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49168A - 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49168A CN106149168A CN201610847108.3A CN201610847108A CN106149168A CN 106149168 A CN106149168 A CN 106149168A CN 201610847108 A CN201610847108 A CN 201610847108A CN 106149168 A CN106149168 A CN 1061491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rp thread
- fabric
- weaving
- class
- ya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5/00—Woven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3D25/005—Three-dimensional woven fabric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5/00—Cam or other direct-acting shedding mechanisms, i.e. operating heald frames without intervening power-supply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将经纱按行列规律排列在三维织机的多层经纱携纱器上,对三维织机开口装置进行改造,设计并安装特殊的开口单元,特别是按照类缎纹织物经纬纱交织结构特点设计提综顺序和开口动程,即将经纱列进行两次提升,使所有经纱列产生高度差,在每两层经纱之间按顺序引入纬纱,将纬纱推入织口,实现织物的织造。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实现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在这种2.5D织物表面上,经纱与纬纱交织点具有平面缎纹织物的组织结构特征,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经纬纱交织点相对较少,具有更好的浸润性、悬垂性、变形能力,作为增强体能够满足曲面厚壁复合材料构件对织物整体形状和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织物及其织造技术,具体为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开口装置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织物是采用独特的三维纺织加工方法将连续纤维束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相互交织而形成的整体纤维网络结构体。作为复合材料增强材料,三维织物像建筑物的钢结构框架一样为复合材料构件提供结构骨架。三维织物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预成型织物,它在整体上由结构单元在二维或三维方向上重复排列组成,除了从结构上强化复合材料外,还能实现复合材料的近净形成型。三维织物最早的工程应用是在碳/碳复合材料领域。McAllister和Lachman在其综述文章中指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了满足航空工业对能够承受多向机械应力和热应力作用的高温结构材料的需要,最早研究的是采用二维双向织物制备碳/碳复合材料。在随后的十年中,探索了多种方法以提高碳/碳复合材料的层间和面内力学性能,复合材料增强材料结构形式从二维发展到三维,三维织物在厚度方向有增强纤维的存在,被认为是提高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层间性能、冲击性能和疲劳等性能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实现复合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制造的技术关键。航空发动机对高损伤容限三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强烈需求牵引着三维织物织造技术的发展,采用三维机织物作为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的增强材料能够大大提高叶片的冲击损伤容限,提升叶片的成型性和综合力学性能。
作为三维机织物的重要一员,层层角联锁织物(layer-to-layer angleinterlocked fabric)也称之为2.5D结构织物,它是由一系列伸直的纬纱和屈曲的经纱构成,经纱捆绑相邻两“层”纬纱,将多层纬纱连成一个稳定的不分层的整体结构,相邻“层”纱线的连接保持了织物整体结构。2.5D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最大的特点是,表面加工或者损伤后,材料内部厚度方向仍然有完整的纤维连接。2.5D结构织物有三种变化的组织结构,即2.5D平纹结构、2.5D斜纹结构和2.5D缎纹结构。目前,只有2.5D平纹织物比较常见。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纤维的固有特性,在2.5D结构基础上,沿经向和z向(织物厚度方向)引入或同时引入伸直的纱线,形成多种衍生结构,例如,经向增强和法向增强2.5D平纹织物。普通多层经纱三维织机可以织造多种2.5D平纹结构织物。织造2.5D平纹结构织物时所有参与织造的经纱列被分为两个组,要完成一次完整的织造循环需要两次完整的引纬过程,并且每次引纬前的开口工序比较简单,由综框升降达到等高度错位状态就可形成织造所需开口,专利CN202380169 U所述三维织机能够生产2.5D平纹结构织物。
