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1835B - 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81835B CN104281835B CN201410449304.6A CN201410449304A CN104281835B CN 104281835 B CN104281835 B CN 104281835B CN 201410449304 A CN201410449304 A CN 201410449304A CN 104281835 B CN104281835 B CN 1042818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mple
- kernel
- vector
- feature space
- reconstru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47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13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706 support-vector machin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909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45 search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G06V40/171—Local features and components; Facial parts ; Occluding parts, e.g. glasses; Geometrical relationsh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实现步骤为:(1)对人脸图像样本进行预处理;(2)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映射到核特征空间;(3)在核特征空间中利用样本数据的局部性信息计算相异性度量矢量;(4)求解含有相异性度量矢量的L‑1范数最小化问题,得到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5)利用获得的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重构出一个新样本,然后计算出这个重构的新样本与测试样本的残差;(6)取残差为最小值所对应样本的类别号作为测试样本的类别号。本发明计算比较简单,可有效提高人脸识别应用中的精度,可用于身份验证、视频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人脸的识别,可用于身份验证、视频监控、人机交互等。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可以广泛应用于身份验证、视频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多年来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分类器设计是人脸识别技术中一个基本而极其重要的环节,分类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脸识别性能的高低。目前,广泛用于人脸识别的典型分类方法,主要有人工神经网络(ANN)、最近邻法(NN)以及支持向量机(SVM)等。
再介绍稀疏表示理论。
近年来,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表示理论已成为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中的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Wright等人利用稀疏表示系数的判别性提出了一种稀疏表示分类方法(SRC),取得了较高的人脸识别性能(见文献:Wright J,Yang AY,Ganesh A,etal.Robust face recognition via sparse represent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9,31(2):210-227)。为了进一步提升稀疏表示分类方法(SRC)的性能,Gao等人将SRC方法进行核化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稀疏表示的分类方法(KSRC),在人脸识别中取得了比SRC方法更好的性能(见文献:Gao S,TsangIW-H,Chia L-T.Sparse Representation With Kernels.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Processing,2013,22:423-434)。张莉等人也提出将核KSRC应用于人脸的识别方法(见专利:张莉等人.基于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申请号/专利号:200910024052.1)。该KSRC方法本质上是使用核技巧将原始特征数据非线性映射到一个核特征空间,然后在这个核特征空间来寻找稀疏表示系数,用于人脸的判别。尽管KSRC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人脸识别,但无法获取数据的局部性信息,从而导致KSRC获取的稀疏表示系数的判别性受到限制,取得的分类效果还不太理想。然而,数据的局部性信息(data locality)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特征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模式识别领域中的很多问题,如最近邻法(NN)设计,特征降维(如局部线性嵌入(LLE)方法)等。
目前,在已有的人脸识别研究文献中,还未见采用结合数据的局部性信息的核稀疏表示理论应用于人脸的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人脸识别中的分类技术的不足,利用数据的局部性信息的重要性,提供一种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即通过结合数据的局部性信息在核特征空间进行稀疏表示系数的求解,从而获取具有良好判别性的稀疏表示系数用于人脸的识别,以便进一步提高人脸识别的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
步骤1:对人脸图像样本进行预处理;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映射到核特征空间;
步骤3:在核特征空间中利用样本数据的局部性信息计算相异性度量矢量;
