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4382295B - 带扣 - Google Patents

带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2295B
CN104382295B CN201410510383.7A CN201410510383A CN104382295B CN 104382295 B CN104382295 B CN 104382295B CN 201410510383 A CN201410510383 A CN 201410510383A CN 104382295 B CN104382295 B CN 104382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ir
arms
female part
mal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03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2295A (zh
Inventor
川口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382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2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2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2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 A44B11/26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with at least one push-button acting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an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fastening 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操作性的带扣。带扣(1)具备一对臂(22)从基部(21)延伸的阳部件(2)、以及在一方的端部具有供上述一对臂(22)插入的插入口(3P)的阴部件(3),在上述阳部件(2)与上述阴部件(3)连结的连结状态下,在上述阳部件(2)的上述基部(21)与上述阴部件(3)的上述一方的端部抵接,上述一对臂(22)的各个的外侧面形成为在上述一对臂(22)的插入方向的中间部分向外侧突出的弯曲的形状,在上述一对臂(22)插入到上述插入口(3P)时,形成将上述一对臂(22)暂时固定于上述阴部件(3)的状态。

Description

带扣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180028141.9、申请日为2011年06月06日、发明名称为“带扣”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阳部件装卸自如地连结在阴部件上的带扣。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由阳部件与阴部件构成的带扣。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阳部件上以从基部延伸的方式设有在前端具有被卡定部的作为互相面对称的形状的一对臂。另外,在各臂的中央以从基部延伸的方式设有直线状的中心杆。
另一方面,在阴部件上以上述一对臂及上述中心杆被容纳在内部的方式设有容纳部,该容纳部为具有供一对臂插入的插入口的扁平筒状。另外,在该容纳部的中央设有通过嵌合在设在上述中心杆上的导向槽中而引导该中心杆的突条。另外,在阴部件的容纳部的内侧面形成有与阳部件的被卡定部配合的卡定部。
在这样构成的带扣中,在阳部件与阴部件在面方向上相对的状态下,通过将阳部件插入阴部件,进行连结动作。并且,通过阳部件的各臂的卡定部被阴部件的容纳部的导向槽引导,并且阳部件的中心杆被阴部件的导向片引导,阳部件的被卡定部与阴部件的卡定部配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9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近年来,强烈期望以例如即使在一方的手上把持货物的场合也进行连结动作及分离动作的方式能以单手操作的带扣。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带扣中,由于未充分地考虑利用单手的操作,因此利用单手的操作被限定于手指灵活的用户。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提高了操作性的带扣。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解决上述课题的带扣的主旨为:具备一对臂从基部延伸的阳部件、以及在一方的端部具有供上述一对臂插入的插入口的阴部件,在上述阳部件与上述阴部件连结的连结状态下,上述阳部件的上述基部与上述阴部件的上述一方的端部抵接,上述一对臂的各个的外侧面形成为在上述一对臂的插入方向的中间部分向外侧突出的弯曲的形状,在上述一对臂插入到上述插入口时,形成将上述一对臂暂时固定于上述阴部件的状态。
优选在上述带扣中,上述阴部件具备一对插入侧连结壁,该一对插入侧连结壁连结表壁、背壁、以及上述表壁的四角中靠上述插入口的两角与上述背壁的四角中靠上述插入口的两角,上述插入口由上述表壁、上述背壁、以及上述插入侧连结壁形成边缘,在上述一对臂插入到上述插入口时,上述一对插入侧连结壁的内侧面的各个与上述中间部分的外侧面滑动接触而形成上述暂时固定的状态。
优选在上述带扣,上述阳部件在上述一对臂上具有被卡定部,上述阴部件具有:与上述被卡定部配合并卡定上述一对臂的卡定部;以及将上述被卡定部引导至上述卡定部,并在该引导过程中使上述一对臂的前端部以互相接近之后再离开的方式位移的引导部,上述引导部是在形成上述暂时固定的状态后,进一步将上述一对臂继续插入上述插入口时,上述被卡定部到达的部位。
优选在上述带扣,上述引导部在上述引导过程中使上述一对臂的前端部互相接近而解除上述插入侧连结壁相对于上述一对臂的外侧面的按入。
