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4943377A -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3377A
CN104943377A CN201510145517.4A CN201510145517A CN104943377A CN 104943377 A CN104943377 A CN 104943377A CN 201510145517 A CN201510145517 A CN 201510145517A CN 104943377 A CN104943377 A CN 104943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urface tension
recording method
jet recording
in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55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3377B (zh
Inventor
山崎聪一
伊藤彰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3381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363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3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3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40Ink-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inkjet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09D11/03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7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进行1次制点印制记录时,能够抑制彩色油墨间的渗色的产生,并且能够防止记录介质中的油墨的透印的喷墨记录方法和适合该喷墨记录方法的油墨组。本发明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是使用2种以上的油墨进行1次制点印制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2种以上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首先印制L*值最低的油墨,最后印制L*值最高的油墨。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方法和适合该喷墨记录方法的油墨组。
背景技术
作为对记录介质喷出油墨而形成图像的印刷装置之一,已知有喷墨打印机。另外,在喷墨打印机中,作为能够进行高速印刷的打印机,使用行式打印机。在行式打印机中,使用实现与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相当的长度的喷嘴列的1个或多个印刷喷头(以下,也称为“行式喷头”),相对于这些行式喷头输送记录介质而不使行式喷头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对记录介质进行印刷。
在具有这种构成的行式打印机中,由于不进行2次以上的重复印制而通常以1次制点(one pass)进行印制,所以为了确保实心填充,不得不增加1个点的油墨重量。这样,存在容易产生油墨间的渗色现象的课题。
作为用于解决这样的课题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图像记录方法:使行式打印机所使用的各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为37~48mN/m,将其动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上的2种以上的油墨从动态表面张力大的油墨开始依次喷出油墨而进行图像形成(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072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虽然可抑制黑色与彩色之间产生渗色,但存在彩色间渗色显著产生的课题。这是由于对于黑色的渗色,只要黑色油墨不渗入彩色油墨即可(即,彩色油墨可以渗入黑色油墨),但对于彩色间的渗色,至少在3色以上的油墨间不应相互渗入。
另外,在行式打印机中,为了确保实心填充,不得不增加1个点的油墨重量,因此若采用像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油墨那样仅控制了动态表面张力的油墨,则有时会产生记录介质中的油墨的透印。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的“油墨的透印”是指油墨浸染到记录介质的背侧的状态。
认为在油墨滴着落到记录介质上并达到平衡状态后,与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相比,静态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即,在油墨滴达到平衡状态前,在油墨滴的气液界面,表面活性剂等两亲性物质并非规则地取向,动态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在油墨滴达到平衡状态后,在油墨滴的气液界面,两亲性物质规则地取向,因此静态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
本发明涉及的方式之一是通过至少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从而提供在进行1次制点印制记录时,能够抑制彩色油墨间的渗色的产生,并且能够防止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的透印的喷墨记录方法以及适合该喷墨记录方法的油墨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的,可通过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发明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的一个方式,其特征在于,是使用2种以上的油墨进行1次制点印制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
上述2种以上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
首先印制L*值最低的油墨,最后印制L*值最高的油墨。
如上所述,油墨滴着落在记录介质上并达到平衡状态后,两亲性物质在油墨滴的气液界面取向,因此与动态表面张力相比,静态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因此,通过使所使用的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且首先印制L*值最低的油墨,最后印制L*值最高的油墨,从而特别是能够抑制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实现色彩的高画质化。另外,通过使所使用的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还能够防止油墨的透印。
[应用例2]
在应用例1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上述2种以上的油墨各自的在表面寿命为10ms时的动态表面张力可以为37~48mN/m。
根据应用例2的喷墨记录方法,不易产生由于油墨滴在从被喷出到着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期间发生分离而引起的形成图像的紊乱(伴生物)。
[应用例3]
在应用例1或应用例2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上述2种以上的油墨分别可以含有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2,4-二乙基-1,5-戊二醇。
根据应用例3的喷墨记录方法,通过添加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2,4-二乙基-1,5-戊二醇,从而容易使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特别是能够有效抑制彩色渗色。另外,通过添加这些成分,还能够有效抑制油墨的透印。
[应用例4]
在应用例1~应用例3中的任一例子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上述2种以上的油墨分别可以含有二醇系溶剂,
上述二醇系溶剂的含量在L*值最高的油墨中可以比在L*值最低的油墨中多。
通过在油墨中添加二醇系溶剂,能够降低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在油墨滴刚着落在记录介质上之后,与静态表面张力相比,动态表面张力仍起主导作用。如果按动态表面张力高低的顺序进行印制,则能够有效抑制黑色与彩色间和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因此,通过添加二醇系溶剂,可使首先印制的L*值最低的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高于L*值最高的油墨,由此能够有效抑制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
