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5323814B - 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3814B
CN105323814B CN201410354512.8A CN201410354512A CN105323814B CN 105323814 B CN105323814 B CN 105323814B CN 201410354512 A CN201410354512 A CN 201410354512A CN 105323814 B CN105323814 B CN 1053238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e
service
reverse
traffic
network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45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3814A (zh
Inventor
陆婷
谢峰
高音
黄河
余媛芳
杨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Standard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3545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381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4717 priority patent/WO2016011938A1/zh
Priority to US15/328,314 priority patent/US10425843B2/en
Priority to EP15824302.2A priority patent/EP3174330B1/en
Publication of CN105323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3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2Mobility data transfer for traffic bypassing of mobility servers, e.g. location registers, home PLMNs or home ag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2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using statistical or mathematical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47Transmission err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64Round trip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88Through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上述优化处理方法,包括:当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终端与网络的业务传输或终端业务的迁移并未考虑终端的业务性能或业务体验等技术问题,从而可以在终端进行业务传输或业务迁移时获知业务性能和业务体验效果,进而为优化终端的业务迁移或业务传输,以及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Description

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用户数以及用户语音数据业务量的快速增长,移动通信运营商需要不断扩充其移动通信网络部署规模,并根据无线通信技术和协议标准的不断演进来对其网络进行相应的升级,以便获得更好的无线覆盖性能并不断提升系统容量。为了保护既有投资,运营商的网络演进通常会存在较长时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多种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并存于单个运营商的网络内。举例来说,亚洲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欧洲的大部分移动通信运营商都先后部署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通信标准组织内的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为UMTS)和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这三种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同时还广泛部署了IEEE通信标准组织内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为WLAN)系统,用于业务分流。另一个例子则是,中国电信同时部署了3GPP2通信标准组织内的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3GPP通信标准组织内的LTE(4G)以及WLAN系统。
在多种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并存于单个运营商网络的场景下,终端的业务迁移过程或终端与网络的业务传输(也可以将该业务传输作为终端业务迁移过程的一个节点,即进行业务传输时可以看作为业务迁移的一个起始点或终点)变得更加复杂,不仅存在同一制式内的切换(例如,LTE内不同基站间切换、UTMS内不同基站间切换等),还存在不同无线通信接入技术间的切换/重定向(例如,LTE和3G间的切换等)以及3GPP无线通信接入技术与WLAN之间的流迁移(例如,LTE或3G向WLAN进行业务分流)等。
在上述复杂的业务迁移场景下,终端从源侧移动到目标侧的过程中,由于目标侧相比源侧,其无线链路及网络状况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本身造成的,例如2G/3G网络与4G网络在峰值速率和扇区吞吐量上有很大差别;也可能是由于网络运行状况导致的,例如源侧负荷较轻而目标侧负荷较重,或相反。这种差异会直接导致用户移动到目标侧后业务性能发生很大改变,这意味着用户体验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对于造成用户体验变差或严重变差的业务迁移过程应尽量避免,反之,应更多触发能使用户体验变好的业务迁移过程,这就要求业务迁移过程的触发节点能够获取到足够的用户业务迁移后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变化统计信息。
终端业务迁移过程主要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终端控制的方式,一种是网络控制的方式,对于终端控制的方式,终端是信息搜集、处理以及业务迁移过程触发和结束的核心节点,因此可以较容易的进行信息统计并自主优化业务迁移过程。
而对于网络控制的业务迁移过程,源侧通常是业务迁移过程的触发节点,目标侧是业务迁移过程的终止节点,但由于源侧和目标侧之间可能不存在直接接口,或存在接口但接口上信息传递能力有限,这样源侧难以获取用户业务迁移后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相关信息,无法及时优化业务迁移过程(包括优化业务迁移控制参数或业务迁移控制算法),而是在很长时间内使用同一套不合适的业务迁移控制参数或业务迁移控制策略,导致用户体验不断恶化。
目前已有一些方案,允许在终端业务迁移过程中,目标侧向源侧传递参数,但这类参数通常是目标侧的状态参数,如目标侧的负荷信息、无线资源状况、回传链路带宽、路由信息等等,此类参数不能直接反映用户业务迁移过程中的实际业务性能或业务体验,通常只能被用于估计或预测目标侧对用户业务的满足程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尚无有效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终端与网络的业务传输或终端业务的迁移并未考虑终端的业务性能或业务体验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包括:当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优选地,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之一:由所述终端获取所述业务性能信息;由所述目标网元获取所述业务性能信息;由所述源网元获取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优选地,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优选地,所述业务性能改变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业务性能下降指示、业务性能提升指示。
优选地,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在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业务速率最大值;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的有效平均值M,其中,M=S/T,其中,S表示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传输的业务总量,T表示传输时长;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在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统计平均值N,其中,N=S/T1,S表示在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传输的业务总量,T1表示统计时长。
优选地,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通过以下之一方式获取: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100%;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或者,
所述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通过以下之一方式获取: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优选地,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包括以下之一:在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测得的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的最大值;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的平均值=统计时间内每单位业务的传输时延的总和/总的业务单位数。
优选地,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通过以下之一方式获取: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和/或
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优选地,所述前向误包率或所述前向丢包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前向误包率或前向丢包率=(前向误包数或前向丢包数)/前向业务数据包总数*100%;
和/或,
所述反向误包率或所述反向丢包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反向误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反向误包数或反向丢包数)/反向业务数据包总数*100%。
优选地,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为统计时间内在前向传输的业务总量;和/或,
所述反向业务吞吐量为统计时间内在反向传输的业务总量;和/或,
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吞吐量*100%;和/或,
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吞吐量-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100%;和/或,
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吞吐量*100%;和/或,
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吞吐量-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100%。
优选地,所述指定统计粒度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和/或,针对一个终端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接入点名称APN、互联网协议IP流、承载、业务、应用。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所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传递方法,包括:当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向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优选地,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优选地,向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网络侧网元为所述源网元时,由所述终端或所述目标网元向所述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或者,将由所述终端获取的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网元,然后由所述目标网元向所述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在所述网络侧网元为所述目标网元时,由所述源网元或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在所述网络侧网元为第三方网元时,由以下之一向所述网络侧网元直接或间接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源网元、目标网元、终端。
