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4426952A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6952A
CN104426952A CN201310381942.4A CN201310381942A CN104426952A CN 104426952 A CN104426952 A CN 104426952A CN 201310381942 A CN201310381942 A CN 201310381942A CN 104426952 A CN104426952 A CN 104426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loud server
migrated
server
target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19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大年
张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819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69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6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69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3Data redirection of data network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中间服务器根据用户发送的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和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源云服务器获取待迁移数据,根据用户发送的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获取到的待迁移数据上传到目标云服务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迁移过程中长时间大量占用用户的带宽资源,影响用户获取或提供其他网络服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云计算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基于现有的云服务器,即可实现在云端为用户(包括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保存数据,越来越多的用户也愿意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进行保存,以节约存储成本。
然而,用户上传到一个服务提供商的云服务器中的数据只能在该服务提供商的云服务器集群中进行迁移,而不能直接迁移到其他服务提供商的云服务器中。因此,当用户要将一个服务提供商的云服务器中的数据迁移到另一个服务提供商的云服务器中时,只能先将待迁移数据从其当前所在的云服务器中下载下来,再将下载的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要迁移的云服务器中。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一个用户所拥有的带宽资源是有限的,用户上传到云服务器中的数据量往往较大,现有数据迁移方法势必会使用户拥有的带宽资源被长时间大量占用,影响用户获取或提供其他网络服务,尤其是对企业用户,企业用户所拥有的带宽资源被长时间大量占用会直接影响其提供的网络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迁移过程中长时间大量占用用户的带宽资源,影响其获取或提供其他网络服务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根据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所述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具体包括:
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选择用于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的第一存储地址;
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回复数据迁移应答,所述数据迁移应答中包括所述第一存储地址,以使所述用户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迁移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并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所述源云服务器删除;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身份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之后,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为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权限,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所述权限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操作所述待迁移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源云服务器上为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的权限,复制所述待迁移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迁移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所述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
上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所述获取模块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传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选择用于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的第一存储地址,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回复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回复数据迁移应答,所述数据迁移应答中包括所述第一存储地址,以使所述用户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迁移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并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所述源云服务器删除,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
结合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身份标识;
所述设备还包括:
权限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上传模块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之后,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为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权限,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所述权限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操作所述待迁移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源云服务器上位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的权限,复制所述待迁移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迁移系统,包括用户设备、中间服务器、源云服务器和目标云服务器,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向所述中间服务器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所述中间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根据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所述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根据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
所述源云服务器,用于向所述中间服务器提供所述待迁移数据;
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中间服务器上传的待迁移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中间服务器根据用户发送的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和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源云服务器获取待迁移数据,根据用户发送的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获取到的待迁移数据上传到目标云服务器。通过上述方法,用户在进行数据迁移时不会占用该用户自身拥有的带宽资源,从而不会影响用户获取或提供其他网络服务,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可有效提高企业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避免用户在数据迁移时自身的带宽资源被长时间大量占用,本发明实施例引入中间服务器,由中间服务器从待迁移数据当前所在的源云服务器中获取待迁移数据,并将待迁移数据上传到要迁移到的目标云服务器,从而不会影响用户获取或提供其他网络服务。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
S101:中间服务器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服务器可以提供在两个服务提供商之间迁移数据的服务。当用户要将一个服务提供商的云服务器中的数据迁移到另一个服务提供商的云服务器中时,首先确定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并确定待迁移数据当前所在的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即,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再确定要将该待迁移数据迁移到的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即,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本发明中的用户可以是个人用户,或企业用户等。然后用户向中间服务器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由中间服务器进行数据迁移。用户设备确定了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后,则向该中间服务器发送包含上述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的数据迁移请求。所述中间服务器可以是第三方设备,可以提供数据迁移服务。
S102:中间服务器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源云服务器获取待迁移数据。