2.5D缎纹结构织物相邻两根经纱上的单独组织点间距较远,独立且互不连续,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2.5D缎纹外观与平纹、斜纹都不相同,经纬纱交织的次数最少。在每层两个相邻经(纬)组织点之间,纬(经)纱连续浮在几根经纱的上面,有较长的纬(经)纱“浮长线”,因而,2.5D缎纹织物表面平滑匀整,具有优秀的变形性能、整体性能和浸渍润湿性,是等厚或变厚度曲面复合材料构件预成型体的理想选择,例如发动机复合材料叶片。
2.5D类缎纹是一种2.5D缎纹织物,两者在都具有较长浮长线结构,但在经纬纱交织结构上有一些差别。图33为最小循环数为8的2.5D类缎纹织物表面纹路结构,黑色格子为经组织点,白色格子为纬组织点,图34为最小循环数为8的2.5D缎纹织物表面纹路结构;两种织物表面纹路中都具有较长纬浮长线,但2.5D类缎纹经组织点分布规律与2.5D缎纹结构不同。图35为5层2.5D类缎纹织物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6为5层2.5D缎纹织物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曲线代表经纱、直线代表纬纱;两种结构都具有2.5D层层交联结构,但两种结构经纬纱纱线排布和交织结构的不同,导致2.5D缎纹中经向纤维体积含量明显少于2.5D类缎纹织物,在层数较少的2.5D缎纹织物中尤为明显,但随着层数增加这种差异会逐渐减小。
2.5D类缎纹织物相邻两列纬纱相互嵌入,相邻纬纱嵌入结构影响了经纱捆绑纬纱结构,使捆绑纬纱层数大大减小并降低经纱与经向的夹角。由于纬纱互相嵌入,2.5D类缎纹织物中纬纱平面层数多余其它2.5D结构织物,致使2.5D类缎纹织物一个纬纱平面内经纬交织点是2.5D缎纹织物的一半,且织物整体变形能力比2.5D缎纹织物更好。
尽管有文献(Khokar,in 1997)提出了2.5D织物有三种变化组织结构,但没有文献和专利涉及2.5D类缎纹织物的织造方法。2.5D类缎纹织物中经纬纱交织间隔幅度大,需要大量的综页来完成织造的开口工序,对于多综框三维织机,综框数目过多增加了综页的间距,综页之间的间距使所有经纱开口分层受到严重限制,大大增加织造难度。目前普通三维织机开口机构很难完成2.5D类缎纹织物织造。鉴于此,本专利提出在普通三维织机上,安装能够实现2.5D类缎纹织物经纬纱交织的新型开口装置,织造2.5D类缎纹结构织物。通过运用增减纱原理,可以织造变幅宽、变厚度的2.5D类缎纹织物。此外,通过设计经纱组排列、经纬纱交织规律和引纬方式可以织造2.5D平纹、斜纹和缎纹织物。因此,本发明所述2.5D类缎纹结构织造开口装置和织造方法具有织造多种2.5D结构织物的能力,大大提高织造效率,降低2.5D缎纹和类短文织物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现有的三维织机在织造缎纹织物时很难形成有效清晰开口,对于织造具有较长浮长线的2.5D类缎纹织物更难在三维织机上形成开口,本发明要解决现有设备不能够有效织造具有复杂结构2.5D类缎纹织物的问题。此外,提供能够织造一种涡扇叶片用2.5D类缎纹三维织物的织造方法,能够织造在经纬向具有优秀变形能力的2.5D类缎纹织物,适宜作为涡轮风扇叶片织物的基础结构,并且简化了织造方法,节省了时间和人力,为批量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下文中,经纱阵列为所有参与织造的经纱形成的m×n的矩形阵列;经纱列为穿入同一根综丝的一列经纱;经纱组为具有相同升降规律的一组经纱列,用分组棒对经纱列进行分组。
本发明所述用于涡扇叶片用2.5D类缎纹三维织物织造的设备是对现有的三维织机进行改造,其主体框架与三维织机相同,主要是对三维织物的开口机构进行改造,使其适宜于2.5D类缎纹织物及其它类型的2.5D织物织造。开口机构由五部分组成分组棒、位移装置、综丝、综丝固定装置和综丝限制装置。各组件如下:
(1)分组棒:直径为5mm,长度为2m的不锈钢棒材;将参加交织的所有经纱列进行分组,参照组织结构最小循环数N,将所有经纱列中具有相同交织规律的经纱列分为一组,共分为N组,此外能够保证具有相同位置的综丝眼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2)位移装置:是一种目字形装置,长度为60~70cm,宽度为15cm,一个位移动程为5cm,可以将分组棒依次提升放入目字装置小格中实现等动程升降功能;通过分组棒控制具有相同组数经纱列的升降;按规律升降相应经纱组后,使所有经纱列形成织造涡扇叶片用2.5D类缎纹三维织物的开口;
(3)综丝:是一种多孔眼综丝,相邻综丝眼之间的距离为5cm,眼数为20~50个,能保证所有参与织造的经纱穿过综丝眼,使所有经纱形成清晰分层;
(4)综丝固定装置:一组约束综丝只能在上下方向活动的条状多孔装置,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能将综丝固定起来只能在竖直方向移动,并将织造所需所有综丝约束在同一平面内;
(5)综丝限制装置:长度为1.1~1.2m的一种弹力装置;限制综丝在各自的竖直位移通道内进行移动,防止相邻综丝间缠结。
在具有此开口机构的三维织机上,用运如下步骤织造2.5D类缎纹织物,具体步骤为:
(1)在三维织机上,所有经纱穿过多孔综丝并固定在携纱器上,形成一个m×n的矩形阵列;相邻两个经纱列纱线数差一根,以m、m-1间隔排列;
(2)用分组棒连接多孔综丝,对所有经纱列进行分组,参照组织结构最小循环数N,将经纱列分为N组;同一经纱组中的经纱具有相同的升降规律;
(3)依照织物组织结构将特定经纱组先后提升两次,形成有效清晰开口;开口具体可以分为两类,如下所述:
1)控制分组棒和位移装置进行如下步骤:①、将特定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形成一个有效的清晰织口;②、将①中已提经纱组和其余特定的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形成剩余m个有效织口;两次提升后所有经纱组共形成m+1个有效开口,这些开口具有清晰的分层;
