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4265757B - 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65757B
CN104265757B CN201410488472.6A CN201410488472A CN104265757B CN 104265757 B CN104265757 B CN 104265757B CN 201410488472 A CN201410488472 A CN 201410488472A CN 104265757 B CN104265757 B CN 104265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noumenon
bearing
combin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84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65757A (zh
Inventor
郑轶民
张士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884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657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65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5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65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5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提高了两个本体之间可旋转角度的技术效果。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至少一个轴承组合,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每一个轴承组合包括:第一轴,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第二轴,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传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轴,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当所述当前夹角值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的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这些电子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笔记本电脑体积小、重量轻,并有独立的电池,因此用户能够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并且随时使用,成为目前商务人员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之一。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用户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情况有很多种,如放置在桌面上编辑文档,站在地铁上看电影以及在办公室向同事演示幻灯片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的显示主体和键盘主体仅仅能一定角度内旋转,如0~120度,从而使得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形态很少,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另外,现有技术中设置有支撑件的平板电脑,支撑件同样只能在一定角度内相对旋转。
综上,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存在两个本体之间旋转角度较小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存在两个本体之间旋转角度较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两个本体之间可旋转角度的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至少一个轴承组合,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至少一个轴承组合中的每一个轴承组合包括:
第一轴,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
第二轴,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
传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轴,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所述当前夹角值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
所述轴承组合包括:
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轴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轴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轴固定在所述第二本体上;
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轴承组合以及所述第二本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0°,X°],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X°,360°],其中,0<X<360。
可选的,所述轴承组合还包括:
互锁结构;
所述第一轴包括第一互锁口,当所述第二轴转动时,所述第一互锁口与所述互锁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轴处于静止状态;
所述第二轴包括第二互锁口,当所述第一轴转动时,所述第二互锁口与所述互锁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轴处于静止状态。
可选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在所述传动结构的边缘;
所述第二轴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齿,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的边缘,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间的相互啮合,实现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互锁结构还包括:
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轴的第一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轴仅能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传动结构的第二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传动结构仅能带动所述第二轴在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轴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轴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线缆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其中,所述至少一跟线缆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信号和电能。
可选的,所述轴承组合还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板将所述轴承组合固定在所述电子设备上;
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至少一跟线缆配合的第一口,当所述至少一跟线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时,通过所述第一口固定所述至少一跟线缆。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轴承保护套,套设在所述至少一个轴承组合上。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上开设有柱状容置空腔,用于容置至少一个柱状电池;
当所述至少一个轴承组合具体为第一轴承组合和第二轴承组合时,所述第一轴承组合设置在所述柱状容置空腔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轴承组合设置在所述柱状容置空腔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在所述传动结构的边缘的一部分边缘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的转动(360-X)°。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轴承组合,连接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包括:
第一轴,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
第二轴,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
传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轴,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所述当前夹角值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
述轴承组合包括:
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轴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轴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轴固定在所述第二本体上;
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轴承组合以及所述第二本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0°,X°],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X°,360°],其中,0<X<360。
