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0483B - 波束配置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波束配置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30483B CN105830483B CN201480035926.2A CN201480035926A CN105830483B CN 105830483 B CN105830483 B CN 105830483B CN 201480035926 A CN201480035926 A CN 201480035926A CN 105830483 B CN105830483 B CN 1058304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equipment
- base station
- information
- index information
- initial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2
- 101710085003 Alpha-tubulin N-acetyltransferas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101710085461 Alpha-tubulin N-acetyltransferase 1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5—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04B7/0421—Feedback systems utilizing implicit feedback, e.g. steered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束配置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涉及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UE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装置,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确定模块。本发明可解决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衰减严重,导致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波束配置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分组业务和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高速、大数据量业务对频谱的需求不断增加。现有的蜂窝通信,如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一般利用2GHz左右或更低的频段来进行数据传输;如长期演进高级(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简称LTE-A)所支持的最大带宽为100MHz,且可利用的频谱范围有限。
为了满足业务对频谱的需求,IEEE的802.11ad标准将60GHz频段用于无线局域网(英文,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一般用于10米左右的短距离室内通信。其中,60GHz频段属于毫米波频段,广义上,毫米波频段包括3GHz~300GHz范围的频谱,一般,毫米波通信主要研究大于6GHz至100GHz之间的频段。毫米波频段存在较大的自由空间衰减,且空气吸收、雨、雾、建筑物或其它物体的吸收和散射等因素导致信号的衰减非常严重。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衰减严重,导致传输距离较短,且现有技术较少考虑将毫米波用于蜂窝通信,因此,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UE的数据通信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衰减严重,导致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配置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所述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监听所述控制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指定的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中选择并发送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是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且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后,确定出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站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请求;
所述基站还包括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指令;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请求;
所述基站还包括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TA;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得到的每个分组生成一个TA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TA组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所述PHR中包括功率余量PH,所述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
所述基站还包括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
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所述分配模块分配的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
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所述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
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
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调整模块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调整模块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信道,得到所述用户带宽。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所述RRM测量报告用于所述基站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在所述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监听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监听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监听模块,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
所述监听模块,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时,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模块进行的所述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自动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并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或,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所述随机接入指令是所述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后发送的,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TA,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TA组,所述TA组是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根据每个分组生成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TA组中的TAT超时,则检测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是否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维护模块,用于在所述测量模块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时,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维护所述小区所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冲区和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
释放模块,用于在所述测量模块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超时时,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释放所述小区所对应的HARQ缓冲区和SRS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模块测出的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功率余量PH,得到功率余量报告PHR;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发送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PHR,所述PHR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第一波束的路损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模块测出的最高的CQI生成至少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各个第二波束的CQI。
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广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在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时,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发送公共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监听模块,用于对组成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用户带宽的信道的控制信道进行监听。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发射机,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接收机,用于接收来源于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发射机发送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发射机,用于通过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监听所述控制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指定的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将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发射机发送的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中选择并发送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是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且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后,确定出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请求;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指令;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发射机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请求;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TA;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每个分组生成一个TA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器生成的所述TA组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所述PHR中包括功率余量PH,所述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所述接收机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
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所述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所述接收机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
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器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处理器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信道,得到所述用户带宽。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机,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发射机,用于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所述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用于所述发射机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在所述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通过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
所述接收机,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用于在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时,对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与备选波束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自动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并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或,在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所述随机接入指令是所述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后发送的,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TA,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TA组,所述TA组是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根据每个分组生成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TA组中的TAT超时,则检测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是否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在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时,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维护所述小区所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冲区和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在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超时时,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释放所述小区所对应的HARQ缓冲区和SRS资源。
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用于所述发射机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功率余量PH,得到功率余量报告PHR;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生成的所述PHR,所述PHR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第一波束的路损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用于所述发射机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至少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生成的所述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各个第二波束的CQI。
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机,还用于通过广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若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发送公共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对组成所述用户带宽的信道的控制信道进行监听。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站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监听所述控制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指定的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将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从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中选择并发送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是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且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后,确定出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至少一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
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基站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指令;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TA;
所述基站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所述基站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站根据每个分组生成一个TA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
所述基站将生成的所述TA组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所述PHR中包括功率余量PH,所述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
所述基站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
在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所述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
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基站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信道,得到所述用户带宽。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所述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
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
若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用户设备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将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并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所述随机接入指令是所述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后发送的,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TA,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TA组,所述TA组是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根据每个分组生成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若所述TA组中的TAT超时,则所述用户设备检测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是否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
若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维护所述小区所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冲区和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
若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超时,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释放所述小区所对应的HARQ缓冲区和SRS资源。
在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功率余量PH,得到功率余量报告PHR;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PHR,所述PHR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波束的路损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
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第一波束的路损信息。
在第六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最高的CQI生成信道状态指示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
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各个第二波束的CQI。
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广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若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所述用户设备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发送公共信息。
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对组成所述用户带宽的信道的控制信道进行监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UE;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束配置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框架图;
图3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框架图;
图4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图6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框架图;
图7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图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架图;
图9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波束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波束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波束配置方法,该波束配置方法以现有LTE-A载波聚合为背景,将LTE-A技术较低频段载波和毫米波频段载波进行聚合,为用户提供更大带宽和更高容量。本发明实施例将较低频段载波作为主载波PCell,将毫米波频段载波作为辅载波SCell为例,也适用于将毫米波频段载波作为主载波的情况。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涉及的波束赋形技术既可以指水平面的波束也可以指垂直面的波束。
其中,PCell和SCell可以共站址或非共站址,SCell位于PCell的覆盖范围内或PCell和SCell覆盖有重叠区域。当PCell和SCell非共站址时,提供PCell的LTE-A基站和提供一个或多个SCell的一个或多个毫米波小基站或远端射频头(英文,Remote Radio Head;简称,RRH)以光纤或者无线相连进行无线回程通信。无线回程可以使用微波或毫米波,当无线回程使用毫米波时,无线回程使用的毫米波的频段可以与SCell所在的频段相同或不同。请参考图1所示的波束配置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1包括一个LTE演进型基站(英文:evolvedNode B;简称:eNB)、三个毫米波蜂窝通信演进基站(英文:millimeter wave eNB)eNB1、eNB2、eNB3和一个用户设备(英文:User Equipment;简称:UE),eNB1~3提供毫米波频段覆盖。在图1中,eNB1~eNB3可以是一个eNB或多个eNB,它们和LTE eNB可以不共站址,或者共站址。eNB1~eNB3也可以是与LTE eNB有回程连接的远端射频单元RRH。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框架图。该基站可以是图1所示的LTE eNB、millimeter wave eNB1、eNB2、eNB3,本发明各实施例以LTE eNB和其中一个millimeter wave eNB如eNB1为例进行说明;以下各实施例如无特别说明,基站均指millimeter wave eNB。基站可以包括发送模块201、接收模块202和确定模块203。
发送模块201,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初始波束,由基站预先配置给用户设备。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关联基站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天线权值或码本信息,以确定初始波束的方向和宽度等信息。其中,初始波束的方向是指初始波束相对于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的角度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还关联初始波束的特征信息,基站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发送该初始波束特定的特征信息,以便用户设备根据不同的特征信息识别不同的初始波束。基站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使用不同的参考信号序列或者在不同的初始波束广播该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和该初始波束的特征信息唯一确定一个特定的初始波束。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也可以作为虚拟小区标识,即把同一个小区进一步按照多个较宽的初始波束划分为不同的扇区或子扇区。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其中,LTE eNB和millimeter wave eNB都可以为用户设备配置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测量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当LTE eNB为用户设备配置RRM测量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时,millimeter wave eNB将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的配置发送给LTE eNB,由LTE eNB发送给用户设备。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的配置方法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这里RRM测量可以指通常意义下的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是经过无线资源控制(英文: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层过滤的(filtered)测量方法。例如在LTE系统中所使用的过滤方法:Fn=(1-a)·Fn-1+a·Mn。其中:Fn为最新过滤后的测量结果,用于评估触发测量报告的准则;Fn-1是前一次计算的过滤后的测量结果;Mn是物理层最新的测量结果,a是根据不同测量需求确定的系数。在毫米波小区中,用户设备可能较快的在不同的波束间移动,因此,用于波束更新的RRM测量需求可能比现有LTE系统中更为严格,例如每数十毫秒进行一次评估以判断是否满足测量报告的准则。
这里RRM测量也可以指通过波束训练的方式进行的测量。例如基站和用户设备各自在小区范围内的多个波束分别发送和接收以找到最佳匹配波束对,在这样一对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间进行通信时,接收效率最高,传输数据也最可靠,这种情况下的测量可以经过RRC层过滤但测量需求更严格,或者不需要经过RRC层过滤,而是直接使用当前测量结果。例如,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可以以更小的发射功率来达到更佳的传输效果。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RRM测量的含义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为了能够从基站分配的波束中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进行通信,以提高通信质量,UE还可以根据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确定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并对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生成RRM测量报告。
接收模块202,用于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发送模块201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当用户设备将RRM测量报告发送给millimeter wave eNB时,millimeter waveeNB可以直接接收RRM测量报告;当用户设备将RRM测量报告发送给LTE eNB时,LTE eNB把接收到的RRM测量报告和波束索引信息转发给millimeter wave eNB。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millimeter wave eNB接收RRM测量报告的方法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确定模块20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02接收到的RRM测量报告确定与UE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UE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能够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通过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UE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框架图。该基站可以包括图1所示的基站;基站可以包括发送模块301、接收模块302和确定模块303。
发送模块301,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波束,由基站预先配置给用户设备。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关联基站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天线权值或码本信息,以确定初始波束的方向和宽度等信息。其中,初始波束的方向是指初始波束相对于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的角度信息,比如,一个初始波束的波束方向为相对于水平方向的30°-60°方向,或,相对于垂直方向的20°-40°方向等。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还关联初始波束的特征信息,基站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发送该初始波束特定的特征信息,以便用户设备根据不同的特征信息识别不同的初始波束,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初始波束,并将该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中每个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明确在哪个初始波束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
这里RRM测量可以指通常意义下的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是经过RRC层过滤的测量方法,也可以是指通过波束训练的方式进行的测量,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接收模块302,用于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发送模块301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302接收到的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下面分别以不同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波束配置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第一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不连续接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
用户设备存在休眠状态和激活状态,且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设备需要通过基站分配的波束监听控制信道,从而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基站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发送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包括资源分配控制指令,该资源分配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上行/下行资源。其中,控制信道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英文: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和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英文:Enhanced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EPDCCH)中的至少一种。