中间服务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之后,根据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可定位待迁移数据当前所在的源云服务器,再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从源云服务器中获取待迁移数据。
S103:中间服务器根据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从源云服务器获取的待迁移数据上传到目标云服务器。
中间服务器获取到待迁移数据后,则可根据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定位该待迁移数据所要迁移到的目标云服务器,将获取到的待迁移数据上传到目标云服务器中存储。
具体的,中间服务器在向目标云服务器上传待迁移数据时,可在目标云服务器中选择用于存储待迁移数据的第一存储地址,再将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中间服务器将待迁移数据上传到目标云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中间服务器向用户回复数据迁移应答,所述数据迁移应答中包括所述第一存储地址。这样,用户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在目标云服务器上定位存储的该待迁移数据。由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可能并非目标云服务器分配给所述用户的存储空间,而可能是公用存储空间,也可能是临时存储空间,因此,所述用户可以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迁移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其中,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是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进一步可选地,用户可以删除源云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待迁移数据。
其中,用户所使用的设备与中间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基于现有的WebService、Soap等引用层协议,也可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HTTP)或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中间服务器与源云服务器和目标云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可以基于现有的WebService协议或表述性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EST)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
上述方法由中间服务器从源云服务器中获取待迁移数据,并由中间服务器将待迁移数据上传到目标云服务器中存储,从而用户在进行数据迁移时不会占用该用户自身拥有的带宽资源,因此不会影响用户获取或提供其他网络服务,尤其对于企业用户而言,企业用户不必占用自身拥有的带宽资源下载和上传待迁移数据,因此可有效提高用户的带宽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进一步的,用户向中间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中还可以包括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身份标识;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获取的待迁移数据上传到目标云服务器之后,中间服务器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为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权限,使用户可以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所述权限对目标云服务器中存储的待迁移数据进行操作,例如,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迁移到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可见,用户只要将其在目标云服务器上的身份标识发送给中间服务器即可,而无需发送用户的认证信息,例如密码,从而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实际应用中,用户上传到云服务器中的数据一般都会禁止其他用户获取或访问,因此,用户可以在向中间服务器发送数据迁移请求之前,向源云服务器发送权限信息,用以在源云服务器上设置中间服务器操作待迁移数据的权限,例如读取、复制等。具体的,用户在向中间服务器发送数据迁移请求之前,可针对待迁移数据,向源云服务器发送权限设置信息,该权限设置信息用于允许中间服务器从源云服务器中获取待迁移数据。源云服务器接收到该权限信息后,则允许中间服务器获取待迁移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服务器从源云服务器中获取待迁移数据具体包括:根据用户在所述源云服务器上为待迁移数据设置的权限,复制所述待迁移数据。具体来说,中间服务器收到用户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之后,根据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和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向源云服务器请求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求,源云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源云服务器上设置的针对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权限,判断所述中间服务器是否有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权限;当判定所述中间服务器有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权限时,允许所述中间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
最后,当中间服务器将待迁移数据上传到目标云服务器,并将目标云服务器中用于存储待迁移数据的第一存储地址返回给用户后,用户可以向源云服务器发送解除权限信息,取消中间服务器在源云服务器上操作待迁移数据的权限,例如读取、复制等,以禁止中间服务器从源云服务器中获取待迁移数据。
可见,对于中间服务器而言,其只在对待迁移数据进行迁移的过程中被允许从源云服务器中获取待迁移数据,一旦完成了数据迁移,又将被禁止从源云服务器中获取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在数据迁移过程结束后,如果用户不需要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保存在源云服务器中,则可以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源云服务器中删除。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的信息交互示意图,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S201:用户设备确定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用户设备在目标云服务器上的身份标识。
S202:用户设备针对待迁移数据,向源云服务器发送权限设置信息。
其中,权限设置信息用于允许中间服务器从源云服务器中获取待迁移数据。
S203:用户设备向中间服务器发送数据迁移请求,该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用户设备在目标云服务器上的身份标识。
S204:中间服务器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源云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
S205:中间服务器在目标云服务器的存储地址中选择用于存储待迁移数据的第一存储地址,并将待迁移数据上传到目标云服务器中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上存储。
S206:中间服务器在目标云服务器上为待迁移数据设置数据迁移请求中的身份标识对应的权限。
其中,中间服务器设置的该权限允许用户设备在目标云服务器中操作待迁移数据。
S207:中间服务器向用户设备返回数据迁移应答,该数据迁移应答中包括第一存储地址。
S208: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存储地址,将待迁移数据从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迁移到目标云服务器的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其中,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是用户在目标云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
S209:用户设备向源云服务器发送解除权限信息,取消中间服务器在源云服务器上操作待迁移数据的权限。
S210:用户设备删除源云服务器中存储的待迁移数据。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迁移设备,如图3所示。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设备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本发明图1或图2所示的数据迁移方法;所述数据迁移设备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获取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301接收到的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所述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
上传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301接收到的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所述获取模块302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
所述上传模块303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选择用于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的第一存储地址,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所述设备还包括:
回复模块304,用于向所述用户回复数据迁移应答,所述数据迁移应答中包括所述第一存储地址,以使所述用户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迁移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
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身份标识;
所述设备还包括:
权限设置模块305,用于在所述上传模块303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之后,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为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权限,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所述权限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操作所述待迁移数据。
所述获取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源云服务器上位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的权限,复制所述待迁移数据。
