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9488B - 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59488B CN105159488B CN201510471601.5A CN201510471601A CN105159488B CN 105159488 B CN105159488 B CN 105159488B CN 201510471601 A CN201510471601 A CN 201510471601A CN 105159488 B CN105159488 B CN 1051594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control
- level
- pole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101000805729 Homo sapiens V-type proton ATPase 116 kDa subunit a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000854879 Homo sapiens V-type proton ATPase 116 kDa subunit a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000854873 Homo sapiens V-type proton ATPase 116 kDa subunit a 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2100020737 V-type proton ATPase 116 kDa subunit a 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2—Filtering of noise external to the device and not generated by digitiser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包括:起始信号移位子单元,在所述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电平,之后对起始控制信号进行复位以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平;以及,在起始控制信号的电位和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同时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扫描信号;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反相。本发明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栅极需要与下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复位晶体管,使得采用的晶体管少,并且在级联时电路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移动显示设备的不断发展,人机互动方式已由原来的机械按键模式发展到触控感知的模式,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电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中,需要采用复位晶体管,使得采用的晶体管多,提升成本和功耗。并且现有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中的复位晶体管的栅极需要与下一级驱动单元的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使得在级联时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电路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复位晶体管,使得采用的晶体管多,提升成本和功耗,并且复位晶体管的栅极需要与下一级驱动单元的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使得在级联时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电路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包括:
起始信号移位子单元,与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起始信号、第一电平、第二电平、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在所述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电平,之后对起始控制信号进行复位以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平;以及,
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分别与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触摸控制信号输入端、触控扫描信号输入端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在起始控制信号的电位和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同时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扫描信号;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反相。
实施时,所述起始信号移位子单元包括:
输入模块,与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分别接入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起始信号,用于在所述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平输入第一起始控制节点;
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电位维持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之间,用于在所述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维持为所述第一电平;
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分别接入所述起始信号、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并分别与第二起始控制节点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所述第一电平,在所述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或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所述第二电平;
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分别与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用于当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模块,分别与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和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接入第二电平,用于在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所述第二电平;以及,
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模块,分别与第二起始控制节点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用于当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平。
实施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起始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平、所述第二电平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在起始控制信号和触摸控制信号不同时有效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公共电极电压信号。进一步限定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在不输出触控扫描信号时输出公共电极电压信号。
实施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包括:
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和第一触控节点连接,并接入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用于在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接入所述触摸控制信号;以及,
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和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并接入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用于在所述第一触控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扫描信号。
实施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还包括:
第二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分别接入所述触摸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并与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用于当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接入所述第二电平,当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接入所述第一电平;以及,
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模块,分别与第二触控节点和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并接入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信号,用于当第二触控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信号。
实施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还包括:
第二触控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分别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一电平,并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进一步控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接入所述第一电平。
实施时,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起始信号,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电位维持模块包括第一电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外部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外部控制信号,第一极接入所述起始信号,第二极与所述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外部控制信号的电位为所述第一电平。
实施时,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第二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
第三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起始信号,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以及,
第四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实施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包括: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输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之间的第一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一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一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输入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