可选的,所述轴承组合还包括:
互锁结构;
所述第一轴包括第一互锁口,当所述第二轴转动时,所述第一互锁口与所述互锁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轴处于静止状态;
所述第二轴包括第二互锁口,当所述第一轴转动时,所述第二互锁口与所述互锁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轴处于静止状态。
可选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在所述传动结构的边缘;
所述第二轴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齿,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的边缘,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间的相互齿合,实现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互锁结构还包括:
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轴的第一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轴仅能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传动结构的第二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传动结构仅能带动所述第二轴在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轴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轴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线缆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其中,所述至少一跟线缆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信号和电能。
可选的,所述轴承组合还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板将所述轴承组合固定在所述电子设备上;
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至少一跟线缆配合的第一口,当所述至少一跟线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时,通过所述第一口固定所述至少一跟线缆。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在所述传动结构的边缘的一部分边缘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的转动(360-X)°。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至少一个轴承组合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每一个轴承组合包括:第一轴,与第一本体连接;第二轴,与第二本体连接;传动结构,连接第一轴和第二轴;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轴,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所述当前夹角值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存在两个本体之间旋转角度较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第一本体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和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旋转,从而使得旋转角度增大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轴承组合还包括互锁结构,互锁结构的第一互锁口和第二互锁口相配合,使得第一轴在转动的时候第二轴静止,而第二轴转动的时候第一轴静止,从而使得其中一个轴在转动过程中不受另一轴的影响。
可选的,互锁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分别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结构,从而使得第一轴仅能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转动,第二轴仅能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转动。
可选的,第一轴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轴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线缆能够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传送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信号和电能,减小了信号和电能在两个本体相对旋转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轴承组合的结构侧视图;
图3a-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轴承组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轴承组合的背视图;
图5为图3b中A区域剖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存在两个本体之间旋转角度较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两个本体之间可旋转角度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至少一个轴承组合,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至少一个轴承组合中的每一个轴承组合包括:
第一轴,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
第二轴,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
传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一夹角范围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轴,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所述当前夹角值在第二夹角范围时,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不同的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
通过至少一个轴承组合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每一个轴承组合包括:第一轴,与第一本体连接;第二轴,与第二本体连接;传动结构,连接第一轴和第二轴;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一夹角范围时,通过转动第一轴,使得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能够围绕轴承组合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一夹角范围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轴,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所述当前夹角值在第二夹角范围时,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不同的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存在两个本体之间旋转角度较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第一本体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和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旋转,从而使得旋转角度增大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
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本体1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键盘、处理器、显卡、声卡等硬件,以及基于硬件运行的软件系统等,以使电子设备能够执行指令,第二本体2可以包括触控显示屏、音响、SIM卡槽和指示灯等。也可以第一本体1包括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显卡、声卡等硬件,以及基于硬件运行的软件系统等,第二本体2包括触控显示屏、音响、SIM卡槽和指示灯等,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设置,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
至少一个轴承组合3,连接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轴承组合3的数量和可以为1、2、3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其中,至少一个轴承组合3中的每一个轴承组合30如图2-图5所示,包括:
第一轴301,与第一本体1连接;第二轴302,与第二本体2连接;传动结构303,连接第一轴301和第二轴302。
具体来讲,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轴301和第一本体1,第二轴302与第二本体2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套设在第一轴301(第二轴302)上,或者通过至少一个螺钉和至少一个螺帽配合,将第一轴301(第二轴302)连接在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上,当然还可以将第一轴301(第二轴302)嵌入在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内等,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当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一夹角范围时,通过转动第一轴301,使得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能够围绕轴承组合30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当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二夹角范围时,通过传动结构303带动第二轴302转动,使得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能够围绕轴承组合30在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不同的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