步骤4:求解含有相异性度量矢量的L-1范数最小化问题,得到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
步骤5:利用获得的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重构出一个新样本,然后计算出这个重构的新样本与测试样本的残差;
步骤6:取残差为最小值所对应样本的类别号作为测试样本的类别号。
其中,
(1)对人脸图像样本的预处理,包括:
对得到的每一幅人脸图像进行亚采样处理。为了进一步降低图像特征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图像特征的降维,并将降维之后的人脸图像的每个像素值归一化到方差为1和均值为0;
(2)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映射到核特征空间,包括:
利用非线性映射核函数φ,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x∈Rd,包括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映射到一个潜在的核特征空间;在核特征空间中样本数据x变为φ(x);采用的非线性映射核函数φ为径向基核函数,其形式为:
k(xi,xj)=exp(-|xi-xj|2/2σ2) (式1)
其中k(xi,xj)为核映射结果,σ为径向基核函数的参数;
(3)在核特征空间中利用样本数据的局部性信息计算相异性度量矢量,包括:
在核特征空间中,对于相异性度量矢量p的计算,采用核欧式距离的指数形式函数:
(式2)
其中dk(xi,xj)是核欧式距离;在核特征空间中,核欧式距离dk(xi,xj)被定义为:
(式3)
由于指数型局部算子pij是随着核欧式距离dκ(xi,xj)的增长而呈指数增长,因此,当两个样本xi和xj相距较远时,将产生一个较大的pij;
(4)求解含有相异性度量矢量的L-1范数最小化问题,得到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包括:
(4-1)在核特征空间中,测试样本φ(x)可以通过所有训练样本表示为:
φ(x)=μα+ε (式4)
其中α为系数矢量,ε是误差,μ=[μ1,μ2,L,μn]=[φ(x1),φ(x2),L,φ(xn)]表示在核特征空间中的所有训练样本;
(4-2)为了获得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α,求解下面含有相异性度量矢量的L-1范数最小化问题:
(式5)
式中λ是正则化参数,符号表示矢量对应元素相乘;p∈Rn×1可称为局部算子,用来度量测试样本φ(x)和μ=[μ1,μ2,L,μn]=[φ(x1),φ(x2),L,φ(xn)]各列之间的核欧式距离,即用于测量测试样本和每个训练样本在核特征空间之间的欧式距离;因此,p是一个相异性度量矢量,用来惩罚相应的系数矢量α,故可称为系数矢量α的权重矢量。求解最小化问题式(5)的封闭形式的解析解,就得到了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α;
求解最小化问题式(5)的封闭形式的解析解,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设目标函数求其一阶导数:
(式6)
其中K=μTμ∈Rn×n是对称半正定的核Gram矩阵;Kij=k(xi,xj)和k(·,x)=[k(x1,x),L,k(xn,x)]T=μTφ(x)。为了获得式(6)的解,令即
(式7)
即α=(K+λdiag(p)2)-1k(·,x)T (式8)
通过求解式(8),就可以直接得到L-1范数最小化问题式(5)封闭形式的解析解,这样就可以避免采用繁杂的计算迭代方法求解L-1范数最小化问题,如在核稀疏表示分类方法(KSRC)中使用的基于特征标志(feature sign)的搜索算法(见文献:Gao S,Tsang IW-H,Chia L-T.Sparse Representation With Kernels.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Processing,2013,22:423-434);
由于pij是用来惩罚相应的系数矢量αij,因此一个较大的pij将产生较小的αij;尤其当pij很大时,将使αij缩放到0,所以求解得到的系数矢量α仍然满足稀疏性。这样求解最小化式子(5)就等同于在核特征空间中采用测试样本与其近邻训练样本进行求解系数矢量α;这样获得稀疏表示系数时,同时集成了稀疏性和数据局部性信息,从而能够获取具有良好判别性的稀疏表示系数用于分类;
(5)利用获得的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重构出一个新样本,然后计算出这个重构的新样本与测试样本的残差,包括:
利用式(5)求解到的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α,对每一类(j=1,2,L,c)的测试样本x,先重构出一个新样本,然后计算出这个重构的新样本与测试样本的残差,即
(6)取残差为最小值所对应样本的类别号作为测试样本的类别号,包括:
根据计算出的残差结果,取残差为最小值所对应样本的类别号作为测试样本x的类别号y,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
1.考虑到数据的局部性信息的重要性,提供一种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本方法通过结合数据的局部性信息在核特征空间进行稀疏表示系数的求解,从而获取具有良好判别性的稀疏表示系数用于人脸的识别,进一步提高了人脸识别的性能。
2.本方法通过直接求解L-1范数最小化问题的封闭形式的解析解,可以避免采用常用的繁杂的计算迭代方法求解L-1范数最小化问题,因而本方法计算比较简单。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在下面继续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Extended Yale B数据库中人脸样本图像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实施步骤:
步骤1:对人脸图像样本进行预处理,包括:
(1-1)输入的样本图像为Extended Yale B数据库的人脸样本图片,如图2所示。该数据库含有38个人组成的2414正面人脸,其中每幅图像的像素大小为192×168。
(1-2)对得到的每一幅人脸图像进行亚采样处理,如缩放到32×32。为了进一步降低图像特征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图像特征的降维,并将降维之后的人脸图像的每个像素值归一化到方差为1和均值为0。PCA降维的维度范围取20,40,60,80,100,120,140,160,180和200,用于测试人脸识别方法在不同维度上的识别性能。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映射到核特征空间,包括:
利用非线性映射核函数φ,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x∈Rd,包括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映射到一个潜在的核特征空间;在核特征空间中样本数据x变为φ(x);采用的非线性映射核函数φ为径向基核函数,其形式为:
k(xi,xj)=exp(-|xi-xj|2/2σ2) (式1)
其中k(xi,xj)为核映射结果,σ被设定为的中值,表示所有训练样本的平均值(见文献:Gao S,Tsang IW-H,Chia L-T.Sparse Representation WithKernels.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13,22:423-434)。
步骤3:在核特征空间中利用样本数据的局部性信息计算相异性度量矢量,包括:
在核特征空间中,对于相异性度量矢量p的计算,采用核欧式距离的指数形式函数:
(式2)
其中dk(xi,xj)是核欧式距离;在核特征空间中,核欧式距离dk(xi,xj)被定义为:
(式3)
由于指数型局部算子pij是随着核欧式距离dκ(xi,xj)的增长而呈指数增长,因此当两个样本xi和xj相距较远时,将产生一个较大的pij;
步骤4:求解含有相异性度量矢量的L-1范数最小化问题,得到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包括:
(4-1)在核特征空间中,测试样本φ(x)可以通过所有训练样本表示为:
φ(x)=μα+ε (式4)
其中α为系数矢量,ε是误差,μ=[μ1,μ2,L,μn]=[φ(x1),φ(x2),L,φ(xn)]表示在核特征空间中的所有训练样本。本实施例中,ε=0.001。
(4-2)为了获得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α,求解下面含有相异性度量矢量的L-1范数最小化问题:
(式5)
式中λ是正则化参数,符号表示矢量对应元素相乘;p∈Rn×1可称为局部算子,用来度量测试样本φ(x)和μ=[μ1,μ2,L,μn]=[φ(x1),φ(x2),L,φ(xn)]各列之间的核欧式距离,即用于测量测试样本和每个训练样本在核特征空间之间的欧式距离;因此,p是一个相异性度量矢量,用来惩罚相应的系数矢量α,故可称为系数矢量α的权重矢量。求解最小化问题式(5)的封闭形式的解析解,就得到了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α。本实施例中,λ=0.001。
求解最小化问题式(5)的封闭形式的解析解,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设目标函数求其一阶导数:
(式6)
其中K=μTμ∈Rn×n是对称半正定的核Gram矩阵。Kij=k(xi,xj)和k(·,x)=[k(x1,x),L,k(xn,x)]T=μTφ(x)。为了获得式(6)的解,令即
(式7)
即α=(K+λdiag(p)2)-1k(·,x)T (式8)
通过求解式(8),就可以直接得到最小化问题式(5)的解析解,这样就可以避免采用繁杂的计算迭代方法求解L-1范数最小化问题。
步骤5:利用获得的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重构出一个新样本,然后计算出这个重构的新样本与测试样本的残差,包括:
利用式(5)求解到的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α,对每一类(j=1,2,L,c)的测试样本x,先重构出一个新样本,然后计算出这个重构的新样本与测试样本的残差,即
步骤6:取残差为最小值所对应样本的类别号作为测试样本的类别号,包括:
根据计算出的残差结果,取残差为最小值所对应样本的类别号作为测试样本x的类别号y,即
二、本发明的效果通过以下仿真进一步说明:
1.仿真条件与内容:
采用Extended Yale B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实验。该数据库含有38个人组成的2414正面人脸,其中每幅图像的像素大小为192×168。对该数据库中的每一幅人脸图像进行亚采样处理,如缩放到32×32。为了进一步降低图像特征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图像特征的降维,并将降维之后的人脸图像的每个像素值归一化到方差为1和均值为0。PCA降维的维度范围取20,40,60,80,100,120,140,160,180和200,用于测试人脸识别方法在不同维度上的识别性能。
实验时,对每个人随机选择L(=10,20,30)幅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其余的作为测试样本。对于每个给定的训练样本数L,重复进行10次数据的随机划分,最后取10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识别的结果。实验仿真平台为MATLAB7.0.1(R14)。
2.仿真结果:
见表1,表1给出了在不同训练样本数L(=10,20,30)条件下,本发明方法与现有的六种代表性方法在降维维度范围内(20,40,60,80,100,120,140,160,180和200)所取得的最高识别性能及相对应的降维维度的比较,如稀疏表示分类方法(SRC)、核稀疏表示分类方法(KSRC)、支持向量机(SVM)、最近邻法(NN)、局部约束线性编码(LLC)以及最近邻子空间法(NS)。表1中,识别率数字(%)旁括号里面的数字表示取得该识别率相对应的降维维度。由表1的实验结果可见,本发明方法表现最好,明显优于其它方法,如NN,NS,SVM,LLC,SRC和KSRC。在训练样本数L=10、L=20以及L=30三种不同条件下,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最高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了88.81%(相应维度为100)、92.95%(相应维度为100)和96.56%(相应维度为60)。这表明本发明方法在人脸识别中具有优越的分类性能,主要原因是本发明方法在获得稀疏系数时,同时集成了稀疏性和数据的局部性信息。
表1
见表2,表2列出了本发明方法与现有的KSRC方法在在训练样本数L=10、L=20以及L=30三种不同条件下所需要的计算时间(单位为秒/s)的比较。为了比较本发明方法与现有KSRC方法的计算复杂度,采用计算时间,即各种方法完成一次人脸识别过程(训练和测试)所需的时间,作为衡量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复杂度指标。比较时人脸图像特征的降维维度统一设为20。从表2的实验结果可见,本发明方法的计算时间比现有的KSRC方法明显少得多,这说明在本发明方法中直接分析求解L-1范数最小化问题式(5)的封闭形式的解析解是简单而有效的,而现有的KSRC方法采用了计算复杂的特征标志(feature sign)的搜索方法进行求解L-1范数最小化问题。可见,本发明方法比现有的KSRC方法计算更简单。
表2
Claims (2)
1.一种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
步骤1:对人脸图像样本进行预处理;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映射到核特征空间;