优选地,所述间接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源网元经由所述目标网元向所述第三方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所述终端经由所述源网元向所述第三方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所述终端经由所述目标网元向所述第三方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所述目标网元经由所述源网元向所述第三方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优选地,向所述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之前,包括以下之一:
在获取到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时触发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基于事件或请求触发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统计方法,当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对指定统计粒度上的所述业务性能信息进行统计。
优选地,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获取的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或统计得到的统计结果与所述目标网元和/或所述源网元的网络状态信息进行匹配。
优选地,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触发业务迁移时的信号强度,触发业务迁移时的负荷情况,触发业务迁移时的上下行链路条件,预设统计时间段的平均信号强度,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平均负荷情况,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平均上下行链路条件。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所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迁移的性能优化方法,包括:网络侧网元接收业务性能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性能信息为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的业务性能信息;所述网络侧网元根据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或针对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在指定统计粒度上的统计结果调整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
优选地,所述网络侧网元从以下之一接收所述业务性能信息:终端、源网元、目标网元。
优选地,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所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优选地,所述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包括:后续业务迁移过程中终端的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所述源网元、所述目标网元或第三方网元的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
优选地,所述业务迁移参数包括以下之一:源网元负荷情况的第七门限值、源网元上行链路条件的第八门限值、源网元下行链路条件的第九门限值、目标网元的优先级、目标网元信号强度的第十门限值、目标网元负荷情况的第十一门限值、目标网元上行链路条件的第十二门限值、目标网元下行链路条件的第十三门限值、源网元信号强度的第十四门限值。
优选地,所述业务迁移策略包括:在满足以下之一条件时进行业务迁移:
所述源网元的负荷情况大于所述第七门限值;
所述源网元的上行链路条件大于所述第八门限值;
所述源网元的下行链路条件大于所述第九门限值;
所述目标网元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十门限值;
所述目标网元的负荷情况大于所述第十一门限值;
所述目标网元的上行链路条件大于所述第十二门限值;
所述目标网元的下行链路条件大于所述第十三门限值。
所述源网元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十四门限值;
优选地,所述指定统计粒度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和/或,针对一个终端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接入点名称APN、互联网协议IP流、承载。
优选地,所述网络侧网元包括以下之一:源网元、目标网元,第三方网元。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的优化处理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结果为是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以下之一业务性能信息: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性能信息传递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上报模块,用于向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性能信息统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统计模块,用于对指定统计粒度上的所述业务性能信息进行统计。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迁移的性能优化装置,应用于网络侧网元,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性能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性能信息为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的业务性能信息;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或针对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在指定统计粒度上的统计结果调整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
通过本发明,采用将终端在业务迁移过程中的业务性能信息上报给网络侧节点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终端与网络的业务传输或终端业务的迁移并未考虑终端的业务性能或业务体验等技术问题,从而可以在终端进行业务传输或业务迁移时获知业务性能和业务体验效果,进而为优化终端的业务迁移或业务传输,以及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传递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传递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统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统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业务迁移的性能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业务迁移的性能优化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终端上报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网元间传递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终端上报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网元间传递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终端上报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终端上报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15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稳定业务传输示意图;
图15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突发业务传输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7的终端上报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102,确定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
步骤S104,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通过上述各个处理步骤,由于获取了终端在进行业务传输或业务迁移时的性能信息,因此,可以在终端进行业务传输或业务迁移时充分考虑业务的性能信息,从而为优化终端的业务迁移或业务传输,以及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过程中,与终端进行业务传输的网络可以包括:WLAN,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时获取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可以理解为以下含义,但不限于此:在业务迁移前后或迁移过程中,获取终端与LTE网络和WLAN的业务传输时的业务性能信息。
当然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102是可以取消或者采用其它实现方式替代(例如利用监测或获取终端的业务状态等技术手段)的,只要能够明确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是在终端进行业务传输时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4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源网元或目标网元,即步骤S104中可以由终端或者目标网元或者源网元获取上述业务性能信息。其中,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目标网元获取上述业务性能信息的方式可以为直接获取,也可以间接获取,对于后者,可以表现为以下形式,但不限于此:在终端获取上述业务性能信息后,将上述终端获取的上述业务性能信息发送给上述目标网元。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
(1)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包括以下之一:
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在上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业务速率最大值;
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的有效平均值M,其中,M=S/T,其中,S表示上述预设统计时间内传输的业务总量,T表示传输时长;
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在上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统计平均值N,其中,N=S/T1,S表示在上述预设统计时间内传输的业务总量,T1表示统计时长;
(2)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通过以下之一方式获取: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A=(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100%;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表示数学运算符号中的乘法运算符号。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或者,
上述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通过以下之一方式获取: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3)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包括以下之一:
在上述预设统计时间内测得的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或上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的最大值;
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的平均值=统计时间内每单位业务的传输时延的总和/总的业务单位数。例如业务统计单位为IP包,统计时间内一共传输了N个IP包,第i个IP包的传输时延为Di,则本次统计的业务传输时延的
(4)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通过以下之一方式获取: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和/或
上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5)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上述前向误包率或上述前向丢包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前向误包率或前向丢包率=(前向误包数或前向丢包数)/前向业务数据包总数*100%;
和/或,
上述反向误包率或上述反向丢包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反向误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反向误包数或反向丢包数)/反向业务数据包总数*100%
(6)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参数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前向业务吞吐量为统计时间内在前向传输的业务总量;和/或,
