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5846634B - 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6634B
CN105846634B CN201610077457.1A CN201610077457A CN105846634B CN 105846634 B CN105846634 B CN 105846634B CN 201610077457 A CN201610077457 A CN 201610077457A CN 105846634 B CN105846634 B CN 105846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winding
sensor circuit
wir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74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6634A (zh
Inventor
神田圭
丹羽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204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2561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204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6162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46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6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6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6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02K7/145Hand-held machine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9/00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K29/06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position sens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9/00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K29/06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position sensing devices
    • H02K29/08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position sensing devices using 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plates, magneto-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cooling medium between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08Insulating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ushless Mo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能够有效冷却定子的绕组。本发明的震动电钻使用的无刷电动机具有:定子(9),其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60),固定在定子铁芯(60)上的前后绝缘子(61、62),分别缠绕在定子铁芯(60)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的绕组(64);还具有转子,其设置在定子(9)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还具有传感器电路基板(65),其被固定在定子(9)上,用于检测永磁铁的位置,在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外周,定子(9)的轴向上的齿间形成有多个缺口部(91、91…),使无刷电动机的冷却空气易于通过定子(9)的内侧。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具有绕线型定子的电动机的电钻等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钻等电动工具中,已知有的使用具有绕线型定子的电动机(例如无刷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在使用无刷电动机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在层叠数层钢板形成的定子铁芯的两端,固定有电绝缘部件,在定子铁芯的内侧突出的多个(例如6个)齿中,以点对称位置上的一对齿分别缠绕构成多相绕线的一相的绕组,绕组的端部通过电绝缘部件上设置的端子连接各相的电源线。在一方的电绝缘部件上,安装着圆盘形的传感器电路基板,该传感器电路基板具有转动检测元件,检测转子上设置的永磁铁的位置。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还公开有一种电动机,在其圆筒状的定子铁芯的内侧突出6个磁极(齿),以点对称位置上的一对齿分别缠绕构成三相绕线的一相的绕组。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13/27093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303363号公报
在转子的转动轴上,设置有风扇,风扇随着转动轴转动,从机壳外吸入冷却用空气通过电动机从而冷却电动机。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一对齿间缠绕的一相绕组的过渡线,是沿着安装有传感器电路基板的电绝缘部件的外周配线,所以电绝缘部件与传感器电路基板之间的空隙因为过渡线而变狭窄,使冷却空气不易通过,无法有效冷却绕组。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发明中,在6个齿上形成三相绕线的情况下,因为各相的绕组例如间隔120°与电源线接线,所以在定子的周围从三个径向上引出各电源线。因此,为了保证电源线的配线空间,使收装定子的机壳在径向上增大,妨碍了紧凑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冷却定子绕组的电动工具。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小电源线的配线空间,使收装定子的机壳小型化的电动工具。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电动机,电动机具有定子、转子和传感器电路基板,
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固定在定子铁芯上的电绝缘部件;绕组,分别缠绕在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
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
传感器电路基板固定在定子上,用于检测永磁铁的位置,
在传感器电路基板的外周,形成沿定子的轴向且位于齿间的缺口部。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结构,其中,
定子与传感器电路基板由在定子的周向上排列的至少2处的固定部固定,缺口部在2处的固定部之间形成。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结构,其中,
缺口部形成在定子的周向上的至少2处上,传感器电路基板具有输出检测信号的导线的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2处的缺口部之间。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
定子具有连接于绕组的端子,该端子设置在缺口部上。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
具有6个绕组,在6处形成缺口部,各缺口部使各绕组在定子的轴向上露出。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电动机,电动机具有定子、转子和传感器电路基板,
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分别固定在定子铁芯的前后端面的第1电绝缘部件及第2电绝缘部件;绕组,分别缠绕在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
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
传感器电路基板固定在第1电绝缘部件的外周侧上,用于检测永磁铁的位置,
在第1电绝缘部件上设置有端子,端子连接于电源线,并连接于绕组。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结构,其中,
传感器电路基板被螺栓固定在第1电绝缘部件上。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结构,其中,
具有3个端子,绕组以三角形接线法接线。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
端子设置在齿之间。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
具有2个端子,传感器电路基板具有输出检测信号的导线的连接部,该连接部设置在2个端子之间。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电动机,电动机具有定子、转子和传感器电路基板,
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分别固定在定子铁芯的前后端面的电绝缘部件;绕组,分别缠绕在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
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
传感器电路基板固定在定子上,用于检测永磁铁的位置,
在定子铁芯的外周,沿着定子的轴向设置有沟槽,在电绝缘部件上与之一体形成有与沟槽嵌合的嵌合片。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传感器电路基板的外周设置有缺口部,因此电动机的冷却用空气易于通过定子的内侧,而能够有效冷却定子的绕组。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缩小电源线的配线空间,实现机壳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震动电钻的侧视图。
图2是震动电钻的后视图。
图3是震动电钻的纵截面图。
图4是主体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定子的立体图。
图6是取掉传感器电路基板后的定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定子的俯视图。
图8是取掉传感器电路基板后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9是图7的A向视图。
