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0641B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转向架 - Google Patents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转向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80641B CN106080641B CN201610585751.3A CN201610585751A CN106080641B CN 106080641 B CN106080641 B CN 106080641B CN 201610585751 A CN201610585751 A CN 201610585751A CN 106080641 B CN106080641 B CN 1060806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ber
- bolster
- damping device
- connecting rod
- rail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02—Arrangements permitting limited transverse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vehicle underframe or bolster and bogie; Connections between underframes and bogies
- B61F5/04—Bolster supports or mount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02—Arrangements permitting limited transverse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vehicle underframe or bolster and bogie; Connections between underframes and bogies
- B61F5/16—Centre bearings or other swivel connections between underframes and bolsters or bogies
- B61F5/20—Centre bearings or other swivel connections between underframes and bolsters or bogies with springs allowing transverse mov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02—Arrangements permitting limited transverse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vehicle underframe or bolster and bogie; Connections between underframes and bogies
- B61F5/22—Guiding of the vehicle underframes with respect to the bogies
- B61F5/24—Means for damping or minimising the canting, skewing, pitching, or plunging movements of the under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转向架,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摇枕和构架上,所述构架包括由侧梁和安装梁组成的“Ⅱ”形结构,减振器安装在由所述安装梁和侧梁围成的开口中,在摇枕的车体横向上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减振器安装座,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减振器安装座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梁内侧的侧板上。本发明不但使转向架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合理利用了构架的空间,更有利于降低地板面高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同时涉及一种在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上安装的减振器安装结构,属于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地板城轨车辆在很多城市交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低地板城轨车辆中,转向架作为最重要的结构部件,其结构和各项参数直接决定了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现有的低地板城轨车辆的转向架普遍具有小曲线通过能力差、地板面偏高难以上下车设置及牵引装置笨重等问题。随着城轨车辆的不断进步,对城轨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地板面利于上下车设置,并且结构简单紧凑、曲线通过能力强、重量轻、提高运行车辆性能的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装置。
在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中一般都安装有横向减振器和垂向减振器,用于对车体的横向振动和垂向振动进行衰减,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运行的可靠性。现有低地板轨道车辆的横向减振器和垂向减振器整体为一字形的结构,而且安装时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不利于降低地板面的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且合理利用空间,有利于降低地板面高度的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同时提供一种具有该减振器安装结构的转向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摇枕和构架上,所述构架包括由侧梁和安装梁组成的“Ⅱ”形结构,减振器安装在由所述安装梁和侧梁围成的开口中,在摇枕的车体横向上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减振器安装座,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减振器安装座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梁内侧的侧板上。