具体来讲,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0°,X°],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X°,360°],其中,0<X<36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X可以取0到360之间不包括0和360的任意值,例如180、318、270等,对于X的具体取值本申请不做限制。
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第一轴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0°,X°]之间旋转,通过传动结构带动第二轴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X°,360°]之间旋转,从而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旋转范围扩大到了[0°,360°]。
进一步,为了避免在第一轴301转动的时候第二轴302也转动,导致影响第一轴301的转动,或者第二轴302转动的时候第一轴301影响第二轴302的转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轴承组合30还包括互锁结构304。
具体来讲,第一轴301包括第一互锁口3011,第二轴302包括第二互锁口3021。如图4所示,互锁结构304设置在第一轴301和第二轴302之间,假设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的初始夹角为30°,X为318,在T1时刻,第一轴301开始转动,以使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的夹角变大。在转动过中,互锁结构304与第二互锁口3021卡合,从而使得第二轴302无法转动,所以第二轴302处于静止状态。
为了在第一轴301转动在第一预设范围中的318°时,互锁结构304能够锁止第一轴301,在第一轴301从30°向318°转动过程中,互动结构304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方向为互锁结构304靠近第二轴302的位置指向靠近第一轴301的位置的方向。但是,在移动过程中,互锁结构304与第二互锁口3021仍然处于卡合状态。
在T2时刻,第一轴301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最大角度,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的夹角为318°,此时,互锁结构304与第二互锁口3021分离,并且正好与第一互锁口3011卡合。所以,从T2时刻开始,传动结构303带动第二轴302转动,进而继续带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相对旋转。由于互锁结构304从T2时刻开始与第一互锁口3011卡合,所以在第二轴302转动过程中,第一轴301无法转动,所以第一轴301处于静止状态。
同样,在第二轴302的从X°到360°的转动过程中,互锁结构304在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移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的夹角为360°时,互锁结构304与第一互锁口3011分离,使得第一轴301可以转动;同时,互锁结构304与第二互锁口3021再次卡合,使得第二轴302无法转动。
可选的,传动结构303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齿,第二轴302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齿,如图5所示。由于至少一个第一齿与至少一个第二齿相互啮合,所以当传动结构303转动的时候,至少第一齿推动至少一个第二齿在相同的方向下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二轴302转动。
可选的,互锁结构304上包括第一限位结构3041,与设置在第一轴301上的第一限位件3012配合,使得第一轴301仅能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转动。
具体来讲,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第一限位件3012能够和第一轴301一起转动,当转动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之间的夹角为0°时,第一限位件3012的第一边与互锁结构304的第一限位结构3041的第三边接触,第一限位结构3041阻挡第一限位件3012往两个本体之间夹角变小的方向转动。
当第一轴301反方向转动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之间的夹角为X°时,第一限位件3012的第二边与互锁结构304的第一限位结构3041第四边接触,第一限位结构3041阻挡第一限位件3012往两个本体之间夹角变大的方向转动。
所以,通过第一限位件3012与第一限位结构3041的配合,第一轴301只能在[0°,X°]之间转动。
同理,通过第二限位件3031与第二限位结构3042的配合,传动结构303只能带动第二轴302在(X°,360°]之间转动。第二限位件3031与第二限位结构3042的配合过程与第一限位件3012与第一限位结构3041的配合过程类似,因此重复之处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进一步,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会相互传输信号,并且,设置有供电单元的本体还需要向另一本体传输电能,所以,在第一轴301开设有第一通孔3013,第二轴30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22,连接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至少一根线缆01穿过第一通孔3013和第二通孔3022,如图3a、图4和图5所示,从而减少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相对旋转过程中对至少一跟线缆01的影响。
在具体实现过中,至少一跟线缆01可以放置在线缆管中,线缆管再穿过第一通孔3013和第二通孔3022,从而保护至少一跟线缆01。当然,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现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限制。
进一步,为了便于将轴承组合30固定在电子设备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板305。具体来讲,为了便于将至少一个固定板305固定在电子设备上,进而将轴承组合30固定在电子设备上,可以在至少一个固定板305上开设与螺钉和/或螺帽配合的通孔或口。并且,至少一个固定板305的数量可以是1、3、4等,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现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限制。
另外,为了避免至少一跟线缆01在轴承组合中松动,在至少一个固定板305上还开设有余至少一跟线缆01配合的第一口3051,当至少一根线缆01穿过第一通孔3013和第二通孔3022时,第一口3051能够固定至少一根线缆01,如图2、图3a、图3b和图4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轴承组合3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306,与第一轴301连接。第一固定件306上有多个螺钉设置孔,多个螺钉可以穿过对应的螺钉设置孔,与螺帽配合,从而将第一固定件306与第一本体1连接起来,进而连接第一轴301与第一本体1。
另外,轴承组合3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307,与第二轴302连接。第二固定件307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上也开设有多个螺钉设置孔,多个螺钉可以穿过对应的螺钉设置孔,与螺帽配合,将第二固定件307与第二本体2连接起来,从而使得第二轴302与第二本体2连接。
通过第一固定件306、第二固定件307,就将第一本体1、轴承组合30和第二本体2连接起来了。
为了避免轴承组合30裸露在外,导致被腐蚀和损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轴承保护套02。具体来讲,至少一个轴承保护套02的数量应与至少一个轴承组合3的数量相同,从而使得每个轴承组合30都能被一个轴承保护套套设保护。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1或第二本体2上开设有柱状容置空间03,用于容置至少一个柱状电池,如图1中在第二本体2的第一侧部上开设柱状容置空间03。
此时,由于第一侧部上放置有柱状电池,因此,至少一个轴承组合3具体为两个轴承组合。其中,第一轴承组合设置在柱状容置空间03的第一端,第二轴承组合设置在第二端,如图1所示,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
更进一步,传动结构303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在传动结构303的一部分边缘上,所以,当至少一个第二齿传动到没有至少第一齿的传动结构303的没有设置第一齿的边缘时,就无法再继续转动了。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边缘对应的圆心角为(360-X)°,进而使得传动结构303仅能带动第二轴302转动(360-X)°,如图5所示。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轴承组合,用于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包括:
第一轴301,与第一本体1连接;
第二轴302,与第二本体2连接;
传动结构303,连接第一轴301和第二轴302。
其中,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0°,X°],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X°,360°],其中,0<X<360。
可选的,轴承组合30还包括:
互锁结构304;
第一轴301包括第一互锁口3011,当第二轴302转动时,第一互锁口3011与互锁结构304配合,使得第一轴301处于静止状态;