反向业务吞吐量为统计时间内在反向传输的业务总量;和/或,
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吞吐量*100%;和/或,
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吞吐量-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100%;和/或,
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吞吐量*100%;和/或,
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吞吐量-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100%。
(7)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优选地,上述业务性能改变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业务性能下降指示、业务性能提升指示。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指定统计粒度包括以下之一,但不限于此:
(1)一个或多个终端;
(2)针对一个终端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APN、IP流、承载、业务、应用。
在通过步骤S104获取到上述性能信息后,可以基于获取的性能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调整业务迁移策略或者判断迁移效果等,但不限于此,对于迁移效果的确定,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实现:
在上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上述终端向上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上述预设要求:
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
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
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上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
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上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上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上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上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上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业务的优化处理装置,用于实现上述优化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20,用于确定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
获取模块22,连接至确定模块20,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结果为是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以下之一业务性能信息: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确定模块20位于第一处理器中,获取模块22位于第二处理器中;或者,确定模块20和获取模块22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但不限于此。
为实现对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有效利用,在以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对业务性能信息的传递、统计、以及基于上述传递或统计的业务迁移的优化方法。
一、业务性能信息的传递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传递方法,以将上述业务性能信息发送给相关网元进行处理,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2,当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步骤S304,向网络侧网元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
通过步骤S302-S304实现了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上报,为网元对业务迁移后业务传输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步骤S304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以下之一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
(1)在网络侧网元为源网元时,由终端或目标网元向网络侧网元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或者,将由终端获取的上述业务性能信息发送给目标网元,然后由目标网元向网络侧网元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
(2)在网络侧网元为目标网元时,由源网元或终端向网络侧网元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
(3)在网络侧网元为第三方网元时,由以下之一向网络侧网元直接或间接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源网元、目标网元、终端。其中,对于间接上报的情况可以表现为以下形式,但不限于此:
源网元经由目标网元向第三方网元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终端经由源网元向第三方网元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终端经由目标网元向第三方网元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目标网元经由源网元向第三方网元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
步骤S304可以通过预设规则进行触发,例如向上述网络侧网元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之前,可以执行以下处理过程,以触发业务性能信息的上报:在获取到业务性能信息时触发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或者,基于事件或请求触发上报上述业务性能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终端业务性能信息传递装置,以实现上述业务性能信息传递方法,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用于在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上报模块42,连接至获取模块40,用于向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获取模块40位于第一处理器中,上报模块42位于第二处理器中;或者,获取模块40和上报模块42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但不限于此。
二、业务性能信息的统计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统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502,当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步骤S504,对指定统计粒度上的上述业务性能信息进行统计。
通过步骤S502-S504实现了对业务性能信息的统计,从而对业务传输或业务迁移的优化提供了更有力地支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为实现对获取的业务性能信息或者业务性能信息的统计结果的应用,,还可以将统计结果或者获取的业务性能信息与目标网元和/或源网元的网络状态信息进行匹配。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触发业务迁移时的信号强度,触发业务迁移时的负荷情况,触发业务迁移时的上下行链路条件,预设统计时间段的平均信号强度,上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平均负荷情况,上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平均上下行链路条件。
作为业务性能信息的一种应用,在上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上述终端向上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上述预设要求: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上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上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上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上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上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上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业务性能信息统计装置,以实现上述业务性能信息统计方法,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0,用于在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统计模块62,连接至获取模块60,用于对指定统计粒度上的所述业务性能信息进行统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获取模块60位于第一处理器中,统计模块62位于第二处理器中;或者,获取模块60和统计模块62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但不限于此。
三、终端业务迁移的性能优化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业务迁移的性能优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702,网络侧网元接收业务性能信息,其中,该业务性能信息为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的业务性能信息;
步骤S704,网络侧网元根据上述业务性能信息或针对上述业务性能信息在指定统计粒度上的统计结果调整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
通过上述处理步骤,实现了在终端进行业务传输或业务迁移时获知业务性能和业务体验效果,进而可以优化终端的业务迁移或业务传输,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网元从以下之一接收上述业务性能信息:终端、源网元、目标网元。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上述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后续业务迁移过程中终端的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源网元、目标网元或第三方网元的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业务迁移参数包括以下之一:源网元负荷情况的第七门限值、源网元上行链路条件的第八门限值、源网元下行链路条件的第九门限值、目标网元的优先级、目标网元信号强度的第十门限值、目标网元负荷情况的第十一门限值、目标网元上行链路条件的第十二门限值、目标网元下行链路条件的第十三门限值、源网元信号强度的第十四门限值。
基于上述业务迁移参数,上述业务迁移策略包括:在满足以下之一条件时进行业务迁移:
源网元的负荷情况大于上述第七门限值;源网元的上行链路条件大于上述第八门限值;源网元的下行链路条件大于上述第九门限值;目标网元的信号强度大于上述第十门限值;目标网元的负荷情况大于上述第十一门限值;目标网元的上行链路条件大于上述第十二门限值;目标网元的下行链路条件大于上述第十三门限值、源网元的信号强度大于上述第十四门限值;。
在一个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统计结果指示的上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上述终端向上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上述预设要求:
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
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上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
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上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
