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4901507A - 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1507A
CN104901507A CN201510090369.0A CN201510090369A CN104901507A CN 104901507 A CN104901507 A CN 104901507A CN 201510090369 A CN201510090369 A CN 201510090369A CN 104901507 A CN104901507 A CN 104901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rotor
terminal part
salient pol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03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1507B (zh
Inventor
保科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01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1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5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转子向径向振动的马达、具有该马达的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在马达中,在定子铁芯的多个突极中的位于小于180°的第一角度范围(θ1)的两个突极(61f、61b)(主极)的周围分别配置有线圈。并且,多个突极中的位于180°的第二角度范围(θ2)的突极(61c至61e)成为周围没有配置线圈的第一辅极,所述第二角度范围(θ2)在与两个主极(61f、61b)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以将第一角度范围(θ1)二等分的假想的二等分线的延长线为中心。主极(61f、61b)与磁铁夹着的气隙的结构和第一辅极(61c至61e)与磁铁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

Description

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沿磁铁的周面设置的定子铁芯的多个突极中的两个突极卷绕有线圈的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用仪表装置等显示装置中采用借助马达安装指针的结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沿磁铁的周面配置定子铁芯的多个突极,并在多个突极中的两个突极卷绕线圈的结构的马达(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33378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马达中,当转子旋转时,力分别从与转子的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径向的两个方向作用于转子。并且,从径向施加给转子的力伴随转子的旋转而反转。因此,转子振动,例如成为产生异常音和轴承寿命减少等的原因。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转子向径向振动的马达、具有该马达的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马达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具有S极和N极在周向上交替设置的磁铁;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的多个突极沿周向配置,并且所述多个突极的末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周面隔着间隙对置;以及线圈,所述线圈分别配置在所述多个突极中的位于小于180°的第一角度范围的两个主极的周围,所述多个突极中的位于180°的第二角度范围的突极为周围没有配置线圈的第一辅极,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在与所述两个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以将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二等分的假想的二等分线的延长线为中心,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和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所述主极所在侧以及与所述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在本发明中,由于配置在第一角度范围的主极的末端部与磁铁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和位于与两个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角度范围的第一辅极与磁铁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因此在转子与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转子朝向主极所在侧以及与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因此,由于转子在受到朝向主极所在的第一角度范围侧或者朝向第一辅极所在的第二角度范围侧的侧压的状态下旋转,因此转子不易振动。所以能够抑制因振动产生的异常音等。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宽度不同,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所述主极所在侧以及与所述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两个主极之间存在有周围没有配置线圈的第二辅极,所述第二辅极的宽度与所述主极的宽度相等。
在本发明中,优选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宽度宽,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所述主极所在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由于在向所述线圈通电时,主极吸引转子的力比第一辅极吸引转子的力大,因此根据这种结构,若将主极的末端部的宽度设置得比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宽度宽,则能够在转子与定子铁芯之间可靠地产生将转子朝向主极所在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在本发明中,优选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宽度窄,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与所述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在转子与定子铁芯之间可靠地产生将转子朝向与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厚度不同,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所述主极所在侧以及与所述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如下的结构:所述定子铁芯为多张磁性板层叠而成的层叠铁芯,通过将所述多张磁性板中的至少一张磁性板的构成所述主极以及所述第一辅极中的末端部的厚度较薄的突极的部分设置得比其他磁性板的短,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厚度不同。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两个主极之间存在有周围没有配置线圈的第二辅极,所述第二辅极的厚度与所述主极的厚度相等。