图10是图7的B向视图。
图11是图7的A-A线截面图。
图12是图7的B-B线截面图。
图13是图12的C部放大图。
图14是定子的仰视图。
图15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
图16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
图17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
图18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
图19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
图20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
图21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
图22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
图23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
图24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
1:震动电钻;2:主体;3:把手;4:钻夹头;5:电池组;6:机壳;8:无刷电动机;9:定子;10:转子;11:转动轴;12:齿轮组件;13:主轴;20:控制器;33:游星齿轮减速机构;60:定子铁芯;61:前绝缘子;62:后绝缘子;63:齿;64:绕组;65:传感器电路基板;67:转子铁芯;70:离心风扇;71:排气口;72:进气口;75:沟槽;76:嵌合片;79:狭槽;80:电源线;81:热铆接端子;82:保持部;85:螺纹凸起;89:绝缘筋;91:缺口部;92:固定片;95:连接部;96:导线;101:绕组线;101a:始端;101b:终端;102:过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电动工具的一个例子的震动电钻的侧视图,图2是后视图,图3是纵截面图,图4是主体部分的放大图。震动电钻1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主体2,把手3从主体2上向下突出,在主体2的前端上设置有顶端能抓住刀具的钻夹头4,另一方面,在把手3的下端安装有作为电源的电池组5。这里的机壳6由左右方向上的多个螺栓7、7…将左右两半的半个机壳6a、6b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其中,半个机壳6a、6b均为由主体2的后半部和把手3连接而成的部件。
在主体2中,后部收装有内转子型无刷电动机8,该无刷电动机8由筒状的定子9和设置在定子9内部的转子10构成,转子10具有转动轴11。在无刷电动机8的前方,组装有齿轮组件12,其具有从机壳6向前方突出的主轴13,齿轮组件12可以将转动轴11的转动减速后传导至主轴13。钻夹头4被安装在主轴13的前端。在主体2的下方把手3的上部,收装有开关14,扳机15向前方突出。在开关14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的正反转切换按键16,在正反转切换按键16前方收装有朝向斜上方的LED17,该LED17照射钻夹头4的前方。
在把手3的下端形成可以从前方滑动安装电池组5的安装部18,在安装部18上收装有:端子台19,其具有可以与电池组5电连接的端子19a;控制器20,其具有控制无刷电动机8的微电脑和6个开关元件等,并与开关14和无刷电动机8的定子9电连接。21是利用螺纹凸起设置在安装部18后面的挂绳固定部,22是悬挂用挂钩安装部。在电池组5中,23是充电电池(在此处有3个充电电池(cell)10.8V),24是端子,25是防止脱落的挂钩,通过前面的按键26可以进行解除挂钩25的操作。
齿轮组件12由第1齿轮罩27和第2齿轮罩28形成,其中第1齿轮罩27位于无刷电动机8的前方,为筒状;第2齿轮罩28被安装在第1齿轮罩27的前方,具有大直径部29和小直径部30,为两段筒状。第1齿轮罩27通过轴承31支承转动轴11,安装有小齿轮32的转动轴11的顶端突出到齿轮组件12内。
在齿轮组件12内收装有游星齿轮减速机构33,该游星齿轮减速机构33通过在轴向上分三段设置支座35A~35C而构成,支座35A~35C用于支承在内啮合齿轮34A~34C内公转的多个游星齿轮36A~36C,转动轴11的小齿轮32与第1段的游星齿轮36A啮合。在这之中第2段的内啮合齿轮34B可以转动并且可以在轴向上前后移动,在其前进位置上能够与大直径部29中保持的连接齿轮37啮合。
该内啮合齿轮34B通过连接部件38,与速度切换杆39相连接,速度切换杆39被设置为能够在机壳6上前后滑动。将该速度切换杆39向后方滑动时,通过连接部件38,内啮合齿轮34B后退,在保持与第2段的游星齿轮36B啮合的情况下与第1段的支座35A的外周啮合。由此,第2段的减速被取消进入高速模式。反过来将该速度切换杆39向前方滑动时,通过连接部件38,内啮合齿轮34B离开支座35A向前移动,在保持与第2段的游星齿轮35B啮合的情况下与连接环37啮合,其转动被限制。由此,发挥出第2段的减速功能进入低速模式。
然后,此处在第2齿轮罩28的小直径部30的内侧,设置有对主轴13提供轴向上的震动的震动机构,在小直径部30的外侧,设置有离合机构,该离合机构以规定的负载切断对主轴13的扭矩传导,通过后述的操作,可以分别选择以下模式:主轴13一边转动一边震动的震动钻模式;主轴13只转动的电钻模式;以规定的负载切断对主轴13的扭矩传导的离合模式(螺丝刀模式)。以下,对各机构进行说明。
在震动机构中,主轴13在小直径部30内受到前后轴承40、41支承的同时,其后端与第3段的支座35C以花键方式结合。在主轴13上的轴承40、41之间,从前方开始分别以同轴方式在外侧装有环状的第1凸轮42、第2凸轮43。第1凸轮42的后面具有凸轮齿,与主轴13以花键方式结合。第2凸轮43在前面形成有凸轮齿,被主轴13以留有间隙的方式插入其中,并被以不能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小直径部30内。
并且,在第1凸轮42前方,在第1凸轮42与轴承40之间,由环状的背板44保持着多个钢球45、45…,在钢球45与第1凸轮42之间,设置有凸轮盘46。从该凸轮盘46向后延伸的悬臂47,通过连接板49与模式切换环48相连接,模式切换环48被组装成在机壳6的前方可以向大直径部29转动,并通过随着模式切换环48的转动操作而产生的连接板49的转动,借助凸轮盘46将第1凸轮42向后方滑动,使其与第2凸轮43啮合。
在离合机构中,在模式切换环48的前方,小直径部30外侧上安装着离合环50,并且可以转动。在离合环50的内侧,小直径部30的外周形成的螺纹部上螺纹连接着螺纹输送板51,其被设置成可以与离合环50一起转动并且可以沿轴向移动,在螺纹输送板51的后方,设置有前背板52,其在被小直径部30限制转动的状态下在轴向上可以前后移动。在该前背板52的后方,设置有按压板54,其与大直径部29和小直径部30之间的闭塞部53的前表面抵接,在前背板52的前方还设置有后背板55,在前背板52和后背板55之间沿着周向以相等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旋弹簧56、56…。
另外,在按压板54的后方的闭塞部53上沿着周向以相等间隔保持着多个钢球57、57,该钢球57、57与被设置成可以转动的第3段的内啮合齿轮34C的前表面相抵接,并且可以与突出设置在内啮合齿轮34C的前表面但图上没有显示的离合凸轮在周向上卡合。通过该钢球57及按压板54、后背板55将螺旋弹簧56、56所施的压力传导至内啮合齿轮34C,由此限制内啮合齿轮34C的转动。通过转动操作离合环50,使螺纹输送板51及前背板52在轴向上螺纹进给,改变螺旋弹簧56的轴长,由此可以变更施加在内啮合齿轮34C上的按压力。
接下来,说明各动作模式。首先在作为凸轮盘46不使第1凸轮42向后方滑动的相位,即模式切换环48的第1转动位置上,第1凸轮42在第2凸轮43的前方,不与第2凸轮43啮合。因此,成为通过转动操作离合环50可以变更施加在内啮合齿轮34C上的按压力的离合模式。
在离合模式中按动扳机15驱动无刷电动机8,转动轴11开始转动,通过游星齿轮减速机构33使主轴13也开始转动,钻夹头4上安装的螺丝刀即可进行拧螺栓等工作。当拧螺栓所带给主轴13的负载超过固定内啮合齿轮34C的螺旋弹簧56的按压力后,内啮合齿轮34C的离合凸轮将钢球57及按压板54、后背板55向前方推出使内啮合齿轮34C空转,结束拧螺栓工作(离合动作)。
接下来,在从离合模式开始将模式切换环48转动规定角度到第2转动位置上,模式切换环48上设置的限制环58与后背板55卡合,限制后背板55前进。由此,进入电钻模式,即,不论螺旋弹簧56的按压力的大小,始终限制按压板54向前方移动。
在电钻模式中使主轴13转动后,不论在主轴13上有多大的负载,因为钢球57无法越过内啮合齿轮34C的离合凸轮,所以内啮合齿轮34C的固定状态不变,主轴13持续转动。另外,此时第1凸轮42不向后方滑动,因此主轴13不会发生震动。
然后,在从电钻模式开始将模式切换环48继续转动规定角度到第3转动位置上,凸轮盘46使第1凸轮42向后方滑动。另一方面,限制环58与后背板55的卡合不变。由此,进入第1凸轮42与第2凸轮43啮合的震动模式。
在震动模式中转动主轴13的情况下,因为与主轴13一起转动的第1凸轮42与被固定在小直径部30内的第2凸轮43啮合,因此主轴13发生震动。另外,由于限制环58而使按压板54的固定状态不变,因此不论在主轴13上有多大的负载,主轴13也持续转动。
然后,三相无刷电动机8的定子9,由在两半的机壳6a、6b内表面形成的增强筋59、59以前后方向为轴保持住。该定子9如图5~图8所示,在由数层钢板形成的定子铁芯60的前后端面上,安装有作为电绝缘部件的环状的前绝缘子61和后绝缘子62,在定子铁芯60的内侧突出设置的6个齿63、63…上,分别缠绕有多个绕组64、64…,在前绝缘子61的前表面由螺栓固定有传感器电路基板65,其搭载多个转动检测元件66、66…,检测转子10上设置的永磁铁68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在传感器电路基板65上设置温度检测元件,并将温度检测元件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入控制器20,使监视该信号的控制器20在规定温度时停止对无刷电动机8的控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温度易于上升的10.8V震动电钻1的无刷电动机8的温度上升。
转子10具有:转子铁芯67,其被设置在转动轴11的周围,由数层钢板形成大致呈圆筒状;永磁铁(烧结磁铁)68、68…,其被固定在转子铁芯67内部,为4片板状。该永磁铁68被插入贯通孔,由粘合剂及/或者由压入法固定,贯通孔是在转子铁芯67的横截面上以转动轴11为中心的正方形的四边的位置上分别形成。
转动轴11的后端被由机壳6的后部保持的轴承69支承,在轴承69的前方,设置有离心风扇70。71、71…是在离心风扇70的位置上在机壳6的左右侧面形成的排气口,而在相当于定子9的外侧的机壳6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72、72(图1)。
另外,在转子铁芯67和离心风扇70之间,设置有后止动器73。该后止动器73是由黄铜制成的与转子铁芯67具有相同外径的圆板,其与转子铁芯67同轴并被固定在转动轴11上。另一方面,在转子铁芯67和前侧的轴承31之间,在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内侧,设置有前止动器74。该前止动器74是由黄铜制成,是外径比转子铁芯67的外径小的圆板,其与转子铁芯67同轴并且以和转子铁芯67之间留有空隙的状态被固定在转动轴11上。前止动器74的外径比4片永磁铁68、68…所围成的内侧圆的直径大,前止动器74位于各永磁铁68的前方。
此处,对于定子9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图14所示,在单独的定子9上,以前绝缘子61一侧为上方,以后绝缘子62一侧为下方进行说明。
