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8192A - 电梯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18192A CN104418192A CN201410250098.6A CN201410250098A CN104418192A CN 104418192 A CN104418192 A CN 104418192A CN 201410250098 A CN201410250098 A CN 201410250098A CN 104418192 A CN104418192 A CN 1044181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elevator
- electric power
- charge rate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7—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permit passengers to leave an elevator car in case of failure, e.g. moving the car to a reference floor or unlocking the door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控制装置。能够提供能防止停电时的电梯的紧急停止的电梯控制装置。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在停电时从电池被供给电力的电梯控制装置,该电池在通常运转时利用来自电源的电力被充电,在停电时利用再生电力被充电。电梯控制装置具备:判定部,在停电时,判定电池的充电率是否为第一上限值以上;运转控制部,在判定为电池的充电率为第一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使再生运转时的电梯的运转速度降低成低于额定速度来进行运转。
Description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187269(申请日:2013年9月10日)为基础,享有该申请的优先权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在电梯中,在电动机的旋转轴上卷绕的绳索的两端悬挂有轿厢及配重,通过该电动机的旋转,经由绳索而使轿厢与配重向相反方向以吊桶式进行升降动作。另外,电动机的驱动控制等通过在设有电梯的大楼的机械室等中设置的电梯控制装置来进行。
从商业电源(三相交流电源)向电梯控制装置供给所需的电力,从而该电梯控制装置动作。然而,在停电时,来自商业电源的电力供给停止。因而,为了在停电时继续电梯的运转,需要有即使停电时也向电梯控制装置供给电力的结构。
于是,在近年的电梯中配设有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能够在能够从商业电源供给电力的通常运转时利用从该商业电源供给的电力来对电池进行充电。通过在停电时使该蓄电装置运转,即使在该停电时也能够对电梯控制装置从该蓄电装置(电池)供给电力,所以能够继续电梯的运转。
此外,在这样的蓄电装置中,还能够利用电梯在停电中的再生运转时产生的再生电力(能量)来对电池进行充电。另外,所谓再生运转是指电动机成为发电机来进行发电那样的运转。此外,再生电力是在再生运转时电动机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而产生的电力。
在由上述那样的电梯控制装置及蓄电装置构成的电梯系统中,例如假定为了能够使停电时的长时间的连续运转而将电池的充电率在通常运转时设为100%(附近)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停电、刚停电后电梯的运转中连续地产生了再生运转时,有可能由于该再生运转产生的再生电力而导致电池的充电率超过充电极限(100%)。
在这样电池的充电率超过了充电极限的情况下,不能将由再生运转产生的再生电力对电池进行充电。因而,在蓄电装置中,用于使再生电力的产生停止(即,使上述的电动机的驱动停止)的保护进行动作,结果产生虽然是在电梯的运转中但电梯紧急停止的事态。这样的电梯的紧急停止成为乘客被困在电梯(轿厢)内等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需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停电时的电梯紧急停止的电梯控制装置。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在停电时被从电池供给电力的电梯控制装置,该电池在通常运转时利用来自电源的电力被充电,在停电时利用由上述电梯的再生运转而产生的再生电力被充电。该电梯控制装置具备:判定部,在停电时,判定上述电池的充电率是否为第一上限值以上;运转控制部,在判定为上述电池的充电率为上述第一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使上述再生运转时的上述电梯的运转速度降低成低于额定速度来进行运转,以便抑制上述再生电力的产生。
根据上述构成的电梯控制装置,能够防止停电时的电梯的紧急停止。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包含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而示出功能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常运转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停电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常运转时及停电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的推移的图。
图5是表示作为包含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而示出功能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停电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常运转时及停电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的推移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使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停止及再次开始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作为包含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而示出功能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电梯系统包含蓄电装置10及电梯控制装置20。
蓄电装置10包含电池(蓄电池)11、充电率检测部12、控制部13及充放电部14。
蓄电装置10被从例如作为三相交流电源的商业电源1供给所需的电力(三相交流电力)。此外,商业电源1还对电梯控制装置20也供给所需的电力。另外,蓄电装置10构成为了管理在例如大楼中设置的各种设备(电梯、照明及空调等)而使用的系统(大楼管理系统)。根据该大楼管理系统,来自商业电源1的电力还对电梯控制装置20以外的各种设备(负载)进行供给。
电池11在电梯的通常运转时,例如利用从商业电源1供给的电力(购电)被充电。这样充入电池11的电力例如在停电时被供给至电梯控制装置20等。