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上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上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上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上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上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上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指定统计粒度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和/或,针对一个终端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接入点名称APN、互联网协议IP流、承载。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过程中,网络侧网元包括以下之一:源网元、目标网元,第三方网元。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终端业务迁移的性能优化装置,应用于网络侧网元,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80,用于接收业务性能信息,其中,上述业务性能信息为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的业务性能信息;
调整模块82,连接至接收模块80,用于根据上述业务性能信息或针对上述业务性能信息在指定统计粒度上的统计结果调整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9示出了终端上报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如图9所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902,终端1与源网元建立连接并进行业务传输。源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源网元是LTE eNB1;终端在源网元正在进行两个业务,业务1是到APN1的业务,业务2是到APN2的业务。
步骤S904,终端1与目标网元建立连接,通过切换或分流的方式将全部或部分业务迁移到目标网元。目标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目标网元是WLAN AP1。终端决策将APN2上的业务2分流到目标网元。
步骤S906,终端1统计一段时间Ts内某个统计粒度在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反向业务速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例如,终端1统计10s内业务2在目标网元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为600kbps,平均值为400kbps。
步骤S908,终端1向网络上报统计得到的业务性能信息。可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步骤S908a,终端1将统计得到的业务性能信息上报给源网元。
步骤S908b,终端1将统计得到的业务性能信息上报给目标侧,再由目标侧通过直接接口或间接接口传递给源侧。
进一步的,终端1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记为统计数据集1,终端1可以在统计时间到时向网络上报本次统计数据集1。终端1也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集1,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再次统计,后续待网络向终端发送统计数据上报请求时,终端通过统计数据上报应答,把最近的N(例如,N=1,2,3…)次统计数据集上报给网络。统计数据集可以有如下表1-1结构:
表1-1
统计次数N 1
终端标识 UE1
业务标识 业务2(或APN2)
目标网元标识 AP1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目标网元) 600kbps
步骤S910,终端2执行与终端1类似的操作,即执行步骤S902-S908。
步骤S912,源网元搜集多个终端上报的在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见下表1-2,用于调整后续用户针对该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参数或业务迁移策略。例如源网元从多个终端获得如下表的业务2在目标网元AP1的分流性能,可以认为该业务在目标网元AP1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业务体验,则源网元可以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或通过适当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信号强度门限来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使得后续其他终端的业务2可以以更大概率优先分流到AP1。
表1-2
实施例2
图10示出了网元间传递业务性能/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1002,终端1与源网元建立连接并进行业务传输;源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源网元是LTE eNB1;终端在源网元正在进行两个业务,业务1是到APN1的业务,业务2是到APN2的业务。
步骤S1004,源网元统计一段时间Ts内某个统计粒度在源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反向业务速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例如,LTE eNB1统计10s内终端1的业务2在LTE eNB1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为400kbps,平均值为300kbps。
步骤S1006,终端1与目标网元建立连接,通过切换或分流的方式将全部或部分业务迁移到目标网元。目标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目标网元是WLAN AP1。终端决策将APN2上的业务2分流到目标网元。切换或分流过程中,源网元可以通过直接接口或间接接口,将之前统计得到的终端1的业务性能信息传递给目标网元。
步骤S1008,目标网元统计一段时间Ts内终端1在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反向业务速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例如,目标网元统计10s内终端1的业务2在目标网元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为300kbps,平均值为250kbps。
进一步的,目标网元可以计算终端1的业务2切换或分流到目标网元后业务性能变化情况,业务性能变化情况包括计算如下信息之一或其组合: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100%;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网元使用从源侧获得的,以及自己统计得到的业务迁移前后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计算得到如下业务性能变化情况: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1=(300-400)/400*100%=-25%
或者目标网元根据预先配置的针对该业务的前向业务速率门限值500kbps,以及自己统计得到的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计算得到如下业务性能变化情况: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2=(300-500)/500*100%=-40%
进一步的,目标网元可以根据上述信息,设置业务性能改变指示,即设置业务性能下降指示。
步骤S1010,目标网元通过直接接口或间接接口向源网元传递统计得到的终端1的业务性能信息。例如,目标网元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记为统计数据集1,目标网元可以在统计时间到时向源网元传递本次统计数据集1。目标网元也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集1,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再次统计,后续待源网元向目标网元发送统计数据传递请求时,目标网元通过统计数据传递应答,把最近的N(例如,N=1,2,3…)次统计数据集传递给源网元。统计数据集可以有如下表2-1结构:
表2-1
统计次数N 1
终端标识 UE1
业务标识 业务2(或APN2)
源网元标识 LTE eNB1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源网元) 400kbps
目标网元标识 AP1
业务2的前向速率门限值 500kbps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目标网元) 300kbps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1 -25%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2 -40%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业务性能下降
步骤S1012,终端2执行与终端1类似的操作,即执行步骤S1002-S1010。
步骤S1014,源网元搜集多个终端在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见下表2-2。用于调整后续用户针对该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参数或业务迁移策略。
例如,当源网元获得了UE1的业务性能信息,源网元可以根据UE1的业务性能下降指示,认为终端的业务2分流后业务体验变差,则源网元可以直接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或通过适当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信号强度门限来间接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使得后续其他终端的业务2分流到AP1的概率变小。
后续源网元又获得了UE2和UE3的业务性能信息,源网元可以根据UE2和UE3的业务性能提升指示,综合评价认为,终端的业务2分流到AP1后业务体验提升,则源网元可以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或通过适当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信号强度门限来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使得后续其他终端的业务2可以以更大概率优先分流到AP1。
表2-2
实施例3
图11示出了终端上报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如图11所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1102,终端1与源网元建立连接并进行业务传输。源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源网元是LTE eNB1;终端在源网元正在进行两个业务,业务1是到APN1的业务,业务2是到APN2的业务。
步骤S1104,终端1统计一段时间Ts内某个统计粒度在源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反向业务速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例如,终端1统计10s内业务2在源网元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为400kbps,平均值为300kbps。
步骤S1106,终端1与目标网元建立连接,通过切换或分流的方式将全部或部分业务迁移到目标网元;目标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目标网元是WLAN AP1。终端决策将APN2上的业务2分流到目标网元。
步骤S1108,终端1统计一段时间Ts内某个统计粒度在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反向业务速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例如,终端1统计10s内业务2在目标网元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为600kbps,平均值为400kbps。
步骤S1110,终端1自行计算切换或分流到目标网元后业务性能变化情况,业务性能变化情况包括计算如下信息之一或其组合: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100%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使用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计算得到如下业务性能变化情况: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600-400)/400*100%=50%
该数据表明终端1的业务2从LTE基站分流到WLAN AP1,前向业务速率性能提高了50%。可以认为本次分流可以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终端可以根据上述信息,设置业务性能改变指示,即设置业务性能提升指示。
如果终端不对业务性能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则跳过该步骤。
步骤S1112,终端1向网络上报统计得到的业务性能信息。可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步骤S1112a,终端1将统计得到的业务性能信息上报给源网元。
步骤S1112b,终端1将统计得到的业务性能信息上报给目标侧,再由目标侧通过直接接口或间接接口传递给源侧。
进一步的,终端1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记为统计数据集1,终端1可以在统计时间到时向网络上报本次统计数据集1。终端1也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集1,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再次统计,后续待网络向终端发送统计数据上报请求时,终端通过统计数据上报应答,把最近的N(例如,N=1,2,3…)次统计数据集上报给网络。统计数据集可以有如下表3-1结构:
表3-1
统计次数N 1
终端标识 UE1
业务标识 业务2(或APN2)
源网元标识 LTE eNB1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源网元) 400kbps
