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6252B - 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86252B CN105786252B CN201610112711.7A CN201610112711A CN105786252B CN 105786252 B CN105786252 B CN 105786252B CN 201610112711 A CN201610112711 A CN 201610112711A CN 105786252 B CN105786252 B CN 1057862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control
- type
- practical
- para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claims 2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claims 2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claims 2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claims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6—Touch location disambigu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single imaging device like a video camera for track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an imaged reference surface, e.g. video camera imaging a display or a projection screen, a table or a wall surface, on which a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is displayed or projec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该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得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用户触控类型,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及其对应的触控类型。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无需在所述触控装置中增加形变感应模块,只需通过检测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参数,即可通过查询预设数据库,识别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类型,成本较低,有利于所述触控装置的低成本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触控装置集成了压力感应功能,现有技术中的触控装置通常是在触控屏中增加形变感应模块,通过所述形变感应模块检测所述触控装置表面在受到用户重压时的形变量,以实现重压的识别。
但是,由于形变感应模块的成本较高,从而增加了集成了压力感应功能的触控装置成本。导致所述触控装置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及驱动系统,该确定方法无需在所述触控装置中增加形变感应模块即可实现所述触控装置表面重压的识别,降低了所述触控装置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
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得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用户触控类型;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及其对应的触控类型,且不同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对应的触控类型不同。
一种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得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用户触控类型;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及其对应的触控类型,且不同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对应的触控类型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系统,无需在所述触控装置中增加形变感应模块,只需通过检测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参数,即可通过查询预设数据库,识别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类型,成本较低,有利于所述触控装置的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恩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中表面触控类型确定方法中,互电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确定方法中,自电容触控电极的排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确定方法中,步骤2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确定方法中,步骤2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确定方法中,所述预设数据库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确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确定系统中,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确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确定系统中,建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该确定方法包括:
S1: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具有互电容触控结构,所述触控装置通过所述互电容触控结构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如图2所示,所述互电容触控结构包括:交叉设置的驱动电极10和感应电极20,以及为所述驱动电极10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30和检测所述感应电极20处感应信号的检测电路40。具体工作时,所述驱动电路30周期性的为所述驱动电极10提供扫描信号,当所述触控装置表面受到用户触控时,所述感应电极20处的输出信号会发生变化,从而通过所述检测电路40检测所述感应电极20处的输出信号判断所述触控装置表面是否发生用户触控。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具有自电容触控结构,所述触控装置通过所述自电容触控结构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如图3所示,所述自电容触控结构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自电容触控电极50,以通过所述自电容触控电极50处的信号变化实现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信号检测。本发明对触控装置中的触控结构并不做限定,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还可以通过其他触控结构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只要所述触控结构能够检测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信号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类型包括:第一触控类型和第二触控类型,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包括:长触和短触,其中,所述长触对应的触控时间大于所述短触对应的触控时间;所述第二触控类型包括:轻触和重触,其中,所述轻触对应的触控压力小于所述重触对应的触控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控时间及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触控面积。需要说明的是,触控时间内的多个触控时间点可以为预先设置的,也可以为按照先后顺序随机选取的,可选的,所述多个触控时间点在所述触控时间内均匀分布,但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S2: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得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数值范围,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触控类型;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及其对应的触控类型,且不同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对应的触控类型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用户触控类型包括:
S201: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类型;
S202:根据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所在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
S203:结合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和所述第二触控类型,获得整体触控类型。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位于长触对应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一触控类型为长触;当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位于短触对应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一触控类型为短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位于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重触;当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位于轻触对应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轻触。