充电率检测部12是具有检测电池11的充电率的功能的功能部。另外,所谓电池11的充电率是指该电池11被充电的当前的电力量相对于该电池11可充电的电力量的比例(%)。
控制部13是用于控制蓄电装置10整体的功能部。充放电部14具有在控制部13基于由充电率检测部12检测到的电池11的充电率而进行的控制下切换电池11的充放电的功能。
电梯控制装置20包含驱动部21、电动机(M)22及控制部23。
驱动部21通过将规定的驱动电力向电动机22供给来驱动电动机22。具体地说,驱动部21由未图示的转换器装置、平滑电容器及逆变器装置等来实现。
转换器装置与商业电源1连接。转换器装置由二极管构成,将从商业电源1供给的三相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
平滑电容器对转换器装置中变换后的直流电力所包含的脉动量(ripple)进行平滑化。
逆变器装置由二极管及开关元件(例如晶体管)构成,通过PWM(PulseWidth Modulation)控制将由平滑电容器平滑化后的直流电力变换为可变电压可变频率的交流电力后向电动机22供给。
另外,在由驱动部21驱动的电动机22的旋转轴上安装有绳轮31,在该绳轮31上卷绕的绳索32的两端悬挂有轿厢33和配重34。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使电动机22驱动(旋转),能够经由绳索32使轿厢33及配重34在升降路径内以吊桶式进行升降动作。
控制部23是进行电梯的运转控制的功能部。另外,控制部23包含判定部23a及运转控制部23b。
判定部23a判定由充电率检测部12检测到的停电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是否为预先规定的值(上限值)以上。运转控制部23b进行基于判定部23a的判定结果使电梯的运转速度变化的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中,在电动机22成为发电机进行发电那样的运转(以下记作再生运转)时,由于该发电而产生电力(以下记作再生电力)。
另外,在能够从商业电源1供给电力的通常运转时,再生电力被放电到例如电力供给线,被利用于上述的向各种设备的电力供给。另一方面,在来自商业电源1的电力供给停止的停电时,利用再生电力对电池11进行充电。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蓄电装置10及电梯控制装置2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对通常运转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及停电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通常运转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此,设为利用从商业电源1供给的电力对电池11进行充电的情况。
在此,蓄电装置10所包含的充电率检测部12检测电池11的充电率(步骤S1)。该电池11的充电率通过测定例如电池11的电压值等而被检测。另外,该步骤S1的处理在通常运转时被定期地执行。
接下来,控制部13判定由充电检测部12检测到的电池11的充电率是否为上限值(第二上限值)以上(步骤S2)。该上限值被预先设定为即使例如在利用由停电时的电梯的再生运转而产生的再生电力来对电池11进行了充电的情况下,该电池11的充电率也不会超过充电极限(即,电池11的充电率不超过100%)程度的值。具体地说,设为上限值为例如70-90%的范围内的值。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步骤S2中使用的上限值称作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
在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为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为是),控制部13通过控制充放电部14,使利用从商业电源1供给的电力而进行的电池11的充电停止(步骤S3)。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不是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为否),步骤S3的处理不被执行。
通过执行这样的处理,能够使通常运转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为例如80%(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以下,能够抑制电池11被充电到充电极限(100%)。
另外,在由于在通常运转时的向各种设备的电源供给中利用电池11的电力而使该电池11的充电率低于了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的情况下,再次进行利用从商业电源1供给的电力而进行的电池11的充电,执行上述的图2所示的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3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停电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进行说明。
另外,在停电时,来自商业电源1的电力供给停止,因此,电梯的动力运转所需要的电力被从电池11供给。另一方面,由停电时的电梯的再生运转产生的再生电力从电梯控制装置20(所包含的电动机22)返回蓄电装置10而被利用于电池11的充电。
即,在停电时的电梯的动力运转时,电池11被设为放电状态,在停电时的电梯的再生运转时,电池11被设为充电状态。另外,该电池11的充放电的切换是基于控制部13的控制由充放电部14来进行的。
此外,根据上述的大楼管理系统,在停电时,该大楼管理系统所管理的各种设备当中仅例如电梯及照明等必要最低限度的设备(负载)被从蓄电装置10(电池11)供给电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中,即使在停电时也使电梯以额定速度(即,与通常运转时同样的速度)进行运转。
在此,蓄电装置10所包含的充电率检测部12检测电池11的充电率(步骤S11)。这样由充电率检测部12检测到的电池11的充电率(信号)被传送给电梯控制装置20所包含的控制部23。另外,该步骤S11的处理在停电时被定期地执行。
控制部23所包含的判定部23a判定从充电率检测部12传送来的电池11的充电率是否为上限值(第一上限值)以上(步骤S12)。另外,步骤S12中的上限值(以下记作停电时的上限值)是比上述的图2所示的步骤S2中的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高的值,例如为90-99%的范围内的值。
在此,上述的由电梯的再生运转产生的再生电力量依赖于电梯(轿厢33)的运转速度。即,在再生运转时的电梯的运转速度为高速的情况下,再生电力量变多。另一方面,在再生运转时的电梯的运转速度为低速的情况下,再生电力量变少。
因此,在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为停电时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2为是),控制部23所包含的运转控制部23b进行使再生运转时的电梯的运转速度低于额定速度来进行运转的控制,以抑制再生电力的产生。由此,开始电梯的低速运转(步骤S13)。
另外,由电梯的再生运转产生的再生电力如上述那样返回蓄电装置10一侧。若这样再生电力返回蓄电装置10则利用该再生电力进行电池11的充电,但是,该再生电力除了被利用于电池11的充电以外,还能够被利用于使该蓄电装置10所包含的各部动作。即,在再生电力的量较少的情况下,由于该再生电力被利用于电池11的充电以外而成为即使产生了该再生电力而电池11也不被充电。