目标网元标识 AP1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目标网元) 600kbps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50%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业务性能提升
如果终端1执行步骤S1110,终端1可以直接向网络上报计算得到的业务性能变化情况,该业务性能变化情况,既可以使用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参数,也可以使用业务性能改变指示来反映。如果终端1跳过步骤S1110,则终端1也可以向网络上报统计得到的源侧业务性能信息及目标侧业务性能信息。
步骤S1114,如果在步骤S1112终端1向网络上报统计得到的源侧业务性能信息及目标侧业务性能信息,则源网元自行计算终端1切换或分流到目标网元后业务性能变化情况,业务性能变化情况包括计算如下信息之一或其组合: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100%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进一步的,源侧可以根据上述信息,设置业务性能改变指示,即设置业务性能提升指示。
步骤S1116,终端2执行与终端1类似的操作,即执行步骤S1102-S1114。
步骤S1118,源网元搜集来自多个终端的在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见下表3-2,用于调整后续用户针对该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参数或业务迁移策略。
例如,当源网元获得了UE1的业务性能信息,UE1的业务2分流到WLAN AP1后,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50%,假设提前设定业务速率变化率门限为10%,则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超过门限较多,可以认为终端的业务2分流后可以获得较优的业务体验,或者,源网元可以根据UE1的业务性能提升指示,认为终端的业务2分流后可以获得较优的业务体验,则源网元可以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或通过适当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信号强度门限来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使得后续其他终端的业务2可以以更大概率优先分流到AP1。
后续源网元又获得了UE2和UE3的业务性能信息,其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均为负值-25%,且超过门限较多,源网元综合评价认为,终端的业务2分流到AP1后业务体验开始变差,或者,源网元可以根据UE2和UE3的业务性能下降指示,认为终端的业务2分流到AP1后业务体验开始变差,则源网元可以直接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或通过适当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信号强度门限来间接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使得后续其他终端的业务2分流到AP1的概率变小。
表3-2
实施例4
图12示出了网元间传递业务性能/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如图12所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1202,终端1与源网元建立连接并进行业务传输;源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源网元是LTE eNB1;终端在源网元正在进行两个业务,业务1是到APN1的业务,业务2是到APN2的业务。
步骤S1204,源网元统计一段时间Ts内某个统计粒度在源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反向业务速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例如,LTE eNB1统计10s内终端1的业务2在LTE eNB1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为400kbps,平均值为300kbps。
步骤S1206,终端1与目标网元建立连接,通过切换或分流的方式将全部或部分业务迁移到目标网元。目标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目标网元是WLAN AP1。终端决策将APN2上的业务2分流到目标网元。
步骤S1208,目标网元统计一段时间Ts内终端1在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反向业务速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例如,目标网元统计10s内终端1的业务2在目标网元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为600kbps,平均值为400kbps。
步骤S1210,目标网元通过直接接口或间接接口向源网元传递统计得到的终端1的业务性能信息。例如,目标网元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记为统计数据集1,目标网元可以在统计时间到时向源网元传递本次统计数据集1。目标网元也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集1,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再次统计,后续待源网元向目标网元发送统计数据传递请求时,目标网元通过统计数据传递应答,把最近的N(例如,N=1,2,3…)次统计数据集传递给源网元。统计数据集可以有如下表4-1结构:
表4-1
统计次数N 1
终端标识 UE1
业务标识 业务2(或APN2)
目标网元标识 AP1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目标网元) 600kbps
步骤S1212:源网元自行计算终端1的业务2切换或分流到目标网元后业务性能变化情况,业务性能变化情况包括计算如下信息之一或其组合: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100%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源网元根据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计算得到的统计数据集可以有如下表4-2结构:
表4-2
统计次数N 1
终端标识 UE1
业务标识 业务2(或APN2)
源网元标识 LTE eNB1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源网元) 400kbps
目标网元标识 AP1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目标网元) 600kbps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50%
步骤S1214,终端2执行与终端1类似的操作,即执行步骤S1202-S1212。
步骤S1216,源网元搜集来自多个终端的在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见下表4-3。用于调整后续用户针对该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参数或业务迁移策略。
例如,当源网元获得了UE1的业务性能信息,UE1的业务2分流到WLAN AP1后,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50%,假设提前设定业务速率变化率门限为10%,则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超过门限较多,可以认为终端的业务2分流后可以获得较优的业务体验,则源网元可以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或通过适当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信号强度门限来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使得后续其他终端的业务2可以以更大概率优先分流到AP1。
后续源网元又获得了UE2和UE3的业务性能信息,其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均为负值-25%,且超过门限较多,源网元综合评价认为,终端的业务2分流到AP1后业务体验开始变差,则源网元可以直接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或通过适当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信号强度门限来间接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使得后续其他终端的业务2分流到AP1的概率变小。
表4-3
实施例5
图13示出了终端上报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如图13所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1302,终端1与源网元建立连接并进行业务传输;源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源网元是LTE eNB1;终端在源网元正在进行两个业务,业务1是到APN1的业务,业务2是到APN2的业务。
步骤S1304,终端1与目标网元建立连接,通过切换或分流的方式将全部或部分业务迁移到目标网元;目标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目标网元是WLAN AP1。终端决策将APN2上的业务2分流到目标网元。
步骤S1306,终端1统计业务迁移过程中针对某个统计粒度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误包率或前向丢包率;反向误包率或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其中前/反向误包率或前/反向丢包率计算方式如下:
前向误包率或前向丢包率=(前向误包数或前向丢包数)/前向业务数据包总数*100%
反向误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反向误包数或反向丢包数)/反向业务数据包总数*100%
例如,本实施例中,终端统计到将业务2从LTE eNB1分流到WLAN AP1过程中,业务传输中断时长为100ms。
步骤S1308,终端1向网络上报统计得到的业务迁移过程中的业务性能信息。可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步骤S1308a,终端1将统计得到的业务性能信息上报给源网元。
步骤S1308b,终端1将统计得到的业务性能信息上报给目标侧,再由目标侧通过直接接口或间接接口传递给源侧。
进一步的,终端1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记为统计数据集1,终端1可以在切换或分流过程结束时向网络上报本次统计数据集1。终端1也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集1,后续待网络向终端发送统计数据上报请求时,终端通过统计数据上报应答,把统计数据集上报给网络。统计数据集可以有如下表5-1结构:
表5-1
终端标识 UE1
业务标识 业务2(或APN2)
源网元标识 LTE eNB1
目标网元标识 AP1
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100ms
步骤S1310,终端2执行与终端1类似的操作,即执行步骤S1302-S1308。
步骤S1312,源网元搜集多个终端上报的业务迁移过程的业务性能信息,见下表5-2。用于调整后续用户针对该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参数或业务迁移策略。
例如,当源网元获得了UE1的业务迁移过程的业务性能信息,UE1的业务2从LTEeNB1分流到WLAN AP1过程中,业务传输中断时长为100ms,假设提前设定业务传输中断时长门限为300ms,则业务传输中断时长未超过门限,可以认为终端的业务2在分流过程中的业务体验较好,则源网元可以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或通过适当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信号强度门限来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使得后续其他终端的业务2可以以更大概率优先分流到AP1。
后续源网元又获得了UE2和UE3的业务性能信息,其业务迁移过程中的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分别为1000ms和600ms,均超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门限较多,源网元综合评价认为,终端的业务2在分流过程中的业务体验变差,则源网元可以直接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或通过适当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信号强度门限来间接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使得后续其他终端的业务2分流到AP1的概率变小。
表5-2
实施例6
图14示出了终端上报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如图14所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1402,终端1与源网元建立连接并进行业务传输;源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源网元是LTE eNB1;终端在源网元正在进行两个业务,业务1是到APN1的业务,业务2是到APN2的业务。
步骤S1404,源网元统计一段时间Ts内某个统计粒度在源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反向业务速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例如,LTE eNB1统计10s内终端1的业务2在LTE eNB1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为400kbps,平均值为300kbps。
步骤S1406,终端1与目标网元建立连接,通过切换或分流的方式将全部或部分业务迁移到目标网元。目标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目标网元是WLAN AP1。终端决策将APN2上的业务2分流到目标网元。源网元LTE eNB1同时记录业务迁移过程触发时源网元的网络状态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触发业务迁移时LTE eNB1的信号强度,触发业务迁移时LTE eNB1的负荷情况。
