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5992265B -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2265B
CN105992265B CN201510051428.3A CN201510051428A CN105992265B CN 105992265 B CN105992265 B CN 105992265B CN 201510051428 A CN201510051428 A CN 201510051428A CN 105992265 B CN105992265 B CN 105992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recoding matrix
cell
received power
measured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14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2265A (zh
Inventor
高秋彬
陈润华
陈文洪
李辉
拉盖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5100514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226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6810 priority patent/WO2016119526A1/zh
Priority to EP15879724.1A priority patent/EP3253125B1/en
Priority to US15/539,981 priority patent/US10516494B2/en
Priority to TW104143770A priority patent/TWI583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92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2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2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2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898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本发明包括:对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测量,得到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N≥1;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采用本发明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小区等效接收功率,进而在基于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进行小区选择或重选时,可选择合理的小区进行接入。

Description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LTE(英文为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小区搜索过程如图1所示:终端首先进行PSS(英文为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搜索(参见步骤101),根据PSS信号获得5ms定时同步,之后进行SSS(英文为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辅同步信号)搜索(参见步骤102),根据SSS信号实现帧同步及获得小区ID。基于以上同步过程,终端可以获取CRS(英文为Cell-Specific ReferenceSignal,小区专用参考信号)(参见步骤103),此信号为公共参考信号,一方面可以用于信道估计及解调,另一方面可以用于小区测量。
当终端进行小区接入时,一种实现方法是在多个候选目标小区中进行图1所示的小区搜索,测量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公共参考信号CRS的RSRP(英文为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并选择最优RSRP的小区完成接入。
在现有蜂窝系统中,基站天线阵列一般呈水平排列,基站发射端波束仅能在水平方向进行调整,而垂直方向是固定的下倾角。随着天线技术的发展,业界已出现能够对每个阵子独立控制的有源天线。采用这种设计,天线阵列会由现在的两维水平排列增强到三维水平和垂直排列。这种天线阵列的方式,使得波束在垂直方向的动态调整成为可能。3D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基站侧天线数目非常多而且是二维的天线结构,如8、16、32、64天线等,如图2a至图2d所示。
随着基站天线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维水平和垂直排列的天线的出现,需要相应的小区测量方法以进行小区测量,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而选择合理的小区进行接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用于实现小区测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测量方法,包括:
对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测量,得到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N≥1;
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对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测量,得到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N≥1;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机,其中: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对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测量,得到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N≥1;
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收发机,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可以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终端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被测量小区的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并根据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从而基于预编码矩阵确定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由于预编码矩阵集合的设置具有一定灵活性,这样,采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较充分利用预编码矩阵的特点,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小区等效接收功率,进而在基于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进行小区选择或重选时,可选择合理的小区进行接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小区搜索流程示意图;
图2a至图2d为3D MIMO中二维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测量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步骤302的流程示意图;
图5a至图5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SI-RS发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介绍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的一部份,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发明的关键或决定性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实质精神下,可以相互替换而得到其他的实现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根据每个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并根据信道估计结果以及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每个被测量小区进行等效接收功率的计算,得到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以作为选择目标切换小区或驻留小区的依据。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测量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可由终端执行,或者由终端内部的小区选择装置执行。
如图所示,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301:对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测量,得到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N≥1。
一个终端的被测量小区可包括该终端的服务小区以及目标切换小区,所述目标切换小区是指终端可能切换到的小区,可以是与该终端的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所述导频可以是CSI-RS(英文为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导频信号或参考信号。
所述N个导频发送端口由基站进行配置,基站可配置一个终端接收所有导频发送端口发送的导频,也可配置一个终端仅接收部分导频发送端口发送的导频。如果基站配置终端接收所有导频发送端口发送的导频,则终端基于所有导频发送端口发送的导频进行小区测量,得到这些端口的信道估计值;如果基站配置终端接收部分导频发送端口发送的导频,则终端基于部分导频发送端口发送的导频进行小区测量,得到这些端口的信道估计值。本发明实施例对信道估计算法不做限制。
步骤302: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具体来说,步骤302的具体实现可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1:分别在每个资源单元(英文为Resource Element,简称为RE)上进行信道估计;
步骤3022:针对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根据每个资源单元上的信道估计,确定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
步骤3023:根据所述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
步骤3024:根据所述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分别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所有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得到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上述流程中所述的资源单元可以是指终端接收导频的资源单元。