[应用例5]
在应用例1~应用例4中的任一例子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上述2种以上的油墨分别可以含有醚系溶剂,
上述醚系溶剂的含量在L*值最高的油墨中可以比在L*值最低的油墨中少。
通过在油墨中添加醚系溶剂,能够提高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因此,与应用例4的情况同样地,通过添加醚系溶剂,可使首先印制的L*值最低的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高于L*值最高的油墨,从而能够有效抑制黑色与彩色间和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
[应用例6]
本发明涉及的油墨组的一个方式是用于应用例1~应用例5中的任一个例子的喷墨记录方法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具备黑色油墨、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和黄色油墨,
上述各油墨的在表面寿命为10ms时的动态表面张力为37~48mN/m,且上述各油墨间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
根据应用例6的油墨组,在进行1次制点印制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中,能够抑制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实现色彩的高画质化。另外,还能够防止油墨的透印。
[应用例7]
在应用例6的油墨组中,上述各油墨可以含有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2,4-二乙基-1,5-戊二醇。
根据应用例7的油墨组,通过添加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2,4-二乙基-1,5-戊二醇,从而容易使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特别是能够有效抑制彩色渗色。另外,还能够有效防止油墨的透印。
[应用例8]
在应用例6或应用例7的油墨组中,上述各油墨可以含有二醇系溶剂,
上述二醇系溶剂的含量在上述黄色油墨中可以比在上述黑色油墨中多。
通过在油墨中添加二醇系溶剂,能够降低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在油墨滴刚着落在记录介质上之后,与静态表面张力相比,动态表面张力仍起主导作用。如果按动态表面张力的高低顺序进行印制,则能够有效抑制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因此,通过添加二醇系溶剂,可使首先印制的L*值最低的黑色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高于L*值最高的黄色油墨,从而能够有效抑制黑色与彩色间和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
[应用例9]
在应用例6~应用例8中的任一个例子的油墨组中,上述各油墨可以含有醚系溶剂,
上述醚系溶剂的含量在上述黄色油墨中可以在比上述黑色油墨中少。
通过在油墨中添加醚系溶剂,能够提高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因此,与应用例8的情况同样地,通过添加醚系溶剂,可使首先印制的L*值最低的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高于L*值最高的油墨,从而能够有效抑制黑色与彩色间和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行式喷头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行式喷头的构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所实施的各种变型例。
1.喷墨记录方法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不是利用相同的油墨特别进行2次以上的重复印制,而是使用2种以上的油墨进行1次制点印制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上述2种以上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首先抑制L*值最低的油墨,最后抑制L*值最高的油墨。以下,按照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所使用的喷墨记录装置、油墨组和喷墨记录方法的特征的顺序进行说明。
1.1.喷墨记录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使用的喷墨记录装置不是利用相同的油墨特别进行2次以上的重复印制,而是能够进行1次制点印制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即可,例如可举出行式喷头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备行式喷头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行式喷头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0具备在压板12上输送记录用纸11的输送辊13、旋转驱动输送辊13的步进马达14、利用导轨15在与记录用纸11的纸输送方向(图1的箭头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可移动地被安装且对被输送的记录用纸11喷出油墨滴的行式喷头20、使行式喷头20在与记录用纸11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振动的振动元件(未图示)、墨盒35、以及控制装置整体的控制器40。
振动元件例如由PZT等压电元件(电致伸缩振子)形成并被安装于行式喷头20。因此,通过使振动元件振动,能够使行式喷头20沿着导轨15在与记录用纸11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振动。
控制器40作为以CPU41为中心的微处理器而构成,除CPU41以外,还具备存储各种处理程序的ROM42、暂时存储数据的RAM43、可写入擦除数据的闪存44、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的交换的接口(I/F)45、以及未图示的输入输出端口。
在RAM43中设有印刷缓冲区域,该印刷缓冲区域中能够存储从用户PC46介由接口(I/F)45接收的印刷用数据。介由输入端口向控制器40输入来自操作面板47的各种操作信号等,从控制器40介由输出端口输出向行式喷头20的驱动信号、向步进马达14的驱动信号、向操作面板47的输出信号等。
应予说明,操作面板47是用于输入来自用户的各种指示且将状态显示输出的设备,虽未图示,但设有显示与各种指示对应的文字、图形或符号的显示器或用于用户进行各种操作的按钮类。
图2是示意性表示行式喷头的构成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行式喷头20具有在与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多个喷嘴而成的喷嘴列21a、21b、21c、21d,具有被输送的记录用纸11的宽度以上的记录区域,能够对被输送的记录用纸11一并记录1行程度的图像。
另外,作为行式喷头20的油墨的喷出方式,在图1的例子中采用使用未图示的振动元件并利用在行式喷头的油墨压力室内产生的压力而喷出油墨的液滴的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此,可应用利用发热体来产生气泡并施加压力而喷出油墨的热喷墨方式等各种方式。
在喷墨记录装置10中,依次使用喷嘴列21a、21b、21c、21d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由于需要首先印制L*值最低的油墨,最后印制L*值最高的油墨,所以可以从位于最上游侧的喷嘴列21a喷出L*值最低的油墨,从位于最下游侧的喷嘴列21d喷出L*值最高的油墨。
另外,更优选如下构成:通过将L*值第2低的油墨配置于喷嘴列21b,将L*值第3低的油墨配置于喷嘴列21c,从而从L*值低的油墨开始依次从上游侧开始配置。通过形成这样的构成,能够有效抑制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实现色彩的高画质化。
1.2.油墨组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使用2种以上的油墨。在本说明书中,将组合2种以上油墨而成的材料称为油墨组。油墨的个数只要是2种以上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从能够扩大可表现的色域(色域体积)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至少含有黑色油墨、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和黄色油墨这4种油墨的油墨组。
这些各油墨至少含有颜料、水溶性有机溶剂、水。另外,在这些油墨中可根据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树脂乳液、pH调节剂、其它添加剂。以下,对油墨中含有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颜料>