因此,在电池11的充电率为停电时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运转控制部23b使运转速度降低成仅产生该电池11不被充电(不影响电池11的充电)量的再生电力的程度来进行运转。例如,该情况下的电梯的运转速度为额定速度(通常运转时的运转速度)的1/10程度。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不是停电时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2为否),步骤S13的处理不被执行。
通过执行这样的处理,在停电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为例如95%(停电时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通过降低运转速度,能够抑制再生电力的产生的同时使运转继续。
另外,根据上述的处理,即使是再生运转时通过将运转速度设为低速而使电池11的充电率不会上升,并且,停电时电梯的动力运转所需要的电力被从电池11供给。该情况下,电池11的充电率随着电梯的运转而逐渐降低下去。因此,在电梯的低速运转开始之后,存在如上述那样定期地检测到的电池11的充电率比上述的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例如,80%)低的情况。该情况下,为了能够利用再生电力进行电池11的充电,将再生运转设为额定速度的运转。据此,在电池11的充电率降低了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由再生运转产生的再生电力对电池11进行充电。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停电时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为停电时的上限值(例如,95%)以上的情况下,使电梯的运转速度降低成低于额定速度来进行运转,以抑制再生电力的产生。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避免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充电极限(即,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100%),能够防止停电时的电梯的紧急停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通常运转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利用来自商业电源1的电力被充电的电池11的充电率)设为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例如80%)以下。由此,能够在电池11的充电率达到充电极限之前留有余地。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刚停电后的电梯的运转中连续地产生了再生运转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充电极限。
具体地说,根据本实施方式,通常运转时及停电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如图4所示那样推移,因此,能够避免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充电极限。
另外,在电池11的充电率为停电时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更多地消耗从该电池11供给的电力,使电池11的充电率降低。
具体地说,也可以是,即使在如上述那样使再生运转时的运转速度降低成低于额定速度来进行运转的情况下,在电梯进行动力运转时,也将该电梯的运转速度设为额定速度。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更多地消耗从电池11供给的电力,因此,能够防止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充电极限。另外,电梯的动力运转也能够在电梯的运转前通过取得轿厢33的负载及目的地楼层的信息来在电梯控制装置20中进行判别。
此外,为了更多地消耗从电池11供给的电力,也可以构成为,使电梯进行动力运转时的电梯的运转速度提高成高于额定速度来进行运转。
而且,在电池11的充电率为停电时的上限值以上且能够进行没有乘客搭乘的电梯的动力运转的情况下,也可以是,通过自动地进行该动力运转,来消耗来自电池11的电力,使该电池11的充电率降低。另外,所谓能够进行没有乘客搭乘的电梯的动力运转的情况例如包含没有乘客搭乘的电梯(即,负载比配重34轻的轿厢33)向升降路径的下方向移动的情况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电池11被包含于蓄电装置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该电池11例如也可以配设在电梯控制装置20内。该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20包含与充电率检测部12相当的功能部,在该电梯控制装置20中执行上述的图2及图3所示的处理即可。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是作为包含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而示出功能结构的图。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图1同样的部分,赋予相同参照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在此,主要描述与图1不同的部分。
如图5所示,电梯系统包含蓄电装置100。蓄电装置100包含太阳能发电装置101。
太阳能发电装置101是设置在例如大楼等的屋顶、利用太阳光的能量(自然能量)来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该太阳能发电装置10包括对太阳光进行电力变换的太阳能电池面板及将从该太阳能电池面板输出的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的逆变器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装置100所包含的电池11在通常运转时及停电时能够利用由这样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发电的电力而被充电。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蓄电装置100及电梯控制装置2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对通常运转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及停电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通常运转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此,方便起见,参照上述的图2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在此,利用从商业电源1供给的电力及从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得到的电力来进行电池11的充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通常运转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中,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S1及S2。
