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5466540A - 双反弹的称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反弹的称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6540A
CN105466540A CN201510914163.5A CN201510914163A CN105466540A CN 105466540 A CN105466540 A CN 105466540A CN 201510914163 A CN201510914163 A CN 201510914163A CN 105466540 A CN105466540 A CN 105466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weighing
supporting part
supporter
bou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41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德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9141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665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66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65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62Over or under weigh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Weight Measurement For Supplying Or Discharging Of Specified Amounts Of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双反弹的称重装置,包括称重部1、弹性部2、检测部6、支撑部7,所述称重部1安装于支撑部7上部,弹性部2固定于称重部1与支撑部7,检测部6设于固定于称重部1与支撑部7之间,所述称重部1与支撑部7之间固定有反弹部5,反弹部5包括第一反弹件51、第二反弹件52,第一反弹件51固定连接在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上端与支撑部7的第二支撑体72上端之间,第二反弹件52固定在连接在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下端与支撑部7的第二支撑体72下端之间;至少具有称量精度高、反应灵敏、上下位置稳固限定、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Description

双反弹的称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反弹的称重装置,用于青重量物体的精密称重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99249331.5;申请日1999.10.29;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称重装置,包括秤盘、连杆、上、下摇杆、柔性铰链簧片、石英谐振式称重传感器和自定心加力杆等部件,连杆与两个上、下摇杆通过柔性铰链簧片与支架座连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秤盘固定在连杆上,传感器固定在机架上;杠杆通过自定心加力杆压在传感器上。本发明设计的电子称重装置,由于采用了新型的石英谐振式称重传感器,可达到使产品成本低、体积小、耗电省的效果,使产品性能价格比提高。
该申请中,对石英谐振式称重传感器的称重方式进行了公开,但是在公开的结构中,较为复杂,零件过多,且对各个零件的结构没有进行充分公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根据公开的结构制造出该称重器,且较多的零件导致造价成本高,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20171042.1;申请日2015.03.25;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密称重装置,包括模拟量采集单元、放大单元、A/D转换单元、显示单元、MCU处理单元、按键与齿轮单元、电源单元和外围休眠与唤醒单元,模拟量采集单元电连接放大单元,放大单元电连接A/D转换单元,A/D转换单元、显示单元和按键与齿轮单元分别电连接MCU处理单元,MCU处理单元电连接外围休眠与唤醒单元,电源单元为装置提供电源,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测量误差低,精度高,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与应用前景。