在定子铁芯60的外周,在周向上以相等间隔形成6个轴向的沟槽75、75…,在各沟槽75的端部上嵌合(压入)有嵌合片76、76…,该嵌合片76从前绝缘子61和后绝缘子62开始沿轴向与之形成一体。由于压入了该嵌合片76,能够阻止前绝缘子61和后绝缘子62发生形变,使定子铁芯60与前绝缘子61和后绝缘子62牢固地形成一体。在定子铁芯60的一个沟槽75的两侧,沿着沟槽75形成有条状突起77、77,条状突起77通过与机壳6的内表面上设置的图上未表示的卡合沟槽相卡合,可以防止定子9的转动并可以确定其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另外,在前绝缘子61的侧面,在条状突起77、77的延长方向上设置有卡合凹部78、78,该卡合凹部78、78与在机壳6的内表面设置的图上未表示的突起卡合,其可以防止定子9的转动并可以确定其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但是,也可以不用同时具有条状突起77和卡合凹部78,只形成其中一方面即可。另外,也不限于在防止定子9的转动及确定其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这两方面起作用,只在防止转动和确定其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之中的任意一方面起作用即可。
在前绝缘子61中,6个齿63、63…之间形成的6个狭槽79、79…中,在半周部分相邻接的3个狭槽79、79…的外侧,1相的绕组64、64的绕组线101与各相的电源线80热铆接的热铆接端子81由多个保持部82、82…保持,该多个保持部82、82…向上突出设置。该保持部82为,使俯视呈コ(日语片假名)字形状的突起83、83互相相对地排列在前绝缘子61的周向上,该保持部82的向上方突出设置的高度比前绝缘子61的环状上端面61a还高,在3个保持部82、82…之间,在各齿63的外侧,突出设置有保持电源线80的挂钩84,其侧面视图呈字母L形状。
另外,在两个保持部82、82之间的1个齿63的外侧,和从该齿63开始在周向上顺次隔一个位置的2个齿63、63的外侧位置(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突出设置有为使用螺栓固定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3个螺纹凸起85、85…,其高度比保持部82低,但是比前绝缘子61的上端面61a高,向上方突出。在位于两个螺纹凸起85、85之间的两个齿63、63的外侧,具有与螺纹凸起85等高的承受面87,并且突出设置有带台阶凸起86A、86B,在86A、86B上设置有比该承受面87还高的凸起88A、88B。该带台阶凸起86A的凸起88A,被设置在比螺纹凸起85的同心圆稍小一些的同心圆上,凸起88B的直径比凸起88A的直径小。
在后绝缘子62中,各狭槽79的外侧分别竖直设立多个周向的绝缘筋89、89…。
传感器电路基板65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6个缺口部91,其朝向中心所设的转动轴11的贯通孔90凹进,在各缺口部91与91之间,沿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6片向放射方向突出的作为固定部的固定片92,各缺口部91越过定子铁芯60的内周,在俯视图中其凹进到与狭槽79重叠的位置。另外,固定片92的前端仅仅越过定子铁芯60的外周一点,其中有两片邻接的固定片92(以下,在进行区别时标记为92A、92B。)比其他的4片固定片92长。
在这6片固定片92中,在位于包括一片长固定片92B的正三角形的顶点的3片固定片92、92…上,与螺纹凸起85相对应分别形成有螺纹孔93。在形成该螺纹孔93的两个固定片92、92之间的固定片92上,形成有与带台阶凸起86A的凸起88A对应的定位孔94A,和与带台阶凸起86B的凸起88B对应的定位孔94B。剩下的一个固定片92A上设置有连接部95,其连接的是输出3个转动检测元件66的检测信号的6根导线96、96…。3个转动检测元件66设置在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下表面,以规定的间隔围绕在贯通孔90的周围。
热铆接端子81是将带状的金属板对折,将一头的板部97A的两侧分别形成字母L状的两个翼片98、98,将另一头的板部97B的前端向外侧翻折,再将对折部分向下,使两个翼片98、98从上方分别插入保持部82的两个突起83、83中,使板部97B位于外侧,热铆接端子81向上方保持如字母V形状那样张开的姿势。如图13所示,对折部分的内侧形成卷曲部99,收装电源线80,在其上方侧,在板部97B上形成弯曲部100,夹着绕组64的绕组线101,板部97B的上端形成向外的翻折部100a。由此,各热铆接端子81通过保持部82,在俯视图中集中设置在定子9的半周一侧。
此处6个绕组64、64…,由一根绕组线101在各齿63上顺次缠绕所形成,一相的两个绕组64、64分别与热铆接端子81接线,连接位于对角的一相的两个绕组64、64的过渡线102不在前绝缘子61一侧,而是在后绝缘子62一侧配线。以下,对绕组的绕线方法进行说明,在有必要区分U,V,W三相的情况下,对各结构部的符号加上U,V,W的符号,而在区分各相成对的齿63或绕组64的情况下,还加上数字,如63U1、63U2、64U1、64U2等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绕线方法的示意图,(A)是接线侧(前绝缘子61一侧),(B)是反接线侧(后绝缘子62一侧)。81U,81V,81W是热铆接端子,圆圈内为+字的,表示绕组线与纸面垂直向远离读者一侧缠绕,圆圈内为黑点的,表示绕组线与纸面垂直向接近读者一侧缠绕。在接线侧和反接线侧,以向左方转为左、向右方转为右进行说明。
首先,在接线侧,将绕组线始端101a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U相的电源线80U的热铆接端子81U上,从位于其左侧的齿63U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1,然后在反接线侧从齿63U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按实线箭头所示将过渡线102U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U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2。然后,在接线侧将绕组线101从齿63U2的左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W相的电源线80W的热铆接端子81W上。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W的左侧相邻接的齿63W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1之后,在反接线侧齿63W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按虚线所示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W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齿63W2的左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对角的齿63W1的左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V相的电源线80V的热铆接端子81V上。即,形成W相的绕组64W1、64W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在齿63W1、63W2之间向右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V的左侧相邻接的齿63V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1之后,在反接线侧齿63V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按点划线所示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V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齿63V2的左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对角的齿63V1的左侧抽出,并将终端101b临时固定在左侧邻接的热铆接端子81U上。即,形成V相的绕组64V1、64V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在齿63V1、63V2之间向左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
最后,在各热铆接端子81上将电源线80和绕组线101进行热铆接,即可得到各相的绕组64、64被三角接线的定子9。
这样结束接线后,将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形成有螺纹孔93的固定片92与螺纹凸起85对齐,将定位孔94A对齐带台阶凸起86A的凸起88A,定位孔94B对齐带台阶凸起86B的凸起88B后分别插入,再用螺栓103将各固定片92固定在螺纹凸起85上,传感器电路基板65即由螺纹凸起85的上面以及带台阶凸起86A、86B的承受面87所支承,并且其被支承的状态为处于前绝缘子61的上端面61a的上方,并与定子9的轴线垂直相交。此时,挂钩84的顶端与长固定片92A、92B的下表面相抵接,支承固定片92A、92B。在此处因为各相的绕组64、64之间的导线102在反接线侧配线,所以前绝缘子61与传感器电路基板65之间形成充分的空隙。另外,在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固定状态下,各保持部82以及热铆接端子81贯通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缺口部91,比传感器电路基板65更加向上突出,俯视图中,各齿63、63之间的狭槽79露出在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缺口部91内(图7)。
在此处电源线80被挂钩84和固定片92所保持,因此不易移动,可以作为配线时的导向。另外,转动检测元件66的导线96所连接的固定片92A被挂钩84支承,因此导线96不易断线。并且,从无刷电动机8的轴心开始到凸起88A的中心为止的半径方向的距离,比从该轴心开始到螺栓103的中心为止的半径距离小,因此会减少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振动。
该定子9以多个热铆接端子81、81…位于定子9的下半部分一侧的相位组装在机壳6中。因此,热铆接端子81所连接的各相的电源线80不必通过定子9左右的外侧,可以以最短距离向控制器20配线。因此,机壳6不会在径向上增大,能够在保持紧凑化的同时缩短配线的长度。
在如以上结构的震动电钻1中,按压操作扳机15打开开关14后,控制器20的微电脑接收到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转动检测元件66输出的,表示转子10的永磁铁68位置的转动检测信号,取得转子10的转动状态,再对应所取得的转动状态控制各开关元件的开/关,通过对定子9的各相的两个绕组64、64顺次接通电流使转子10转动。由此,转动轴11转动并通过游星齿轮减速机构33使主轴13转动,因此可以使得由钻夹头4所把持的刀具使用所选择的动作模式进行工作。
离心风扇70随着转动轴11的转动而转动后,从机壳6的侧面的进气口72吸进外部空气,通过定子9的外侧及内侧(与转子10之间的空隙)由排气孔71排出,以此冷却无刷电动机8。此时,在定子9中,由于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缺口部91而使狭槽79在主视图中露出,并且传感器电路基板65与前绝缘子61之间没有过渡线102的配线,使得通过定子9内侧的空气不会被传感器电路基板65阻碍而能够在各绕组64的两侧顺畅地通过狭槽79。因此可以有效冷却各绕组64。另外,因为各热铆接端子81位于两片固定片92、92之间,所以通过缺口部91的空气可以有效冷却各热铆接端子81。
另一方面,在转子10中,因为前后设置有前止动器74和后止动器73,限制各永磁铁68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各永磁铁68从转子铁芯67上脱落。