步骤3:在核特征空间中利用样本数据的局部性信息计算相异性度量矢量;
步骤4:求解含有相异性度量矢量的L-1范数最小化问题,得到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
步骤5:利用获得的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重构出一个新样本,然后计算出这个重构的新样本与测试样本的残差;
步骤6:取残差为最小值所对应样本的类别号作为测试样本的类别号;
其中,
(1)对人脸图像样本的预处理,包括:
对得到的每一幅人脸图像进行亚采样处理;为了进一步降低图像特征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图像特征的降维,并将降维之后的人脸图像的每个像素值归一化到方差为1和均值为0;
(2)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映射到核特征空间,包括:
利用非线性映射核函数φ,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x∈Rd,包括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映射到一个潜在的核特征空间;在核特征空间中样本数据x变为φ(x);采用的非线性映射核函数φ为径向基核函数,其形式为:
k(xi,xj)=exp(-|xi-xj|2/2σ2) (式1)
其中k(xi,xj)为核映射结果,σ为径向基核函数的参数;
(3)在核特征空间中利用样本数据的局部性信息计算相异性度量矢量,包括:
在核特征空间中,对于相异性度量矢量p的计算,采用核欧式距离的指数形式函数:
其中dk(xi,xj)是核欧式距离;在核特征空间中,核欧式距离dk(xi,xj)被定义为:
由于指数型局部算子pij是随着核欧式距离dκ(xi,xj)的增长而呈指数增长,因此,当两个样本xi和xj相距较远时,将产生一个较大的pij;
(4)求解含有相异性度量矢量的L-1范数最小化问题,得到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包括:
(4-1)在核特征空间中,测试样本φ(x)可以通过所有训练样本表示为:
φ(x)=μα+ε (式4)
其中α为系数矢量,ε是误差,μ=[μ1,μ2,L,μn]=[φ(x1),φ(x2),L,φ(xn)]表示在核特征空间中的所有训练样本;
(4-2)为了获得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α,求解下面含有相异性度量矢量的L-1范数最小化问题:
式中λ是正则化参数,符号表示矢量对应元素相乘;p∈Rn×1可称为局部算子,用来度量测试样本φ(x)和μ=[μ1,μ2,L,μn]=[φ(x1),φ(x2),L,φ(xn)]各列之间的核欧式距离,即用于测量测试样本和每个训练样本在核特征空间之间的欧式距离;因此,p是一个相异性度量矢量,用来惩罚相应的系数矢量α,故可称为系数矢量α的权重矢量;求解最小化问题式(5)的封闭形式的解析解,就得到了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α;
(5)利用获得的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重构出一个新样本,然后计算出这个重构的新样本与测试样本的残差,包括:
利用式(5)求解到的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α,对每一类j的测试样本x,其中j=1,2,L,c,先重构出一个新样本,然后计算出这个重构的新样本与测试样本的残差,即
(6)取残差为最小值所对应样本的类别号作为测试样本的类别号,包括:
根据计算出的残差结果,取残差为最小值所对应样本的类别号作为测试样本x的类别号y,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4-2)为了获得样本重构的系数矢量α,求解含有相异性度量矢量的L-1范数最小化问题,其推导过程包括:
设目标函数求其一阶导数:
其中K=μTμ∈Rn×n是对称半正定的核Gram矩阵;Kij=k(xi,xj)和k(·,x)=[k(x1,x),L,k(xn,x)]T=μTφ(x);为了获得式(6)的解,令即
即α=(K+λdiag(p)2)-1k(·,x)T (式8)
通过求解式(8),就可以直接得到L-1范数最小化问题式(5)的解析解,这样就可以避免采用繁杂的计算迭代方法求解L-1范数最小化问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9304.6A CN104281835B (zh) | 2014-09-04 | 2014-09-04 | 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9304.6A CN104281835B (zh) | 2014-09-04 | 2014-09-04 | 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81835A CN104281835A (zh) | 2015-01-14 |
CN104281835B true CN104281835B (zh) | 2017-05-17 |
Family
ID=52256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49304.6A Active CN104281835B (zh) | 2014-09-04 | 2014-09-04 | 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818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08478B (zh) * | 2016-03-30 | 2019-12-06 | 苏州大学 | 一种图像的特征提取与分类联合方法及系统 |
CN105825205B (zh) * | 2016-04-11 | 2019-04-02 | 福州大学 | 一种协作稀疏表示自适应的快速人脸识别方法 |
CN106295694B (zh) * | 2016-08-05 | 2019-04-09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迭代重约束组稀疏表示分类的人脸识别方法 |
CN106897685A (zh) * | 2017-02-17 | 2017-06-27 | 深圳大学 | 基于核非负矩阵分解的字典学习和稀疏特征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
CN106971196A (zh) * | 2017-03-02 | 2017-07-2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代价敏感的核稀疏表示分类器的消防车识别方法 |
CN108664941B (zh) * | 2018-05-16 | 2019-12-27 | 河南工程学院 | 基于测地映射分析的核稀疏描述人脸识别方法 |
