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0628A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数据解码方法、节点设备及解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数据解码方法、节点设备及解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40628A CN105940628A CN201380080458.6A CN201380080458A CN105940628A CN 105940628 A CN105940628 A CN 105940628A CN 201380080458 A CN201380080458 A CN 201380080458A CN 105940628 A CN105940628 A CN 1059406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coding
- node device
- node
- equipment
- user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5—Combining techniques, e.g. code combi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数据解码方法、节点设备及解码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设备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码;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向第二节点设备发送HARQ进程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数据解码方法、节点设备及解码系统,有效的利用了切换前的HARQ进程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对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提高了解码的成功率。同时,解码节点的切换能够提高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效率,充分利用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并能平衡网络流量。
Description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数据解码方法、 节点设备及解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数据解码方 法、 节点设备及解码系统。 背景技术 说
最近,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无线接入网络系统 C-RAN (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云计算无线接入网)架构正受到书工业界的普遍关注。在这个架构中, 考虑到云接入网架构带来的平衡计算资源, 解决潮汐效应的问题, 通常可以 将计算架构分成多层, 例如, 可以将计算架构分成本地计算中心和集中计算 中心两层, 计算资源可以在上下层计算中心进行调度, 将部分用户数据基带 甚至 L2层、 即数据链路层处理放在本地计算中心完成, 这将极大减少需要与 集中计算中心相连的数据率, 带来带宽节省优势。
现有技术中在一个上行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混合 自动重传请求)进程内,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通常不会改变。因此, 当该节点周围的网络状态发生改变例如该节点设备与后端骨干网之间的网 络传输能力不足、 或者该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不足时, 可能导致该上行用户 数据解码失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上行用户数据在一个节 点设备解码失败时, 将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另一个节点设备后如何进行解 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在第一方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混合自
动重传请求 HARQ数据解码方法, 包括:
第一节点设备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码;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向第二节点设备发送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 以及解码失败数据, 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 合并解码。
结合第一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为集中计 算中心,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本说地计算中心。
结合第一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上行 用户数据进行解码之后, HARQ数据解码书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指示将所 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为本地计 算中心,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心。
结合第一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上行 用户数据进行解码之后, HARQ数据解码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指示将所 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其特征在于, HARQ数据解 码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传输格式信息, 以使所述第 二节点设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在第二方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 提供一种 节点设备, 包括:
第一解码单元, 用于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码;
第一发送单元, 与所述第一解码单元连接, 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
送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 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 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结合第二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 心,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本地计算中心。
结合第二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节点设备进一步包括: 指示单元, 与所述第一解码单元连接, 用于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 备的计算能力, 指示将所述上行用说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节 点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书式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向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传输格式信息, 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用户重传的 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在第三方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 提供一种 节点设备, 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 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
第二解码单元, 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 HARQ进程信 息、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 码。
结合第三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节点设备为本地计算中 心,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心。
结合第三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节点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与所述第二解码单元连接,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将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 设备切换到所述节点设备的指示。
结合第三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
