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3075A - 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03075A CN105403075A CN201410460812.4A CN201410460812A CN105403075A CN 105403075 A CN105403075 A CN 105403075A CN 201410460812 A CN201410460812 A CN 201410460812A CN 105403075 A CN105403075 A CN 1054030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strata
- face
- lower floor
- hot water
- divider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Bathtubs, Showers, And Their Attach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包括一上层体、一下层体及两封边盖,该上层体的顶面设具为波浪状面,其底面上凸设有数条相平行间隔排列的隔离墙,且每一条隔离墙的末端设有与该隔离墙呈非平行对置的横向卡合条,并在位于每两条隔离墙之间的底面上,再凸设一条以上的导热片,藉由上层体的波浪状顶面,可增加淋浴热水洒落在上层体顶面的接触面积,并使上层体可增加收集淋浴热水的热能,同时再由上层体各隔离墙间底面上的各导流板,来迅速地将热能传导给流经各隔离墙间水流通道内的常温自来水,进而达到快速提升热交换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是属于可节省淋浴热水器能源消耗的热能交换器,其对淋浴热水的〝余热回收率〞可达50%以上,故具有大幅降低热水器所使用电力或瓦斯的能源消耗,使得消费者更有意愿来购买使用,同时有利于加快扩大推广使用的消费者数量,以及早日达成节能减排的环保效益。
背景技术
本案发明人曾在2010年11月24日提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55693.1『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的申请,并已在2014年2月12日获得授权公告号CN102478367在案,其构造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
一上层体30,由金属材质以挤压成型(Extrusion)制成的方形体,具有一顶面31、一底面32、一前侧面33、一后侧面34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35,该前侧面33与后侧面34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36,且其两末端边分别由该两侧边面35相接连,该底面32上凸设有数条相平行间隔排列的隔离墙37,并在其中一条隔离墙37的末端设有一条上卡合部38,又该每一条隔离墙37的墙面上采交错方式各贯穿有一连通孔39,使各条隔离墙37之间可以互通,另该两侧边面35上分别穿设有一进水口301及一出水口302,其中,该上卡合部38的断面形状是设具为燕尾座;
一下层体40,由金属材质以挤压成型(Extrusion)制成的平板,其轮廓形状及面积均与上层体30相同,具有一顶面41、一底面42、一前侧面43、一后侧面44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45,该顶面41上相对应于上层体30中隔离墙37的上卡合部38位置处,凸设有一条下卡合部46,在该前侧面43与后侧面44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47,其中,该下卡合部46的断面形状是设具为燕尾槽,可与该上卡合部38的燕尾座在相互穿插后达成彼此固定不分离;及
两封边盖50,分别盖贴于上层体30与下层体40相互组合后的前侧面33、43与后侧面34、44上的平板体,且相对应于该上层体30的螺孔36与下层体40的螺孔47位置的板面上,分别穿设有相同数量的固定孔51,藉由螺丝N贯穿两封边盖50上各固定孔51,再旋入上层体30的螺孔36与下层体40的螺孔47后,可将上层体30与下层体40的前侧面33、43与后侧面34、44完全密合封住,并同步在该上层体30的底面32与下层体40的顶面41及各隔离墙37之间形成数条水流通道303(如图7及图8所示)。
其组合方式如图4至图6所示,首先,将下层体40中下卡合部46的燕尾槽,对准上层体30中上卡合部38的燕尾座,并使其相互接触穿套(如图4所示),接着,再分别施力于上层体30的后侧面34与下层体40的前侧面43上,便可使其相互穿插对齐结合并达成彼此固定不分离(如图5所示),最后,将两封边盖50,分别盖贴于上层体30与下层体40的前侧面33、43与后侧面34、44上,并藉由螺丝N贯穿两封边盖50上各固定孔51,再旋入上层体30的螺孔36与下层体40的螺孔47后,即告完成组合(如图8所示)。
续如图9及图10所示,是上述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的安装使用方式,首先,利用管配件将自来水的进水管4与上层体30的进水口301相连接,并将连接于热水器1的进水口2上的出水管3与上层体30的出水口302相连接后,便可完成使用前的安装(如图9所示);当淋浴者M开始淋浴时,热水器1的淋浴热水W会经由其出水管5并从花洒6喷洒出来,该淋浴热水W经过淋浴者M身体使用后,即会洒落于上层体30的顶面31上,此同时常温自来水W1由进水管4经上层体30的进水口301,而流入上层体30的水流通道303中,并藉由每一隔离墙37上的连通孔39来依序流经过每一水流通道303(如图10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并同步吸收来自洒落于上层体30顶面31上淋浴热水W的热能,在进行热交换后会形成较高温的温水W2,最后从上层体30的出水口302流出而进入热水器1的进水口2,以提供热水器1较高温的进水(如图9所示),故具有节省热水器1加热能源(例如电力或瓦斯等)的消耗。