优选在上述带扣,上述阳部件具有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连接上述一对臂,并且在上述连结状态下被容纳在上述阴部件中,在上述暂时固定的状态下,上述连接部件位于比上述插入口更靠上述基部侧。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上述带扣,由于阳部件暂时固定于阴部件而提高了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扣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其表侧观察的带扣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该实施方式的带扣的背侧观察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该实施方式的阳部件的表侧观察的立体结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该实施方式的阳部件的背侧观察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该实施方式的阴部件的表侧观察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该实施方式的阴部件的背侧观察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从该实施方式的带扣的表侧的观察的俯视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从该实施方式的带扣的表侧观察的俯视结构的俯视图,是表示在引导过程中一对臂最接近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带扣的操作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带扣的操作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中:A、B—操作孔,C—圆弧,SH—臂插通孔,WD—开放侧连结壁,WP—插入侧连结壁,WPa—导向面,1—带扣,2—阳部件,3—阴部件,3D—开放口,3P—插入口,21—基部,22—臂,22a—面,22b—相似面,22S—臂卡定部,23—被卡定部,23B—背侧凸部,23F—表侧凸部,24—臂孔,24a—内周面,25—桥梁,25a—端部,25b—中间部,26—带保持部,27—基端定位肋,28—前端定位肋,31—表壁,31d—表侧开口边缘,31p—表侧插入边缘,32—背壁,32d—背侧开口边缘,32p—背侧插入边缘,32S—卡定边缘,36—表侧引导槽,36a—表侧插入槽,36S—卡定槽,37—背侧引导槽,38—隔板,39—带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带扣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对带扣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带扣1的阳部件2的基部21上,以从该基部21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具有挠性的一对臂22。另外,带扣1的阴部件3形成为扁平的筒状,具有在扁平方向扩展的彼此相对的作为第一筒侧壁的表壁31和作为第二筒侧壁的背壁32。
在该阴部件3的一方的筒端(图1以及图2中的右侧的筒端),形成供有一对臂22插入的插入口3P,另外,在另一方的筒端,形成有与插入口3P相对的开放口3D。以下,将从插入口3P朝向开放口3D的方向作为插入方向,将一对臂22排列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另外,将带扣1的表壁31侧作为表侧,将带扣1的背壁32侧作为背侧。
如图3及图4所示,阳部件2具有的左右一对臂22的各个在与包含该一对臂22的平面相对的俯视中形成为靠近前端扩展。另外,右侧臂22的右外侧面及左侧臂22的左外侧面在与相同的包含一对臂22的平面相对的俯视中,形成为以作为其插入方向的中间部分的臂卡定部22S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即,这一对臂22的外侧面以由该一对臂22的外侧面形成的阳部件的外形为逐渐变细的方式弯曲。根据这种结构,在将一对臂22插入阴部件3中时,该逐渐变细的部分的面22a作为一对臂22的导向件起作用。由此,能提高与阳部件2向阴部件3的插入相关的操作性。
在具有上述那样的外形的一对臂22的靠前端分别形成有被卡定部23。被卡定部23由突出设置在臂22的表面的作为第一被卡定凸部的一对表侧凸部23F和突出设置在臂22的背面的作为第二被卡定凸部的背侧凸部23B构成。另外,在一对臂22的靠前端,以从该臂22的表侧贯通到背侧的方式形成有臂孔24,该臂孔24的截面呈菱形且在臂22延伸的方向(上述插入方向)上延伸。并且,以相对于包含一对臂22的平面面对称的方式、即从表侧观察的一对臂22的结构与从背侧观察的一对臂22的结构相同的方式形成阳部件2。另外,由于在一对臂22的各个上设有上述那样的臂孔24,因此能确保臂22的强度,并且在例如通过树脂成形来形成阳部件2时,可避免产生凹痕。
另外,在臂22的靠基端的表面及背面分别配设有基端定位肋27,另外,在臂22的靠前端的表面及背面分别配设有前端定位肋28。在形成有这些定位肋的结构中,在将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时,一对臂22的外侧面与阴部件3的内表面的距离在形成有基端定位肋27及前端定位肋28的部位、即一对臂22的基端与前端特别短。因此,在将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能在带扣1的厚度方向上抑制阳部件2相对于阴部件3的位置偏移(晃动)。
一对臂22具有在彼此相对的内侧面具有相似面22b。相似面22b是在与包含一对臂22的平面相对的俯视中,在将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容纳在阴部件3上,并且与后述的阴部件3的表侧插入边缘31p和背侧插入边缘32p相似的面。另外,相似面22b形成为在一对臂22具有的表侧凸部23F、背侧凸部23B的引导过程中,在一对臂22弯曲并最接近时,与上述表侧插入边缘31p及背侧插入边缘32p重合。并且,在阳部件2上利用基部21的边缘、一对臂22的内侧面的边缘形成上述左右方向的宽度在臂的前端侧变窄的空间区域。
