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3320A - 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 - Google Patents
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93320A CN104793320A CN201410140543.3A CN201410140543A CN104793320A CN 104793320 A CN104793320 A CN 104793320A CN 201410140543 A CN201410140543 A CN 201410140543A CN 104793320 A CN104793320 A CN 1047933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e
- optical
- lens element
- asphe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3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包含固定光阑、成像面以及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包含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具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且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且在所有非球面光学面中,至少有两个非球面光学面具有反曲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产生的小型化光学影像镜头组。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来,随着具有取像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兴起,小型化摄影镜头的需求日渐提升,而一般摄影镜头的感光组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组件(Charge Coupled Device)或是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组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两种,且随着半导体制作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组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小型化摄影镜头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是故,对感像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在各种小型化的五透镜式固定焦距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设计中,已知技术以不同的正或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合,可增加光学影像撷取的后焦距与全长,但却易造成光学系统的全长较难缩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能够有效缩短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总长度并有效组合多组透镜以进一步提升成像的质量。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包含固定光阑、成像面以及一种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且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二透镜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且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具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固定光阑的直径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为S6H,固定光阑的直径为AD,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S6H/AD<0.1。第四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且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五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一成像面,以供被摄物成像。其中在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的所有非球面光学面中,至少有两个非球面光学面具有反曲点。
较优选地,成像面位于一影像感测组件的位置上。
较优选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满足下列关系式:0.2<AD/f1<0.8。
较优选地,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2,第三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3,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2,第三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3,满足下列关系式:Nd2>1.56,Nd3<1.56,Vd2<33,Vd3>33。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包含固定光阑、成像面以及一种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且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二透镜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且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在靠近光轴具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固定光阑的直径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为S6H,固定光阑的直径为AD,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S6H/AD<0.1。第四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且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成像面,以供被摄物成像。其中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成像面的对角线长为Dg,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满足以下关系式:0.2<AD/Dg<0.5。
较优选地,成像面位于影像感测组件的位置上。
较优选地,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2,第三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3,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2,第三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3,满足下列关系式:Nd2>1.56,Nd3<1.56,Vd2<33,Vd3>33。
较优选地,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FL,满足下列关系式:0.4<FL/Dg<0.8。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包含固定光阑、成像面以及一种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且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二透镜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且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具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固定光阑的直径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小于0.15mm。第四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且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 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五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成像面,以供被摄物成像。其中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FL,沿着光轴从固定光阑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STL,满足以下关系式:0.7<STL/FL<1.1。
较优选地,成像面位于影像感测组件的位置上。
较优选地,第一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1,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2,第一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1,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2,满足下列关系式:Nd1<1.56,Nd2>1.56,Vd1>33,Vd2<33。
较优选地,薄型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成像面的对角线长为Dg,满足下列关系式:0.4<FL/DG<0.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利用五个透镜的屈光力、凸面与凹面的组合,有效缩短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总长度,更可提升成像质量,以应用于小型的电子产品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及优势将根据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其例示性实施例而变得更显而易知,其中: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非点像差及歪曲像差的曲线图。
图1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球面像差的曲线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非点像差及歪曲像差的曲线图。
图2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球面像差的曲线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3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非点像差及歪曲像差的曲线图。
图3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球面像差的曲线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4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非点像差及歪曲像差的曲线图。
图4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球面像差的曲线图。
图5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5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非点像差及歪曲像差的曲线图。
图5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球面像差的曲线图。
图6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6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非点像差及歪曲像差的曲线图。
图6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球面像差的曲线图。
图7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7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非点像差及歪曲像差的曲线图。
图7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球面像差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于此使用,词汇“与/或”包含一或多个相关条列项目的任何或所有组合。当“至少其一”的叙述前缀于一组件列表前时,修饰整个列表组件而非修饰列表中的个别组件。