最后结合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和所述第二触控类型,确定所述整体触控类型为长触轻触、或短触轻触、或长触重触、或短触重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位于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重触为:当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至少存在一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位于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重触。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所在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还可以结合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的变化趋势,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如当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逐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渐增大时,且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的最大值位于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重触;否则,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轻触。可选的,所述触控时间内的多个触控时间点包括所述触控时间的中间时刻点,但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参数还包括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用户触控类型包括:
S204: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中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类型;
S205:根据所获取的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获得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
S206:根据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所在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
S207:结合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和所述第二触控类型,获得整体触控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任意两个相邻触控时间点之间的时间段构成一个触控时间段。具体的,当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中至少一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位于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重触;当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均位于第二预设数值范围内时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轻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预设数据列的建立方法包括:
S3: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至少一次触控;
S4: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至少一次触控的触控参数,从而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
S5:根据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及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及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包括:
提示所述用户依次以长触、短触、轻触和重触的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至少一次的触控;
依次获取所述长触、短触、轻触和重触下所述至少一次触控的触控参数,从而分别获得所述长触、短触、轻触和重触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
根据所述长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短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轻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和重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及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长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短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轻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和重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至少一次触控包括:
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一次触控;
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至少一次触控的触控参数,从而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包括: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一次触控的触控参数,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
继续以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包括:长触、短触、轻触和重触为例,当所述长触对应的触控时间为T1,短触对应的触控时间为T2时,则触控时间小于2*T2时对应的触控方式为短触,触控时间大于0.5*T1时对应的触控方式为长触,当所述0.5*T1和2*T2存在交集时,可以将其交集部分对应的触控方式可以设置为短触,也可以设置为长触,还可以取其中间值,记为第一中间值,触控时间大于所述第一中间值对应的触控方式为长触,触控时间小于所述第一中间值对应的触控方式为短触,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同理,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轻触对应的触控面积为S1,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为S2,则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均位于0.8S1-1.2S1(或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均不大于1.2S1)时,则其对应的方式为轻触;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位于0.8S2-1.2S2,则其对应的方式为重触。当所述1.2S1与0.8S2存在交集部分时,可以将其交集部分对应的触控方式可以设置为轻触,也可以设置为重触,还可以取其中间值,记为第二中间值,当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大于该第二中间值时,设置为重触,否则设置为轻触,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轻触对应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为V1,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为V2时,则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均位于0.8V1-1.2V1内(或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均不大于1.2V1时),则其对应的方式为轻触;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位于0.8V2-1.2V2内,则其对应的方式为重触。当所述1.2V2与0.8V1存在交集部分时,可以将其交集部分对应的触控方式可以设置为轻触,也可以设置为重触,还可以取其中间值,记为第三中间值,当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大于该第二中间值时,设置为重触,否则设置为轻触,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轻触对应的触控面积为S1,轻触对应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为V1,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为S2,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为V2时,则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均位于0.8S1-1.2S1(或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均不大于1.2S1),且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均位于0.8V1-1.2V1内(或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均不大于1.2V1时),则其对应的方式为轻触;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位于0.8S2-1.2S2,且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位于0.8V2-1.2V2内,则其对应的方式为重触,以提高判断精度,但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至少一次触控包括:
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多次触控;
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至少一次触控的触控参数,从而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多次触控中每次触控时的触控参数;
对所述多次触控中每次触控时的预设触控参数求平均值和公差,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由于求取平均值和公差的过程已为本领域人员所熟知,本发明对此不再详细赘述。
由上所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无需在所述触控装置中增加形变感应模块,只需通过检测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参数,即可通过查询预设数据库,识别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类型,成本较低,有利于所述触控装置的低成本化。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系统,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如图7所示,该确定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
