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6135902A - 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5902A
CN106135902A CN201510148381.2A CN201510148381A CN106135902A CN 106135902 A CN106135902 A CN 106135902A CN 201510148381 A CN201510148381 A CN 201510148381A CN 106135902 A CN106135902 A CN 106135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lyceride
acid
catalpic acid
catalpic
triglyce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83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高峰
孙海燕
陈小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5101483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35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35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5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该甘油二酯油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50~90%的甘油二酯、9~45%的甘油三酯、0.1~10%的甘油一酯和0.02~10%的残留物,由上述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及甘油三酯组成的全部甘油酯中梓树酸与脂肪酸的质量比为0.2~0.8:1,所述残留物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还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在控制体重、改善血脂以及提高免疫力的功能食品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既具有甘油二酯的减肥功效,同时也具有梓树酸的抗炎、减肥等功效,因而使得该组合物可大量应用于控制体重、改善血脂以及提高免疫力的功能食品和药物中,总之,该组合物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是一类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中一个脂肪酸被羟基取代的结构脂质,是天然植物油脂的微量成分及体内脂肪代谢的内源中间,其具有两种天然同分异构体,即1,2-甘油二酯和1,3-甘油二酯,如式1所示。
式1甘油二酯结构示意(其中COR、COR’为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酰基)
目前,经多项安全性评估发现,甘油二酯对人体无毒无害,被美国FDA认定为“一般公认安全”物质,2009年中国卫生部第18号公告批准甘油二酯油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尽管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在能值和吸收率上基本相同,但是它们在体内的代谢上存在较大差异,短期及长期的动物和人体试验表明,与含有相同或相似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相比,1,3-甘油二酯具有控制和治疗高血甘油三脂症、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因此,富含1,3-甘油二酯的食用油不仅可以替代甘油三酯食用油作为健康人群的保健用油,也可以用于肥胖人群以及相关并发症人群的营养治疗。
目前,甘油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甘油三酯醇解法:即在脂肪酶的催化下,甘油三酯与低级醇反应,生成甘油二酯和低级醇酯,但该方法使用的脂肪酶Novozyme 435和Lipozyme IM只能特异性分解或合成sn-1位或sn-3位的酯键,因此只能得到1,2-甘油二酯。(2)部分水解、酯化法:即先部分水解甘油三酯得到脂肪酸,再加入甘油,在sn-1和sn-3位选择性脂肪酶的催化下,甘油与部分水解得到的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1,3-甘油二酯,目前的大部分的甘油二酯包括花王公司生产的EnovaTM Oil是基于这一原理开发的,该方法最大的缺点是工艺流程复杂,需要多步分离,此外原料的利用率低,另外需要使用脂肪酶,而脂肪酶价格较高,对于工业规模化生产甘油二酯来说存在成本过高等问题。(3)甘油解法:即将甘油三酯油与甘油以及一种含有一 元羧酸或二元羧酸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或其混合物(作催化剂)混合,通过甘油三酯的甘油醇解,制得商业的、食品级1,3-甘油二酯油,但常规甘油解需要在220~260℃的高温下反应,使得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脂肪酸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加大。目前,制备甘油二酯油主要是通过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等甘油三酯型油脂制备,以鱼油等为原料制备甘油二酯最近也有少量报导,如Feltes等(2010)以脂肪酶Novozyme 435通过甘油三酯醇解法来制备富含n-3PUFA的甘油二酯;Eoma等(2010)以脂肪酶RMIM和Novozyme 435通过水解、酯化法合成富含n-3PUFA的甘油二酯。
共轭脂肪酸是一类含有两个以上共轭双键体系的脂肪酸,最常见的共轭脂肪酸是十八碳二烯酸和十八碳三烯酸,即共轭亚油酸(CLA)和共轭亚麻酸(CLNA),其中CLA是亚油酸的共轭形式,而CLNA是α-亚麻酸的共轭形式。CLA和CLNA因双键的位置和构型不同而有多种不同的异构体,9顺,11反-共轭亚油酸(cis9,tras11-18:2)、10反,12顺-共轭亚油酸(tras10,cis12-18:2)和石榴酸(cis 9,tras11,cis13-18:3)、α-酮酸(c9,tras11,tras 13-18:3)、梓树酸(tras9,tras11,cis13-18:3)分别是研究最为广泛的CLA和CLNA异构体。
梓树酸(Catalpic acid,trans9,trans11,cis13-18:3)为天然存在于梓树籽中的一种重要共轭亚麻酸,梓树酸为9,11,13位双键共轭,9位和11位双键构型为反式,13位双键构型为顺式的共轭亚麻酸(trans9,trans11,cis13-CLNA)。梓树酸与cis9,trans11-CLA(9,11位双键共轭)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的脂肪酸链第9位和第11位都是不饱和的双键。cis9,trans11-CLA和trans10,cis12-CLA为CLA最主要的两种异构体,天然存在的CLA主要为cis9,trans11-CLA,占CLA 90%以上,也是目前在欧美国家应用最为广泛的CLA的活性形式。