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含有颜料。作为颜料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以下例示的各种颜料。
作为黄色油墨中可含有的颜料,例如可举出C.I.颜料黄1、3、12、13、14、17、24、34、35、37、42、53、55、74、81、83、95、97、98、100、101、104、108、109、110、117、120、128、138、150、153、155、174、180、198等。
作为品红色油墨中可含有的颜料,例如可举出C.I.颜料红1、3、5、8、9、16、17、19、22、38、48:3、57:1、90、112、122、123、127、146、184、202、269;C.I.颜料紫1、3、5:1、16、19、23、38;C.I.颜料紫19与C.I.颜料红202的固溶体等。
作为青色油墨中可含有的颜料,例如可举出C.I.颜料蓝1、2、15、15:1、15:2、15:3、15:4、16等。
作为黑色油墨中可含有的颜料,例如可举出C.I.颜料黑4、7等。
作为其它色相的颜料的具体例,可举出C.I.颜料橙34、36、43、61、63、71等橙色颜料,C.I.颜料绿7、10、36、37、58等绿色颜料。
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可作为利用后述的分散树脂分散这些颜料分散而成的树脂分散颜料而使用。另外,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也可以不使用分散树脂而使用自分散颜料。
自分散颜料是指能够在没有分散剂的情况下分散和/或溶解于水性介质中的颜料。这里,“能够在没有分散剂的情况下分散和/或溶解于水性介质中”是指即使不使用用于分散颜料的分散剂,利用其表面的亲水基也在水性介质中稳定存在的状态。
含有自分散颜料作为着色剂的油墨不需要含有用于分散通常的颜料的分散树脂。因此,几乎不产生由分散树脂引起的消泡性降低所导致的发泡,容易制备喷出稳定性优异的油墨。另外,由于可抑制由分散树脂引起的粘度大幅上升,所以能够更多地含有颜料,能够充分提高印制浓度等,操作容易。
自分散颜料例如可通过对颜料实施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而使含磷基团与颜料的表面键合(接枝)来制造。作为物理处理,例如可例示真空等离子体处理等。另外,作为化学处理,例如可例示在水中利用氧化剂进行氧化的湿式氧化法、通过使对氨基苯甲酸与颜料表面键合而介由苯基键合羧基的方法等。
从高发色性的观点出发,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优选为在其颜料表面介由苯基而具有含磷基团的自分散颜料。作为使含磷基团介由苯基键合在颜料表面的表面处理方式,可应用各种公知的表面处理方式,可举出通过使磺胺酸、对氨基苯甲酸、4-氨基水杨酸等与颜料表面键合而介由苯基键合含磷基团的方法等。
各油墨所含有的颜料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优选为2质量%~15质量%,更优选为4质量%~9质量%。
<分散树脂>
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在不使用自分散颜料的情况下,优选含有用于分散颜料的分散树脂。作为分散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含有重均分子量为70000~100000且树脂酸值为80mgKOH/g~120mgKOH/g的分散树脂。通过含有这样的分散树脂,从而油墨中的颜料的分散稳定性变得良好,能够抑制颜料凝聚。
如果分散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容易显示出抑制颜料沉入纸面内部的效果。如果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容易显示出颜料的分散稳定性变得良好的效果。应予说明,重均分子量例如可利用使用四氢呋喃作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并由聚苯乙烯换算分子量求出。
另外,如果分散树脂的树脂酸值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容易显示出亲水性与疏水性的平衡变得良好、颜料的分散稳定性变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容易显示出抑制颜料沉入纸面内部的效果。
作为这样的分散树脂,例如可举出聚乙烯醇类、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类、聚(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共聚物、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乙烯基萘-(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基萘-马来酸共聚物、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巴豆酸共聚物等以及它们的盐。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这样的记载表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作为共聚物的形态,可使用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中的任一形态。
作为上述盐,可举出与氨、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丙胺、异丙胺、二丙胺、丁胺、异丁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氨基甲基丙醇、吗啉等碱性化合物的盐。
上述例示的分散树脂可单独使用上述材料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组合使用。
各油墨所含有的分散树脂的含量相对于各种颜色油墨的总质量,优选为0.5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0.8质量%~3.0质量%。如果分散树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则能够充分得到颜料的分散稳定性变得良好的效果。
制造含有颜料和分散树脂的颜料分散体的方法,可从以往公知的方法中适当地选择。作为优选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如下方法:使用NANOGRAIN MILL(浅田铁工株式会社制)、MSC MILL(三井矿山株式会社制)、DYNO MILL(SHINMARU ENTERPRISES株式会社制)、砂磨机(株式会社安川制作所制)等介质型湿式分散机,在水等适当的液体的介质中将颜料和分散树脂混炼而得到颜料分散体。在利用介质型湿式分散机进行的处理中,使用小粒径的珠。珠的粒径没有特别限定,典型的是粒径为0.5~2.0mm。另外,珠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氧化锆珠、玻璃珠等由硬质材料构成的珠。
<水>
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含有水作为主溶剂。水优选使用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蒸馏水等纯水或超纯水。特别是如果使用通过照射紫外线或添加过氧化氢等而进行了灭菌处理的水,则可防止霉、细菌的产生而能够长期保存油墨。各油墨中的水含量相对于油墨总质量,优选为20质量%~70质量%。
<水溶性有机溶剂>
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从能够容易调整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的方面考虑,优选二醇系溶剂、醚系溶剂。
作为二醇系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1,2-链烷二醇这样的极性基团分布不均的渗透性高的溶剂。作为这样的二醇系溶剂,可举出1,2-己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2-庚二醇、1,2-辛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等碳原子数为5~9的链烷二醇。这些二醇系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通过在油墨中添加二醇系溶剂,能够降低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油墨滴在刚着落于记录介质上之后,与静态表面张力相比,动态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如果按动态表面张力高低的顺序进行印制,则能够有效抑制黑色与彩色间和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因此,通过添加二醇系溶剂,可使首先印制的L*值最低的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高于L*值最高的油墨,能够有效抑制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
应予说明,上述例示的二醇系溶剂中,2,4-二乙基-1,5-戊二醇不仅能够降低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而且容易使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为2mN/m以下,特别是能够有效抑制彩色渗色。另外,通过在油墨中添加2,4-二乙基-1,5-戊二醇,能够控制对记录介质的渗透性,还能够有效防止油墨的透印。