当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时,可能用户设备上一次处于激活状态时接收资源分配控制信令的波束已经不再适用,因此,用户设备还需要确定本次所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确定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的方法,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第一种方法,确定模块303,具体用于从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英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简称: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英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简称:RSRQ)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模块301,还用于通过确定模块302确定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该用户设备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通过确定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监听控制信息。
在第一种确定波束的方法中,基站可以和用户设备约定使用RRM测量报告中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具体地,基站从RRM测量报告中读取参考信号信息,将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确定为需要在控制信道上发送控制信息的波束。其中,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当参考信号信息是RSRP时,第一阈值可以是RSRP阈值;当参考信号信息是RSRQ时,第一阈值可以是RSRQ阈值;当参考信号信息是RSRP和RSRQ时,第一阈值可以包括RSRP阈值和RSRQ阈值。
比如,当参考信号信息是RSRP时,基站可以从RRM测量报告中筛选出至少一个大于RSRP阈值的RSRP,确定该至少一个RSRP对应的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根据该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初始波束。或,当参考信号是RSRP和RSRQ时,基站可以从RRM测量报告中筛选出至少一个大于RSRP阈值的RSRP和至少一个大于RSRQ阈值的RSRQ,从该至少一个RSRP和至少一个RSRQ中确定出属于同一个初始波束的RSRP和RSRQ,确定对应的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根据该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初始波束。
第二种方法,确定模块303,还用于通过RRC信令和媒体介入控制(英文:MediaAccess Control;简称:MAC)控制元(英文:Control Element;简称:CE)中的至少一种,从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指定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
在第二种确定波束的方法中,基站可以从分配的初始波束中指定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发送资源分配控制信令的初始波束,再将指定的初始波束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RRC信令或MAC CE发送给用户设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共同确定波束索引信息。比如,基站首先通过RRC信令和MAC CE中的至少一种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在间隔一定时间段之后,基站再根据参考信号信息从RRM测量报告中选择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或,基站首先根据参考信号信息从RRM测量报告中选择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在间隔一定时间段之后,再通过RRC信令和MAC CE中的至少一种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确定波束索引信息,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通过从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可以使用RRM测量报告中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来传输控制信息,提高通信效率。
第二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定时提前(英文:Time Advance;简称:TA)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
由于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存在的障碍物会降低初始波束的通信质量,因此,基站可以预先为用户设备配置备选波束,以通过避开障碍物来提高通信质量。因此,发送模块301,还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接收模块302,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从发送模块301发送的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中选择并发送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是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且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后,确定出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基站还包括通信模块304,用于根据接收模块302接收到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基站可以单独将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也可以在向用户设备发送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时,将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一起发送给用户设备,以节省传输开销。下文中各个实施例发送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的方法与本实施例中发送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的方法相同,不再赘述。
在用户设备通过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时,用户设备可以定时或周期性地对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进行测量,当用户设备测量出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时,用户设备确定初始波束的质量较差,此时可以读取预存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使用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与基站通信。其中,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当参考信号信息是RSRP时,第二阈值是RSRP阈值;当参考信号信息是RSRQ时,参考信号信息是RSRQ阈值;当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时,第二阈值包括RSRP阈值和RSRQ阈值。
在使用至少一个备选波束与基站通信之前,用户设备还需要对至少一个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从得到的各个备选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筛选出大于第三阈值的参考信号信息,从而根据筛选出的参考信号信息确定对应的备选波束。其中,对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可以是在用户设备检测出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后触发的,也可以是周期性触发的,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当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时,可以确定与该参考信号信息对应的备选波束的质量较好,可以用来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检测参考信号信息是否大于第三阈值的方法与检测参考信号信息是否大于第二阈值的方法相同,此处不作赘述。第三阈值可以与第二阈值相同,也可以与第二阈值不同。
在用户设备筛选出质量较好的至少一个备选波束后,将该至少一个备选波束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
进一步地,除了用户设备主动对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通过参考信号信息确定是否使用备选波束进行通信之外,基站还可以利用波束跟踪技术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即将进入障碍物区域,当基站检测出用户设备即将进入障碍区区域,则触发用户设备对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
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不同用户设备的信号传输时延不同。若需要使得不同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息同时达到基站,则基站需要根据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为不同的用户设备配置不同的TA。比如,当用户设备距离基站较远时,可以为该用户设备配置较小的上行TA;当用户设备距离基站较近时,可以为该用户设备配置较小的上行TA。
通常,备选波束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相比,其传播路径较长,导致传播时延较大,此时,会导致上行TA发生突变,因此,用户设备需要重新确定上行TA。其中,上行TA的确定需要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实现。
当用户设备主动触发随机接入过程时,用户设备主动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此时,接收模块302,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请求;
基站还包括生成模块305,用于根据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TA;
通信模块30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生成模块304生成的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当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指令的指示下触发随机接入过程时,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此时,确定模块303,还用于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用户设备分配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发送模块301,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指令;
接收模块302,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根据发送模块301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请求;
基站还包括生成模块305,用于根据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TA;
通信模块304,还用于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生成模块305生成的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随机接入指令可以应用于非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基站通过该随机接入指令指示专用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PRACH resource),此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指用户设备在基站指示的PRACH resource上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对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用户设备自己选择随机接入前导和PRACH resource,用户设备在自己所选择的PRACH resource上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的随机接入过程同本实施例中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对应的,当用户设备检测出每个备选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均小于第三阈值且检测出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初始波束的质量较好,将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使用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或,基站利用波束波形技术确定出用户设备即将离开障碍物区域且检测出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使用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此时,用户设备可以重新确定上行TA,也可以不确定上行TA。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所使用的波束可能存在不同的TA,这些TA可能针对同一毫米波基站,也可能针对不同毫米波基站。因此,基站还可以为每个用户设备设置至少一个TA组,每个TA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索引信息,且每个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上行TA相同。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也可以是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其中,一个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可以属于同一个小区,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小区,因此,还可以在TA组中标识每个波束所关联的小区的小区标识。
可选的,确定模块303,还用于在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该波束包括初始波束和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生成模块305,用于根据确定模块303得到的每个分组生成一个TA组,TA组包括TA组标识、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
发送模块301,用于将生成模块305生成的TA组发送给用户设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用户设备移动导致上行TA变化时,基站可以根据新的上行TA重新为用户设备配置TA组以及分配在该TA组的波束索引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所关联的小区。其中,基站可以通过TA cmd调整上行TA以及TA组。
通过接收用户设备从发送的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中选择并发送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是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且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后,确定出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根据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在分配的初始波束的质量较差时,使用质量较好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达到了提高通信效率的效果。
第三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功率控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
由于基站采用了波束赋形技术,在不同波束方向的路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从所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出路损最小的至少一个初始波束,在选择出的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上进行通信。
因此,接收模块302,用于确定模块303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PHR,PHR中包括PH,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
基站还包括分配模块306,用于根据接收模块302接收到的PH和与该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
通信模块304,具体用于通过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分配模块306分配的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当用户设备将PHR发送给millimeter wave eNB时,millimeter wave eNB可以直接接收PHR;当用户设备将PHR发送给LTE eNB时,LTE eNB把接收到的PHR转发给millimeterwave eNB。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millimeter wave eNB接收PHR的方法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基站在接收到PHR后,根据PHR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和PH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使得用户设备在相应的初始波束上使用适宜且不超过用户设备最大允许发射功率的功率发送上行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用户设备发送了一个初始波束的PH且基站确定用户设备支持同时使用至少两个初始波束通信时,可以通过测量用户设备的SRS确定出调度的至少两个初始波束。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和更精确的功率控制,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路损最小的波束的PH。具体地,发送模块301,用于接收模块302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对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
其中,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是指一个初始波束中的细化波束。比如,当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是30°-60°时,第一波束是指30°-60°之间的波束,比如,30°至40°的第一波束,或,35°-55°的第一波束等。
进一步地,由于不同波束上的路损信息不同,因此,在为波束分配发射功率时,还需要考虑该波束的路损信息。可选的,基站在为用户设备的多个波束分配上行资源时,可以对每个波束方向分别进行功率控制,比如,为需要消耗不同上行功率的波束分配不同的上行资源。
通过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PHR,PHR中包括PH,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根据PH和与该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在路损最小的初始波束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通信,节省了发射功率。
第四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信道状态指示(英文:Channel StateInformation;简称:CSI)测量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还需要对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CSI信息,以根据CSI信息确定初始波束的质量。其中,CSI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英文:Channel QualityIndication;简称:CQI)、预编码矩阵索引(英文:Precoding Matrix Index;简称PMI)、秩指示(英文:Rank Indication;简称:RI)。
因此,接收模块302,用于确定模块303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CSI测量报告,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
通信模块304,用于根据接收模块302接收到的CSI信息和该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当用户设备将CSI测量报告发送给millimeter wave eNB时,millimeter waveeNB可以直接接收CSI测量报告;当用户设备将CSI测量报告发送给LTE eNB时,LTE eNB把接收到的CSI测量报告转发给millimeter wave eNB。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millimeterwave eNB接收CSI测量报告的方法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基站接收到CSI测量报告后,根据CSI测量报告中的CSI信息选择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利用选择出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CQI最高的CSI信息。具体地,发送模块301,用于接收模块302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CSI测量报告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对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
其中,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是指一个初始波束中的细化波束。比如,当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是30°-60°时,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是指30°-60°之间的波束,比如,30°至40°的第二波束,或,35°-55°的第二波束等。
通过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CSI测量报告,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根据CSI信息和与该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CQI最高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提高通信效率。
第五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调整小区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当小区所接入的各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产生变化,导致小区的负荷产生变化时,基站需要对小区的小区带宽进行调整。比如,当负荷降低时,可能不再需要500MHz的最大带宽,此时可以减少小区带宽到例如200MHz;当负荷升高时,可能需要增加小区带宽,例如增加到400MHz或500MHz。如果每次调节无线资源时均需要删除原来的小区,再增加新的小区,则会导致信令开销和延迟都较大,而实际上可能仅小区带宽信息变化了,而其它无线资源配置参数不需要变化。因此,基站可以在用户设备的业务量产生变化时调整小区带宽。
具体地,基站还包括:
调整模块307,用于确定模块303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发送模块301,用于将调整模块307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中心频点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其中,基站在调整小区带宽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之一:保持中心频点不变,从两侧对称缩减或增加,比如,小区带宽是100MHz至300MHz,中心频点是200MHz,则可以从两侧各增加50MHz,得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50MHz至350MHz;或,从单侧缩减或增加,比如,小区带宽是200MHz至300MHz,从单侧缩减100MHz,得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100MHz至300MHz;或,动态截取某一段连续频率范围,比如,小区带宽是100MHz至300MHz,从中截取出200MHz至300MHz作为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其中,调整后的小区带宽为连续频率范围。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多次调整小区带宽,此时还可以设置每次可以调节的粒度或单位信息,比如,一次缩减或增加20MHz等。其中,粒度或单位信息可以事先规定或者通过操作-管理-维护(英文: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简称:OAM)配置。
进一步地,基站可以直接通知所有的用户设备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和中心频点,或,基站通过LTE-A基站通知所有的用户设备新的小区带宽和中心频点。比如,基站在BCH或系统信息广播(英文:System Information Broadcast;简称:SIB)或通过RRC信令通知所有用户设备。
调整后的小区可以使用多信道,使得多信道共用同一个HARQ实体。此时,整个小区可以由多个相同带宽的信道组成,基站可以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发送公共信息,或,基站可以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均发送上述公共信息。即,若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发送模块301,用于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
其中,公共信息可以是PSS和SSS、广播信道(英文:Broadcast Channel;简称:B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英文: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等。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中心频点相对于调整前的小区带宽的中心频点发生变化时,基站还需要对仅在中心频点附近频率范围发送的公共信息的发送方式进行调整。比如,对于PSS和SSS、BCH、PRACH等,基站可以在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中心频点上发送公共信息。其中,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中心频点为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所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位置。
通过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可以仅调整小区带宽,而不需要配置其它无线资源配置参数,节省了配置小区带宽过程中的通信开销。
第六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调整用户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
有时候,小区的整体负荷情况变化不大但某些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变化很大,导致这些用户设备对小区带宽的需求发生变化,此时仅需要调整这些用户设备所需要的小区带宽。从用户设备的角度看,其用户带宽可以自适应缩减或增加;但从基站的角度看,基站仍然以原来使用的小区带宽发送信息,但不同用户设备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可以不同。
因此,基站还包括:
调整模块307,用于确定模块303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发送模块301,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调整模块307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由于用户带宽是由信道组成的,因此,基站在调整用户带宽时,可以根据业务量通过调整分配给用户设备的信道来调整用户带宽。具体地,调整模块307,具体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为用户设备分配的信道,得到用户带宽。
比如,当业务量增加导致需要增加用户带宽时,可以激活处于去激活状态或休眠状态的信道,将该信道分配给用户设备;当业务量减少导致需要缩减用户带宽时,可以将处于激活状态的信道修改为去激活状态或休眠状态,此时用户设备无法使用该信道。
在确定出用户带宽后,基站可以使用RRC信令或MAC CE或控制信道将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指示给用户设备。
通过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实时调整用户带宽,保证了用户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七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半持久调度(英文:Semi-SersistentScheduling;简称:SPS)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
发送模块30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SPS资源信息,该SPS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
当SPS资源信息包括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确定初始波束;当SPS资源信息不包括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所携带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确定初始波束,该初始波束可以是发送波束,也可以是接收波束。其中,基站可以在通过RRC信令配置用户设备或在使用控制信道激活SPS资源时指示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通信模块304,用于根据与SPS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索引信息对应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
当SPS资源信息指示了至少两个波束索引信息时,基站可以与用户设备约定根据测量结果使用质量较好的波束或使用预设的波束。此时,用户设备可以在质量较好的波束上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波束上接收/发送信息。或,用户设备在预设的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接收/发送信息。
用户设备以SPS方式发送/接收信息时选择信号条件较好的波束进行,或者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或接收。相应的,基站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以SPS方式接收/发送信息。基站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在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范围内优先选择信号条件好的一个或多个波束。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基站根据测量结果或用户设备的建议的波束索引信息重新指示波束索引信息时,仅需要修改SPS资源信息中的波束索引信息,而不需要修改资源信息。此时,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控制信道向用户设备重新指示波束索引信息。
通过向用户设备发送SPS资源信息,该SPS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根据与SPS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索引信息对应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可以通过发送SPS资源信息的方式为用户设备配置资源和波束,可以解决动态为用户设备配置资源和波束造成的浪费通信开销的问题,达到了节省通信开销的效果。
第八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点对点(英文:Device to Device;简称:D2D)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
为了避免D2D通信相互干扰或D2D通信干扰小区内其它用户设备的正常通信,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D2D通信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分配模块306,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初始波束。
其中,基站分配的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基站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出质量较好的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后,向基站请求分配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进行D2D通信。D2D资源信息包括时域资源信息和频域资源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蜂窝通信和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D2D通信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可以重用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通过向用户设备发送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波束,可以根据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与其它用户设备通信,解决D2D通信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达到了提高通信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通过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UE;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架图。该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UE,UE可以包括:接收模块401和发送模块402。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发送模块402,用于发送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为了能够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进行通信,以提高通信质量,用户设备还可以对确定出的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生成RRM测量报告。
其中,用户设备可以将RRM测量报告发送给LTE eNB,由LTE eNB将RRM测量报告转发给millimeter wave eNB;也可以将RRM测量报告发送给millimeter wave eNB本实施例不限定用户设备对RRM测量报告的发送方式。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发送RRM测量报告的方法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这里RRM测量可以指通常意义下的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是经过RRC层过滤的测量方法,也可以是指通过波束训练的方式进行的测量,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UE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能够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通过接收基站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通过RRM测量报告向基站报告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使基站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架图。该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UE,UE可以包括:接收模块501和发送模块502。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发送模块502,用于发送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为了能够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进行通信,以提高通信质量,用户设备还可以对确定出的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生成RRM测量报告。这里RRM测量可以指通常意义下的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是经过RRC层过滤的测量方法,也可以是指通过波束训练的方式进行的测量,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其中,用户设备发送RRM测量报告的方法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下文不再赘述。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UE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能够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