实施时,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模块包括: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实施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模块包括: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一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端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实施时,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模块包括: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第二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三电容,连接于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之间的第二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二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二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触控晶体管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实施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包括:
第五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以及,
第六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三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三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三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实施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模块包括: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第一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四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四单管传输门包括:第四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第四电容,第一端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端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实施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包括:
第七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以及,
第八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七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
实施时,所述输入晶体管、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晶体管、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晶体管、所述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晶体管、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晶体管、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五控制晶体管、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七控制晶体管和所述第八控制晶体管都为NMOS晶体管。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在起始信号、第一电平、第二电平、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单元在起始控制信号的电位和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同时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扫描信号;
在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起始信号移位单元在起始信号、第一电平、第二电平、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电平,之后对起始控制信号进行复位以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平。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电路,包括多级上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
除了第一级驱动单元之外,每一级驱动单元的起始信号输入端都与相邻上一级驱动单元的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相邻级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时钟信号相互反相;
相邻级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二时钟信号相互反相。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驱动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栅极需要与下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复位晶体管,使得采用的晶体管少,并且在级联时电路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该具体实施例的工作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包括:
起始信号移位子单元11,与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连接,用于在起始信号TP_STV、第一电平V1、第二电平V2、第一时钟信号CK和第二时钟信号CKB的控制下,在所述起始信号TP_STV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输出所述第一电平V1,之后对起始控制信号进行复位以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所述第二电平V2;以及,
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12,分别与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触摸控制信号输入端Tx_EN、触控扫描信号输入端EXVCOM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连接,用于在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在起始控制信号的电位和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同时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输出由所述触控扫描信号输入端EXVCOM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CK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CKB反相。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栅极需要与下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复位晶体管,使得采用的晶体管少,并且在级联时电路结构简单。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起始信号移位子单元11包括:
输入模块111,与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连接,分别接入所述第一电平V1和所述起始信号TP_STV,用于在所述起始信号TP_STV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平V1输入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
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电位维持模块112,连接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之间,用于在所述起始信号TP_STV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的电位维持为所述第一电平V1;
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电位控制模块113,分别接入所述起始信号TP_STV、所述第一时钟信号CK、所述第一电平V1和所述第二电平V2,并分别与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钟信号CK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的电位为所述第一电平V1,在所述起始信号TP_STV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或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输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的电位为所述第二电平V2;
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模块114,分别与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连接,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CKB,用于当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输出所述第二时钟信号CKB;
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模块115,分别与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和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连接,接入第二电平V2,用于在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的电位为所述第二电平V2;以及,
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模块116,分别与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连接,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CKB,用于当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输出所述第二电平V2。
本发明如图2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实施例将起始信号移位子单元11分为输入模块111、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电位维持模块112、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电位维持模块113、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模块114、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模块115和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模块116,根据第一电平V1、第二电平V2、起始信号TP_STV和第一时钟信号CK控制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的电位和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的电位,并在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输出第二时钟信号CKB,在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控制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输出第二电平V2。
具体的,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12,进一步用于在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输出的起始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平V1、所述第二电平V2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CK的控制下,在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输出的起始控制信号和由触摸控制信号输入端Tx_EN输入的触摸控制信号不同时有效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输出公共电极电压信号VCOM。
在如图3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进一步控制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在不输出触控扫描信号时,输出公共电极电压信号VCOM。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12包括:
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模块121,分别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和所述第一触控节点TC1连接,并接入由触摸控制信号输入端Tx_EN输入的触摸控制信号,用于在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输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控节点TC1接入由触摸控制信号输入端Tx_EN输入的触摸控制信号;以及,