请参阅图1A,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本发明包含一种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及第五透镜150。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11为凸面且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11及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12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22为凹面且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21以及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22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31为凸面,且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31及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32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41为凹面且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42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41以及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42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51及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52则皆为非球面。
本发明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更包含一固定光阑100与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固定光阑100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110间为前置光圈。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则设置于第五透镜150与成像面170之间,此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通常为平板光学材料所制成,不影响本发明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焦距。
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更包含成像面170,其位于影像感测组件180的位置上,可将被摄物成像。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及第五透镜150包含塑料材质或玻璃材质,其非球面的方程式为:
z=ch2/[1+[1-(k+1)c2h2]0.5]+Ah4+Bh6+Ch8+Dh10+Eh12+Fh14+Gh16+Hh18+Jh20+… (1)
其中,
z为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以表面顶点作参考的位置值,
k为锥常度量,
c为曲率半径的倒数,且
A、B、C、D、E、F、G、H以及J为高阶非球面系数。
在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一透镜110至第五透镜150的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使用式(1)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 面系数如表二所示,其中固定光阑的直径为AD,第三透镜130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固定光阑的直径AD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为S6H,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成像面的对角线长为Dg,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FL,沿着光轴从固定光阑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STL,S6H=0.043mm,S6H/AD=0.026,AD/f1=0.521,AD/Dg=0.287,FL/Dg=0.582,STL/FL=0.959,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1<1.56,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2>1.56,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3<1.56,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1>33,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2<33,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3>33,而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52以及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51具有反曲点。
表一、第一实施例基本透镜数据。
表二、第一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
由表一的基本透镜数据及由第1B、1C图的像差曲线图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本实施例,在非点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请参阅图2A,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第二实施例的镜片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但其差异在于如表三所示的光学数据,其中第一透镜110至第五透镜150的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使用式(1)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四所示,其中固定光阑100的直径为AD,第三透镜130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固定光阑的直径AD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为S6H,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成像面的对角线长为Dg,第一透 镜的焦距为f1,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FL,沿着光轴从固定光阑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STL,S6H=0.049mm,S6H/AD=0.037,AD/f1=0.502,AD/Dg=0.280,FL/Dg=0.598,STL/FL=0.950,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1<1.56,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2>1.56,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3<1.56,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1>33,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2<33,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3>33,而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52以及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31具有反曲点。
表三、第二实施例基本透镜数据。
表四、第二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
由表三的基本透镜数据及由第2B、2C图的像差曲线图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本实施例,在非点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请参阅图3A,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第三实施例的镜片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似,但其差异在于如表五所示的光学数据,其中第一透镜110至第五透镜150的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使用式(1)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六所示,其中固定光阑100的直径为AD,第三透镜130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固定光阑的直径AD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为S6H,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成像面的对角线长为Dg,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FL,沿着光轴从固定光阑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STL,S6H=0.039mm,S6H/AD=0.027,AD/f1=0.53,AD/Dg=0.312,FL/Dg=0.650, STL/FL=0.966,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1<1.56,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2>1.56,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3<1.56,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1>33,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2<33,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3>33,而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52以及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51具有反曲点。
表五、第三实施例基本透镜数据。
表六、第三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
由表五的基本透镜数据及由第3B、3C图的像差曲线图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本实施例,在非点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请参阅图4A,其显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第四实施例的镜片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似,但其差异在于如表七所示的光学数据,其中第一透镜110至第五透镜150的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使用式(1)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八所示,其中固定光阑100的直径为AD,第三透镜130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固定光阑的直径AD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为S6H,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成像面的对角线长为Dg,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FL,沿着光轴从固定光阑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STL,S6H=0.011mm,S6H/AD=0.005,AD/f1=0.537,AD/Dg=0.316,FL/Dg=0.665,STL/FL=0.969,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1<1.56,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2>1.56,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 的折射率Nd3<1.56,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1>33,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2<33,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3>33,而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52以及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51具有反曲点。
表七、第四实施例基本透镜数据。
表八、第四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