具体的上述数据迁移设备可以为中间服务器。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通信接口403和总线404。处理器401、存储器402、通信接口403通过总线404相互连接。
总线4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402,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40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401执行存储器402所存放的程序,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根据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所述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
其中,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具体包括:
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选择用于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的第一存储地址;
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进一步的,在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回复数据迁移应答,所述数据迁移应答中包括所述第一存储地址,以使所述用户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迁移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身份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之后,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为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权限,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所述权限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操作所述待迁移数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用户设备501、如本发明图3或图4所示的中间服务器502、源云服务器503和目标云服务器504,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501,用于向所述中间服务器502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503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504的服务器标识;
所述中间服务器502,用于接收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根据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所述源云服务器503的服务器标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503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根据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目标云服务器504的服务器标识,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503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504;
所述源云服务器503,用于向所述中间服务器502提供所述待迁移数据;
所述目标云服务器504,用于接收所述中间服务器502上传的待迁移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501还用于,在所述中间服务器502从所述源云服务器503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之前,针对待迁移数据,向源云服务器503发送权限设置信息,该权限设置信息用于允许中间服务器502从源云服务器503中获取待迁移数据。
所述中间服务器502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504中,选择用于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的第一存储地址;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所述中间服务器502还用于,在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503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504之后,向所述用户设备501回复数据迁移应答,所述数据迁移应答中包括所述第一存储地址;
用户设备501还用于,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迁移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504的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为所述用户设备501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504上的存储空间;向源云服务器503发送解除权限信息,取消中间服务器502在源云服务器503上操作待迁移数据的权限;删除源云服务器503中存储的待迁移数据。
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501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504上的身份标识;
所述中间服务器502还用于,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504之后,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504上为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权限,以使所述用户设备501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所述权限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504中操作所述待迁移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中间服务器根据用户发送的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和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源云服务器获取待迁移数据,根据用户发送的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获取到的待迁移数据上传到目标云服务器。通过上述方法,用户在进行数据迁移时不会占用该用户自身拥有的带宽资源,从而不会影响用户获取或提供其他网络服务,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可有效提高企业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质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设备。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设备的制造品,该指令设备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根据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所述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具体包括:
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选择用于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的第一存储地址;
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回复数据迁移应答,所述数据迁移应答中包括所述第一存储地址,以使所述用户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迁移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身份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之后,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为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权限,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所述权限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操作所述待迁移数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源云服务器上为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的权限,复制所述待迁移数据。
6.一种数据迁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所述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
上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所述获取模块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选择用于存储所述待迁移数据的第一存储地址,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回复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回复数据迁移应答,所述数据迁移应答中包括所述第一存储地址,以使所述用户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迁移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的身份标识;
所述设备还包括:
权限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上传模块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之后,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为所述待迁移数据设置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权限,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所述权限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中操作所述待迁移数据。
10.一种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设备、中间服务器、源云服务器和目标云服务器,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向所述中间服务器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包括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以及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
所述中间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根据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所述源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根据所述数据迁移请求中的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将从所述源云服务器获取的所述待迁移数据上传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