2)控制分组棒和位移装置进行如下步骤:①、将特定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形成一个有效的清晰织口;②、将①中已提经纱组和其余特定的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形成剩余m-1个有效织口;两次提升后所有经纱组共形成m个有效开口,并且这些开口具有清晰的分层;
第二次提升是基于第一次提升;
(4)在清晰开口中引入纬纱,将提升的经纱回降至初始位置形成经纬纱交织,打纬完成一纬织造;
(5)重复N次步骤(3)、(4)可完成织物一个织造循环。
本发明专利用特殊的开口装置和织造方法能实现一种涡扇叶片用2.5D类缎纹三维织物的织造。开口装置在织造仝过程中能保证所有经纱形成清晰的开口,利用开口装置分两次提起开口对应的经纱,形成织造所需有效的清晰开口,在形成有效的清晰开口中可以引入纬纱,达到交织效果。还可依照结构升降对应经纱组,实现其它2.5D结构织物织造,如平纹、斜纹和缎纹2.5D织物。应用本专利设备和方法织所织涡扇叶片用2.5D类缎纹织物具有特殊结构,与其它2.5D织物最大不同之处是经纬纱都具有屈曲状态,并且屈曲程度小于其它2.5D织物,织物所具有的浮长线使纱线能够在经纬向和厚度方向能够进行小范围的移动,这赋予此织物具有良好的弯曲和扭转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维织机装置右视示意图。
图1中,a为牵引卷取装置、b为打纬装置、c为经纱、d为位移装置、e为分组棒、f为综丝、g为综丝固定装置、h为张力控制装置、i为综丝限制装置、j经纱引导装置、o为一个位移动程距离、P为三维织机外围结构。
图2为本发明三维织机装置前视示意图。图2中,b为打纬装置、e为分组棒、f为综丝、g为综丝固定装置、h为张力控制装置、i为综丝限制装置、j经纱引导装置、k为综丝眼。
图3一个m×N的开口循环经纱阵列。
图4、5为第一类开口过程示意图。
图6、7为第二类开口过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完整循环经纱排列图,图中数字1~8分别代表八个经纱组。
图9、10、11为完成第一纬织造时经纬纱运动的全过程,其中A1~A5表示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9代表引入织口的纬纱。
图12、13、14为完成第二纬织造时经纬纱运动的全过程,其中B1~B4表示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10代表引入织口的纬纱。
图15、16、17为完成第三纬织造时经纬纱运动的全过程,其中C1~C5表示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11代表引入织口的纬纱。
图18、19、20为完成第四纬织造时经纬纱运动的仝过程,其中D1~D4表示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12代表引入织口的纬纱。
图21、22、23为完成第五纬织造时经纬纱运动的全过程,其中E1~E5表示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13代表引入织口的纬纱。
图24、25、26为完成第六纬织造时经纬纱运动的仝过程,其中F1~F4表示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14代表引入织口的纬纱。
图27、28、29为完成第七纬织造时经纬纱运动的仝过程,其中G1~G5表示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15代表引入织口的纬纱。
图30、31、32为完成第八纬织造时经纬纱运动的仝过程,其中H1~H4表示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16代表引入织口的纬纱。
图33、34分别为2.5D类缎纹织物和2.5D缎纹织物表面纹路。
图35、36分别为2.5D类缎纹织物和2.5D缎纹织物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织造前准备阶段:
以碳纤维为原材料,以一根综丝穿m根经纱、一根综丝穿m-1根经纱间隔穿综,形成一个m×n的矩形阵列。穿综完毕后,沿纬纱方向对所有经纱列以1~N为循环进行编号,用分组棒连接综丝进行分组,将号数相同的经纱列分为一组,共分为N组;分组完毕后,将分组棒置入目字位移装置,如图1所示;分组棒和经纱列的编号一致,升降分组棒就可以控制具有相同编号经纱列的位置。调整张力控制装置,确保所有参与织造的经纱在初始状态形成m-1个清晰分层,分层效果如图1所示。调整综丝限制装置和综丝固定装置,确保所有参与织造的综丝能够在竖直方向移动,并且不互相交缠。
织造阶段:
如图3中所示,m×N阵列是一个开口循环单元,也是经纱在三维织机上的初始状态。织物组织结构和经纱阵列决定织造2.5D类缎纹织物时,开口具体可以分为两类,织造过程如下所述:
第一类开口。控制分组棒和位移装置进行如下步骤:①、如图(4)所示,将特定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形成一个有效的清晰织口1;②、如图(5)所示将①中提升的经纱组和其余特定的经纱组再提升一个动程,形成有效织口2~m+1;两次提升后所有经纱组共形成m+1个有效开口,并且这些开口高度一致具有清晰的分层.
第二类开口。控制分组棒和位移装置进行如下步骤:①、如图(6)所示,将特定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形成有效的清晰织口1;②、如图(7)所示将①中提升的经纱组和其余特定的经纱组再提升一个动程,形成有效织口2~m;两次提升后所有经纱组共形成m个有效开口,并且这些开口高度一致具有清晰的分层;
一次完整的开口的工序为:初始状态→经纱组第一次提升→经纱组第二次提升→引纬→打纬→经纱列回降至初始状态。织造一个完整的循环,需要完成N次开口工序,重复开口、打纬工序可完成2.5D类缎纹的织造。
实施例