本案发明人将上述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制作为成品,并经实际测试后,确实能达成所有预期的功效,但美中不足的是其对淋浴热水的〝余热回收率〞只能达到15%至20%之间,因此,如何增加整个热能交换装置的〝热交换效率〞,以便大幅提高热水器(包含电力或瓦斯热水器)的节能效果,即成为本案发明人追求的更大目标,经由不断努力研究及改变设计后,终能完成本发明的样品,并经实际测试后,其对淋浴热水的〝余热回收率〞已可达到5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包括:一上层体,由金属材质以挤压成型制成的方形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侧面、一后侧面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该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且其两末端边分别由该两侧边面相接连,该顶面设具为波浪状表面,该底面上凸设有数条相平行间隔排列的隔离墙,并在每一条隔离墙的末端设有一与该隔离墙呈非平行对置的横向卡合条,另在位于每两条隔离墙之间的底面上,再凸设一条以上的导热片,且每一条导热片的长度均短于隔离墙的长度;一下层体,由非金属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制成的平板,其轮廓形状及面积均与上层体相同,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侧面、一后侧面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该顶面上相对应于上层体中每一隔离墙的横向卡合条位置处,均凹设有一倒T型卡合凹槽,并在两侧边面上各向内凹设有一横向凹槽,可供上层体中各隔离墙末端的横向卡合条插入,可达成彼此固定不分离,另在该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其中,该顶面与底面之间穿设有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及两封边盖,分别盖贴于上层体与下层体相互组合后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上的平板体,其相对应于上层体的每间隔两个隔离墙位置的板面上,各向内凹设有一凹槽,且相对应于该上层体的螺孔与下层体的螺孔位置的板面上,再分别穿设有相同数量的固定孔,藉由螺丝贯穿两封边盖上各固定孔,再旋入上层体的螺孔与下层体的螺孔后,可将上层体与下层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完全密合封住,并同步在该上层体的底面与下层体的顶面之间,及各凹槽与每间隔两个隔离墙之间,共同形成一可连续贯通的水流通道。
一种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包括:一上层体,由金属材质以挤压成型制成的方形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侧面、一后侧面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该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且其两末端边分别由该两侧边面相接连,该顶面设具为波浪状表面,该底面上凸设有数条相平行间隔排列的隔离墙,并在每一条隔离墙的末端设有一与该隔离墙呈非平行对置的横向卡合条,另在位于每两条隔离墙之间的底面上,再凸设一条以上的导热片,且每一条导热片的长度均短于隔离墙的长度,其中,该两侧边面的末端,均设成向内向上弯折的勾状部;一下层体,由非金属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制成的平板,其轮廓形状及面积均与上层体相同,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侧面、一后侧面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该顶面上相对应于上层体中每一隔离墙的横向卡合条位置处,均凹设有一倒T型卡合凹槽,并在两侧边面上有一长条凸座,并在该每一长条凸座的侧边面上,再凹设有一向内向上弯折的勾状凹槽,藉由该两侧边面的长条凸座及勾状凹槽,可分别塞置入该上层体两侧边面的两条隔离墙之间,并同步穿套入两勾状部内,可达成彼此固定不分离,另在该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其中,该顶面与底面之间穿设有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及两封边盖,分别盖贴于上层体与下层体相互组合后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上的平板体,其相对应于上层体的每间隔两个隔离墙位置的板面上,各向内凹设有一凹槽,且相对应于该上层体的螺孔与下层体的螺孔位置的板面上,再分别穿设有相同数量的固定孔,藉由螺丝贯穿两封边盖上各固定孔,再旋入上层体的螺孔与下层体的螺孔后,可将上层体与下层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完全密合封住,并同步在该上层体的底面与下层体的顶面之间,及各凹槽与每间隔两个隔离墙之间,共同形成一可连续贯通的水流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包括一上层体、一下层体及两封边盖,该上层体,由金属材质以挤压成型(Extrusion)制成的方形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侧面、一后侧面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该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且其两末端边分别由该两侧边面相接连,该顶面设具为波浪状表面,该底面上凸设有数条相平行间隔排列的隔离墙,并在每一条隔离墙的末端设有一与该隔离墙呈非平行对置的横向卡合条,另在位于每两条隔离墙之间的底面上,再凸设一条以上的导热片;该下层体,由非金属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制成的平板,其轮廓形状及面积均与上层体相同,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侧面、一后侧面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该顶面上相对应于上层体中每一隔离墙的横向卡合条位置处,均凹设有一倒T型卡合凹槽,另在该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该两封边盖,是分别盖贴于上层体与下层体相互组合后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上的平板体,且相对应于该上层体的螺孔与下层体的螺孔位置的板面上,分别穿设有相同数量的固定孔,藉由螺丝贯穿两封边盖上各固定孔,再旋入上层体的螺孔与下层体的螺孔后,可将上层体与下层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完全密合封住,并同步在该上层体的底面与下层体的顶面及各隔离墙之间形成数条水流通道。