由表七的基本透镜数据及由第4B、4C图的像差曲线图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本实施例,在非点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请参阅图5A,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第五实施例的镜片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似,但其第一差异在于此实施例的固定光阑100设置于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间为中置光圈,第二差异在于如表九所示的光学数据,其中第一透镜110至第五透镜150的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使用式(1)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十所示,其中固定光阑100的直径为AD,第三透镜130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固定光阑的直径AD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为S6H,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成像面的对角线长为Dg,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FL,沿着光轴从固定光阑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STL,S6H=0.057mm,S6H/AD=0.041,AD/f1=0.624,AD/Dg=0.291,FL/Dg=0.654,STL/FL=0.846,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1<1.56,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2>1.56,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3<1.56,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1>33,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2<33,第 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3>33,而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52以及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51具有反曲点。
表九、第五实施例基本透镜数据。
表十、第五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
由表九的基本透镜数据及由第5B、5C图的像差曲线图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本实施例,在非点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请参阅图6A,其显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第六实施例的镜片结构与第四实施例相似,其差异在于如表十一所示的光学数据,其中第一透镜110至第五透镜150的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使用式(1)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十二所示,其中固定光阑100的直径为AD,第三透镜130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固定光阑的直径AD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为S6H,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成像面的对角线长为Dg,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FL,沿着光轴从固定光阑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STL,S6H=0.092mm,S6H/AD=0.054,AD/f1=0.630,AD/Dg=0.258,FL/Dg=0.518,STL/FL=0.932,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1<1.56,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2>1.56,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3<1.56,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1>33,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2<33,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3>33,而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52以及第三透镜 的物侧光学面131具有反曲点。
表十一、第六实施例基本透镜数据。
表十二、第六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
由表十一的基本透镜数据及由第6B、6C图的像差曲线图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本实施例,在非点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请参阅图7A,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第七实施例的镜片结构与第五实施例相似,其差异在于如表十三所示的光学数据,其中第一透镜110至第五透镜150的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使用式(1)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十四所示,其中固定光阑100的直径为AD,第三透镜130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固定光阑的直径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为S6H,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成像面的对角线长为Dg,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FL,沿着光轴从固定光阑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STL,S6H=0.011mm,S6H/AD=0.009,AD/f1=0.442,AD/Dg=0.264,FL/Dg=0.660,STL/FL=0.812,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1<1.56,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2>1.56,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Nd3<1.56,第一透镜11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1>33,第二透镜12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2<33,第三透镜130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Vd3>33,而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152以及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151具有反曲点。
表十三、第七实施例基本透镜数据。
表十四、第七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
由表十三的基本透镜数据及由第7B、7C图的像差曲线图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的本实施例,在非点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其例示性实施例而特别地显示及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于不脱离本发明保护范围及其等效物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下可对其进行形式与细节上的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AD 固定光阑的直径
f1 第一透镜的焦距
FL 沿着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
Dg 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成像面的对角线长
STL 沿着光轴从固定光阑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
111 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
112 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
121 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
122 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
131 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
132 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
141 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
142 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
151 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
152 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
100 固定光阑
160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
170 成像面
180 影像感测组件
110 第一透镜
120 第二透镜
130 第三透镜
140 第四透镜
150 第五透镜 。
Claims (12)
1.一种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包含:
固定光阑;
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且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且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
在靠近光轴具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所述固定光阑的直径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为S6H,所述固定光阑的直径为AD,所述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S6H/AD<0.1;
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且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以及
成像面,以供被摄物成像;
其中在所述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的所有非球面光学面中,至少有两个非球面光学面具有反曲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中所述成像面位于影像感测组件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满足下列关系式:
0.2<AD/f1<0.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2,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3,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2,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3,满足下列关系式:
Nd2>1.56,
Nd3<1.56,
Vd2<33,
Vd3>33。
5.一种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包含:
固定光阑;
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且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且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
在靠近光轴具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所述固定光阑的直径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为S6H,所述固定光阑的直径为AD,所述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S6H/AD<0.1;
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且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以及
成像面,以供被摄物成像;
其中所述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所述成像面的对角线长为Dg,所述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所述系满足以下关系式:0.2<AD/Dg<0.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中所述成像面位于影像感测组件的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2,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3,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2,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3,满足下列关系式:
Nd2>1.56,
Nd3<1.56,
Vd2<33,