步骤S1408,终端1统计一段时间Ts内其业务2在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反向业务速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反向业务传输时延;终端1还可以同时记录目标网元的网络状态信息。例如,终端1统计10s内业务2在WLAN AP1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为600kbps,平均值为400kbps。终端1同时记录WLAN AP1的网络状态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业务迁移结束时WLANAP1的信号强度,业务迁移结束时WLAN AP1的负荷情况,业务迁移结束时WLAN AP1的上下行链路条件,统计时间段内WLAN AP1的平均信号强度,统计时间段内WLAN AP1的平均负荷情况,统计时间段内WLAN AP1的平均上下行链路条件。
步骤S1410,终端1向网络上报统计得到业务性能信息,和/或目标网元的状态信息。可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步骤S1410a,终端1将统计得到的业务性能信息,和/或目标网元的状态信息上报给源网元。
步骤S1410b,终端1将统计得到的业务性能信息,和/或目标网元的状态信息上报给目标侧,再由目标侧通过直接接口或间接接口传递给源侧。
进一步的,终端1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记为统计数据集1,终端1可以在切换或分流过程结束时向网络上报本次统计数据集1。终端1也可以缓存本次统计数据集1,后续待网络向终端发送统计数据上报请求时,终端通过统计数据上报应答,把统计数据集上报给网络。统计数据集可以有如下表6-1结构:
表6-1
统计次数N 1
终端标识 UE1
业务标识 业务2(或APN2)
目标网元标识 AP1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目标网元) 600kbps
业务迁移结束时WLAN AP1的信号强度 10dB
业务迁移结束时WLAN AP1的负荷情况 50%
业务迁移结束时WLAN AP1的上行链路条件 500kbps
业务迁移结束时WLAN AP1的下行链路条件 700kbps
统计时间段内WLAN AP1的平均信号强度 8dB
统计时间段内WLAN AP1的平均负荷情况 40%
统计时间段内WLAN AP1的平均上行链路条件 450kbps
统计时间段内WLAN AP1的平均下行链路条件 650kbps
步骤S1412:源网元自行计算终端1的业务2切换或分流到目标网元后业务性能变化情况,业务性能变化情况包括计算如下信息之一或其组合: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100%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源网元根据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计算得到的统计数据集可以有如下表6-2结构:
表6-2
统计次数N 1
终端标识 UE1
业务标识 业务2(或APN2)
源网元标识 LTE eNB1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源网元) 400kbps
触发业务迁移时LTE eNB1的信号强度 3dB
触发业务迁移时LTE eNB1的负荷情况 80%
目标网元标识 AP1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目标网元) 600kbps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50%
业务迁移结束时WLAN AP1的信号强度 10dB
业务迁移结束时WLAN AP1的负荷情况 30%
业务迁移结束时WLAN AP1的上行链路条件 500kbps
业务迁移结束时WLAN AP1的下行链路条件 700kbps
统计时间段内WLAN AP1的平均信号强度 8dB
统计时间段内WLAN AP1的平均负荷情况 35%
统计时间段内WLAN AP1的平均上行链路条件 450kbps
统计时间段内WLAN AP1的平均下行链路条件 650kbps
步骤S1414,终端2执行与终端1类似的操作,即执行步骤S1402-S1412。
步骤S1416,源网元搜集来自多个终端的在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用于调整后续用户针对该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参数或业务迁移策略。
例如,源网元初始设置终端从源网元分流到目标网元的门限条件如下表6-3:
表6-3
业务标识 业务2(或APN2)
目标网元标识 WLAN AP1
源网元的信号强度门限 <=3dB
源网元的负荷情况门限 >=70%
目标网元的信号强度门限 >=9dB
目标网元的负荷情况门限 <=30%
目标网元的上行链路条件 >=300kbps
目标网元的下行链路条件 >=500kbps
当源网元获得了UE1,UE2,UE3的业务性能信息,可以综合分析全部或部分统计信息,来调整后续用户针对该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参数或业务迁移策略。源网元构造的一张统计分析表示例如下表6-4。
表6-4
UE1的业务2完成分流后,其目标网元的实际网络状态情况满足源网元预先设定的分流门限条件,且业务2分流到WLAN AP1后,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50%,假设提前设定业务速率变化率门限为10%,则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超过门限较多,可以认为终端的业务2基于现有条件分流后可以获得较优的业务体验。
UE2和UE3的业务2完成分流后,其目标网元的实际网络状态情况并不满足源网元设定的分流门限条件,但其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均为25%,假设提前设定业务速率变化率门限为10%,则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同样为正值,且也超过门限,可以认为UE2和UE3的业务2分流后同样可以获得较优的业务体验。源网元综合评价认为,可以适当调整预先设定的分流门限条件。调整后的分流门限条件如下表6-5。
表6-5
业务标识 业务2(或APN2)
目标网元标识 WLAN AP1
源网元的信号强度门限 <=3dB
源网元的负荷情况门限 >=70%
目标网元的信号强度门限 >=8dB
目标网元的负荷情况门限 <=40%
目标网元的上行链路条件 >=300kbps
目标网元的下行链路条件 >=500kbps
基于图15(a,b),简单说明不同业务速率统计方式的差异。
在图15a中,用户1传输的是稳定业务,在图15b中,用户2传输的是突发业务。
对用户1,其业务速率的计算可以采用如下形式之一:
业务速率的最大值=100kbps
业务速率的有效平均值=100kbps*10s/10s=100kbps
业务速率的统计平均值=100kbps*10s/10s=100kbps
对用户2,其业务速率的计算可以采用如下形式之一:
业务速率的最大值=300kbps
业务速率的有效平均值=(300+100+200+300)kbps/4s=225kbps
业务速率的统计平均值=(300+100+200+300)kbps/10s=90kbps
可以看到,对于用户2,如果基于业务速率的最大值需求为其分配资源,可以保证其获得最好的用户体验,但会较为浪费系统资源,如果基于业务速率的统计平均值需求为其分配资源,用户的峰值速率体验较差,但节省系统资源,长期来看也能保证总的吞吐量。如果基于业务速率的有效平均值需求来分配资源,则可以视为一种折中方案。
实施例7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上报业务性能或用户体验统计信息的流程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1602,终端1与源网元建立连接并进行业务传输;源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源网元是LTE eNB1;终端在源网元正在进行两个业务,业务1是到APN1的业务,业务2是到APN2的业务。
步骤S1604,源网元统计一段时间Ts内某个统计粒度在源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反向业务速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例如,LTE eNB1统计10s内终端1的业务2在LTE eNB1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为400kbps,平均值为300kbps。
步骤S1606,源网元通过直接接口或间接接口,将统计得到的终端1的业务性能信息传递给第三方网元。
步骤S1608,终端1与目标网元建立连接,通过切换或分流的方式将全部或部分业务迁移到目标网元。目标网元可以是LTE基站、3G基站、2G基站、WLAN基站,例如,本实施例中目标网元是WLAN AP1。终端决策将APN2上的业务2分流到目标网元。
步骤S1610,目标网元统计一段时间Ts内终端1在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性能信息,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反向业务速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例如,目标网元统计10s内终端1的业务2在目标网元的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为300kbps,平均值为250kbps。
步骤S1612,目标网元通过直接接口或间接接口,将统计得到的终端1的业务性能信息传递给第三方网元。
进一步的,第三方网元可以计算终端1的业务2切换或分流到目标网元后业务性能变化情况,业务性能变化情况包括计算如下信息之一或其组合: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网元根据从源网元及目标网元获得的信息计算得到如下业务性能变化情况: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1=(300-400)/400*100%=-25%
或者第三方网元根据预先配置的针对该业务的前向业务速率门限值500kbps,以及从目标网元获得的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计算得到如下业务性能变化情况: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2=(300-500)/500*100%=-40%
进一步的,第三方网元可以根据上述信息,设置业务性能改变指示,即设置业务性能下降指示。
第三方网元得到如下统计数据集:
表7-1
统计次数N 1
终端标识 UE1
业务标识 业务2(或APN2)
源网元标识 LTE eNB1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源网元) 400kbps
目标网元标识 AP1
业务2的前向速率门限值 500kbps
前向业务速率最大值(目标网元) 300kbps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1 -25%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2 -40%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业务性能下降
步骤S1614,终端2执行与终端1类似的操作,即执行步骤S1602-S1612。
步骤S1616,第三方网元搜集多个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见下表7-2。用于调整后续用户的业务迁移参数或业务迁移策略。
例如,当第三方网元获得了UE1的业务性能信息,第三方网元可以根据UE1的业务性能下降指示,认为终端的业务2在分流后业务体验变差,则第三方网元可以直接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或通过适当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信号强度门限来间接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使得后续其他终端的业务2分流到AP1的概率变小。
后续第三方网元又获得了UE2和UE3的业务性能信息,第三方网元可以根据UE2和UE3的业务性能提升指示,综合评价认为,终端的业务2分流到AP1后业务体验提升,则第三方网元可以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或通过适当降低该目标网元AP1的信号强度门限来间接提高该目标网元AP1的切换或分流优先级,使得后续其他终端的业务2可以以更大概率优先分流到AP1。
表7-2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统计信息更准确地判断实际迁移效果,进而更优地控制终端业务迁移过程。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其中,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所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由所述终端获取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由所述目标网元获取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由所述源网元获取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性能改变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业务性能下降指示、业务性能提升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在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业务速率最大值;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的有效平均值M,其中,M=S/T,其中,S表示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传输的业务总量,T表示传输时长;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在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统计平均值N,其中,N=S/T1,S表示在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传输的业务总量,T1表示统计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通过以下之一方式获取: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速率*100%;