作为醚系溶剂,例如可举出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叔丁醚、三乙二醇单丁醚、1-甲基-1-甲氧基丁醇、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丙醚、丙二醇单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丙醚、二丙二醇单丁醚、三丙二醇单甲醚、聚氧乙烯2-乙基己醚等。这些醚系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通过在油墨中添加醚系溶剂,能够提高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因此,通过添加醚系溶剂,可使首先印制的L*值最低的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高于L*值最高的油墨,能够有效抑制黑色与彩色间和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
应予说明,还存在结构中包含醚键和二醇这两者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上述烷基醚的二醇型化合物、上述炔二醇的烯化氧加成物等。在本发明中,对于这样的化合物,作为是二醇系溶剂且是醚系溶剂的化合物进行处理。即,添加包含醚键和二醇这两者的化合物时,其含量被计算为二醇系溶剂的含量和醚系溶剂的含量这两者。
优选通过在油墨中添加二醇系溶剂、醚系溶剂来将各油墨在表面寿命为10ms时的动态表面张力调整为37~48mN/m。通过使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为上述范围,从而不易产生由于油墨滴从被喷出到着落于记录介质上之间发生分离而引起的形成图像的紊乱(伴生物)。
在本发明中“动态表面张力”是指在刚形成液体表面(气液界面)之后且液体表面处于非平衡状态时的表面张力。另外,“表面寿命”是指形成液体表面后的经过时间。伴随着表面寿命的经过,液体表面的油墨中的各成分扩散而接近平衡状态,而“静态表面张力”是指达到该平衡状态时的表面张力。
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可通过使用动态表面张力仪进行测定。作为动态表面张力仪,例如可举出气泡压力动态表面张力仪(KRUSS公司制,型号“BP100”)等。
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可利用自动表面张力仪(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型号“DY-300”),使用铂板进行测定。
另外,还优选在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中添加作为保湿剂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作为保湿剂,例如可举出甘油、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γ-丁内酯等。这些保湿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油墨含有保湿剂时,保湿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优选为5~30质量%,更优选为12~20质量%。
<表面活性剂>
优选在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调整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即,静态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表面张力,但在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油墨中,如果达到平衡状态,则表面活性剂在油墨滴的气液界面规则地取向。因此,对于静态表面张力而言,由表面活性剂产生的效果起主导作用,因此为了使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为2mN/m以下,优选添加表面活性剂使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一致。
作为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其中,从得到发泡、气泡少的油墨的观点出发,优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使油墨在记录介质上均匀扩散的作用。因此,在使用含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油墨进行喷墨记录时,可得到渗色少的高精细的图像。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中,更优选炔二醇的烯化氧加成物(以下,也将烯化氧加成物简称为“AO加成物”)。炔二醇的AO加成物由于是具有羟基和醚基这两者的结构,所以与上述二醇系溶剂、醚系溶剂的相容性良好,作为油墨物性,不会引起不良情况。应予说明,为了使润湿性更优异,炔二醇的AO加成物的HLB值优选为10~15。
作为炔二醇的AO加成物的具体例,不受以下限定,可举出2,5-二甲基-3-己炔-2,5-二醇、2,5-二甲基-2,5-己二醇、3,6-二甲基-4-辛炔-3,6-二醇、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等对于炔二醇系的二醇加成烯化氧而成的物质。作为具体的商品名,有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对Surfynol 104加成烯化氧而成的Surfynol 440、Surfynol 104A·E·H、Olfine等。
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各油墨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总质量,优选为0.5质量%~5质量%以下。
应予说明,优选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通过添加炔二醇的AO加成物和2,4-二乙基-1,5-戊二醇而使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通过添加这些物质,能够容易地使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一致为2mN/m以下,而且形成抑制了发泡、气泡的产生的优选的油墨。
<树脂乳液>
可以在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中添加树脂乳液。伴随着油墨的干燥,树脂粒子彼此以及树脂粒子与着色成分相互熔合而使着色剂固定于记录介质,因此树脂乳液具有提高记录物的图像部分的定影性的作用。
作为这些树脂粒子,优选选自丙烯酸系树脂、甲基丙烯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丙烯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这些树脂可作为均聚物使用,另外也可以作为共聚物使用。
作为树脂粒子,可使用单粒子结构的树脂粒子,也可使用具有由核部和包围它的壳部构成的核·壳结构的树脂粒子。在本说明书中,“核·壳结构”是指“组成不同的2种以上的聚合物相分离地存在于粒子中的形态”。因此,壳部不仅可以是完全包覆核部的形态,也可以是包覆核部的一部分的形态。另外,壳部聚合物的一部分可以在核粒子内形成域等。此外,在核部与壳部的中间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包含组成不同的层的3层以上的多层结构。
这样的树脂粒子可通过公知的乳液聚合而得到。即,可通过将不饱和乙烯基单体(不饱和乙烯基单体)在存在聚合催化剂和乳化剂的水中乳液聚合而得到。
作为不饱和乙烯基单体,可举出通常在乳液聚合中使用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基酯、乙烯基氰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烯烃类、二烯类等。
此外,作为具体例,可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乙烯基氰化合物;偏氯乙烯、氯乙烯等卤素化合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叔丁基苯乙烯、氯苯乙烯、乙烯基苯甲醚、乙烯基萘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丙烯等烯烃类、丁二烯、氯丁二烯等二烯类;乙烯基醚、乙烯基酮、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乙烯基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富马酸、马来酸等不饱和羧酸;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等丙烯酰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等含羟基的单体。