该申请中,对称重的电路部分进行了公开,为本申请的最接近现有技术,但是在该申请中,仅仅对电流部分进行公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以上专利申请由于它们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同,为此导致它们的技术方案包括结构和方法的不同,它们也不能简单地组合用以本专利申请,否则会导致结构设计更复杂,或者不能实施,等等。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双反弹的称重装置,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反弹的称重装置。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双反弹的称重装置,包括称重部、弹性部、检测部、支撑部,所述称重部安装于支撑部上部,弹性部固定于称重部与支撑部,检测部设于固定于称重部与支撑部之间。
所述检测部为精密检测器。
所述检测部为精密检测器,精密检测器为差动变压器或电流检测器或电磁检测器或功率检测器。
所述称重部包括托盘、承重件、容纳槽,承重件的上部固定有托盘、中间位置设有镂空的容纳槽,容纳槽套接在支撑部上进行上下移动。
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横向固定在第二支撑体上,第二支撑体为竖向的支撑座,第一支撑体为横向的支撑轴,第一支撑体的一端穿插在称重部中间位置的容纳槽中、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体上。
所述弹性部包括弹性体、弹性座,弹性体为弹簧,弹性座为弹簧的固定座,弹性座的下端固定在称重部中承重件的下端,弹性座的上端与弹性体的下端固定,弹性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部的第一支撑体端头上。
所述检测部包括感应件、检测件,感应件为金属感应块,检测件为检测线圈,感应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称重部的承重件下端,检测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部的第一支撑体中部,感应件的上端穿插在检测件的下部中。
所述称重部的承重件下端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包括限位槽、限位头,限位头固定在承重件下端,限位头的外部套接有限位槽。
所述称重部的承重件底端设有阻尼部,阻尼部包括阻尼体、阻尼座,阻尼体的上端固定在承重件底端,阻尼体的下端套接容纳在阻尼座中。
所述称重部与支撑部之间固定有反弹部,反弹部包括第一反弹件、第二反弹件,第一反弹件固定连接在称重部的承重件上端与支撑部的第二支撑体上端之间,第二反弹件固定在连接在称重部的承重件下端与支撑部的第二支撑体下端之间。
所述称重部的承重件上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体、下端固定设有第二固定体,反弹部的第一反弹件夹持在承重件上端与第一固定体之间;反弹部的第二反弹件夹持在承重件下端与第二固定体之间。
所述称重部的承重件上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体,第一固定体与承重件上端之间固定穿插有第一紧固件;称重部的承重件下端固定设有第二固定体,第二固定体与承重件下端之间固定穿插有第二紧固件。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紧密、稳定性高;
2、选材方便、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普及;
3、称量精度高、反应灵敏、体积较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称重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称重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称重装置的侧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称重部1、托盘11、承重件12、容纳槽13、弹性部2、弹性体21、弹性座22、限位部3、限位槽31、限位头32、阻尼部4、阻尼体41、阻尼座42、反弹部5、第一反弹件51、第二反弹件52、检测部6、感应件61、检测件62、支撑部7、第一支撑体71、第二支撑体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双反弹的称重装置,包括称重部1、弹性部2、检测部6、支撑部7,所述称重部1安装于支撑部7上部,弹性部2固定于称重部1与支撑部7,检测部6设于固定于称重部1与支撑部7之间,所述称重部1与支撑部7之间固定有反弹部5,反弹部5包括第一反弹件51、第二反弹件52,第一反弹件51固定连接在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上端与支撑部7的第二支撑体72上端之间,第二反弹件52固定在连接在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下端与支撑部7的第二支撑体72下端之间;至少具有称量精度高、反应灵敏、上下位置稳固限定、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称重部1的上下移动对物体进行称重,利用称重部1的上部与物体进行接触,从而实现物体对称重部1的压制或抵触,进而实现称重部1的向下移动,利用支撑部7对称重部1进行支撑;
其中,在称重部1与支撑部7之间安装弹性部2,通过弹性部2对称重部1进行向上的支撑与反弹,保证称重部1能够持续上下往返的对物体进行称重。
在称重的过程中,将检测部6设于固定于称重部1与支撑部7之间,检测部6中的一部分结构跟从称重部1进行上下往返,进而实现检测部6内部机构或结构位置的变动,通过检测部6对称重部1的位移或者形变量或数值进行检测,进而实现高精度的计量与称重。
参见图1~图3中所示,一种双反弹的称重装置,包括称重部1、弹性部2、检测部6、支撑部7,所述称重部1安装于支撑部7上部,弹性部2固定于称重部1与支撑部7,检测部6设于固定于称重部1与支撑部7之间。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