下面分别以不同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波束配置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第一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不连续接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
用户设备存在休眠状态和激活状态,且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设备需要通过基站分配的波束监听控制信道,从而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基站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发送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包括资源分配控制指令,该资源分配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上行/下行资源。当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时,可能用户设备上一次处于激活状态时接收资源分配控制信令的波束已经不再适用,因此,用户设备还需要确定本次所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确定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的方法,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第一种方法,用户设备需要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出需要监听控制信道的波束,因此,若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该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用户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403,用于发送模块402发送RRM测量报告之后,在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监听模块404,用于通过确定模块403确定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在用户设备发送RRM测量报告后,若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则可以根据上述方法从RRM测量报告中确定至少一个初始波束,并通过确定的该至少一个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其中,用户设备确定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的流程与基站确定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的流程相同,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第二种方法,用户设备需要接收指定的波束索引信息,则接收模块401,还用于接收基站通过RRC信令和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用户设备还包括监听模块404,用于通过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共同确定波束索引信息。比如,基站首先通过RRC信令和MAC CE中的至少一种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在间隔一定时间段之后,基站再根据参考信号信息从RRM测量报告中选择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或,基站首先根据参考信号信息从RRM测量报告中选择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在间隔一定时间段之后,再通过RRC信令和MAC CE中的至少一种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确定波束索引信息,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确定控制信道的初始波束后,用户设备还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监听。其中,监听模块404,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小于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或,监听模块404,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小于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以全向方式接收控制信息,此时,也可以不必确定控制信道的初始波束。由于波束范围越小,增益越大,因此,以全向方式接收接收控制信息会导致增益较小,因此,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或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确定波束范围,根据该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
以根据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确定波束范围为例进行说明,则在确定了波束范围后,用户设备可以以大于等于该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比如,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波束范围是20°-30°,则用户设备可以以15°-35°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或者,用户设备可以以小于该波束范围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比如,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波束范围是10°-30°,则用户设备可以以15°-25°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根据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确定波束范围的方法与根据第一初始索引信息确定波束范围的方法相同,此处不赘述。
通过若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在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用户设备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可以使用RRM测量报告中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来接收控制信息,提高通信效率。
第二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TA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种应用场景:
由于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存在的障碍物会降低初始波束的通信质量,因此,基站可以预先为用户设备配置备选波束,以通过避开障碍物来提高通信质量。因此,接收模块40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
用户设备还包括测量模块405,用于在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时,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测量模块405进行的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
发送模块402,用于将确定模块403确定出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用于根据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基站可以单独将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也可以在向用户设备发送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时,将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一起发送给用户设备,以节省传输开销。下文中各个实施例发送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的方法与本实施例中发送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的方法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确定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的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进一步地,除了用户设备主动对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通过参考信号信息确定是否使用备选波束进行通信之外,基站还可以利用波束跟踪技术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即将进入障碍物区域,当基站检测出用户设备即将进入障碍区区域,则触发用户设备对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
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不同用户设备的信号传输时延不同。若需要使得不同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息同时达到基站,则基站需要根据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为不同的用户设备配置不同的TA。通常,备选波束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相比,其传播路径较长,导致传播时延较大,此时,会导致上行TA发生突变,因此,用户设备需要重新确定上行TA。其中,上行TA的确定需要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实现。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在随机接入指令的指示下触发随机接入过程,以重新获取上行TA,也可以主动触发随机接入过程,以重新获取上行TA。具体地,发送模块402,还用于自动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基站生成上行TA,并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或,
接收模块401,还用于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随机接入指令是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用户设备分配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后发送的,根据随机接入指令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基站生成上行TA,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对应的,当用户设备检测出每个备选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均小于第三阈值且检测出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初始波束的质量较好,将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使用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或,基站利用波束波形技术确定出用户设备即将离开障碍物区域且检测出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使用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此时,用户设备可以重新确定上行TA,也可以不确定上行TA。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所使用的波束可能存在不同的TA,这些TA可能针对同一毫米波基站,也可能针对不同毫米波基站。因此,基站还可以为每个用户设备设置至少一个TA组,每个TA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索引信息,且每个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上行TA相同。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也可以是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其中,一个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可以属于同一个小区,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小区,因此,还可以在TA组中标识每个波束所关联的小区的小区标识。
对应的,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TA组,TA组是基站在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根据每个分组生成的,TA组包括TA组标识、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波束包括初始波束和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测量模块405,用于在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的TA组中的TAT超时,则检测TA组中的小区标识是否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
用户设备还包括:维护模块406,用于在测量模块405检测出TA组中的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时,确定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维护小区所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英文: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用户设备st;简称:HARQ)缓冲区和探测参考信号(英文: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简称:SRS)资源;
释放模块407,用于在测量模块405检测出TA组中的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其它TA组的TAT超时时,确定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释放小区所对应的HARQ缓冲区和SRS资源。
比如,TA组1包括波束1和波束2且波束1对应于小区1,用户设备在检测出TAT超时后,若检测出小区1关联的波束3还存在TA组2中且TA组2中的TAT未超时,则用户设备维护小区所对应的HARQ缓冲区和SRS资源且在波束1不发送SRS、HARQ ACK/NACK;若检测出小区1关联的波束3存在TA组2且TA组2中的TAT超时时,则用户设备释放小区所对应的HARQ缓冲区和SRS资源。
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若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则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根据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将确定出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基站,可以在分配的初始波束的质量较差时,使用质量较好的备选波束与基站通信,达到了提高通信效率的效果。
第三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功率控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三种应用场景:
由于基站采用了波束赋形技术,在不同波束方向的路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从所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出路损最小的至少一个初始波束,在选择出的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上进行通信。
可选的,用户设备还包括:
测量模块405,用于发送模块402发送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
生成模块408,用于根据测量模块407测出的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功率余量(英文:Power Headroom;简称:PH),得到功率余量报告(英文:Power Headroom Report;简称:PHR);
发送模块402,用于发送生成模块408生成的PHR,该PHR用于指示基站根据PH和与该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PH对应的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基站所发送的波束索引信息可以对应于位于RRM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范围外的波束,也可以对应于位于RRM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范围内的初始波束,还可以是自适应确定的波束,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当用户设备支持同时发送至少两个初始波束的PH以支持多波束并行功率控制时,用户设备可以从该至少两个初始波束的PH中筛选出满足预定条件的至少两个PH,将该至少两个初始波束的PH添加到PHR中。其中,满足预定条件可以是PH大于固定阈值,或,PH与该至少两个初始波束中某一个初始波束的PH的差值大于固定阈值等。
其中,用户设备可以将PHR发送给LTE eNB,由LTE eNB将PHR转发给millimeterwave eNB;也可以将PHR发送给millimeter wave eNB,本实施例不限定用户设备对PHR的发送方式。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发送PHR的方法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和更精确的功率控制,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路损最小的波束的PH。
因此,接收模块40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
生成模块408,还用于对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的第一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第一波束的路损信息。
用户设备在测得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的PH后,若检测出测得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的路损信息与RRM测量报告所包括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的路损信息的差值小于预定阈值,则用户设备可以将RRM测量报告所包括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的PH添加到PHR中进行发送。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基站未限制用户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时,用户设备可以在上行支持多波束发送以提高空口效率。具体地,用户设备可以在多个波束上发送相同或不同的信息、发送相同或者不同的HARQ冗余版本(英文:Redundancy Version;简称:RV)、在部分波束上发送控制信息,部分波束上发送数据信息等。
进一步地,当用户设备使用多波束通信时,还需要对波束之间的上行发射功率进行分配。比如,当多个波束之间的路损差别不大时,用户设备可以将总发射功率在多个波束之间平均分配。
若用户设备同时支持多波束且一定程度功率受限时,还需要对至少一个波束的发射功率进行下调。比如,用户设备可以按照相同的因子或系数平均下调每个波束的发射功率;或,用户设备可以对不同的波束设置不同的因子或系数,根据各自的因子或系数下调波束的发射功率;或,用户设备可以按照不同波束上承载的信息内容区分优先级,根据优先级下调每个波束的发射功率。其中,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同时发送时,承载控制信息的波束优先级高于承载数据信息的波束优先级。
通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PH,得到PHR;发送PHR,PHR用于指示基站根据PH和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在路损最小的初始波束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基站通信,节省了发射功率。
第四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CSI测量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四种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还需要对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CSI信息,以根据CSI信息确定初始波束的质量。
具体地,用户设备还包括:
测量模块405,用于发送模块403发送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英文:ChannelQuality Information;简称:CQI);
生成模块408,用于根据测量模块405测出的最高的CQI生成至少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
发送模块402,用于发送生成模块408生成的CSI测量报告,该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根据CSI信息和与该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用户设备测量的波束可以是RRM测量报告范围内的初始波束,则用户设备首先需要获取RRM测量报告所对应的初始波束。比如,RRM测量默认对应于用户设备接入基站时对应的主同步信号(英文: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简称:PSS)和辅同步信号(英文: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简称:SSS)的波束;或,用户设备在RRM测量报告中包含初始波束的标识信息,用户设备根据标识信息确定波束;或,用户设备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决定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并在RRM测量报告中包含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用户设备在测量出各个初始波束的CSI信息后,可以从各个CSI信息中筛选出包括最高CQI的CSI信息,并根据筛选出的至少一个CSI信息生成CSI测量报告。其中,CSI信息包括CQI、PMI和RI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设备可以同时或在不同的时刻将CQI、PMI和RI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发送。
其中,用户设备可以将CSI测量报告发送给LTE eNB,由LTE eNB将CSI测量报告转发给millimeter wave eNB;也可以将CSI测量报告发送给millimeter wave eNB,本实施例不限定用户设备对CSI测量报告的发送方式。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发送CSI测量报告的方法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CQI最高的CSI信息。具体地,
接收模块40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
生成模块408,还用于对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的第二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各个第二波束的CQI。
通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发送CSI测量报告,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根据CSI信息和与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CQI最高的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提高通信效率。
第五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调整小区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五种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当小区所接入的各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产生变化,导致小区的负荷产生变化时,基站需要对小区的小区带宽进行调整。其中,基站调整小区带宽的方式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五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因此,接收模块401,还用于通过广播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基站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中心频点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在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时,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发送公共信息。
用户设备可以以与基站发送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的方式对应的方式接收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根据中心频点的信息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公共信息。
通过广播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中心频点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可以仅调整小区带宽,而不需要配置其它无线资源配置参数,节省了配置小区带宽过程中的通信开销。
第六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调整用户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六种应用场景:
有时候,小区的整体负荷情况变化不大但某些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变化很大,导致这些用户设备对小区带宽的需求发生变化,此时仅需要调整这些用户设备所需要的小区带宽。从用户设备的角度看,其用户带宽可以自适应缩减或增加;但从基站的角度看,基站仍然以原来使用的小区带宽发送信息,但不同用户设备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可以不同。
由于用户带宽是由信道组成的,因此,基站在调整用户带宽时,可以根据业务量通过调整分配给用户设备的信道来调整用户带宽。
因此,接收模块401,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用户设备还包括监听模块404,用于对组成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的用户带宽的信道的控制信道进行监听。
用户设备可以以与基站发送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的方式对应的方式接收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对组成用户带宽的信道进行监听。其中,调整用户带宽调整后所剩余的带宽在频域上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
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实时调整用户带宽,保证了用户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七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SPS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七种应用场景: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SPS资源信息;
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SPS资源信息确定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
当SPS资源信息包括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确定初始波束;当SPS资源信息不包括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所携带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确定初始波束,该初始波束可以是发送波束,也可以是接收波束。其中,基站可以在通过RRC信令配置用户设备或在使用控制信道激活SPS资源时指示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当SPS资源信息指示了至少两个波束索引信息时,基站可以与用户设备约定根据测量结果使用质量较好的波束或使用预设的波束。此时,用户设备可以在质量较好的波束上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波束上接收/发送信息。或,用户设备在预设的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接收/发送信息。
用户设备以SPS方式发送/接收信息时选择信号条件较好的波束进行,或者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或接收。相应的,基站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以SPS方式接收/发送信息。基站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在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范围内优先选择信号条件好的一个或多个波束。
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SPS资源信息,根据SPS资源信息确定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可以通过接收SPS资源信息的方式配置资源和波束,可以解决动态为用户设备配置资源和波束造成的浪费通信开销的问题,达到了节省通信开销的效果。
第八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D2D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八种应用场景:
为了避免D2D通信相互干扰或D2D通信干扰小区内其它用户设备的正常通信,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D2D通信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用户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409,用于根据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的资源指示信息确定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初始波束。
其中,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基站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出质量较好的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后,向基站请求分配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进行D2D通信。D2D资源信息包括时域资源信息和频域资源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蜂窝通信和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D2D通信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可以重用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根据资源指示信息确定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波束,可以根据基站分配的波束与其它用户设备通信,解决D2D通信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达到了提高通信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通过接收基站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通过RRM测量报告向基站报告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使基站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框架图。该基站可以是图1所示的基站;基站可以包括:发射机601、接收机602和处理器603。
发射机601,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初始波束,由基站预先配置给用户设备。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关联基站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天线权值或码本信息,以确定初始波束的方向和宽度等信息。其中,初始波束的方向是指初始波束相对于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的角度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还关联初始波束的特征信息,基站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发送该初始波束特定的特征信息,以便用户设备根据不同的特征信息识别不同的初始波束,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接收机602,用于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发射机601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处理器603,用于根据接收机602接收到的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UE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能够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通过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UE;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可以是图1所示的基站;基站可以包括:发射机601、接收机602和处理器603。
发射机601,用于将为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波束,由基站预先配置给用户设备。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关联基站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天线权值或码本信息,以确定初始波束的方向和宽度等信息。其中,初始波束的方向是指初始波束相对于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的角度信息,比如,一个初始波束的波束方向为相对于水平方向的30°-60°方向,或,相对于垂直方向的20°-40°方向等。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还关联初始波束的特征信息,基站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发送该初始波束特定的特征信息,以便用户设备根据不同的特征信息识别不同的初始波束,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初始波束,并将该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中每个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明确在哪个初始波束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
接收机602,用于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发射机601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处理器603,用于根据接收机602接收到的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UE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能够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