CN109191412B (zh) * | 2018-08-17 | 2019-12-20 | 河南工程学院 | 基于核稀疏典型相关分析热红外人脸图像可见光重建方法 |
CN111128128B (zh) * | 2019-12-26 | 2023-05-23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互补模型评分融合的语音关键词检测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7246A (zh) * | 2009-09-25 | 2010-03-1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 |
CN103793694A (zh) * | 2014-02-10 | 2014-05-14 | 天津大学 | 一种基于多特征空间稀疏分类器的人脸识别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61260B2 (ja) * | 2002-10-15 | 2008-03-12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顔認識及び検索用特徴ベクトル抽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その方法を実行でき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で判読できる記録媒体 |
KR20120066462A (ko) * | 2010-12-14 | 2012-06-2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얼굴 인식 방법 및 시스템, 얼굴 인식을 위한 학습용 특징 벡터 추출 장치 및 테스트용 특징 벡터 추출 장치 |
-
2014
- 2014-09-04 CN CN201410449304.6A patent/CN1042818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7246A (zh) * | 2009-09-25 | 2010-03-1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 |
CN103793694A (zh) * | 2014-02-10 | 2014-05-14 | 天津大学 | 一种基于多特征空间稀疏分类器的人脸识别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81835A (zh) | 2015-0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81835B (zh) | 基于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 | |
Ahmad | Deep image retrieval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terpolation and indexing based on similarity measurement | |
CN103136516B (zh) | 可见光与近红外信息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04573729B (zh) | 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网络的图像分类方法 | |
Bristow et al. | Why do linear SVMs trained on HOG features perform so well? | |
CN102609681A (zh) | 基于字典学习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 |
CN108154133B (zh) | 基于非对称联合学习的人脸画像-照片识别方法 | |
CN111709313B (zh) | 基于局部和通道组合特征的行人重识别方法 | |
CN104616000B (zh) |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 |
CN108932501B (zh) | 一种基于多核关联集成降维的人脸识别方法 | |
CN111325275B (zh) | 基于低秩二维局部鉴别图嵌入的鲁棒图像分类方法及装置 | |
CN109255289A (zh) | 一种基于统一式生成模型的跨衰老人脸识别方法 | |
CN106096517A (zh) | 一种基于低秩矩阵与特征脸的人脸识别方法 | |
CN105787428A (zh) | 基于稀疏编码的唇语特征身份认证方法 | |
CN104715266B (zh) | 基于src‑dp与lda相结合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 |
Sun et al. | [Retracted] Research on Face 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 |
Ma et al. | Multiscale 2-D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or spatial–spectral noise-robust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spectral images | |
CN105956570A (zh) | 基于唇部特征和深度学习的笑脸识别方法 | |
Zuobin et al. | Feature regrouping for cca-based feature fusion and extraction through normalized cut | |
CN107368803A (zh) | 一种基于类别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03745242A (zh) | 一种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方法 | |
CN110443169B (zh) | 一种边缘保留判别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 | |
CN107133579A (zh) | 基于CSGF(2D)2PCANet卷积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 | |
Thapa et al. | Deep learning for breast cancer classification: Enhanced tangent function | |
Cetindag et al. | Transfer Learning Methods for Using Textural Features in Histopathological Image Classifi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