另外,树脂粒子可使用具有由具有2个以上可聚合双键的交联性单体交联而成的结构的分子作为上述单体来源的分子。作为具有2个以上可聚合双键的交联性单体的例子,可举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2,2′-双(4-丙烯酰氧基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等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丙烯酸酯等三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四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等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六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等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三甲基丙烯酸酯;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乙烯基苯,这些可以单独使用单独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另外,乳液聚合时使用的聚合引发剂、乳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可根据常规方法使用。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使用与通常的用于自由基聚合的聚合引发剂相同的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丁基、过乙酸、过氧化氢异丙苯、叔丁基羟基过氧化物、对薄荷烷羟基过氧化物等。特别是在水中进行聚合反应时,优选水溶性的聚合引发剂。
作为乳化剂,例如可举出月桂基硫酸钠,以及通常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两性表面活性剂使用的乳化剂和它们的混合物,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混合2种以上使用。
采用乳液聚合制造树脂粒子时,特别是采用乳液聚合制造由阴离子性的树脂粒子构成的聚合物乳液时,由于在树脂粒子表面存在羧基、磺酸基这样的负的极性基团,所以pH偏向酸性侧,容易引起粘度上升、凝聚。因此通常用碱性物质进行中和。作为该碱性物质,可使用氨、有机胺类、无机氢氧化物等。从聚合物乳液和品红色油墨的长期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其中特别优选一价的无机氢氧化物(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锂)。上述中和剂的添加量以聚合物乳液的pH成为7.5~9.5的范围、优选成为7.5~8.5的范围的方式适当地决定。
树脂粒子的粒径优选为5~4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50~200nm的范围。
另外,这些树脂乳液的添加量可以考虑定影性等适当地决定,但优选在各油墨中以固体成分计含有2质量%以上。
<pH调节剂>
优选在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中添加pH调节剂。作为pH调节剂,可使用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无机化合物;氨、三乙醇胺、三丙醇胺、二乙醇胺、单乙醇胺等链烷醇胺等。特别优选含有选自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氨、三乙醇胺、三丙醇胺中的至少1种pH调节剂,将pH调节为6~10。如果pH超过该范围,则有时对构成喷墨打印机的材料等产生不良影响,堵塞恢复性劣化。
另外,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三甲基吡啶、咪唑、磷酸、3-(N-吗啉代)丙磺酸、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硼酸等作为pH缓冲剂。
<其它添加剂>
此外,在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的各油墨中,可根据需要添加消泡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腐·防霉剂等。
作为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可使用脲基甲酸酯、脲基甲酸甲酯等脲基甲酸酯类,缩二脲、二甲基缩二脲、四甲基缩二脲等缩二脲类等,L-抗坏血酸及其盐等,Chiba-Geigy公司制的Tinuvin328、900、1130、384、292、123、144、622、770、292,Irgacor252、153,Irganox1010、1076、1035、MD1024等或镧系的氧化物等。
作为防腐剂·防霉剂,例如可举出苯甲酸钠、五氯酚钠、2-吡啶巯基-1-氧化钠、山梨酸钠、脱氢乙酸钠、1,2-苯并异噻唑啉-3-酮(Avecia公司的PROXEL CRL、PROXEL BDN、PROXEL GXL、PROXELXL-2、PROXEL TN)等。
1.3.喷墨记录方法的特征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不是利用相同的油墨特别进行2次以上的重复印制,而是使用2种以上的油墨进行1次制点印制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上述2种以上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首先抑制L*值最低的油墨,最后印制L*值最高的油墨。
本发明中的L*值是如下算出的值:对用水和/或丙酮等稀释各油墨而得的试样,使用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制,型号“U-3000”,使用池:光路长1cm的石英池,D65光源,视场角2度)进行光谱分析,根据其结果算出L*a*b*表色系统中的L*值(明度)。
油墨滴着落于记录介质上并达到平衡状态后,界面活性物质在油墨滴的气液界面取向,因此与动态表面张力相比,静态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因此,通过使所使用的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且首先抑制L*值最低的油墨,最后印制L*值最高的油墨,从而特别是可抑制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能够实现色彩的高画质化。另外,通过使所使用的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还能够防止油墨的透印。
在行式喷头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为了确保实心填充,不得不增加1个点的油墨量,因此特别是容易产生彩色油墨间的渗色现象,难以实现色彩的高画质化。因此可判断,通过首先印制L*值最低的油墨,最后印制L*值最高的油墨,能够抑制L*值最低的油墨渗到L*值最高的油墨中,另外,通过使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特别是能够抑制彩色间的渗色的产生。如果存在静态表面张力差大于2mN/m的2种以上的油墨,则特别是在彩色间产生渗色、凝聚,容易引起彩色画质的降低。
另外,1次制点中的喷出油墨的顺序优选从动态表面张力高的油墨开始依次喷出。如果按动态表面张力高低的顺序进行印制,则容易在喷出顺序早的油墨中含有的颜料以一定程度固定于记录介质表面后,使后续的油墨着落于记录介质。因此,喷出顺序早的油墨和后续的油墨在记录介质表面不易混合,能够进一步有效抑制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
2.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任何限定。
2.1.颜料分散液的制备
2.1.1.自分散颜料的制造
向Processall 4HV混合机(4升)中投入500g颜料、1L离子交换水和4-氨基苯基-2-硫酸根合乙基砜(APSES)。接着,边以300rpm强力混合10分钟边将产生的混合物加热至60℃。用15分钟向其中添加20%亚硝酸钠水溶液(以APSES的量作为基准,为1当量)。持续进行加热和混合合计3小时。
通过用离子交换水750mL稀释,提取出混合机的内容物,接着利用使用离子交换水的渗滤,精制产生的分散液。渗滤结束后(透过液的导电率<200微西门子),将颜料的浓度调整为15%,用CARR连续离心分离机(Pilotfuge)进行离心分离。
接着,将9.39g的阿仑膦酸钠((4-氨基-1-羟基丁烷-1,1-二基)双膦酸的一钠盐)加入到2.5L烧杯中。向其中添加离子交换水37.56g,接着添加10%氢氧化钠水溶液64.73g。搅拌该混合物直到固体溶解。在剧烈搅拌下,以大约25mL/分钟进行泵输送,由此导入500g的分散液(20%固体成分)。添加所有分散液后,测定pH,可确认pH大于12.5。在70℃持续进行4小时混合。
将这样得到的分散液稀释至固体成分5%,然后用离子交换水进行渗滤至透过液的pH小于8(第1渗滤容量份后,将保持液浓缩至10%固体成分)。接着,使用Misonix探针型声波处理装置,对该分散液(调整至大约13%的固体成分浓度)进行超声波处理,然后使用Beckman超离心分离机以5000G进行10分钟离心分离,除去大粒子,得到表2中记载的颜料分散液。应予说明,所使用的颜料种类如下。
<所使用的颜料种类>
·黑色颜料分散液:C.I.颜料黑4
·青色颜料分散液:C.I.颜料蓝15:3
·品红色颜料分散液:C.I.颜料红122
·黄色颜料分散液:C.I.颜料黄74
2.1.2.树脂分散颜料分散液的制造
使用有机溶剂(甲乙酮)20质量份、聚合链转移剂(2-巯基乙醇)0.03质量份、聚合引发剂、表1所示的各单体,加入到充分进行了氮气置换的反应容器内,在75℃搅拌下聚合,相对于单体成分100质量份,加入溶解于甲乙酮40质量份中的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0.9质量份,在80℃老化1小时,得到聚合物溶液。
