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4819111A - 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9111A
CN104819111A CN201510100830.6A CN201510100830A CN104819111A CN 104819111 A CN104819111 A CN 104819111A CN 201510100830 A CN201510100830 A CN 201510100830A CN 104819111 A CN104819111 A CN 104819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efied air
storage tank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air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08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北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008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191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19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9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6Conversion of thermal power into mechanical power, e.g. Rankine, Stirling or solar thermal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光伏发电单元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液化得到液化空气;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内;由液化空气储罐向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提供液化空气,得到有压压缩空气;将有压压缩空气导入燃烧室,使有压压缩空气在燃烧室内与燃料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得到工质;将所述工质导入级数为两级以上透平,所述透平推动发电机对外输出电力;将所述透平排出的工质导入所述回热器的加热流体通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稳流功能系统。本发明通过将光伏发电的电能将空气转化为液化空气并存储在液化空气储罐中,从而可以解决由于在天气因素造成的能量供应的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是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作为绿色能源,日趋广泛地被应用,然而,由于光伏发电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使其具有严重的不稳定性,这一不稳定性严重影响着光伏发电的广泛应用。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能够利用光伏发电稳定供能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向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提供液化空气,得到有压压缩空气;
第五步,将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导入燃烧室,使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在所述燃烧室内与燃料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得到工质;
第六步,将所述工质导入级数为两级以上透平,所述透平推动发电机对外输出电力;
第七步,将所述透平排出的工质导入所述回热器的加热流体通道。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方案3: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的工质出口处的温度在500K至3000K之间。
方案4:在方案1至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透平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方案5: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包括:光伏发电单元、空气液化单元、液化空气储罐、回热器、燃烧室、透平和发电机,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工质出口与所述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透平对所述发电机输出动力,所述透平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回热器的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方案6:在方案5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方案7:在方案5或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在500K至3000K之间。
方案8:在方案5至7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透平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方案9: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向燃烧室导入液化空气,使所述液化空气在所述燃烧室内与燃料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得到工质;
第五步,将所述工质导入多级变界流体机构,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推动发电机对外输出电力。
方案10:在方案9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方案11:在方案9或10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在500K至3000K之间。
方案12:在方案9至11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方案13: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包括:光伏发电单元、空气液化单元、液化空气储罐、燃烧室、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和发电机,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对所述发电机输出动力。
方案14:在方案13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内的工质压力在4MPa至30MPa之间。
方案15:在方案13或14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在500K至3000K之间。
方案16:在方案13至1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方案17: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向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提供液化空气,得到有压压缩空气;
第五步,将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导入燃烧室,使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在所述燃烧室内与燃料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得到工质;
第六步,将所述工质导入多级变界流体机构,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推动发电机对外输出电力;
第七步,将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排出的工质导入所述回热器的加热流体通道。
方案18:在方案17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方案19:在方案17或18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在500K至3000K之间。
方案20:在方案17至19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方案21: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包括:光伏发电单元、空气液化单元、液化空气储罐、回热器、燃烧室、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和发电机,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对所述发电机输出动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回热器的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方案22:在方案2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内的工质压力在4MPa至30MPa之间。
方案23:在方案21或2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燃烧室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在500K至3000K之间。
方案24:在方案21至2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方案25: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向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提供液化空气,得到有压压缩空气;
第五步,将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导入外燃加热器,使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在所述外燃加热器内受热得到工质;
第六步,将所述工质导入级数为两级以上透平,所述透平推动发电机对外输出电力;
第七步,将所述透平排出的工质导入所述回热器的加热流体通道。
方案26:在方案25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方案27:在方案25或2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的工质出口处的温度在500K至1500K之间。