如此,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震动电钻1,在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外周,由于在定子9的轴向上形成两个齿63、63之间的缺口部91,使冷却无刷电动机8的空气易于通过定子9的内侧。因此,能够有效冷却定子9的绕组64。
特别是在此处,缺口部91是在两个固定片92、92之间形成,因此能够使设置的缺口部91不妨碍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安装。
另外,由于将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导线96的连接部95设置在两个缺口部91、91之间,因此即使形成缺口部91也不会阻碍连接导线96。
并且,由于将绕组64所连接的热铆接端子81设置在缺口部91上,因此能够预期对各热铆接端子81也会有效冷却。
而且,由于具有6个绕组64,并在6个地方形成缺口部91,而且各缺口部91在定子9的轴向上露出各绕组64,因此三相的各绕组64可以被可靠地冷却。
然后,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震动电钻1,传感器电路基板65固定在外周侧的第1电绝缘部件,即前绝缘子61上,设置有连接绕组64和电源线80的热铆接端子81,因此易于将传感器电路基板65从定子9上拆卸下来。
特别是在此处,传感器电路基板65是由螺栓固定在前绝缘子61上,因此可以简单地装卸传感器电路基板65。
另外,因为设置了3个热铆接端子81,绕组64以三角接线法相连接,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三相各绕组64的接线。
并且,由于热铆接端子81被设置在两个齿63、63之间,所以可以容易地对缠绕在齿63上的绕组64的绕组线101进行接线。
而且,由于导线96的连接部95被设置在两个热铆接端子81、81之间,因此在卷取导线96的时候不会与热铆接端子81发生干扰。
另一方面,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震动电钻1,在定子铁芯60的外周,沿着定子9的轴向设置沟槽75,使沟槽75所嵌合的嵌合片76与前绝缘子61和后绝缘子62形成一体,能够阻止前绝缘子61和后绝缘子62发生形变,使定子铁芯60与前绝缘子61和后绝缘子62牢固地形成一体。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震动电钻1,由于三个热铆接端子81被设置在定子铁芯60的半周的区域内,因此在缩小电源线80的配线空间的同时,可以缩短并易化卷取电源线80的工作。即,实现机壳6的小型化。
另外,因为形成各相的绕组64、64的绕组线101的过渡线102的一部分被设置在反接线一侧(后绝缘子62一侧),所以使接线侧(前绝缘子61一侧)的空间变大,使与配线相关的卷取动作的自由度提高,并且也没有了在接线侧设置与热铆接端子81的绝缘部的必要。
另外,缺口部及固定片的数量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适当的增减,螺纹凸起和带台阶凸起的数量也可以对应固定螺栓的数量进行适当的变更。也可以去掉带台阶凸起。缺口部的形状也不仅限于弯曲形状,也可以是四边形或梯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形状。
另外,也没有必要设置缺口部与全部狭槽相对应,只要通过的空气能够有效冷却绕组的话,与狭槽相比可以少设置一些缺口部。即,可以考虑设置缺口部露出多个狭槽,并将多个热铆接端子设置在一个缺口部内。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前绝缘子上设置有传感器电路基板,但是也可以在后绝缘子上设置传感器电路基板,并将过渡线在前绝缘子一侧配线。
然后,绕组线的绕线方法并不限于图15的方法,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以下,通过示意图对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各示意图中同样(A)表示接线侧(前绝缘子61一侧),(B)表示反接线侧(后绝缘子62一侧),与图15同样的结构部件上加上同样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16所示的变形例中,首先在接线侧,在临时固定U相的电源线80U的热铆接端子81U上,临时固定始端101a,从位于其左侧的齿63U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1,然后在反接线侧从齿63U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U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U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2。然后,在接线侧将绕组线101从齿63U2的左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W相的电源线80W的热铆接端子81W上。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W的左侧相邻接的齿63W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W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W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的齿63W2的左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对角的齿63W1的左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V相的电源线80V的热铆接端子81V上。即,形成W相的绕组64W1、64W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的齿63W1、63W2之间向左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两条过渡线102W、102W在各齿63W1和63W2上交叉。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V的左侧相邻接的齿63V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V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V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的齿63V2的左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对角的齿63V1的左侧抽出,并将终端101b临时固定在左侧邻接的热铆接端子81U上。即,形成V相的绕组64V1、64V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的齿63V1、63V2之间向左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两条过渡线102V、102V在各齿63V1和63V2上交叉,因此过渡线102最多可以有4条重合。
在图17所示的变形例中,首先在接线侧,在临时固定U相的电源线80U的热铆接端子81U上,临时固定始端101a,从位于其左侧的齿63U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1,然后在反接线侧从齿63U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U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U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2。然后,在接线侧将绕组线101从齿63U2的左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W相的电源线80W的热铆接端子81W上。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W的左侧相邻接的齿63W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W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W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的齿63W2的左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对角的齿63W1的左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V相的电源线80V的热铆接端子81V上。即,形成W相的绕组64W1、64W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的齿63W1、63W2之间向右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V的左侧相邻接的齿63V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V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V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2。然后,在接线侧的齿63V2的左侧抽出并将过渡线102V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将终端101b临时固定在热铆接端子81U上。即,形成V相的绕组64V1、64V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和前绝缘子61一侧上分开,并分别在齿63V1、63V2之间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配线。因此,虽然在接线侧有一根过渡线102,但在反接线侧的过渡线102最多有3根重合,比图16的情况少1根。
在图18所示的变形例中,首先在接线侧,在临时固定U相的电源线80U的热铆接端子81U上,临时固定始端101a,从位于其左侧的齿63U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1,然后在反接线侧从齿63U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U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U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2。然后,在接线侧将绕组线101从齿63U2的左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W相的电源线80W的热铆接端子81W上。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W的左侧相邻接的齿63W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W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W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的齿63W2的左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对角的齿63W1的左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V相的电源线80V的热铆接端子81V上。即,形成W相的绕组64W1、64W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的齿63W1、63W2之间向左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两条过渡线102W、102W在各齿63W1和63W2上交叉。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V的左侧相邻接的齿63V1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V1的左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V2的右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2。然后,在接线侧的齿63V2的左侧抽出并将过渡线102V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将终端101b临时固定在热铆接端子81U上。即,形成V相的绕组64V1、64V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和前绝缘子61一侧上分开,并分别在齿63V1、63V2之间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配线。因此,虽然在接线侧有一根过渡线102,但在反接线侧的过渡线102最多有3根重合,比图16的情况少1根。