在本发明中,优选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厚度比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厚度厚,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所述主极所在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由于在向所述线圈通电时,主极吸引转子的力比第一辅极吸引转子的力大,因此根据这种结构,若将主极的末端部的厚度设置得比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厚度厚,则能够在转子与定子铁芯之间可靠地产生将转子朝向主极所在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在本发明中,优选通过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厚度比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厚度厚,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与所述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在转子与定子铁芯之间可靠地产生将转子朝向与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磁铁中形成有四对所述S极和所述N极,在所述定子铁芯中形成有六个所述突极,所述两个主极以一方的主极的周向中心与所述S极和所述N极间的边界部分对置时,另一方的主极的周向中心与所述S极的周向中心或者与所述N极的周向中心对置的方式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112.5°。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转子的振动减少,因此能够降低转子旋转时产生的声音,从而能够实现低噪音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磁铁中形成有五对所述S极和所述N极,在所述定子铁芯中,所述突极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形成有三个,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120°。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转子的振动减少,因此能够降低转子旋转时的声音,从而能够实现低噪音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磁铁中形成有四对所述S极和所述N极,在所述定子铁芯中,所述突极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形成有十个,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72°。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转子的振动减少,因此能够降低转子旋转时的声音,从而能够实现低噪音化。
马达装置具有:本发明所涉及的马达;轮组,所述轮组传递所述转子的旋转;以及,输出部件,所述转子的旋转通过所述轮组传递到所述输出部件。
指针式显示装置采用本发明所涉及的马达装置,且通过所述输出部件驱动指针。
在本发明中,由于配置在第一角度范围的主极的末端部与磁铁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和位于与两个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角度范围的第一辅极与磁铁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因此在转子与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转子朝向主极所在侧以及与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因此,转子在受到朝向主极所在的第一角度范围侧或者朝向第一辅极所在的第二角度范围侧的侧压的状态下旋转,因此转子不易振动。所以能够抑制因振动产生的异常音等。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马达装置的说明图。
图2(a)、图2(b)、图2(c)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马达装置的马达的说明图。
图3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马达装置的马达的俯视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马达装置的马达的突极和磁铁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装置的马达的突极和磁铁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马达装置的马达的突极和磁铁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
图7(a)、图7(b)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马达装置的马达的定子铁芯的说明图。
图8是示意性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装置的马达的突极与磁铁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
图9(a)、图9(b)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装置的马达的定子铁芯的说明图。
图10是示意性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马达装置的马达的突极和磁铁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
图11是示意性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马达装置的马达的突极与磁铁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马达
5……转子
6……定子
7……线圈绕线架
9……线圈
10……输出轴
50……磁铁
60……定子铁芯
61、61a至61j……突极
100……马达装置
200……指针式显示装置
601、602、603……磁性板
θ1……第一角度范围
θ2……第二角度范围
L0……转子的旋转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本发明的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马达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a)、图1(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马达装置100的说明图,图1(a)是从输出轴10所突出的一侧观察到的马达装置100的立体图,图1(b)是从输出轴10所突出的一侧观察到的马达装置100的分解图。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输出轴10的轴线L延伸的方向中的输出轴10的突出侧作为一侧L1,将与输出轴10的突出侧相反的一侧作为另一侧L2。并且,将马达1的转子5的轴线作为旋转中心轴线L0。并且,为了方便,将旋转中心轴线L0的一侧也作为一侧L1,将旋转中心轴线L0的另一侧也作为另一侧L2来进行说明。
图1(a)、图1(b)所示的马达装置100具有输出轴10(输出部件)从壳体2向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马达装置100用于指针式显示装置200,指针11与输出轴10连接。
壳体2包括从轴线L方向观察时呈大致圆形的第一壳体21和从轴线L方向观察时呈大致圆形的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配置于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第二壳体22配置于轴线L方向的一侧L1。在第一壳体21的侧板部211的周向的多个部位形成有凸部219,在第二壳体22的侧板部221的周向的多个部位形成有与凸部219卡合的钩229。因此,若通过使钩229与凸部219卡合来将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结合,就能够构成壳体2。在这样构成的壳体2中,在第二壳体22的底板部222形成有支承输出轴10的筒部223。