另外,在一对臂22中彼此相对的内侧面且比上述相似面22b靠前端侧作为连接部件,形成有互相连接一对臂22的具有挠性的带状的桥梁25,该桥梁25形成在臂22的靠前端,并且比被卡定部23靠基端。该桥梁25的两端部25a的各个形成为从一方的臂22朝向另一方的臂22延伸。若详细叙述,则连接在一方的臂22上的桥梁25的端部25a形成为,在未对该臂22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图3及图4所示的状态),与该臂22和桥梁25的连接部以该臂22的基端为中心描绘的圆弧C的切线方向一致。另外,桥梁25的中间部25b形成为在一方的臂22和另一方的臂22的中间朝向基部21凸状地弯曲。因此,即使是施加在一对臂22上的过度的外力作用在扩开该一对臂22的间隔的方向上的场合,也难以在一对臂22的各个与桥梁25的连接部上产生剪切力。即,能够提高一对臂22的机械强度进而提高阳部件2的机械强度。另外,弯曲的中间部25b形成为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连结结束时将顶点容纳在阴部件3中的形式。在这种结构的阳部件2中,上述空间区域由桥梁25划分并形成作为把持孔的操作孔A。该操作孔A在与包含一对臂22的平面相对的俯视中具有手指进入的程度的大小。在这种结构的阳部件2中,通过使用插入该操作孔A的手指,使手指与相似面22b及桥梁25抵接,能够使阳部件2朝向臂22的前端侧、即插入方向移动。相反地,通过使手指与基部21抵接,能够使阳部件2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另外,在相对于基部21与臂22相反侧架设有带保持部26,该带保持部26保持为利用带扣1连结的带的长度可变。
如图5及图6所示,从表侧观察,阴部件3的表壁31形成为由以朝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四个边缘包围的X字状。另外,从背侧观察,阴部件3的背壁32形成为由以朝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四个边缘包围的X字状。在构成这些阴部件3的表壁31的四角和背壁32的四角,表壁31与背壁32利用靠近插入口3P的一对插入侧连结壁WP和靠近开放口的一对开放侧连结壁WD而互相连结。另外,在一对插入侧连结壁WP的内侧面形成有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与一对臂22的基端的外侧面一致的导向面WPa。并且,在阴部件3的插入方向的一方的筒端,从与插入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为矩形的插入口3P形成为利用上述表壁31、背壁32及插入侧连结壁WP形成其四边的形式。另外,在阴部件3的插入方向的另一方的筒端,从与插入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为矩形状的开放口3D形成为利用上述表壁31、背壁32及开放侧连结壁WD形成其四边的形式。
在阴部件3具有的插入口3P的开口边缘包括:在表壁31是靠近插入口3P的边缘并构成弯曲部的表侧插入边缘31p;以及在背壁32是靠近插入口3P的边缘并构成弯曲部的背侧插入边缘32p。
这些表侧插入边缘31p及背侧插入边缘32p分别形成为以朝向开放口3D、即朝向插入方向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形成为在与表壁31的外表面及背壁32的外表面相对的俯视中相互重合。另外,在与表壁31的外表面及背壁32的外表面相对的俯视中,以表侧插入边缘31p及表侧开口边缘31d与一对臂22的外形相似的方式形成表壁31及背壁32的外形。
并且,以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相对于包含上述一对臂22的平面为面对称的方式形成插入口3P。并且,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在与表壁31的外表面相对的俯视中,以上述一对臂22从由表壁31构成的插入口3P的边缘露出的方式形成表壁31。另外,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在与背壁32的外表面相对的俯视中,以上述一对臂22不从由背壁32构成的插入口3P的边缘露出的方式形成背壁32(参照图1及图2)。
如果这样构成,则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提高由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功能的一体感带来的美观。另外,根据由这种结构构成的插入口3P,由于阴部件3的插入口3P与一对臂22的前端部互相面对称,因此在将阳部件2连结在阴部件3上时,容易将一对臂22插入到插入口3P。
另一方面,在阴部件3具有的开放口3D的开口边缘包括:在表壁31作为靠近开放口3D的边缘的表侧开口边缘31d;以及在背壁32作为靠近开放口3D的边缘的背侧开口边缘32d。并且,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以相对于包含上述一对臂22的平面非对称的方式形成开放口3D。
若详细叙述,则上述表侧开口边缘31d形成为以朝向插入口3P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另外,在与表壁31的外表面相对的俯视中,以表侧插入边缘31p及表侧开口边缘31d与一对臂22的外形相似的方式形成表壁31的外形。并且,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在与表壁31的外表面相对的俯视中,以上述一对臂22不从由表壁31构成的开放口3D的边缘露出的方式形成表壁31(参照图1及图2)。根据这种结构,与上述插入口3P相同,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提高由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功能的一体感带来的美观。
另外,背侧开口边缘32d也与上述表侧开口边缘31d相同地形成为以朝向插入口3P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并且,背侧开口边缘32d在与背壁32的外表面相对的俯视中,具有比上述表侧开口边缘31d更向插入口3P凹陷的卡定边缘32S。该卡定边缘32S包括在与背壁32的外表面相对的俯视中,最接近插入口3P的边缘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底边缘、和从该底边缘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在插入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边缘。并且,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在与背壁32的外表面相对的俯视中,上述一对臂22从由背壁32构成的开放口3D的边缘露出相当于形成上述卡定边缘32S的量。