[表1]
[表1]
      
单体混合物的组成 质量份
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PO=9) 15
聚(乙二醇·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EO=5、PO=7) 15
甲基丙烯酸 12
苯乙烯单体 40
苯乙烯大分子单体 15
甲基丙烯酸苄酯 10
EO···环氧乙烷
PO···环氧丙烷
接着,使上述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以固体成分计为7.5质量份溶解于甲乙酮45质量份中,向其中加入规定量的2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剂),中和成盐基团,在加入颜料20质量份,用珠磨机混炼2小时。向这样得到的混炼物中加入离子交换水120质量份并搅拌后,在减压下,在60℃除去甲乙酮,再除去部分水,由此得到表2中记载的树脂分散颜料分散液。应予说明,对于所使用的颜料种类,与上述自分散颜料的制造的情况相同。
2.2.树脂乳液的制造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器、滴加装置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离子交换水900g和月桂基硫酸钠1g,在搅拌下边进行氮置换边加热至70℃。将内温保持在70℃,添加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硫酸钾4g,溶解后,预先在搅拌下向离子交换水450g、月桂基硫酸钠3g中加入丙烯酰胺20g、苯乙烯365g、丙烯酸丁酯545g和甲基丙烯酸30g,将由此制成的乳化物用4小时连续滴加于反应溶液内。滴加结束后进行3小时的老化。将所得树脂乳液冷却至常温后,添加离子交换水和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至固体成分25质量%、pH8。所得树脂乳液中的树脂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
2.3.油墨和油墨组的制作
对于黑色、品红色、青色和黄色各种颜色,将表2中记载的各成分在常温下混合搅拌1小时,再用孔径5μm的薄膜过滤器过滤,由此制备各油墨。这样,每种颜色得到8种动态表面张力和静态表面张力不同的油墨,合计得到32种的黑色油墨(K)A1~A8、品红色油墨(M)A1~A8、青色油墨(C)A1~A8、黄色油墨(Y)A1~A8。按表3组合这些油墨,作为油墨组1~8。应予说明,表2中的数值表示油墨中的含量(质量基准%)。
下表2中示出表3中记载的油墨组所使用的油墨A1~A8的组成。下表3中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油墨组(油墨的组合)。应予说明,在表2中一并示出了测定油墨A1~A8的动态表面张力和静态表面张力而得的值。各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是在20℃使用气泡压力动态表面张力仪(KRUSS公司制,型号“BP100”)测得的值。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是在20℃利用自动表面张力仪(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型号“DY-300”)使用铂板测得的值。
[表2]
      
应予说明,表2中的炔系表面活性剂和硅系表面活性剂分别使用以下的表面活性剂。
·炔系表面活性剂(Air Products公司制,商品名“Surfynol 104PG50”,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
·硅系表面活性剂(BYK Chemie Japa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BYK-348”)
[表3]
[表3]
      
油墨组1 油墨组2 油墨组3 油墨组4 油墨组5 油墨组6 油墨组7 油墨组8
黑色油墨(K) A1 A3 A4 A1 A2 A5 A1 A3
青色油墨(C) A1 A1 A1 A1 A1 A5 A1 A1
品红色油墨(M) A1 A1 A1 A1 A1 A5 A1 A1
黄色油墨(Y) A6 A1 A1 A2 A1 A8 A7 A6
2.4.评价方法
(1)渗色的评价
作为记录纸,准备普通纸(Xerox 4200纸)、传单用纸(爱普生商务喷墨打印机用涂料纸)这2种。用表4中记载的油墨组和记录条件,喷墨打印机PX-A650(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的喷头排列而形成行式喷头,改造成行式喷头打印机,印刷由400个斑块(patch)构成的专用的输出图案。通过目视按下述基准判定此时的向背景的渗入。将其结果一并示于表4。
A:非常良好(即使用30倍的显微镜观察也没有渗色)
B:良好(能读4个点的文字)
C:可(能读10个点的文字)
D:不可(读不出10个点的文字)
(2)透印的评价
按与上述渗色的评价相同的方法,作为记录纸,使用Xerox 4200纸,在该记录纸上用浓度85%的KCMY复合黑印刷10点的文字。对用复印机复印所得印刷物的背面而得的纸面,通过目视按下述基准进行判定。将其结果一并示于表4。
A:非常良好(背面复印中复印不出10点的文字)
B:良好(背面复印中复印出10点的文字,但不可读)
C:可(背面复印中复印出10点的文字且文字可读)
D:不可(油墨渗出到背面)
2.5.评价结果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油墨组、记录条件以及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4。另外,将表4中记载的记录条件的详细内容示于表5。在本实施例和比较例中,L*值最低的油墨为黑色油墨,L*值最高的油墨为黄色油墨。
[表4]
      
[表5]
[表5]
      
记录条件1 记录条件2 记录条件3
黑色油墨(K) 第1次 第1次 第4次
青色油墨(C) 第2次 第3次 第3次
品红色油墨(M) 第3次 第2次 第2次
黄色油墨(Y) 第4次 第4次 第1次
由表4的结果可判断,根据实施例1~8的喷墨记录方法,能够抑制油墨间(特别是彩色间)的渗色的产生,能够有效防止记录介质中的油墨的透印。
另一方面,比较例1的喷墨记录方法中,由于记录的顺序是首先黄色油墨、最后黑色油墨,所以观察到渗色的产生、透印。另外,比较例2的喷墨记录方法中,由于黑色油墨与黄色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为2mN/m以上,所以特别是产生彩色间的渗色、凝聚,观察到彩色画质的大幅度降低。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型。例如,本发明包括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实质上相同的构成(例如,功能、方法和结果相同的构成,或目的和效果相同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括置换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的非本质部分而成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括起到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相同的作用效果的构成或者能够实现相同目的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括对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附加公知技术而成的构成。
符号说明
10…喷墨记录装置,11…记录用纸,12…压板,13…输送辊,14…步进马达,15…导轨,20…行式喷头,21a、21b、21c、21d…喷嘴列,35…墨盒,40…控制器,41…CPU,42…ROM,43…RAM,44…闪存,45…接口,46…用户PC,47…操作面板。

Claims (9)

1.一种喷墨记录方法,是使用2种以上的油墨进行1次制点印制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2种以上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
首先印制L*值最低的油墨,最后印制L*值最高的油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种以上的油墨各自的在表面寿命为10ms时的动态表面张力为37~48m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种以上的油墨分别含有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2,4-二乙基-1,5-戊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种以上的油墨分别含有二醇系溶剂,
所述二醇系溶剂的含量在L*值最高的油墨中比在L*值最低的油墨中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种以上的油墨分别含有醚系溶剂,
所述醚系溶剂的含量在L*值最高的油墨中比在L*值最低的油墨中少。
6.一种油墨组,其特征在于,是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的油墨组,
具备黑色油墨、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和黄色油墨,