第二轴302包括第二互锁口3021,当第一轴301转动时,第二互锁口3021与互锁结构305配合,使得第二轴302处于静止状态。
可选的,传动结构303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在传动结构303的边缘;
第二轴302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齿,设置在第二轴302的边缘,通过至少一个第二齿与至少一个第一齿间的相互齿合,实现传动结构303带动第二轴302转动。
可选的,互锁结构304还包括:
第一限位结构3041,与第一轴301的第一限位件3012配合,使得第一轴301仅能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第二限位结构3042,与传动结构303的第二限位件3031配合,使得传动结构303仅能带动第二轴302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可选的,第一轴30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013,第二轴30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22,至少一跟线缆01能够穿过第一通孔3013和第二通孔3022,其中,至少一跟线缆01用于传送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信号和电能。
可选的,轴承组合30还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板305,通过至少一个固定板305将轴承组合30固定在电子设备上;
至少一个固定板305上开设有与至少一跟线缆01配合的第一口3051,当至少一跟线缆01穿过第一通孔3013和第二通孔3022时,通过第一口3051固定至少一跟线缆01。
可选的,轴承组合30包括:
第一固定件305,与第一轴301连接,用于将第一轴301固定在第一本体1上;
第二固定件307,与第二轴302连接,用于将第二轴302固定在第二本体2上;
通过第一固定件306和第二固定件307,连接第一本体1、轴承组合30以及第二本体2。
可选的,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在传动结构303的边缘的一部分边缘上,至少一个第一齿能够带动第二轴302转动的转动(360-X)°。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轴承组合涉及到的术语的含义以及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图1至图5以及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至少一个轴承组合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每一个轴承组合包括:第一轴,与第一本体连接;第二轴,与第二本体连接;传动结构,连接第一轴和第二轴;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一夹角范围时,通过转动第一轴,使得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能够围绕轴承组合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二夹角范围时,通过传动结构带动第二轴转动,使得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能够围绕轴承组合在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不同的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存在两个本体之间旋转角度较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第一本体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和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旋转,从而使得旋转角度增大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轴承组合还包括互锁结构,互锁结构的第一互锁口和第二互锁口相配合,使得第一轴在转动的时候第二轴静止,而第二轴转动的时候第一轴静止,从而使得第一轴或第二轴在转动过程中不受另一轴的影响。
可选的,互锁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分别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结构,从而使得第一轴仅能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转动,第二轴仅能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转动。
可选的,第一轴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轴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线缆能够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传送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信号和电能,减小了信号和电能在两个本体相对旋转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至少一个轴承组合,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至少一个轴承组合中的每一个轴承组合包括:
第一轴,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
第二轴,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
传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轴,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所述当前夹角值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
所述轴承组合还包括:
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轴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轴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轴固定在所述第二本体上;
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轴承组合以及所述第二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0°,X°],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X°,360°],其中,0<X<36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合还包括:
互锁结构;
所述第一轴包括第一互锁口,当所述第二轴转动时,所述第一互锁口与所述互锁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轴处于静止状态;
所述第二轴包括第二互锁口,当所述第一轴转动时,所述第二互锁口与所述互锁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轴处于静止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在所述传动结构的边缘;
所述第二轴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齿,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的边缘,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间的相互啮合,实现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结构还包括:
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轴的第一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轴仅能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传动结构的第二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传动结构仅能带动所述第二轴在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轴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线缆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其中,所述至少一跟线缆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信号和电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合还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板将所述轴承组合固定在所述电子设备上;
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至少一跟线缆配合的第一口,当所述至少一跟线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时,通过所述第一口固定所述至少一跟线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轴承保护套,套设在所述至少一个轴承组合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上开设有柱状容置空腔,用于容置至少一个柱状电池;
当所述至少一个轴承组合具体为第一轴承组合和第二轴承组合时,所述第一轴承组合设置在所述柱状容置空腔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轴承组合设置在所述柱状容置空腔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在所述传动结构的边缘的一部分边缘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的转动(360-X)°。
11.一种轴承组合,连接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轴承组合包括:
第一轴,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
第二轴,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