方案28:在方案25至27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透平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方案29: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包括:光伏发电单元、空气液化单元、液化空气储罐、回热器、外燃加热器、透平和发电机,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外燃加热器连通,所述外燃加热器的工质出口与所述透平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透平对所述发电机输出动力,所述透平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回热器的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方案30:在方案29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方案31:在方案29或30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在500K至1500K之间。
方案32:在方案29至31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透平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方案33: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向外燃加热器导入液化空气,使所述液化空气在所述外燃加热器内受热得到工质;
第五步,将所述工质导入多级变界流体机构,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推动发电机对外输出电力。
方案34:在方案33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方案35:在方案33或34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在500K至1500K之间。
方案36:在方案33至3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方案37: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包括:光伏发电单元、空气液化单元、液化空气储罐、外燃加热器、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和发电机,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出口与所述外燃加热器连通,所述外燃加热器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对所述发电机输出动力。
方案38:在方案37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内的工质压力在4MPa至30MPa之间。
方案39:在方案37或38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在500K至1500K之间。
方案40:在方案37至39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方案41: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向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提供液化空气,得到有压压缩空气;
第五步,将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导入外燃加热器,使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在所述外燃加热器内受热得到工质;
第六步,将所述工质导入多级变界流体机构,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推动发电机对外输出电力;
第七步,将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排出的工质导入所述回热器的加热流体通道。
方案42:在方案4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方案43:在方案41或4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在500K至1500K之间。
方案44:在方案41至4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方案45: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包括:光伏发电单元、空气液化单元、液化空气储罐、回热器、外燃加热器、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和发电机,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外燃加热器连通,所述外燃加热器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对所述发电机输出动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回热器的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方案46:在方案45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内的工质压力在4MPa至30MPa之间。
方案47:在方案45或4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外燃加热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在500K至1500K之间。
方案48:在方案45至47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液化空气储罐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本发明中,所谓的“变界流体机构”是指一切流体进入区内的运动件的表面和流体流出区内的运动件的表面不同的容积型流体机构,也就是说,所谓的“变界流体机构”是由旋转运动件形成容积变化的一切容积型流体机构,例如,滑片泵、滑片式机构(例如,滑片式膨胀机)、偏心转子机构(例如,偏心转子膨胀机)、液环式机构(例如,液环式膨胀机)、罗茨式机构(例如,罗茨式膨胀机)、螺杆式机构(例如,螺杆式膨胀机)、旋转活塞式机构(例如,旋转活塞式膨胀机)、滚动活塞式机构(例如,滚动活塞式膨胀机)、摆动转子式机构(例如,摆动转子式膨胀机)、单工作腔滑片式机构(例如,单工作腔滑片式膨胀机)、双工作腔滑片式机构(例如,双工作腔滑片式膨胀机)、贯穿滑片式机构(例如,贯穿滑片式膨胀机)、齿轮流体机构(例如,齿轮膨胀机)和转缸滚动活塞机构(例如,转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等。所述变界机构可选择性地选择包括气缸、隔离体和缸内旋转体,且由所述气缸、所述隔离体和所述缸内旋转体三者相互配合形成容积变化的机构。
本发明中,所谓“外燃加热器”是指包括燃烧室的以外燃形式加热的加热器。
本发明中,所谓“多级”是指两级以上。
本发明中,某个数值A以上和某个数值A以下均包括本数A。
本发明人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宇宙现象的观察认为: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热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转换成其它任何形式的能量或物质。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只阐述了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热不能百分之百的转换成功,这一定律是正确的,但又是片面的。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将热定义为能量的最低形式,或者简称为这是宇宙的垃圾。经分析,本发明人还认为:任何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和细菌)的生长过程都是放热的。经分析,本发明人还认为:任何一个过程或任何一个循环(不局限于热力学过程,例如化学反应过程、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光化学反应过程、生物生长过程、植物生长过程都包括在内)其最大做功能力守恒,本发明人认为没有光合作用的植物生长过程是不能提高其做功能力的,也就是说,豆芽的做功能力是不可能高于豆子的做功能力加上其吸收的养分的做功能力之和;之所以一棵树木的做功能力要大于树苗的做功能力,是因为阳光以光合作用的形式参与了由树苗到树木的生长过程。
本发明人认为:热机工作的基本逻辑是收敛-受热-发散。所谓收敛是工质的密度的增加过程,例如冷凝、压缩均属收敛过程,在同样的压力下,温度低的工质收敛程度大;所谓受热就是工质的吸热过程;所谓发散是指工质的密度降低的过程,例如膨胀或喷射。任何一个发散过程都会形成做功能力的降低,例如,气态的空气的做功能力要远远低于液态空气的做功能力;甲醇加水加中等温度的热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虽然所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燃烧热大于甲醇的燃烧热20%左右,但其做功能力大于甲醇的做功能力的比例则微乎其微,其原因在于这一过程虽然吸了20%左右的热,但是生成物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发散程度远远大于甲醇。因此,利用温度不高的热参加化学反应是没有办法有效提高生成物的做功能力的。
本发明人认为:距离增加是熵增加的过程,冷热源之间的距离也影响效率,距离小效率高,距离大效率低。
本发明中,应根据热能与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将光伏发电的电能将空气转化为液化空气并存储在液化空气储罐中,从而可以解决传统光伏发电由于天气等因素造成的能量供应的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4: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5: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6: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伏发电单元,2空气液化单元,3液化空气储罐,4回热器,5燃烧室,6透平,8发电机,9多级变界流体机构,10外燃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1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3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向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提供液化空气,得到有压压缩空气;
第五步,将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导入燃烧室5,使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在所述燃烧室5内与燃料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得到工质;
第六步,将所述工质导入级数为两级以上透平6,所述透平6推动发电机8对外输出电力;
第七步,将所述透平6排出的工质导入所述回热器4的加热流体通道。