(马达1的结构)
马达装置100在壳体2的内部具有马达1。马达1具有被壳体2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转子5和配置在转子5的周围的定子6。转子5具有被壳体2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51。
转子5具有固定于旋转轴51的旋转中心轴线L0方向的一侧L1的端部的小齿轮58和与小齿轮58一体的圆筒状的磁铁50,S极和N极在磁铁50的外周面以相等的角度间隔交替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50与小齿轮58通过嵌件成型而一体形成,磁铁50与小齿轮58通过树脂制的圆板部59而结合。并且,圆板部59固定于旋转轴51。
并且,马达装置100具有将转子5的旋转减速传递至输出轴10的轮组4,该轮组4与转子5以及定子6一样也被壳体2支承。轮组4包括第一齿轮41和与第一齿轮41的小径齿轮啮合的大径的第二齿轮42,所述第一齿轮41具有与转子5的小齿轮58啮合的大径齿轮411和与第二齿轮42啮合的小径齿轮(未图示)。输出轴10与第二齿轮42一体形成,输出轴10被第一壳体21的凹部215和第二壳体22的筒部223支承为能够旋转。另外,第一齿轮41被支轴48支承为能够旋转,支轴48的两端被第一壳体21的轴孔216和第二壳体22保持。
(定子6的详细结构)
图2(a)、图2(b)、图2(c)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马达装置100的马达1的说明图,图2(a)是马达1的立体图,图2(b)是马达1的分解图,图2(c)表示将马达1更详细地分解的样子的分解图。图3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马达100的马达1的俯视图。
如图2(a)、图2(b)、图2(c)以及图3所示,在马达1中,定子6具有定子铁芯60,所述定子铁芯60具有与磁铁50的外周面隔着间隙对置的多个突极61(突极61a至突极61f),多个突极61借助连接部65相连。并且,定子6包括装配于多个突极61中的突极61f(主极)的线圈绕线架7(线圈绕线架7a)、隔着线圈绕线架7卷绕于突极61f的周围的线圈9(第一线圈9a)、装配于多个突极61中的突极61b(主极)的线圈绕线架7(线圈绕线架7b)以及隔着线圈绕线架7卷绕于突极61b的周围的线圈9(第二线圈9b)。在本实施方式中,突极61的个数为六个,在磁铁50中形成有四对S极和N极。并且,主极(突极61f、61b)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L0配置在图1(a)、图1(b)所示的第一齿轮41侧。
定子6的配置有转子5的部分成为开口部64,从该开口部64的内周缘朝向磁铁50的外周面突出有多个突极61,突极61的径向内侧的末端部610a至610f与磁铁50的外周面隔着间隙对置。
在此,定子铁芯60的装配有线圈绕线架7的突极61b、61f比其他的突极61a、61c至61e长。因此,定子铁芯60的形成有突极61b、61f的部分朝向径向外侧呈大致矩形地突出,突极61b、61f从定子铁芯60的矩形部69b、69f的外周部分朝向径向内侧突出。
定子铁芯60呈板状,并通过层叠多张冲裁为上述形状的磁性板构成。在定子铁芯60的突极61a的基部附近形成有供支轴48嵌入的孔68,在突极61d的径向外侧形成有凸部67,所述凸部67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被图1(a)、图1(b)所示的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夹持。
(线圈绕线架7的结构)
线圈绕线圈7a与线圈绕线架7b构成为以连接突极61a、61d的线为中心呈线对称,并且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线圈绕线架7a以及线圈绕线架7b的相同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线圈绕线架7a包括绝缘性的绕线架本体70和两根端子引脚8(端子引脚8a、8b),所述绝缘性的绕线架本体70具有筒状的主体71,所述筒状的主体71卷绕有形成线圈9(第一线圈9a)的线圈线90,所述两根端子引脚8(端子引脚8a、8b)保持于绕线架本体70。绕线架本体70由树脂制成,端子引脚8由金属制成。绕线架本体70在主体部7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具有外形尺寸比主体部71大的第一沿部72,绕线架本体70在主体部7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具有外形尺寸比主体部71大的第二沿部73。第一沿部72与第二沿部73夹着主体部71对置,在第一沿部72与第二沿部73之间,线圈线90卷绕于主体部71的周围。
在第二沿部73保持有端子引脚8(端子引脚8a、8b)。线圈线90的端部缠绕到端子引脚8的一个端部81后被锡焊到端部81。端子引脚8的另一个端部82从图1(a)、图1(b)所示的第一壳体21突出并且与配线基板等配线部件(未图示)连接。主体部71呈方筒状,定子铁芯60的突极61f插入到该主体部71的内侧,其结果是,第一线圈9a配置在突极61f的周围。突极61f与形成于主体部71的内表面的凸部(未图示)抵接,抑制了线圈绕线架7相对于突极61f位置偏移。
线圈绕线架7b包括绝缘性的绕线架本体70和两根端子引脚8(端子引脚8a、8b),所述绝缘性的绕线架本体70具有方筒状的主体部71,所述筒状的主体部71卷绕有形成线圈9(第二线圈9b)的线圈线90,所述两根端子引脚8(端子引脚8a、8b)保持于绕线架本体70。由于绕线架本体70的结构与线圈绕线架7a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但是在绕线架本体70的主体部71的内侧插入有定子铁芯60的突极61b。其结果是,在突极61b的周围配置有第二线圈9b。
在矩形部69b中,在突极61b的两侧沿突极61b延伸的延伸部分651相对于突极61b倾斜地延伸,突极61b与延伸部分651之间的间隔在径向内侧扩展。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线圈绕线架7b从径向内侧插入到突极61b。并且,在矩形部69f中,在突极61f的两侧沿突极61f延伸的延伸部分651也相对于突极61f倾斜地延伸,突极61f与延伸部分651之间的间隔在径向内侧扩展。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线圈绕线架7a从径向内侧插入到突极61f。
(动作)
在像这样构成的马达1、马达装置100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200中,当通过端子引脚8(端子引脚8a、8b)向线圈9(第一线圈9a以及第二线圈9b)供电时,转子5旋转,该旋转通过图1(b)所示的轮组4传递至输出轴10。因此,与输出轴10连接的指针11旋转。此时,通过向线圈9输入规定的驱动脉冲数,能够切换指针11的角度位置,使指针11绕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目标位置后停止。并且,当供给逆转用的驱动脉冲时,能够使指针绕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其他的目标位置。
(突极61的角度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极61非等间隔地配置,但是配置有第一线圈9a的突极61f(主极)以及配置有第二线圈9b的突极61b(主极)以如下方式配置:当一方的突极的周向中心与S极和N极之间对置,即S极与N极之间的边界部分对置时,另一方的突极的周向中心与S极的周向中心或者N极的周向中心对置。更加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突极61的个数为六个,并且在磁铁50中形成有四对S极和N极,因此将在周向上角度位置偏离112.5°的两个突极61f、61b用作主极,其他的突极61a、61c、61d、61e为没有配置线圈9的辅极。另外,突极61f、61b的角度位置偏离112.5°指的是突极61f的周向中心与突极61b的周向中心的角度位置偏离112.5°。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以突极61a为起点,则在周向上相邻的突极61的各间隔朝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依次为56.25°、56.25°、67.5° 67.5°、56.25°、56.25°。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装置100的马达1中,磁铁50的S极和N极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形成有四对,在定子铁芯60中形成有六个突极61。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若突极61以相等的角度间隔配置,则不能获得转子5旋转所需的足够的励磁转矩,但是在定子铁芯60中,多个突极61中的卷绕有线圈9的突极61f、61b以当一方的突极的周向中心与S极和N极之间对置时,另一方的突极的周向中心与S极的周向中心或者N极的周向中心对置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获得转子5旋转所需的足够的励磁转矩。