另外,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构成上述卡定边缘32S的底边缘及侧边缘与上述一对背侧凸部23B抵接,并且背壁32形成为只有上述一对背侧凸部23B从卡定边缘32S露出的形状(参照图1及图2)。并且,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上述一对臂22具有的背侧凸部23B与卡定边缘32S的底边缘及侧边缘抵接,该背侧凸部23B难以向插入口3P侧移动。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开放口3D的一部分作为相对于背侧凸部23B的卡定部起作用,因此与另外形成有这种卡定部的结构相比,能使阴部件3的结构更简单。
另外,卡定边缘32S的背壁32的厚度形成为比背侧凸部23B的厚度大。根据这种结构,在背侧凸部23B与卡定边缘32S配合的状态下,该背侧凸部23B不会从背壁32的外表面突出。因此,形成在一对臂22上的背侧凸部23B与形成在背壁32上的卡定边缘32S的配合难以受到来自外部的干涉。其结果,能够抑制因出乎意料的原因而解除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连结。
如图6所示,在表壁31的内表面形成有在插入方向上延伸的表侧引导槽36。构成引导部的表侧引导槽36具有:形成为槽宽从表侧插入边缘31p朝向开放口3D以一定的比例变窄的表侧插入槽36a、以及向上述表侧插入槽36a的开放口3D侧扩开的卡定槽36S。构成该卡定槽36S的槽侧壁形成为,在与背壁32的外表面相对的俯视中,与上述卡定边缘32S重合。并且,在将阳部件2插入阴部件3时,上述一对臂22具有的表侧凸部23F与表侧插入槽36a的槽侧壁滑动接触并被引导到卡定槽36S。并且,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上述一对臂22的表侧凸部23F与卡定槽36S的槽侧壁抵接,该表侧凸部23F难以向插入口3P侧移动。
另外,如图5所示,在背壁32的内表面形成有在插入方向上延伸的背侧引导槽37。构成引导部的背侧引导槽37形成为槽宽从背侧插入边缘32p到卡定边缘32S变窄。构成该背侧引导槽37的槽侧壁形成为,在与背壁32的外表面相对的俯视中,与上述表侧插入槽36a重合。并且,在将阳部件2插入阴部件3时,上述一对臂22具有的背侧凸部23B与背侧引导槽37的槽侧壁滑动接触并被引导到卡定边缘32S。即,随着将阳部件2插入阴部件3,一对臂22的前端部在各凸部23F、23B被引导槽36、37引导的引导过程中以互相接近的方式位移后,通过表侧凸部23F配合在卡定槽36S中,背侧凸部23B配合在卡定边缘32S中,以互相离开的方式位移。
另外,在阴部件3上除了上述插入口3P以及开放口3D外,还形成有在与上述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对臂插通孔SH。作为开口部的一对臂插通孔SH从与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形成为由表壁31、背壁32、插入侧连结壁WP、及开放侧连结壁WD形成的四边的矩形状。另外,一对臂插通孔SH的开口边缘形成为与上述一对臂22具有的臂孔24的内周面24a相似的形式。这一对臂插通孔SH形成为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一对臂22的各个的臂孔24向阴部件3的外侧露出,并且一对臂插通孔SH的各个由臂22堵塞的形式。根据这种结构,臂孔24的内周面24a的形状与臂插通孔SH的开口形状相似(参照图1及图2)。因此,确保由带扣1的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功能的一体感带来的美观,并能够抑制异物从一对臂插通孔SH进入阴部件3的内部。另外,臂插通孔SH的开口边缘形成为能使一对臂22互相接近到解除表侧凸部23F与卡定槽36S配合、以及背侧凸部23B与卡定边缘32S配合这双方的位置。即,在解除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连结时,在使用在该臂插通孔SH露出的臂22的外侧面以使一对臂22互相接近的方式按压后,使阳部件2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另外,在阴部件3的内部以沿插入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连结上述表侧引导槽36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与上述背侧引导槽37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的隔板38。通过形成由这种结构构成的隔板38,抑制阴部件3的表壁31弯曲或背壁32弯曲。另外,在阴部件3的插入方向的端部设有以由带扣1连结的带不能改变其长度的方式安装的带安装部39。为了实现带扣1的轻量化,在该带安装部39上设有三个有底孔。并且,通过该带安装部39的边缘和以朝向插入口3P突出的方式弯曲的表侧开口边缘31d形成操作孔B,从而在与表壁31相对的面的俯视中,该操作孔B形成为与处于连结状态的带扣1的操作孔A相同的形状,且与该操作孔A在插入方向上相对。通过设置这种操作孔B,提高由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功能的一体感带来的美观。
并且,如图7所示,当将一对臂22从插入口3P以插入方向插入时,首先,臂22的外侧面的面22a与导向面WPa滑动接触,并且一对臂22的前端进入阴部件3的内部。接着,突出设置在臂22的表面的一对表侧凸部23F沿表侧插入槽36a被引导到卡定槽36S。另外,突出设置在臂22的背面的一对背侧凸部23B沿背侧引导槽37被引导到开放口3D。