进一步,所述摇枕和减振器安装座为一体铸造结构。
进一步,所述减振器包括横向减振器和垂向减振器,在摇枕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横向减振器和一个垂向减振器。
进一步,所述减振器安装座为从摇枕两侧向外伸出的台阶状的结构,在内侧的台阶上设置有安装开口,横向减振器和垂向减振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开口的侧壁和减振器安装座外侧的台阶上。
进一步,所述减振器由减振器本体、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组成,所述减振器本体固定在安装梁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减振器本体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减振器安装座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杆和减振器安装座之间通过一个关节轴承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杆分为两段,两段之间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与两段的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关节轴承上设置注油口。
进一步,在每个所述关节轴承的外部套有一层防尘罩。
进一步,所述防尘罩为橡胶材料制成,其上具有用于套过关节轴承的开口,所述防尘罩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扎带扎紧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向架,具有如上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结构。
综上内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转向架,将横向减振器和垂向减振器安装在摇枕的侧壁与构架的侧梁和安装梁围成的开口之间,不但使转向架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合理利用了构架的空间,更有利于降低地板面高度。而且减振器本体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作为振动源的构架连接,将减振器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拉杆的直线运动,有效实现了横向和垂向位移的放大,使减振器的阻尼调节效果加大,调节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轨道车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转向架悬挂牵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转向架悬挂牵引装置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牵引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摇枕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9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10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11是图3的Ⅰ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横向减振器和垂向减振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防尘罩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13所示,转向架1,车体2,回转机构3,构架4,悬挂牵引装置5,轮对6,安装梁7,侧梁8,端梁9,摇枕10,销孔11,一系弹簧12,二系弹簧13,横向减振器14,垂向减振器15,牵引拉杆16,拉杆16a,球铰16b,连接座16c,螺栓孔17,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第一安装口19,螺栓20,销孔21,安装板22,螺栓23,回转支撑轴承24,容置腔25,螺栓26,螺栓孔27,螺栓28,注油机构29,注油管30,凹腔31,减振器安装座32,伸出部33,开口34,横向止挡35,耐磨层35a,橡胶层35b,底板层35c,螺栓36,提吊杆37,固定销38,第二安装槽39,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安装开口槽41,第二安装口42,螺栓43,减振器本体44,第一连接杆45,第二连接杆46,关节轴承47,连接轴48,连杆49,防尘罩50,开口51,开口52,上垫板53,上弹簧定位凸起53a,下垫板54,下弹簧定位凸起54a,内簧55,外簧56,第一安装槽57,安装部58,保护罩59,提吊安装孔60,上提吊安装座61,提吊安装护套62,连接销63,螺栓64,连接座65,下提吊安装座66,提吊开口67,卡口68,螺母69,密封圈70,止挡部71,安装台72,安装槽73,扎带74,安装开口75,螺栓孔76,横向减振器固定座77,定位凸起78,定位凹槽79,安装板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牵引装置,安装在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和与司机室相邻的头节车厢下方的转向架1上,即安装在车头位置的转向架1上,该转向架1与头节车厢的车体2之间通过回转机构3连接。
如图2所示,转向架1包括构架4、悬挂牵引装置5、轮对6、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制动器等,其中,驱动电机采用四个,分别驱动四个车轮,四个驱动电机和制动器固定安装在构架4两侧的安装梁7上,这样布置有利于降低地板面的高度。
如图2所示,转向架1包括构架4、悬挂牵引装置5、轮对6、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制动器等,其中,驱动电机采用四个,分别驱动四个车轮,四个驱动电机和制动器固定安装在构架4两侧的安装梁7上,这样布置有利于降低地板面的高度。