梓树酸与cis9,trans11-CLA的关键不同之处在于梓树酸的第三个不饱和的双键,梓树酸在脂肪酸链的第13位有一个反式的双键,所以,梓树酸具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特征。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对人和动物体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具有有益的作用,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促进生长和发育。目前,多不饱和脂肪酸广泛用于添加到婴儿食品中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的发展。
共轭脂肪酸具有与常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的特殊生理功能。据报道,CLNA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脂、提高免疫力、降低体脂含量、提高瘦体质和提高胰岛素抵抗等很多有利的生理功能,如美国专利NO7,834,058公开了利用梓树酸治疗高胰岛素血症,美国专利NO7,687,544公开了利用梓树酸治疗2型糖尿病以及其相关综合症。另一方面,CLA已经在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作为减肥、降血脂等功能食品和保健品而得到广泛应用。研究发现CLA天然存在于反刍动物食物制品如牛肉、羊肉及其奶制品中,然而CLA在这些食物中含量只有约1%(Sehat等,1998),使得不可能用天然存在的CLA来作为含CLA的、促进健康的食品或药品的来源。因此商业上应用的 CLA主要是通过把富含亚油酸的油脂进一步异构化而得到的,这种异构化产物通常包含等摩尔的cis9,trans11-CLA和trans10,cis12-CLA(Pariza等,2001)以及其他异构体。不仅消费者对工业化制备的CLA存在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而且CLA的工业化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如:CLA工业化生产价格成本较高;工业化制备的CLA有多种异构体形式,而并不是每种异构体都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功能,其中cis9,trans11-CLA为安全性较高的活性异构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甘油二酯油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50~90%的甘油二酯、9~45%的甘油三酯、0.1~10%的甘油一酯和0.02~10%的残留物,由上述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及甘油三酯组成的全部甘油酯中梓树酸与脂肪酸的质量比为0.2~0.8:1,所述残留物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本发明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上述方案中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梓树酸的提取:
(1)预处理:将梓树籽清洗、沥干,40~60℃下干燥;
(2)梓树酸甘油三酯提取:干燥后的梓树籽粉碎后得干粉,干粉经溶剂萃取超临界萃取或直接冷压压榨得梓树酸甘油三酯粗提物,梓树酸甘油三酯粗提物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腊后精炼制得梓树酸甘油三酯;
(3)梓树酸的制备:将所述步骤(2)中制得的梓树酸甘油三酯经皂化、酸化后得到梓树酸;
(4)纯化:将步骤(3)获得的梓树酸和梓树酸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由两步冷冻结晶法分离得到纯度分别为95~98%的梓树酸;
第二步,将上述提取的梓树酸与甘油以2~10:1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加入lipozyme RMIM在真空下进行酶催化反应制得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反应温度为30~60℃,反应时间8-12h,所述混合物与lipozyme RMIM的质量比为100~500:1;
第三步,对上述制得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通过分子蒸馏分离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然后再采用脱色、脱臭和过滤的方法精制获得所需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萃取溶剂为正己烷、石油醚、乙醚、乙醇、甲醇、氯仿、正丁醇、丙酮、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两步结晶法包括第一步结晶和第二步结晶,该第一步结晶的结晶温度为4℃,结晶时间为8~16h,结晶压力为常压;第二步结晶的结晶温度为-20℃~-70℃,结晶次数为3-5次,每次结晶时间为8~16h,结晶压力为常压。
本发明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在功能食品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功能食品和药物至少用于控制体重、改善血脂或提高免疫力中的其中一方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以甘油二酯形式与梓树酸组合,与常规的甘油二酯产品相比,可增强对脂肪积聚的预防效果,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并且该组合物除具有油的结构稳定性外还具有梓树酸的各种营养成分和生理学优点,因此使得以该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制备的产品与常规产品相比更具优越性,尤其是既具有甘油二酯的减肥功效,同时也具有梓树酸的抗炎、减肥等功效,因而使得该组合物可大量应用于具有控制体重、改善血脂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的功能食品和药物中。同时,该组合物的制备过程中,以梓树籽为原料制备梓树酸,梓树籽来源丰富,食用安全性高,且制得的梓树酸纯度高达95~98%,总之,该组合物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收集梓树籽,在40℃烘箱烘干后粉碎得干粉1000g,以5倍体积的石油醚在低于60℃下回流提取6h后得到绿色的甘油三酯粗提物,出油率为28.2%。取甘油三酯粗提物50mL加入2M 90%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200mL于氮气保护下60℃下皂化2h,加入50mL水后再加入50mL石油醚三次抽提除去不皂化合物,再加入6M盐酸100mL中和酸化后用石油醚抽提去上层得到石油醚溶液,再经过真空旋转蒸发后得到梓树酸粗提物。梓树酸粗提物溶解在乙醇中,常压下4℃结晶8h除去饱和脂肪酸,得到的乙醇溶液进一步在常压下于零下20℃结晶16h,重复3次冷冻结晶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梓树酸。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梓树酸经气相色谱分析纯度达97%。
