过使该无线子机发送信息信号,仅发送优先级高的信息。其结果,能够可靠地使优先级高的信息信号优先发送。
另外,优先时隙T3每隔一个时隙T1设定有一个,因此操作开关3、热线传感器4以及照度传感器5最晚也只需等待一个时隙T1就能够分别优先地发送操作信息信号O1、人检测信息信号E1以及照度检测信息信号。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参考例)
图13表示第二参考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A等的结构。控制用微机23(接收器2)在正在从操作开关3A等中的任一个接收信息信号时从操作开关3A等中的另外任一个接收到信息信号的情况下,在与前者的信息信号相比后者的信息信号的发送功率更高时,将前者的信息信号视作噪声成分。因而,控制用微机23通过滤波处理等来优先接收后者的信息信号。在与前者的信息信号相比后者的信息信号的发送功率更低时,控制用微机23优先继续进行前者的信息信号的接收,将后者的信息信号视作噪声成分。
控制用微机33等(操作开关3A等)分别具有对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的发送功率进行控制的发送功率控制电路33a、43a、53a、63a、73a(以下称为发送功率控制电路33a等)。
接着,除了图13以外还参照图14来说明本参考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动作。无线通信系统1中的发送功率的控制实际上是由控制用微机33等完成的,但是下面为了便于说明,以操作开关3A等为通信主体来进行说明。图14表示本参考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信号的优先级与发送功率的关系。操作开关3A等被设定成,从本机发送的信息信号的优先级越高,则其发送功率越大。根据优先级来阶段性地预先决定发送功率。
在优先级互不相同的信息信号的发送期间发生重叠的情况下,各信息信号的发送功率不同,接收器2优先接收发送功率大的信息信号。信息信号的优先级越高,则发送功率越大,因此接收器2优先接收优先级高的信息信号。在此,设发送期间发生重叠的信息信号为人检测信息信号和照度检测信息信号中的任一个与操作信息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优先接收操作信息信号,不接收其它信息信号,而发送了信息信号的热线传感器4和照度传感器5中的任一个由于在固定期间内未接收到应该从接收器2接收到的应答信号,因此检测到发送失败。发送失败的热线传感器4和照度传感器5中的任一个在经过随机的期间或者规定期间之后重新发送信息信号。
另一方面,在优先级相同的信息信号的发送期间发生重叠的情况下,详细地说,在人检测信息信号与照度检测信息信号的发送期间发生重叠的情况下,热线传感器4和照度传感器5检测到在固定期间内未接收到应该从接收器2返送的应答信号的情况。然后,热线传感器4和照度传感器5基于该检测,识别出发送的失败。热线传感器4和照度传感器5分别在经过随机的期间或者互不相同的固定期间之后重新发送各信息信号。
在本参考例中,即使在操作开关3A等之间优先级互不相同的多个信息信号的发送期间发生了重叠,也是高优先级的信息信号的发送功率大而低优先级的信息信号的发送功率小。因而,即使电波发生干扰而多个信息信号相重叠,相对于发送功率大的信息信号,发送功率小的信息信号也会被视作噪声成分,因此能够在接收器2中通过滤波处理等来去除该发送功率小的信息信号。其结果,能够使接收器2接收发送功率大的信息信号,能够可靠地使高优先级的信息信号优先发送。而且,无需为了使高优先级的信息信号优先发送而进行如以往那样的发送定时的管理,仅将发送功率设定得大即可,因此,包括软件在内,结构变得简单。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来说明具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控制系统。该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再次参照图1来说明其结构。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附图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标记。
图1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操作开关3,该操作开关3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各操作开关3A、3B同等的结构。但是,操作开关的数量并没有限定。另外,无线通信系统1代替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而具备将它们一体化所得的温湿度传感器8。但是,也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和照度传感器7。
操作开关3还具备动作时钟用振荡器34和电池35,热线传感器4还具备动作时钟用振荡器44和电池45,照度传感器5还具备动作时钟用振荡器54和电池55。另外,在照度传感器5中,照度传感器元件51定期地检测周围环境照度,无线发送接收电路52将表示由照度传感器元件51得到的检测照度的照度信息信号无线发送到接收器2。
温湿度传感器8具有定期地检测周围环境的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元件81以及将表示由温湿度传感器元件81得到的检测温湿度的温湿度信息信号无线发送到接收器2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82。另外,温湿度传感器8具有控制用微机83、动作时钟用振荡器84以及电池85。
以下,将操作开关3、热线传感器4、照度传感器5以及温湿度传感器8称为操作开关3等,将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42、52、82称为无线发送接收电路82等,将控制用微机33、43、53、83称为控制用微机33等。另外,将动作时钟用振荡器34、44、54、84称为动作时钟用振荡器34等,将电池35、45、55、85称为电池35等。
接收器2与操作开关3等之间的通信方式为时隙ALOHA方式,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周期性地无线发送用于规定时隙的信标信号。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接收从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周期性地无线发送的信标信号,与由该信标信号规定的时隙同步地向接收器2无线发送各种信息信号。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也与由其自身发送的信标信号所规定的时隙同步地向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发送各种信号。
控制用微机33等分别对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进行通信控制。动作时钟用振荡器34等分别由晶体振子等构成,产生控制用微机33等的动作时钟信号。操作开关3等分别由电池35等来驱动。
接着,作为操作开关3等中的代表,说明用于操作开关3的无线通信的详细结构。其详细结构与操作开关3等之间共同,省略关于操作开关3以外的无线子机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后述的各变形例也同样)。
图16的(a)、(b)表示操作开关3的详细结构。在图16的(a)中省略了电池35(参照图15)的图示。如图16的(a)所示,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具有:无线通信用振荡器32a,其产生用于决定发送对象的信号的输送频率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调制电路32b,其对发送对象的信号进行调制;以及解调电路32c,其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能够由无线通信用的LSI等构成,与天线36相连接。
无线通信用振荡器32a由晶体振子32d和PLL合成器32e构成,该PLL合成器32e对从晶体振子32d产生的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将该分频后的时钟信号作为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输出。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频率例如为几十[MHz]左右,频率比上述动作用时钟信号高。
调制电路32b使用从无线通信用振荡器32a输出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将调制后的信号的频率上变频为由该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决定的载波频率。该上变频后的信号从天线36无线发送。输送频率在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等之间是共同的,因此解调电路32c通过使用上述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对通过天线36得到的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并进行解调,能够恢复原来的信号。
如图16的(b)所示,控制用微机33具有使动作时钟用振荡器34振荡的振荡电路33b以及基于从振荡状态的动作时钟用振荡器34产生的动作时钟信号来进行计时的计时器33c。另外,控制用微机33具有芯部33d以及保存有芯部33d的动作程序的存储器33x(存储电路)。存储器33x保存有用于使用计时器33c来规定时隙的时隙规定程序33e,芯部33d按照时隙规定程序33e进行动作,作为时隙规定电路而发挥功能。另外,芯部33d从经解调电路32c解调所得的信号中检测在规定时隙时成为基准的信标信号。
计时器33c通过对动作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进行计数来进行计时,在每次计数到预先设定的基准时钟数时检测为经过了单位时间。
芯部33d基于信标信号的检测来计算由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接收信标信号的接收定时,以该接收定时为起点,使用计时器33c来规定时隙。时隙的时间长度是预先设定的,在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等之间是共同的。存储器33x能够由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
另外,一般来说,微机的动作中使用的动作时钟用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动作时钟信号的频率)的准确度和精度没有那么高。因而,若仅基于动作时钟信号来由计时器进行计时并基于其计时值来规定时隙,则存在以下担忧:伴随计时误差而时隙超前或滞后,与其它设备之间在通信定时上产生偏差,变得与其它设备之间通信不成立。
因此,控制用微机33还具有校正用计时器33f,以对计时器33c的计时值进行校正。另外,存储器33x中还保存有计时值校正程序33g,芯部33d按照计时值校正程序33g进行动作,作为计时值校正电路而发挥功能。
校正用计时器33f基于从无线通信用振荡器32a产生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来进行计时,通过对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进行计数来进行计时。一般来说,无线通信用振荡器遵循电波法的规定,被设计成以高准确度和高精度进行振荡,振荡频率(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频率)的准确度和精度远高于动作时钟用振荡器。因此,由校正用计时器33f得到的测量时间的准确度和精度远高于由计时器33c得到的测量时间。