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模块122,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TC1和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连接,并接入由触控扫描信号输入端EXVCOM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用于在所述第一触控节点TC1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输出由触控扫描信号输入端EXVCOM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
在如图4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12具体包括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模块121和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模块122,通过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模块121控制在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输出第一电平V1时第一触控节点TC1接入触摸控制信号,通过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模块122控制在第一触控节点TC1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输出触控扫描信号。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12还包括:
第二触控节点控制模块123,分别接入由触摸控制信号输入端Tx_EN输入的触摸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平V1和所述第二电平V2,并与第二触控节点TC2连接,用于当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TC2接入所述第二电平V2,当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TC2接入所述第一电平V1;以及,
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模块124,分别与第二触控节点TC2和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连接,并接入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信号VCOM,用于当第二触控节点TC2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输出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信号VCOM。
在如图5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12还具体包括第二触控节点控制模块123和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模块124,通过第二触控节点控制模块123在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TC2接入所述第二电平V2,当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TC2接入所述第一电平V1,通过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模块124在第二触控节点TC2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输出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信号VCOM。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12还包括:
第二触控节点电位控制模块125,分别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CK和所述第一电平V1,并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TC2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钟信号CK的电位为第一电平V1时进一步控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TC2接入所述第一电平V1。
具体的,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起始信号,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电位维持模块包括第一电容;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第一电容起到的作用是电压自举及保持稳定。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采用的晶体管均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器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区分晶体管除栅极之外的两极,将其中第一极可以为源极或漏极,第二极可以为漏极或源极。此外,按照晶体管的特性区分可以将晶体管分为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中,所有晶体管均是以n型晶体管为优选实施例进行的说明,可以想到的是在采用p型晶体管实现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轻易想到的,因此也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保护范围内的。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外部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外部控制信号,第一极接入所述起始信号,第二极与所述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外部控制信号的电位为所述第一电平;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外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晶体管常开,以控制起始信号接入所述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这里采用常开的控制晶体管的目的是滤除杂波,提升信号保真度,有效降低噪声功耗,使得信号传输质量更好。
具体的,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第二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
第三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起始信号,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以及,
第四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具体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包括: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输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之间的第一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一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一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输入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第一单管传输门包括的第一传输晶体管是常开的,这里采用常开的第一单管传输门的作用是滤除杂波,提升信号保真度,有效降低噪声功耗,使得信号传输质量更好。
具体的,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模块包括: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具体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模块包括: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一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端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第二电容起到的作用是滤波及稳定。
具体的,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模块包括: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第二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连接。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三电容,连接于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之间;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第三电容起到的作用是滤波及稳定。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之间的第二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二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二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触控晶体管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第二单管传输门包括的第二传输晶体管是常开的,这里采用常开的第二单管传输门的作用是滤除杂波,提升信号保真度,有效降低噪声功耗,使得信号传输质量更好。
具体的,所述第二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包括:
第五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以及,
第六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三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三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三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第三单管传输门包括的第三传输晶体管是常开的,这里采用常开的第三单管传输门的作用是滤除杂波,提升信号保真度,有效降低噪声功耗,使得信号传输质量更好。
具体的,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模块包括: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第一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信号。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四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四单管传输门包括:第四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第四单管传输门包括的第四传输晶体管是常开的,这里采用常开的第四单管传输门的作用是滤除杂波,提升信号保真度,有效降低噪声功耗,使得信号传输质量更好。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还包括:第四电容,第一端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端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在实际操作时,所述第三电容起到的作用是滤波及稳定。
具体的,所述第二触控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包括:
第七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以及,
第八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七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入晶体管、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晶体管、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晶体管、所述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晶体管、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晶体管、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五控制晶体管、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七控制晶体管和所述第八控制晶体管都为NMOS晶体管。
在实际操作时,在优选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采用的所有的晶体管都是NMOS晶体管,以与现有的NMOS Display(显示)GOA有更好的匹配性,在制程上降低成本。当上述的晶体管都为NMOS晶体管时,所述第一电平V1为高电平VGH,所述第二电平V2为低电平VGL。
下面通过一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7所示,具体的,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晶体管T1,栅极接入所述起始信号TP_STV,第一极接入高电平VGH;