在步骤3022中,可根据以下公式(1)确定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
Gk,n=HkVn……………………………………………………(1)
其中,Vn表示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第n个预编码矩阵;Hk表示所述终端在第k个资源单元上估计出的信道,Hk为Nr行N列矩阵,Nr为所述终端接收天线的数量;Gk,n表示Vn对应的所述第k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
在步骤3023中,在RI(秩指示)等于1的情况下,预编码矩阵为向量,则Gk,n为行向量,则可根据以下公式(2)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
Pk,n=||Gk,n||2……………………………………………………(2)
其中,Pk,n表示针对第n个预编码矩阵,所述终端在第k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A||为矩阵A的Frobenius范数。
在步骤3024中,可根据以下公式(3)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Pn=mean{Pk,n}k=1,…K…………………………………………(3)
其中,Pn表示第n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mean{}表示取集合{Pk,n}k=1,…K中所有元素的平均值,其中K为资源单元的数量。
步骤303: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具体来说,步骤303中,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将其中最大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为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作为一个例子,资源单元的集合由一段时间内(如100ms)、一定带宽范围内(如20MHz带宽)的CSI-RS信号所占用的全部或者部分RE所组成。这样,等效接收功率为一段时间和一段带宽内的平均值。
对于一个被测量小区,终端针对所有预编码矩阵计算得到的等效接收功率取最大值,得到该小区的RSRP估计值:
RSRP=maxn Pn或者RSRP=a maxn Pn
其中,a为接收机链路增益调整值,包括从终端天线到基带处理单元的链路增益。maxn Pn表示从集合Pn中取最大值,集合Pn中的元素为针对一个被测量小区计算得到的所有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RSRP。a maxn Pn表示将maxn Pn与a相乘。
较佳地,在步骤302之前,还可包括获取预编码矩阵集合的步骤。具体地,获取预编码矩阵集合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方式1:终端接收被测量小区发送的专用信令,获取所述专用信令中携带的预编码矩阵集合;该被测量小区可以是终端的服务小区和/或该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
方式2:终端接收所述被测量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获取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的预编码矩阵集合;该被测量小区可以是终端的服务小区和/或该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
方式3:可预先定义预编码矩阵集合,比如通过协议约定预编码矩阵集合。终端获取预先定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进一步地,在步骤301之前,即,在终端对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测量之前,还可包括获取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的过程。所述导频配置信息可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之一或组合:导频发送周期、子帧偏移、发送导频的端口的数量、所述被测量小区的标识(如小区的ID)以及导频图样。
终端获取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的方式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方式1:终端接收被测量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获取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的所述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
方式2:终端接收被测量小区发送的专用信令,获取所述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所述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
方式3:终端通过约定的方式确定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
进一步地,终端在按照上述实施例确定出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后,可根据该终端确定出的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目标切换小区或驻留小区,也可将确定出的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发送给该终端的服务小区或服务小区的基站,由该服务小区或服务小区的基站确定根据该终端确定出的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该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或驻留小区。
具体地,终端可将所有可能的目标小区(包括目标切换小区以及当前服务小区)的RSRP值发送给其服务小区的基站,由服务小区的基站决定该终端需要接入的小区。如果终端处于连接态,该终端的服务小区基站可以向该终端发送小区切换命令,小区切换命令中携带为该终端选择的小区的ID;或者,如果该终端处于连接态,该终端的服务小区基站将选择出的小区的ID发送给该终端,用于该终端发起向该小区的切换或者驻留。
终端也可以自己根据RSRP值选择要接入的小区,例如,接入RSRP值最高的小区。终端通过CSI-RS配置信息中携带的目标小区(包括目标切换小区以及当前服务小区)的标识获得选择出的小区的标识,终端可以将选择出的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服务小区的基站,或者终端自行选择驻留在选择出的小区内,或者终端在选择出的小区内发起上行随机接入过程,以接入该小区。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由于终端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被测量小区的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并根据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从而基于预编码矩阵确定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由于预编码矩阵集合的设置具有一定灵活性,这样,采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较充分利用预编码矩阵的特点,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小区等效接收功率,进而在基于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进行小区选择或重选时,可选择合理的小区进行接入。
较佳地,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离散傅里叶变换(英文为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简称DFT)向量。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对应一个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且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所有预编码矩阵所对应的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覆盖所述被测量小区内用户的垂直维度空间方向。
由于二维天线结构的引入,基站也可以在垂直方向形成波束,指向不同高度和垂直角度的用户。但是,为了保证小区的覆盖,一般来说导频信号要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定向的窄波束或者宽波束。这样,如果基于导频对小区进行测量以及根据小区测量结果选择小区接入,就会出现终端所接入的小区不合适的情况。这是因为终端测量的导频是指向一个固定的方向的,但是发给终端的信号是可以指向该终端的,两者之间不匹配。而采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由于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对应一个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且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所有预编码矩阵所对应的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覆盖一个被测量小区内用户的垂直维度空间方向,因此按照上述方法测量得到的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与该终端与被测量小区的垂直维度方向更加匹配,进而使终端所选择的小区更适合该终端驻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几种导频发送方式,下面以CSI-RS为例,描述基站发送导频的方式。一个CSI-RS资源的不同的端口组合可以对应不同的小区。例如配置的CSI-RS资源有8个端口,其中端口0至端口3对应小区1,端口4至端口7对应小区2。
方式一
CSI-RS的多个端口映射到二维天线阵列的1列天线发送,所述多个端口可以是CSI-RS的所有端口或部分端口。图5a示例性地示出了天线阵列为4行4列天线,共计16个天线单元的情况下,CSI-RS的端口配置。4端口的CSI-RS(如图中所示的s(0),s(1),s(2),s(3))映射到该天线阵列的1列天线上发出,如第1列。每个CSI-RS端口映射到1个天线单元。CSI-RS以宽波束的形式在垂直方向上发出,波束的宽度取决于单个天线单元的波束宽度。
方式二
CSI-RS的多个端口映射到二维天线阵列的所有天线单元发送,所述多个端口可以是CSI-RS的所有端口或部分端口。图5b示例性地示出了天线阵列为4行4列天线,共计16个天线单元的情况下,CSI-RS的端口配置。4端口的CSI-RS(如图中所示的s(0),s(1),s(2),s(3))映射到所有天线单元上发出,每个CSI-RS端口映射到1行天线单元,Wi表示第i列天线对应的波束赋形向量。每个CSI-RS端口的导频信号经波束赋形加权后从一行天线上发出。波束赋形的权值使得其形成的波束能覆盖整个小区,例如形成广播波束。CSI-RS以宽波束的形式在垂直方向上发出,波束的宽度取决于单个天线单元的波束宽度。
方式三
CSI-RS的多个端口映射到二维天线阵列的所有天线单元发送,所述多个端口可以是CSI-RS的所有端口或部分端口。图5c示例性地示出了天线阵列为4行4列天线,共计16个天线单元的情况下,CSI-RS的端口配置。4端口的CSI-RS(如图中所示的s(0),s(1),s(2),s(3))映射到所有天线单元上发出,每个CSI-RS端口映射到1列天线单元,Wi表示第i行天线对应的波束赋形向量。每个CSI-RS端口的导频信号经波束赋形加权后从一列天线上发出。波束赋形的权值使得其形成的波束能覆盖整个小区,例如形成广播波束。CSI-RS以宽波束的形式在垂直方向上发出,波束的宽度取决于单个天线单元的波束宽度。
方式四