此时,一对臂22的各个的外侧面形成为在臂卡定部22S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形状。并且,一对插入侧连结壁WP的导向面WPa形成为与一对臂22的基端的外侧面一致的形状。因此,在将一对臂22插入阴部件3时,臂22的外侧面被导向面WPa向左右方向的中央按压,按压量相当于一对臂22的各个的外侧面比导向面WPa向外侧突出的量。其结果,在臂卡定部22S位于导向面WPa时,一对臂22向左右方向的中央较大地弯曲。并且,当臂卡定部22S通过导向面WPa时,解除导向面WPa对臂22的外侧面的按入,一对臂22的弯曲追随表侧插入槽36a及背侧引导槽37的引导。另外,表侧插入槽36a及背侧引导槽37的槽宽以从插入口3P朝向开放口3D以一定比例变窄的方式形成。因此,当通过上述表侧插入槽36a及背侧引导槽37的引导插入一对臂22时,一对臂22向左右方向的中央以一定的比例弯曲且进入阴部件3的内部。根据这种结构,在臂卡定部22S通过导向面WPa时,由于施加在臂22上的外力暂时增加,因此通过臂卡定部22S与导向面WPa的配合,能将一对臂22暂时固定在阴部件3上。
并且,当继续将一对臂22插入阴部件3时,表侧凸部23F到达卡定槽36S,背侧凸部23B到达开放口3D。于是,由于卡定槽36S从表侧插入槽36a扩开,并且卡定边缘32S从背侧引导槽37扩开,因此向左右方向的中央弯曲的一对臂22根据这些卡定槽36S的形状及卡定边缘32S的形状互相向左右方向的外侧扩大。由此,表侧凸部23F与卡定槽36S的槽侧壁抵接,该表侧凸部23F难以向插入口3P侧移动。另外,背侧凸部23B与卡定边缘32S的底边缘抵接,该背侧凸部23B难以向插入口3P侧移动。并且,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
另外,由于通过这种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连结,内侧面的相似面22b以及桥梁25被容纳在阴部件3中,因此阳部件2的操作孔A的一部分被阴部件3的表壁31及背壁32覆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表侧插入边缘31p以及背侧插入边缘32p呈以朝向开放口32D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另外,桥梁25的中间部25b的顶点在表侧凸部23F与卡定槽36S配合、背侧凸部23B与卡定边缘32S配合时被容纳在阴部件3中。因此,操作孔A即使其一部分由表壁31及背壁32覆盖,也维持在俯视包含一对臂的平面时手指能够进入的程度的大小。这样,在操作孔A中,因为直到将阳部件2连结在阴部件3上之前都维持手指能够进入的大小,因此能够使用插入操作孔A的手指继续将阳部件2插入阴部件3。
另外,如图8所示,在表侧凸部23F将要到达卡定槽36S、背侧凸部23B将要到达开放口3D之前,为一对臂22最接近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此时在俯视包括一对臂22的平面时,构成为一对臂22的相似面22b与表侧插入边缘31p及背侧插入边缘32p重合。在此,在该一对臂22最接近时,即、在相似面22b间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最窄的状态下,如果相似面22b位于阴部件3的外部,则存在插入操作孔A的手指被接近的相似面22b压迫的可能。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在相似面22b间的宽度最窄时,相似面22b不会位于阴部件3外部。由此,能够抑制插入操作孔A的手指被相似面22b压迫。另外,在使用相似面22b将阳部件2插入阴部件3时,能够将阳部件2插入到表侧凸部23F及背侧凸部23B将要与卡定槽36S及卡定边缘32S配合之前的位置。其结果,能够抑制由相似面22b引起的手指的压迫,并且可靠地进行使用相似面22b的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连结。
(操作方法)
接着,参照图9及图10对上述结构的带扣1的操作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图9及图10是表示带扣的操作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更详细地说,图9是表示不使用阴部件3的操作孔B地连结阳部件2与阴部件3时的中途经过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使用阴部件3的操作孔B连结阳部件2与阴部件3时的中途经过的立体图。
首先,参照图9说明不使用阴部件3的操作孔B地连结阳部件2与阴部件3时的操作方法。
如图9所示,在该操作方法中,首先,将食指插入阳部件2的操作孔A并保持阳部件2。此时,以食指的指肚处于桥梁25侧的方式将食指插入操作孔A。接着,为了使阴部件3的插入口3P与阳部件2的一对臂22在插入方向上相对,在利用食指保持阳部件2的状态下使用中指与拇指在与带安装部39的连结部分附近夹持阴部件3。并且,利用桥梁25的中间部25b及各臂22的内侧面的相似面22b并利用食指的指肚将阳部件2插入阴部件3的插入口3P。当继续将阳部件2插入阴部件3时,阳部件2的各凸部23F、23B被阴部件3的各引导槽36、37引导,表侧凸部23F与卡定槽36S配合,背侧凸部23B与卡定边缘32S配合。由此,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连结结束。
接着,参照图10说明使用阴部件3的操作孔B连结阳部件2与阴部件3时的操作方法。
如图10所示,即使在这种操作方法中,首先,将食指插入阳部件2的操作孔A并保持阳部件2。此时,以食指的指肚处于桥梁25侧的方式将食指插入操作孔A。接着,为了使阴部件3的插入口3P与阳部件2的一对臂22在插入方向上相对,在利用食指保持阳部件2的状态下以拇指的指肚处于开放口3D侧的方式将拇指插入阴部件3的操作孔B并支撑阴部件3。并且,利用桥梁25的中间部25b及各臂22的内侧面的相似面22b并利用食指的指肚将阳部件2插入阴部件3的插入口3P。当继续将阳部件2插入阴部件3时,阳部件2的各凸部23F、23B被阴部件3的各引导槽36、37引导,表侧凸部23F与卡定槽36S配合,背侧凸部23B与卡定边缘32S配合。由此,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连结结束。这样,通过使用阴部件3的操作孔B,提高与连结阳部件2和阴部件3的操作方法相关的自由度。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带扣的操作性。
在上述利用单手的连结操作中,桥梁25的中间部25b在表侧凸部23F和卡定槽36S配合、背侧凸部23B和卡定边缘32S配合时将其顶点容纳在阴部件3中。因此,利用桥梁25操作阳部件2的食指在各凸部23F、23B配合时与表侧插入边缘31p及背侧插入边缘32p接触。由此,能够通过触觉通知用户已经将阳部件2连结在阴部件3上。