因此,芯部33d基于校正用计时器33f的计时结果对计时器33c的计时值进行校正。通过这样,芯部33d基于从无线通信用振荡器32a产生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对上述计时值进行校正。
说明利用芯部33d的具体校正方法。芯部33d使用校正用计时器33f对每个由计时器33c计时的单位时间、例如1秒内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进行计数。然后,芯部33d基于该计数得到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对计时器33c的计时值进行校正。详细地说,芯部33d将在上述单位时间内计数得到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除以本来在单位时间内应该计数到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
说明通过该除法运算而求出的值。计时器33c当计数到基准时钟数的动作时钟信号时检测为经过了单位时间,因此,例如当动作时钟信号的周期变短时,预计由计时器33c计时的单位时间也变短。于是,在该单位时间内计数得到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C1变得比本来在单位时间内计数得到的时钟数C1’少。因此,通过将时钟数C1除以时钟数C1’,能够求出因误差引起的单位时间的变化率α。
芯部33d将该变化率α的倒数(通过上述除法运算得到的值的倒数)与动作用时钟信号的当前的基准时钟数相乘,将对通过该乘法运算所得的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得到的数重新设定为基准时钟数。通过该设定,计数到基准时钟数的动作时钟信号时的经过时间变得更接近本来的单位时间。
芯部33d周期性地执行对计时器33c的计时值的校正处理。为了削减消耗电力,芯部33d仅在该校正处理时使校正用计时器33f为驱动状态。
芯部33d对作为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的发送对象的信号附加操作开关3的固有识别信息以作为发送源识别信息,另外,附加接收器2的固有识别信息以作为发送目的地识别信息。然后,设由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接收到的信号中所附加的发送目的地的固有识别信息与操作开关3的固有识别信息一致,且发送源的固有识别信息与预先通过设定器等输入的接收器2的固有识别信息一致。此时,芯部33d使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执行下变频和解调处理。在控制用微机23中也与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之间进行这种用于识别发送源和发送目的地的处理。
接着,除了图13和图14以外,还参照图17来详细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动作。图17表示无线通信系统1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动作例。无线通信系统1内的通信实际上是在分别构成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等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之间进行的,但是下面为了便于说明,以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等为通信主体来进行说明。
无线通信系统1的通信方式为时隙ALOHA方式,即,将通信时间按固定长度的帧F1进行分割,将各帧F1分割为多个固定时间长度的时隙,以时隙T1为单位来进行通信。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等与时隙T1同步地在任意的时隙T1中或在预先被分配的时隙T1中发送信号。
接收器2生成用于规定时隙T1的信标信号B1,并无线发送到操作开关3等,操作开关3等接收该信标信号B1。接收器2和操作开关3等分别基于所发送的信标信号B1和所接收到的信标信号B1来规定时隙T1,建立与时隙T1的同步。为了能够持续且正确地进行同步建立,周期性地、详细地说是每个帧F1发送一次信标信号B1。信标信号B1配置于各帧F1的开头。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帧F1的最末尾没有设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空闲期间T2(参照图4),但是也可以设置该空闲期间T2。另外,一个帧F1中的时隙T1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数量。
操作开关3在手柄31被操作时,在紧接其后的时隙T1中向接收器2发送操作信息信号O1。热线传感器4在通过热线传感器元件41检测到人的存在时,在紧接其后的时隙T1中向接收器2发送人检测信息信号E1。
照度传感器5例如每60个帧F1一次地在预先被分配的固定的时隙T1中定期地发送照度信息信号L1。温湿度传感器8也例如每60个帧F1一次地在预先被分配的固定的时隙T1中定期地发送温湿度信息信号P3。被分配给照度传感器5的时隙T1与被分配给温湿度传感器8的时隙T1被设定成互不相同。
接收器2在从操作开关3等接收到各种信息信号时,在接收到该信息信号的时隙T1中将应答(Acknowledgement)信号A1返送给发送源的操作开关3等来进行应答。应答信号A1是用于通知各信息信号的接收完成的信号。
在操作开关3等中,由各自的控制用微机的芯部(与芯部33d结构相同)预测由接收器2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由于被规定成从接收器2每个帧F1发送一次地定期发送信标信号,因此能够基于该规定来预测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另外,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仅在所预测的该发送定时以及发送各种信息信号后想要从接收器2接收应答信号A1的时隙T1切换为驱动状态,以抑制电池35等的消耗。然后,切换为驱动状态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执行信标信号B1和应答信号A1的接收处理。通过由控制用微机33等启动从电池35等向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的供电来进行上述的切换。另外,上述的接收处理包括对通过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解调处理。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也可以每预先设定的多个帧F1进行一次向驱动状态的切换而不是在每个帧F1进行一次向驱动状态的切换,以进一步抑制电池35等的消耗。
另外,为了接收信标信号B1,首先,需要检测从接收器2发送信标信号B1的定时。为此,操作开关3等当被接通电源时至少在一个帧F1的期间内执行接收处理。此时,如果接收器2的电源也处于接通状态,则从接收器2每个帧F1发送一次信标信号B1,因此操作开关3等在上述期间内至少能够接收一次信标信号B1。然后,操作开关3等能够检测到由接收器2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在电源接通后,在最初检测到该发送定时之后,操作开关3等预测由接收器2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在所预测的该发送定时为了接收信标信号B1而变为能够进行接收处理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计时器33c使用控制用微机33的动作时钟信号进行计时,因此与使用频率比动作时钟信号高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来进行计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计时器33c的消耗电流。另外,使用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对计时器33c的计时进行校正,一般来说,产生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无线通信用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高准确度且高精度,因此能够提高计时精度。其结果,能够降低与接收器2之间的时隙T1的偏差,能够提高通信精度。
另外,控制用微机33中安装有时隙规定程序33e和计时值校正程序33g。然后,芯部33d按照这些程序,进行时隙T1的规定、动作时钟信号和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的计数、以及用于重新设定动作时钟信号的基准时钟数的运算。因此,无需另外设置专用于时隙规定的门电路(逻辑电路)、专用于计数的门电路以及专用于运算的门电路。因而,与图36的(a)、(b)所示的无线子机相比,能够降低部件数量,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和小型化。
另外,动作时钟用振荡器34的振荡频率依赖于温度变化而增减,但是,由于利用芯部33d周期性地对计时器33c的计时值进行校正,因此即使温度发生变化,也能够减少该变化所引起的计时值误差。
另外,校正用计时器33f仅在对计时器33c的计时值进行校正时被驱动,因此能够减少校正用计时器33f的消耗电力。校正用计时器33f基于高频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而驱动,消耗电流多,因此若仅在特定时刻驱动则省电效果大。另外,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也仅在特定时刻被设为驱动状态,因此与始终设为驱动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的电力消耗。
此外,热线传感器4、照度传感器5以及温湿度传感器8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结构也与操作开关3共同,因此能够得到与操作开关3的效果同等的效果(以下的各变形例中也同样)。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各变形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各变形例中对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构件附加同一标记。另外,仅叙述各变形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图18的(a)、(b)表示第一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操作开关3的结构和该操作开关3的控制用微机的内部结构。在本变形例中,操作开关3还具有测量操作开关3自身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元件37。存储器33x中保存有用于基于该测量温度来校正计时误差的温度补偿程序33h和表(以下称为校正用表)38。芯部33d按照温度补偿程序33h进行动作,作为温度补偿电路而发挥功能。通过该功能,芯部33d以比校正周期短的周期使温度传感器元件37测量上述温度,在由温度传感器元件37得到的本次的测量温度相对于上一次的测量温度的变化量或变化率为阈值以上时,执行计时值的校正处理。