以下所示的变形例中,热铆接端子81的各相的设置以及绕组64的缠绕方向与图15~图18的例子相反。
在图19所示的变形例中,首先在接线侧,在临时固定U相的电源线80U的右侧的热铆接端子81U上,临时固定始端101a,从位于其右侧的齿63U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1,然后在反接线侧从齿63U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U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U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2。然后,在接线侧将绕组线101从齿63U2的右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W相的电源线80W的热铆接端子81W上。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W的右侧相邻接的齿63W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W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W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的齿63W2的右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对角的齿63W1的右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V相的电源线80V的热铆接端子81V上。即,形成W相的绕组64W1、64W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的齿63W1、63W2之间向左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V的右侧相邻接的齿63V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V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V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的齿63V2的右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齿63V1的右侧抽出,并将终端101b临时固定在热铆接端子81U上。即,形成V相的绕组64V1、64V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的齿63V1、63V2之间向左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
在图20所示的变形例中,首先在接线侧,在临时固定U相的电源线80U的热铆接端子81U上,临时固定始端101a,从位于其右侧的齿63U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1,然后在反接线侧从齿63U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U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U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2。然后,在接线侧将绕组线101从齿63U2的右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W相的电源线80W的热铆接端子81W上。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W的右侧相邻接的齿63W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W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W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的齿63W2的右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对角的齿63W1的右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V相的电源线80V的热铆接端子81V上。即,形成W相的绕组64W1、64W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的齿63W1、63W2之间向右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两条过渡线102W、102W在各齿63W1和63W2上交叉。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V的右侧相邻接的齿63V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V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V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的齿63V2的右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对角的齿63V1的右侧抽出,并将终端101b临时固定在右侧邻接的热铆接端子81U上。即,形成V相的绕组64V1、64V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的齿63V1、63V2之间向右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两条过渡线102V、102V在各齿63V1和63V2上交叉,因此过渡线102最多可以有4条重合。
在图21所示的变形例中,首先在接线侧,在临时固定U相的电源线80U的热铆接端子81U上,临时固定始端101a,从位于其右侧的齿63U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1,然后在反接线侧从齿63U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U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U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2。然后,在接线侧将绕组线101从齿63U2的右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W相的电源线80W的热铆接端子81W上。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W的右侧相邻接的齿63W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W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W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的齿63W2的右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对角的齿63W1的右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V相的电源线80V的热铆接端子81V上。即,形成W相的绕组64W1、64W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的齿63W1、63W2之间向左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V的右侧相邻接的齿63V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V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V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2。然后,在接线侧的齿63V2的右侧抽出并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将终端101b临时固定在热铆接端子81U上。即,形成V相的绕组64V1、64V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和前绝缘子61一侧上分开,并分别在齿63V1、63V2之间向右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因此,虽然在接线侧有一根过渡线102,但在反接线侧的过渡线102最多有3根重合,比图20的情况少1根。
在图22所示的变形例中,首先在接线侧,在临时固定U相的电源线80U的热铆接端子81U上,临时固定始端101a,从位于其右侧的齿63U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1,然后在反接线侧从齿63U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U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U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2。然后,在接线侧将绕组线101从齿63U2的右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W相的电源线80W的热铆接端子81W上。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W的右侧相邻接的齿63W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W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W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2。然后,在相同反接线侧齿63W2的右侧抽出并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在接线侧的对角的齿63W1的右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V相的电源线80V的热铆接端子81V上。即,形成W相的绕组64W1、64W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的齿63W1、63W2之间向右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两条过渡线102W、102W在各齿63W1和63W2上交叉。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V的右侧相邻接的齿63V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V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V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2。然后,在接线侧的齿63V2的右侧抽出并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将终端101b临时固定在热铆接端子81U上。即,形成V相的绕组64V1、64V2的绕组线101,在后绝缘子62一侧和前绝缘子61一侧上分开,并分别在齿63V1、63V2之间向右方向分别绕过大约半周配线。因此,虽然在接线侧有一根过渡线102,但在反接线侧的过渡线102最多有3根重合,比图20的情况少1根。