检测部6为精密检测器,利用精密的检测仪器或者传感器对称重部1的位移或者形变量或数值进行检测,进而实现高精密的记录,反馈出高精密的物理量如数值,该数值可以是电流值、电压值、磁通量、功率值等,通过对不同数值的记录或反馈,实现高精密的称重。
精密检测器为差动变压器或电流检测器或电磁检测器或功率检测器。
利用差动变压器对称重部1上部称重时的向下运动,带动差动变压器中产生的电压变化,通过电压的变化,实现电压量的体现或反馈或传输。
利用电流检测器对称重部1上部称重时的向下运动,带动电流检测器中产生的电流变化,通过电流的变化,实现电流量的体现或反馈或传输。
利用电磁检测器对称重部1上部称重时的向下运动,带动电磁检测器中产生的电磁变化,通过电磁的变化,实现电磁量的体现或反馈或传输。
利用功率检测器对称重部1上部称重时的向下运动,带动功率检测器中产生的功率变化,通过功率的变化,实现功率量的体现或反馈或传输。
通过电流值、电压值、磁通量、功率值等值的体现或反馈到记录仪器或者处理器中进行转换,进而实现对物体重量值的高精密称重。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所述
称重部1包括托盘11、承重件12、容纳槽13,
利用承重件12的上部对托盘进行固定,便于物体由上部放入或放置在托盘11中进行称重。
其中,承重件12为竖向安装的结构,保证物体的重力势能充分的被承重件12体现至检测部6中,实现精密的检测。
其中,承重件12可以是一个轴体或者一个具有中间开槽的支撑块,该轴体可以采用塑料或者碳纤维材料制作,重量轻,易于对物体的重量进行体现,且可以避免金属材料对电子元件的干扰。
承重件12的中间位置设有镂空的容纳槽13,利用开口状的容纳槽13套接在支撑部7上进行上下移动。
采用开口状的结构,便于支撑部7沿着开口套接在容纳槽13中,便于安装,且节省材料。
容纳槽13的竖向开口距离大于物体下压承重件12时的上下位移,避免容纳槽13的上下边缘与支撑部7之间发生机械干涉,影响承重的位移,避免承重不准确。
且容纳槽13为向侧向开口的U形结构,利用容纳槽13可以为弹性部2与支撑部7的第一支撑体71提供安装位置,便于弹性部2与第一支撑体71之间进行竖向的安装与连接。
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所述
支撑部7包括第一支撑体71、第二支撑体72,利用第一支撑体71与第二支撑体72之间呈直角的支撑结构,便于保持各个结构之间为竖向固定。
使物体的重心向下与承重件12的重心向下保持在同一重叠位置,充分的保证称重的准确性与精密性。
第一支撑体71横向固定在第二支撑体72上,第二支撑体72为竖向的支撑座,第一支撑体71为横向的支撑轴,
利用第二支撑体72为第一支撑体71提供竖向的支撑,且通过第一支撑体71的横向支撑,保持第一支撑体71对容纳槽13中承重件12下端的竖向牵引。
第一支撑体71的左端穿插在称重部1中间位置的容纳槽13中,通过第一支撑体71的左端与弹性体21上端固定连接,利用弹性体21向上对承重件12下端进行竖向的牵引。
第一支撑体71的右端固定在第二支撑体72上,通过第二支撑体72的上部或上端对第一支撑体71的右部或右端进行固定支撑,进而保持稳定的支撑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
弹性部2包括弹性体21、弹性座22,弹性体21为弹簧、弹片或钢片或橡胶块,弹性座22为弹簧的固定座或固定块或连接块,
弹性座22的下端固定在称重部1中承重件12的下端,利用弹性座22与弹性座22的下端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弹性体21下部的固定。
其中,弹性座22为弹性体21的连接座,其中,弹性座22可以是一个螺栓可以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将弹性座22固定的连接在承重件12的下端中,该结构便于实现,且通用性较强。
弹性座22的上端与弹性体21的下端固定,弹性体2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部7的第一支撑体71端头上。
通过弹性座22、弹性体21以及与第一支撑体71左端头的固定连接,进而将弹性部2的弹性支撑或牵引限定在容纳槽13中,保证稳定的牵引与工作效果。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
检测部6包括感应件61、检测件62,感应件61为金属感应块或金属片,
金属块与检测线圈之间具有较大的感应量,金属片与检测线圈之间具有较灵敏的感应效果。
检测件62为检测线圈,采用直径较细的导线缠绕形成检测的线圈,具有较高的检测性,能够感应出细微的电流量、电压量、功率量、磁通量等进而实现精密的测量。
感应件6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下端,通过承重件12下端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感应件61在检测件62中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电流量、电压量、功率量、磁通量等物理量进行体现进而实现反馈与传输。
检测件6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部7的第一支撑体71中部,通过第一支撑体71的中部或中间位置对检测件62的上端进行固定,不仅避免检测件62与承重件12之间发生碰触,而且充分的利用第一支撑体71中部或中间位置,减小检测件62或检测部6占用的空间,保持紧凑而合理的安装结构,缩小称重装置的体积。
感应件61的上端穿插在检测件62的下部中。