校正用表38是使操作开关3的温度带与计时器33c的计时误差相对应所得的表。该计时误差以上述的单位时间的变化率α来表示。芯部33d在测量温度包含于校正用表中的温度带的情况下,参照校正用表38,基于与该温度带相对应的计时误差对计时值进行校正。另一方面,在测量温度不包含于校正用表38中的温度带的情况下,芯部33d测量计时器33c的计时误差,将测量温度与计时误差相对应地追加记录到校正用表38中,基于计时误差对计时值进行校正。此外,优选的是,除操作开关3以外的无线子机中也分别具备与本变形例的操作开关3同等的结构。另外,期望的是,在温湿度传感器8中,温湿度传感器元件81一并具备与温度传感器元件37同等的结构。
在本变形例中,设在芯部33d的校正周期内,温度的变化量或变化率超过阈值地急剧变化,由于动作时钟用振荡器34的温度依赖性而计时器33c的计时值发生了变动。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迅速校正计时值,而不必等到下一次周期校正。因而,能够抑制温度变化对计时的影响,能够实现计时精度的提高。
另外,当由温度传感器元件37得到的测量温度包含于表中的温度带时,在对计时器33c的计时值进行校正时无需测量其计时误差。因此,能够减少计时误差的测量次数,能够削减该测量所消耗的电力。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第二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操作开关3等的电路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再次参照图15来说明它们的电路结构。
图19表示第二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结构,图20表示该无线通信系统1中的接收器的通信动作。本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多个接收器2A、2B、2C(以下总称为接收器2A等),该多个接收器2A、2B、2C具有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器2同等的结构。另外,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分别由操作开关3等构成的三组G1、G2、G3(以下总称为组G1等)。
在本变形例中,假设以使接收器2A等的信号到达范围大致不重叠的方式设置接收器2A等的情况,组G1等分别与接收器2A等相对应。设备控制系统10内的接收器和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数量。另外,各组G1等也可以不包括操作开关3等中的全部,而只包括任一个。
组G1等分别通过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参照图15)接收从相对应的接收器2A等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无线发送的信标信号。通过在接收器2A等的信号到达范围内分别配置组G1等并设定成接收器2A等与组G1等能够相互进行通信,来进行上述的对应。
各接收器2B、2C的控制用微机23安装有对信标信号的发送定时进行校正的发送定时校正程序23a。这些控制用微机23按照发送定时校正程序23a进行动作,作为发送定时控制用微机23而发挥功能。该功能在后面叙述。
接收器2A等构成为利用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发送信标信号的发送定时互不重复。详细叙述该结构。接收器2A等之间的通信是通过有线通信电路22进行的,但是将其省略而以接收器2A等为通信主体来进行说明。
预先对接收器2A等中的某一个接收器进行设定,使其作为基站在接收器2A等中最初发送信标信号B1,在此,例如设将接收器2A设定为基站。而且,在其它接收器中设置有用于设定信标信号B1的发送顺序的未图示的设定操作开关。
接收器2A在最初无线发送信标信号B1时,将表示其发送定时的信标发送通知信号经由传输单元11(再次参照图1)发送到接收器2B、2C。接收器2B、2C接收该信标发送通知信号,基于所接收到的该信标发送通知信号,隔开以发送定时互不重叠的方式预先设定的间隔,以由设定操作开关设定的发送顺序无线发送信标信号B1。因而,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在接收器2A等之间不重复。上述间隔为时隙T1的整数倍,因而,在各接收器2A等之间,由信标信号B1规定的时隙T1相同步,利用时隙T1对时间进行分割的定时对齐。
接收器2A等分别在最初无线发送信标信号B1之后,以其发送定时为基准,独立地进行计时来规定时隙T1,周期性地发送信标信号B1。因此,接收器2A等有时会由于计时误差而导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早于或晚于正规的定时,从而存在接收器2A等之间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发生重叠的担忧。
例如,设如图21所示,接收器2B中的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发生延迟而在接收器2B、2C之间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一部分发生重叠。此时,若各接收器2B、2C的信号到达范围有相互重叠的区域,则在该区域中信标信号B1会发生干扰。因而,例如,若在该区域内存在与接收器2C相对应的无线子机,则即使该无线子机在由接收器2C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进行接收处理,也难以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中检测到来自接收器2C的信标信号。
因此,作为其对策,接收器2A按每规定的多个帧F1在信标信号B1的无线发送时将信标发送通知信号有线发送到接收器2B、2C。然后,接收器2B、2C接收该信标发送通知信号,控制用微机23作为发送定时校正电路,基于所接收到的该信标发送通知信号来决定利用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的校正量。详细地说,控制用微机23基于所接收到的该信标发送通知信号来求出应该发送信标信号B1的本来的发送定时,将所求出的该本来的发送定时与信标信号B1的当前的发送定时进行比较。在两者之间存在时间差时,控制用微机23将该时间差决定为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的校正量。
控制用微机23针对每帧F1生成校正信息,该校正信息表示所决定的该校正量、以及从当前起的第几次的帧F1中对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进行校正。另外,控制用微机23按每帧F1将所生成的该校正信息包含在信标信号B1内的有效载荷中来利用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通知给操作开关3等,直到即将发送预定对发送定时进行校正的信标信号B1之前的帧F1为止。然后,控制用微机23以如下方式进行校正:在想要发送预定对发送定时进行校正的信标信号B1时,使其发送定时提早或推迟校正量,由此使该发送定时与本来的发送定时一致。
各操作开关3等的规定电路基于从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通知并利用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等接收到的校正信息来掌握对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进行校正的次数的帧F1及其校正量。然后,规定电路基于这些信息,对上述的次数以后的帧F1中的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的预测值进行校正。
在本变形例中,能够使从接收器2A等中的相邻的接收器彼此发送的信标信号互不干扰。因此,在这些接收器之间能够使用相同的输送频率来与分别对应的组G1的操作开关3等正确地交换信号。因而,能够有效地灵活使用无线通信系统的有限的频带。
另外,即使接收器2B、2C中的某一个变更了信标信号的发送定时,与该接收器对应的组G1的操作开关3等也能够基于从该接收器通知的校正信息来跟踪发送定时的变更。因而,能够使得接收器2B、2C与操作开关3等之间难以产生时隙T1的偏差,能够提高通信精度。
(参考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参考方式所涉及的设备控制系统。图22表示本参考方式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对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同等的结构附加相同标记,省略说明。
设备控制系统10具备接收器2、操作开关3、热线传感器4、传输单元11、照明器具12A、12B、12C(被控制设备)以及照明控制终端14(控制设备)。接收器2接收从热线传感器4发送的无线信号。传输单元11将由接收器2接收到的信号传输到照明控制终端14。照明控制终端14基于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来控制照明器具12的启动关闭。另外,除了操作开关3以外,设备控制系统10还具备有线操作开关9来作为用于对照明器具12A等的启动关闭进行操作的操作器。下面,将照明器具12A、4B、4C总称为照明器具12A等。照明器具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数量。
在由用户使用操作开关3进行了用于启动关闭照明器具12A等的操作时,操作开关3将表示其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信号无线发送到接收器2。接收器2接收该操作信息信号,传输单元11将所接收到的该操作信息信号传输到照明控制终端14。在进行了上述操作时,有线操作开关9将表示其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信号有线发送到传输单元11,传输单元11将该操作信息信号传输到照明控制终端14。照明控制终端14基于由传输单元11传输的操作信息信号对照明器具12A等进行启动关闭控制。设备控制系统10中也可以仅设置有操作开关3和有线操作开关9中的某一方。
图23表示本参考方式的设备控制系统10中的接收器2、操作开关3以及热线传感器4各自的详细结构。热线传感器4具有上述的热线传感器元件41、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控制用微机43以及电池45。控制用微机43具有计时器43a,进行与由计时器43a得到的测量时间相应的通信控制。操作开关3具有上述的手柄31、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控制用微机33以及电池35。接收器2具有上述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有线通信电路22以及控制用微机23。
图24表示控制用微机43(热线传感器4)对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的通信控制的过程。在通过热线传感器元件41检测到人的存在时(S11,“是”),控制用微机43使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发送用于启动被控制设备的启动信号(S12),使用计时器43a来测量该发送后的经过时间(S13)。
在由计时器43a得到的测量时间达到规定的启动保持期间之前(S14,“否”)热线传感器元件41再检测到人的存在时(S15,“是”),控制用微机43不使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发送启动信号。另外,控制用微机43对由计时器43a得到的测量时间进行复位(S16),重新开始使用计时器43a进行上述的经过时间的测量(S17)。通过该重新开始,实际上对通过S16的处理将测量时间复位后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在热线传感器没有再检测到热辐射体时(S15,“否”),控制用微机43返回到S14的处理。