在图23所示的变形例中,首先在接线侧,在临时固定U相的电源线80U的热铆接端子81U上,临时固定始端101a,从位于其右侧的齿63U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1,然后在反接线侧从齿63U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U向左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U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2。然后,在接线侧将绕组线101从齿63U2的右侧抽出,以折返状态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W相的电源线80W的热铆接端子81W上。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W开始,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齿63U1右侧相邻接的齿63W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2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W2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W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1。然后,在接线侧的齿63W1的右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V相的电源线80V的热铆接端子81V上。即,形成W相的绕组64W1、64W2的绕组线101,在前绝缘子61一侧和后绝缘子62一侧上分开,并分别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配线。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V的右侧相邻接的齿63V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1之后,在反接线侧齿63V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V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2。然后,在接线侧的齿63V2的右侧抽出并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将终端101b临时固定在热铆接端子81U上。即,形成V相的绕组64V1、64V2的绕组线101,也在前绝缘子61一侧和后绝缘子62一侧上分开,并分别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配线。
在图24所示的变形例中,热铆接端子81V、81W的位置与图23相反。首先在接线侧,在临时固定U相的电源线80U的热铆接端子81U上,临时固定始端101a,从位于其右侧的齿63U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1,然后在反接线侧从齿63U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U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U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U2。然后,在接线侧将绕组线101从齿63U2的右侧抽出,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V相的电源线80V的热铆接端子81V上。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V开始,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缠绕,从齿63U2左侧相邻接的齿63V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2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V2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V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V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V1。然后,在接线侧的齿63V1的右侧向右方向缠绕,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有W相的电源线80W的热铆接端子81W上。即,形成V相的绕组64V1、64V2的绕组线101,在前绝缘子61一侧,横跨热铆接端子81V和齿63V2,以及横跨齿63V1和热铆接端子81W,并向右方向配线,而在后绝缘子62一侧,在齿63V2和63V1之间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配线。
接下来,从热铆接端子81W的左侧相邻接的齿63W1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1之后,在反接线侧的齿63W1的右侧抽出,在绝缘筋89外侧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后,从对角的齿63W2的左侧开始在其上缠绕形成绕组64W2。然后,在接线侧的齿63W2的右侧抽出并将过渡线102W向右方向缠绕后,将终端101b临时固定在热铆接端子81U上。即,形成W相的绕组64W1、64W2的绕组线101,也在前绝缘子61一侧,横跨热铆接端子81W和齿63W1,以及横跨齿63W2和热铆接端子81U,并向右方向配线,而在后绝缘子62一侧,在齿63W1和63W2之间向右方向绕过大约半周配线。
在其他与冷却绕组相关的发明中,电动工具并不限于震动电钻,只要是以将传感器电路基板固定在电绝缘部件上的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结构,在冲击钻或研磨机等其他机种上也可以使用本发明。因此,也可以适当地变更电动机在机壳内的位置或朝向。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是由1根绕组线(绕线)形成绕组,但是也可以由2根或3根等多数绕线形成绕组。而且也当然不限于三角形接线法,也可以使用Y型接线法。
另一方面,在与端子的设置相关的发明中,电动工具并不限于震动电钻,只要是以将绕组所连接的端子设置在电绝缘部件上的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结构,在冲击钻或研磨机等其他机种上也可以使用本发明。因此,对于设置端子的区域,根据机种不同不论是上半部还是中间半部都可以,并且三相线圈即使是Y型接线也可以由于端子的设置方式而实现紧凑化。
并且,以下还有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即,一种电动工具,具有电动机,
该电动机具有定子,所述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电绝缘部件,其分别被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上的前后端上;三相绕组,其分别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6个齿上,
该电动机还具有转子,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和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
该电动机还具有3个端子,分别被一方的所述电绝缘部件所保持,并与一相的绕组相连接,
全部的所述绕组由一根绕线顺次在所述齿上一相一相地缠绕而形成,并且所述3个端子被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半周的区域内。
另外,在所述电动工具中,至少将缠绕有所述一相绕组的所述齿间的过渡线配线到另一方的所述电绝缘部件一侧。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例中,
有一种电动工具,具有电动机,
该电动机具有定子,所述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电绝缘部件,其分别被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上的前后端上;三相绕组,其分别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6个齿上,
该电动机还具有转子,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和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
该电动机还具有3个端子,分别被一方的所述电绝缘部件所保持,并与一相的绕组相连接,
全部的所述绕组由一根绕线顺次在所述齿上一相一相地缠绕而形成,并且至少将缠绕有所述一相绕组的所述齿间的过渡线配线到另一方的所述电绝缘部件一侧。
在所述电动工具中,在所述另一方的所述电绝缘部件上,与之一体形成有能对所述过渡线导向的筋。
另外,作为其他实施例,
有一种电动工具,具有电动机,
该电动机具有定子,所述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电绝缘部件,其分别被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上的前后端上;三相绕组,其分别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6个齿上,
该电动机还具有转子,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和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
该电动机还具有3个端子,分别被一方的所述电绝缘部件所保持,并与一相的绕组相连接,
所述一相的绕组与通向该绕组的电源线在各所述端子上热铆接。

Claims (12)

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定子、转子和传感器电路基板,