下面分别以不同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波束配置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第一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不连续接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
用户设备存在休眠状态和激活状态,且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设备需要通过基站分配的波束监听控制信道,从而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基站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发送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包括资源分配控制指令,该资源分配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上行/下行资源。当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时,可能用户设备上一次处于激活状态时接收资源分配控制信令的波束已经不再适用,因此,用户设备还需要确定本次所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确定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的方法,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第一种方法,处理器603,具体用于从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
发射机601,还用于通过处理器603确定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用户设备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通过确定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监听控制信息。
在第一种确定波束的方法中,基站可以和用户设备约定使用RRM测量报告中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具体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第二种方法,发射机601,还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指定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
在第二种确定波束的方法中,基站可以从分配的初始波束中指定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发送资源分配控制信令的初始波束,再将指定的初始波束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RRC信令或MAC CE发送给用户设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共同确定波束索引信息,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从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可以使用RRM测量报告中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来传输控制信息,提高通信效率。
第二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TA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种应用场景:
由于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存在的障碍物会降低波束的通信质量,因此,基站可以预先为用户设备配置备选波束,以通过避开障碍物来提高通信质量,因此,具体地,发射机601,还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接收机602,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从发射机601发送的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中选择并发送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是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且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后,确定出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处理器603,还用于根据接收机602接收到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备选波束的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
进一步地,除了用户设备主动对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通过参考信号信息确定是否使用备选波束进行通信之外,基站还可以利用波束跟踪技术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即将进入障碍物区域,当基站检测出用户设备即将进入障碍区区域,则触发用户设备对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
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不同用户设备的信号传输时延不同。若需要使得不同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息同时达到基站,则基站需要根据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为不同的用户设备配置不同的TA。通常,备选波束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相比,其传播路径较长,导致传播时延较大,此时,会导致上行TA发生突变,因此,用户设备需要重新确定上行TA。其中,上行TA的确定需要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实现。
当用户设备主动触发随机接入过程时,用户设备主动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此时,发射机601,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请求;
处理器603,具体用于根据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根据接收到的至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当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指令的指示下触发随机接入过程时,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此时,处理器603,还用于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用户设备分配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发射机601,还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指令;
接收机602,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根据发射机601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请求;
处理器603,还用于根据接收机602接收到的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TA;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所使用的波束可能存在不同的TA,这些TA可能针对同一毫米波基站,也可能针对不同毫米波基站。因此,基站还可以为每个用户设备设置至少一个TA组,每个TA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索引信息,且每个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上行TA相同。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也可以是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其中,一个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可以属于同一个小区,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小区,因此,还可以在TA组中标识每个波束所关联的小区的小区标识。
可选的,处理器603,还用于在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波束包括初始波束和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每个分组生成一个TA组,TA组包括TA组标识、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
发射机601,还用于将处理器603生成的TA组发送给用户设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用户设备移动导致上行TA变化时,基站可以根据新的上行TA重新为用户设备配置TA组以及分配在该TA组的波束索引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所关联的小区。其中,基站可以通过TA cmd调整上行TA以及TA组。
通过接收用户设备从发送的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中选择并发送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是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且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后,确定出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根据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在分配的初始波束的质量较差时,使用质量较好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达到了提高通信效率的效果。
第三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功率控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三种应用场景:
由于基站采用了波束赋形技术,在不同波束方向的路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从所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出路损最小的初始波束,在选择出的初始波束上进行通信。
可选的,接收机602,用于处理器603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PHR中包括功率余量PH,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
处理器603,用于根据接收机602接收到的PH和与该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基站所发送的波束索引信息可以对应于位于RRM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范围外的波束,也可以对应于位于RRM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范围内的初始波束,还可以是自适应确定的波束,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基站在接收到PHR后,根据PHR中波束索引信息和PH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使得用户设备在相应的初始波束上使用适宜且不超过用户设备最大允许发射功率的功率发送上行信息。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和更精确的功率控制,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路损最小的波束的PH。
可选的,发射机601,还用于接收机602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对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基站未限制用户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时,用户设备可以在上行支持多波束发送以提高空口效率。若用户设备同时支持多波束且一定程度功率受限时,还需要对至少一个波束的发射功率进行下调,具体下调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PHR,PHR中包括PH,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根据PH和与该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该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在路损最小的初始波束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通信,节省了发射功率。
第四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CSI测量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四种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还需要对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CSI信息,以根据CSI信息确定初始波束的质量。其中,用户设备测量的波束可以是RRM测量报告范围内的波束,则用户设备首先需要获取RRM测量报告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具体获取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四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可选的,接收机602,用于处理器603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
处理器603,用于根据接收机602接收到的CSI信息和与该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CQI最高的CSI信息。具体地,发射机601,还用于接收机602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对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
通过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CSI测量报告,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根据CSI信息和与该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CQI最高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提高通信效率。
第五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调整小区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五种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当小区所接入的各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产生变化,导致小区的负荷产生变化时,基站需要对小区的小区带宽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五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可选的,处理器603,还用于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发射机601,还用于将处理器603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中心频点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调整后的小区可以使用多信道,使得多信道共用同一个HARQ实体。此时,整个小区可以由多个相同带宽的信道组成,基站可以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发送公共信息,或,基站可以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均发送上述公共信息。即,若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发射机601,还用于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
通过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可以仅调整小区带宽,而不需要配置其它无线资源配置参数,节省了配置小区带宽过程中的通信开销。
第六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调整用户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六种应用场景:
有时候,小区的整体负荷情况变化不大但某些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变化很大,导致这些用户设备对小区带宽的需求发生变化,此时仅需要调整这些用户设备所需要的小区带宽。从用户设备的角度看,其用户带宽可以自适应缩减或增加;但从基站的角度看,基站仍然以原来使用的小区带宽发送信息,但不同用户设备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可以不同。
可选的,处理器603,还用于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发射机601,还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处理器603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由于用户带宽是由信道组成的,因此,基站在调整用户带宽时,可以根据业务量通过调整分配给用户设备的信道来调整用户带宽。具体地,处理器603,具体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至少一个信道,得到用户带宽。
具体地,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六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实时调整用户带宽,保证了用户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七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SPS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七种应用场景:
发射机60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SPS资源信息,该SPS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
当SPS资源信息包括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波束索引信息确定波束;当SPS资源信息不包括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所携带的波束索引信息确定波束,该波束可以是发送波束,也可以是接收波束。其中,基站可以在通过RRC信令配置用户设备或在使用控制信道激活SPS资源时指示波束索引信息。
处理器603,用于根据与SPS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索引信息对应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
当SPS资源信息指示了至少两个波束索引信息时,基站可以与用户设备约定根据测量结果使用质量较好的波束或使用预设的波束。此时,用户设备可以在质量较好的波束上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波束上接收/发送信息。或,用户设备在预设的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接收/发送信息。
用户设备以SPS方式发送/接收信息时选择信号条件较好的波束进行,或者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或接收。相应的,基站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以SPS方式接收/发送信息。基站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在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范围内优先选择信号条件好的一个或多个波束。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基站根据测量结果或用户设备的建议的波束索引信息重新指示波束索引信息时,仅需要修改SPS资源信息中的波束索引信息,而不需要修改资源信息。此时,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控制信道向用户设备重新指示波束索引信息
通过向用户设备发送SPS资源信息,该SPS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根据与SPS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索引信息对应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可以通过发送SPS资源信息的方式为用户设备配置资源和波束,可以解决动态为用户设备配置资源和波束造成的浪费通信开销的问题,达到了节省通信开销的效果。
第八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D2D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八种应用场景:
为了避免D2D通信相互干扰或D2D通信干扰小区内其它用户设备的正常通信,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D2D通信的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发射机60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初始波束。
其中,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基站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出质量较好的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后,向基站请求分配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进行D2D通信。D2D资源信息包括时域资源信息和频域资源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蜂窝通信和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D2D通信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可以重用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根据资源指示信息确定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波束,可以根据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与其它用户设备通信,解决D2D通信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得到了提高通信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通过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UE;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架图。该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UE,UE可以包括:接收机701和发射机702。
接收机7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发射机702,用于发送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为了能够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进行通信,以提高通信质量,用户设备还可以对确定出的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生成RRM测量报告。
其中,用户设备可以将RRM测量报告发送给LTE eNB,由LTE eNB将RRM测量报告转发给millimeter wave eNB;也可以将RRM测量报告发送给millimeter wave eNB本实施例不限定用户设备对RRM测量报告的发送方式。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发送RRM测量报告的方法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这里RRM测量可以指通常意义下的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是经过RRC层过滤的测量方法,也可以是指通过波束训练的方式进行的测量,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UE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能够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通过接收基站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通过RRM测量报告向基站报告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使基站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架图。该用户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UE,UE可以包括:接收机801和发射机802。
接收机8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发射机802,用于发送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为了能够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进行通信,以提高通信质量,用户设备还可以对确定出的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生成RRM测量报告。这里RRM测量可以指通常意义下的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是经过RRC层过滤的测量方法,也可以是指通过波束训练的方式进行的测量,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其中,用户设备发送RRM测量报告的方法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下文不再赘述。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UE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能够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
下面分别以不同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波束配置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第一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不连续接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
用户设备存在休眠状态和激活状态,且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设备需要通过基站分配的波束监听控制信道,从而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基站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发送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包括资源分配控制指令,该资源分配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上行/下行资源。当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时,可能用户设备上一次处于激活状态时接收资源分配控制信令的波束已经不再适用,因此,用户设备还需要确定本次所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确定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的方法,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第一种方法,若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803,还用于发射机802发送RRM测量报告之后,在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接收机801,还用于通过处理器803确定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在第一种确定波束的方法中,基站可以和用户设备约定使用RRM测量报告中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具体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若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则可以根据上述方法从RRM测量报告中确定至少一个初始波束,并通过确定的该至少一个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第二种方法,接收机801,还用于接收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在第二种确定波束的方法中,基站可以从分配的初始波束中指定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发送资源分配控制信令的初始波束,再将指定的初始波束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RRC信令或MAC CE发送给用户设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共同确定波束索引信息,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在确定控制信道的波束后,用户设备还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监听。其中,接收机801,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小于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或,接收机801,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小于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监听控制信息的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若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在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用户设备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可以使用RRM测量报告中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来接收控制信息,提高通信效率。
第二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TA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种应用场景:
由于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存在的障碍物会降低波束的通信质量,因此,基站可以预先为用户设备配置备选波束,以通过避开障碍物来提高通信质量,因此,可选的,接收机80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
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803,还用于在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时,对接收机801接收到的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根据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
发射机802,还用于将处理器803确定出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用于根据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备选波束的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不同用户设备的信号传输时延不同。若需要使得不同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息同时达到基站,则基站需要根据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为不同的用户设备配置不同的TA。通常,备选波束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相比,其传播路径较长,导致传播时延较大,此时,会导致上行TA发生突变,因此,用户设备需要重新确定上行TA。其中,上行TA的确定需要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实现。
本实施例中,发射机802,还用于自动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基站生成上行TA,并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或,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随机接入指令是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用户设备分配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后发送的,根据随机接入指令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基站生成上行TA,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当用户设备主动触发随机接入过程时,用户设备主动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当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指令的指示下触发随机接入过程时,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具体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对应的,当用户设备检测出每个备选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均小于第三阈值且检测出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初始波束的质量较好,将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使用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或,基站利用波束波形技术确定出用户设备即将离开障碍物区域且检测出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使用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此时,用户设备可以重新确定上行TA,也可以不确定上行TA。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所使用的波束可能存在不同的TA,这些TA可能针对同一毫米波基站,也可能针对不同毫米波基站。因此,基站还可以为每个用户设备设置至少一个TA组,每个TA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索引信息,且每个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上行TA相同。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也可以是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其中,一个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可以属于同一个小区,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小区,因此,还可以在TA组中标识每个波束所关联的小区的小区标识。
接收机80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TA组,TA组是基站在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根据每个分组生成的,TA组包括TA组标识、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803,还用于在接收机801接收到的TA组中的TAT超时,则检测TA组中的小区标识是否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在检测出TA组中的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时,确定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维护小区所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冲区和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在检测出TA组中的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其它TA组的TAT超时时,确定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释放小区所对应的HARQ缓冲区和SRS资源。