在步骤S2中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为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3在步骤S3中,通过控制充放电部14来使电池11的充电停止。该情况下,通过从商业电源1供给的电力及由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发电的电力进行的电池11的充电停止。该情况下,由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发电的电力不被利用于电池11的充电,而被利用于对包含电梯控制装置20在内的各种设备(负载)的电力供给等。
通过执行这样的处理,使通常运转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为例如80%(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以下,能够抑制电池11被充电到充电极限(100%)。
另外,如上述那样,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通常运转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除了在上述的步骤S3中使利用从商业电源1供给的电力及由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发电的电力而进行的电池11的充电停止这一点以外,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6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停电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进行说明。
另外,如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那样,在停电时,来自商业电源1的电力供给被停止,因此,电梯的动力运转所需要的电力被从电池11供给。另一方面,由停电时的电梯的再生运转产生的再生电力从电梯控制装置20(所包含的电动机22)返回蓄电装置100而被利用于电池11的充电。而且,电池11利用从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得到的电力而被充电。
即,在停电时的电梯的动力运转时,电池11被设为放电状态,在停电时的电梯的再生运转时,电池11被设为充电状态。另外,该电池11的充放电的切换是基于控制部13的控制由充放电部14来进行的。
此外,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根据上述的大楼管理系统,在停电时,各种设备当中仅例如电梯及照明等必要最低限度的设备(负载)被从蓄电装置100(电池11)供给电力。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中,即使在停电时,也能够使电梯以额定速度(即,与通常运转时同样的速度)进行运转。
在本实施方式的停电时的电梯系统的处理中,首先,执行与所述的图3所示的步骤S11的处理相当的步骤S21的处理。
若执行了步骤S21的处理,则蓄电装置100所包含的控制部13判定由充电率检测部12检测到的电池11的充电率是否为上限值(第三上限值)以上(步骤S22)。另外,步骤S22中的上限值(以下记作太阳能发电用的上限值)为例如70-90%的范围内的值。
在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为太阳能发电用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2为是),控制部13通过控制充放电部14,使利用从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得到的电力而进行的电池11的充电(即,利用太阳能发电而进行的充电)停止(步骤S23)。该情况下,由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发电的电力不被利用于电池11的充电,而被利用于向各种设备(例如,电梯控制装置20及照明等)的电力供给等。
接下来,执行与所述的图3所示的步骤S12的处理相当的步骤S24的处理。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方便起见而将步骤S24中使用的上限值称作再生电力用的上限值。该再生电力用的上限值是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停电时的上限值相同的值,例如为95%。此外,再生电力用的上限值被设定为比上述的太阳能发电用的上限值高的值。
在步骤S24中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为再生电力用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执行与所述的图3所示的步骤S13的处理相当的步骤S25的处理。
另外,在步骤S22中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不是太阳能发电用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24中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不是再生电力用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处理结束。
通过执行这样的处理,在停电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为例如80%(太阳能发电用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使利用从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得到的电力而进行的充电停止,由此,抑制了电池11的充电率的上升。此外,在电池11的充电率为例如95%(再生电力用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通过降低运转速度,能够抑制再生电力的产生的同时使运转继续。
另外,在电梯的低速运转开始之后如上述那样定期地检测到的电池11的充电率低于上述的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例如,80%)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利用再生电力进行电池11的充电,将再生运转设为额定速度下的运转。同样,在使利用太阳能发电而进行的充电停止之后该电池11的充电率低于预先规定的值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充放电部14,再次开始利用该太阳能发电进行的充电。由此,在电池11的充电率降低了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再生电力及太阳能发电来进行电池11的充电。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停电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为太阳能发电用的上限值(例如,80%)以上的情况下,使利用从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得到的电力而进行的电池11的充电停止。