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或者,
所述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通过以下之一方式获取: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速率*100%;
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速率-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配置的业务速率门限*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测得的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的最大值;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的平均值=统计时间内每单位业务的传输时延的总和/总的业务单位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通过以下之一方式获取:
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传输时延*100%;
和/或
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传输时延-配置的时延门限)/配置的时延门限*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所述前向丢包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前向误包率或前向丢包率=(前向误包数或前向丢包数)/前向业务数据包总数*100%;
和/或,
所述反向误包率或所述反向丢包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反向误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反向误包数或反向丢包数)/反向业务数据包总数*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为统计时间内在前向传输的业务总量;和/或,
所述反向业务吞吐量为统计时间内在反向传输的业务总量;和/或,
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前向业务吞吐量*100%;和/或,
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前向业务吞吐量-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100%;和/或,
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吞吐量)/业务迁移前反向业务吞吐量*100%;和/或,
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业务迁移后反向业务吞吐量-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配置的业务吞吐量门限*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统计粒度包括:
一个或多个终端;和/或,
针对一个终端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接入点名称APN、互联网协议IP流、承载、业务、应用。
11.一种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向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其中,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所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网络侧网元为所述源网元时,由所述终端或所述目标网元向所述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或者,将由所述终端获取的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网元,然后由所述目标网元向所述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在所述网络侧网元为所述目标网元时,由所述源网元或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在所述网络侧网元为第三方网元时,由以下之一向所述网络侧网元直接或间接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源网元、目标网元、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源网元经由所述目标网元向所述第三方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所述终端经由所述源网元向所述第三方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所述终端经由所述目标网元向所述第三方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所述目标网元经由所述源网元向所述第三方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之前,包括以下之一:
在获取到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时触发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基于事件或请求触发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15.一种终端业务性能信息的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对指定统计粒度上的所述业务性能信息进行统计;
其中,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所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或统计得到的统计结果与所述目标网元和/或所述源网元的网络状态信息进行匹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触发业务迁移时的信号强度,触发业务迁移时的负荷情况,触发业务迁移时的上下行链路条件,预设统计时间段的平均信号强度,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平均负荷情况,所述预设统计时间内的平均上下行链路条件。
18.一种终端业务迁移的性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网元接收业务性能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性能信息为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的业务性能信息;
所述网络侧网元根据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或针对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在指定统计粒度上的统计结果调整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
其中,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所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网元从以下之一接收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终端、源网元、目标网元。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包括:
后续业务迁移过程中终端的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
所述源网元、所述目标网元或第三方网元的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迁移参数包括以下之一:
源网元负荷情况的第七门限值、源网元上行链路条件的第八门限值、源网元下行链路条件的第九门限值、目标网元的优先级、目标网元信号强度的第十门限值、目标网元负荷情况的第十一门限值、目标网元上行链路条件的第十二门限值、目标网元下行链路条件的第十三门限值、源网元信号强度的第十四门限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迁移策略包括:在满足以下之一条件时进行业务迁移:
所述源网元的负荷情况大于所述第七门限值;
所述源网元的上行链路条件大于所述第八门限值;
所述源网元的下行链路条件大于所述第九门限值;
所述目标网元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十门限值;
所述目标网元的负荷情况大于所述第十一门限值;
所述目标网元的上行链路条件大于所述第十二门限值;
所述目标网元的下行链路条件大于所述第十三门限值;
所述源网元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十四门限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统计粒度包括:
一个或多个终端;和/或,
针对一个终端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接入点名称APN、互联网协议IP流、承载。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网元包括以下之一:
源网元、目标网元,第三方网元。
25.一种终端业务的优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结果为是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以下之一业务性能信息: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其中,在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所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26.一种终端业务性能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上报模块,用于向网络侧网元上报所述业务性能信息;
其中,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其中,在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所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27.一种业务性能信息统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性能信息;
统计模块,用于对指定统计粒度上的所述业务性能信息进行统计;
其中,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其中,在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所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28.一种终端业务迁移的性能优化装置,应用于网络侧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性能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性能信息为终端与网络进行业务传输或终端在源网元和目标网元间进行业务迁移时的业务性能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或针对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在指定统计粒度上的统计结果调整业务迁移参数和/或业务迁移策略;
其中,其中,所述业务性能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实际获得的前向业务速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误包率、反向误包率、前向丢包率、反向丢包率、业务传输中断时长;
在预设统计时间内针对指定统计粒度的以下至少之一信息:前向业务吞吐量、反向业务吞吐量、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
其中,在所述业务性能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目标网元的业务迁移满足预设要求,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或者,
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速率变化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一指定值;或者,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或者,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和/或所述反向业务传输时延变化率与第二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二指定值;
所述前向误包率或反向误包率小于第三门限值;
所述前向丢包率或反向丢包率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述业务传输中断时长小于第五门限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
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和/或反向业务吞吐量变化率分别与第六门限值的绝对值差值大于第三指定值;
业务性能改变指示为业务性能提升。
CN201410354512.8A 2014-07-23 2014-07-23 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3238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4512.8A CN105323814B (zh) 2014-07-23 2014-07-23 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15/084717 WO2016011938A1 (zh) 2014-07-23 2015-07-21 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5/328,314 US10425843B2 (en) 2014-07-23 2015-07-21 Optimized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service migration