实施例2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光伏发电单元1、空气液化单元2、液化空气储罐3、回热器4、燃烧室5、透平6和发电机8,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室5连通,所述燃烧室5的工质出口与所述透平6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透平6对所述发电机8输出动力,所述透平6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回热器4的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实施例3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1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3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向燃烧室5导入液化空气,使所述液化空气在所述燃烧室5内与燃料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得到工质;
第五步,将所述工质导入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推动发电机8对外输出电力。
实施例4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光伏发电单元1、空气液化单元2、液化空气储罐3、燃烧室5、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和发电机8,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室5连通,所述燃烧室5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对所述发电机8输出动力。
实施例5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1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3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向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提供液化空气,得到有压压缩空气;
第五步,将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导入燃烧室5,使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在所述燃烧室5内与燃料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得到工质;
第六步,将所述工质导入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推动发电机8对外输出电力;
第七步,将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排出的工质导入所述回热器4的加热流体通道。
实施例6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光伏发电单元1、空气液化单元2、液化空气储罐3、回热器4、燃烧室5、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和发电机8,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室5连通,所述燃烧室5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对所述发电机8输出动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回热器4的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实施例7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1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3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向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提供液化空气,得到有压压缩空气;
第五步,将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导入外燃加热器10,使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在所述外燃加热器10内受热得到工质;
第六步,将所述工质导入级数为两级以上透平6,所述透平6推动发电机8对外输出电力;
第七步,将所述透平6排出的工质导入所述回热器4的加热流体通道。
实施例8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光伏发电单元1、空气液化单元2、液化空气储罐3、回热器4、外燃加热器10、透平6和发电机8,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外燃加热器10连通,所述外燃加热器10的工质出口与所述透平6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透平6对所述发电机8输出动力,所述透平6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回热器4的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实施例9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1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3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向外燃加热器10导入液化空气,使所述液化空气在所述外燃加热器10内受热得到工质;
第五步,将所述工质导入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推动发电机8对外输出电力。
实施例10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光伏发电单元1、空气液化单元2、液化空气储罐3、外燃加热器10、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和发电机8,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出口与所述外燃加热器10连通,所述外燃加热器10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对所述发电机8输出动力。
实施例11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1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3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向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提供液化空气,得到有压压缩空气;
第五步,将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导入外燃加热器10,使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在所述外燃加热器10内受热得到工质;
第六步,将所述工质导入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推动发电机8对外输出电力;
第七步,将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排出的工质导入所述回热器4的加热流体通道。
实施例12
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光伏发电单元1、空气液化单元2、液化空气储罐3、回热器4、外燃加热器10、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和发电机8,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外燃加热器10连通,所述外燃加热器10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对所述发电机8输出动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回热器4的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有设置有所述燃烧室5的实施方式中,都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所述燃烧室5的工质出口处的温度在500K至3000K之间。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有同时设置有所述燃烧室5和所述回热器4的实施方式中,都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所述燃烧室5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有设置有所述燃烧室5而未设置所述回热器4的实施方式中,都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所述燃烧室5内的工质压力在4MPa至30MPa之间。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有设置有所述外燃加热器10的实施方式中,都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所述外燃加热器10的工质出口处的温度在500K至1500K之间。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有同时设置有所述外燃加热器10和所述回热器4的实施方式中,都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所述外燃加热器10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有设置有所述外燃加热器10而未设置所述回热器4的实施方式中,都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所述外燃加热器10内的工质压力在4MPa至30MPa之间。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有设置有所述透平6的实施方式中,都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透平6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有设置有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的实施方式中,都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多级变界流体机构9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将光伏发电单元(1)的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
第二步,利用所述机械动力将空气压缩并液化得到液化空气;
第三步,将所述液化空气储存在液化空气储罐(3)内;
第四步,由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向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提供液化空气,得到有压压缩空气;
第五步,将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导入燃烧室(5),使所述有压压缩空气在所述燃烧室(5)内与燃料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得到工质;