接着,对使阳部件2与阴部件3分离时的操作方法进行说明。为了使阳部件2与阴部件3分离,首先,在使用食指及拇指的指肚支撑从阴部件3的臂插通孔SH露出的各臂22后,以互相接近的方式按压各臂22直到解除各凸部23F、23B的配合的位置。并且,在维持被按压的状态下,将各臂22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出。由此,即使一对臂22利用弹力而互相离开,表侧凸部23F也与表侧插入槽36a抵接,背侧凸部23B与引导槽36、37的槽侧壁抵接。这样,表侧凸部23F与卡定槽36S的配合状态、背侧凸部23B与卡定边缘32S的配合状态均被解除。此时,欲互相离开的一对臂22由于各引导槽36、37从插入口3P到开放口3D宽度变窄,因此作为上述弹力的反作用力,从各引导槽36、37的槽侧壁受到向与插入方向相反方向的力。即,因此促进阳部件2向与插入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提高与使阳部件2从阴部件3分离时的操作方法相关的操作性。
当解除配合状态时,将食指插入阳部件2的操作孔A。此时,以食指的指甲侧处于桥梁25侧的方式插入。并且,通过使用食指的指肚使阳部件2的基部21朝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将阳部件2的各臂22从阴部件3的插入口3P拔出。由此,阴部件3与阳部件2的分离结束。
在此,由一对臂22的外侧面形成的阳部件2的外形为逐渐变细的形状。构成该逐渐变细的部分的面22a是比其他外侧面相对于插入方向更倾斜的外侧面。作用在这种外侧面上的力更有效地变换为朝向沿插入方向的方向的力。因此,通过使臂22的外侧面弯曲,能够减小在使用食指及拇指将阳部件2向与插入方向相反侧方向推出时所需的力。其结果,也能够提高与阳部件2和阴部件3的分离相关的操作性。
如上所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扣,能够得到以下所列的效果。
(1)阳部件2利用基部21的边缘、一对臂22的内侧面的边缘而具有左右方向的宽度在臂22的前端侧变窄的空间区域。另外,该空间区域形成由桥梁25划分且手指能够进入的程度的大小的操作孔A。并且,通过将阳部件2连结在阴部件3上,操作孔A的一部分由表壁31与背壁32覆盖,但通过使作为插入口3P的开口边缘的表侧插入边缘31p及背侧插入边缘32p为以朝向开放口3D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维持手指进入的程度的大小。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将手指插入阳部件2的操作孔A,能够利用单手进行与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连结及与分离相关的操作。其结果,能够提高带扣的操作性。
(2)并且,在表侧凸部23F与卡定槽36S、背侧凸部23B与卡定边缘32S配合时,一对臂22的相似面22b及桥梁25被容纳在阴部件3中。根据这种结构,在将阳部件2插入到各凸部23F、23B配合的位置时,插入阳部件2的操作孔A的手指与表侧插入边缘31p及背侧插入边缘32p接触。由此,能够通过触觉通知用户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连结结束。
(3)臂22的相似面22b形成为在一对臂22的引导过程中,在一对臂22最接近时,与表侧插入边缘31p及背侧插入边缘32p重合。根据这种结构,在相似面22b间的宽度为最窄时,相似面22b不会位于阴部件3的外部,因此能够抑制插入操作孔A的手指被相似面22b压迫。另外,能够使用相似面22b可靠地进行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连结。
(4)在阴部件3上形成有操作孔B,该操作孔B利用带安装部39与朝向插入口3P弯曲的表侧开口边缘31d,在与表壁31相对的面的俯视中,成为与处于连结状态的带扣1的操作孔A线对称。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提高由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功能的一体化带来的美观。
(5)另外,操作孔B与操作孔A相同,具有手指进入的程度的大小。因此,能使用阴部件3的操作孔B将阳部件2连结在阴部件3上,从而提高与连结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操作方法的自由度。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带扣1的操作性。
(6)通过设置连结一对臂22的桥梁25,与未设置该桥梁25的方式相比,能够提高一对臂22的机械强度进而提高阳部件2的机械强度。
(7)桥梁25具有朝向基部21弯曲的中间部25b。并且,中间部25b在表侧凸部23F与卡定槽36S配合、背侧凸部23B与卡定边缘32S配合时将顶点容纳在阴部件3中。即,桥梁25的一部分位于插入口3P的外部直到各凸部23F、23B配合。因此,在使用操作孔A将阳部件2插入阴部件3时,能够可靠地将阳部件2插入到各凸部23F、23B配合的位置。
(8)一对臂22的外侧面以由该外侧面构成的阳部件2的外形逐渐变细的方式弯曲。根据该结构,通过形成该逐渐变细的部分的面22a,能够减小将阳部件2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出时所需的力。其结果,能够提高带扣的操作性。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以以下的方式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一对臂22的连接部件设置了桥梁25,但也可以不设置桥梁25。此时,优选一对臂22保持其挠性,并且提高相对于外力的机械强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桥梁25的中间部25b的顶点在表侧凸部23F与卡定槽36S配合、背侧凸部23B与卡定边缘32S配合时被容纳在阴部件3中的结构。也可以改变该结构,可以为在各凸部23F、23B处于配合状态时,中间部25b的顶点位于插入口3P的外部的结构。即使是这种结构,也能得到与上述(1)~(5)相似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是例如使桥梁25朝向开放口3D弯曲,在各凸部23F、23B配合前将中间部25b的顶点容纳在阴部件3中的结构。