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传输格式信息, 所述第二解码单元用于所述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 解码失败数据以及传输格式信息对用户重 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在第四方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 提供一种 节点设备, 包括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包括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任 一项所述的节点设备,第二节点设说备包括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节点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HARQ数据解码书方法、 节点设备及解码系统, 可以 根据解码节点设备周围的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将解码节点 设备进行切换, 然后将切换前的节点设备上存储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 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发送到切换后的节点设备, 以使切换后的节点设备 能够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HARQ 数据解码方法及节点设备, 有效的利用了切换前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 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对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提高了解码 的成功率。 同时, 解码节点设备的切换能够提高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效率, 充分利用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并能平衡网络流量。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方 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特征和方面, 并且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 1示出现有技术中 C-RAN的系统架构;
图 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3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4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5示出上行用户数据从第一节点设备切换到第二节点设备进行合并解 码的示意图;
图 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节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 7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节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 8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说的解码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 9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节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特征和方面。 附 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 例的各种方面, 但是除非特别指出, 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 "意为 "用作例子、 实施例或说明性"。 这里作为 "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 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 具体细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没有这些具体细节, 本发明同样可以 实施。 在另外一些实例中, 对于大家熟知的方法、 手段、 元件和电路未作详 细描述, 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如背景技术所述和发明内容所述, C-RAN系统架构通常可以分成多层, 例如, 如图 1所示, 将 C-RAN系统架构分成本地计算中心和集中计算中心 两层, 集中计算中心和本地计算中心在本申请中都可以被称作节点设备。 从 功能上划分出集中计算中心与本地计算中心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 在用户 数据传输的上行方向, 第二节点设备接收 RRU (Remote Radio Unit, 射频拉 远单元)传送过来的 IQ (In-phase and Quadrature, 同相正交相位)数据, 完
成移除 CP (Cyclic Prefix, 循环前缀)、 FFT (Fast Fourier transform, 快速傅 里叶变换)、 资源块逆映射以及解调等功能后, 可以得到需要解码的上行用 户数据。本地计算中心根据接收到的集中计算中心下发的相应的指示信息确 定上行用户数据是否需要参与 CoMP (Coordinated Multi-point, 协作多点) 传输,该指示信息指示本地计算中心将需要参与 CoMP传输的上行用户数据 即 CoMP用户数据通过传输网上传到集中计算中心进行联合解码,同时完成 链路层处理、 高层信令处理, 然后说将处理好的上行用户数据通过标准接口如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系统的 SI接口传输到骨干网。 将不 需要参与 CoMP传输的上行用户数据、即书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优先放在本 地计算中心进行解码, 同时完成链路层处理, 高层信令处理, 然后将处理好 的上行用户数据通过标准接口传输到后端骨干网。 其中, 上行方向还包括信 道分离、 信道估计以及测量等功能。
现有技术中, 集中计算中心通常可以解码上行 CoMP用户数据和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而本地计算中心通常可以解码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而且 无论是上行 CoMP用户数据还是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通常都只在一个解码 节点设备上完成解码 (解码成功或失败) , 才能够被传输到后端骨干网, 即 解码节点设备在一个 HARQ进程中不会发生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 上行用户 数据的解码失败, 则会导致该上行用户数据的接收方无法知晓正确的用户数 据。 因此,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 HARQ数据解码方法及相应的节点设备, 包括 解码节点设备的动态切换过程以及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后用户重传的上行用 户数据的合并解码。 具体过程可以详见下述实施例的阐述。
实施例 1
图 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 2所 示, 该方法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S100、 第一节点设备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 S130、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向第二节点设备发送 HARQ进程信息、 用 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 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 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设备指的是上行用户数据第一次解码时所在的节 点设备,第二节点设备指的是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后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 解码时所在的节点设备。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均可以是集中计算中 心和本地计算中心的一个, 如果第说一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心, 则第二节点 设备为本地计算中心; 如果第一节点设备为本地计算中心, 则第二节点设备 为集中计算中心。 书
对于上述步骤 S100,第一节点设备首先对接收到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 码。 例如, 第一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心, 则得到该上行用户数据的过程如 下: 本地计算中心首先对从 RRU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一些基带处理, 包括: 移 除 CP, FFT、 资源块逆映射、 解调等功能, 解调完成后就可以得到需要解码 的上行用户数据。本地计算中心根据集中计算中心下发的相应的指示信息确 定这些上行用户数据哪些需要参与 CoMP传输即是上行 CoMP用户数据,哪些 不需要参与 CoMP传输即是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然后,第二节点设备将上 行 CoMP用户数据上传到集中计算中心处进行联合解码,将上行非 CoMP用户 数据优先放在本地进行解码, 也可以将部分上行非 CoMP数据上传到第一节 点设备进行解码。
对于上述步骤 S130, 在一个上行 HARQ进程中, 解码节点设备周围的网 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发生变化时, 可能导致这些上行用户数据 的解码失败。 这时可能触发解码节点设备的切换。 例如, 第一节点设备为集 中计算中心, 则在一个上行 HARQ进程中, 上行用户数据首先在集中计算中 心解码,如果集中计算中心与后端骨干网络之间的传输能力不足或者集中计 算中心的计算能力不够,而本地计算中心与后端骨干网络的传输能力足够且