CSI-RS的多个端口映射到二维天线阵列的1行天线发送,所述多个端口可以是CSI-RS的所有端口或部分端口。图5d示例性地示出了天线阵列为4行4列天线,共计16个天线单元的情况下,CSI-RS的端口配置。4端口的CSI-RS(如图中所示的s(0),s(1),s(2),s(3))映射到其中的1行天线上发出,如第1行。每个CSI-RS端口映射到1个天线单元。CSI-RS以宽波束的形式在水平方向上发出,波束的宽度取决于单个天线单元的波束宽度。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
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执行前述实施例描述的小区测量过程。如图所示,该终端可包括:测量模块601、第一确定模块602和第二确定模块603。
测量模块601,用于对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测量,得到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N≥1;
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第二确定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进一步地,测量模块601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预编码矩阵集合:
接收所述被测量小区发送的专用信令,获取所述专用信令中携带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被测量小区包括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和/或服务小区;或者,
接收所述被测量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获取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被测量小区包括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和/或服务小区;或者,
获取预先定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具体地,第一确定模块602可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分别在每个资源单元上进行信道估计;
针对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根据每个资源单元上的信道估计,确定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
根据所述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
根据所述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分别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所有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得到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其中,第一确定模块602可根据前述公式(1)确定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可根据前述公式(2)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可根据前述公式(3)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其中,公式(1)、公式(2)和公式(3)的表达式和参数说明请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第二确定模块603可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将其中最大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为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进一步地,上述终端还可包括第三确定模块或者发送模块(未在图中示出)。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出的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以使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根据所述终端的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或驻留小区。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目标切换小区或驻留小区。
进一步地,第一确定模块602还可获取所述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所述导频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之一或组合:导频发送周期、子帧偏移、发送导频的端口的数量、所述被测量小区的标识以及导频图样。
进一步地,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对应一个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且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所有预编码矩阵所对应的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覆盖所述被测量小区内用户的垂直维度空间方向。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
参见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执行前述实施例描述的小区测量过程。如图所示,该终端可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收发机703。
处理器701,用于读取存储器702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对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测量,得到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N≥1;
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收发机703,用于在处理器7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703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7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02可以存储处理器7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进一步地,处理器701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预编码矩阵集合:
通过收发机703接收所述被测量小区发送的专用信令,获取所述专用信令中携带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被测量小区包括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和/或服务小区;或者,
通过收发机703接收所述被测量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获取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被测量小区包括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和/或服务小区;或者,
获取预先定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具体地,处理器701可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分别在每个资源单元上进行信道估计;
针对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根据每个资源单元上的信道估计,确定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
根据所述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
根据所述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分别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所有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得到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其中,处理器701可根据前述公式(1)确定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可根据前述公式(2)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可根据前述公式(3)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其中,公式(1)、公式(2)和公式(3)的表达式和参数说明请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处理器701可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将其中最大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为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进一步地,处理器701还可根据确定出的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目标切换小区或驻留小区。或者,处理器701还可通过收发机703将确定出的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以使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根据所述终端的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或驻留小区。
进一步地,处理器701还可获取所述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所述导频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之一或组合:导频发送周期、子帧偏移、发送导频的端口的数量、所述被测量小区的标识以及导频图样。
进一步地,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对应一个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且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所有预编码矩阵所对应的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覆盖所述被测量小区内用户的垂直维度空间方向。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终端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被测量小区的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并根据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从而基于预编码矩阵确定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由于预编码矩阵集合的设置具有一定灵活性,这样,采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较充分利用预编码矩阵的特点,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小区等效接收功率,进而在基于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进行小区选择或重选时,可选择合理的小区进行接入。