并且,针对用于本实施方式的马达装置100的马达1,通过验证启动转矩相对于电角的变化,确认若按照上述条件设定在周向上相邻的突极61的各间隔则启动转矩的变化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装置100中,转子5的振动少。因此,能够降低转子5旋转时产生的音量,从而能够实现低噪音化。
(突极61与磁铁50之间的气隙的结构)
图4是示意性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马达装置100的马达1的突极61与磁铁50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将多个突极61中的位于小于180°的第一角度范围θ1的两个突极61f、61b分别作为周围配置有线圈9的主极。与此相对,多个突极61中的位于180°的第二角度范围θ2的突极61c、61d、61e成为周围没有配置线圈9的第一辅极,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在与两个突极61f、61b(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以将第一角度范围θ1二等分的假想的二等分线La的延长线Lb为中心。并且,位于两个主极(突极61f、61b)之间的突极61a成为没有配置线圈9的第二辅极。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的末端部610c、610d、610e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因此,在转子5与定子铁芯60之间产生将转子5朝向主极(突极61f、61b)所在侧以及与主极(61f、61b)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更加具体地说,首先,在六个突极61中,末端部610a至610f的厚度相同,末端部610a至610f与磁铁5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相同。并且,在两个主极(突极61f、61b)中,末端部610f、610b的宽度W1相同,在三个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中,末端部610c、610d、610e的宽度W2相同。但是宽度W1与宽度W2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W1比宽度W2宽。
因此,磁铁50与主极(突极61f、61b)之间的磁吸引力与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不同,磁铁50与主极(突极61f、61b)之间的磁吸引力比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主极(突极61f、61b)之间设置有没有配置线圈9的突极61a(第二辅极),但是该第二辅极(突极61a)的末端部610a的宽度为W1,该宽度W1与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的宽度W1相等。因此磁铁50与第二辅极(突极61a)之间的磁吸引力比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大。
因此,转子5在受到朝向主极(突极61f、61b)所在的第一角度范围θ1侧的侧压(径向的作用力:用箭头F表示)的状态下旋转。因此,由于转子5的振动减少,因此能够降低转子5旋转时产生的音量,从而能够实现低噪音化。
并且,在向线圈9通电时,主极(突极61f、61b)吸引转子5的力比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吸引转子5的力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这种结构,将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的宽度W1设置得比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的末端部610c、610d、610e的宽度W2大。因此,转子5在可靠地受到朝向主极(突极61f、61b)所在的第一角度范围θ1侧的侧压(径向的作用力:用箭头F表示)的状态下旋转。所以,由于转子5的振动减少,因此能够降低转子5旋转时产生的音量,从而能够实现低噪音化。并且,由于转子5的振动减少,因此能够抑制转子5的旋转轴51的轴承部分(壳体2中支承旋转轴51的部分)寿命减少。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图5是示意性说明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装置100的马达1的突极61与磁铁50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同,也使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的末端部610c、610d、610e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因此,在转子5与定子铁芯60之间产生将转子5朝向主极(突极61f、61b)所在侧以及与主极(61f、61b)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更具体地说,首先,在六个突极61中,末端部610a至610f的厚度相同,末端部610a至610f与磁铁5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相同。并且,在两个主极(突极61f、61b)中,末端部610f、610b的宽度W1相同,在三个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中,末端部610c、610d、610e的宽度W2相同。但是宽度W1与宽度W2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W1比宽度W2窄。因此,磁铁50与主极(突极61f、61b)之间的磁吸引力和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不同,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比磁铁50与主极(突极61f、61b)之间的磁吸引力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主极(突极61f、61b)之间设置有没有配置线圈9的突极61a(第二辅极),但是该第二辅极(突极61a)的末端部610a的宽度为W1,该宽度W1与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的宽度W1相等。因此,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比磁铁50与第二辅极(突极61a)之间的磁吸引力大。
因此,转子5在受到朝向与主极(突极61f、61b)所在的第一角度范围θ1侧相反的一侧的侧压(径向的作用力:用箭头F表示)的状态下旋转。因此,由于转子5的振动减少,因此能够降低转子5旋转时的音量,从而能够达到实现低噪音化等效果。
实施方式2