此外,在电池11的充电率为再生电力用的上限值(例如,95%)以上的情况下,使电梯的运转速度降低成低于额定速度来进行运转,以抑制再生电力的产生。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避免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充电极限(即,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100%),能够防止停电时的电梯的紧急停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太阳能发电装置101,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比较,能够进一步实现省电化。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通常运转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利用来自商业电源1的电力及由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发电出的电力被充电的电池11的充电率)设为通常运转时的上限值(例如,80%)以下。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使电池11的充电率达到充电极限之前留有足够余地。
具体地说,根据本实施方式,通常运转时及停电时的电池11的充电率如图7所示那样推移,因此,能够避免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充电极限。
另外,在电池11的充电率为再生电力用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更多地消耗从该电池11供给的电力。另外,关于更多地消耗从电池11供给的电力的构成,为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构成,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此外,在电池11的充电率为太阳能发电用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构成为,更多地消耗从电池11供给的电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电池11被包含于蓄电装置100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该电池11例如装备在电梯控制装置20内。该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20包含与充电率检测部12相当的功能部,在该电梯控制装置20中执行上述的处理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利用由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发电出的电力来对电池11进行充电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该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只要是利用自然能量来进行发电即可,例如也可以是风力发电装置等的其他发电装置。
另外,一般来讲,若在蓄电装置100中电池11的充电率(电池余量)成为预先规定的值(例如,5-45%的范围内的值)以下,则来自该电池11的电力供给被停止。换言之,若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预先规定的值,则进行从电池11的电力供给。
在此,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利用太阳能发电装置101的情况下,假定电池11的充电率成为预先规定的值(例如,20%)以下、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停止的情况。
该情况下,由于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的停止而导致电梯控制装置20不能动作,所以,不会产生再生电力。因此,不能够利用再生电力来对电池11进行充电。
另一方面,即使在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停止后,太阳能发电装置101也能够进行运转,因此,能够利用从该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得到的电力对该电池11进行充电。由此,若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20%,则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被再次开始。
然而,利用从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得到的电力而进行的电池11的充电量是微量的。因此,即使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20%、向电梯控制装置20等的电力供给被再次开始,也会由于电梯控制装置20的动作而在短时间内使电池11的充电率成为20%以下。该情况下,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被停止,电梯紧急停止。
即,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利用太阳能发电装置101的情况下,在电池11的充电率为20%以下时,反复进行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的停止(放电停止)和再次开始(放电开始),结果产生频繁地发生电梯紧急停止的事态。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用于使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停止的设定值(电池余量)和用于使来自该电池11的电力供给再次开始的设定值(电池余量)设置滞后。
以下,参照图8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基于电池11的充电率(电池余量)使来自该电池11的电力供给停止及再次开始时的处理顺序进行说明。在此,设为处于正从电池11对电梯控制装置20等进行电力供给的状态。
在此,蓄电装置100所包含的充电率检测部12如上述那样检测电池11的充电率(步骤S31)。
接下来,控制部13判定由充电率检测部12检测到的电池11的充电率是否为预先规定的设定值(第一设定值)以下(步骤S32)。另外,设为步骤S32中的设定值(以下记作放电停止用的设定值)为用于决定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的停止的值,例如为20%。
在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为放电停止用的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2),控制部13通过控制充放电部14,使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电池11的放电)停止(步骤S33)。该情况下,向电梯控制装置20的电力供给停止,因此电梯的运转被停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是在停电时向电梯控制装置20的电力供给停止了之后,如上述那样,也能够利用从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得到的电力对电池11进行充电。