将上述提取的梓树酸与甘油以2:1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加入 lipozyme RMIM(丹麦诺维信公司)在真空下进行酶催化反应制得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12h,上述混合物与lipozyme RMIM的质量比为100:1。对上述制得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通过分子蒸馏分离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然后再采用脱色、脱臭和过滤的方法精制获得所需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备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按质量分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50%的甘油二酯、30%的甘油三酯、10%的甘油一酯和10%的残留物,由上述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及甘油三酯组成的全部甘油酯中梓树酸与脂肪酸的质量比为0.2:1,上述残留物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实施例2:
收集梓树籽,太阳光下自然风干后粉碎得粒径0.4~0.5mm的干粉1000g,在30MPa、40℃条件下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江苏南通市华安超临界萃取装置生产的HA221-50-06型超临界萃取装置)2h,在分离压力15MPa、分离温度50℃下得到绿色的甘油三酯粗提物(毛油),出油率为30.2%;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腊后精炼制得甘油三酯。取甘油三酯粗提物50mL加入2M 90%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200mL于氮气保护下60℃下皂化2h,加入50mL水后再加入50mL石油醚三次抽提除去不皂化合物,再加入6M盐酸100mL中和酸化后用石油醚抽提去上层得到石油醚溶液,再经过真空旋转蒸发后得到梓树酸粗提物。梓树酸粗提物溶解在丙酮中,常压下4℃结晶8h除去饱和脂肪酸,再在常压下于零下45℃结晶8h,重复5多次冷冻结晶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梓树酸。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梓树酸经气相色谱分析纯度达95%。
将上述提取的梓树酸与甘油以10:1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加入lipozyme RMIM(丹麦诺维信公司)在真空下进行酶催化反应制得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8h,上述混合物与lipozyme RMIM的质量比为500:1。对上述制得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通过分子蒸馏分离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然后再采用脱色、脱臭和过滤的方法精制获得所需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备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按质量分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70%的甘油二酯、19%的甘油三酯、5%的甘油一酯和6%的残留物,由上述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及甘油三酯组成的全部甘油酯中梓树酸与脂肪酸的质量比为0.8:1,上述残留物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实施例3:
收集梓树籽,在40℃烘箱烘干后粉碎得干粉1000g,以5倍体积的氯仿和甲醇混合 溶液(体积比为1:1)在室温下浸提24h后得到绿色的梓树酸甘油三酯粗提物,出油率为29.7%。取甘油三酯粗提物100mL加入2M 90%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400mL于氮气保护下60℃下皂化2h,加入1000mL水后再加入100mL石油醚三次抽提除去不皂化合物,再加入6M盐酸200mL中和酸化后用石油醚抽提去上层得到石油醚溶液,梓树酸粗提物在常压下4℃结晶10h除去饱和脂肪酸,然后再在常压下于零下40℃结晶12h,重复4次冷冻结晶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梓树酸。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梓树酸经气相色谱分析纯度达96%。
将上述提取的梓树酸与甘油以6:1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加入lipozyme RMIM(丹麦诺维信公司)在真空下进行酶催化反应制得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12h,上述混合物与lipozyme RMIM的质量比为300:1。对上述制得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通过分子蒸馏分离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然后再采用脱色、脱臭和过滤的方法精制获得所需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备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按质量分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90%的甘油二酯、9%的甘油三酯、0.1%的甘油一酯和0.9%的残留物,由上述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及甘油三酯组成的全部甘油酯中梓树酸与脂肪酸的质量比为0.5:1,上述残留物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实施例4:
收集梓树籽,太阳光下自然风干后粉碎得粒径0.4~0.5mm的干粉1000g,以5倍体积的石油醚在低于80℃下回流提取6h后得到梓树酸甘油三酯粗提物,出油率为28.8%。梓树酸甘油三酯粗提物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腊后精炼制得甘油三酯。取甘油三酯粗提物50mL加入2M 90%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200mL于氮气保护下60℃下皂化2h,加入50mL水后再加入50mL石油醚三次抽提除去不皂化合物,再加入6M盐酸100mL中和酸化后用石油醚抽提去上层得到石油醚溶液,再经过真空旋转蒸发后得到梓树酸粗提物。梓树酸粗提物溶解在丙酮中,常压下4℃结晶8h除去饱和脂肪酸,再在常压下于零下45℃结晶8h,重复5多次冷冻结晶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梓树酸。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梓树酸经气相色谱分析纯度达95%。