在这种场合,例如,通过形成为在一对臂22的相似面22b在连结状态下与各插入边缘31p、32p重合,从而在将阳部件2连结在阴部件3上时,能够将阳部件2可靠地插入到各凸部23F、23B配合的位置。另外,也能够通过触觉通知用户连结结束。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在阴部件3上的隔板38与桥梁25不干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阴部件3上设置手指进入的程度的操作孔B。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那样,因为也能不使用阴部件3的操作孔B地连结阳部件2与阴部件3,因此可以省略阴部件3的操作孔B。即使是这种结构,也能得到与上述(1)~(3)类似的效果。另外,也能够提高在设计阴部件3方面的自由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对臂22的相似面22b形成为在臂22的引导过程中,在一对臂22最接近时,与表侧插入边缘31p及背侧插入边缘32p重合。也可以改变该结构,在一对臂22的引导过程中,在一对臂22最接近时,相似面已经22b容纳在阴部件3中。即使是这种结构,也能得到与上述(1)~(3)相似的效果。
·另外,不限于上述结构,可以形成为一对臂22的相似面22b在一对臂22最接近时,位于阴部件3的外部。即使是这种结构,也能够得到与上述(1)~(2)相似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的一对臂22在彼此相对的内侧面具有相似面22b,该相似面22b在与包括一对臂22的平面相对的俯视中,在连结状态下与作为阴部件3的表侧插入边缘31p与背侧插入边缘32p相似。从图7可以看出,该相似面22b是相对于阳部件2的插入方向倾斜的面。不限于此,只要相似面22b不是与插入方向平行的面即可,例如可以是与插入方向正交的面。即使是这种结构,也能够得到与上述(1)相似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的一对臂22的外侧面以由该外侧面构成的阳部件2的外形逐渐变细的方式弯曲。也可以改变该结构,构成为例如一对臂22的外侧面不弯曲地前端逐渐变细。即使是这种结构,也能够得到与上述(1)~(7)相似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体化为,在一对臂22的前端部设有作为卡定部的表侧凸部23F、背侧凸部23B,表侧凸部23F卡定在作为卡定部的卡定槽36S、背侧凸部23B同样地与作为卡定部的卡定边缘32S卡定。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具体化为在一对臂22的外侧面设置被卡定部,并使用臂插通孔SH卡定该被卡定部的结构的带扣。如果是这种结构,则能够使阴部件3的表壁31及背壁32为相同形状,因此在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的状态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由阳部件2与阴部件3的功能的一体感带来的美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体化为将阳部件2连结在阴部件3上时的操作孔A由表侧插入边缘31p与基部21的边缘形成的带扣1。不限于该结构,阳部件2与阴部件3连结时的操作孔A例如除了表侧插入边缘31p与基部21的边缘之外,也可以具体化为由一对臂22的内侧面的边缘形成的带扣。即,具体化为在将一对臂22的基端部容纳在阴部件3之前时,阴部件3与阳部件2的连结结束的带扣。
在此引用2010年6月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第2010-130515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并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内容而录入。

Claims (4)

1.一种带扣,具备一对臂从基部延伸的阳部件、以及在一方的端部具有供上述一对臂插入的插入口的阴部件,
在上述阳部件与上述阴部件连结的连结状态下,上述阳部件的上述基部与上述阴部件的上述一方的端部抵接,
上述带扣的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臂的各个的外侧面形成为在上述一对臂的插入方向的中间部分向外侧突出的弯曲的形状,在上述一对臂插入到上述插入口时,形成将上述一对臂暂时固定于上述阴部件的状态;
其中上述阳部件具有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连接上述一对臂,并且在上述连结状态下被容纳在上述阴部件中,在上述暂时固定的状态下,上述连接部件位于比上述插入口更靠上述基部侧;
上述连接部件具有挠性同时朝向上述基部形成为凸状,与上述凸状相对的上述基部形成为直线状,上述凸状与上述基部之间为手指进入的程度的操作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上述阴部件具备一对插入侧连结壁,该一对插入侧连结壁连结表壁、背壁、以及上述表壁的四角中靠上述插入口的两角与上述背壁的四角中靠上述插入口的两角,上述插入口由上述表壁、上述背壁、以及上述插入侧连结壁形成边缘,
在上述一对臂插入到上述插入口时,上述一对插入侧连结壁的内侧面的各个与上述中间部分的外侧面滑动接触而形成上述暂时固定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上述阳部件在上述一对臂上具有被卡定部,
上述阴部件具有:与上述被卡定部配合并卡定上述一对臂的卡定部;以及
将上述被卡定部引导至上述卡定部,并在该引导过程中使上述一对臂的前端部以互相接近之后再离开的方式位移的引导部,
上述引导部是在形成上述暂时固定的状态后,进一步将上述一对臂继续插入上述插入口时,上述被卡定部到达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部在上述引导过程中使上述一对臂的前端部互相接近而解除上述插入侧连结壁相对于上述一对臂的外侧面的按入。
CN201410510383.7A 2010-06-07 2011-06-06 带扣 Active CN1043822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0515A JP5538074B2 (ja) 2010-06-07 2010-06-07 バックル