藉由上层体中波浪状的顶面,可增加淋浴热水洒落在上层体顶面的接触面积,并使上层体可增加收集淋浴热水的热能,同时再由上层体各隔离墙间底面上的各导流板,来迅速地将热能传导给流经各隔离墙间水流通道内的常温自来水,而达到快速提升热交换的效率,使得经热交换后的常温自来水温度获得更大幅度的升温效果,并可对淋浴热水的〝余热回收率〞达到50%以上,进而大幅降低热水器所使用电力或瓦斯的能源消耗,使消费者更有意愿来购买使用,而有利于扩大推广使用消费者的数量,以及早日达成节能减排的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中上层体以钻头进行穿孔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中上层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组合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5是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组合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6是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组合的立体示意图之三。
图7是图6中7-7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8是图6中8-8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9是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10-10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图11中12-12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13是图11中13-13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15-15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7是图16中17-17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18是图16中18-18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20-20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上层体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上层体另一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中下层体的组合剖面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4是图23中24-24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25是图23中25-25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2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7是图26中27-27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28是图26中28-28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2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层体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
图3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层体的另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中下层体的组合剖面图。
图3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上层体的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层体的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3是本发明第一与第二实施例中两上层体又一实施例的相互组合剖面图。
图3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上层体再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层体再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6是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上层体的再一实施例分别与第二实施例上层体及第二实施例上层体的再实施例相互组合剖面图。
图3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上层体具有锯齿状顶面的剖面图。
图3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层体具有锯齿状顶面的剖面图。
图39是本发明进行余热回收率测试的装置示意图。
图40是本发明经多次采样实测所得的余热回收率变化曲线图。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
1-热水器2、201、301-进水口
3、5-出水管4-进水管
6、S-花洒
10、10a、10b、10c、10d、10e、30-上层体
11、11a、11b、11c、11d、11e、21、31、41-顶面
12、12a、22、32、42-底面
13、23、33、43-前侧面14、24、34、44-后侧面
15、15a、15b、15c、15d、15e、25、25a、35、45-侧边面
16、28、36、47-螺孔17、37-隔离墙
18-横向卡合条19-导热片
20、20a、40-下层体26-倒T型卡合凹槽
27-横向凹槽29-长条凸座
38-上卡合部39-连通孔
46-下卡合部50、60-封边盖