在由计时器43a得到的测量时间达到了启动保持期间时(S14,“是”),控制用微机43使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发送用于关闭照明器具12A等的关闭信号。
图25表示利用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发送启动信号和关闭信号的发送定时。在热线传感器元件41检测到人的存在时,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发送启动信号。之后,在热线传感器元件41在人检测期间T5内持续检测到人的存在的情况下,在该期间内,重复进行以下动作:对由计时器43a得到的测量时间进行复位;重新开始利用计时器43a对经过时间进行测量。然后,在热线传感器元件41检测不到人的存在之后,在没有由热线传感器元件21再检测到人体而由计时器43a得到的测量时间达到启动保持期间T6时,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发送关闭信号。
另外,假设以下的情况:在由热线传感器4发送启动信号而照明器具12A等基于该启动信号启动之后,在启动保持期间T6经过之前由用户使用操作开关3或有线操作开关9进行用于关闭照明器具12A等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无需由热线传感器4发送关闭信号。
再次参照图1和图2来说明进行了上述操作时的控制。传输单元11在从有线操作开关9接收到表示上述操作的信号时,将该信号传输到接收器2。在接收器2中,有线通信电路22接收该信号,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将表示照明器具12A等变为关闭的状态信息信号发送到热线传感器4。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在从操作开关3接收到表示上述操作的信号时,也将状态信息信号发送到热线传感器4。
图26表示此时由控制用微机43(热线传感器4)执行的控制处理。控制用微机43在正在利用计时器43a对发送启动信号后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时(S21,“是”)通过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接收到状态信息信号时(S22,“是”),使上述测量中止(S23)。如果是通常情况,则在由计时器43a得到的测量时间达到启动保持期间时发送关闭信号,因此上述测量被中止,由此,即使测量时间达到启动保持期间,也不再发送关闭信号。另外,控制用微机43使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恢复为能够发送启动信号的原始状态(S24)。通过该状态切换,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变为在热线传感器元件41检测到人的存在时发送启动信号的状态。
接着,除了图22和图23以外,还参照图27来说明热线传感器4和操作开关3(以下总称为热线传感器4等)与接收器2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遵循该通信方式的通信动作。图27表示上述通信方式和通信动作例。上述通信实际上是在分别构成接收器2和热线传感器4等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42、32之间进行的,但是下面为了便于说明,以接收器2和热线传感器4等为通信主体来进行说明。
上述通信方式为时隙ALOHA方式,即,将通信时间按固定长度的帧F1进行分割,将各帧F1分割为多个固定时间长度的时隙,以时隙T1为单位来进行通信。热线传感器4等与时隙T1同步地在任意的时隙T1中发送信号。
接收器2生成用于规定时隙T1的信标信号B1,并无线发送到热线传感器4等,热线传感器4等接收该信标信号B1。接收器2和热线传感器4等分别基于所发送的信标信号B1和所接收到的信标信号B1来规定时隙T1,与时隙T1进行同步。为了能够持续且正确地进行同步建立,周期性地、详细地说是每个帧F1发送一次信标信号B1。信标信号B1配置于各帧F1的开头,将从信标信号B1到紧挨着下一个信标信号B1之前的时隙T1为止设定为一个帧F1。时隙T1中规定有规定的下行专用时隙T7,该下行专用时隙T7在后面叙述。一个帧F1中的时隙T1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数量。
若是启动信号则热线传感器4在检测到人时将启动信号E2发送到接收器2,若是关闭信号则热线传感器4在紧接着启动保持期间经过时之后的时隙T1中将关闭信号E2发送到接收器2。操作开关3在用户使用手柄31对照明器具12A等的启动关闭进行操作时,在紧接着该操作之后的时隙T1中将表示其操作内容的操作信息信号O1发送到接收器2。
接收器2在从热线传感器4等接收到信号时,在接收到该信号的时隙T1中将应答(Acknowledgement)信号A1返送给发送源的热线传感器4或操作开关3来进行应答。应答信号A1是用于通知各信息信号的接收完成的信号。
热线传感器4等(控制用微机43、33)预测由接收器2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由于被规定成从接收器2每个帧F1发送一次地定期发送信标信号,因此能够基于该规定来预测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32仅在所预测的该发送定时、发送信号后想要从接收器2接收应答信号A1的时隙T1以及下行专用时隙T7切换为驱动状态,以抑制电池45、35的消耗。然后,切换为驱动状态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32执行信标信号B1和应答信号A1的接收处理。通过由控制用微机43、33启动从电池45、35向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32的供电来进行上述的切换。另外,上述的接收处理是对通过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处理,包括解调处理。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32也可以每预先设定的多个帧F1进行一次向驱动状态的切换而不是在每个帧F1进行一次向驱动状态的切换,以进一步抑制电池45、35的消耗。
另外,为了与从接收器2发送信标信号B1时相配合地进行接收处理,首先,需要检测其发送定时。因此,热线传感器4等当被接通电源时至少在一个帧F1的期间内执行接收处理。此时,如果接收器2的电源也处于接通状态,则从接收器2每个帧F1发送一次信标信号B1,因此热线传感器4等在上述期间内至少能够接收一次信标信号B1。然后,热线传感器4等能够检测到由接收器2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在电源接通后,在最初检测到该发送定时之后,热线传感器4等预测由接收器2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在所预测的该发送定时为了接收信标信号B1而执行接收处理。
图28表示接收器2发送表示照明器具12A等变为关闭的状态信息信号的定时。接收器2在下行专用时隙T7中向热线传感器4发送状态信息信号I1。下行专用时隙T7是仅允许从接收器2向热线传感器4发送信号的时隙,设置于每个帧F1,将各帧F1中的一个固定时隙设定为下行专用时隙T7。热线传感器4当在下行专用时隙T7中接收到状态信息信号I1时,在其下一个时隙中向接收器2发送表示接收到状态信息信号I1的应答信号A1。
图29表示控制用微机43(热线传感器)在下行专用时隙T7中执行的控制处理。控制用微机43在下行专用时隙T7中(S31,“是”)执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的接收处理(S32),测量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的接收水平(S33)。在所测量到的该接收水平为阈值以上时(S34,“是”),控制用微机43继续进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的接收处理(S35)。另一方面,在所测量到的接收水平未达到阈值时(S34,“否”),控制用微机43中止上述接收处理(S36)。
在此,说明以往的设备控制系统的问题点。在以往的设备控制系统中,如图30所示,当检测到人的存在时(S101,“是”),发送用于启动照明器具的启动信号(S102)。然后,热线传感器如图31所示那样在人检测期间T5内每隔规定时间发送一次启动信号(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的特开平10-69985号公报)。因而,热线传感器在人检测期间T5内反复无线发送启动信号,因此存在热线传感器的消耗电力增加的问题。
与此相对,在本参考方式中,利用热线传感器元件41来检测人,在从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发送启动信号之后,在启动保持期间T6经过之前即使通过热线传感器元件41再检测到人,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也不发送启动信号。因而,能够减少热线传感器4中的启动信号的发送次数。因此,能够降低热线传感器4的消耗电力,作为其结果,能够减少电池45的电力消耗,能够延长能够利用电池45驱动热线传感器4的期间。另外,能够减少无线通信的通信量。
另外,在由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发送启动信号之后经过了启动保持时间T2时,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发送关闭信号,因此能够基于该关闭信号来关闭照明器具12A等。因而,能够防止照明器具12A等仍处于启动状态,能够适当地控制照明器具12A等的启动关闭。
另外,在热线传感器元件41检测到人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发送了启动信号之后,在启动保持期间T6经过之前热线传感器元件41再次检测到人时,实质上延长了启动保持期间T6。因而,能够使照明器具12A等的启动关闭控制进一步极为细致地适应现状。
另外,即使在热线传感器4发送了启动信号之后在发送关闭信号之前用户对操作开关3或有线操作开关9进行操作来关闭照明器具12A等并在之后再次检测到人,热线传感器4也能够立即发送启动信号。因而,能够再次启动照明器具12A等,能够与由热线传感器4进行的人的检测相应地可靠地启动照明器具12A等。
另外,接收器2在下行专用时隙T7中发送状态信息信号I1,因此热线传感器4为了接收状态信息信号I1,只要仅在下行专用时隙T7中执行接收处理即可,能够降低状态信息信号I1的接收所需的电力。另外,在虽然热线传感器4在下行专用时隙T7中执行接收处理、但接收器2未发送状态信息信号I1而接收水平未达到阈值时,中止接收处理,因此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另外,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32仅在特定的时刻被设为驱动状态,因此与始终为驱动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32对电池45、35的电力消耗。另外,热线传感器4和操作开关3是由电池45、35驱动的,因此不需要进行供电线的布线工程,设备控制系统10的引入变得容易。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上述参考方式的各变形例所涉及的设备控制系统。对与上述参考方式相同的结构构件附加同一标记,仅说明与上述参考方式不同的部分。
(参考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图32表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在本变形例的设备控制系统10中,具有与上述参考方式的热线传感器4同等的结构的热线传感器设置有N(例如N=3)个。N只要是2以上的整数即可。N个固有识别号以对一个热线传感器仅分配一个固有识别号的方式被分别分配给这些热线传感器4A、4B、4C(以下总称为热线传感器4A等)。期望该N个固有识别号被设定成分别除以N时的余数互不相同。另外,设备控制系统10具有有线操作开关9A、9B、9C(以下称为有线操作开关9A等),该有线操作开关9A、9B、9C具有与上述参考方式的有线操作开关9同等的结构。