保持检测件62为固定的结构与位置,通过感应件61的上端在检测件62的空心中进行上下穿插,进而对电流量、电压量、功率量、磁通量等物理量进行体现或变化,实现高精密的称重效果,且该方式是无接触式的感应方式,不会导致检测部6的损伤,具有更持久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所述
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下端设有限位部3,利用限位部3对承重件12下端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承重件12上端托盘11的称重超越出使用范围,避免称重装置内部弹性体21的变形且避免弹性体21超越出弹性范围导致弹性体21无法恢复至原始位置,进一步的提高托盘11的持久以及持久的称重效果。
限位部3包括限位槽31、限位头32,限位槽31为固定的安装结构,其中限位槽31的开口大小便小于弹性体21的形变范围,通过限位槽31对弹性体21进行保护。
限位头32固定在承重件12下端,限位头32的外部套接有限位槽31。
利用限位槽31对承重件12下端的限位头32进行限定,从而保持弹性体21不会发生弹性形变,采用简单的结构,便可以实现弹性体21的持久使用与外部结构的定位支撑。
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所述
称重部1的承重件12底端设有阻尼部4,阻尼部4可以是一块橡皮垫也可以是一个弹簧也可以是一个油缸或气缸。
阻尼部4包括阻尼体41、阻尼座42,其中阻尼座42为固定的支撑结构,通过阻尼座42可以保持阻尼体41上端的承重件12沿着底端进行上下位移,不会发生位置的改变,且通过承重件12底端上的阻尼体41与阻尼座42之间左右位置的相对位移,可以对承重件12的偏斜位置进行检测,进而提高承重件12上托盘11的工作精度。
且阻尼座42为计数器时,可以通过阻尼座42与阻尼体41的接触便实现称重次数的记录,便于实现自动化。
阻尼体41的上端固定在承重件12底端,阻尼体41的下端套接容纳在阻尼座42中。
通过阻尼体41与阻尼座42之间的套结结构,可以实现阻尼体41在阻尼座42中进行上下移动,且通过阻尼座42对阻尼体41的向上抵触避免承重件12称重过大,避免承重件12中弹性体21发生无法恢复,进一步的实现对弹性体21的防护,保证称重装置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与持续精确称重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
称重部1与支撑部7之间固定有反弹部5,利用反弹部5帮助承重件12进行上下反弹,帮助承重件12称重后进行回复,对承重件12的横向位置进行固定,避免承重件12对物体进行称重时,物体较重发生较大的压迫导致承重件12发生位移或者变形。
反弹部5包括第一反弹件51、第二反弹件52,第一反弹件51、第二反弹件52为具有弹性的块状或者片状结构,可以是弹簧片、钢片或塑料片等,且
第一反弹件51、第二反弹件52为相同大小与长度的弹性件。
第一反弹件51固定连接在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上端与支撑部7的第二支撑体72上端之间,利用第一反弹件51对承重件12上端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保持承重件12上端与第二支撑体72上端之间的横向距离始终不变。
第二反弹件52固定在连接在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下端与支撑部7的第二支撑体72下端之间,利用第二反弹件52对承重件12下端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保持承重件12下端与第二支撑体72下端之间的横向距离始终不变。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
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上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体14、下端固定设有第二固定体15,第一固定体14与第二固定体15为两个夹持块或固定块或固定片,通过第一固定体14与第二固定体15对第一反弹件51与第二反弹件52进行夹持,保持第一反弹件51、第二反弹件52被固定在承重件12的上下两端。
反弹部5的第一反弹件51固定夹持在承重件12上端与第一固定体14之间;
通过承重件12上端与第一固定体14的固定连接实现,第一固定体14对第一反弹件51左端的固定,利用第一反弹件51的右端与第二支撑体72上端固定连接,进而保持承重件12上端始终处于上下摆动的稳定位置。
反弹部5的第二反弹件52固定夹持在承重件12下端与第二固定体15之间,
通过承重件12下端与第二固定体15的固定连接实现,第二固定体15对第二反弹件52左端的固定,利用第二反弹件52的右端与第二支撑体72下端固定连接,进而保持承重件12下端始终处于上下摆动的稳定位置。
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所述
第一紧固件16与第二紧固件17为两个螺栓,通过以上一下两个螺栓对第一固定体14与第二固定体15的位置进行固定,不仅便于拆卸具有通用性,且结构上较为简单,便于是实现。
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上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体14,第一固定体14与承重件12上端之间固定穿插有第一紧固件16;
通过第一紧固件16向上穿插固定在第一固定体14与承重件12上端之间,而且实现对第一反弹件51左端的穿插性固定,使第一反弹件51左端的位置稳固的定位,不会发生脱离,提高承重件12上端结构间的稳固性,提高承重件12上端的使用寿命。