所述各油墨的在表面寿命为10ms时的动态表面张力为37~48mN/m,且所述各油墨间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油墨含有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2,4-二乙基-1,5-戊二醇。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油墨含有二醇系溶剂,
所述二醇系溶剂的含量在所述黄色油墨中比在所述黑色油墨中多。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油墨含有醚系溶剂,
所述醚系溶剂的含量在所述黄色油墨中比在所述黑色油墨中少。
CN201510145517.4A 2014-03-31 2015-03-30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Active CN104943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8138.6A CN107236366A (zh) 2014-03-31 2015-03-30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0977A JP6323666B2 (ja) 2014-03-31 2014-03-31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4-070977 2014-03-3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8138.6A Division CN107236366A (zh) 2014-03-31 2015-03-30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3377A true CN104943377A (zh) 2015-09-30
CN104943377B CN104943377B (zh) 2017-06-20

Family

ID=541586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5517.4A Active CN104943377B (zh) 2014-03-31 2015-03-30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CN201710338138.6A Pending CN107236366A (zh) 2014-03-31 2015-03-30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8138.6A Pending CN107236366A (zh) 2014-03-31 2015-03-30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34414B2 (zh)
JP (1) JP6323666B2 (zh)
CN (2) CN1049433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1338A (zh) * 2016-06-17 2019-02-05 花王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
CN115851036A (zh) * 2021-09-24 2023-03-28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用油墨、喷墨打印机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16766778A (zh) * 2022-03-15 2023-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及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43637B2 (ja) * 2016-02-03 2021-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890988B2 (ja) * 2016-02-03 2021-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789744B2 (ja) 2016-09-20 2020-1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セットの調製方法
US10457821B2 (en) * 2016-12-20 2019-10-29 Roland Dg Corporation Aqueous inkjet ink,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JP6889854B2 (ja) * 2017-03-27 2021-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組成物
JP6834793B2 (ja) 2017-06-15 2021-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
JP7130453B2 (ja) * 2017-07-07 2022-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958813B2 (ja) * 2017-12-28 2021-11-02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10807378B2 (en) 2018-03-08 2020-10-20 Ricoh Company, Ltd. Ink set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7196652B2 (ja) 2018-03-08 2022-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セ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218574B2 (ja) * 2018-03-08 2023-02-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セ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379038B2 (ja) * 2018-10-04 2023-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287131B2 (ja) * 2019-06-17 2023-06-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21046497A (ja) * 2019-09-19 2021-03-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20206B2 (ja) 2019-11-29 2022-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遠心振り子式ダンパ
CN113354987A (zh) * 2021-06-29 2021-09-07 珠海天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分散染料墨水组
WO2023276978A1 (ja) * 2021-06-30 2023-01-05 株式会社Dnpファインケミカル 前処理インク及びこれを含むインクセット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8254A (zh) * 2002-02-08 2004-05-19 索尼公司 用于喷墨记录的水性油墨
CN1809461A (zh) * 2003-04-17 2006-07-2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记录组合物和盒
US20070139501A1 (en) * 2005-12-19 2007-06-21 Hideki Sekiguchi Recording liquid, liquid cartridge, liquid discharge device, and liquid discharge method
US20070206045A1 (en) * 2006-03-02 2007-09-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k-jet recording ink set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20080207805A1 (en) * 2007-02-28 2008-08-28 Blease James W Inkjet ink set for high image quality on photoglossy paper and plain paper
CN101255295A (zh) * 2007-03-01 2008-09-03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喷墨记录的墨组和喷墨记录方法
JP2013107224A (ja) * 2011-11-17 2013-06-06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よる画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28758B2 (ja) * 1999-06-25 2010-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IT1320863B1 (it) * 2000-12-20 2003-12-10 Olivetti Lexikon S P A Ora Oli Inchiostro per stampa termica a getto d'inchiostro con elevateprestazioni ad alte frequenze di eiezione.