51、63-固定孔61-板面
62-凹槽100-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101、303-水流通道102、202、302-出水口
111、111d、111e-水平凸缘部112、112d、112e-卡合条
113、113d-水平凹陷部114-锯齿状表面
181-勾状部191-波浪状表面
271-勾状凹槽B-功率调整钮
F-施力K-电源开关
L-流量计M-淋浴者
N-螺丝R-常温自来水进入控制阀门
R1-常温自来水进入本发明的控制阀门
R2-流量调节阀门t-温度显示器
W-淋浴热水W1-常温自来水
W2-温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至图17所示,是本发明淋浴熱水用熱能交換器結構100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
一上层体10,由金属材质以挤压成型(Extrusion)制成的方形体,具有一顶面11、一底面12、一前侧面13、一后侧面14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15,该前侧面13与后侧面14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16,且其两末端边分别由该两侧边面15相接连,该顶面11设具为波浪状表面,该底面12上凸设有数条相平行间隔排列的隔离墙17,并在每一条隔离墙17的末端设有一与该隔离墙17呈非平行对置的横向卡合条18,另在位于每两条隔离墙17之间的底面12上,再凸设一条以上的导热片19,且每一条导热片19的长度均短于隔离墙17的长度(如图12所示);
一下层体20,由非金属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制成的平板,其轮廓形状及面积均与上层体10相同,具有一顶面21、一底面22、一前侧面23、一后侧面24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25,该顶面21上相对应于上层体10中每一隔离墙17的横向卡合条18位置处,均凹设有一倒T型卡合凹槽26,并在两侧边面25上各向内凹设有一横向凹槽27(如图13所示),可供上层体10中各隔离墙17末端的横向卡合条18插入(如图15所示),另在该前侧面23与后侧面24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28,其中,该顶面21与底面22之间穿设有一进水口201与一出水口202(如图11所示);及
两封边盖60,是分别盖贴于上层体10与下层体20相互组合后的前侧面13、23与后侧面14、24上的平板体,其相对应于上层体10的每间隔两个隔离墙17位置的板面61上,各向内凹设有一凹槽62,且相对应于该上层体10的螺孔16与下层体20的螺孔28位置的板面61上,再分别穿设有相同数量的固定孔63,藉由螺丝N贯穿两封边盖60上各固定孔63,再旋入上层体10的螺孔16与下层体20的螺孔28后,可将上层体10与下层体20的前侧面13、23与后侧面14、24完全密合封住,并同步在该上层体10的底面12与下层体20的顶面21之间,及各凹槽62与每间隔两个隔离墙17之间,共同形成一可连续贯通的水流通道101(如图17所示)。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方式如图14至图18所示,首先,将下层体20中两侧边面25上的横向凹槽27与每一倒T型卡合凹槽26,分别对准上层体10中每一隔离墙17的横向卡合条18,并使其相互接触穿套,接着,再分别施力F于上层体10的后侧面14与下层体20的前侧面23上(如图14所示),便可使其相互穿插对齐结合并达成彼此固定不分离(如图18所示),最后,将两封边盖60,分别盖贴于上层体10与下层体20的前侧面33、43与后侧面34、44上,并藉由螺丝N贯穿两封边盖60上各固定孔63,再旋入上层体10的螺孔16与下层体20的螺孔28后,即告完成组合(如图16所示)。
续如图19及图20所示,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安装使用方式,其先利用管配件将自来水的进水管4与下层体20的进水口201相连接,并将连接于热水器1的进水口2上的出水管3与下层体20的出水口202相连接,便可完成使用前的安装(如图19所示);当淋浴者M开始淋浴时,热水器1的淋浴热水W会经由其出水管5并从花洒6喷洒出来,该淋浴热水W经过淋浴者M身体使用后,即会洒落于上层体10的顶面11上,此同时常温自来水W1由进水管4经下层体20的进水口201,而流入上层体10的水流通道101内,再经由两封边盖60的各凹槽62来依序流过水流通道101(如图20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并同步吸收来自洒落于上层体10顶面11上淋浴热水W的热能,在进行热交换后则形成较高温的温水W2,最后从下层体20的出水口202流出并进入热水器1的进水口2,以提供热水器1较高温的进水(如图19所示)。
其中,前述淋浴过程中,所有洒落在上层体10顶面11上的淋浴热水W,因该上层体10的顶面11是波浪状表面,而会较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即中国发明授权公告号CN102478367)中上层体30平面状顶面31的面积来得大,故在相同轮廓尺度下,其会比习知上层体30呈平面状的顶面31,增加更多接触淋浴热水W的面积,并同时可收集到更多淋浴热水W的热能,此外,再藉由上层体10各隔离墙17间底面12上的各导热片19,来迅速地将热能传导给流经各隔离墙17间水流通道101内的常温自来水W1,而达到快速提升热交换的效率,并使经热交换后的常温自来水W1,其经由下层体20的出水口202所流出温水W2的温度可获得更大幅度的升温效果,也等于对淋浴热水W的〝余热回收率〞产生大幅增加的结果,因此也就能达成大幅降低热水器1使用电力或瓦斯等能源消耗的功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经制成样品后,依据图39所示的余热回收率测试装置示意图,并实际多次进行其〝余热回收率〞的测试如下:
1.测试条件
测试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a)测试用淋浴房为封闭式,其长×宽为90cm×90cm;
b)测试环境温度:25℃±2℃;
c)进水温度:15℃±1℃;
d)进水口冷水流量3L/min±0.3L/min;
e)花洒S出水口应正对着「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100中上层体10顶面11的中央位置,且与「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100中上层体10顶面11的垂直距离固定为1.5m;