进一步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对应一个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且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所有预编码矩阵所对应的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覆盖一个被测量小区内用户的垂直维度空间方向,因此按照上述方法测量得到的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与该终端与被测量小区的垂直维度方向更加匹配,进而使终端所选择的小区更适合该终端驻留。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对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测量,得到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N≥1;
所述终端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被测量小区发送的专用信令,获取所述专用信令中携带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被测量小区包括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和/或服务小区;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被测量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获取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被测量小区包括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和/或服务小区;或者,
所述终端获取预先定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分别在每个资源单元上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终端针对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根据每个资源单元上的信道估计,确定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分别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所有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得到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针对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根据每个资源单元上的信道估计,确定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
Gk,n=HkVn
其中,Vn表示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第n个预编码矩阵;Hk表示所述终端在第k个资源单元上估计出的信道,Hk为Nr行N列矩阵,Nr为所述终端接收天线的数量;Gk,n表示Vn对应的所述第k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
Pk,n=||Gk,n||2
其中,Pk,n表示针对第n个预编码矩阵,所述终端在第k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A||为矩阵A的Frobenius范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分别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所有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得到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Pn=mean{Pk,n}k=1,…K
其中,Pn表示第n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mean{}表示取集合{Pk,n}k=1,…K中所有元素的平均值,K为资源单元的数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将其中最大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为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将确定出的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以使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根据所述终端的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或驻留小区;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出的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目标切换小区或驻留小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对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测量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所述导频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之一或组合:导频发送周期、子帧偏移、发送导频的端口的数量、所述被测量小区的标识以及导频图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所述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被测量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获取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的所述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被测量小区发送的专用信令,获取所述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所述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通过约定的方式确定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对应一个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且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所有预编码矩阵所对应的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覆盖所述被测量小区内用户的垂直维度空间方向。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对被测量小区的导频进行测量,得到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N≥1;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区的N个导频发送端口的信道估计,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被测量小区发送的专用信令,获取所述专用信令中携带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被测量小区包括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和/或服务小区;或者,
接收所述被测量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获取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被测量小区包括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和/或服务小区;或者,
获取预先定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在每个资源单元上进行信道估计;
针对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根据每个资源单元上的信道估计,确定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
根据所述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
根据所述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分别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所有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得到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每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
Gk,n=HkVn
其中,Vn表示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第n个预编码矩阵;Hk表示所述终端在第k个资源单元上估计出的信道,Hk为Nr行N列矩阵,Nr为所述终端接收天线的数量;Gk,n表示Vn对应的所述第k个资源单元上的合并信道;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对应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每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
Pk,n=||Gk,n||2
其中,Pk,n表示针对第n个预编码矩阵,所述终端在第k个资源单元上的等效接收功率;||A||为矩阵A的Frobenius范数;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各自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
Pn=mean{Pk,n}k=1,…K
其中,Pn表示第n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mean{}表示取集合{Pk,n}k=1,…K中所有元素的平均值,K为所述终端资源单元的数量。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接收功率,将其中最大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为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或者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出的所述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以使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根据所述终端的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切换小区或驻留小区;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每个被测量小区的等效接收功率,确定目标切换小区或驻留小区。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被测量小区的导频配置信息,所述导频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之一或组合:导频发送周期、子帧偏移、发送导频的端口的数量、所述被测量小区的标识以及导频图样。