热线传感器4A和有线操作开关9A与照明器具12A相对应,在用户对有线操作开关9A进行了操作时或热线传感器4A检测到人时,照明器具12A启动关闭。另外,热线传感器4B和有线操作开关9B与照明器具12B、以及热线传感器4C和有线操作开关9C与照明器具12C具有与上述同样的对应关系。因此,会发生以下的情况:在热线传感器4A等分别发送用于启动照明器具12A等的启动信号之后,在发送关闭信号之前,通过有线操作开关9A等关闭照明器具12A等。
本变形例的接收器2和热线传感器4A等构成为设想这种情况的结构,再次参照图23并使用图33来说明该结构。图33表示本变形例中由接收器2发送状态信息信号I1的发送定时。
接收器2以N个帧F1为一个帧群SF1,按每帧F1将表示帧F1在帧群SF1中的顺序的顺序信息包含在信标信号B1中来通知给热线传感器4A。由此,热线传感器4A等只要接收一次信标信号B1,就能够掌握当前的帧F1在帧群SF1中的顺序。
接收器2在想要向热线传感器4A等中的某一个发送状态信息信号I1时,将使该热线传感器的固有识别号除以N所得的余数的值设为M。然后,接收器2在帧群SF1中的第M个帧的下行专用时隙T7中发送状态信息信号I1。通过这样,接收器2在互不相同的帧F1的下行专用时隙T7中向热线传感器4A等发送状态信息信号I1。
设在某一个帧F1中,基于从接收器2通知的顺序信息而掌握的上述帧的顺序与将控制用微机43所具备的热线传感器4A等的固有识别号除以N所得的余数的值一致。此时,在热线传感器4A等中,控制用微机43在帧F1的下行专用时隙T7中执行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的接收处理。
在此,说明从接收器2和热线传感器4A等发送的信号(以下称为发送信号)。该发送信号的帧结构与图11所示的帧结构共同(再次参照图11)。接收器2的发送信号的唯一字b2与各热线传感器4A等的发送信号的唯一字b2被设定为互不相同。
在本变形例中,各热线传感器4A等在N个帧F1中的一个帧F1的下行专用时隙T7中执行接收处理,因此与在每个帧F1的下行专用时隙T7中执行接收处理的情况相比,消耗电力更少。另外,与帧F1的长度无关地决定用于在各热线传感器4A等中接收状态信息信号I1的接收处理的执行周期,因此即使变更帧F1的长度设定,也不需要对该执行周期的设定进行变更。
另外,接收器2的发送信号的唯一字b2与各热线传感器4A等的发送信号的唯一字b2互不相同。因此,在各热线传感器4A等在下行专用时隙T7中执行了接收处理时,能够迅速地判定出正在接收的信号是来自接收器2的信号而应该继续接收处理、还是正在接收的信号是来自其它热线传感器的信号而应该中断接收处理。
(参考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图34表示第二变形例的设备控制系统中的接收器、操作开关和热线传感器的结构,图35表示该设备控制系统中的接收器的通信动作。本变形例的设备控制系统10具备具有与上述参考方式的接收器2同等的结构的多个接收器2A、2B、2C(以下总称为接收器2A等)。另外,设备控制系统10具备具有与上述参考方式的热线传感器4同等的结构的多个热线传感器4A、4B、4C(以下总称为热线传感器4A等)。并且,设备控制系统10具备具有与上述参考方式的操作开关3同等的结构的多个操作开关3A、3B、3C(以下总称为操作开关3A等)。一个热线传感器与一个操作开关构成一组,热线传感器4A等和操作开关3A等构成组G4、G5、G6(以下总称为组G1等)。
在本变形例中,假设以使接收器2A等的信号到达范围大致不重叠的方式设置接收器2A等的情况,组G4等分别与接收器2A等相对应。设备控制系统10内的接收器和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数量。下面,各热线传感器4A等和各操作开关3A等如上所述那样结构与上述参考方式的热线传感器4和操作开关3相同,因此再次参照图23来进行说明。
组G4等分别通过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32接收从相对应的接收器2A等的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无线发送的信标信号。通过在接收器2A等的信号到达范围内分别配置组G4等并设定成接收器2A等与组G4等能够相互进行通信,来进行上述的对应。
各接收器2B、2C的控制用微机43安装有对信标信号的发送定时进行校正的发送定时校正程序23a。这些控制用微机43按照发送定时校正程序23a进行动作,作为发送定时校正电路而发挥功能。该功能在后面叙述。
如图35所示,接收器2A等被设定为利用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互不重复。另外,接收器2A等被设定为下行专用时隙T7的定时相互一致、并与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不重复。
在此,对用于使得在接收器2A等之间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互不重复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接收器2A等之间的通信是通过有线通信电路22进行的,但是将其省略而以接收器2A等为通信主体来进行说明。
预先对接收器2A等中的某一个接收器进行设定,使其作为基站在接收器2A等中最初发送信标信号B1,在此,例如设将接收器2A设定为基站。而且,在其它接收器中设置有用于设定信标信号B1的发送顺序的未图示的设定操作开关。
接收器2A在最初无线发送信标信号B1时,将表示其发送定时的信标发送通知信号经由传输单元11(再次参照图22)发送到接收器2B、2C。接收器2B、2C接收该信标发送通知信号,基于所接收到的该信标发送通知信号,隔开以发送定时互不重叠的方式预先设定的间隔,以由设定操作开关设定的发送顺序无线发送信标信号B1。因而,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在接收器2A等之间不重复。上述间隔为时隙T1的整数倍,因而,在各接收器2A等之间,由信标信号B1规定的时隙T1相同步,利用时隙T1对时间进行分割的定时对齐。
接收器2A等分别在最初无线发送信标信号B1之后,以其发送定时为基准,独立地进行计时来规定时隙T1,周期性地发送信标信号B1。因此,接收器2A等有时会由于计时误差而导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早于或晚于正规的定时,从而存在接收器2A等之间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发生重叠的担忧。
例如,设接收器2B中的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发生延迟而在接收器2B、2C之间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一部分发生重叠。此时,若各接收器2B、2C的信号到达范围有相互重叠的区域,则在该区域中信标信号B1会发生干扰。因而,例如,若在该区域内存在与接收器2C相对应的无线子机,则即使该无线子机在由接收器2C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进行接收处理,也难以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中检测到来自接收器2C的信标信号。
因此,作为其对策,接收器2A按每规定的多个帧F1在信标信号B1的无线发送时将信标发送通知信号有线发送到接收器2B、2C。然后,接收器2B、2C接收该信标发送通知信号,控制用微机23作为发送定时校正电路,基于所接收到的该信标发送通知信号来决定利用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发送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的校正量。详细地说,控制用微机23基于所接收到的该信标发送通知信号来求出应该发送信标信号B1的本来的发送定时,将所求出的该本来的发送定时与信标信号B1的当前的发送定时进行比较。在两者之间存在时间差时,控制用微机23将该时间差决定为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的校正量。
控制用微机23针对每帧F1生成校正信息,该校正信息表示所决定的该校正量、以及从当前起的第几次的帧F1中对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进行校正。另外,控制用微机23按每帧F1将所生成的该校正信息包含在信标信号B1内的有效载荷中来利用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通知给组G5、G6,直到即将发送预定对发送定时进行校正的信标信号B1之前的帧F1为止。然后,控制用微机23以如下方式进行校正:在想要发送预定对发送定时进行校正的信标信号B1时,使其发送定时提早或推迟校正量,由此使该发送定时与本来的发送定时一致。
组G5、G6的控制用微机43、33基于从无线发送接收电路21通知并利用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2、32接收到的校正信息来掌握对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进行校正的次数的帧F1及其校正量。然后,规定电路基于这些信息,对上述的次数以后的帧F1中的信标信号B1的发送定时的预测值进行校正。
在此,对接收器2A等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进行说明。该帧结构与图11所示的帧结构共同(再次参照图11)。接收器2A等的发送信号的唯一字b2被设定为按每个接收器而互不相同。
在本变形例中,能够使从接收器2A等中的相邻的接收器彼此发送的信标信号互不干扰。因此,即使在这些接收器2A等之间使用相同的输送频率,也能够与分别对应的组G4等正确地进行通信。因而,能够有效地灵活使用有限的频带。
另外,设存在接收器2A等的信号到达范围相互重叠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在该区域内从接收器在下行专用时隙T7中发送的状态信息信号I1与信标信号B1以及从热线传感器4A等或操作开关3A等向接收器2A等发送的上行信号发生冲突。因而,能够可靠地使热线传感器4A等接收到状态信息信号。此外,各接收器2A等在下行专用时隙T7中发送状态信息信号I1的频度相当低,因此即使在接收器2A等之间使下行专用时隙T7的定时一致,状态信息信号I1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低。
另外,在各热线传感器4A等在下行专用时隙T7中执行接收处理时,可以得到下面的效果。即,各热线传感器4A等能够迅速地判定出正在接收的信号是来自接收器2A等中的对应的接收器的信号而应该继续接收处理、还是正在接收的信号是来自除对应的接收器以外的接收器的信号而应该中断接收处理。
另外,即使接收器2B、2C中的某一个变更了信标信号的发送定时,组G5、G6中的与该接收器对应的组也能够基于从该接收器通知的校正信息来跟踪发送定时的变更。因而,能够使得接收器2B、2C与组G5、G6之间难以产生时隙T1的偏差,能够提高通信精度。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的结构,能够根据使用目的而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也可以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各变形例以及各参考例中的任一个与其它任一个进行组合。
另外,接收器2与照明控制终端14和空调控制终端15之间的布线方式也可以是基于DLC(Data Link Control:数据链路控制)的方式。另外,它们之间的通信方式也可以是时分多址接入(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另外,上述通信方式也可以是如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式那样的非同步竞争优先控制方式。另外,上述通信方式也可以是使用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频分多址接入方式,还可以是上述各种连接方式的混合型。