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电位维持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1;
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具体实施例还包括:外部控制晶体管T2,栅极接入外部控制信号CN,第一极接入所述起始信号TP_STV,第二极与所述输入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
所述外部控制信号CN为直流高电平信号,CN的电位为VGH;
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晶体管T3,栅极接入高电平VGH,第一极接入第一时钟信号CK;
第二控制晶体管T4,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T3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接入高电平VGH,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连接;
第三控制晶体管T5,栅极与所述外部控制晶体管T2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连接,第二极接入低电平VGL;以及,
第四控制晶体管T6,栅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连接,第二极接入低电平VGL;
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晶体管T7,栅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连接,第一极接入第二时钟信号CKB,第二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连接;
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具体实施例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输入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之间的第一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一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一传输晶体管T8,栅极接入高电平VGH,第一极与所述输入晶体管T1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STV1连接;
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模块包括: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晶体管T9,栅极与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一传输晶体管T8的第一极连接,第二极接入低电平VGL;
所述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模块包括: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晶体管T10,栅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连接,第一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连接,第二极接入低电平VGL;
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具体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电容C2,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STV2连接,第二端接入低电平VGL;
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模块包括: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晶体管T11,栅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TC1连接,第一极接入由触控扫描信号输入端EXVCOM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第二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在图7中将OUT修改为OUT1)连接;
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T12,栅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STV_OUT连接,第一极接入由触摸控制信号输入端Tx_EN输入的触摸控制信号,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TC1连接;
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具体实施例还包括:第三电容C3,连接于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晶体管T11的栅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1之间;
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具体实施例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T12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TC1之间的第二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二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二传输晶体管T13,栅极接入高电平VGH,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TC1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T12的第二极连接;
所述第二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包括:
第五控制晶体管T14,栅极接入高电平VGH,第一极接入高电平VGH;以及,
第六控制晶体管T15,第一极与所述第五控制晶体管T14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极接入低电平VGL;
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具体实施例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T12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T15的栅极之间的第三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三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三传输晶体管T16,栅极接入高电平VGH,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T12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T15的栅极连接;
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模块包括: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T17,栅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TC2连接,第一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OUT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信号VCOM;
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具体实施例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T15的第一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T17的栅极之间的第四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四单管传输门包括:第四传输晶体管T18,栅极接入高电平VGH,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TC2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T15的第一极连接;
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具体实施例还包括:第四电容C4,第一端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T17的栅极连接,第二端接入低电平VGL;
所述第二触控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包括:
第七控制晶体管T19,栅极接入高电平VGH,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CK;以及,
第八控制晶体管T20,栅极与所述第七控制晶体管T19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接入高电平VGH,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TC2连接。
在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触摸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具体实施例中,T2、T3、T8、T13、T16、T18和T19为常开的NMOS晶体管,作用是滤除杂波,提升信号保真度,有效降低噪声功耗,使得信号传输质量更好;在实际操作时,也可以在电路中去掉上述常开的晶体管;
T1至T20都是NMOS晶体管,以与现有的NMOS Display(显示)GOA有更好的匹配性,在制程上降低成本;
图7所示的触摸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是整个触摸驱动电极的驱动电路的第一级驱动单元,TP_STV是由外部控制器输入的一个较窄的脉冲信号,后面的各级驱动单元的TP_STV是相邻上一级驱动单元的STV_OUT输出的起始控制信号;
Tx_EN是用来采样选择由EXVCOM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的方波脉冲信号,TX_EN信号的一个脉冲信号宽度可包含多个由EXVCOM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的脉冲信号宽度,由EXVCOM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为一组检测扫描触摸信号的高频脉冲信号;
在如图7所示的触摸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具体实施例中,T14以一种二极管的连接方式存在,一直处于常开状态,作为一个电源工作,T15的尺寸比较大,在正常输出由EXVCOM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时用来增大分压很好拉低T17的栅极电压,关闭T,17,这样来实现反相器功能,T11和T17作为传输门电路实现由EXVCOM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与VCOM的选择性输出,T17的尺寸较小。
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触摸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具体实施例在工作时,
如图8所示,在第一阶段T1,TP_STV为高电平,CK为高电平,CKB为低电平;
T1打开;T5打开,将STV2的电位拉低为VGL;
VGH通过打开的T1和T8向C1充电,以控制STV1的电位自举为高电平,从而控制T7打开,CKB接入STV_OUT;
在第二阶段T2,TP_STV为低电平,CK为低电平,CKB为高电平;
STV1的电位由C1维持为VGH,T7仍旧打开,由于此时CKB为高电平,因此STV_OUT也输出高电平,从而控制T6打开,使得STV2的电位维持为VGL;
由于STV_OUT的电位为VGH,因此T12打开,当由Tx_EN输入高电平时,TC1的电位也为高电平,此时T11打开,控制由EXVCOM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被输出至OUT1,T15打开,从而TC2的电位为低电平,T17断开;
当由Tx_EN输入低电平时,TC的电位被拉低,T11断开,并此时T15也断开,从而TC2的电位被导通的T18和T14拉高为高电平VGH,T17打开,从而控制VCOM接入OUT1;
在第三阶段T3,TP_STV为低电平,CK为高电平,CKB为低电平;
由于CK为高电平,所以T4打开,STV2的电位被拉高为高电平VGH,因此T10打开,STV_OUT的电位被拉低为低电平VGL,因此T12断开,TC2的电位不能被拉低,从而TC2的电位一直维持为高电平VGH,因此T17一直打开,从而控制VCOM接入OUT1;
由于在第三阶段T3结束至下一次TP_STV的电位为高电平之间的时间段里,STV1的电位无法被再次拉高,因此STV_OUT的电位一直维持为低电平VGL,OUT1也一直输出VCOM;
在图8中,OUT2、OUT29分别标示的是第二级触摸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第二十九级触摸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的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
在实际操作时,相邻级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时钟信号相互反相;相邻级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二时钟信号相互反相。