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若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则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根据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将确定出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基站,可以在分配的初始波束的质量较差时,使用质量较好的备选波束与基站通信,达到了提高通信效率的效果。
第三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功率控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三种应用场景:
由于基站采用了波束赋形技术,在不同波束方向的路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从所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出路损最小的初始波束,在选择出的初始波束上进行通信。
可选的,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803,用于发射机802发送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功率余量PH,得到功率余量报告PHR;
发射机802,还用于发送处理器803生成的PHR,该PHR用于指示基站用于根据PH和与该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基站所发送的波束索引信息可以对应于位于RRM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范围外的波束,也可以对应于位于RRM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范围内的初始波束,还可以是自适应确定的波束,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和更精确的功率控制,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路损最小的波束的PH。
可选的,接收机80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
处理器803,还用于对接收机801接收到的第一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第一波束的路损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基站未限制用户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时,用户设备可以在上行支持多波束发送以提高空口效率。若用户设备同时支持多波束且一定程度功率受限时,还需要对至少一个波束的发射功率进行下调,具体下调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PH,得到PHR;发送PHR,PHR用于指示基站根据PH和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在路损最小的初始波束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基站通信,节省了发射功率。
第四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CSI测量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四种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还需要对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CSI信息,以根据CSI信息确定初始波束的质量。
可选的,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803,用于发射机802发送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至少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
发射机802,还用于发送处理器803生成的CSI测量报告,该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根据CSI信息和与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用户设备测量的波束可以是RRM测量报告范围内的波束,则用户设备首先需要获取RRM测量报告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具体获取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四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用户设备在测量出各个初始波束的CSI信息后,可以从各个CSI信息中筛选出包括最高CQI的CSI信息,并根据筛选出的至少一个CSI信息生成CSI测量报告。其中,CSI信息包括CQI、PMI和RI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设备可以同时或在不同的时刻将CQI、PMI和RI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给基站。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CQI最高的CSI信息。
可选的,接收机80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
处理器803,还用于对接收机801接收到的第二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各个第二波束的CQI。
通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发送CSI测量报告,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根据CSI信息和与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CQI最高的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提高通信效率。
第五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调整小区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五种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当小区所接入的各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产生变化,导致小区的负荷产生变化时,基站需要对小区的小区带宽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五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调整后的小区可以使用多信道,使得多信道共用同一个HARQ实体。此时,整个小区可以由多个相同带宽的信道组成,基站可以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发送公共信息,或,基站可以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均发送上述公共信息。
对应的,接收机801,还用于通过广播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基站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中心频点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若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发送公共信息。
用户设备可以以与基站发送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的方式对应的方式接收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根据中心频点的信息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公共信息。
通过广播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中心频点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可以仅调整小区带宽,而不需要配置其它无线资源配置参数,节省了配置小区带宽过程中的通信开销。
第六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调整用户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六种应用场景:
有时候,小区的整体负荷情况变化不大但某些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变化很大,导致这些用户设备对小区带宽的需求发生变化,此时仅需要调整这些用户设备所需要的小区带宽。从用户设备的角度看,其用户带宽可以自适应缩减或增加;但从基站的角度看,基站仍然以原来使用的小区带宽发送信息,但不同用户设备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可以不同。
由于用户带宽是由信道组成的,因此,基站在调整用户带宽时,可以根据业务量通过调整分配给用户设备的信道来调整用户带宽。
对应的,接收机801,还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对组成用户带宽的信道的控制信道进行监听。
用户设备可以以与基站发送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的方式对应的方式接收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对组成用户带宽的信道进行监听。其中,调整用户带宽调整后所剩余的带宽在频域上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
具体地,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六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实时调整用户带宽,保证了用户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七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SPS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七种应用场景:
接收机8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SPS资源信息;
当SPS资源信息包括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波束索引信息确定波束;当SPS资源信息不包括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所携带的波束索引信息确定波束,该波束可以是发送波束,也可以是接收波束。其中,基站可以在通过RRC信令配置用户设备或在使用控制信道激活SPS资源时指示波束索引信息。
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803,用于根据SPS资源信息确定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
当SPS资源信息指示了至少两个波束索引信息时,基站可以与用户设备约定根据测量结果使用质量较好的波束或使用预设的波束。此时,用户设备可以在质量较好的波束上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波束上接收/发送信息。或,用户设备在预设的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接收/发送信息。
用户设备以SPS方式发送/接收信息时选择信号条件较好的波束进行,或者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或接收。相应的,基站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以SPS方式接收/发送信息。基站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在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范围内优先选择信号条件好的一个或多个波束。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基站根据测量结果或用户设备的建议的波束索引信息重新指示波束索引信息时,仅需要修改SPS资源信息中的波束索引信息,而不需要修改资源信息。此时,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控制信道向用户设备重新指示波束索引信息
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SPS资源信息,根据SPS资源信息确定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可以通过接收SPS资源信息的方式配置资源和波束,可以解决动态为用户设备配置资源和波束造成的浪费通信开销的问题,达到了节省通信开销的效果。
第八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D2D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八种应用场景:
为了避免D2D通信相互干扰或D2D通信干扰小区内其它用户设备的正常通信,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D2D通信的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接收机801,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803,用于根据接收机801接收到的资源指示信息确定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初始波束。
其中,基站分配的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基站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出质量较好的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后,向基站请求分配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进行D2D通信。D2D资源信息包括时域资源信息和频域资源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蜂窝通信和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D2D通信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可以重用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根据资源指示信息确定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波束,可以根据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与其它用户设备通信,解决D2D通信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达到了提高通信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通过接收基站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通过RRM测量报告向基站报告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使基站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请参见图9,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波束配置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基站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初始波束,由基站预先配置给用户设备。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关联基站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天线权值或码本信息,以确定初始波束的方向和宽度等信息。其中,初始波束的方向是指初始波束相对于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的角度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还关联初始波束的特征信息,基站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发送该初始波束特定的特征信息,以便用户设备根据不同的特征信息识别不同的初始波束,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步骤902,基站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步骤903,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UE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能够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束配置方法,通过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UE;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配置方法,该波束配置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基站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波束,由基站预先配置给用户设备。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关联基站发送下行信息时所使用的天线权值或码本信息,以确定初始波束的方向和宽度等信息。其中,初始波束的方向是指初始波束相对于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的角度信息,比如,一个初始波束的波束方向为相对于水平方向的30°-60°方向,或,相对于垂直方向的20°-40°方向等。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还关联初始波束的特征信息,基站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发送该初始波束特定的特征信息,以便用户设备根据不同的特征信息识别不同的初始波束,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初始波束,并将该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中每个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明确在哪个初始波束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
步骤902,基站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步骤903,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UE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能够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
下面分别以不同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波束配置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第一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不连续接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
用户设备存在休眠状态和激活状态,且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设备需要通过基站分配的波束监听控制信道,从而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基站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发送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包括资源分配控制指令,该资源分配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上行/下行资源。当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时,可能用户设备上一次处于激活状态时接收资源分配控制信令的波束已经不再适用,因此,用户设备还需要确定本次所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确定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的方法,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第一种方法,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包括:
基站从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基站通过确定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用户设备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通过确定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监听控制信息。
在第一种确定波束的方法中,基站可以和用户设备约定使用RRM测量报告中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具体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第二种方法,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指定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
在第二种确定波束的方法中,基站可以从分配的初始波束中指定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发送资源分配控制信令的初始波束,再将指定的初始波束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RRC信令或MAC CE发送给用户设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共同确定波束索引信息,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从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可以使用RRM测量报告中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来传输控制信息,提高通信效率。
第二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TA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种应用场景:
由于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存在的障碍物会降低波束的通信质量,因此,基站可以预先为用户设备配置备选波束,以通过避开障碍物来提高通信质量,因此,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波束配置方法,还包括:
基站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从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中选择并发送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是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且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后,确定出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备选波束的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
进一步地,除了用户设备主动对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通过参考信号信息确定是否使用备选波束进行通信之外,基站还可以利用波束跟踪技术检测用户设备是否即将进入障碍物区域,当基站检测出用户设备即将进入障碍区区域,则触发用户设备对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
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不同用户设备的信号传输时延不同。若需要使得不同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息同时达到基站,则基站需要根据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为不同的用户设备配置不同的TA。通常,备选波束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相比,其传播路径较长,导致传播时延较大,此时,会导致上行TA发生突变,因此,用户设备需要重新确定上行TA。其中,上行TA的确定需要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实现。
当用户设备主动触发随机接入过程时,用户设备主动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此时,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根据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
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当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指令的指示下触发随机接入过程时,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此时,方法,还包括:
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用户设备分配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基站在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指令;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根据随机接入指令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根据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TA;
基站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所使用的波束可能存在不同的TA,这些TA可能针对同一毫米波基站,也可能针对不同毫米波基站。因此,基站还可以为每个用户设备设置至少一个TA组,每个TA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索引信息,且每个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上行TA相同。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也可以是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其中,一个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可以属于同一个小区,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小区,因此,还可以在TA组中标识每个波束所关联的小区的小区标识。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
在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基站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波束包括初始波束和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基站根据每个分组生成一个TA组,TA组包括TA组标识、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
基站将生成的TA组发送给用户设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用户设备移动导致上行TA变化时,基站可以根据新的上行TA重新为用户设备配置TA组以及分配在该TA组的波束索引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所关联的小区。其中,基站可以通过TA cmd调整上行TA以及TA组。
第三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功率控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三种应用场景:
由于基站采用了波束赋形技术,在不同波束方向的路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从所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出路损最小的初始波束,在选择出的初始波束上进行通信。
可选的,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基站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PHR中包括功率余量PH,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
基站根据PH和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
基站通过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基站所发送的波束索引信息可以对应于位于RRM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范围外的波束,也可以对应于位于RRM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范围内的初始波束,还可以是自适应确定的波束,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基站在接收到PHR后,根据PHR中波束索引信息和PH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使得用户设备在相应的初始波束上使用适宜且不超过用户设备最大允许发射功率的功率发送上行信息。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和更精确的功率控制,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路损最小的波束的PH。
可选的,基站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之前,还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对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基站未限制用户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时,用户设备可以在上行支持多波束发送以提高空口效率。若用户设备同时支持多波束且一定程度功率受限时,还需要对至少一个波束的发射功率进行下调,具体下调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PHR,PHR中包括PH,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根据PH和与该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该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在路损最小的初始波束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通信,节省了发射功率。
第四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CSI测量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四种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还需要对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CSI信息,以根据CSI信息确定初始波束的质量。其中,用户设备测量的波束可以是RRM测量报告范围内的波束,则用户设备首先需要获取RRM测量报告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具体获取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四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可选的,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基站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
基站根据CSI信息和与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CQI最高的CSI信息。具体地,基站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之前,还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对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
通过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CSI测量报告,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根据CSI信息和与该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CQI最高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提高通信效率。
第五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调整小区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五种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当小区所接入的各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产生变化,导致小区的负荷产生变化时,基站需要对小区的小区带宽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五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可选的,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基站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中心频点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调整后的小区可以使用多信道,使得多信道共用同一个HARQ实体。此时,整个小区可以由多个相同带宽的信道组成,基站可以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发送公共信息,或,基站可以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均发送上述公共信息。即,若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方法,还包括:
基站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
通过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可以仅调整小区带宽,而不需要配置其它无线资源配置参数,节省了配置小区带宽过程中的通信开销。
第六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调整用户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六种应用场景:
有时候,小区的整体负荷情况变化不大但某些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变化很大,导致这些用户设备对小区带宽的需求发生变化,此时仅需要调整这些用户设备所需要的小区带宽。从用户设备的角度看,其用户带宽可以自适应缩减或增加;但从基站的角度看,基站仍然以原来使用的小区带宽发送信息,但不同用户设备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可以不同。
可选的,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基站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由于用户带宽是由信道组成的,因此,基站在调整用户带宽时,可以根据业务量通过调整分配给用户设备的信道来调整用户带宽。具体地,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为用户设备分配的信道,得到用户带宽。
具体地,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六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实时调整用户带宽,保证了用户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七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SPS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七种应用场景:
发射机60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SPS资源信息,该SPS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
当SPS资源信息包括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波束索引信息确定波束;当SPS资源信息不包括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所携带的波束索引信息确定波束,该波束可以是发送波束,也可以是接收波束。其中,基站可以在通过RRC信令配置用户设备或在使用控制信道激活SPS资源时指示波束索引信息。
处理器603,用于根据与SPS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索引信息对应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