另外,也可以使操作开关3、热线传感器4、照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以及湿度传感器7中的任意两个以上合为一体,共用无线发送接收电路和控制用微机。而且,也可以在从该无线发送接收电路发送多个信息信号时,由上述控制用微机自动判断各信息信号的优先级,优先发送优先级高的信息信号。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参考例中的信标信号也可以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同等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气温信息信号和湿度信息信号在一般时隙T4中被发送,因此也可以将数据部b7的位串的位数设定为与一般时隙T4相同的数量,一般时隙按其编号顺序分别与上述位串的各位相对应。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温度传感器元件37的测量对象的温度也可以是热线传感器4内或热线传感器4外的环境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校正用表38被设定为使热线传感器4内或热线传感器4外的环境的温度带与芯部33d的计时误差相对应所得的表。
另外,在参考方式中,被控制设备和控制设备也可以是空调设备及对该空调设备的启动关闭进行控制的空调控制终端。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11-036453号、2011-036455号、2011-036458号、2012-035726号以及2012-035729号,其内容通过参照上述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和附图来被编入本申请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1:无线通信系统;2:无线接收器(无线母机);23:控制用微型计算机(发送定时校正电路);3:操作开关(无线子机、操作器);32:无线发送接收电路;32a:无线通信用振荡器;33:控制用微型计算机;33b:计时器;33c:芯部(时隙规定电路、计时校正电路、温度补偿电路);33x:存储器(存储电路);34:动作时钟用振荡器;37:温度传感器元件;38:校正用表;4:热线传感器(无线子机、事件检测传感器);42:无线发送接收电路;43:控制用微型计算机;44:动作时钟用振荡器;5:照度传感器(无线子机、事件检测传感器);52:无线发送接收电路;53:控制用微型计算机;54:动作时钟用振荡器;6:温度传感器(无线子机、定期测量传感器);62:无线发送接收电路;63:控制用微型计算机;64:动作时钟用振荡器;7:湿度传感器(无线子机、定期测量传感器);8:温湿度传感器(无线子机);A1:应答信号(用于通知操作信息信号或事件信息信号的接收完成的应答信号);B1:信标信号;O1:操作信息信号;E1:人检测信息信号(事件信息信号);P1:气温信息信号(物理量信息信号);P2:湿度信息信号(物理量信息信号);T1:时隙;t1:载波侦听期间。

Claims (11)

1.一种无线子机,具备:无线发送接收电路,其接收从无线母机周期性地无线发送的信标信号,与由上述信标信号规定的时隙同步地向上述无线母机无线发送各种信号;微型计算机,其对上述无线发送接收电路中的各种信号的发送处理进行控制;以及动作时钟用振荡器,其产生上述微型计算机的动作时钟信号,该无线子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发送接收电路具有产生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无线通信用振荡器,该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用于决定发送对象的信号的输送频率,
上述微型计算机具有:计时器,其基于从上述动作时钟用振荡器产生的动作时钟信号来进行计时;时隙规定电路,其以上述无线发送接收电路对上述信标信号的接收定时为起点,使用上述计时器来规定上述时隙;以及计时值校正电路,其基于从上述无线通信用振荡器产生的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对上述计时器的计时值进行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子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时值校正电路对每个由上述计时器计时的单位时间内的上述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进行计数,基于该计数得到的时钟数对上述计时值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子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时器在每次计数到预先设定的基准时钟数的上述动作时钟信号时检测为经过了单位时间,
上述计时值校正电路将在上述单位时间内计数得到的上述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除以本来在单位时间内应该计数得到的上述无线通信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将通过该除法运算所得的值的倒数与当前的上述基准时钟数相乘,将对通过该乘法运算所得的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得到的数重新设定为上述基准时钟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子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时值校正电路周期性地执行上述计时值的校正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子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温度传感器元件,该温度传感器元件测量上述无线子机的温度或者上述无线子机内或上述无线子机外的环境的温度,
上述微型计算机还具有温度补偿电路,该温度补偿电路以比上述计时值校正电路的校正周期短的周期使上述温度传感器元件测量上述温度,
在由上述温度传感器元件得到的本次的测量温度相对于上一次的上述测量温度的变化量或变化率为阈值以上时,上述温度补偿电路使上述计时值校正电路执行上述计时值的校正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子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存储电路,该存储电路存储使上述无线子机的温度带或者上述无线子机内或上述无线子机外的环境的温度带与上述计时器的计时误差相对应所得的表,
在上述测量温度包含于上述表中的温度带的情况下,上述计时值校正电路参照上述表,基于与该温度带相对应的上述计时误差对上述计时值进行校正,
在上述测量温度不包含于上述表中的温度带的情况下,上述计时值校正电路测量上述计时器的计时误差,将上述测量温度与上述计时误差相对应地追加记录到上述表中,基于上述计时误差对上述计时值进行校正。
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子机以及多个无线母机,该多个无线母机具有周期性地向上述无线子机无线发送信标信号的无线发送电路,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子机设置有多个,
多个上述无线子机分别与上述多个无线母机相对应,利用上述无线发送接收电路接收从其所对应的上述无线母机的上述无线发送电路无线发送的信标信号,
上述多个无线母机构成为利用上述无线发送电路发送上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定时互不重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时隙规定电路预测利用上述无线发送电路发送上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定时,
上述无线发送接收电路在由上述时隙规定电路预测的上述发送定时被切换为驱动状态,执行上述信标信号的接收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无线母机中的某一个上述无线母机向其它上述无线母机有线发送表示本机的上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定时的信标发送通知信号,其它上述无线母机接收上述信标发送通知信号,基于所接收到的上述信标发送通知信号来决定上述发送定时的校正量,将表示所决定出的该校正量的校正信息包含在上述信标信号中来利用上述无线发送电路通知给上述无线子机,
上述时隙规定电路基于从上述无线发送电路通知并利用上述无线发送接收电路接收到的上述校正信息来对上述发送定时的预测值进行校正。
10.一种无线子机,使用于根据权利要求7~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11.一种无线母机,使用于根据权利要求7~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CN201610566524.6A 2011-02-22 2012-02-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Withdrawn CN1062316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6458 2011-02-22
JP2011036455 2011-02-22
JP2011-036455 2011-02-22
JP2011-036453 2011-02-22
JP2011-036458 2011-02-22
JP2011036453 2011-02-22
JP2012035726 2012-02-22
JP2012-035726 2012-02-22
CN201280019676.4A CN103493577B (zh) 2011-02-22 2012-02-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JP2012-035729 2012-02-22
JP2012035729 2012-02-22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9676.4A Division CN103493577B (zh) 2011-02-22 2012-02-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1668A true CN106231668A (zh) 2016-12-14

Family

ID=467205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6524.6A Withdrawn CN106231668A (zh) 2011-02-22 2012-02-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CN20128001967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3577B (zh) 2011-02-22 2012-02-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967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3577B (zh) 2011-02-22 2012-02-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56286A1 (zh)