本发明实施例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在起始信号、第一电平、第二电平、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单元在起始控制信号的电位和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同时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扫描信号;
在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起始信号移位单元在起始信号、第一电平、第二电平、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电平,之后对起始控制信号进行复位以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平。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电路,包括多级如上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
除了第一级驱动单元之外,每一级驱动单元的起始信号输入端都与相邻上一级驱动单元的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驱动电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起始信号移位子单元,与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起始信号、第一电平、第二电平、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在所述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电平,之后对起始控制信号进行复位以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平;以及,
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分别与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触摸控制信号输入端、触控扫描信号输入端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在起始控制信号的电位和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同时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扫描信号;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反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信号移位子单元包括:
输入模块,与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分别接入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起始信号,用于在所述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平输入第一起始控制节点;
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电位维持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之间,用于在所述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维持为所述第一电平;
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分别接入所述起始信号、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并分别与第二起始控制节点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所述第一电平,在所述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或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所述第二电平;
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分别与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用于当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模块,分别与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和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接入第二电平,用于在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所述第二电平;以及,
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模块,分别与第二起始控制节点和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用于当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起始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平、所述第二电平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在起始控制信号和触摸控制信号不同时有效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公共电极电压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包括:
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和第一触控节点连接,并接入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用于在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接入所述触摸控制信号;以及,
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和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并接入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用于在所述第一触控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扫描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还包括:
第二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分别接入所述触摸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并与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用于当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接入所述第二电平,当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接入所述第一电平;以及,
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模块,分别与第二触控节点和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并接入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信号,用于当第二触控节点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子单元还包括:
第二触控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分别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一电平,并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时进一步控制所述第二触控节点接入所述第一电平。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起始信号,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电位维持模块包括第一电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外部控制信号,第一极接入所述起始信号,第二极与所述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外部控制信号的电位为所述第一电平。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第二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
第三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起始信号,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以及,
第四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包括: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输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之间的第一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一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一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输入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模块包括: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模块包括: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一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节点连接,第二端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模块包括: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第二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触摸控制信号,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容,连接于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之间的第二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二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二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触控晶体管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控制模块包括:
第五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以及,
第六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三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三单管传输门包括:第三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模块包括: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第一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极接入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信号。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四单管传输门;
所述第四单管传输门包括:第四传输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容,第一端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端接入所述第二电平。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包括:
第七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以及,
第八控制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七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电平,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触控节点连接。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晶体管、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晶体管、所述第一起始控制节点复位晶体管、所述起始控制信号复位晶体管、所述触摸驱动信号输出晶体管、所述第一触控节点控制晶体管、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五控制晶体管、所述第六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七控制晶体管和所述第八控制晶体管都为NMOS晶体管。
25.一种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在起始信号、第一电平、第二电平、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触控驱动信号输出单元在起始控制信号的电位和触摸控制信号的电位同时为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扫描信号;
在起始信号的电位为第一电平的时钟周期后相邻的一个时钟周期内,起始信号移位单元在起始信号、第一电平、第二电平、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电平,之后对起始控制信号进行复位以控制所述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平。