Vd3>33。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中沿着光轴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FL,满足下列关系式:0.4<FL/Dg<0.8。
9.一种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包含:
固定光阑;
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且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且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
在靠近光轴具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在靠近像侧光学面、以光轴为中心且小于所述固定光阑的直径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小于0.15mm;
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且在靠近光轴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以及
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在靠近光轴的物侧光学面及像侧光学面皆为非球面;以及
成像面,以供被摄物成像;
其中沿着光轴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FL,沿着光轴从所述固定光阑到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距离为STL,满足以下关系式:0.7<STL/FL<1.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中所述成像面位于影像感测组件的位置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2,所述第一透镜在光谱587.6nm的折射率为Nd1,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2,所述第一透镜在光谱587.6nm的色散系数为Vd1,满足下列关系式:
Nd2>1.56,
Nd1<1.56,
Vd2<33,
Vd1>33。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其中所述五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最大使用视角成像在所述成像面的对角线长为Dg,满足下列关系式:0.4<FL/Dg<0.8。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01819A TWI480573B (zh) | 2014-01-17 | 2014-01-17 | 薄型五片式成像鏡頭組 |
TW103101819 | 2014-01-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93320A true CN104793320A (zh) | 2015-07-22 |
Family
ID=52146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40543.3A Pending CN104793320A (zh) | 2014-01-17 | 2014-04-09 | 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205072A1 (zh) |
EP (1) | EP2896982A3 (zh) |
CN (1) | CN104793320A (zh) |
TW (1) | TWI48057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80972A (zh) * | 2016-12-22 | 2017-05-17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高解析成像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772954A (zh) * | 2017-03-21 | 2017-05-31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非球面的高像素超薄手机用的摄像头 |
CN106918895A (zh) * | 2017-03-21 | 2017-07-04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高清成像镜头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81261B2 (ja) | 2014-04-10 | 2018-08-29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TWI596372B (zh) * | 2016-02-16 | 2017-08-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TWI596373B (zh) * | 2016-02-16 | 2017-08-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二) |
TWI598629B (zh) | 2016-02-16 | 2017-09-1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四) |
TWI598628B (zh) * | 2016-02-16 | 2017-09-1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三)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102690A (en) * | 2009-07-14 | 2011-01-1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lens system |
CN202102168U (zh) * | 2011-04-13 | 2012-01-04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影像透镜组 |
US20130002920A1 (en) * | 2011-06-30 | 2013-01-03 |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Inc. | Image Pickup Lens |
TW201316029A (zh) * | 2012-12-25 | 2013-04-1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影像擷取光學鏡片組 |
CN103109222A (zh) * | 2010-06-04 | 2013-05-15 | 索尼公司 | 摄像镜头和摄像装置 |
CN203299444U (zh) * | 2013-04-22 | 2013-11-20 |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广角五片式成像镜头组 |
CN103460109A (zh) * | 2011-03-25 | 2013-12-18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摄像光学系统、摄像装置以及数字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088504A (ja) * | 2011-10-14 | 2013-05-13 | Olympus Corp |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
TWI438478B (zh) * | 2012-02-08 | 2014-05-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取像光學鏡片系統 |
TWI439753B (zh) * | 2012-03-03 | 2014-06-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 |
US20150338608A1 (en) * | 2012-09-18 | 2015-11-26 | Sony Corporation |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unit |
TWI516796B (zh) * | 2013-11-13 | 2016-01-11 | 光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光學鏡頭組 |
-
2014
- 2014-01-17 TW TW103101819A patent/TWI480573B/zh active
- 2014-04-09 CN CN201410140543.3A patent/CN104793320A/zh active Pending
- 2014-11-19 US US14/547,807 patent/US2015020507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4-12-29 EP EP14200383.9A patent/EP2896982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102690A (en) * | 2009-07-14 | 2011-01-1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lens system |
CN103109222A (zh) * | 2010-06-04 | 2013-05-15 | 索尼公司 | 摄像镜头和摄像装置 |
CN103460109A (zh) * | 2011-03-25 | 2013-12-18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摄像光学系统、摄像装置以及数字设备 |
CN202102168U (zh) * | 2011-04-13 | 2012-01-04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影像透镜组 |
CN102736222A (zh) * | 2011-04-13 | 2012-10-17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影像透镜组 |
US20130002920A1 (en) * | 2011-06-30 | 2013-01-03 |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Inc. | Image Pickup Lens |
TW201316029A (zh) * | 2012-12-25 | 2013-04-1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影像擷取光學鏡片組 |
CN203299444U (zh) * | 2013-04-22 | 2013-11-20 |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广角五片式成像镜头组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80972A (zh) * | 2016-12-22 | 2017-05-17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高解析成像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772954A (zh) * | 2017-03-21 | 2017-05-31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非球面的高像素超薄手机用的摄像头 |
CN106918895A (zh) * | 2017-03-21 | 2017-07-04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高清成像镜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896982A2 (en) | 2015-07-22 |
TW201530182A (zh) | 2015-08-01 |
EP2896982A3 (en) | 2015-07-29 |
US20150205072A1 (en) | 2015-07-23 |
TWI480573B (zh) | 2015-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19810B (zh) | 廣視角光學鏡頭 | |
TWI460465B (zh) | 光學影像鏡頭系統組 | |
TWI438475B (zh) | 光學影像拾取鏡組 | |
TWI432772B (zh) | 光學影像擷取透鏡組 | |
TWI457594B (zh) | 影像鏡頭 | |
TWI422899B (zh) | 光學影像鏡片組 | |
TWI437311B (zh) | 影像拾取鏡組 | |
TWI436089B (zh) | 影像拾取光學透鏡組 | |
CN104914559B (zh) | 五片式成像镜头组 | |
TWI475248B (zh) | 影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 |
TWI431355B (zh) | 光學影像鏡頭 | |
TWI434063B (zh) | 光學影像擷取鏡組 | |
TWI459026B (zh) | 結像系統鏡片組 | |
TWI436126B (zh) | 影像拾取光學鏡組 | |
TWI452334B (zh) | 光學影像拾取系統鏡組 | |
TWI440921B (zh) | 光學影像系統 | |
CN104793320A (zh) | 薄型五片式成像镜头组 | |
TW201305596A (zh) | 光學攝像系統組 | |
TW201432298A (zh) | 成像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 |
TW201310056A (zh) |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 | |
CN102486571A (zh) | 摄像用光学镜头组 | |
TW201312152A (zh) | 拾像光學透鏡組 | |
TWI524087B (zh) | 光學成像鏡頭 | |
TWI541540B (zh) | 攝影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 |
CN104516089A (zh) | 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及光学影像撷取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