三维织物的结构由织物中经纬纱的交织关系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在织物织造过程中,升降不同的经纱列形成的开口能织造不同结构的织物。本专利所述的开口工艺是在特殊排列的经纱组下,升降不同经纱列,分两次提升实现织造2.5D类缎纹织所需开口。在实施例中描述最小循环数N为8的一种4层2.5D类缎纹织物的织造仝过程,织物参数见表1,此方法也适用于最小循环数为N的2.5D缎纹织物的织造。
织造前准备阶段:
1、以碳纤维为原材料,以一根综丝穿4根纱线、一根综丝穿3根纱线间隔穿综,形成4×n的阵列;图8所示的4×8阵列是4×n中的一个循环,其中圆内的标号是每个列经纱所在经纱组的编号,编号为1~8。
2、穿综完毕后将所有经纱列分为8组,将具有相同标号经纱列通过综丝固定在分组棒上,分组棒与所固定经纱列的编号相同,此时所有经纱列都具有各自的编号,如图3所示。等动程升降分组棒就可以等动程升降分组棒所控制的经纱列。
3、调整张力控制装置,确保所有参与织造的经纱形成清晰的4个经纱层,分层效果如图1所示。
4、调整综丝限制装置和综丝固定装置,确保所有参与织造的综丝能够在竖直方向移动,并且不互相交缠。
织造阶段:
全部织造过程中,所有经纱组会依次形成A、B、C、D、E、F、G和H八种开口;共分为两类,A、C、E和G为一类,B、D、F和H为一类;形成有效开口后分别引入连续的纬纱。所有经纱在准备阶段处理后如图8在三维织机上排列,图8中经纱的排列状态称为初始状态,一次完整的开口的工序为:初始状态→经纱列第一次提升→经纱列第二次提升→引纬→打纬→经纱列回降至初始状态。下面依次介绍八类开口的开口方法:
A开口: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1号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如图9所示,使1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一个有效的清晰开口A1;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1、4、5、6和7号经纱组再提升一个动程,如图10所示,1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两个动程差,4、5、6和7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有效的清晰织口A2、A3、A4和A5;两次提经纱组升共形成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
A开口引纬:两次分别提升对应经纱组后形成A1~A5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图11中9代表引入A类织口的纬纱,将9号纬纱按图中顺序依次引入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中,打纬完成第一纬织造。
B开口: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1、5和6号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如图12所示,使1、5和6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一个有效的清晰开口B1;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1、2、3、4、5、6和7号经纱组再提升一个动程,如图13所示,1、5、6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两个动程差,2、3、4和7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有效织口B2、B3和B4;两次提升经纱组共形成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
B开口引纬:两次分别提升对应经纱组后形成B1~B4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图14中10代表引入B类织口的纬纱,将10号纬纱按图中顺序依次引入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中,打纬完成第二纬织造。
C开口: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5号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如图15所示,使5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一个有效的清晰开口C1;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1、2、3、5和6号经纱组再提升一个动程,如图16所示,5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两个动程差,1、2、3和6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有效织口C2、C3、C4和C5;两次提升经纱组共形成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
C开口引纬:两次分别提升对应经纱组后形成C1~C5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图17中11代表引入C类织口的纬纱,将11号纬纱按图中顺序依次引入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中,打纬完成第三纬织造。