如图2所示,构架4包括两个侧梁8、两个端梁9和两个安装梁7,两个侧梁8的横向(指的是车体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分别设置用于安装驱动电机及制动器的安装梁7,在安装梁7上设置有磁轨制动器的吊挂座。本实施例中,侧梁8为一体铸造梁,安装梁7为箱形梁,由顶板、底板及侧板拼接焊接而成,顶板、底板及侧板均采用不锈钢板,侧梁8和安装梁7均整体为π形结构,侧梁8和安装梁7对接焊接连接,安装梁7与侧梁8焊接后形成“Ⅱ”形结构。两个端梁9对称设置在两个侧梁8在车体纵向(指的是车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端梁9为“口”字形框架梁,端梁9为一体铸造梁,端梁9与侧梁8之间也为对接焊接固定,一方面可以增强端梁9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焊接量,降低加工工艺难度,提高构架4的工艺性。
构架4采用钢板和铸件组合焊接的结构,使结构的焊接内应力降至最低,且可大量减少焊接量,提高构架的工艺性能和组装效率,构架4整体结构的强度、刚度、抗疲劳性能和承载能力都得到大幅提高,可以更好地满足轨道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如图2至图4所示,悬挂牵引装置5包括一个摇枕10、两根牵引拉杆16、八个一系弹簧12、四个二系弹簧13、两个横向减振器14和两个垂向减振器15等。
本实施例中,摇枕10整体呈一个“V”字形的结构,摇枕10与车体2通过回转机构3连接,摇枕10与车体2之间的回转中心与构架4的中心不在同一中心线上,两个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350mm。这样,转向架安装在车体2上后,以偏置的回转中心旋转,转向架大部分的结构都放置在车体2的前方,即放置在司机室的下方空间,以使转向架更多地占用司机室的空间,相对减少了头车车厢的占用空间,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乘坐的舒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车厢的载客量。而且,摇枕10与车体2通过回转机构3连接,还可以提高车辆的小曲线通过能力,并可以大幅降低地板面高度,利于上下车设置,车辆驾驶性能也得到较大提高,同时也利于减小车轮和轨道的磨损。
摇枕10的下方与构架4的侧梁8之间设置四个二系弹簧13,四个二系弹簧13成对对称设置在摇枕10在车体横向上的两侧。在构架4的两个端梁9与轴桥(图中未标示)之间设置有八个一系弹簧12,即“口”字形的端梁9的每个角处均安装一个一系弹簧12。在摇枕10的车体横向上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横向减振器14和一个垂向减振器15,横向减振器14和垂向减振器15用以衰减车体的横向振动和垂向振动,提高乘坐的舒适性,横向减振器14和垂向减振器15的另一端安装在由安装梁7和侧梁8围成的开口中并固定在安装梁7内侧的侧板上,这种安装结构使得转向架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也更有利于降低地板面的高度。
如图2至图4所示,摇枕10的一侧通过两根牵引拉杆16与构架4一端的端梁9连接,两根牵引拉杆16设置在构架4的两个侧梁8的中间,摇枕10和牵引拉杆16布置后整体呈扁平状的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地板的高度。
摇枕10在车体纵向上的一侧通过两根牵引拉杆16与构架4一端的端梁9连接,不但能更好地实现车辆运行时牵引与制动力的传递,承载垂向、横向、纵向载荷,摇枕10通过两根平行的牵引拉杆16与构架4的端梁9连接,还可以利用两根平行的牵引拉杆16起到抗侧滚扭杆的作用,使车辆运行更加平稳,而且省略了现有转向架上单独安装的抗侧滚装置,简化了转向架的结构。
如图5和图6所示,牵引拉杆16的结构包括中间的拉杆16a和两端部的球铰16b,拉杆16a的两个端部均呈U形结构,两个球铰16b分别插入至U形结构内通过紧固件与拉杆16a固定连接。球铰16b由中心的球铰轴和外层的球铰套组成,球铰轴和球铰套通过球形曲面铰接配合,球铰套与拉杆16a连接。在每个球铰16b的两个球铰轴上各安装一个连接座16c,两个连接座16c对称设置在该端球铰16b的两侧,连接座16c为圆柱体的橡胶材料,其中心具有安装孔(图中未标示),与球铰16b的球铰轴配合固定。
如图2、图3、图4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摇枕10为整体铸造成型的结构件,不但可以保证其整体强度和刚度,避免焊接结构产生的焊接应力,大幅提高摇枕10的承载能力,还可以降低摇枕10的厚度和重量,利于降低地板面的高度,同时也利于车辆实现轻量化。
如图7所示,在摇枕10朝向端梁9的一侧(即“V”字形结构的夹角的内侧)设置有与牵引拉杆16连接的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为了方便拆装,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采用上下分体的结构,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的上半部分与摇枕10一体铸造成型,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的上半部分为在摇枕10一侧设置的多个向下突出的拱形开口结构,以利于整体降低牵引拉杆16的安装高度,进而利于降低地板面的高度。拱形开口的数量与牵引拉杆16数量对应,摇枕10的一侧安装两根牵引拉杆16,所以摇枕10一侧的拱形开口的数量为两个,形成两个拱形开口的三个侧壁上均具有向下开口的半圆形开口,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的下半部分为各自独立安装的四块安装块,对应每个拱形开口两侧的侧壁各固定连接一个安装块,中间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安装块,在下半部分的四个安装块上也分别具有向上开口的半圆形开口,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的上下两个部分扣合对接后形成完整的圆形的第一安装口19,牵引拉杆16两端的连接座16c分别固定在两个相对的第一安装口19中,形成每个第一安装口19的上下两个部分通过四个螺栓2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摇枕10的上表面上具有向下凹陷的部分,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的上表面即为摇枕10上表面向下凹陷的部分,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整体降低牵引拉杆16的安装高度,利于降低地板面的高度。