所述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电绝缘部件;绕组,分别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
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
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固定在所述定子上,用于检测所述永磁铁的位置,
在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的外周,形成沿所述定子的轴向且位于所述齿间的缺口部,
所述定子具有夹持所述绕组的端子,所述端子配置在所述缺口部中,不接触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形成在所述定子的周向上的至少2处上,
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具有输出检测信号的导线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相邻的所述2处的缺口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6个所述绕组,在6处形成所述缺口部,各所述缺口部使各所述绕组在所述定子的轴向上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与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由在所述定子的周向上排列的至少2处的固定部固定,
所述缺口部在所述2处的固定部之间形成。
5.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定子、转子和传感器电路基板,
所述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分别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前后端面的第1电绝缘部件及第2电绝缘部件;绕组,分别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
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
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固定在所述第1电绝缘部件的外周侧上,用于检测所述永磁铁的位置,
在所述第1电绝缘部件上设置有端子,所述端子连接于电源线,并连接于所述绕组,
在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的外周,形成沿所述定子的轴向且位于所述齿间的缺口部,
所述定子具有夹持所述绕组的端子,所述端子配置在所述缺口部中,不接触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被螺栓固定在所述第1电绝缘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3个所述端子,所述绕组以三角形接线法接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3个所述端子,所述绕组以三角形接线法接线。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2个所述端子,
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具有输出检测信号的导线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2个端子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2个所述端子,
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具有输出检测信号的导线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2个端子之间。
12.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定子、转子和传感器电路基板,
所述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分别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前后端面的电绝缘部件;绕组,分别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
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
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固定在所述定子上,用于检测所述永磁铁的位置,
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沿着所述定子的轴向设置有沟槽,在所述电绝缘部件上与之一体形成有与所述沟槽嵌合的嵌合片,
在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的外周,形成沿所述定子的轴向且位于所述齿间的缺口部,
所述定子具有夹持所述绕组的端子,所述端子配置在所述缺口部中,不接触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
CN201610077457.1A 2015-02-04 2016-02-03 电动工具 Active CN105846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0492 2015-02-04
JP2015-020491 2015-02-04
JP2015020492A JP6525618B2 (ja) 2015-02-04 2015-02-04 電動工具
JP2015020491A JP6461629B2 (ja) 2015-02-04 2015-02-04 電動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6634A CN105846634A (zh) 2016-08-10
CN105846634B true CN105846634B (zh) 2020-12-08

Family

ID=55411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7457.1A Active CN105846634B (zh) 2015-02-04 2016-02-03 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10348158B2 (zh)
EP (1) EP3054566B1 (zh)
CN (1) CN1058466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3333B (zh) * 2015-06-30 2021-06-18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切割工具
EP3436221B1 (en) 2016-03-30 2021-12-1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rushless motor for a power tool
EP3332917A1 (de) * 2016-12-09 2018-06-13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Spulenteilung
CN110383641A (zh) * 2017-03-03 2019-10-2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汇流条单元、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DE102017105089A1 (de) * 2017-03-10 2018-09-13 Kolektor Group D.O.O. Elektromotor
JP2019022327A (ja) * 2017-07-18 2019-02-0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空調用ブロアモータユニット
JP7049929B2 (ja) * 2018-06-06 2022-04-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及び電動震動ドライバドリル
CN108631480B (zh) * 2018-07-03 2020-05-01 宁波领越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园艺用割草电动工具
CN108808931B (zh) * 2018-07-03 2020-04-28 宁波领越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园艺用割草电动工具的电机及其组装方法
JP7179569B2 (ja) 2018-10-05 2022-11-29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園芸工具
US10916987B2 (en) * 2018-10-29 2021-02-09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Stator, associated electric motor and associated method
EP3888228A4 (en) 2018-11-29 2022-09-14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MOTOR WINDING DESIGN FOR ELECTRIC MOTOR
JP7210261B2 (ja) * 2018-12-14 2023-01-23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作業機及び電動作業機用モータにおける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DE112019006412T5 (de) * 2018-12-26 2021-10-21 Makita Corporation Elektroarbeitsmaschine
TWI758581B (zh) * 2019-01-30 2022-03-21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工具
SE543670C2 (en) * 2019-05-28 2021-05-25 Atlas Copco Ind Technique Ab Power drill and force transducer for such a drill
US11139713B2 (en) * 2019-06-03 2021-10-05 Techway Industrial Co., Ltd. Brushless motor stator wound with a single winding wire
CN112077799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具
WO2020259908A1 (en) * 2019-06-26 2020-12-3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Measurement system,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ectrical machine of this kind
US11621613B2 (en) * 2019-07-22 2023-04-04 Techway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ic motor and electric tool