传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当前夹角值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轴,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所述当前夹角值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时,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围绕所述轴承组合在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
所述轴承组合还包括:
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轴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轴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轴固定在所述第二本体上;
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轴承组合以及所述第二本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轴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0°,X°],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具体为(X°,360°],其中,0<X<36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轴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合还包括:
互锁结构;
所述第一轴包括第一互锁口,当所述第二轴转动时,所述第一互锁口与所述互锁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轴处于静止状态;
所述第二轴包括第二互锁口,当所述第一轴转动时,所述第二互锁口与所述互锁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轴处于静止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轴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在所述传动结构的边缘;
所述第二轴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齿,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的边缘,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间的相互齿合,实现所述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轴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结构还包括:
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轴的第一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轴仅能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传动结构的第二限位件配合,使得所述传动结构仅能带动所述第二轴在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轴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轴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至少一跟线缆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其中,所述至少一跟线缆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信号和电能。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轴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合还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板将所述轴承组合固定在所述电子设备上;
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至少一跟线缆配合的第一口,当所述至少一跟线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时,通过所述第一口固定所述至少一跟线缆。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轴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设置在所述传动结构的边缘的一部分边缘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的转动(360-X)°。
CN201410488472.6A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 Active CN104265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8472.6A CN104265757B (zh)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8472.6A CN104265757B (zh)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5757A CN104265757A (zh) 2015-01-07
CN104265757B true CN104265757B (zh) 2017-02-01

Family

ID=52157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8472.6A Active CN104265757B (zh)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6575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7195B (en) * 2007-04-30 2010-07-11 Asustek Comp Inc Rotat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DE102008013560B4 (de) * 2008-03-28 2010-01-28 E-LEAD ELECTRONIC CO., LTD., Shengang Shiang Doppelachsenkonstruktion mit extremem Biegungswinkel
CN202273985U (zh) * 2011-10-12 2012-06-13 连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轻关重的双轴枢钮器及具有该枢钮器的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03161819B (zh) * 2012-02-27 2015-04-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和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CN103148089B (zh) * 2012-08-08 2015-06-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TWM480237U (zh) * 2013-12-31 2014-06-11 First Dome Corp 電子設備薄型化雙軸聯動樞軸器
CN203770374U (zh) * 2014-04-03 2014-08-13 连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消除齿轴与齿轮间隙的双轴同动枢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5757A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8398B2 (en) Terminal device
CN105516411B (zh) 可折叠的移动终端
US972968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system with a modular second housing
US10305528B2 (en) Inconspicuous coupling system for propping smart phones and tablet computers to various angles and orientations
US901386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upport mechanism thereof
US9338265B2 (en) Mobile device to operate in tablet mode and phone mode
TWI550386B (zh) 具支撐構件之可拆卸式顯示器構件
US9846451B2 (en) Portable device with detachable hidden hinge
US20140328014A1 (en) Connect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O2011090620A3 (en) Recharging or connection tra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JP2012173878A (ja) 電子機器
CN203858557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10423863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7687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7665026U (zh) 折叠支架及无线充电支架
CN104265757B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轴承组合
US9239592B1 (en) Docking station
CN108076170B (zh) 一种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04305154U (zh) 电子设备
US9541954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201527929A (zh) 具可調整角度承載座之保護殼
CN20412957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178861U (zh) 具有摄像头的电脑
US20160246333A1 (en) Stand for Supporting Device in a Plurality of Viewing Angles
CN20336619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