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的上、下两个部分在扣合后将牵引拉杆16端部的连接座16c紧密固定在第一安装口19内,最后用四个螺栓20将上、下两个部分固定在一起实现牵引拉杆16的固定安装。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方便与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固定,在每个连接座16c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销孔21,如图7所示,相应地在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的上部分或下部分上也设置一销孔11,安装时在连接座16c的销孔21内安装一定位销,与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上的销孔11配合,使牵引拉杆16能够准确安装,而且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的固定强度,使牵引拉杆16能牢固固定,在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的上方还设置有一块安装板22,每两个相邻设置的两个螺栓20对应设置一块安装板22。安装板22呈台阶状结构,在下级台阶上设置有两个螺栓孔,用以穿过螺栓23将安装板22固定在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的上半部分上,在上级台阶上设置有两个螺栓孔(图中未标示),该两个螺栓孔分别对应与下方的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上的螺栓孔贯通,螺栓20同时穿过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上的螺栓孔和安装板22上的上级台阶上的螺栓孔将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的上下两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
如图2、图3和图9所示,在端梁9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在侧壁上共安装有四个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四个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并排设置在端梁9的侧壁上,中间两个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紧靠在一起固定或为一体式结构,四个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用于固定两个牵引拉杆16端部的四个连接座16c。
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设计成分体结构,分为左、右两部分,每个部分上具有一半圆形开口,两个部分扣合后形成完整的第二安装口42,用于容纳牵引拉杆16端部的连接座16c。其中一块上具有定位凸起78,相应地在端梁9的侧部具有定位凹槽79,安装时将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上的定位凸起78卡在端梁9的定位凹槽79内,将牵引拉杆16端部的两个连接座16c对应放入两侧的半圆形开口中,再将另一块扣合,并用四个螺栓43将两块固定连接在一起,进而将牵引拉杆16端部的连接座16c固定。
在“口”字形端梁9的一侧边上对应四个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开有三个安装开口槽41,在每个安装开口槽41的底部开有排水孔,安装开口槽41可以在端梁9的上下表面上各设置有三个,分别用于与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的上下两排螺栓43固定连接,安装开口槽41也可以采用上下贯通的开口结构。在安装开口槽41内对应每两个相邻的螺栓43设置一个安装板80,安装板80上具有两个内螺纹孔,螺栓43从一侧插入后其尾部与安装板80拧紧固定,即可完成牵引拉杆16的固定,不但可以保证端梁9的整体结构强度,还使得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大幅提高了安装效率。与安装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时一样,安装时在连接座16c的销孔内安装一定位销,与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上的销孔配合,使牵引拉杆16能够准确安装,而且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在牵引拉杆16的端部设置圆柱体的连接座16c,与第一牵引拉杆安装接口18和第二牵引拉杆安装接口40的圆形的第一安装口19和第二安装口39配合固定,纵向传递力通过完整的圆形贴合面实现,不但可以提高纵向传递能力,而且可以减轻磨耗,同时牵引拉杆16的两端设置球铰,使其具有较小的横向刚度,满足车体和转向架之间大的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提高纵向牵引能力,而且在发生侧滚时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因而起到抗侧滚的作用,提高抗侧滚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牵引装置的整体性能。
如图7和图8所示,回转机构3包括回转支撑轴承24,在摇枕10上表面的中心具有向下内凹的容置腔25,在容置腔25内安装回转支撑轴承24,回转支撑轴承24的外圈通过多个螺栓26与摇枕10固定连接,容置腔25即可以保护回转支撑轴承24,又可以提高回转支撑轴承24的承载能力。摇枕10上设置一圈贯穿的螺栓孔27,螺栓孔27为沉头孔,多个螺栓26从底部对应插入至螺栓孔27内与回转支撑轴承24固定连接,螺栓26的头部安装后位于沉头孔的内部,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安装,避免螺栓26的头部伸出至摇枕10的外部,也起到保证的作用。回转支撑轴承24的内圈与车体底架(图中未示出)通过多个螺栓28固定连接,方便操作人员从车体底架的上方通过外圈螺栓28将车体底架与回转支撑轴承24固定。通过回转支撑轴承24承载垂向、纵向和横向载荷,回转支撑轴承24可以实现360度转动,实现地面车辆过小曲线(如25m)的要求,提高车辆的小曲线通过能力。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摇枕10上还安装有一套注油机构29,用于为回转支撑轴承24注油,以保证回转支撑轴承24正常工作。注油机构29包括一组注油嘴,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注油效果,使润滑油更加均匀地分布于回转支撑轴承24,共设置有八个注油嘴,八个注油嘴分别连接八条注油管30,八条注油管30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直通式管接头,注油管30通过直通式管接头与回转支撑轴承24的连接。