f)花洒S的每个出水孔的直径不小于1mm;
g)花洒S输出的热水温度控制在45℃±1℃。
2.测试方法
步骤1:打开R和R1,调节R2,使进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100的常温自来水流量为3L/min±0.3L/min,并测定其进水温度。
步骤2:接通电源开关K,启动并经由功率调整钮B调节电热水器1的出水温度,使花洒S出水温度控制在45℃±1℃。在稳定5分钟后,测定「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100出水口102的温度和花洒S的实际温度。
步骤3:实际计算本发明的余热回收率,公式如下:
上列公式中各符号代表的意义:
η-余热回收率,单位为百分数(%);
θ1-「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的进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θ2-「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的出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θ3-花洒输出热水的实际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依上列公式,以不同的各项设定值及至少421次的采样测试后,再将该每一次实际所测得本发明的余热回收率,以温度设定值及余热回收率为纵座标,采样次数为横座标,即可绘制得出如图40所示本发明的〝余热回收率变化曲线图〞,其中,以该图40中第91次采样测试结果为例:当本发明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100的进水温度为14.5℃,并设定花洒S输出的热水温度为44℃时,经热交换后所测得本发明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100的出水温度可提高至31℃,再依上列的余热回收率公式计算可得知其余热回收率达到56%。因此,由该图40中各次余热回收率的数据显示,本发明确实可对淋浴热水的〝余热回收率〞达到50%以上,故其对淋浴热水器的电力或瓦斯能源消耗量,也比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大幅降低至少2倍以上。
如图21及图22所示,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上层体1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该上层体10底面12的各导热片19,其表面变更设成波浪状表面191(如图21所示),而具有更大的热传导面积,以及加快传导热能的功效,使得淋浴热水W与流通过上层体10水流通道101内的常温自来水W1(如图22所示),其两者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再提高,并再提升〝余热回收率〞及更节省热水器1的能源消耗。
续如图23至图28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该上层体10a中两侧边面15a的末端,均变更设成向内向上弯折的勾状部181(如图24所示),且该下层体20a的两侧边面25a则变更设成一长条凸座29,并在该每一长条凸座29的侧边面上,再凹设有一向内向上弯折的勾状凹槽271(如图25所示),藉由下层体20a两侧边面25a的长条凸座29及其勾状凹槽271,可分别塞置入上层体10a两侧边面15a的两条隔离墙17之间及穿套入两勾状部181内(如图27及图28所示),使得该上层体10a与下层体20a相互穿套后,该下层体20a两侧边面25a的长条凸座29,可提供上层体10a更好的支撑强度,而更具有支撑人体站立时的重量承受强度。
如图29及图30所示,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层体10a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该上层体10a底面12a的各导热片19,其表面变更设成波浪状表面191(如图29所示),而具有更大的热传导面积,以及加快传导热能的功效,使得淋浴热水W与流通过上层体10a水流通道101内的常温自来水W1(如图30所示),其两者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再提高,并再提升〝余热回收率〞及更节省热水器1的能源消耗。
如图31至图33所示,其中,图3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上层体10的又一实施例,其是在该上层体10b的两侧边面15b与顶面11b的交接处,分别向外延伸有一水平凸缘部111,并在该水平凸缘部111的底面再凸设有两卡合条112;而图3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层体10的又一实施例,其是在该上层体10c的其中一侧边面15c与顶面11c的交接处,向外延伸设有一水平凹陷部113,藉由两个第二实施例上层体10c其中一侧边面15c的水平凹陷部113末端,可分别嵌插入第一实施例上层体10b两侧边面15b上水平凸缘部111的两卡合条112之间(如图33的左放大视图所示),并与第二实施例上中下层体20a相互穿套结合后(如图33所示),可形成一更大面积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如图34至图36所示,其中,图3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上层体10的再一实施例,其是在该上层体10d的两侧边面15d与顶面11d的交接处,分别延伸有一水平凸缘部111d及一水平凹陷部113d,且该水平凸缘部111d的底面再凸设有两卡合条112d;而图3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层体10的再一实施例,其是在该上层体10e的其中一侧边面15e与顶面11e的交接处,向外延伸设有一水平凸缘部111e,并在该水平凸缘部111e的底面再凸设有两卡合条112e;藉由第二实施例中上层体10c其中一侧边面15c的水平凹陷部113末端(如图32所示),嵌插入前述上层体10d其中一侧边面15d上水平凸缘部111d的两卡合条112d之间(如图36的左放大视图所示),以及该上层体10d另一侧边面15d上的水平凹陷部113d末端,嵌插入前述上层体10e其中一侧边面15e上水平凸缘部111e的两卡合条112e之间(如图36的右放大视图所示),并与第二实施例中下层体20a相互穿套结合后(如图36所示),仍可形成更大面积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如图37至图38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中,该上层体10、10a的顶面11、11a可变更设成锯齿状表面114,其仍较习知『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中上层体30平面状顶面31的面积来得大,而具有更多接触淋浴热水W的面积以及收集到更多淋浴热水W热能的功效。