JP2010-130515 2010-06-07
CN201180028141.9A CN102933110B (zh) 2010-06-07 2011-06-06 带扣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8141.9A Division CN102933110B (zh) 2010-06-07 2011-06-06 带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2295A CN104382295A (zh) 2015-03-04
CN104382295B true CN104382295B (zh) 2018-03-27

Family

ID=450980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0383.7A Active CN104382295B (zh) 2010-06-07 2011-06-06 带扣
CN201180028141.9A Active CN102933110B (zh) 2010-06-07 2011-06-06 带扣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8141.9A Active CN102933110B (zh) 2010-06-07 2011-06-06 带扣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538074B2 (zh)
KR (1) KR101241665B1 (zh)
CN (2) CN104382295B (zh)
TW (2) TWI486132B (zh)
WO (1) WO20111554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0483A (zh) 2019-11-13 2021-05-14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启动装置
US11219281B1 (en) * 2020-12-09 2022-01-11 Duraflex Hong Kong Limited Buckle assembl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634A (zh) * 2003-04-11 2004-10-13 Ykk株式会社 带扣
CN101336763A (zh) * 2007-07-03 2009-01-07 Ykk株式会社 带扣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1187B2 (ja) * 2000-09-27 2005-09-28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US7302742B2 (en) * 2005-07-20 2007-12-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ide-release buckle assembly
JP4769597B2 (ja) 2006-03-02 2011-09-07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JP5020004B2 (ja) 2007-09-05 2012-09-05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WO2009093313A1 (ja) * 2008-01-23 2009-07-30 Ykk Corporation バックル
JP5265759B2 (ja) * 2009-03-31 2013-08-14 Ykk株式会社 サイドリリースバック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634A (zh) * 2003-04-11 2004-10-13 Ykk株式会社 带扣
CN101336763A (zh) * 2007-07-03 2009-01-07 Ykk株式会社 带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55448A1 (ja) 2011-12-15
KR20110134289A (ko) 2011-12-14
JP2011254914A (ja) 2011-12-22
CN102933110A (zh) 2013-02-13
TW201505575A (zh) 2015-02-16
TWI486132B (zh) 2015-06-01
CN104382295A (zh) 2015-03-04
CN102933110B (zh) 2015-07-29
JP5538074B2 (ja) 2014-07-02
KR101241665B1 (ko) 2013-03-11
TWI543718B (zh) 2016-08-01
TW201200053A (en) 2012-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0401B (zh) 连接器
CN102933112B (zh) 带扣
TWI311474B (en) Buckle
US20080178438A1 (en) Buckle
TWI511680B (zh) buckle
TW201507654A (zh) 帶扣
CN105491916A (zh) 夹具和固定用线
CN104382295B (zh) 带扣
TW201324971A (zh) 附罩蓋之連接器
CN110482004A (zh) 绳带紧固器
EP2554127B1 (en) Medical stapler
CN102933109B (zh) 带扣
WO2017063195A1 (zh) 扣具
CN214957443U (zh) 一种插槽连接器
TW201811215A (zh) 扣環公部件以及扣環
KR102128123B1 (ko) 플러그 커넥터
JP2015210966A (ja) コネクタ
CN100352670C (zh) 文件夹及装订腿系止部
CN103156339B (zh) 开口拉链下止及使用该下止的开口拉链
CN103582435B (zh) 带扣
TW201715801A (zh) 連接器
JP5902739B2 (ja) バックル
CN102933111B (zh) 带扣
WO2011155452A1 (ja) バックル
CN117279538A (zh) 插头和带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