在对应回转支撑轴承24上方的车体底架上安装有一活动的顶盖板(图中未示出),在需要注油时,打开顶盖板即可漏出下方的注油嘴,注油结束后盖上顶盖板即可,不但可以实现随时对回转支撑轴承24进行注油,还方便简捷,也便于日常维护。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摇枕10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向下伸出一个伸出部33,伸出部33与摇枕10一体成型。对应伸出部33在构架4的端梁9上设置有一供伸出部33插入的开口34,开口34设置在止挡座(图中未示出)上,止接座爆接固定在端梁9上。
如图8所示,在开口34横向两侧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横向止挡35,两个横向止挡35同时从两侧向摇枕10下方伸出部33的方向伸出,摇枕10下方的伸出部33伸入至两个横向止挡35之间,并与横向止挡35之间留有横向止挡间隙。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起到较好的横向止挡的作用,以限制车辆超出正常自由度的横向位移,用以避免车辆通过一些小曲线半径发生侧翻等危险工况。
本实施例中,横向止挡35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为耐磨层35a、橡胶层35b和底板层35c,耐磨层35a位于与摇枕10的伸出部33接触的顶层,通过耐磨层35a与摇枕10的伸出部33接触,耐磨层35a采用高耐磨特性的尼龙材料,利用尼龙材料具有耐磨的特点,提高横向止挡35的使用寿命。橡胶层35b设置在耐磨层35a和底板层35c之间,橡胶层35b与底板层35c硫化一体成型,耐磨层35a与橡胶层35b用胶粘结在一起。底板层35c通过螺栓36固定在端梁9上的开口34的侧壁上。如图8所示,在端梁9的侧壁上开有安装孔,通过螺栓36穿过端梁9上的安装孔与横向止挡35底板层35c固定连接,进而将横向止挡35固定在端梁9上。
该横向止挡35在保证横向止挡35的弹性特性要求下,保证了良好的刚度曲线性能,满足最恶劣运营状况下横向位移最大限度地减少,极大地降低了车辆横移时带来的晃动,改善了运行平稳性,增加了乘坐的舒适性,而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耐用特性强。
在安装横向止挡35时,需要现车调节横向止挡35的顶部与摇枕10的伸出部33之间的横向止挡间隙尺寸,在横向止挡35的底板层与端梁9的侧壁之间再垫一个或多个调整垫片,调节方便快捷。
在开口34的内部纵向上的两个侧壁上向伸出部33的方向还各伸出一纵向止挡部,纵向止挡部起到纵向承载的作用,当牵引拉杆16失效时,纵向止挡部与伸出部33配合仍能带动车辆运行。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摇枕10和构架4的侧梁8之间设置四个二系弹簧13,四个二系弹簧13沿构架4的横向对称设置在伸出部33的两侧,四个二系弹簧13的结构相同。
如图10所示,每个二系弹簧13均由上垫板53、下垫板54及中间的弹簧组成,中间的弹簧部分采用双钢圆弹簧,由内簧55和外簧56组成,不但整体结构紧凑,稳定性能好,还可以提高车辆运行的稳定性,满足大客量承载的要求,特别适用于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空间紧张的低地板城市轨道车辆。
上垫板53由上层金属板、下层金属板及中间的橡胶层组成,橡胶层与上层金属板、下层金属板硫化在一起,上垫板53具有一中心孔。对应上垫板53在摇枕10的下表面上设置一个向上内凹的第一安装槽57,在第一安装槽57的中心具有向下凸出的环形的安装部58,安装部58与上垫板53的中心孔相配合并插入至中心孔内,起到定位固定的作用,第一安装槽57的直径与上垫板53配合,使上垫板53卡在第一安装槽57内而实现固定,同时中心孔卡在安装部58处,进而实现上垫板53与摇枕10的固定连接,上垫板53与摇枕10之间无需采用传统的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安装拆卸更为简单方便,使安装拆卸更为简单方便,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和维护,而且使二系弹簧13结构更为紧凑,以使该装置更适用于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空间紧张的低地板轨道车辆。
在上垫板53的下层金属板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凸出的呈环形的上弹簧定位凸起53a,上弹簧定位凸起53a位于内簧55和外簧56之间,上弹簧定位凸起53a为金属板并与下层金属板焊接在一起或一体成型。
如图10所示,在构架4的侧梁8上对应每个二系弹簧13设置有第二安装槽39,第二安装槽39嵌入在侧梁8的内部或采用下沉的方式设置在侧梁8上,第二安装槽39与侧梁8一体铸造成型。第二安装槽39的直径与下垫板54配合,使下垫板54卡在第二安装槽39内而实现固定。下垫板54由定位座和调整垫组成,定位座为金属板,定位座的上表面上同样具有一向上凸出的呈环形的下弹簧定位凸起54a,下弹簧定位凸起54a位于内簧55和外簧56之间,下弹簧定位凸起54a为金属板,与定位座组装在一起或一体成型。安装后,下垫板54卡固在构架4的第二安装槽39底部实现二系弹簧13与侧梁8之间的固定连接,下垫板54与侧梁8之间同样无需采用传统的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安装拆卸更为简单方便,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和维护,也进一步使二系弹簧13结构更为紧凑。侧梁8上的第二安装槽39,为倒圆锥形结构,在固定二系弹簧13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在车辆运行时,二系弹簧13与第二安装槽39的内壁碰撞。本实施例中,二系弹簧13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嵌入安装在摇枕10和侧梁8内,这种结构可以降低摇枕10的安装高度,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地板面的高度。
上弹簧定位凸起53a和下弹簧定位凸起54a一方面起到了减振作用,另一方面,这种“凸起”结构将内簧55和外簧56分隔开,车辆需要通过小曲线时,即当二系弹簧13产生大位移时,减少了内簧55和外簧56碰撞的可能性,有效地避免了二系弹簧13的失稳。