JP (2) JP5954667B2 (zh)
KR (1) KR20140003577A (zh)
CN (2) CN106231668A (zh)
TW (2) TWI502903B (zh)
WO (1) WO201211473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9079A (zh) * 2017-06-01 2018-12-11 欧姆龙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005586A (zh) * 2017-06-07 2018-12-14 欧姆龙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信息收集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001970A (zh) * 2017-06-07 2018-12-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计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CN110326329A (zh) * 2017-03-01 2019-10-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程序
CN112903124A (zh) * 2021-01-22 2021-06-04 安徽三联学院 一种低压柜有线温度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4136B2 (en) 2008-12-23 2013-10-08 Waveconnex, Inc. Tightly-coupled near-field communication-link connector-replacement chips
JP2014057279A (ja) * 2012-09-14 2014-03-27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5696117B2 (ja) * 2012-09-27 2015-04-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12010B2 (ja) * 2012-10-19 2016-10-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US20140170982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Waveconnex, Inc. Contactless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ata transfer systems and methods
JP6156794B2 (ja) * 2013-03-29 2017-07-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JP6273723B2 (ja) * 2013-09-02 2018-02-07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センサ装置
JP6072655B2 (ja) * 2013-09-13 2017-02-01 一般財団法人電力中央研究所 センサ端末位置の推定方法、推定装置及び推定プログラム
EP2942697B1 (en) * 2014-05-07 2021-01-20 Haltian Oy Adjustment of sensor measurement and transmission intervals in mobile apparatus
US10440540B2 (en) 2014-05-30 2019-10-08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lighting application
US10212706B2 (en) * 2014-06-05 2019-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ed spectrum access
US9583803B2 (en) * 2014-06-11 2017-02-28 Enovate Medical Llc Shielding receptable for battery cells
CN104633859B (zh) * 2015-01-28 2017-09-01 胡军 一种空调驱动装置
CN107258087B (zh) 2015-02-24 2020-08-21 飞利浦灯具控股公司 位置化信标信号和控制相关信号的时间复用传输
EP3264785B1 (en) * 2015-02-27 2019-05-01 Fujikura Ltd. Sensor nod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6447915B2 (ja) * 2015-03-13 2019-01-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負荷制御装置
US11963517B2 (en) * 2015-08-14 2024-04-23 Gregory J. Hummer Beehive status sensor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pesticide use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JP6407118B2 (ja) * 2015-09-07 2018-10-17 大井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用基地局および端末装置
JP6424791B2 (ja) * 2015-10-08 2018-11-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0511289B2 (en) 2016-02-26 2019-12-1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ime synchronized networks of wireless nodes and the wireless nodes
WO2017213128A1 (ja) * 2016-06-08 2017-12-14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DE102016014376B4 (de) * 2016-12-03 2018-12-06 Diehl Meter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von Verbrauchsmessgeräten
JP6741992B2 (ja) * 2016-12-12 2020-08-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
US10261539B2 (en) * 2017-03-31 2019-04-16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Separate clock synchronous architecture
JP6884655B2 (ja) * 2017-06-30 2021-06-09 株式会社テイエルブイ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3454089A1 (en) * 2017-09-08 2019-03-13 Geosatis SA Geolocalization system with spoofing detection
JP6996227B2 (ja) * 2017-10-27 2022-01-17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作業機械
JP7065313B2 (ja) * 2018-01-15 2022-05-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検知情報通信装置、検知情報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928440B2 (en) * 2018-04-06 2021-02-23 Bently Nevada, Llc Monitoring system with bridges for interconnecting system elements
US11105840B2 (en) * 2018-04-06 2021-08-31 Bently Nevada, Llc Monitoring system with multidrop backplane scheduler
JP6591017B1 (ja) * 2018-09-21 2019-10-16 東芝デベロップメント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無線センサ装置および無線センサシステム
JP6957443B2 (ja) * 2018-12-11 2021-11-02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85477B2 (ja) * 2019-03-26 2023-06-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タイムスイッチ
US11700146B2 (en) * 2020-08-26 2023-07-1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EMI reduction in PLCA-based networks through beacon temporal spreading
JP6921289B1 (ja) * 2020-10-02 2021-08-18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子機端末及び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89443A1 (en) * 1999-03-24 2001-04-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obile radio terminal device and receiving circuit
US6542727B1 (en) * 1999-02-19 2003-04-01 Fujitsu Limited Receiv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819538A (zh) * 2005-02-09 2006-08-16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
CN101128780A (zh) * 2005-02-24 2008-02-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时钟信号输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3287A (en) * 1992-03-25 1994-10-04 Alcatel Network Systems, Inc. Local area network with message priority
JP2984614B2 (ja) * 1997-01-24 1999-11-29 日本電気アイシーマイコン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装置の間欠受信方式