所述源云服务器,用于向所述中间服务器提供所述待迁移数据;
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中间服务器上传的待迁移数据。
CN201310381942.4A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044269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1942.4A CN104426952A (zh)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1942.4A CN104426952A (zh)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6952A true CN104426952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4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1942.4A Pending CN104426952A (zh)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6952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4474A (zh) * 2015-12-07 2016-03-16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
CN105872053A (zh) * 2016-03-30 2016-08-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06484506A (zh) * 2016-09-14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搬家中文件存储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953893A (zh) * 2017-02-15 2017-07-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云存储系统间的数据迁移
CN107332904A (zh) * 2017-06-29 2017-11-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28102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间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933287A (zh) * 2019-03-05 2019-06-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377225A (zh) * 2019-05-23 2019-10-25 杨展鹏 一种支持外包数据安全转移与可验证删除的方法
CN110971647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大数据系统的节点迁移方法
CN114281246A (zh) * 2021-11-26 2022-04-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管理平台的云硬盘在线迁移方法、装置、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2509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Peter Chacko A distributed virtual storage cloud architecture and a method thereof
CN202663444U (zh) * 2012-06-29 2013-01-0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云安全数据迁移模型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2509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Peter Chacko A distributed virtual storage cloud architecture and a method thereof
CN202663444U (zh) * 2012-06-29 2013-01-0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云安全数据迁移模型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UGENG: "《数据被某个云存储绑架?BackupBox帮你的数据在云存储之间自由搬家》", 《36KR.COM/P/121780.HTML》 *
彦飞: "《Backup Box:在不同云存储服务间迁移数据》", 《新浪科技》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4474A (zh) * 2015-12-07 2016-03-16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
CN105872053A (zh) * 2016-03-30 2016-08-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06484506B (zh) * 2016-09-14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搬家中文件存储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484506A (zh) * 2016-09-14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搬家中文件存储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953893A (zh) * 2017-02-15 2017-07-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云存储系统间的数据迁移
CN107332904A (zh) * 2017-06-29 2017-11-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28102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间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228102B (zh) * 2017-12-29 2021-07-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间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971647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大数据系统的节点迁移方法
CN110971647B (zh) * 2018-09-30 2023-12-05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大数据系统的节点迁移方法
CN109933287A (zh) * 2019-03-05 2019-06-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377225A (zh) * 2019-05-23 2019-10-25 杨展鹏 一种支持外包数据安全转移与可验证删除的方法
CN110377225B (zh) * 2019-05-23 2023-04-28 杨展鹏 一种支持外包数据安全转移与可验证删除的方法
CN114281246A (zh) * 2021-11-26 2022-04-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管理平台的云硬盘在线迁移方法、装置、设备
CN114281246B (zh) * 2021-11-26 2023-08-2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管理平台的云硬盘在线迁移方法、装置、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6952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606881B2 (en) Sharing container images between mulitple hosts through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US10515058B2 (en) Unified file and object data storage
US2021007296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rolling-updating in a container orchestrator system
CN103491143A (zh)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装置
US20230142108A1 (en) Coordinating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among microservices
US9848064B2 (en)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amed, definable, serialized tokens
US12074918B2 (en) Network-based Media Processing (NBMP) workflow management through 5G Framework for Live Uplink Streaming (FLUS) control
US10728193B2 (en) Receiving and sharing files in a group messaging environment
CN110764930B (zh) 基于消息模式的请求或应答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931640B2 (en) Tunneling network traffic using object storage
US97543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 sharing functions
US10231269B2 (en) Dynamic generation of geographically bound manet IDs
EP4000239B1 (en)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framework for live uplink streaming (flus) sink capabilities determination
CN116566656A (zh) 资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Thilakarathna et al. MobiTribe: Enabling device centric social networking on smart mobile devices
US11638262B2 (en) Extended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framework for live uplink streaming (FLUS) sink capabilities description
CN113722084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873052B (zh) Kubernetes集群的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969062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088884A (zh) 基于分布式云网络的控制代码执行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8740934A (zh) 实现内网应用访问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