下垫板54的调整垫分为两种不同结构,一种是内簧调整垫,内簧调整垫为橡胶垫,安装在下弹簧定位凸起54a的内圈即内簧55的底部,用于在规定载荷压缩高下内簧55的调整,另一种是外簧调整垫,外簧调整垫为橡胶垫,安装在下弹簧定位凸起54a的外圈即外簧56的底部,用于外簧56的调整,以保证内簧55和外簧56在同一工作载荷下的压缩高,进而保证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运行平稳。同时,上垫板53利用橡胶层的柔韧性极大地降低了钢簧带来的振动和冲击。
在第一安装槽57和第二安装槽39之间安装有筒形保护罩59,二系弹簧13被包围在保护罩59内,保护罩59优选由耐油、耐腐蚀性能优良的丁腈橡胶一体硫化制成。保护罩59由上卡接部、中间筒形部及下卡接部组成,中间筒形部采用波浪形结构,上卡接部与下卡接部分别密封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槽57和第二安装槽39上,不但有利于保护罩59的安装和拆卸,还将二系弹簧13密封在保护罩59内,防止油污、水滴等渗入到构架的构架中,造成锈蚀。另外,车辆运行中,防尘结构本身成“波浪”形状,实现了折叠特性,以适应不同载荷下钢簧变形的密封。
车辆在高速运行时,由于线路问题会产生垂向振动,进而会对车体产生垂向冲击,为了避免发生过冲现象,限制车体最大的垂向振动距离,避免超过限界,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摇枕10与构架4之间还设置有提吊装置,提吊装置不但可以限制车体最大的垂向振动距离,同时还可以起到转向架整体起吊的作用。
如图7和图10所示,提吊装置共为四根提吊杆37,提吊杆37的主体为一刚性的圆柱体,安装在摇枕10和构架的侧梁8之间,四根提吊杆37对称设置在摇枕10横向上的两侧,本实施例中,优选将四根提吊杆37分别安装在四个二系弹簧13的中间,即提吊杆37穿过内簧55的中心,提吊杆37的顶端通过上连接组件与摇枕10连接,提吊杆37的底端通过下连接组件与构架4的侧梁8连接。采用四根提吊杆37,不但可以保证提吊时的连接强度,同时可以保持提吊时的平衡,将提吊杆37穿过二系弹簧设置,在达到起吊作用的同时,使得整体提吊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地运用了二系弹簧内部结构空间,减少了提吊装置空间的占用,使该装置特别适用于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空间紧张的低地板城市轨道车辆。而且,采用四根提吊杆37,可以保证在有提吊杆37断裂时,其它提吊杆37仍可以保证整体提吊。
如图7和图10所示,上连接组件包括上提吊安装座61、提吊安装护套62、连接销63及连接座65,在摇枕10上位于第一安装槽57的中心处开有贯穿的提吊安装孔60,提吊安装孔60是个T形沉孔,在T形沉孔内安装纵断面呈π形的上提吊安装座61,上提吊安装座61的顶部卡在提吊安装孔60内,上提吊安装座61与摇枕10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一圈密封圈,连接座65大致呈倒置的T形,其上部突出的部分插入至上提吊安装座61内,通过连接销63将上提吊安装座61与连接座65固定连接在一起,提吊杆37的顶部通过固定销38固定在连接座65上,在连接座65和上提吊安装座61的外周套接有一提吊安装护套62,提吊安装护套62的底部通过多个螺栓64与提吊杆37的顶部固定连接。
下连接组件包括下提吊安装座66,下提吊安装座66可拆卸安装在侧梁8的第二安装槽39的底部,下提吊安装座66安装在内簧55的中间,其为中空的向上凸出的结构。下提吊安装座66的底部具有向外伸出的多个安装台72,在第二安装槽39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73,安装台72卡在安装槽73内实现下提吊安装座66的固定安装。在下提吊安装座66的顶壁上开有提吊开口67,提吊杆37的底部穿过提吊开口67进入下提吊安装座66内,提吊杆37的底部安装有一卡口68,卡口68的直径大于提吊开口67的直径,卡口68的中心通孔处具有台阶状结构,相应地在提吊杆37上设置有一体的呈环形凸起的止挡部71,卡口68的台阶状结构卡在止挡部71上,在卡口68下方的提吊杆37上具有外螺纹,其上紧固一螺母69,卡口68被限定在止挡部71与螺母69之间,在卡口68的内圈还设置有一圈密封圈70。卡口68与提吊开口67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此距离即为防止过冲的距离,安装后,如果摇枕10在垂向上向上移动,提吊杆37底部的卡口68即可卡在提吊开口67处,进而可以避免过冲。同时,该提吊杆37在起吊时,卡口68卡在构架4上,实现转向架和车体的整体起吊,整个提吊装置安装、拆卸均非常方便。下提吊安装座66安装在内簧55的中间,在起到防止过冲和整体提吊的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二系弹簧13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晃动。
如图2、图3、图7、图11、图12所示,位于摇枕10在车体横向上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向外伸出的减振器安装座32,减振器安装座32对称设置在二系弹簧13的外侧,减振器安装座32与摇枕10一体铸造成型。在每个减振器安装座32上安装有一个横向减振器14和一个垂向减振器15,横向减振器14和垂向减振器15通过螺栓同时固定安装在减振器安装座32上。
减振器安装座32在摇枕10的侧部呈台阶状的结构,在内侧的第一级台阶的位置开有一安装开口75,安装开口75的侧壁上开有螺栓孔17,用于通过螺栓固定横向减振器14,在最外侧的第二级台阶的部位上开有另一个螺栓孔76,用于通过螺栓固定垂向减振器15。减振器安装座32的结构不但简单,而且易于横向减振器14和垂向减振器15的安装和拆卸。
如图12所示,横向减振器14和垂向减振器15的结构相同,均由减振器本体44、第一连接杆45、第二连接杆46组成,减振器本体44的外壳上具有四个安装孔,垂向减振器15的减振器本体44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在安装梁7的内侧侧板上,横向减振器14的减振器本体44先通过螺栓固定在横向减振器固定座77上,横向减振器固定座77再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梁7的内侧侧板上,在安装梁7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减振器固定座和垂向减振器固定座,第一连接杆45的一端与减振器本体4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46连接,第二连接杆46的另一端与摇枕10侧部的减振器安装座32连接。第二连接杆46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杆45和减振器安装座32之间通过一个关节轴承47连接。关节轴承47的外圈与第二连接杆46连接,关节轴承47的内圈安装连接一连接轴48,连接轴48从一侧伸出插入至减振器安装座32的螺栓孔76和螺栓孔17中,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二连接杆46与第一第一连接杆45之间的连接结构与之相同。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连接杆46分成两段,中间通过一段连杆49连接,连杆49与两段第二连接杆4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种结构可以方便第二连接杆46与两端的第一连接杆45和横向减振器固定座或垂向减振器固定座固定连接。