17.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分别对应一个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且所述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所有预编码矩阵所对应的垂直维度的空间方向覆盖所述被测量小区内用户的垂直维度空间方向。
CN201510051428.3A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5992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1428.3A CN105992265B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
PCT/CN2015/096810 WO2016119526A1 (zh) 2015-01-30 2015-12-09 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
EP15879724.1A EP3253125B1 (en) 2015-01-30 2015-12-09 Cel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US15/539,981 US10516494B2 (en) 2015-01-30 2015-12-09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etermining equivalent received power of cell according to precoding matrix
TW104143770A TWI583228B (zh) 2015-01-30 2015-12-25 Community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erminal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1428.3A CN105992265B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2265A CN105992265A (zh) 2016-10-05
CN105992265B true CN105992265B (zh) 2019-09-17

Family

ID=56542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1428.3A Active CN105992265B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6494B2 (zh)
EP (1) EP3253125B1 (zh)
CN (1) CN105992265B (zh)
TW (1) TWI583228B (zh)
WO (1) WO20161195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1499B (zh) * 2017-05-05 2022-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09392053B (zh) * 2017-08-03 2021-11-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选择驻留小区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9062505A (ja) * 2017-09-28 2019-04-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TWI738317B (zh) * 2019-05-08 2021-09-01 國立臺灣大學 一種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CN110493831B (zh) * 2019-07-30 2021-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确定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885A (zh) * 2011-11-25 2012-04-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Lte中的三维波束赋形方法
WO2013181783A1 (zh) * 2012-06-04 2013-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号接收功率的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3929772A (zh) * 2013-01-16 2014-07-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方法及装置、重选的方法、用户端
WO2014157867A1 (en) * 2013-03-25 2014-10-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 link sig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5741B (zh) * 2007-06-14 2012-12-12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64681B (zh) * 2008-12-24 2013-04-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小区信道质量信息的反馈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860102B (zh) * 2010-04-27 2016-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基站、移动终端、无线通信系统
US8953478B2 (en) 2012-01-27 2015-02-10 Intel Corporation Evolved node B and method for cohere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per CSI-RS feedback
US9397738B2 (en) * 2012-05-17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book and feedback design for high order MIMO
CN103582043A (zh) * 2012-08-09 2014-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选择方法及终端
CN103078703A (zh) 2012-12-28 2013-05-01 东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下行链路的多点联合协作系统的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885A (zh) * 2011-11-25 2012-04-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Lte中的三维波束赋形方法
WO2013181783A1 (zh) * 2012-06-04 2013-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号接收功率的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3797834A (zh) * 2012-06-04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号接收功率的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3929772A (zh) * 2013-01-16 2014-07-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方法及装置、重选的方法、用户端
WO2014157867A1 (en) * 2013-03-25 2014-10-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 link sig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2265A (zh) 2016-10-05
TWI583228B (zh) 2017-05-11
WO2016119526A1 (zh) 2016-08-04
EP3253125A1 (en) 2017-12-06
EP3253125B1 (en) 2020-07-15
EP3253125A4 (en) 2018-01-24
US10516494B2 (en) 2019-12-24
TW201628438A (zh) 2016-08-01
US20170373772A1 (en)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0821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JP6400193B2 (ja) 移動局及び基地局
EP352242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presenting quasi co-location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EP3136616B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P2842236B1 (en) Configuring channel-state feedback resources
US1115298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side device
EP327685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straining codebook subset
CN105992265B (zh)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
EP3709697A1 (e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1245450B2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CN114144977B (zh) 波束赋形方法、装置、无线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554275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device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US10070380B2 (en) Cell access method and cell access apparatus
EP3860020A1 (en) Csi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TWI635737B (zh) 一種導頻信號的發送、接收處理方法及裝置
CN105322989B (zh) Mimo系统中的导频发送方法、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024780B (zh) 一种信息发送、确定与信道重构方法及相关装置与系统
CN106470086A (zh) 用于大规模天线的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WO2017107067A1 (zh) 参考信号发送和信道测量的方法、发送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7035018A (zh) 波束度量参数反馈方法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