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下端固定设有第二固定体15,第二固定体15与承重件12下端之间固定穿插有第二紧固件17;
通过第二紧固件17向下穿插固定在第二固定体15与承重件12下端之间,而且实现对第二反弹件52左端的穿插性固定,使第二反弹件52左端的位置稳固的定位,不会发生脱离,提高承重件12下端结构间的稳固性,提高承重件12下端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反弹的称重装置,包括称重部(1)、弹性部(2)、检测部(6)、支撑部(7),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部(1)安装于支撑部(7)上部,弹性部(2)固定于称重部(1)与支撑部(7),检测部(6)设于固定于称重部(1)与支撑部(7)之间,所述称重部(1)与支撑部(7)之间固定有反弹部(5),反弹部(5)包括第一反弹件(51)、第二反弹件(52),第一反弹件(51)固定连接在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上端与支撑部(7)的第二支撑体(72)上端之间,第二反弹件(52)固定在连接在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下端与支撑部(7)的第二支撑体(72)下端之间;
所述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上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体(14)、下端固定设有第二固定体(15),反弹部(5)的第一反弹件(51)夹持在承重件(12)上端与第一固定体(14)之间;反弹部(5)的第二反弹件(52)夹持在承重件(12)下端与第二固定体(15)之间;
所述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上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体(14),第一固定体(14)与承重件(12)上端之间固定穿插有第一紧固件(16);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下端固定设有第二固定体(15),第二固定体(15)与承重件(12)下端之间固定穿插有第二紧固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6)为精密检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6)为精密检测器,精密检测器为差动变压器或电流检测器或电磁检测器或功率检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部(1)包括托盘(11)、承重件(12)、容纳槽(13),承重件(12)的上部固定有托盘(11)、中间位置设有镂空的容纳槽(13),容纳槽(13)套接在支撑部(7)上进行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7)包括第一支撑体(71)、第二支撑体(72),第一支撑体(71)横向固定在第二支撑体(72)上,第二支撑体(72)为竖向的支撑座,第一支撑体(71)为横向的支撑轴,第一支撑体(71)的一端穿插在称重部(1)中间位置的容纳槽(13)中、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体(7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包括弹性体(21)、弹性座(22),弹性体(21)为弹簧,弹性座(22)为弹簧的固定座,弹性座(22)的下端固定在称重部(1)中承重件(12)的下端,弹性座(22)的上端与弹性体(21)的下端固定,弹性体(2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部(7)的第一支撑体(71)端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6)包括感应件(61)、检测件(62),感应件(61)为金属感应块,检测件(62)为检测线圈,感应件(6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称重部(1)的承重件(12)下端,检测件(6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部(7)的第一支撑体(71)中部,感应件(61)的上端穿插在检测件(62)的下部中。
CN201510914163.5A 2015-12-13 2015-12-13 双反弹的称重装置 Pending CN1054665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4163.5A CN105466540A (zh) 2015-12-13 2015-12-13 双反弹的称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4163.5A CN105466540A (zh) 2015-12-13 2015-12-13 双反弹的称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6540A true CN105466540A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04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4163.5A Pending CN105466540A (zh) 2015-12-13 2015-12-13 双反弹的称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6654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3538A (zh) * 2017-09-22 2018-02-23 广州本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称重装置和称重货架