JP2000069033A (ja) * 1998-08-21 2000-03-0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2118501A (ja) * 2000-10-11 2002-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3168180A (ja) * 2001-12-04 2003-06-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自動検針端末器、自動検針システム
JP4396416B2 (ja) * 2003-10-24 2010-0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5217787A (ja) * 2004-01-29 2005-08-11 Fainaaku Kk 独立したクロック源を備えた複数の機器の同期方法、同期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130648B2 (ja) * 2004-10-19 2008-08-06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7224970B2 (en) * 2004-10-26 2007-05-29 Motorola, Inc. Method of scanning for beacon transmissions in a WLAN
JP3945714B2 (ja) * 2004-11-26 2007-07-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ガス漏洩検知機能付き無線端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ガス漏洩検知システム及びガス漏洩通報方法
JP2009542099A (ja) * 2006-06-23 2009-11-26 ビーエーイー・システムズ・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アンド・エレクトロニック・システムズ・インテグレーション・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モバイル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manet)およびノード間ポイントツーマルチポイント(pmp)通信のサポート
WO2009077893A1 (en) * 2007-12-17 2009-06-25 Nxp B.V. Method for generation of beacons by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09272662A (ja) * 2008-04-30 2009-1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166203B2 (ja) * 2008-10-24 2013-03-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センサノード、及び基地局
JP5010573B2 (ja) * 2008-11-27 2012-08-29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801167B2 (en) * 2008-12-03 2010-09-2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Enhanced power sav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owerline network
JP5957545B2 (ja) * 2012-03-06 2016-07-27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ワイヤレス通信における多数の装置のサポー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2727B1 (en) * 1999-02-19 2003-04-01 Fujitsu Limited Receiv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EP1089443A1 (en) * 1999-03-24 2001-04-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obile radio terminal device and receiving circuit
CN1819538A (zh) * 2005-02-09 2006-08-16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
CN101128780A (zh) * 2005-02-24 2008-02-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时钟信号输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6329A (zh) * 2017-03-01 2019-10-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程序
CN110326329B (zh) * 2017-03-01 2022-10-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计算机能读取的存储介质
CN108989079A (zh) * 2017-06-01 2018-12-11 欧姆龙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89079B (zh) * 2017-06-01 2021-08-31 欧姆龙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005586A (zh) * 2017-06-07 2018-12-14 欧姆龙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信息收集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001970A (zh) * 2017-06-07 2018-12-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计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CN109005586B (zh) * 2017-06-07 2020-12-22 欧姆龙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信息收集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001970B (zh) * 2017-06-07 2021-09-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计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CN112903124A (zh) * 2021-01-22 2021-06-04 安徽三联学院 一种低压柜有线温度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12903124B (zh) * 2021-01-22 2022-09-06 安徽三联学院 一种低压柜有线温度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3577A (zh) 2014-01-01
TW201424282A (zh) 2014-06-16
CN103493577B (zh) 2016-10-26
JP5954667B2 (ja) 2016-07-20
WO2012114738A1 (ja) 2012-08-30
JP2016165113A (ja) 2016-09-08
KR20140003577A (ko) 2014-01-09
TWI502903B (zh) 2015-10-01
US20140056286A1 (en) 2014-02-27
JPWO2012114738A1 (ja) 2014-07-07
TW201251347A (en) 201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357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子机和无线母机
JP5235535B2 (ja) ノード時刻同期方法及び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RU2012111060A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времени объявления из времени ожидания в режиме простоя применительно к энергосберегающим операциям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ях
CN105704816A (zh) 用于节能的时隙协议的调度器
JP2014107762A (ja) センサ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Bernhard et al. Life cycle of wireless sensor nodes in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CN115565355A (zh) 无线传感器系统、无线终端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JP5016264B2 (ja) ワイヤレス火災報知システム
DK2790334T3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92756A (zh) 用于分配数据的方法
JP2005233621A (ja) 時刻設定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JP2005189185A (ja) 通信装置、通信端末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3611062B2 (ja) テレメータ・テレ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JP6402456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無線端末、時刻補正方法、プログラム
JP7089945B2 (ja) 計時装置、計時システム、及び計時方法
JP4101644B2 (ja) 親子時計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親時計
JP201703454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17055152A (ja) 通信用基地局および端末装置
JP4255278B2 (ja) 無線式親子時計システム、受信器、親時計及び子時計
JP2012178682A (ja) 無線テレメータシステム
Qin et al. A cross-interface design for energy-efficient and delay-bounded multi-hop communications in IoT
KR20200113271A (ko) 셀 컨트롤러 및 데이터 통신을 스케줄링하는 방법
JP3853189B2 (ja) 無線子機およびそれを含ん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7086542B2 (ja)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1097296A (ja) 通信機器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