确定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得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用户触控类型;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及其对应的触控类型,且不同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对应的触控类型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具有互电容触控结构,所述触控装置通过所述互电容触控结构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述互电容触控结构包括:交叉设置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以及为所述驱动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和检测所述感应电极处感应信号的检测电路。具体工作时,所述驱动电路周期性的为所述驱动电极提供扫描信号,当所述触控装置表面受到用户触控时,所述感应电极处的输出信号会发生变化,从而通过所述检测电路检测所述感应电极处的输出信号判断所述触控装置表面是否发生用户触控。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具有自电容触控结构,所述触控装置通过所述自电容触控结构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述自电容触控结构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自电容触控电极,以通过所述自电容触控电极处的信号变化实现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信号检测,本发明对触控装置中的触控结构并不做限定,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还可以通过其他触控结构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只要能够检测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信号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类型包括:第一触控类型和第二触控类型,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包括:长触和短触,其中,所述长触对应的触控时间大于所述短触对应的触控时间;所述第二触控类型包括:轻触和重触,其中,所述轻触对应的触控压力小于所述重触对应的触控压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控时间及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触控面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时间内的多个触控时间点可以为预先设置的,也可以为按照先后顺序随机选取的,可选的,所述多个触控时间点在所述触控时间内均匀分布,但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确定模块200包括:
查询单元201,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得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
第一确定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中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类型;
第二确定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中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所在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
第三确定单元204,用于结合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和所述第二触控类型,获得整体触控类型。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位于长触对应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一触控类型为长触;当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位于短触对应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一触控类型为短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位于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重触;当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位于轻触对应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轻触。
最后结合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和所述第二触控类型,确定所述整体触控类型为长触轻触、或短触轻触、或长触重触、或短触重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位于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重触为:当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至少有一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位于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重触。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所在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还可以结合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的变化趋势,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如当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逐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渐增大且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的最大值位于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重触;否则,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轻触。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参数还包括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200包括:
查询单元201,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得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
第一确定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中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类型;
第二确定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中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获得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并根据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所在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
第三确定单元204,用于结合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和所述第二触控类型,获得整体触控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任意两个相邻触控时间点之间的时间段构成一个触控时间段。具体的,当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中至少一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位于第一预设数值范围内时,则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重触;当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均位于第二预设数值范围内时,则所述第二触控类型为轻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确定系统还包括:建立模块300,所述建立模块300用于建立所述预设数据库,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及其对应的触控类型,且不同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对应的触控类型不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建立模块300包括:
提示单元301,用于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至少一次触控;
统计单元302,用于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至少一次触控的触控参数,并以此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
建立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及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及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提示单元301用于提示所述用户依次以长触、短触、轻触和重触的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至少一次的触控;所述统计单元302用于依次获取所述长触、短触、轻触和重触下所述至少一次触控的触控参数,从而分别获得所述长触、短触、轻触和重触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所述建立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长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短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轻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和重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及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长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短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轻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和重触及其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示单元301用于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一次触控;
相应的,所述统计单元302用于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一次触控的触控参数,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