D开口: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2、3和5号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如图18所示,使2、3和5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一个有效的清晰开口D1;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1、2、3、5、6、7和8号经纱组再提升一个动程,如图19所示,2、3和5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两个动程差,1、6、7和8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有效织口D2、D3和D4;两次提升经纱列共形成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
D开口引纬:两次分别提升对应经纱组后形成D1~D4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图20中12代表引入D类织口的纬纱,将12号纬纱按图中顺序依次引入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中,打纬完成第四纬织造。
E开口: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3号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如图21所示,使3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一个有效的清晰开口E1;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2、3、5、7和8号经纱组再提升一个动程,如图22所示,3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两个动程差,2、5、7和8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有效织口E2、E3、E4和E5;两次提升经纱组共形成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
E开口引纬:两次分别提升对应经纱组后形成E1~E5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图23中13代表引入E类织口的纬纱,将13号纬纱按图中顺序依次引入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中,打纬完成第五纬织造。
F开口: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3、7和8号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如图24所示,使3、7和8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一个有效的清晰开口F1;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1、2、3、4、5、7和8号经纱组再提升一个动程,如图25所示,3、7和8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两个动程差,1、2、4和5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有效织口F2、F3和F4;两次提升经纱组共形成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
F开口引纬:两次分别提升对应经纱组后形成F1~F4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图26中14代表引入F类织口的纬纱,将14号纬纱按图中顺序依次引入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中,打纬完成第六纬织造。
G开口: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7号经组列提升一个动程,如图27所示,使7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一个有效的清晰开口G1;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1、3、4、7和8号经纱组再提升一个动程,如图28所示,7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两个动程差,1、3、4和8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有效织口G2、G3、G4和G5;两次提升经纱组共形成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
G开口引纬:两次分别提升对应经纱组后形成G1~G5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图29中15代表引入G类织口的纬纱,将15号纬纱按图中顺序依次引入五个有效的清晰开口中,打纬完成第七纬织造。
H开口: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1、4和7号经纱组提升一个动程,如图30所示,使3、7和8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一个有效的清晰开口F1;通过分组棒和位移装置将1、3、4、5、6、7和8号经纱组再提升一个动程,如图31所示,1、4和7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两个动程差,3、5、6和8号经纱组与未动经纱组形成一个动程差,并产生有效织口H2、H3和H4;两次提升经纱组共形成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