26.一种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如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
除了第一级驱动单元之外,每一级驱动单元的起始信号输入端都与相邻上一级驱动单元的起始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相邻级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时钟信号相互反相;
相邻级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二时钟信号相互反相。
27.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权利要求26所述的驱动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71601.5A CN105159488B (zh) | 2015-08-04 | 2015-08-04 | 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 |
US15/111,142 US10114500B2 (en) | 2015-08-04 | 2015-12-24 | Driving unit without a reset transistor for a touch driving electrod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EP15898471.6A EP3333680B1 (en) | 2015-08-04 | 2015-12-24 | Drive unit, method and circuit for touch control drive electrode,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
PCT/CN2015/098719 WO2017020506A1 (zh) | 2015-08-04 | 2015-12-24 | 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71601.5A CN105159488B (zh) | 2015-08-04 | 2015-08-04 | 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59488A CN105159488A (zh) | 2015-12-16 |
CN105159488B true CN105159488B (zh) | 2018-11-20 |
Family
ID=54800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7160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59488B (zh) | 2015-08-04 | 2015-08-04 | 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14500B2 (zh) |
EP (1) | EP3333680B1 (zh) |
CN (1) | CN105159488B (zh) |
WO (1) | WO201702050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9488B (zh) * | 2015-08-04 | 2018-11-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 |
CN105677109B (zh) * | 2016-01-12 | 2018-06-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扫描电路、其驱动方法、触控驱动电路及触摸显示屏 |
CN106843582A (zh) * | 2017-01-23 | 2017-06-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驱动模组、驱动方法、触控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9256171B (zh) * | 2018-11-22 | 2021-02-26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电路、显示面板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3055A (zh) * | 2014-03-27 | 2014-07-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204166519U (zh) * | 2014-11-12 | 2015-02-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电极的驱动单元、驱动电路及触控面板 |
CN104485082A (zh) * | 2014-12-31 | 2015-04-0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KR20150073466A (ko) * | 2013-12-23 | 2015-07-0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를 갖는 표시장치 |
CN104793805A (zh) * | 2015-05-13 | 2015-07-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电路、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37735B (en) * | 2007-05-18 | 2011-02-21 | Au Optronics Corp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shift register with individual driving node |
TWI398852B (zh) * | 2008-06-06 | 2013-06-11 | Au Optronics Corp | 可降低時脈偶合效應之移位暫存器及移位暫存器單元 |
US7817771B2 (en) * | 2008-12-15 | 2010-10-19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Shift register |
KR101544052B1 (ko) * | 2009-02-11 | 2015-08-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게이트 구동회로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
KR101341909B1 (ko) * | 2009-02-25 | 2013-12-1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쉬프트 레지스터 |
CN102682689B (zh) * | 2012-04-13 | 2014-1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TWI473059B (zh) * | 2013-05-28 | 2015-02-11 | Au Optronics Corp | 移位暫存器電路 |
CN103745700B (zh) * | 2013-12-27 | 2015-10-0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自修复型栅极驱动电路 |
CN103823589B (zh) * | 2014-01-24 | 2017-03-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电路及驱动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
CN104537972B (zh) | 2014-12-26 | 2017-05-3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驱动电路、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4834427B (zh) * | 2015-05-27 | 2017-11-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5159488B (zh) | 2015-08-04 | 2018-11-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 |
-
2015
- 2015-08-04 CN CN201510471601.5A patent/CN10515948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12-24 EP EP15898471.6A patent/EP3333680B1/en active Active
- 2015-12-24 WO PCT/CN2015/098719 patent/WO201702050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12-24 US US15/111,142 patent/US1011450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50073466A (ko) * | 2013-12-23 | 2015-07-0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를 갖는 표시장치 |
CN103943055A (zh) * | 2014-03-27 | 2014-07-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204166519U (zh) * | 2014-11-12 | 2015-02-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电极的驱动单元、驱动电路及触控面板 |
CN104485082A (zh) * | 2014-12-31 | 2015-04-0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4793805A (zh) * | 2015-05-13 | 2015-07-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电路、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020506A1 (zh) | 2017-02-09 |
EP3333680A1 (en) | 2018-06-13 |
EP3333680B1 (en) | 2022-07-06 |
CN105159488A (zh) | 2015-12-16 |
EP3333680A4 (en) | 2019-02-20 |
US20170249042A1 (en) | 2017-08-31 |
US10114500B2 (en) | 2018-10-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85341B (zh) |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
CN106531120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
CN105139816B (zh) | 栅极驱动电路 | |
CN105185343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
CN103280200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与显示器件 | |
CN105679262B (zh) |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
CN104700805B (zh) |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2708818B (zh) | 一种移位寄存器和显示器 | |
CN104409056B (zh) |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 | |
CN105118419A (zh) | 一种显示装置、tft基板及goa驱动电路 | |
CN104299583A (zh) |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
CN106951123B (zh) | 触控驱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触控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 |
CN104867438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移位寄存器和显示装置 | |
CN107068106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
CN105679229A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
CN106098002B (zh) | 扫描驱动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平面显示装置 | |
CN103021358A (zh) |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器件 | |
CN104217763A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 |
CN104299594A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
CN103489483A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路、移位寄存器、阵列基板及显示设备 | |
CN104517575A (zh) | 移位寄存器及级传栅极驱动电路 | |
CN104021769A (zh) |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集成驱动电路及显示屏 | |
CN104766575A (zh) | 一种goa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 |
CN106814911A (zh) | 触控式电子设备、触控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栅极驱动电路 | |
CN104835442A (zh) |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