继续以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包括:长触、短触、轻触和重触为例,当所述长触对应的触控时间为T1,短触对应的触控时间为T2时,则触控时间小于2*T2时对应的触控方式为短触,触控时间大于0.5*T1时对应的触控方式为长触,当所述0.5*T1和2*T2存在交集时,可以将其交集部分对应的触控方式可以设置为短触,也可以设置为长触,还可以取其中间值,记为第一中间值,触控时间大于所述第一中间值对应的触控方式为长触,触控时间小于所述第一中间值对应的触控方式为短触,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同理,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轻触对应的触控面积为S1,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为S2,则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均位于0.8S1-1.2S1(或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均不大于1.2S1)时,则其对应的方式为轻触;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位于0.8S2-1.2S2,则其对应的方式为重触。当所述1.2S1与0.8S2存在交集部分时,可以将其交集部分对应的触控方式可以设置为轻触,也可以设置为重触,还可以取其中间值,记为第二中间值,当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大于该第二中间值时,设置为重触,否则设置为轻触,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轻触对应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为V1,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为V2时,则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均位于0.8V1-1.2V1内(或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均不大于1.2V1时),则其对应的方式为轻触;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位于0.8V2-1.2V2内,则其对应的方式为重触。当所述1.2V2与0.8V1存在交集部分时,可以将其交集部分对应的触控方式可以设置为轻触,也可以设置为重触,还可以取其中间值,记为第三中间值,当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大于该第二中间值时,设置为重触,否则设置为轻触,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轻触对应的触控面积为S1,轻触对应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为V1,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为S2,重触对应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为V2时,则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均位于0.8S1-1.2S1(或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均不大于1.2S1),且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均位于0.8V1-1.2V1内(或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均不大于1.2V1时),则其对应的方式为轻触;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位于0.8S2-1.2S2,且多个触控时间段对应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至少有一个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位于0.8V2-1.2V2内,则其对应的方式为重触,以提高判断精度,但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示单元301用于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多次触控;相应的,所述统计单元302用于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多次触控中每次触控时的触控参数,并对所述多次触控中每次触控时的预设触控参数求平均值和公差,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由于求取平均值和公差的过程已为本领域人员所熟知,本发明对此不再详细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无需在所述触控装置中增加形变感应模块,只需通过检测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参数,即可通过查询预设数据库,识别所述触控装置表面的触控类型,成本较低,有利于所述触控装置的低成本化。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
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得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用户触控类型;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及其对应的触控类型,且不同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对应的触控类型不同;
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具有互电容触控结构,所述触控装置通过所述互电容触控结构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或,所述触控装置具有自电容触控结构,所述触控装置通过所述自电容触控结构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
所述触控类型包括第一触控类型和第二触控类型;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包括:长触和短触,所述长触对应的触控时间大于所述短触对应的触控时间;
所述第二触控类型包括:轻触和重触,所述轻触对应的触控压力小于所述重触对应的触控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控时间及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触控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用户触控类型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中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类型;
根据所获取的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所在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
结合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和所述第二触控类型,获得整体触控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还包括触控面积变化速率,所述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用户触控类型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中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类型;
根据所获取的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获得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
根据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所在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
结合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和所述第二触控类型,获得整体触控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包括:
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至少一次触控;
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至少一次触控的触控参数,从而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
根据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及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及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至少一次触控包括:
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多次触控;
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至少一次触控的触控参数,并依此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预设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多次触控中每次触控时的触控参数;
对所述多次触控中每次触控时的预设触控参数求平均值和公差,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
7.一种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得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用户触控类型;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及其对应的触控类型,且不同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对应的触控类型不同;
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具有互电容触控结构,所述触控装置通过所述互电容触控结构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或,所述触控装置具有自电容触控结构,所述触控装置通过所述自电容触控结构获取用户实际触控参数;
所述触控类型包括第一触控类型和第二触控类型;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包括:长触和短触,所述长触对应的触控时间大于所述短触对应的触控时间;
所述第二触控类型包括:轻触和重触,所述轻触对应的触控压力小于所述重触对应的触控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包括:触控时间及所述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触控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得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中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类型;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中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所在的触控面积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结合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和所述第二触控类型,获得整体触控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参数还包括触控面积变化速率,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得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所在的数值范围,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中实际触控时间所在的触控时间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一触控类型;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用户实际触控参数中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点的实际触控面积,获得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并根据所述实际触控时间内多个触控时间段的实际触控面积变化速率所在的触控面积变化速率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二触控类型;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结合所述第一触控类型和所述第二触控类型,获得整体触控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立模块,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预设数据库,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及其对应的触控类型,且不同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对应的触控类型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至少一次触控;