计算能力足够, 就可能触发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本地计算中心。 将解码节点 设备切换后, 上行用户数据会重传, 但还需要将该 HARQ进程首先 HARQ进 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发送给切换后的解码节点设备, 以使得本地计算中心对接收到的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和解码失败数据 进行合并解码。例如, 第一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心, 首先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存储在集中计算中心上,解码节点设备切 换后, 集中计算中心可以向本地说计算中心发送存储在集中计算中心上的 HARQ进程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上述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用来标识接收到的解码失败书数据,使得本地计算中心可以根据 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的用户标识信息和 HARQ进程信息找到匹配的解 码失败数据, 最后本地计算中心将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以及其匹配的解 码失败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现有技术中一个 HARQ进程内, 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过程只能在一个节 点设备完成, 然后将解码后的上行用户数据上传到后端骨干网。 然而, 由于 解码节点设备周围网络状态和各节点设备计算能力的改变,可能导致上行用 户数据的解码失败, 这时,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解码节点设备周围的网络 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 将解码节点设备进行切换, 然后将切换前 的节点上存储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发送到 切换后的节点设备, 以使切换后的节点设备能够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 进行合并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 有效的利用了切 换前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对重传的上行用 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提高了解码的成功率。 同时, 解码节点设备的切换能 够提高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效率, 充分利用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并能平衡 网络流量。
实施例 2
图 3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3中 标号与图 2相同的步骤具有相同的功能, 为简明起见, 省略对这些步骤的说 明。
如图 3所示,本实施例 HARQ数据解码方法与上一实施例的 HARQ数据解 码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如果第一节点设备为集 中计算中心, 第二节点设备为本地计算中心, 则相应地, 在步骤 S100后, 进 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说
步骤 S110、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 力, 指示将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书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具体地, 在一个 HARQ进程中, 上行用户数据包括上行 CoMP用户数据 和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首先在第一节点设备即集中计算进行解码, 在对上 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过程中,集中计算中心可以检测到周围网络状态的变化以 及各节点设备计算能力的变化, 当周围网络状态变化或自身计算能力不足 时,集中计算中心可以根据网络状态和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将该上行用户 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第二节点设备即本地计算中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集中计算中心检测到网络状态和各节点设 备的计算能力满足条件 1-5中任何一个时, 可以指示将集中计算中心的部分 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切换到本地计算中心进行合并解码。
条件 1 : 集中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不足, 而本地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足 够, 且本地计算中心和后端骨干网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足够。
条件 2: 集中计算中心和后端骨干网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不足, 而本地 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足够, 且本地计算中心和后端骨干网之间的网络传输能 力足够。
条件 3 : 集中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不足, 而本地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足 够, 且集中计算中心与本地计算中心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以及本地计算中心
和后端骨干网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足够。
条件 4: 集中计算中心和后端骨干网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不足, 而本地 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足够, 且集中计算中心与本地计算中心之间的网络传输 能力以及本地计算中心和后端骨干网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足够。
条件 5 : 集中计算中心与本地计算中心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不足, 而本 地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足够,且本地计算中心和后端骨干网之间的网络传输 能力足够。 说
图 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4中标 号与图 2、 图 3相同的步骤具有相同的功能书, 为简明起见, 省略对这些步骤的 说明。
如图 4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如果第一节点设备为本地计算 中心, 第二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心, 则相应地, 在步骤 S100后, 进一步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 S120、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 力, 指示将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具体地, 在一个 HARQ进程中, 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首先在本地计算 进行解码, 在对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的解码过程中, 集中计算中心可以检 测到周围网络状态的变化以及各节点设备计算能力的变化, 当周围网络状态 变化或自身计算能力不足时,集中计算中心可以根据网络状态和各节点设备 的计算能力将该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集中计算中 心。
条件 6 : 在本地计算中心进行解码的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需要参与 CoMP传输, 而集中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足够, 且所述集中计算中心与本地 计算中心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以及所述集中计算中心和所述后端骨干网之 间的网络传输能力足够。
条件 7: 本地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不足, 而集中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足 够, 且集中计算中心与本地计算中心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以及集中计算中心 和后端骨干网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足够。
条件 8: 本地计算中心与后端骨干网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不足, 而集中 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足够, 且集中计算中心与本地计算中心之间的网络传输 能力以及集中计算中心和所述后端骨干网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足够。
其中, 计算能力通过将集中计说算中心或本地计算中心处理用户数据的处 理时间与预定门限值进行比较来确定。例如, 可以设定一个门限值 t, 如果处 理时间 s不小于门限值 t, 表示计算能力不书足; 否则表示计算能力足够。 还可 以设置两个门限值, 设分别为 tl、 12, 其中 tl>t2。 如果处理时间 s不小于 tl, 表示计算能力不足; 如果处理时间 s不大于 t2, 表示计算能力足够。 网络传输 能力通过将带宽的使用率和预定带宽的使用率门限进行比较来确定,如果带 宽的使用率不小于预定带宽的使用率门限, 则表示网络传输能力不足, 否则 表示网络传输能力足够。 其中, 带宽的使用率可以由用户数据流量和部署的 传输带宽的比值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 条件 6中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需要参与 CoMP传输, 则 指示将这些上行非 CoMP用户数据从本地计算中心切换到集中计算中心进行 联合解码。