图6是示意性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马达装置100的马达1的突极61与磁铁50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图7(a)、图7(b)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马达装置100的马达1的定子铁芯60的说明图,图7(a)是定子铁芯60的立体图,图7(b)是定子铁芯60的分解图。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一样,也使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的末端部610c、610d、610e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因此,在转子5与定子铁芯60之间产生将转子5朝向主极(突极61f、61b)所在侧以及与主极(突极61f、61b)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更加具体地说,首先,在六个突极61中,末端部610a至610f与磁铁5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六个突极61中,末端部610a至610f的宽度相同。
并且,在两个主极(突极61f、61b)中,末端部610f、610b的厚度t1相同,在三个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中,末端部610c、610d、610e的厚度t2相同。但是厚度t1与厚度t2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度t1比厚度t2厚。因此,磁铁50与主极(突极61f、61b)之间的磁吸引力与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不同,磁铁50与主极(突极61f、61b)之间的磁吸引力比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主极(突极61f、61b)之间设置有没有配置线圈9的突极61a(第二辅极),但是该第二辅极(突极61a)的末端部610a的厚度为t1,该厚度t1与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的厚度t1相等。因此,磁铁50与第二辅极(突极61a)之间的磁吸引力比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大。
因此,转子5在受到朝向主极(突极61f、61b)所在的第一角度范围θ1侧的侧压(径向的作用力:用箭头F表示)的状态下旋转。因此,由于转子5的振动减少,因此能够降低转子5旋转时产生的音量,从而能够达到实现低噪音化等效果。
并且,在向线圈9通电时,主极(突极61f、61b)吸引转子5的力比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吸引转子5的力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这种结构,将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的厚度t1设置得比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的末端部610c、610d、610e的厚度t2厚。因此,转子5在可靠地受到朝向主极(突极61f、61b)所在的第一角度范围θ1侧的侧压(径向的作用力:用箭头F表示)的状态下旋转。所以,由于转子5的振动减少,因此能够降低转子5旋转时产生的音量,从而能够达到实现低噪音化等效果。
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a)、图7(b)所示,由于定子铁芯60为将三张磁性板601、602、603层叠而成的层叠铁芯,因此,在磁性板601、602、603中,将至少一张磁性板的构成末端部的厚度较薄的突极61的部分设置得比其他磁性板的短。
更加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性板601、602、603中构成主极(突极61f)的部分的长度相等,构成主极(突极61b)的部分的长度相等。并且,在磁性板601、602、603中构成第二辅极(突极61a)的部分的长度相等。因此,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的厚度t1以及第二辅极(突极61a)的末端部610a的厚度t1为三张磁性板601、602、603的厚度之和。
与此相对,在磁性板602、603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c)的部分的长度相等,但是在磁性板601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c)的部分的长度比磁性板602、603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c)的部分的长度短。并且,在磁性板602、603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d)的部分的长度相等,但是磁性板601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d)的长度比磁性板602、603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d)的部分的长度短。并且,磁性板602、603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e)的部分的长度相等,但是磁性板601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e)的部分的长度比磁性板602、603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e)的部分的长度短。因此,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的末端部610c、610d、610e的厚度t2为两张磁性板602、603的厚度之和。另外,上述结构也适用磁性板的张数为两张或者四张以上的情况。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设置于厚度方向的一端的磁性板601中构成突极61的部分的长度与其他磁性板602、603中构成突极61的部分的长度不同,但是也可使设置于厚度方向中间的磁性板602中的构成突极61的部分的长度与其他磁性板601、603中构成突极61的部分的长度不同。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装置100的马达1的突极61与磁铁50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图9(a)、图9(b)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装置100的马达1的定子铁芯60的说明图,图9(a)是定子铁芯60的立体图,图9(b)是定子铁芯60的分解图。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同,也使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的末端部610c、610d、610e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因此,在转子5与定子铁芯60之间产生将转子5朝向主极(突极61f、61b)所在侧以及与主极(61f、61b)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更加具体地说,首先,在六个突极61中,末端部610a至610f与磁铁5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六个突极61中,末端部610a至610f的宽度相同。
并且,在两个主极(突极61f、61b)中,末端部610f、610b的厚度t1相同,在三个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中,末端部610c、610d、610e的厚度t2相同。但是厚度t1与厚度t2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度t2比厚度t1厚。因此,磁铁50与主极(突极61f、61b)之间的磁吸引力与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不同,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比磁铁50与主极(突极61f、61b)之间的磁吸引力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主极(突极61f、61b)设置有没有配置线圈9的突极61a(第二辅极),但是该第二辅极(突极61a)的末端部610a的厚度为t1,该厚度t1与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的厚度t1相等。因此,磁铁50与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之间的磁吸引力比磁铁50与第二辅极(突极61a)之间的磁吸引力大。