这样,在利用从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得到的电力对电池11进行充电之后,充电率检测部12检测电池11的充电率(步骤S34)。
接下来,控制部13判定由充电率检测部12检测到的电池11的充电率是否为预先规定的设定值(第二设定值)以上(步骤S35)。另外,步骤S35中的设定值(以下记作放电开始用的设定值)是用于决定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的开始(再次开始)的值。该放电开始用的设定值是比上述的放电停止用的设定值高的值,例如为10-50%的范围内的值。在如上述那样放电停止用的设定值为例如20%的情况下,放电开始用的设定值例如设为30%。
在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为放电开始用的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5),控制部13通过控制充放电部14,使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电池11的放电)再次开始(步骤S36)。
另外,在上述的步骤S32中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不是放电停止用的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处理结束,来自该电池11的电力供给继续。
此外,在上述的步骤S35中判定为电池11的充电率不是放电开始用的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利用从太阳能发电装置101得到的电力对电池11进行充电。该情况下,在电池11的充电率超过放电开始用的设定值之前,反复进行返回到上述的步骤S34的处理。
通过执行这样的处理,能够避免在来自电池11的电力供给再次开始后在短时间内产生电梯的紧急停止的事态。
另外,在如上述那样电池11装备在电梯控制装置20内的情况下,图8所示的处理在电梯控制装置20中执行即可。
根据以上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能防止停电时的电梯的紧急停止的电梯控制装置。
另外,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示,并不意欲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宗旨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在停电时被从电池供给电力,该电池在电梯的通常运转时利用从电源供给的电力而被充电,在停电时利用由所述电梯的再生运转产生的再生电力而被充电,其特征在于,
该电梯控制装置具备:
判定部,在所述停电时,判定所述电池的充电率是否为第一上限值以上;以及
运转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电池的充电率为所述第一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使所述再生运转时的所述电梯的运转速度降低成低于额定速度来进行运转,以抑制所述再生电力的产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常运转时的所述电池的充电率为比所述第一上限值低的第二上限值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为所述电池的充电率为所述第一上限值以上且所述电梯进行动力运转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控制部使得以所述额定速度进行运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为所述电池的充电率为所述第一上限值以上且所述电梯进行动力运转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控制部使该电梯的运转速度提高为高于所述额定速度来进行运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在所述通常运转时及所述停电时还利用从利用自然能量来发电的发电装置得到的电力而被充电,
在所述停电时所述电池的充电率为比所述第一上限值低的第三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利用了从所述发电装置得到的电力的所述电池的充电被停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电池向所述电梯控制装置的电力的供给,
在所述电池的充电率为第一设定值以下时被停止,
在所述电池的充电率为比所述第一设定值高的第二设定值以上时被再次开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87269A JP2015054729A (ja) | 2013-09-10 | 2013-09-10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
JP2013-187269 | 2013-09-1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18192A true CN104418192A (zh) | 2015-03-18 |
Family
ID=51390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50098.6A Pending CN104418192A (zh) | 2013-09-10 | 2014-06-06 | 电梯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845831A1 (zh) |
JP (1) | JP2015054729A (zh) |
CN (1) | CN104418192A (zh) |
IN (1) | IN2014DE0239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0790A (zh) * | 2016-11-16 | 2018-06-01 | 通力股份公司 | 在涉及电梯主供电事件下移动电梯轿厢到层站楼层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22857B2 (ja) * | 2016-03-22 | 2017-11-01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
WO2024105806A1 (ja) * | 2022-11-16 | 2024-05-23 |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無停電電源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89482A (ja) * | 2002-11-29 | 2004-07-08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JP2007137620A (ja) * | 2005-11-21 | 2007-06-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避難用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群 |