在按照上述任一切换条件对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后, 由于切换前用户数据 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存储在第一节点设备 上, 如果这部分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和相应 的进程信息没有转发到第一节点设备进行合并解码,会极大的降低解码的成 功率。 因此, 发生节点切换后, 需要将相应的没有结束的用户标识信息、 HARQ进程信息和解码失败数据等转发到切换后的解码节点设备上。 解码失 败数据如 LTE中解码输出的软比特数据。图 5表示第一节点设备切换到第二节
点设备的切换过程。 如图 5所示, 上行用户数据刚开始是在第一节点设备进 行解码,在一个 HARQ进程还没有结束时,接收到切换第二节点设备的指示, 然后, 第一节点设备发送一条 NACK消息给用户, 用户接收该消息后在重传 时将上行用户数据重传到第二节点设备上, 同时第一节点设备将用户标识信 息、 HARQ进程信息和解码失败数据等发送到第二节点设备, 第二节点设备 接收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用户标识信息、 HARQ进程信息和解码失败数据 等后就可以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说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第二节点设备将上行 用户数据解码成功后, 发送一个 ACK信息给用户, 表示已经成功解码该上行 用户数据。 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上行用户数据是采用自适应还是非自适应 HARQ传输, 本实施例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还可以确定第一节点设备是否 向第二节点设备发送传输格式信息。 如果上行用户数据采用自适应 HARQ传 输, 由于每次传输的传输格式可能会改变, 因此传输格式信息会随重传数据 发送用于解调解码, 此时无需转发传输格式信息。 如果上行用户数据采用非 自适应 HARQ传输, 发送端使用与前一次相同的传输格式, 为节约信令, 这 些信息不会随重传数据发送, 因此在切换后的解码节点设备不存在用于解调 解码的信息,此时需要转发包括资源块的分配分式、调制方式、传输块长度、 传输持续时间等信息用于切换后的节点识别用户数据并正确解调解码。
因此,第一节点设备转发给第二节点设备的消息中可以包括用户标识信 息、 进程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 还可以包括传输格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由于失败数据的数据量远大于 HARQ状态信 息和传输格式信息, 受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的 限制, 失败数据可能无法及时从切换前的节点设备传输到切换后的节点设 备。当集中计算中心检测到获取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网络传 输能力不足使得解码失败用户数据无法传输到所述切换后的节点设备时,集
中计算中心将切换推迟至本次 HARQ进程结束后再进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如果由于性能影响无法推迟上述节点设备的 切换, 则针对 HARQ进程的类型, 集中计算中心会下发不同的指示。 对于 HARQ-I和 HARQ-ΙΠ自解码型进程, 由于重传数据可以自解码, 因此可以继 续该 HARQ进程。 同时, 告知上行用户数据的发送端已经重传 0次, 从而不 影响允许的最大重传次数。 对于 HARQ-Π冗余增量型进程, 由于重传数据通 常只能与先前传输的数据合并后说才能解码, 因此在无法获得已传输数据的情 况下, 集中计算中心指示上行用户数据的发送端结束该 HARQ进程, 重新选 择空闲进程对所结束的进程对应的上行用书户数据进行传输。
同时, 根据实际的需要, 第一节点设备可以推迟上述节点设备的切换或 者结束 HARQ进程并重新选择空闲进程对所结束的进程对应的上行用户数 据进行传输, 能够提高本申请中上行用户数据解码的可行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应用场景以 C-RAN系统架构的两层计算 中心为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明白的是, 在实际的部署中, 还存在多 于两层计算中心的场景, 本申请同样适用。 并且, 本申请除了适用于 C-RAN 场景, 还可以适用于有主从基站的分布式基站架构如 HetNet (Heterogeneous Network, 异构网络) 场景, 此时的集中计算中心可以是分布式基站中的主 基站或宏基站。
现有技术中一个 HARQ进程内, 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过程只能在一个节 点设备完成, 然后将解码后的上行用户数据上传到后端骨干网。 然而, 由于 解码节点设备周围网络状态和各节点设备计算能力的改变,可能导致上行用 户数据的解码失败, 这时,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解码节点设备周围的网络 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 将解码节点设备进行切换, 然后将切换前 的节点设备上存储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发 送到切换后的节点设备, 以使切换后的节点设备能够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
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 有效的利用 了切换前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对重传的上 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提高了解码的成功率。 同时, 解码节点设备的切 换能够提高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效率,充分利用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并能 平衡网络流量。 最后, 根据实际的需要, 可以推迟上述节点设备的切换或者 结束 HARQ进程并重新选择空闲进程对所结束的进程对应的上行用户数据 进行传输, 能够提高本申请中上说行用户数据解码的可行性。
实施例 3
图 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节点书设备的结构框图。 如图 6所示, 该节 点设备 60主要可以包括第一解码单元 61以及第一发送单元 62。第一解码单元 61主要用于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码; 第一发送单元 62, 与所述第一解码单 元 61连接, 主要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 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 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 行合并解码。
具体地, 第一解码单元 61首先对接收到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码, 当周 围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发生变化时, 可能导致上行用户数据的 解决失败, 这时, 用户可以重传该上行用户数据到第二节点设备进行解码。 优选的, 节点设备还可以利用第一发送单元 62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 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节点设备 60可以为集中计算中心, 上述第二 节点设备为本地计算中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节点设备 60还可以包括指示单元 63, 指示单 元 63, 与所述第一解码单元 61连接, 用于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 算能力, 指示将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节点设
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 62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 设备发送传输格式信息, 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 进行合并解码。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设备, 同时也可以接收到另一 节点设备例如第二节点设备发送原来在第二节点设备上解码上行用户数据 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说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 然后根据接收到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对用户重传的对应的上行 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书
现有技术中一个 HARQ进程内, 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过程只能在一个节 点完成, 然后将解码后的上行用户数据上传到后端骨干网。 然而, 由于解码 节点设备周围网络状态和各节点设备计算能力的改变, 可能导致上行用户数 据的解码失败, 这时, 本发明实施例的节点设备可以根据解码节点设备周围 的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 利用指示单元将解码节点设备进行 切换, 然后利用第一发送单元将切换前的节点设备上存储的 HARQ进程信 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发送到切换后的节点设备, 以使切换 后的节点设备能够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的节点设备, 可以将切换前的节点设备上存储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 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发送到切换后的节点设备进行合并解码, 有效 提高了解码的成功率。 同时, 解码节点设备的切换能够提高上行用户数据的 传输效率, 充分利用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并能平衡网络流量。