CN110435941A (zh) * 2019-08-27 2019-11-12 湖南丹尼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重力缓冲的医药加工成品包装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8081A (en) * 1980-05-27 1981-11-03 Blodgett Stewart B Differential weighing system providing improved signal to noise ratio
CN1401973A (zh) * 2001-08-29 2003-03-12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电子秤
CN1791787A (zh) * 2003-09-12 2006-06-21 扎托里乌斯股份公司 按电磁力平衡原理的称量系统
CN102128671A (zh) * 2009-12-21 2011-07-20 梅特勒-托利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连接和脱开的校准重量体的力传递装置
CN103575369A (zh) * 2012-07-23 2014-02-12 梅特勒-托利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滑动配重的测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8081A (en) * 1980-05-27 1981-11-03 Blodgett Stewart B Differential weighing system providing improved signal to noise ratio
CN1401973A (zh) * 2001-08-29 2003-03-12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电子秤
CN1791787A (zh) * 2003-09-12 2006-06-21 扎托里乌斯股份公司 按电磁力平衡原理的称量系统
CN102128671A (zh) * 2009-12-21 2011-07-20 梅特勒-托利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连接和脱开的校准重量体的力传递装置
CN103575369A (zh) * 2012-07-23 2014-02-12 梅特勒-托利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滑动配重的测力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3538A (zh) * 2017-09-22 2018-02-23 广州本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称重装置和称重货架
CN110435941A (zh) * 2019-08-27 2019-11-12 湖南丹尼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重力缓冲的医药加工成品包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00175U (zh) 电磁式传感器弹性体
WO2021046904A1 (zh) 一种称重装置及称重系统
CN105466540A (zh) 双反弹的称重装置
CN102262181B (zh) 基于漏磁通补偿的构件杂散损耗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08981983A (zh) 轮胎-路面三向力测量传感器
CN202661155U (zh) 分力缓冲装置和使用它的台秤
CN101852580B (zh) 工件长度校正装置
CN202916303U (zh) 一种精密定位电子夹
CN206810902U (zh) 再制造起动机电枢轴径向跳动检测校正工装
CN103398805B (zh) 一种螺旋片簧弹性支承的三维纳米测头
CN203687985U (zh) 一种产品重量、尺寸半自动流水线式检测装置
CN201748886U (zh) 一种便携式长度检测仪
CN101451856A (zh) 有源磁悬浮轴向性能测试仪
CN201772828U (zh) 一种大型曲面板测量胎架
CN208780318U (zh) 一种便于车轮固定的汽车电子衡
CN205403932U (zh) 一种电子汽车衡的支撑结构
CN202886558U (zh) 一种低压开关机械性能检测装置
CN207861216U (zh) 全自动瓷柱接料机构
CN213631964U (zh) 高精度弹性体材料厚度测量装置
CN221764602U (zh) 一种稀释液瓶检测装置及样本检测仪
CN204758839U (zh) 零摩擦重力测试机构
CN219015852U (zh) 一种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
CN202195790U (zh) 曲轴专用检测装置
CN204682823U (zh) 可称重的行李箱把手
CN213208811U (zh) 一种多合一的3d辅助测量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