JP5444591B2 (ja) * 2007-04-11 2014-03-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水系加熱定着型インク及び加熱定着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8814337B2 (en) * 2007-12-27 2014-08-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jet ink sets for high speed printing on plain papers and glossy media
JP2010064478A (ja) * 2008-08-12 2010-03-25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783665B2 (ja) * 2008-08-21 2015-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2335940B1 (en) * 2009-12-21 2012-07-11 Agfa Graphics N.V. Single pass inkjet printing method
JP5804724B2 (ja) * 2011-02-22 2015-11-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
JP5747585B2 (ja) * 2011-03-16 2015-07-15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キ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硬化物
EP2561990A1 (en) * 2011-08-26 2013-02-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ed article
US8784549B2 (en) * 2011-09-16 2014-07-22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set for continuous inkjet printing
JP5560295B2 (ja) * 2012-02-28 2014-07-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20140374671A1 (en) * 2013-06-24 2014-12-25 Xerox Corporation Conductive metal inks with polyvinylbutyral and polyvinylpyrrolidone bind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8254A (zh) * 2002-02-08 2004-05-19 索尼公司 用于喷墨记录的水性油墨
CN1809461A (zh) * 2003-04-17 2006-07-2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记录组合物和盒
US20070139501A1 (en) * 2005-12-19 2007-06-21 Hideki Sekiguchi Recording liquid, liquid cartridge, liquid discharge device, and liquid discharge method
US20070206045A1 (en) * 2006-03-02 2007-09-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k-jet recording ink set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20080207805A1 (en) * 2007-02-28 2008-08-28 Blease James W Inkjet ink set for high image quality on photoglossy paper and plain paper
CN101255295A (zh) * 2007-03-01 2008-09-03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喷墨记录的墨组和喷墨记录方法
JP2013107224A (ja) * 2011-11-17 2013-06-06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よる画像形成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1338A (zh) * 2016-06-17 2019-02-05 花王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
US11034177B2 (en) 2016-06-17 2021-06-15 Kao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CN115851036A (zh) * 2021-09-24 2023-03-28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用油墨、喷墨打印机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16766778A (zh) * 2022-03-15 2023-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及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93082A (ja) 2015-11-05
CN107236366A (zh) 2017-10-10
US9334414B2 (en) 2016-05-10
JP6323666B2 (ja) 2018-05-16
US20150275014A1 (en) 2015-10-01
CN104943377B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3377B (zh)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JP657921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3219767B1 (en) Ink set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8133314B2 (en) Ink composition, record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and recorded matter
US8430497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5902376B2 (ja) インク組成物の調製方法
CN109311338B (zh) 喷墨记录方法
JP6686366B2 (ja) インク、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物
JP589080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250840A (zh) 油墨组合物、油墨组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JP556029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195706A (ja) 記録液、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用機器
JP201301816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JP590084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39867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79093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9001741A (ja) 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50057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121305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580471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23249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224566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よる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23422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および記録物
JP200607717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分散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120202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