实施例 4
图 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节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如图 7所示, 该节 点设备 70主要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 71以及第二解码单元 72。第一接收单元 71主要用于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
码失败数据; 第二解码单元 72, 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 71连接, 主要用于根据 所述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 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节点设备与上述节点设备 60相对应,节点设备 70可以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 败数据; 然后第二解码单元 72可以根据接收到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 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对用户重说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节点设备 70可以为本地计算中心, 上述第一 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心。 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节点设备 70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单元 73, 第 二接收单元 73, 与所述第二解码单元 72连接,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 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将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 备切换到所述节点设备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 7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 点设备发送传输格式信息, 所述第二解码单元用于所述 HARQ进程信息、 用 户标识信息、解码失败数据以及传输格式信息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 行合并解码。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节点设备 70可以和节点设备 60—样, 可以将在其上解码失败数据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 解 码失败数据等发送给另一个节点设备例如第一节点设备, 以使第一节点设备 能够根据接收到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 解码失败数据等信息对 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现有技术中一个 HARQ进程内, 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过程只能在一个节 点完成, 然后将解码后的上行用户数据上传到后端骨干网。 然而, 由于解码 节点设备周围网络状态和各节点设备计算能力的改变, 可能导致上行用户数
据的解码失败, 这时, 本发明实施例的节点设备可以根据解码节点设备周围 的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 利用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解码节点 设备的切换指示, 然后利用第一单元接收切换前的节点设备发送的 HARQ进 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如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 息、解码失败数据等,然后利用第二解码单元根据接收到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 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设说备, 可以接收切换前的节点设备上发送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 然后利用 HARQ进程 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等书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 并解码, 有效提高了解码的成功率。 同时, 解码节点设备的切换能够提高上 行用户数据的传输效率, 充分利用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并能平衡网络流 实施例 5
图 8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解码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图 8所示, 解码 系统 80主要可以包括第一节点设备 81和第二节点设备 82。 其中, 第一节点设 备 81可以为实施例 3中的节点设备 60,第二节点设备 82可以为实施例 4的节点 设备 70。
实施例 6
图 9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节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所述节 点设备 900可以是具备计算能力的主机服务器、 个人计算机 PC、 或者可携带 的便携式计算机或终端等。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节点的具体实现做 限定。
所述节点设备 900包括处理器 (processor)910、 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920、 存储器 (memory array)930和总线 940。 其中, 处理器 910、 通信 接口 920、 以及存储器 930通过总线 9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 920用于与网元通信, 其中网元包括例如虚拟机管理中心、 共 享存储等。
处理器 910用于执行程序。 处理器 9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 CPU, 或者 是专用集成电路 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 或者是被配 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 930用于存放文件。存储器 930可能包含高速 RAM存储器,也可能 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non- volat说ile memory), 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 储器 930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 930还可能被分块, 并且所述块可按一 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 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上述程序可为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的程序代 码。 该程序具体可用于:
使第一节点设备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码;
使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向第二节点设备发送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 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 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 行合并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上述程序还用于使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为集中 计算中心,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本地计算中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 码之后, 上述程序还用于:
使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 指示将 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上述程序还用于使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为本地 计算中心,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 码之后, 上述程序还用于:
使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 指示将 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上述程序还用于:
使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传输格式信息, 以使所述 第二节点设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示例性单 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说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形式来实现,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 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针对特定书的应用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 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如果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来实现所述功能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 用时, 则在一定程度上可认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例如对现有 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是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的。 该计算机软件产 品通常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计算机设 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 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方 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 移动硬盘、 只读存储器 (ROM ,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储器 ( RAM ,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 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 权 利 要 求 书1、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HARQ数据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节点设备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码;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向第二节点设备发送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 以及解码失败数据, 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 合并解码。
-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心,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本地计算中 心。
-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 一节点设备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码之后, 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 指示将所 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为本地计算中心,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 心。
-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 一节点设备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码之后, 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 指示将所 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 6、根据权利要求 1-5中任一项所述的 HARQ数据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传输格式信息, 以使所述第 二节点设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 7、 一种节点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解码单元, 用于对上行用户数据进行解码; 权 利 要 求 书第一发送单元, 与所述第一解码单元连接, 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 送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 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 备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节点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心,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本地计算中心。
-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节点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指示单元, 与所述第一解码单元连接, 用于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 备的计算能力, 指示将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节 点设备。
- 10、 根据权利要求 7-9中任一项所述的节点设备,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 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传输格式信息, 以使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用户 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 11、 一种节点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 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第二解码单元, 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 HARQ进程信 息、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解码失败数据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 码。
-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节点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设备为本地计算中心,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为集中计算中心。
-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节点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与所述第二解码单元连接,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各节点设备的计算能力,将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解码节点 设备切换到所述节点设备的指示。
- 14、根据权利要求 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节点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权 利 要 求 书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传输格式信息,所述第二解 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 HARQ进程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 解码失败数据以及传 输格式信息对用户重传的上行用户数据进行合并解码。
- 15、 一种解码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 其中,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包括权利要求 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节点设备, 第二节点设备包括权利要求 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节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3/086235 WO2015061988A1 (zh) | 2013-10-30 | 2013-10-30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数据解码方法、节点设备及解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40628A true CN105940628A (zh) | 2016-09-14 |
Family
ID=53003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80458.6A Pending CN105940628A (zh) | 2013-10-30 | 2013-10-30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数据解码方法、节点设备及解码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041160B1 (zh) |
CN (1) | CN105940628A (zh) |
