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1317A - 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11317A CN104111317A CN201410334020.2A CN201410334020A CN104111317A CN 104111317 A CN104111317 A CN 104111317A CN 201410334020 A CN201410334020 A CN 201410334020A CN 104111317 A CN104111317 A CN 1041113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mple
- rock core
- pressure
- coal petrography
- displac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8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64 sample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215 Carbon black (E152)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344 soap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907 Guar gu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60002154 guar gum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417 guar g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65 guar g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25 perc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35 defic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183 hydrocarb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储层损害评价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包括岩心应力敏感损害实验及工作液损害实验,通过将煤岩基质岩心和人工裂缝岩心串联在一起进行损害评价,克服了目前常规天然气储层评价技术采用单一岩心无法同时对煤岩孔隙及裂缝进行损害评价的技术缺陷,使实验结果更加接近真实的煤储层特征,实验安全,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储层损害评价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总量约31.5万亿立方米,是世界上第三大煤层气储藏国。开发利用好煤层气既可增加洁净的气体能源,又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和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具有独特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国内煤层气存在“低孔、低渗、低压、低饱和度”四低问题,所以单井产量不高;又由于煤岩储层极容易发生损害,造成单井产量过低甚至不产气的情况,所以储层保护工作是煤层气的开发成败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储层损害评价是做好储层保护工作的前提。
但由于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有比较大的差别,所以普通的损害评价已经不能满足煤层气损害评价要求了。
目前国内煤岩储层损害评价仍沿用常规天然气储层评价技术,常规储层损害评价主要是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358-2010储层流体敏感性实验评价标准)进行储层损害评价实验,即通过对单一岩心测试获得损害评价,而此标准主要适用于渗透率大于1×10-3μm2的常规储层,煤岩储层渗透率一般都低于1×10-3μm2,所以行业标准已经不能真实完整的评价各种流体的损害程度;并且煤岩储层与一般的砂岩不同,煤岩储层是双孔隙结构,岩块中存在裂缝,其需要同时对岩块中的孔隙及裂缝对产气量的影响进行评价,采用过去的行业标准评价已经不能反映在各种损害条件下,孔隙与裂缝的损害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的煤岩储层损害评价实验方法的,实验结果更加接近真实的煤储层特征,实验安全,操作简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包括岩心应力敏感损害实验及工作液损害实验。
应力敏感损害实验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钻取岩心,按照SYT5358-2010岩样准备方法准备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
步骤2)测定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基本物性参数;
步骤3)将煤岩基质岩心放入第一岩心夹持器,即天然柱样,将人造裂缝岩心放入第二岩心夹持器,即人工缝样,将不同渗透率的天然柱样与人工缝样串联;
步骤4)先加围压,再在天然柱样上流端端部加驱替压力,测试仪器的密闭性;
步骤5)用氮气驱替岩心内10倍孔隙体积气体;
步骤6)保持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的围压均恒定,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在每一压力点保持30min以上,测定不同驱替压力下的气体流量;
或保持第一岩心夹持器进口压力不便,缓慢增加围压,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的围压同步逐渐增大,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在每一压力点保持30min以上,并测定不同围压和驱替压力下的气体流量;
步骤7)所有的压力点测试完后,关闭驱替气瓶;
步骤8)计算产气量损害系数,产气量损害系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Dk为损害率;Q1为第一个应力点对应煤样单位面积产气量,m3/d·m2;Qmin为达到临界应力之后煤样单位面积产气量最小值,m3/d·m2。
步骤6)中,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的围压均恒定为3MPa,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为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
或保持第一岩心夹持器进口压力不便,缓慢增加围压,缓慢增加围压,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的围压同步逐渐增大,围压依次为3MPa、5MPa、7MPa、9MPa、11MPa,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为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
所述第一应力点为测定初始渗透率时的应力值;所述临界压力为随净应力的增加,岩样渗透率变化率大于20%时所对应的前一个点的净应力的值。
工作液损害实验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钻取岩心,按照SYT5358-2010岩样准备方法准备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
步骤2)测定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基本物性参数;
步骤3)将煤岩基质岩心放入第一岩心夹持器,即天然柱样,将人造裂缝岩心放入第二岩心夹持器,即人工缝样,选取渗透率接近的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进行组合,将天然柱样与人工缝样串联;
步骤4)先加围压,再在天然柱样上流端端部加驱替压力,测试仪器的密闭性;