如图12所示,在第二连接杆46两端的关节轴承47的外侧各套有一个防尘罩50。如图13所示,防尘罩50为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两个开口51和开口52,开口51和开口52的朝向呈90度,一个开口51用于套过第二连接杆46,另一开口52用于套过与第二连接杆46连接的连接轴48,开口52的直径略小于连接轴48的直径,且其圆边为锥形,使得安装后此处能紧密密封,另一开口51的直径略大,方便安装,安装后通过扎带74扎紧固定在第二连接杆46上。在防尘罩50靠近开口52的位置,具有波浪结构,在提高足够的变形余量。在第二连接杆46下方的关节轴承47上还具有注油口。
如图11和图12所示,横向减振器14的第一连接杆45是垂向设置的,其第二连接杆46是横向设置的,垂向减振器15的第一连接杆45是横向设置的,其第二连接杆46是垂向设置的,由于各连接处均采用关节轴承47连接,当车辆运行时产生横向振动或垂向振动时,第二连接杆46在横向或垂向上会在一定角度内摆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45摆动,减振器本体44限制第一连接杆45的摆动角度,进而起到在横向上和垂向上的减振作用。
本发明将横向减振器14和垂向减振器15安装在摇枕10的两侧与构架4的安装梁7的侧部之间,横向减振器14和垂向减振器1安装在由安装梁7和侧梁8围成的开口中并固定在安装梁7内侧的侧板上,而且减振器本体44通过第一连接杆45和第二连接杆46与作为振动源的构架4连接,不但将减振器本体44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第二连接杆46的直线运动,有效实现了横向和垂向位移的放大,使减振器的阻尼调节效果加大,调节更加灵活,也使得转向架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减少占用空间,也更有利于降低地板面高度。
如图7所示,在摇枕10上表面的两个角上,即减振器安装座32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两个凹腔31,在此处设置凹腔31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整个摇枕1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同时也起到减重的作用。在两个凹腔31内还分别开有一个排水口,排水口贯穿摇枕10,以方便积存在凹腔31内内的雨水和冲洗水排出。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摇枕和构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包括由侧梁和安装梁组成的“Ⅱ”形结构,减振器安装在由所述安装梁和侧梁围成的开口中,在摇枕的车体横向上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减振器安装座,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减振器安装座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梁内侧的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枕和减振器安装座为一体铸造结构。
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横向减振器和垂向减振器,在摇枕的两侧均安装有一个横向减振器和一个垂向减振器。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安装座为从摇枕两侧向外伸出的台阶状的结构,在内侧的台阶上设置有安装开口,横向减振器和垂向减振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开口的侧壁和减振器安装座外侧的台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由减振器本体、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组成,所述减振器本体固定在安装梁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减振器本体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减振器安装座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杆和减振器安装座之间通过一个关节轴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分为两段,两段之间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与两段的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节轴承上设置注油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关节轴承的外部套有一层防尘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为橡胶材料制成,其上具有用于套装关节轴承的开口,所述防尘罩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扎带扎紧固定。
10.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架上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安装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85751.3A CN106080641B (zh) | 2016-07-22 | 2016-07-22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转向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85751.3A CN106080641B (zh) | 2016-07-22 | 2016-07-22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转向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80641A CN106080641A (zh) | 2016-11-09 |