统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至少一次触控的触控参数,并以此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及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预设触控类型及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单元用于提示所述用户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方式对所述触控装置进行多次触控;
所述统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类型下,所述多次触控中每次触控时的触控参数,并对所述多次触控中每次触控时的预设触控参数求平均值和公差,获得该预设触控类型对应的触控参数数值范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2711.7A CN105786252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US15/163,339 US20170249043A1 (en) | 2016-02-29 | 2016-05-24 | Touch panel surface touch recognition method and system |
DE102016115361.3A DE102016115361B4 (de) | 2016-02-29 | 2016-08-18 | Touchpanel-oberflächen-berührungserkennungsverfahren und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2711.7A CN105786252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86252A CN105786252A (zh) | 2016-07-20 |
CN105786252B true CN105786252B (zh) | 2019-02-12 |
Family
ID=56386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12711.7A Active CN105786252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249043A1 (zh) |
CN (1) | CN1057862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84288A (zh) * | 2016-09-28 | 2017-03-08 | 依偎科技(南昌)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8592A (zh) * | 2011-05-02 | 2012-11-07 | 识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输入装置 |
CN103827785A (zh) * | 2011-09-12 | 2014-05-28 |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 通过触敏显示屏使用压力差 |
CN103984463A (zh) * | 2014-06-04 | 2014-08-13 |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屏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
CN105120162A (zh) * | 2015-08-27 | 2015-12-0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旋转控制方法及终端 |
CN105260049A (zh) * | 2012-05-09 | 2016-01-20 | 苹果公司 | 用于响应于用户接触来显示附加信息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77343B2 (ja) * | 2005-01-31 | 2009-12-02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タッチ操作入力装置 |
JP4900361B2 (ja) * | 2008-10-21 | 2012-03-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9262063B2 (en) * | 2009-09-02 | 2016-02-16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Touch-screen user interface |
US8593418B2 (en) * | 2010-08-08 | 2013-1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display content |
US9235845B2 (en) * | 2010-08-27 | 2016-01-12 | Intel Corporation | Intelligent remote control system |
CN102799292B (zh) * | 2011-05-24 | 2016-03-3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US20130307781A1 (en) * | 2011-11-07 | 2013-11-21 | Keyless Systems, Ltd. | Data entry systems |
US10831318B2 (en) * | 2013-12-24 | 2020-11-10 | Intel Corporation | Adaptive enclosure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
US10459561B2 (en) * | 2015-07-09 | 2019-10-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ing capacitance to detect touch pressure |
-
2016
- 2016-02-29 CN CN201610112711.7A patent/CN105786252B/zh active Active
- 2016-05-24 US US15/163,339 patent/US2017024904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8592A (zh) * | 2011-05-02 | 2012-11-07 | 识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输入装置 |
CN103827785A (zh) * | 2011-09-12 | 2014-05-28 |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 通过触敏显示屏使用压力差 |
CN105260049A (zh) * | 2012-05-09 | 2016-01-20 | 苹果公司 | 用于响应于用户接触来显示附加信息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
CN103984463A (zh) * | 2014-06-04 | 2014-08-13 |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屏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
CN105120162A (zh) * | 2015-08-27 | 2015-12-0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旋转控制方法及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86252A (zh) | 2016-07-20 |
US20170249043A1 (en) | 2017-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67690B (zh) | 用于执行电容式触摸感测和接近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
EP2960759B1 (en) | Force and location detection for capacitve touch panels | |
CN101937296B (zh) | 电容-电感式触摸屏 | |
TWI653559B (zh) | 觸控處理裝置、方法與電子系統 | |
EP2811380A2 (en) |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 |
TWI470523B (zh) | 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雜訊濾除方法及系統 | |
CN105373273A (zh) | 用于电容触摸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120182252A1 (en) | Differential Capacitive Touchscreen or Touch Panel | |
CN105718129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TW201327330A (zh) | 電容式多點觸控的低待機功耗驅動方法及裝置 | |
CN105528120A (zh) |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3279246A (zh) | 电容式触摸板 | |
KR20100062217A (ko) | 다중접촉 감지회로 | |
CN105786252B (zh) | 触控装置表面触控类型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
CN103186298A (zh) | 电容式多点触控的低待机功耗驱动方法及装置 | |
US20180232078A1 (en) | Capacitance detection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 |
CN107515696A (zh) | 一种触摸检测方法和触控模组 | |
US10318037B2 (en) | Detection method for enhanced 3D detection module | |
KR101727589B1 (ko) | 터치 센서의 제어방법 및 제어장치 | |
CN109643191A (zh) | 触碰检测方法及触碰检测装置 | |
KR101023176B1 (ko) | 멀티 포인트 감지기능을 구비한 터치패널 장치 | |
KR102259238B1 (ko) | 터치 패널의 구동장치 | |
CN114397977A (zh) | 一种电容感应型输入检测装置 | |
KR101678059B1 (ko) | 터치 센서 제어방법 및 스타일러스의 제어방법 | |
CN205827349U (zh) | 采用倍频移相技术的高灵敏度微弱电容检测与处理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