H开口引纬:两次分别提升对应经纱组后形成H1~H4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图32中16代表引入H类织口的纬纱,将16号纬纱按图中顺序依次引入四个有效的清晰开口中,打纬完成第八纬织造。
图9~32为最小循环数为8的一个完整织造循环过程,重复上述8类开口,就可以完成整个织物的织造。对于织造其它任意厚度的2.5D结构三维织物,只需增加经纱层数、重新设计经纱列的排列、提升次数和提升动程以及织造参数就可达到织造的目的。
表1
原材料 | 碳纤维 |
织物尺寸(mm) | 200×100×2 |
纱线规格 | 经纱:6K 纬纱6K |
织物密度 | 经密:8根/cm 纬密:6根/cm |
扣号 | 40齿/10cm |
经纬纱层数 | 4层 80列 |
织物厚度 | 2mm |
Claims (3)
1.一种用于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由分组棒、位移装置、综丝、综丝固定装置和综丝限制装置五部分组成。
2.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方法,在配装有权利1所述开口装置的三维织机上,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步骤为:(1)在三维织机上,所有经纱穿过多孔综丝并固定在携纱器上,形成一个矩形阵列,相邻两个经纱列纱线数差一根;(2)用分组棒连接多孔综丝,并对经纱列进行分组,同一经纱组中的经纱具有相同的升降规律;(3)依照织物组织结构将特定经纱组依次提升两次,形成有效的清晰开口;(4)在清晰开口中引入纬纱,将提升的经纱回降至初始位置形成经纬纱交织,打纬完成一纬织造;(5)依照最小循环数多次重复步骤(4)可完成织物一个织造循环。
3.权利要求1和2所述为一种2.5D类缎纹织物的开口装置及其织造工艺,设计经纬纱列阵排列、经纱组的提升动程和经纱列的提升次序可以实现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通过设计经纬纱列阵、经纱升降次数、经纱组升降动程和经纱列的升降次序等,可实现其它2.5D结构织物的织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47108.3A CN106149168A (zh) | 2016-09-22 | 2016-09-22 | 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47108.3A CN106149168A (zh) | 2016-09-22 | 2016-09-22 | 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49168A true CN106149168A (zh) | 2016-11-23 |
Family
ID=57340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47108.3A Pending CN106149168A (zh) | 2016-09-22 | 2016-09-22 | 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4916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37137A (zh) * | 2018-12-27 | 2019-03-29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2.5d仿形机织套的经纱排列方法及仿形机织套 |
CN111910320A (zh) * | 2020-07-30 | 2020-11-10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平面仿形机织织物多片成型方法 |
CN113265747A (zh) * | 2021-04-26 | 2021-08-17 |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树皮绒及其织造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95671A (en) * | 1977-07-26 | 1980-04-01 | J. Brochier Soieries | Apparatus for use in a weaving process |
FR2907475A1 (fr) * | 2006-10-18 | 2008-04-25 | Messier Dowty Sa Sa | Tissu composite 3d |
CN101208191A (zh) * | 2005-06-24 | 2008-06-25 | 斯奈克玛 | 一种复合材料部件用的增强纤维结构和使用这种结构的部件 |
CN101473078A (zh) * | 2006-06-21 | 2009-07-01 | 斯奈克玛动力部件公司 | 用于复合材料部件的具有复缎编织的增强纤维结构 |
US20110217893A1 (en) * | 2007-12-21 | 2011-09-08 |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 Method for weaving substrates with integral sidewalls |
US8263504B2 (en) * | 2006-06-21 | 2012-09-11 | Snecma Propulsion Solide | Fiber reinforcing texture for making a composite material part |
CN102828326A (zh) * | 2012-09-07 | 2012-12-19 | 东华大学 | 一种高密度三维机织物的制备方法 |
-
2016
- 2016-09-22 CN CN201610847108.3A patent/CN10614916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95671A (en) * | 1977-07-26 | 1980-04-01 | J. Brochier Soieries | Apparatus for use in a weaving process |