JP2009143711A (ja) * | 2007-12-17 | 2009-07-0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蓄電制御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61901B2 (ja) * | 1994-12-19 | 2002-03-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の非常時運転装置 |
JPH1121035A (ja) * | 1997-07-04 | 1999-01-26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JP2001253653A (ja) * | 2000-03-13 | 2001-09-18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WO2003033390A1 (fr) * | 2001-10-17 | 2003-04-2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Organe de commande d'ascenseur |
EP2500309A1 (en) * | 2011-03-18 | 2012-09-19 | Inventio AG |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 solar-powered elevator installation |
-
2013
- 2013-09-10 JP JP2013187269A patent/JP2015054729A/ja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06-06 CN CN201410250098.6A patent/CN104418192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8-22 EP EP14182041.5A patent/EP2845831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08-22 IN IN2398DE2014 patent/IN2014DE02398A/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89482A (ja) * | 2002-11-29 | 2004-07-08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JP2007137620A (ja) * | 2005-11-21 | 2007-06-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避難用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群 |
JP2009143711A (ja) * | 2007-12-17 | 2009-07-0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蓄電制御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0790A (zh) * | 2016-11-16 | 2018-06-01 | 通力股份公司 | 在涉及电梯主供电事件下移动电梯轿厢到层站楼层的方法 |
US11383957B2 (en) | 2016-11-16 | 2022-07-12 | Kone Corporation | Method, elevator control unit and elevator for moving an elevator car to landing floor in case of event related to mai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of the elevator |
CN108100790B (zh) * | 2016-11-16 | 2022-11-04 | 通力股份公司 | 在涉及电梯主供电事件下移动电梯轿厢到层站楼层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IN2014DE02398A (zh) | 2015-06-26 |
EP2845831A1 (en) | 2015-03-11 |
JP2015054729A (ja) | 2015-03-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74404B2 (ja) | 回生ドライブシステム用の自動救助運転 | |
CN103010868B (zh) | 电梯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5757334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回生蓄電制御装置 | |
JP5240685B2 (ja) | エレベータ | |
KR101252081B1 (ko) | 엘리베이터 드라이브(elevator drive)를 위한 선 전류 및 에너지 저장 제어 | |
JP2012500166A (ja) | エレベータの電力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複数の供給源からの電力の管理 | |
CN103596868B (zh)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
WO2010059139A1 (en) | Power management in elevators during marginal quality power conditions | |
JP5805297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04418192A (zh) | 电梯控制装置 | |
JP5386457B2 (ja) | 電力回生装置 | |
JP6015690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JP4864440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09428394A (zh) | 用于电梯驱动装置的自动救援和充电系统 | |
JP5602473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JP5839873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型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JP2005089134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CN109455605B (zh) | 电梯节能装置 | |
CN104743416A (zh) | 电梯 | |
JP2014009041A (ja)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 |
JP2004189482A (ja)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
CN222023847U (zh) | 电梯控制系统及电梯系统 | |
JP2007031060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JP6713029B2 (ja) | 充電器で充電されたバッテリを搬送設備の電源に活用する電源システム | |
JP2003312952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