CN106080641B true CN106080641B (zh) | 2018-02-27 |
Family
ID=57449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85751.3A Active CN106080641B (zh) | 2016-07-22 | 2016-07-22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转向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8064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52928B2 (en) * | 2018-05-31 | 2021-07-06 | Aktiebolaget Skf | Railcar adapter for connecting a railcar body to a bearing |
CN116513252A (zh) * | 2023-04-12 | 2023-08-01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横向减振装置、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436737A (en) * | 1973-09-05 | 1976-05-26 | Gen Steel Ind Inc | Pneumatically sprung railway bogie |
JP5256208B2 (ja) * | 2007-11-16 | 2013-08-07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低床式鉄道車両用台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低床式鉄道車両 |
CN201272361Y (zh) * | 2008-09-12 | 2009-07-15 |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半主动减振装置 |
EP2669136B1 (en) * | 2012-05-30 | 2020-01-01 |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 Rail vehicle unit |
CN205872072U (zh) * | 2016-07-22 | 2017-01-11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转向架 |
-
2016
- 2016-07-22 CN CN201610585751.3A patent/CN10608064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80641A (zh) | 2016-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72075U (zh) | 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牵引装置 | |
CN105923003B (zh) | 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及转向架 | |
CN206202293U (zh) | 转向架总成以及轨道车辆 | |
CN106809229B (zh) | 悬挂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转向架总成和轨道车辆 | |
CN2910705Y (zh) | 铁路货车转向架 | |
CN205769309U (zh)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二系弹簧装置及转向架 | |
CN106080642B (zh)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摇枕结构及转向架 | |
CN201189870Y (zh) | 动力转向架 | |
CN106809232B (zh) | 转向架总成以及轨道车辆 | |
CN2388083Y (zh) | 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 | |
CN111559404A (zh) | 一种工程车用转向架及工程车 | |
CN205706688U (zh) | 一种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牵引装置 | |
CN105923009B (zh) | 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提吊装置及转向架 | |
CN105109501B (zh) | 一种轨道车辆用附件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5440380U (zh) | 窄轨钢弹簧客车转向架 | |
CN106080641B (zh)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转向架 | |
CN205769308U (zh) | 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及转向架 | |
CN205872071U (zh)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提吊装置及转向架 | |
CN105923005A (zh) | 一种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牵引装置 | |
CN106114543A (zh)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提吊装置及转向架 | |
CN105923006B (zh) | 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摇枕结构及转向架 | |
CN205930747U (zh) | 转向架的构架 | |
CN205872072U (zh)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减振器安装结构及转向架 | |
CN205872073U (zh) |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摇枕结构及转向架 | |
CN106043344B (zh) | 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牵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