WO (1) | WO201506198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53404B2 (ja) * | 2015-09-07 | 2020-09-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8579A (zh) * | 2005-09-26 | 2006-04-1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混和自动请求重发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404566A (zh) * | 2008-11-05 | 2009-04-08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lte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CN101615988A (zh) * | 2008-06-25 | 2009-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调度方法 |
CN101656604A (zh) * | 2009-08-27 | 2010-0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CN101997662A (zh) * | 2009-08-18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重传请求失败指示的发送、传输方法和装置、系统 |
US20110194518A1 (en) * | 2008-10-24 | 2011-08-11 | Fujitsu Limited | Transmission apparatus, recep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adaptive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method |
US20120039260A1 (en) * | 2009-04-27 | 2012-02-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system, and equipment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US20120176887A1 (en) * | 2009-09-18 | 2012-07-1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for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ignal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87602B2 (en) * | 2009-09-29 | 2014-04-01 | Appl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correction for coordinated wireless base stations |
CN102594530B (zh) * | 2011-01-10 | 2017-12-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上行协作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
BR112013029651B1 (pt) * | 2011-05-17 | 2022-03-29 | Huawei Tchnologies Co., Ltd |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e método de gerenciamento do mesmo |
-
2013
- 2013-10-30 CN CN201380080458.6A patent/CN105940628A/zh active Pending
- 2013-10-30 WO PCT/CN2013/086235 patent/WO201506198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0-30 EP EP13896805.2A patent/EP3041160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8579A (zh) * | 2005-09-26 | 2006-04-1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混和自动请求重发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615988A (zh) * | 2008-06-25 | 2009-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调度方法 |
US20110194518A1 (en) * | 2008-10-24 | 2011-08-11 | Fujitsu Limited | Transmission apparatus, recep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adaptive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method |
CN101404566A (zh) * | 2008-11-05 | 2009-04-08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lte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US20120039260A1 (en) * | 2009-04-27 | 2012-02-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system, and equipment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CN101997662A (zh) * | 2009-08-18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重传请求失败指示的发送、传输方法和装置、系统 |
CN101656604A (zh) * | 2009-08-27 | 2010-0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US20120176887A1 (en) * | 2009-09-18 | 2012-07-1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for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ignaling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041160A1 (en) | 2016-07-06 |
WO2015061988A1 (zh) | 2015-05-07 |
EP3041160A4 (en) | 2016-10-26 |
EP3041160B1 (en) | 2017-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97119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feedback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2656917B (zh) | 多基站联合上行链路数据处理 | |
US8949682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RQ feedback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0267348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
US8605643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of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lay | |
CN105634663B (zh) |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784432A (zh) | 一种会话创建方法及装置 | |
TWI672961B (zh) | 一種資料處理方法、裝置、設備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 |
CN114287115B (zh) | 基于侧链路cbg的harq反馈和保留资源上的相关联的重传 | |
CN107707338A (zh) | 码块组分组确定/指示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 |
CN108809495B (zh) |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JP5210385B2 (ja) | 多重ホップ中継方式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再送信応答時点決定装置及び方法 | |
CN105940628A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数据解码方法、节点设备及解码系统 | |
CN102595646A (zh) | 空口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 |
JP7297678B2 (ja) | データが破損しているかどうかを判断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KR102462601B1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대역들을 통한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8616335B (zh) |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
CN113473612A (zh) | 一种通信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9155934A (zh) | 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7005991A (zh) | 上行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 |
CN104734803B (zh) | 一种用于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1263445A (zh) | 业务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基站 | |
CN104184665A (zh) | 一种拓扑收集方法及装置 | |
CN117955607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4499795B (zh) | 一种pdcp复制功能的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