第六步,将所述工质导入级数为两级以上透平(6),所述透平(6)推动发电机(8)对外输出电力;
第七步,将所述透平(6)排出的工质导入所述回热器(4)的加热流体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5)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5)的工质出口处的温度在500K至3000K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透平(6)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透平(6)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6.一种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包括:光伏发电单元(1)、空气液化单元(2)、液化空气储罐(3)、回热器(4)、燃烧室(5)、透平(6)和发电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对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输出动力,所述空气液化单元(2)的液化空气出口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入口连通,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出口与所述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回热器(4)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室(5)连通,所述燃烧室(5)的工质出口与所述透平(6)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透平(6)对所述发电机(8)输出动力,所述透平(6)的工质出口与所述回热器(4)的加热流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5)内的工质压力在2MPa至20MPa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5)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在500K至3000K之间。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透平(6)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光伏发电稳流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空气储罐(3)的储量至少可供所述透平(6)在额定工况下工作24小时。
CN201510100830.6A 2014-03-18 2015-03-07 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48191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0830.6A CN104819111A (zh) 2014-03-18 2015-03-07 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98412 2014-03-18
CN201410099841 2014-03-18
CN201510100830.6A CN104819111A (zh) 2014-03-18 2015-03-07 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9111A true CN104819111A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29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0830.6A Pending CN104819111A (zh) 2014-03-18 2015-03-07 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191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2799A (zh) * 2019-06-03 2020-09-18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动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74A (zh) * 1995-12-11 1997-10-01 Abb·碳有限公司 发电设备
CN1184915A (zh) * 1996-12-13 1998-06-17 Abb.碳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料燃烧的方法
US20090200805A1 (en) * 2006-08-21 2009-08-13 Korea Institute Of Machinery & Materials Compressed-air-storing electricity generating system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1586879A (zh) * 2008-10-08 2009-11-25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结合的太阳能热利用的系统
CN102359437A (zh) * 2011-09-05 2012-02-22 华北电力大学 风力发电和压缩空气储能的一体化系统及集成方法
CN203159267U (zh) * 2013-03-26 2013-08-28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效储能的冷热电水多联产系统
CN103306846A (zh) * 2012-07-07 2013-09-18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流相循环发动机
CN203222497U (zh) * 2013-05-14 2013-10-0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综合利用风能和海水热能的冷热电水多联产系统
CN103438612A (zh) * 2013-08-28 2013-12-1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以稀有气体为工质的压缩气体分布式能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74A (zh) * 1995-12-11 1997-10-01 Abb·碳有限公司 发电设备
CN1184915A (zh) * 1996-12-13 1998-06-17 Abb.碳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料燃烧的方法
US20090200805A1 (en) * 2006-08-21 2009-08-13 Korea Institute Of Machinery & Materials Compressed-air-storing electricity generating system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1586879A (zh) * 2008-10-08 2009-11-25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结合的太阳能热利用的系统
CN102359437A (zh) * 2011-09-05 2012-02-22 华北电力大学 风力发电和压缩空气储能的一体化系统及集成方法
CN103306846A (zh) * 2012-07-07 2013-09-18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流相循环发动机
CN203159267U (zh) * 2013-03-26 2013-08-28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效储能的冷热电水多联产系统
CN203222497U (zh) * 2013-05-14 2013-10-0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综合利用风能和海水热能的冷热电水多联产系统
CN103438612A (zh) * 2013-08-28 2013-12-1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以稀有气体为工质的压缩气体分布式能源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沈文忠: "《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应用》", 31 October 2013 *
邓英淘: "《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跃迁》", 30 April 201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2799A (zh) * 2019-06-03 2020-09-18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024833A3 (en) A combined cycle system for gas turbines and reciprocating engines and a method for the use of air as working fluid in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s
CN204827564U (zh) 一种低温热源发电装置
CN105134318B (zh) 基于氢气‑蒸汽涡轮复合循环的储能装置
CN104912691A (zh) 内燃闭合循环碳氢燃料热动力系统
CN104832287A (zh) 速容透平发动机
Jalili et al. Energy and exergy assessment of a new heat recovery method in a cement factory
CN104791013A (zh) 低氧液氮工质发动机
CN104819111A (zh) 光伏发电稳流供能方法及系统
CN104747237A (zh) 多级变界流体机构及包括其的装置
CN106401676A (zh) 一种低温液体汽化发电方法及发电设备
CN105952591B (zh) 一种用于地热发电的爪式发动机发电装置
CN104806456A (zh) 风能稳流供能方法与系统
CN203783660U (zh) 一种卡诺-朗肯混合循环高效发电设备
CN104832288A (zh) 液氮液氧发动机
CN104948339A (zh) 容积型分置发动机
CN104806525A (zh) 变界流体机构内燃空气压缩机
RU2647013C1 (ru)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воздушно-аккумулирующей газотурбинной 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и
CN104776311A (zh) 一种气体液化物储罐及其使用方法
CN104234834A (zh) 透平发动机
CN104775911A (zh) 叶轮变界组合发动机
CN104265457A (zh) 液体氧化剂透平发动机
CN103821575A (zh) 一种可增容增益的深度调峰发电装置
CN104047809A (zh) 风能利用方法及系统
CN104791128A (zh) 高低压轴变界机构发动机
CN203717128U (zh) 一种可增大负荷调节功能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