当SPS资源信息指示了至少两个波束索引信息时,基站可以与用户设备约定根据测量结果使用质量较好的波束或使用预设的波束。此时,用户设备可以在质量较好的波束上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波束上接收/发送信息。或,用户设备在预设的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接收/发送信息。
用户设备以SPS方式发送/接收信息时选择信号条件较好的波束进行,或者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或接收。相应的,基站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以SPS方式接收/发送信息。基站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在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范围内优先选择信号条件好的一个或多个波束。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基站根据测量结果或用户设备的建议的波束索引信息重新指示波束索引信息时,仅需要修改SPS资源信息中的波束索引信息,而不需要修改资源信息。此时,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控制信道向用户设备重新指示波束索引信息
通过向用户设备发送SPS资源信息,该SPS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根据与SPS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索引信息对应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可以通过发送SPS资源信息的方式为用户设备配置资源和波束,可以解决动态为用户设备配置资源和波束造成的浪费通信开销的问题,达到了节省通信开销的效果。
第八种应用场景,以基站应用于D2D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八种应用场景:
为了避免D2D通信相互干扰或D2D通信干扰小区内其它用户设备的正常通信,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D2D通信的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发射机60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初始波束。
其中,基站分配的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基站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出质量较好的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后,向基站请求分配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进行D2D通信。D2D资源信息包括时域资源信息和频域资源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蜂窝通信和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D2D通信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可以重用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根据资源指示信息确定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波束,可以根据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与其它用户设备通信,解决D2D通信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得到了提高通信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束配置方法,通过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UE;接收来源于用户设备的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配置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波束配置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01,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步骤1002,用户设备发送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为了能够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进行通信,以提高通信质量,用户设备还可以对确定出的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生成RRM测量报告。
其中,用户设备可以将RRM测量报告发送给LTE eNB,由LTE eNB将RRM测量报告转发给millimeter wave eNB;也可以将RRM测量报告发送给millimeter wave eNB本实施例不限定用户设备对RRM测量报告的发送方式。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发送RRM测量报告的方法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这里RRM测量可以指通常意义下的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是经过RRC层过滤的测量方法,也可以是指通过波束训练的方式进行的测量,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UE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能够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束配置方法,通过接收基站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通过RRM测量报告向基站报告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使基站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配置方法,该波束配置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01,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其中,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步骤1002,用户设备发送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为了能够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进行通信,以提高通信质量,用户设备还可以对确定出的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生成RRM测量报告。
其中,用户设备可以将RRM测量报告发送给LTE eNB,由LTE eNB将RRM测量报告转发给millimeter wave eNB;也可以将RRM测量报告发送给millimeter wave eNB本实施例不限定用户设备对RRM测量报告的发送方式。本发明下文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发送RRM测量报告的方法同本实施例的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这里RRM测量可以指通常意义下的用于移动性管理的测量,是经过RRC层过滤的测量方法,也可以是指通过波束训练的方式进行的测量,具体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基站根据RRM测量报告确定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再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与UE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能够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
下面分别以不同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波束配置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第一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不连续接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应用场景:
用户设备存在休眠状态和激活状态,且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设备需要通过基站分配的波束监听控制信道,从而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基站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发送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包括资源分配控制指令,该资源分配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上行/下行资源。当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时,可能用户设备上一次处于激活状态时接收资源分配控制信令的波束已经不再适用,因此,用户设备还需要确定本次所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确定需要监听的控制信道的波束的方法,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第一种方法,若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用户设备发送RRM测量报告之后,还包括:
在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用户设备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在第一种确定波束的方法中,基站可以和用户设备约定使用RRM测量报告中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具体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若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则可以根据上述方法从RRM测量报告中确定至少一个初始波束,并通过确定的该至少一个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第二种方法,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在第二种确定波束的方法中,基站可以从分配的初始波束中指定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发送资源分配控制信令的初始波束,再将指定的初始波束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RRC信令或MAC CE发送给用户设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上述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共同确定波束索引信息,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在确定控制信道的波束后,用户设备还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对控制信道进行监听。其中,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以全向方式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小于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
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以全向方式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或,以小于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监听控制信息的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若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在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用户设备确定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可以使用RRM测量报告中信号质量较好的初始波束来接收控制信息,提高通信效率。
第二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TA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种应用场景:
由于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存在的障碍物会降低波束的通信质量,因此,基站可以预先为用户设备配置备选波束,以通过避开障碍物来提高通信质量,因此,可选的,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
若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则用户设备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用户设备根据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
用户设备将确定出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用于根据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与备选波束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备选波束的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不同用户设备的信号传输时延不同。若需要使得不同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息同时达到基站,则基站需要根据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为不同的用户设备配置不同的TA。通常,备选波束与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相比,其传播路径较长,导致传播时延较大,此时,会导致上行TA发生突变,因此,用户设备需要重新确定上行TA。其中,上行TA的确定需要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实现。
本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自动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基站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并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或,
用户设备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随机接入指令是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用户设备分配的备选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后发送的,根据随机接入指令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基站生成上行TA,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上行TA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当用户设备主动触发随机接入过程时,用户设备主动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当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指令的指示下触发随机接入过程时,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具体流程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对应的,当用户设备检测出每个备选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均小于第三阈值且检测出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初始波束的质量较好,将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使用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或,基站利用波束波形技术确定出用户设备即将离开障碍物区域且检测出至少一个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使用至少一个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此时,用户设备可以重新确定上行TA,也可以不确定上行TA。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所使用的波束可能存在不同的TA,这些TA可能针对同一毫米波基站,也可能针对不同毫米波基站。因此,基站还可以为每个用户设备设置至少一个TA组,每个TA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索引信息,且每个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上行TA相同。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也可以是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其中,一个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可以属于同一个小区,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小区,因此,还可以在TA组中标识每个波束所关联的小区的小区标识。
本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TA组,TA组是基站在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根据每个分组生成的,TA组包括TA组标识、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波束包括初始波束和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若TA组中的TAT超时,则用户设备检测TA组中的小区标识是否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
若检测出TA组中的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则用户设备确定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维护小区所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冲区和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
若检测出TA组中的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其它TA组的TAT超时,则用户设备确定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释放小区所对应的HARQ缓冲区和SRS资源。
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若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则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根据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将确定出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基站,可以在分配的初始波束的质量较差时,使用质量较好的备选波束与基站通信,达到了提高通信效率的效果。
第三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功率控制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三种应用场景:
由于基站采用了波束赋形技术,在不同波束方向的路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从所分配的初始波束中选择出路损最小的初始波束,在选择出的初始波束上进行通信。
可选的,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还包括:
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
用户设备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功率余量PH,得到功率余量报告PHR;
用户设备发送PHR,PHR用于指示基站根据PH和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基站所发送的波束索引信息可以对应于位于RRM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范围外的波束,也可以对应于位于RRM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范围内的初始波束,还可以是自适应确定的波束,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和更精确的功率控制,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路损最小的波束的PH。
可选的,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
用户设备对第一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第一波束的路损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基站未限制用户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时,用户设备可以在上行支持多波束发送以提高空口效率。若用户设备同时支持多波束且一定程度功率受限时,还需要对至少一个波束的发射功率进行下调,具体下调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PH,得到PHR;发送PHR,PHR用于指示基站根据PH和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在路损最小的初始波束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基站通信,节省了发射功率。
第四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CSI测量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四种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还需要对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CSI信息,以根据CSI信息确定初始波束的质量。
可选的,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还包括:
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用户设备根据最高的CQI生成信道状态指示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
用户设备发送CSI测量报告,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根据CSI信息和与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用户设备测量的波束可以是RRM测量报告范围内的波束,则用户设备首先需要获取RRM测量报告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具体获取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四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用户设备在测量出各个初始波束的CSI信息后,可以从各个CSI信息中筛选出包括最高CQI的CSI信息,并根据筛选出的至少一个CSI信息生成CSI测量报告。其中,CSI信息包括CQI、PMI和RI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设备可以同时或在不同的时刻将CQI、PMI和RI中的至少一种发送给基站。
若基站希望在更细的波束范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上行调度以获取更好的方向增益,则可以动态通过MAC CE指示波束索引信息,使得用户设备报告其中CQI最高的CSI信息。
可选的,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
用户设备对第二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各个第二波束的CQI。
通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发送CSI测量报告,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根据CSI信息和与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选择CQI最高的初始波束与基站通信,提高通信效率。
第五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调整小区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五种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当小区所接入的各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产生变化,导致小区的负荷产生变化时,基站需要对小区的小区带宽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五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调整后的小区可以使用多信道,使得多信道共用同一个HARQ实体。此时,整个小区可以由多个相同带宽的信道组成,基站可以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发送公共信息,或,基站可以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均发送上述公共信息。
对应的,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通过广播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中心频点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若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用户设备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发送公共信息。
用户设备可以以与基站发送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的方式对应的方式接收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根据中心频点的信息在位于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公共信息。
通过广播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小区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中心频点是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可以仅调整小区带宽,而不需要配置其它无线资源配置参数,节省了配置小区带宽过程中的通信开销。
第六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调整用户带宽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六种应用场景:
有时候,小区的整体负荷情况变化不大但某些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变化很大,导致这些用户设备对小区带宽的需求发生变化,此时仅需要调整这些用户设备所需要的小区带宽。从用户设备的角度看,其用户带宽可以自适应缩减或增加;但从基站的角度看,基站仍然以原来使用的小区带宽发送信息,但不同用户设备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可以不同。
由于用户带宽是由信道组成的,因此,基站在调整用户带宽时,可以根据业务量通过调整分配给用户设备的信道来调整用户带宽。
对应的,方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用户设备对组成用户带宽的信道的控制信道进行监听。
用户设备可以以与基站发送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的方式对应的方式接收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对组成用户带宽的信道进行监听。其中,调整用户带宽调整后所剩余的带宽在频域上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
具体地,详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六种应用场景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用户带宽与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实时调整用户带宽,保证了用户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七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SPS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七种应用场景:
接收机8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SPS资源信息;
当SPS资源信息包括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波束索引信息确定波束;当SPS资源信息不包括波束索引信息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RRM测量报告所携带的波束索引信息确定波束,该波束可以是发送波束,也可以是接收波束。其中,基站可以在通过RRC信令配置用户设备或在使用控制信道激活SPS资源时指示波束索引信息。
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803,用于根据SPS资源信息确定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
当SPS资源信息指示了至少两个波束索引信息时,基站可以与用户设备约定根据测量结果使用质量较好的波束或使用预设的波束。此时,用户设备可以在质量较好的波束上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波束上接收/发送信息。或,用户设备在预设的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发送/接收信息,对应的,基站在该至少一个波束上同时接收/发送信息。
用户设备以SPS方式发送/接收信息时选择信号条件较好的波束进行,或者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或接收。相应的,基站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上以SPS方式接收/发送信息。基站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在多个预先确定的波束范围内优先选择信号条件好的一个或多个波束。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基站根据测量结果或用户设备的建议的波束索引信息重新指示波束索引信息时,仅需要修改SPS资源信息中的波束索引信息,而不需要修改资源信息。此时,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控制信道向用户设备重新指示波束索引信息
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SPS资源信息,根据SPS资源信息确定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可以通过接收SPS资源信息的方式配置资源和波束,可以解决动态为用户设备配置资源和波束造成的浪费通信开销的问题,达到了节省通信开销的效果。
第八种应用场景,以用户设备应用于D2D的场景中为例进行说明,该应用场景对应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八种应用场景:
为了避免D2D通信相互干扰或D2D通信干扰小区内其它用户设备的正常通信,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D2D通信的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接收机801,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803,用于根据接收机801接收到的资源指示信息确定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初始波束。
其中,基站分配的波束索引信息可以是基站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出质量较好的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后,向基站请求分配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进行D2D通信。D2D资源信息包括时域资源信息和频域资源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蜂窝通信和用户设备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的D2D通信在不同的初始波束上可以重用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包括D2D资源信息和波束索引信息;根据资源指示信息确定与其它用户设备之间采用D2D通信时使用的资源和波束,可以根据基站分配的初始波束与其它用户设备通信,解决D2D通信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达到了提高通信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束配置方法,通过接收基站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该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该RRM测量报告是用户设备对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该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基站确定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可以通过RRM测量报告向基站报告初始波束的信号质量,使基站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波束与用户设备通信,利用波束赋形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无法满足蜂窝通信环境下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延长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和用户设备在进行波束配置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和用户设备与波束配置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8)
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中选择并发送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是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且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后,确定出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站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监听所述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指定的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请求;
所述基站还包括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指令;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请求;
所述基站还包括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TA;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得到的每个分组生成一个TA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TA组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所述PHR中包括功率余量PH,所述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
所述基站还包括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
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所述分配模块分配的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所述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
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调整模块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调整模块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信道,得到所述用户带宽。