因此,转子5在受到朝向与主极(突极61f、61b)所在的第一角度范围θ1侧相反的一侧的侧压(径向的作用力:用箭头F表示)的状态下旋转。因此,由于转子5的振动减少,因此能够降低转子5旋转时的音量,从而能够达到实现低噪音化等效果。
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a)、图9(b)所示,由于定子铁芯60为将三张磁性板601、602、603层叠而成的层叠铁芯,因此,在磁性板601、602、603中,将至少一张磁性板的构成末端部的厚度较薄的突极61的部分设置得比其他磁性板短。
更加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性板601、602、603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c)的部分的长度相等,磁性板601、602、603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d)的部分的长度相等,磁性板601、602、603中构成第一辅极(突极61d)的部分的长度相等。因此,第一辅极(突极61c、61d、61e)的末端部610c、610d、610e的厚度t2为三张磁性板601、602、603的厚度之和。
与此相对,磁性板602、603中构成主极(突极61f)的部分的长度相等,但是磁性板601中构成主极(突极61f)的部分的长度比磁性板602、603中构成主极(突极61f)的部分的长度短。并且,磁性板602、603中构成主极(突极61b)的部分的长度相等,但是磁性板601中构成主极(突极61b)的部分的长度比磁性板602、603中构成主极(突极61b)的部分的长度短。并且,磁性板602、603中构成第二辅极(突极61a)的部分的长度相等,但是磁性板601中构成第二辅极(突极61a)的部分的长度比磁性板602、603中构成第二辅极(突极61a)的部分的长度短。因此,主极(突极61f、61b)的末端部610f、610b的厚度t1以及第二辅极(突极61a)的末端部610a的厚度t1为两张磁性板602、603的厚度之和。另外,上述结构也适用磁性板的张数为两张或者四张以上的情况。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设置于厚度方向的一端的磁性板601中构成突极61的部分的长度与其他磁性板602、603中构成突极61的部分的长度不同,但是也可使设置于厚度方向中间的磁性板602中的构成突极61的部分的长度与其他磁性板601、603中构成突极61的部分的长度不同。
实施方式3
图10是示意性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马达装置100的马达1的突极61与磁铁50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S极和N极在磁铁50的外周面以相等的角度间隔交替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磁铁50中形成有五对S极和N极。因此,在磁铁50中,一共十个N极和S极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形成,因此在周向上相邻的S极和N极的角度位置偏离36°。
在定子铁芯60中,三个突极61在周向上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形成,在周向上相邻的突极61之间的角度位置偏离120°。
在像这样构成的定子铁芯60中,将三个突极61中的位于小于180°的第一角度范围θ1的两个突极61a、61b用作周围配置有线圈9的主极。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突极61a、61b形成在120°的第一角度范围θ1。与此相对,多个突极61中的位于180°的第二角度范围θ2的突极61c成为周围没有配置线圈9的第一辅极,所述第二角度范围θ2在与两个突极61a、61b(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以将第一角度范围θ1二等分的假想的二等分线La的延长线Lb为中心。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突极61为三个,因此在两个主极(突极61a、61b)之间不存在辅极(第二辅极)。因此,连接部65的被两个主极(突极61a、61b)夹持的部分被切断,形成切断部分89。
像这样构成的马达1也与实施方式1、2以及它们的变形例相同,若使主极(突极61a、61b)的末端部610a、610b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与第一辅极(突极61c)的末端部610c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则能够在转子5与定子铁芯60之间产生将转子5朝向主极(突极61a、61b)所在侧以及与主极(突极61a、61b)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因此,能够减少转子5的振动。
实施方式4
图11是示意性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马达装置100的马达1的突极61与磁铁50之间的气隙的说明图。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S极和N极在磁铁50的外周面以相等的角度间隔交替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磁铁50中形成有四对S极和N极。因此,在磁铁50中,一共八个N极和S极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形成,因此在周向上相邻的S极和N极的角度位置偏离45°。
在定子铁芯60中,十个突极61在周向上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形成,在周向上相邻的突极61之间的角度位置偏离36°。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十个突极61中的位于小于180°的第一角度范围θ1的两个突极61e、61g用作配置有线圈9的主极。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突极61e、61g形成在72°的第一角度范围θ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两个主极(突极61e、61g)所成的角度较窄,因此若将线圈绕线架7安装到主突极(突极61e、61g),则没有配置图1(a)、图1(b)所示的第一齿轮41的空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极(突极61e、61g)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L0位于与图1(a)、图1(b)所示的第一齿轮41相反一侧的位置。
另一方面,多个突极61中的位于180°的第二角度范围θ2的突极61a、61b、61c、61i、61j成为周围没有配置线圈9的第一辅极,所述第二角度范围θ2在与两个突极61e、61g(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以将第一角度范围θ1二等分的假想的二等分线La的延长线Lb为中心。并且,在定子铁芯60中的两个突极61e、61g(主极)之间形成有周围没有配置线圈9的突极61f(第二辅极)。并且,在定子铁芯60中的第一角度范围θ1与第二角度范围θ1之间形成有周围没有配置线圈9的突极61d、61h(第三辅极)。