将上述提取的梓树酸与甘油以4:1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加入lipozyme RMIM(丹麦诺维信公司)在真空下进行酶催化反应制得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10h,上述混合物与lipozyme RMIM的质量比为200:1。对上述制得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通过分子蒸馏分离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然后再采用脱色、脱臭和过滤的方法精制获得所需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备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按质量分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53.98%的甘油二酯、45%的甘油三酯、1%的甘油一酯和0.02%的残留物,由上述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及甘油三酯组成的全部甘油酯中梓树酸与脂肪酸的质量比为0.4:1,上述残留物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实施例5:
5.1、富含梓树酸(Catalpic acid)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对体重的控制作用
任取由上述实施例1~4中所制备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该组合物对体重和体脂的增加是否具有抑制作用。
6周龄的雄性ICR小鼠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ICR小鼠适应7天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接下来6个星期中,2组小鼠除给喂饲料外,分别以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和梓树酸甘油三酯油(梓树酸含量为42%)每天50mg/kg体重的用量一次经口灌胃给各小鼠,每两周测定各小鼠的体重,所测体重的平均值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与梓树酸甘油三酯油组相比,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能显著抑制小鼠体重增加速度,控制体重的增长。
表1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5.2、对血脂的影响
任取由上述实施例1~4中所制备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该组合物对血脂是否有改善作用。
6周龄的雄性ICR小鼠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ICR小鼠适应7天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接下来6个星期中,2组小鼠除给喂饲料外,分别以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和梓树酸甘油三酯油(梓树酸含量为42%)每天50mg/kg体重的用量一次经口灌胃给各小鼠,实验结束后取雪测定测定小鼠血脂。所测血脂的平均值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与梓树酸甘油三酯油组相比,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能 显著提高小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提高LDL-C与HDL-C的比值,这表明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能显著改善小鼠血脂。
表2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对小鼠血脂的影响

Claims (5)

1.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甘油二酯油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50~90%的甘油二酯、9~45%的甘油三酯、0.1~10%的甘油一酯和0.02~10%的残留物,由上述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及甘油三酯组成的全部甘油酯中梓树酸与脂肪酸的质量比为0.2~0.8:1,所述残留物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梓树酸的提取:
(1)预处理:将梓树籽清洗、沥干,40~60℃下干燥;
(2)梓树酸甘油三酯提取:干燥后的梓树籽粉碎后得干粉,干粉经溶剂萃取、超临界萃取或直接冷压压榨得梓树酸甘油三酯粗提物,梓树酸甘油三酯粗提物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腊后精炼制得梓树酸甘油三酯;
(3)梓树酸的制备:将所述步骤(2)中制得的梓树酸甘油三酯经皂化、酸化后得到梓树酸;
(4)纯化:将步骤(3)获得的梓树酸和梓树酸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由两步冷冻结晶法分离得到纯度分别为95~98%的梓树酸;
第二步,将上述提取的梓树酸与甘油以2~10:1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加入lipozyme RMIM在真空下进行酶催化反应制得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反应温度为30~60℃,反应时间8-12h,所述混合物与lipozyme RMIM的质量比为100~500:1;
第三步,对上述制得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粗品通过分子蒸馏分离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然后再采用脱色、脱臭和过滤的方法精制获得所需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萃取溶剂为正己烷、石油醚、乙醚、乙醇、甲醇、氯仿、正丁醇、丙酮、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步结晶法包括第一步结晶和第二步结晶,该第一步结晶的结晶温度为4℃,结晶时间为8~16h,结晶压力为常压;第二步结晶的结晶温度为-20℃~-70℃,结晶次数为3-5次,每次结晶时间为8~16h,结晶压力为常压。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在功能食品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功能食品和药物至少用于控制体重、改善血脂或提高免疫力中的其中一方面。