1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所述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时,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模块进行的所述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与备选波束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在所述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监听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监听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听模块,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
所述监听模块,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自动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并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或,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所述随机接入指令是所述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后发送的,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TA,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TA组,所述TA组是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根据每个分组生成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TA组中的TAT超时,则检测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是否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维护模块,用于在所述测量模块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时,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维护所述小区所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冲区和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
释放模块,用于在所述测量模块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超时时,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释放所述小区所对应的HARQ缓冲区和SRS资源。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模块测出的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功率余量PH,得到功率余量报告PHR;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发送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PHR,所述PHR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第一波束的路损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模块测出的最高的CQI生成至少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各个第二波束的CQI。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通过广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在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时,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发送公共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监听模块,用于对组成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用户带宽的信道的控制信道进行监听。
2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发射机,用于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接收机,用于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发射机发送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将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发射机发送的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中选择并发送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是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且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后,确定出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通过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监听所述控制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还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指定的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请求;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指令;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发射机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请求;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TA;并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32.根据权利要求27至3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每个分组生成一个TA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器生成的所述TA组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所述PHR中包括功率余量PH,所述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还用于所述接收机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
35.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所述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还用于所述接收机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之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器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处理器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信道,得到所述用户带宽。
4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机,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发射机,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所述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用于在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时,对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用于所述发射机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在所述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通过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
所述接收机,具体用于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还用于自动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并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或,在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所述随机接入指令是所述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后发送的,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TA,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TA组,所述TA组是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根据每个分组生成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TA组中的TAT超时,则检测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是否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在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时,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维护所述小区所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冲区和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在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超时时,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释放所述小区所对应的HARQ缓冲区和SRS资源。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用于所述发射机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功率余量PH,得到功率余量报告PHR;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生成的所述PHR,所述PHR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第一波束的路损信息。
49.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器,用于所述发射机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至少一个信道状态指示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生成的所述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各个第二波束的CQI。
51.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还用于通过广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若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发送公共信息。
5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对组成所述用户带宽的信道的控制信道进行监听。
53.一种波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基站将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从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中选择并发送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是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且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后,确定出的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中,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站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用于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监听所述控制信息。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 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指定的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用于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56.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
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57.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基站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指令;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发送的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生成上行TA;
所述基站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58.根据权利要求53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所述基站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站根据每个分组生成一个TA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
所述基站将生成的所述TA组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59.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所述PHR中包括功率余量PH,所述PH是对各个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路损信息,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的;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
所述基站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报告PHR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
61.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中包括CSI信息,所述CSI信息是对各个初始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最高的CQI生成的;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来源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报告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
63.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小区带宽,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基站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广播给各个用户设备,或,通过RRC信令将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发送给各个用户设备,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公共信息。
6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RRM测量报告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将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带宽,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信道,得到所述用户带宽。
67.一种波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送的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初始波束;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所述RRM测量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初始波束进行RRM测量后得到的,所述RRM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所述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备选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毫米波频段的备选波束;
若所述初始波束的参考信号信息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用户设备对各个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指示的备选波束进行RRM测量,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RSRP和RSRQ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M测量确定出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三阈值的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将确定出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与备选波束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RM测量报告包括每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参考信号信息,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中的至少一种,则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信息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69.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MACCE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RRM测量报告中的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中指定的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
70.根据权利要求68或6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一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在控制信道上监听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以全向方式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或,以小于所述第二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接收所述控制信息。
71.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时间提前TA,并根据分配的第二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指令,所述随机接入指令是所述基站利用波束跟踪确定将要使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备选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后发送的,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指令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生成上行TA,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备选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备选波束以及所述上行TA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TA组,所述TA组是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中,将上行TA相同的波束确定为一个分组,根据每个分组生成的,所述TA组包括TA组标识、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所述分组中各个波束所对应的小区标识和时间调整定时器TAT,所述波束包括所述初始波束和所述备选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若所述TA组中的TAT超时,则所述用户设备检测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是否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
若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未超时,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维护所述小区所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冲区和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
若检测出所述TA组中的所述小区标识对应于位于其它TA组中的波束索引信息且所述其它TA组的TAT超时,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小区,释放所述小区所对应的HARQ缓冲区和SRS资源。
73.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最小的路损信息生成功率余量PH,得到功率余量报告PHR;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PHR,所述PHR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PH和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通过与所述PH对应的初始波束在对应的上行资源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路损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一指示;
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一波束的RSRP进行测量,得到各个第一波束的路损信息。
75.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报告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最高的CQI生成信道状态指示CSI信息,得到CSI测量报告;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CSI测量报告,所述CSI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SI信息和与所述CSI信息对应的初始波束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对各个初始波束索引信息所对应的初始波束进行信道状态指示CSI测量,得到各个初始波束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有单个初始波束的波束范围内的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索引信息的第二指示;
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指示所指示的各个第二波束进行CSI测量,得到各个第二波束的CQI。
77.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广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或,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中携带有调整后的小区带宽的信息和中心频点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小区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所述中心频点是所述调整后的小区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或所述频率范围内的指定频率;
若所述调整后的小区由带宽相同的信道组成,则所述用户设备在位于所述中心频点的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公共信息,或,在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率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发送公共信息。
7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整后的用户带宽的信息,所述调整后的用户带宽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调整的,且所述用户带宽与所述业务量呈正相关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对组成所述用户带宽的信道的控制信道进行监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4/087193 WO2016044994A1 (zh) | 2014-09-23 | 2014-09-23 | 波束配置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30483A CN105830483A (zh) | 2016-08-03 |
CN105830483B true CN105830483B (zh) | 2021-01-29 |
Family
ID=5558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35926.2A Active CN105830483B (zh) | 2014-09-23 | 2014-09-23 | 波束配置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64568B2 (zh) |
EP (1) | EP3200498B1 (zh) |
JP (1) | JP6406777B2 (zh) |
CN (1) | CN105830483B (zh) |
WO (1) | WO201604499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89798B2 (ja) | 2011-12-08 | 2016-09-07 |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ミリ波通信システム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GB2532067A (en) * | 2014-11-07 | 2016-05-11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306597B2 (en) * | 2015-07-21 | 2019-05-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leve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mobility in cellular network |
WO2017022870A1 (en) * | 2015-08-03 | 2017-02-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333608B2 (en) * | 2015-08-27 | 2019-06-2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Inter-beam mobility control in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10219270B2 (en) * | 2015-09-04 | 2019-0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abling operation of variable bandwidth users in millimeter-wave systems |
WO2017044144A1 (en) * | 2015-09-11 | 2017-03-16 | Intel IP Corporation | Reference signals for initial acquisition in 5g systems |
US10700752B2 (en) * | 2016-01-14 | 2020-06-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eam-tracking and beam feedback operation in a beam-forming based system |
US10750483B2 (en) * | 2016-02-25 | 2020-08-18 | Appl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information and CSI report |
US10425200B2 (en) | 2016-04-13 | 2019-09-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adjustment request |
US10069555B2 (en) | 2016-04-13 | 2018-09-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
US10141986B2 (en) * | 2016-04-14 | 2018-1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through beamform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MY191809A (en) * | 2016-05-11 | 2022-07-16 | Idac Holding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ed uplink transmission |
GB2551476A (en) | 2016-05-11 | 2017-12-27 |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
US10541741B2 (en) | 2016-05-26 | 2020-01-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switching and reporting |
US10425138B2 (en) | 2016-05-26 | 2019-09-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switching and reporting |
US10651899B2 (en) | 2016-05-26 | 2020-05-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switching and reporting |
US10917158B2 (en) | 2016-05-26 | 2021-02-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switching and reporting |
US10181891B2 (en) | 2016-05-26 | 2019-0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switching and reporting |
US10498406B2 (en) | 2016-05-26 | 2019-12-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switching and reporting |
US10141999B2 (en) | 2016-05-27 | 2018-11-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eference signal track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212153B2 (en) * | 2016-07-06 | 2021-12-28 |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 Base st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KR101967056B1 (ko) * | 2016-07-28 | 2019-04-09 |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ue 빔포밍을 핸들링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JP6769160B2 (ja) * | 2016-07-29 | 2020-10-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WO2018026223A1 (ko) * | 2016-08-03 | 2018-02-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파워 헤드룸 보고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
JP6761108B2 (ja) | 2016-08-03 | 2020-09-23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端末により遂行されるアップリンク通信遂行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用いる端末 |
CN111510981B (zh) * | 2016-08-10 | 2021-10-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
EP3497817A1 (en) * | 2016-08-11 | 2019-06-19 | Convida Wireless, LLC | Beam management |
EP3485691A4 (en) | 2016-08-12 | 2019-08-21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RRM MEASUREMENT IN A NEW RADIO ACCESS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
US10433301B2 (en) * | 2016-09-19 | 2019-10-01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iming advan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889130B (zh) * | 2016-09-29 | 2023-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
CN107888240B (zh) * | 2016-09-30 | 2022-07-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扫描和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888244B (zh) * | 2016-09-30 | 2021-08-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用户面功能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
EP3520242A4 (en) * | 2016-09-30 | 2020-05-06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DETERMINE THE MATCHING BETWEEN THE REFINING BEAM INDEX (BI) AND THE LOGICAL REFINING BEAM INDEX (BI) BY AN ACCESS NODE |
MX2019003862A (es) * | 2016-10-07 | 2019-07-0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odos y disposiciones relacionados con la provision de cobertura de haces para un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on que opere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
WO2018068260A1 (zh) | 2016-10-13 | 2018-04-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报告方法及相关设备 |
TWI707594B (zh) * | 2016-10-21 | 2020-10-11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無線通訊系統中波束運作之功率餘量回報之方法及設備 |
CN108024325B (zh) * | 2016-11-03 | 2020-04-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
US11265880B2 (en) * | 2016-11-03 | 2022-03-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 sets for cell and beam mobility |