GB2583796A (en) * 2019-11-15 2020-11-11 Black & Decker Inc Motor terminals facing gear case in a power tool
EP3829039A1 (de) * 2019-11-29 2021-06-02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ll pcb mit lagerdurchtrittsöffnung
US11509193B2 (en) 2019-12-19 2022-11-22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with compact motor assembly
US12059775B2 (en) 2019-12-19 2024-08-13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with compact motor assembly
US11705778B2 (en) 2019-12-19 2023-07-18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with compact motor assembly
US11949295B2 (en) 2020-04-21 2024-04-02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 tool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cluding embedded busbars
US11870316B2 (en) 2021-02-02 2024-01-09 Black & Decker, Inc. Brushless motor including a nested bearing bridge
CN114876827A (zh) 2021-02-05 2022-08-09 创科无线普通合伙 吹风机
US12095206B2 (en) * 2022-05-09 2024-09-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hreaded fastener retention detec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3117A (en) * 1978-06-16 1985-06-11 Emerson Electric Co. Dynamoelectric machine with self-sealing lead wire grommet
CN1197222C (zh) * 1999-01-29 2005-04-13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小型电动机
CN101924416A (zh) * 2009-06-11 2010-12-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
WO2014049218A2 (fr) * 2012-09-26 2014-04-03 Sonceboz Automotive Sa Ensemble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pour moteur sans balai et systeme comprenant un tel ensemble
CN203818111U (zh) * 2013-02-27 2014-09-10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CN104052226A (zh) * 2013-03-15 2014-09-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直流无刷马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1905A (ja) 1996-03-25 1997-10-03 Kokusan Denki Co Ltd 電機子
JPH11215756A (ja) 1998-01-22 1999-08-06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電動機の巻線処理端子台
JP3578142B2 (ja) 2002-01-15 2004-10-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接続構造とその接続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並びに交流発電機
US6836036B2 (en) * 2002-06-14 2004-12-28 Dube Jean-Yves Electric motor with modular stator ring and improved heat dissipation
CA2453730C (en) 2003-12-12 2012-02-21 Jean-Yves Dube Electric motor with modular stator ring and improved heat dissipation
JP4487836B2 (ja) 2005-04-20 2010-06-2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JP5025999B2 (ja) 2006-06-09 2012-09-1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の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US8253285B2 (en) * 2007-04-27 2012-08-28 Hitachi Koki Co., Ltd. Power tool
JP2009033786A (ja) 2007-07-24 2009-02-12 Mabuchi Motor Co Ltd バスバーを内蔵したインナーロータ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5363762B2 (ja) 2008-06-12 2013-12-11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GB2463652B (en) 2008-09-18 2011-08-10 Controlled Power Technologies Ltd Electrical machine
EP2768122A3 (en) 2010-06-14 2015-10-14 Black & Decker Inc. Stator assembly for a brushless motor in a power tool
US9819241B2 (en) 2010-06-14 2017-11-14 Black & Decker Inc. Stator assembly for a brushless motor in a power tool
CN103459096A (zh) 2011-03-31 2013-12-18 英格索尔-兰德公司 具有集成的显示器盖和光管的显示组件,以及手持动力工具,以及包括它们的方法
EP2674256B1 (en) * 2012-06-15 2021-11-10 Black & Decker Inc. Brushless motor commutation control in a power tool
DE102012211183A1 (de) * 2012-06-28 2014-01-02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US9787159B2 (en) * 2013-06-06 2017-10-10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rushless DC motor configuration for a power too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3117A (en) * 1978-06-16 1985-06-11 Emerson Electric Co. Dynamoelectric machine with self-sealing lead wire grommet
CN1197222C (zh) * 1999-01-29 2005-04-13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小型电动机
CN101924416A (zh) * 2009-06-11 2010-12-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
WO2014049218A2 (fr) * 2012-09-26 2014-04-03 Sonceboz Automotive Sa Ensemble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pour moteur sans balai et systeme comprenant un tel ensemble
CN203818111U (zh) * 2013-02-27 2014-09-10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CN104052226A (zh) * 2013-03-15 2014-09-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直流无刷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54566A2 (en) 2016-08-10
US20190280560A1 (en) 2019-09-12
US11757331B2 (en) 2023-09-12
CN105846634A (zh) 2016-08-10
US11211846B2 (en) 2021-12-28
EP3054566A3 (en) 2016-10-26
US20220077748A1 (en) 2022-03-10
US20160226339A1 (en) 2016-08-04
EP3054566B1 (en) 2021-08-18
US20230369940A1 (en) 2023-11-16
US10348158B2 (en)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6634B (zh) 电动工具
CN106826699B (zh) 带振动机构的电动工具
CN106160390B (zh) 电动工具
US20240128834A1 (en) Power tool
CN106300859B (zh) 电动工具
EP3200324B1 (en) Electric power tool
JP6461629B2 (ja) 電動工具
JP6635676B2 (ja) 電動工具
CN111327140A (zh) 电动作业机和电动作业机用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JP6803364B2 (ja) 電動工具
US20230211489A1 (en) Power tool
CN111570862A (zh) 带有振动机构的电动工具
CN107666195B (zh) 电动工具用电机中的绕组的形成方法和电动工具
JP5797608B2 (ja)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を備えた電動工具
JP6626632B2 (ja) 電動工具
JP2015054395A (ja) 電動工具
JP6525618B2 (ja) 電動工具
EP4461473A1 (en) Wire guide and retention unit for power tool
JP7551488B2 (ja) 電動工具
US20240339885A1 (en) Wire guide and retention unit for power tool
US20220193791A1 (en) Electric rotary tool
CN110815138B (zh) 电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