CN101208191A (zh) * | 2005-06-24 | 2008-06-25 | 斯奈克玛 | 一种复合材料部件用的增强纤维结构和使用这种结构的部件 |
CN101473078A (zh) * | 2006-06-21 | 2009-07-01 | 斯奈克玛动力部件公司 | 用于复合材料部件的具有复缎编织的增强纤维结构 |
US8263504B2 (en) * | 2006-06-21 | 2012-09-11 | Snecma Propulsion Solide | Fiber reinforcing texture for making a composite material part |
FR2907475A1 (fr) * | 2006-10-18 | 2008-04-25 | Messier Dowty Sa Sa | Tissu composite 3d |
US20110217893A1 (en) * | 2007-12-21 | 2011-09-08 | Albany Engineered Composites, Inc. | Method for weaving substrates with integral sidewalls |
CN102828326A (zh) * | 2012-09-07 | 2012-12-19 | 东华大学 | 一种高密度三维机织物的制备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37137A (zh) * | 2018-12-27 | 2019-03-29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2.5d仿形机织套的经纱排列方法及仿形机织套 |
CN111910320A (zh) * | 2020-07-30 | 2020-11-10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平面仿形机织织物多片成型方法 |
CN111910320B (zh) * | 2020-07-30 | 2021-06-11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平面仿形机织织物多片成型方法 |
CN113265747A (zh) * | 2021-04-26 | 2021-08-17 |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树皮绒及其织造方法 |
CN113265747B (zh) * | 2021-04-26 | 2022-05-20 |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树皮绒及其织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5575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e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 |
JP2001513855A (ja) | 網状構造様の3次元織物 | |
CN202124720U (zh) | 一种纬接结机织间隔织物 | |
CN1710172A (zh) | 双层色织提花纺织品的织造方法 | |
CN106149168A (zh) | 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方法 | |
CN104775223A (zh) | 用于织造绒头织物的方法及具有阴影割绒区域的绒头织物 | |
CN101529003A (zh) | 三维表面编织 | |
CN102973067B (zh) | 一种六层提缎巾被类产品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7675335A (zh) | 一种带衬经三维机织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3924360B (zh) | 一种多层三维立体织物的织造方法 | |
CN114606623A (zh) | 一种三维编织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结构预制件的制备方法 | |
CN109594179A (zh) | 一种纤维层连织物的布纱方法 | |
CN204982242U (zh) |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 |
CN205934563U (zh) | 一种三层造纸网 | |
CN105113106B (zh) |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及工艺 | |
CN107460591B (zh) | 一种高厚锁心立体机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
CN1827877B (zh) | 经纬平交加z向纱交织平面织法织机及其织造方法 | |
CN216193063U (zh) | 一种高弹双层梭织鞋用面料 | |
US9725832B1 (en) | Weaving multilayer products using multiple warp columns and heddle columns | |
CN210684077U (zh) | 一种格子面料 | |
CN211227536U (zh) | 一种立体质感的牛仔面料 | |
CN210481653U (zh) | 一种新型抗菌除臭网布 | |
CN209975040U (zh) | 色彩变化梭织织物 | |
CN204738094U (zh) | 一种瓦楞布 | |
JP4698763B1 (ja) | 複雑な柄の製織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