CN201510148381.2A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61359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8381.2A CN106135902A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8381.2A CN106135902A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5902A true CN106135902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37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8381.2A Pending CN106135902A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359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7309A (zh) * 2018-02-26 2018-09-04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磷脂型梓树酸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077422A (zh) * 2023-01-04 2023-05-09 成都大学 一种石榴籽油甘油二酯纳米乳凝胶剂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9264A (ja) * 2003-12-19 2005-07-07 Shokubutsu Kogaku Kenkyusho:Kk 体重増加抑制剤
CN1697825A (zh) * 2003-04-25 2005-11-16 日新Wells株式会社 包含共轭亚油酸的高纯度二酸甘油酯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06280A (zh) * 2003-11-28 2007-01-31 昂拜奥公司 富含具有共轭亚油酸的甘油二酯的油组合物
CN101033188A (zh) * 2007-03-26 2007-09-12 浙江大学 石榴酸及其盐和酯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7825A (zh) * 2003-04-25 2005-11-16 日新Wells株式会社 包含共轭亚油酸的高纯度二酸甘油酯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06280A (zh) * 2003-11-28 2007-01-31 昂拜奥公司 富含具有共轭亚油酸的甘油二酯的油组合物
JP2005179264A (ja) * 2003-12-19 2005-07-07 Shokubutsu Kogaku Kenkyusho:Kk 体重増加抑制剤
CN101033188A (zh) * 2007-03-26 2007-09-12 浙江大学 石榴酸及其盐和酯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邱澄宇: "《水产品加工新技术与营销》", 30 September 2011, 金盾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7309A (zh) * 2018-02-26 2018-09-04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磷脂型梓树酸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077422A (zh) * 2023-01-04 2023-05-09 成都大学 一种石榴籽油甘油二酯纳米乳凝胶剂
CN116077422B (zh) * 2023-01-04 2024-02-13 成都大学 一种石榴籽油甘油二酯纳米乳凝胶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95917C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ha-containing fatty acid composition
JP4175698B2 (ja) 新規なトリグリセリド及びそれを含む組成物
CN104186705B (zh) 基于酶促酸解棕榈酸甘油三酯合成结构脂质的方法
JP4271575B2 (ja) 機能的アシルグリセリド
CN104186701B (zh) 一种基于甘油三酯组成的人乳替代脂的制备方法及其评价方法
CN101940241B (zh) 采用来源于湄公河三角洲鲶鱼的油脂制备母乳脂肪替代物的方法
WO1998039468A1 (fr) Procede pour preparer un acide gras hautement insature (aghi) et lipide contenant cet aghi
CN102845537A (zh) 一种人乳脂替代品的制备方法
WO2015018206A1 (zh) 一种富含植物甾醇酯和甘油二酯的功能油脂的制备方法
CN103981009A (zh) 一种裂殖壶菌发酵液破壁提取其胞内油脂的方法
CN103667379B (zh) 一种脂肪酶促酸解藻油制备母乳脂肪替代品的方法
WO2017084241A1 (zh) 一种亚临界体系中酶法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方法
CN106822081A (zh) 一种磷脂型石榴酸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A2524880C (en) Manufacture of conjugated linoleic salts and acids
CN100441559C (zh) 石榴酸及其盐和酯的制备方法
CN106135902A (zh) 一种富含梓树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85591A (zh) 一种富含共轭亚油酸的磷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026A (zh) 一种富含石榴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98447B (zh) 制备脂肪酸甘油酯的方法
CN106137944A (zh) 一种富含兰花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35904A (zh) 一种富含金盏酸的甘油二酯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29113B (zh) 从苦瓜中提取制备α-桐酸及其盐和酯的方法
CN102008078B (zh) 无溶剂体系全酶法制备含1,3-甘油二酯乳脂的方法
CN110150666B (zh) 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7065B (zh) 一种高纯度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