EP15824302.2A EP3174330B1 (en) 2014-07-23 2015-07-21 Optimized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rminal service migr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4512.8A CN105323814B (zh) 2014-07-23 2014-07-23 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814A CN105323814A (zh) 2016-02-10
CN105323814B true CN105323814B (zh) 2019-04-23

Family

ID=55162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4512.8A Active CN105323814B (zh) 2014-07-23 2014-07-23 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5843B2 (zh)
EP (1) EP3174330B1 (zh)
CN (1) CN105323814B (zh)
WO (1) WO20160119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44950B2 (en) * 2014-09-25 2020-05-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policy based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mechanism
US10721181B1 (en) * 2015-03-10 2020-07-2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 locality-based throttling for automated resource migration
CN108307533A (zh) * 2016-08-23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18195877A1 (zh) * 2017-04-27 2018-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641399B1 (en) * 2017-08-10 2023-11-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service path
US10893417B1 (en) 2019-08-05 2021-01-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oft service migration between spectrum access system (SAS) providers for 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CBRS) networks
JP7347007B2 (ja) * 2019-08-28 2023-09-20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FR3113220A1 (fr) * 2020-07-29 2022-02-04 Orange Procédé de fourniture de données relatives à au moins un équipement d’un utilisateur d’un réseau, procédé d’obtention de données, et entités mettant en œuvre ces procédés
CN115348621A (zh) * 2021-05-12 2022-1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333A (zh) * 2012-03-13 2013-09-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在移动网络间进行切换的方法、通信终端、服务器和网络
CN103369565A (zh) * 2012-04-06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终端状态迁移是否合适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6718B2 (en) * 2002-07-10 2006-05-02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Offset dove tail locks
US20040076138A1 (en) * 2002-10-22 2004-04-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acket error rate of wireless lan stations
US20050015767A1 (en) * 2003-07-01 2005-01-20 Brian Nash Operating system configuration tool
US8005055B2 (en) * 2003-07-23 2011-08-2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d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0399857C (zh) * 2004-06-22 2008-07-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由网络控制的终端监测相邻小区的方法
CN100571449C (zh) * 2007-02-02 2009-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呼叫连续性能力管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US8600384B1 (en) 2007-08-29 2013-12-03 Optimi Corporation Optimization of interlayer handovers in multilay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2651918B (zh) 2008-03-25 2015-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与网络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US8635335B2 (en) * 2009-01-28 2014-01-21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network offloading
US9351193B2 (en) * 2009-01-28 2016-05-24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Intermediate networking devices
CN101873596B (zh) * 2009-04-27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网络覆盖和容量的方法及系统
JP5801963B2 (ja) * 2011-08-09 2015-10-28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拡張型キーパフォーマンス指標メッセージでのモビリティロバストネスの最適化
US9049608B2 (en) * 2011-11-04 2015-06-02 Intel Corporation Measurements for the interworking of wireless wide area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5517023B (zh) * 2012-01-19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评估网络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US9497647B2 (en) * 2012-03-14 2016-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orting in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WO2013136811A1 (ja) * 2012-03-15 2013-09-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局、ネットワーク運用管理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最適化方法
KR101872531B1 (ko) * 2012-07-04 2018-06-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333A (zh) * 2012-03-13 2013-09-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在移动网络间进行切换的方法、通信终端、服务器和网络
CN103369565A (zh) * 2012-04-06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终端状态迁移是否合适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72962A1 (en) 2017-09-21
US10425843B2 (en) 2019-09-24
EP3174330A4 (en) 2017-10-11
EP3174330B1 (en) 2022-03-09
WO2016011938A1 (zh) 2016-01-28
CN105323814A (zh) 2016-02-10
EP3174330A1 (en)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3814B (zh) 终端业务迁移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917821B2 (en) Inter-cell handover method and controller
CN104604158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与接收小型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7392052B2 (en) Hard handover method and controller
RU2496264C2 (ru) Конфигурация улучшений смены обслуживающей соты hs-dsch
US10383104B2 (en)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multimode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ntrol server and terminal
EP280041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equalization
US9813954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nnecessary handover and base station
US7643837B2 (en) Controlling reconfigur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078342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multiflow, base station,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nd user equipment
US20050250504A1 (en) Channel setu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871577B (zh) 业务切换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WO2014146245A1 (zh) 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US2009003446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arching target cell by using multimode-multiband termi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JP2003503922A (ja) 移動体および基地局によってアシストされるネットワークエバリュエイテッドハンドオーバー
US20070258405A1 (en)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811005A (zh) 一种通信网络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999397B (zh) 一种设备发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695231B (zh) 一种语音业务的承载和切换方法及系统
KR20120012865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6908357B2 (en) System for frame selector migration in 3G cellular networks
CN112566182A (zh) 网络协同控制方法、控制器、控制系统、设备及介质
KR20190051900A (ko)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접속 네트워크 장치와 단말 장치
KR100745899B1 (ko)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기지국 제어 장치
CN118104274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8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Standard Communica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o. 55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