像这样构成的马达1也与实施方式1、2以及它们的变形例相同,若使主极(突极61e、61g)的末端部610e、610g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和第一辅极(突极61a、61b、61c、61i、61j)的末端部610a、61b、610c、610i、610j)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则能够在转子5与定子铁芯60之间产生将转子5朝向主极(突极61e、61g)所在侧以及与主极(突极61e、61g)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因此,能够减少转子5的振动。此时,优选第二辅极(突极61f)的末端部610f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与主极(突极61e、61g)的末端部610e、610g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相同。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主极(突极61a、61b)的末端部610a、610b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和第一辅极(突极61c)的末端部610c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改变突极61的末端部的宽度或者厚度,但是也可改变突极61的末端部的宽度和厚度双方。并且,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还可以改变主极(突极61a、61b)的末端部610a、610b与磁铁5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和第一辅极(突极61c)的末端部610c与磁铁5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两个主极中,主极的末端部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主极的末端部的宽度和厚度)相同,但是也可采用在两个主极中,主极的末端部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主极的末端部的宽度和厚度)不同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1、2等中,在多个第一辅极中,第一辅极的末端部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宽度和厚度)相同,但是也可采用在多个第一辅极中,第一辅极的末端部与磁铁50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宽度和厚度)不同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将马达装置100应用于指针式显示装置200的例子,但是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除指针显示装置用的马达装置100以外的设备。

Claims (16)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具有S极和N极在周向上交替设置的磁铁;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的多个突极沿周向配置,并且所述多个突极的末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周面隔着间隙对置;以及
线圈,所述线圈分别配置在所述多个突极中的位于小于180°的第一角度范围的两个主极的周围,
所述多个突极中的位于180°的第二角度范围的突极为周围没有配置线圈的第一辅极,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在与所述两个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以将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二等分的假想的二等分线的延长线为中心,
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和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与所述磁铁的外周面夹着的气隙的结构不同,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所述主极所在侧以及与所述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宽度不同,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所述主极所在侧以及与所述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个主极之间存在有周围没有配置线圈的第二辅极,
所述第二辅极的宽度与所述主极的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宽度宽,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所述主极所在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宽度窄,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与所述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厚度不同,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所述主极所在侧以及与所述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为多张磁性板层叠而成的层叠铁芯,
通过将所述多张磁性板中的至少一张磁性板的构成所述主极以及所述第一辅极中的末端部的厚度较薄的突极的部分设置得比其他磁性板的短,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厚度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个主极之间存在有周围没有配置线圈的第二辅极,
所述第二辅极的末端部的厚度与所述主极的厚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厚度比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厚度厚,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所述主极所在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辅极的末端部的厚度比所述主极的末端部的厚度厚,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铁芯之间产生将所述转子朝向与所述主极所在侧相反的一侧施力的径向的吸引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磁铁中形成有四对所述S极和所述N极,
在所述定子铁芯中形成有六个所述突极,
所述两个主极以一方的主极的周向中心与所述S极和所述N极间的边界部分对置时,另一方的主极的周向中心与所述S极的周向中心或者与所述N极的周向中心对置的方式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112.5°。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磁铁中形成有五对所述S极和所述N极,
在所述定子铁芯中,所述突极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形成有三个,
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12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磁铁中形成有四对所述S极和所述N极,
在所述定子铁芯中,所述突极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形成有十个,
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72°。
15.一种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
轮组,所述轮组传递所述转子的旋转;以及
输出部件,所述转子的旋转通过所述轮组传递到所述输出部件。
16.一种指针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针式显示装置使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马达装置,
且通过所述输出部件驱动指针。
CN201510090369.0A 2014-03-05 2015-02-28 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01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3218 2014-03-05