综上所陈,本发明以简易有效的结构,且未变更或增加制程的成本支出,即可完成具有超越所有习知淋浴热水热能交换装置的超高〝余热回收率〞达到50%以上,并直接对热水器的能源消耗产生节省2倍以上的效益,确实具有高度产业利用性,而符合发明专利的要件。
Claims (12)
1.一种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层体,由金属材质以挤压成型制成的方形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侧面、一后侧面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该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且其两末端边分别由该两侧边面相接连,该顶面设具为波浪状表面,该底面上凸设有数条相平行间隔排列的隔离墙,并在每一条隔离墙的末端设有一与该隔离墙呈非平行对置的横向卡合条,另在位于每两条隔离墙之间的底面上,再凸设一条以上的导热片,且每一条导热片的长度均短于隔离墙的长度;
一下层体,由非金属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制成的平板,其轮廓形状及面积均与上层体相同,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侧面、一后侧面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该顶面上相对应于上层体中每一隔离墙的横向卡合条位置处,均凹设有一倒T型卡合凹槽,并在两侧边面上各向内凹设有一横向凹槽,可供上层体中各隔离墙末端的横向卡合条插入,可达成彼此固定不分离,另在该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其中,该顶面与底面之间穿设有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及
两封边盖,分别盖贴于上层体与下层体相互组合后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上的平板体,其相对应于上层体的每间隔两个隔离墙位置的板面上,各向内凹设有一凹槽,且相对应于该上层体的螺孔与下层体的螺孔位置的板面上,再分别穿设有相同数量的固定孔,藉由螺丝贯穿两封边盖上各固定孔,再旋入上层体的螺孔与下层体的螺孔后,可将上层体与下层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完全密合封住,并同步在该上层体的底面与下层体的顶面之间,及各凹槽与每间隔两个隔离墙之间,共同形成一可连续贯通的水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层体底面的各导热片,其表面变更设成波浪状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层体的两侧边面与顶面的交接处,分别变更成向外延伸有一水平凸缘部,并在该水平凸缘部的底面再凸设有两卡合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层体的两侧边面与顶面的交接处,分别延伸有一水平凸缘部及一水平凹陷部,且该水平凸缘部的底面再凸设有两卡合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层体的顶面是变更设成锯齿状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层体底面的各导热片,其表面变更设成锯齿状表面。
7.一种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层体,由金属材质以挤压成型制成的方形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侧面、一后侧面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该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且其两末端边分别由该两侧边面相接连,该顶面设具为波浪状表面,该底面上凸设有数条相平行间隔排列的隔离墙,并在每一条隔离墙的末端设有一与该隔离墙呈非平行对置的横向卡合条,另在位于每两条隔离墙之间的底面上,再凸设一条以上的导热片,且每一条导热片的长度均短于隔离墙的长度,其中,该两侧边面的末端,均设成向内向上弯折的勾状部;
一下层体,由非金属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制成的平板,其轮廓形状及面积均与上层体相同,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侧面、一后侧面及两相平行的侧边面,该顶面上相对应于上层体中每一隔离墙的横向卡合条位置处,均凹设有一倒T型卡合凹槽,并在两侧边面上有一长条凸座,并在该每一长条凸座的侧边面上,再凹设有一向内向上弯折的勾状凹槽,藉由该两侧边面的长条凸座及勾状凹槽,可分别塞置入该上层体两侧边面的两条隔离墙之间,并同步穿套入两勾状部内,可达成彼此固定不分离,另在该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分别设有数个螺孔,其中,该顶面与底面之间穿设有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及