US10638489B2 (en) * | 2016-11-03 | 2020-04-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E-to-UE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536026B1 (en) | 2016-11-04 | 2021-03-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el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JP6908702B2 (ja) * | 2016-11-04 | 2021-07-2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下向きリンクチャネルを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
EP3319376B1 (en) * | 2016-11-08 | 2020-06-17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for beam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2519326B1 (ko) * | 2016-12-16 | 2023-04-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
US10681727B2 (en) | 2016-12-19 | 2020-06-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transmission parameter selection during random access message transmission and retransmission |
CN108271175B (zh) * | 2017-01-03 | 2023-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方法和通信设备 |
US10791562B2 (en) * | 2017-01-05 | 2020-09-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8128442A1 (en) | 2017-01-05 | 2018-07-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and paging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terminal in power saving state |
CN108282863A (zh) * | 2017-01-05 | 2018-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测量信号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KR20180080966A (ko) * | 2017-01-05 | 2018-07-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력 절감 모드에서 단말을 구분하는 방법 및 전력 절감 모드로 동작하는 단말을 깨우는 페이징 신호 전송을 특징으로 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EP3346776B1 (en) * | 2017-01-06 | 2019-07-03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ul timing asynchronism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288980B (zh) * | 2017-01-06 | 2021-04-06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
BR112019015947A2 (pt) * | 2017-02-03 | 2020-03-24 | Ntt Docomo, Inc. | Terminal e método de radiocomunicação |
US10567058B2 (en) * | 2017-02-08 | 2020-02-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
US20180269956A1 (en) * | 2017-03-14 | 2018-09-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beam management |
WO2018165946A1 (zh) * | 2017-03-16 | 2018-09-20 | 南通朗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8174586A1 (ko) * | 2017-03-22 | 2018-09-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빔 회복 과정 수행 방법과 사용자기기, 및 빔 회복 과정 지원 방법 및 기지국 |
CN108632876B (zh) * | 2017-03-23 | 2022-06-14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08632833A (zh) | 2017-03-23 | 2018-10-09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波束配置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
WO2018175891A1 (en) * | 2017-03-23 | 2018-09-27 | Convida Wireless, Llc | Downlink measurement design in new radio |
CN108696889B (zh) | 2017-03-30 | 2021-09-10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波束测量和反馈的方法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与用户设备 |
TWI655850B (zh) * | 2017-03-30 | 2019-04-0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束波測量和回報的方法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與用戶設備 |
CN109121201B (zh) * | 2017-06-23 | 2022-11-2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基站以及信息通知的方法 |
KR102603689B1 (ko) | 2017-04-01 | 2023-11-1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사용자 장치 |
WO2018185662A1 (en) * | 2017-04-03 | 2018-10-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of limiting needed beam measurement in cell re-selection |
US11223967B2 (en) * | 2017-04-18 | 2022-01-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to provide energy efficient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
CN109246743B (zh) * | 2017-04-28 | 2021-10-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WO2018201670A1 (en) * | 2017-05-05 | 2018-11-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e selection of common and dedicated rach resources |
CN108810964B (zh) * | 2017-05-05 | 2023-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和装置 |
WO2018205436A1 (zh) * | 2017-05-10 | 2018-1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波束管理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JP6984667B2 (ja) | 2017-06-14 | 2021-12-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ビーム失敗回復要求の伝送リソース設定装置、ビーム失敗回復要求の応答装置、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10462755B2 (en) | 2017-06-16 | 2019-10-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in new radio |
WO2018227554A1 (en) * | 2017-06-16 | 2018-12-20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transmission |
US20180368009A1 (en) * | 2017-06-16 | 2018-12-20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Beam Recovery |
JP7182570B2 (ja) * | 2017-06-27 | 2022-12-02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Nrにおけるネットワーク制御されたビームベース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無線通信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
KR102452316B1 (ko) * | 2017-07-07 | 2022-10-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자원과 사이드링크 자원을 공유하여 단말 간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1284358B2 (en) | 2017-07-10 | 2022-03-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KR102298454B1 (ko) | 2017-07-18 | 2021-09-0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으로 데이터를 분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1330457B2 (en) * | 2017-07-25 | 2022-05-10 | Mediatek Inc. |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with beam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beamforming |
ES2975428T3 (es) * | 2017-08-04 | 2024-07-05 | Ntt Docomo Inc | Equipo de usuario y aparato de terminal base |
US10736166B2 (en) * | 2017-08-04 | 2020-08-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ssisted node-to-node communication link oper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0820323B2 (en) | 2017-08-04 | 2020-10-27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Beam indication method for multibea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EP3665792A1 (en) * | 2017-08-09 | 2020-06-17 | IDAC Holding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eam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
EP3665790B1 (en) * | 2017-08-09 | 2021-04-28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 antenna port using received antenna port specific adjustments |
US10887939B2 (en) | 2017-08-10 | 2021-01-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s |
US11337265B2 (en) | 2017-08-10 | 2022-05-17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transmission |
US11950287B2 (en) | 2017-08-10 | 2024-04-02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Resource configuration of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transmission |
EP3659269B1 (en) | 2017-08-10 | 2021-11-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llaborative side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ith beam selection technique |
US10834625B2 (en) * | 2017-08-10 | 2020-1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rrier aggregation capability signaling |
US10855359B2 (en) | 2017-08-10 | 2020-12-01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Priority of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and uplink channels |
US10979984B2 (en) * | 2017-08-10 | 2021-04-1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9429317B (zh) * | 2017-08-30 | 2022-03-11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的通信方法和无线网络的通信装置 |
WO2019042560A1 (en) * | 2017-08-31 | 2019-03-07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ETWORK ENTITY FOR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NETWORK ENTITY FOR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1277301B2 (en) | 2017-09-07 | 2022-03-1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Unifi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beam management |
US11464075B2 (en) * | 2017-09-11 | 2022-10-04 | Appl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 |
US10312988B2 (en) | 2017-09-15 | 2019-06-0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Two reference signal beam reporting and identification |
EP3461025B1 (en) * | 2017-09-20 | 2020-03-04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eam determ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9842914B (zh) * | 2017-09-22 | 2021-11-12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覆盖波束的方法和切换覆盖波束的装置 |
US11611468B2 (en) | 2017-09-28 | 2023-03-21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Beam management with DRX configuration |
US20190103908A1 (en) * | 2017-10-02 | 2019-04-04 | Mediatek Inc. | Method for Uplink Beam Indic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
EP3695525A4 (en) * | 2017-10-10 | 2021-08-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BEAM MANAGEMENT OF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
US11160030B2 (en) * | 2017-11-03 | 2021-10-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in directional beam environments |
US10548043B2 (en) * | 2017-11-10 | 2020-01-28 | Apple Inc. | UE beam management: a combined periodic and event based report approach for traffic overhead and UE mobility tradeoff |
US11997617B2 (en) | 2017-11-15 | 2024-05-2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in 5G NR |
US10660063B2 (en) | 2017-11-16 | 2020-05-1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Beam paging assistance |
CN109802779B (zh) * | 2017-11-16 | 2024-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
US11202272B2 (en) | 2017-11-17 | 2021-12-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specific timing advance groups |
CA3029372A1 (en) | 2018-01-09 | 2019-07-0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Beam selection in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retransmission |
US10798622B2 (en) | 2018-02-09 | 2020-10-06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EP3528398A1 (en) | 2018-02-15 | 2019-08-21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Beam failure report |
CN110177397B (zh) * | 2018-02-17 | 2023-09-22 | 迪朵无线创新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9182341A1 (ko) * | 2018-03-20 | 2019-09-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사이드링크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빔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
CN111903101B (zh) * | 2018-03-29 | 2024-03-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
CA3038605A1 (en) | 2018-03-30 | 2019-09-30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onfiguration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
US11039350B2 (en) | 2018-04-02 | 2021-06-1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Beam failure recovery |
BR112020021198A2 (pt) * | 2018-04-18 | 2021-01-19 | Ntt Docomo, Inc. | Terminal, método de radiocomunicação para um terminal e estação base em comunicação com um terminal |
EP3567776B1 (en) | 2018-05-10 | 2021-08-18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Prioritization in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s |
US11089622B2 (en) * | 2018-05-29 | 2021-08-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upporting scheduling plan indications |
US10925116B2 (en) * | 2018-06-26 | 2021-02-16 | Apple Inc. | Beam indication for semi-persistent and grant-free transmissions |
CN112369111A (zh) | 2018-07-09 | 2021-02-1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预期d2d传输的无线电资源状态的多级指示符 |
US11012137B2 (en) | 2018-08-09 | 2021-05-18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s |
EP3837866B1 (en) | 2018-08-14 | 2023-09-27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of multicast data delivery in 5g supporting cloud architecture |
CN110859011B (zh) | 2018-08-25 | 2024-06-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913477B (zh) * | 2018-09-14 | 2023-01-06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管理资源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0913479B (zh) * | 2018-09-17 | 2022-10-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CA3056500A1 (en) | 2018-09-24 | 2020-03-24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s |
US10779251B2 (en) * | 2018-09-25 | 2020-09-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iming advance in new radio |
CA3056608A1 (en) | 2018-09-25 | 2020-03-2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Beam configuration for secondary cells |
CN111294850B (zh) * | 2019-01-11 | 2021-10-08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14900882A (zh) * | 2019-02-23 | 2022-08-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更新定时提前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WO2020188144A1 (en) * | 2019-03-15 | 2020-09-2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Timing advance validation and adjustment |
US11729842B2 (en) * | 2019-05-14 | 2023-08-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user equipment (UE)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2543443A (zh) * | 2019-09-20 | 2021-03-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2584443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苹果公司 | 辅助小区链路恢复请求传输 |
US11856570B2 (en) * | 2020-01-27 | 2023-1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ynamic mixed mode beam correspondence in upper millimeter wave bands |
US11831383B2 (en) | 2020-01-27 | 2023-11-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 failure recovery assistance in upper band millimeter 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20210234597A1 (en) * | 2020-01-27 | 2021-07-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symmetric uplink-downlink beam training in frequency bands |
US11711833B2 (en) * | 2020-06-29 | 2023-07-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s f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
CN113923732B (zh) * | 2020-07-09 | 2024-03-26 |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 Rrm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ue、基站 |
CN113966000A (zh) | 2020-07-20 | 2022-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波束训练的方法和装置 |
US11695456B2 (en) * | 2020-08-25 | 2023-07-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utonomous beam configuration in radio frequency repeaters |
EP3979766A1 (en) | 2020-10-02 | 2022-04-06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
CN112533296B (zh) * | 2020-12-09 | 2024-02-0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波束的通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8555591B (zh) * | 2024-07-29 | 2024-10-11 | 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无线电监测的指挥调度方法及指挥调度系统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86164A1 (en) * | 2011-12-08 | 2013-06-1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517392A (ja) * | 2008-03-11 | 2011-06-02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ビームトラッキングプロセスを実行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KR20110008193A (ko) | 2008-04-02 | 2011-01-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채널 시간을 할당하고 호환성 있는 링크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데이터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장치 |
WO2009137092A1 (en) * | 2008-05-09 | 2009-11-12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tenna beamforming in a cellular network |
US8469856B2 (en) * | 2008-08-26 | 2013-06-25 |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US9014025B2 (en) * | 2010-10-04 | 2015-04-2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base stations in a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20130006562A1 (en) * | 2011-06-30 | 2013-01-03 | Cccomplete, Inc. |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elections |
KR101884332B1 (ko) * | 2011-09-14 | 2018-08-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가상 셀 형성 방법 및 장치 |
US10264478B2 (en) * | 2011-12-16 | 2019-04-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enhance reliability in millimeter wave wideband communications |
CN105052199A (zh) * | 2012-08-28 | 2015-11-11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使用主波束通信链路切换的方法 |
CN103686781B (zh) * | 2012-09-17 | 2018-07-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Csi-rsrp测量周期的配置方法及终端 |
CN111865374B (zh) * | 2013-01-25 | 2023-09-29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确定资源的方法和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
WO2014117352A1 (en) * | 2013-01-31 | 2014-08-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3d mimo csi feedback based on virtual elevation ports |
GB201303521D0 (en) * | 2013-02-27 | 2013-04-10 | Bio Sep Ltd | Process operations for biomass fractionation |
WO2014157867A1 (en) * | 2013-03-25 | 2014-10-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 link sig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KR20140136707A (ko) * | 2013-05-21 | 2014-12-01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밀리미터파 대역 기반 통신 연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
US20160000654A1 (en) * | 2014-07-07 | 2016-01-07 | Cadila Healthcare Limited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ormulation orientation of asymmetric multi-layered osmotic tablets |
US10218478B2 (en) * | 2014-08-24 | 2019-02-2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eight for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US20170027222A1 (en) * | 2015-07-30 | 2017-02-02 | Daniel S. Sinclair, J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xing a smokable product |
-
2014
- 2014-09-23 WO PCT/CN2014/087193 patent/WO201604499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9-23 JP JP2017515797A patent/JP640677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9-23 CN CN201480035926.2A patent/CN105830483B/zh active Active
- 2014-09-23 EP EP14902628.8A patent/EP3200498B1/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3-22 US US15/466,546 patent/US1026456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86164A1 (en) * | 2011-12-08 | 2013-06-1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200498B1 (en) | 2020-01-22 |
JP6406777B2 (ja) | 2018-10-17 |
CN105830483A (zh) | 2016-08-03 |
WO2016044994A1 (zh) | 2016-03-31 |
EP3200498A1 (en) | 2017-08-02 |
JP2017532881A (ja) | 2017-11-02 |
US10264568B2 (en) | 2019-04-16 |
EP3200498A4 (en) | 2017-08-02 |
US20170195998A1 (en) | 2017-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30483B (zh) | 波束配置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
US20230344584A1 (en) |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system | |
US10542544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US10681599B2 (en) | Active mode mobility measurement signal configuration | |
US10742300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5637939B (zh) | 终端、基站、基站控制器及毫米波蜂窝通信方法 | |
WO2018201670A1 (en) | Ue selection of common and dedicated rach resources | |
JP6896061B2 (ja) | ビームトラッキング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装置 | |
WO2019020035A1 (zh) | 一种选择波束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0089047B (zh) | 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设备及其中执行的用于通信的方法 | |
US10952168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and apparatus | |
US10813084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TW201902156A (zh) | 涉及無線通信網絡中的通道狀態資訊報告的方法和裝置 | |
WO201909531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
CN111630790A (zh) | 控制在波束成形无线设备中的信号测量 | |
EP3580973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andom access transmission | |
WO2019028727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AND FAULT MANAGEMENT WITH MULTIPLE DL CONTROL CHANNELS IN AN NR | |
CN113365307B (zh) | 一种测量管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
WO2014048182A1 (zh) | 一种实现小小区为ue服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190357059A1 (en) |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20180332621A1 (en) | Random access resour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
WO2017091988A1 (zh) | 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