JP2014043218A JP2015171195A (ja) 2014-03-05 2014-03-05 モータ、モータ装置および指針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1507A true CN104901507A (zh) 2015-09-09
CN104901507B CN104901507B (zh) 2018-05-15

Family

ID=534319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036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01507B (zh) 2014-03-05 2015-02-28 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CN20152011887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08159U (zh) 2014-03-05 2015-02-28 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1887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08159U (zh) 2014-03-05 2015-02-28 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71195A (zh)
CN (2) CN1049015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71195A (ja) * 2014-03-05 2015-09-2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モータ装置および指針式表示装置
JP2018117407A (ja) * 2017-01-16 2018-07-2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コイルボビン、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および指針式表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5047A (ja) * 1996-04-09 1997-10-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
JP2003111379A (ja) * 2001-09-26 2003-04-11 Denso Corp ステップモータ及び計器
CN1816961A (zh) * 2003-06-30 2006-08-09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步进电机
US20070080599A1 (en) * 2005-10-06 2007-04-12 Borgwarner Inc. DC motor with asymmetrical poles
JP2008043071A (ja) * 2006-08-07 2008-02-21 Denso Corp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68953A (ja) * 2007-09-12 2009-04-02 Yazaki Corp 指針計器用の駆動装置
CN102111057A (zh) * 2009-12-24 2011-06-29 慈溪市九菱电器有限公司 汽车仪表步进电机定子片
WO2013172031A1 (ja) * 2012-05-17 2013-11-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指示計器
CN204408159U (zh) * 2014-03-05 2015-06-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5047A (ja) * 1996-04-09 1997-10-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
JP2003111379A (ja) * 2001-09-26 2003-04-11 Denso Corp ステップモータ及び計器
CN1816961A (zh) * 2003-06-30 2006-08-09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步进电机
US20070080599A1 (en) * 2005-10-06 2007-04-12 Borgwarner Inc. DC motor with asymmetrical poles
JP2008043071A (ja) * 2006-08-07 2008-02-21 Denso Corp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68953A (ja) * 2007-09-12 2009-04-02 Yazaki Corp 指針計器用の駆動装置
CN102111057A (zh) * 2009-12-24 2011-06-29 慈溪市九菱电器有限公司 汽车仪表步进电机定子片
WO2013172031A1 (ja) * 2012-05-17 2013-11-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指示計器
CN204408159U (zh) * 2014-03-05 2015-06-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71195A (ja) 2015-09-28
CN104901507B (zh) 2018-05-15
CN204408159U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3576B2 (en) Brushless motor with cog-shaped rotor core having poles with auxiliary magnets and shaft-fixing portions
CN102414966B (zh) 电动机
JP6140537B2 (ja) モータ
JPWO2007060908A1 (ja) 回転電機におけるアーマチュ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720800B2 (en) Brushless motor
CN204408159U (zh) 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EP2773025A1 (en) Outer rotor type motor
CN104242583A (zh) 马达
JP2021533712A (ja) 回転電気機械
CN204408160U (zh) 马达、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JP7357215B2 (ja) モータ、電動工具用モータ及び電動工具
JP2017022892A (ja) モータ、モータ装置および指針式表示装置
US20180248425A1 (en) Rotor of an 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 with an optimised configuration of permanent magnets
KR200424092Y1 (ko) 이중영구자석구조의 코어리스모터
JP2017225250A (ja) 三相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6346385B2 (ja) 回転発電機
JP6208985B2 (ja) モータ
JP2014100044A (ja) 電動モータ
US11444500B2 (en) Motor
WO2014203849A1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KR20070110806A (ko) 소형 전기역학적 모터
KR20180007089A (ko) 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KR200444643Y1 (ko) 구동력 발생장치
JP2009118551A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モータ
JP2014128094A (ja) 電動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