两封边盖,分别盖贴于上层体与下层体相互组合后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上的平板体,其相对应于上层体的每间隔两个隔离墙位置的板面上,各向内凹设有一凹槽,且相对应于该上层体的螺孔与下层体的螺孔位置的板面上,再分别穿设有相同数量的固定孔,藉由螺丝贯穿两封边盖上各固定孔,再旋入上层体的螺孔与下层体的螺孔后,可将上层体与下层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完全密合封住,并同步在该上层体的底面与下层体的顶面之间,及各凹槽与每间隔两个隔离墙之间,共同形成一可连续贯通的水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层体底面的各导热片,其表面变更设成波浪状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层体的其中一侧边面与顶面的交接处,向外延伸变更成一水平凹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层体的其中一侧边面与顶面的交接处,向外延伸变更成一水平凸缘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层体的顶面是变更设成锯齿状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层体底面的各导热片,其表面变更设成锯齿状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60812.4A CN105403075A (zh) | 2014-09-11 | 2014-09-11 | 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60812.4A CN105403075A (zh) | 2014-09-11 | 2014-09-11 | 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03075A true CN105403075A (zh) | 2016-03-16 |
Family
ID=55468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60812.4A Pending CN105403075A (zh) | 2014-09-11 | 2014-09-11 | 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03075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58423Y (zh) * | 1999-02-04 | 2000-01-12 | 黄小平 | 垫板式废热水余热回收器 |
CN201748836U (zh) * | 2010-09-03 | 2011-02-16 | 湖南金龙国际铜业有限公司 | 用于散热的口琴管 |
CN201983660U (zh) * | 2010-11-24 | 2011-09-21 | 蔡应麟 | 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 |
CN102748976A (zh) * | 2012-07-05 | 2012-10-24 | 无锡金洋铝业有限公司 | 反对称阶梯扁管 |
CN204064045U (zh) * | 2014-09-11 | 2014-12-31 | 蔡应麟 | 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
-
2014
- 2014-09-11 CN CN201410460812.4A patent/CN1054030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58423Y (zh) * | 1999-02-04 | 2000-01-12 | 黄小平 | 垫板式废热水余热回收器 |
CN201748836U (zh) * | 2010-09-03 | 2011-02-16 | 湖南金龙国际铜业有限公司 | 用于散热的口琴管 |
CN201983660U (zh) * | 2010-11-24 | 2011-09-21 | 蔡应麟 | 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装置 |
CN102748976A (zh) * | 2012-07-05 | 2012-10-24 | 无锡金洋铝业有限公司 | 反对称阶梯扁管 |
CN204064045U (zh) * | 2014-09-11 | 2014-12-31 | 蔡应麟 | 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30263U (zh) | 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空调系统 | |
CN100494825C (zh) |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台的热泵双水循环系统 | |
CN204329147U (zh) | 吸收式高效散热器 | |
CN202229400U (zh) | 一种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的双水箱热水系统 | |
CN204064045U (zh) | 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 |
CN201731647U (zh) | 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105403075A (zh) | 淋浴热水用热能交换器结构 | |
CN201628630U (zh) | 水源热泵试验台 | |
CN202547474U (zh) | 一种可变流程运行壳管式换热器端盖 | |
CN204141774U (zh) | 一种对冲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 | |
CN202511664U (zh) | 均匀流道板式换热器 | |
CN204765074U (zh) | 一种节能型饮水机 | |
CN202973570U (zh) | 一种热水器 | |
CN203550755U (zh) | 一种流量可调式板式换热机组 | |
CN203848716U (zh) | 一种公共浴室废水热量即时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2648501U (zh) | 零碳恒温系统 | |
CN102679767B (zh) | 一种散热板 | |
CN208349384U (zh) | 一种太阳能储热结合水地源热泵的供暖系统 | |
CN202793140U (zh) | 非对称换热区换热器板片 | |
CN202547457U (zh) | 一种带自动排气阀的热交换器 | |
CN207702788U (zh) | 一种新型片冰机蒸发器 | |
CN201811616U (zh) | 一种从集中供热循环系统中获取热量的热交换器 | |
CN204199432U (zh) | 结构体水循环框架 | |
CN204787255U (zh) | 一种低功率高效能即热热水器 | |
CN203501516U (zh) | 一种地源热水的能量梯度使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