步骤5)在围压、驱替压力为恒定的条件下测定天然柱样中的气体传输到人工缝样的过程的能力,即气体流量,计算单位面积产气量;
步骤6)用工作液驱替岩心内气体2倍孔隙体积气体;
步骤7)在恒定且低于0.8倍临界流速下反向驱替工作液12h,使其与对应的每一组天然柱样充分反应;
步骤8)在围压、驱替压力恒定的条件下正向驱替每一组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直到气体流量保持稳定;
步骤9)测试完后,关闭驱替气瓶;
步骤10)计算产气量损害系数,产气量损害系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Dk为损害率;Q前为工作液损害前单位面积产气量,m3/d·m2;Q后为工作液损害后单位面积产气量,m3/d·m2。
步骤5)中围压为3MPa,驱替压力为0.4MPa;步骤8)中围压为3MPa,驱替压力为0.4MPa。
以上所述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长度大于3cm。
所述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基本物性参数包括长度、直径、孔隙度、渗透率。
工作液损害实验步骤7)中的临界流速为随着流速的增加,岩石渗透率变化率大于20%时所对应的前一个点的流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煤岩储层损害评价实验的方法,通过将煤岩基质岩心和人工裂缝岩心串联在一起进行损害评价,通过岩心应力敏感损害实验及工作液损害实验,同时得到煤岩中孔隙与裂缝对产气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接近真实的煤储层特征,实验安全,操作简单,可提高煤层气开发效率,实现非常规气藏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中:1、第一岩心夹持器;2、第二岩心夹持器;3、天然柱样;4、人工缝样;5、压力表;6、围压表;7、第一围压控制系统;8、第二围压控制系统;9、皂泡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包括岩心应力敏感损害实验及工作液损害实验。
在油气藏的开采过程中,随着储层内部流体的产出,储层空隙压力降低,储层岩石原有的受力平衡状态发生改变。根据岩石力学理论,从一个应力状态变到另一个应力状态必然要引起岩石的压缩或拉伸,即岩石发生弹性或塑性变形,同时,岩石的变形必然要引起岩石孔隙和孔隙体积的变化,如孔隙体积的缩小、孔隙喉道和裂缝的闭合等,这种变化将大大影响到流体在其中的渗流。因此,岩石锁承受的净应力改变所导致的储层渗流能力的变化时储层岩石的变形与流体渗流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结果。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岩石所受净上覆压力改变时孔喉喉道变形、裂缝闭合或张开的过程,并导致岩石渗流能力变化的程度。
油气层上海主要指在钻井、完井、生产、增产、油层改造既提高采收率的任何过程中,地层油气水流体渗流通道被堵塞,导致储层渗透率或油气水相对渗透率损害并影响油气井产能的现象。因此在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做到避免或减轻对油气层的伤害,必须同时对不同入境液体体系域储层岩石配伍进行研究。不同作业过程使用的工作液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其损害机理也有区别。因此工作液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储层岩石接触工作液时所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对岩石渗流能力的影响程度。
实施例2
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实验的新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应力敏感损害实验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钻取岩心,按照SYT5358-2010岩样准备方法准备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
步骤2)测定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基本物性参数;
步骤3)将煤岩基质岩心放入第一岩心夹持器,即天然柱样,将人造裂缝岩心放入第二岩心夹持器,即人工缝样,将不同渗透率的天然柱样与人工缝样串联;
步骤4)先加围压,再在天然柱样上流端端部加驱替压力,测试仪器的密闭性;
步骤5)用氮气驱替岩心内10倍孔隙体积气体;
步骤6)保持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的围压均恒定,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在每一压力点保持30min以上,测定不同驱替压力下的气体流量;
步骤7)所有的压力点测试完后,关闭驱替气瓶;
步骤8)计算产气量损害系数,产气量损害系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Dk为损害率;Q1为第一个应力点对应煤样单位面积产气量,m3/d·m2;Qmin为达到临界应力之后煤样单位面积产气量最小值,m3/d·m2。
所述第一应力点为测定初始渗透率时的应力值;所述临界压力为随净应力的增加,岩样渗透率变化率大于20%时所对应的前一个点的净应力的值。
在不同岩心组合的损害评价实验中,步骤6)中,天然柱样3和人工缝样4的围压均恒定为3MPa,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为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
本实施例中,岩样中的气体流动方向与测定气体渗透率时气体的流动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驱替压力由压力表5读数,围压由围压表6读数。天然柱样3和人工缝样4的围压分别由第一围压控制系统7及第二围压控制系统8控制,气体流量由皂泡流量计9读数,根据气体流量、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长度、直径计算单位面积产气量。
SYT5358-2010为中国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储层流体敏感性实验评价标准》。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M低-低渗透率天然柱样;M中-中渗透率天然柱样;M高-高渗透率天然柱样;F低-低渗透率人工缝样;F中-中渗透率人工缝样;F高-高渗透率人工缝样。
表1不同天然柱样-人工缝样匹配关系单位面积产气量
从表1可以看出,气体传质能力即产气量主要受天然柱样3控制,同一天然柱样3下,改变人工缝样4渗透率,气体传质能力变化较小,而人工缝样4相同时,选用不同渗透率的天然柱样3,气体传质能力将发生显著变化。同一驱替压力平方差梯度下,天然柱样3渗透率越大,气体传质能力越强。随着驱替压力平方差梯度增大,单位面积产气量均不断提高,人工缝样4相同时,天然柱样3渗透率越大,增长幅度也越大。例如:当人工缝样4均为F中时,驱替压力平方差梯度从0.011MPa2/cm增大到0.066MPa2/cm过程中,M低/F中组合气体传质能力提高了308.37%;M中/F中组合气体传质能力提高了417.55%;M高/F中组合气体传质能力提高了449.27%。M高/F中组合与M中/F中组合单位面积产气量差值由42.190m3/d·m2增大到238.842m3/d·m2;M中/F中组合与M低/F中组合单位面积产气量差值由14.817m3/d·m2增大到84.953m3/d·m2。
实施例3
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实验的新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不同应力损害实验,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钻取岩心,按照SYT5358-2010岩样准备方法准备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
步骤2)测定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基本物性参数;
步骤3)将煤岩基质岩心放入第一岩心夹持器,即天然柱样,将人造裂缝岩心放入第二岩心夹持器,即人工缝样,将不同渗透率的天然柱样与人工缝样串联;
步骤4)先加围压,再在天然柱样上流端端部加驱替压力,测试仪器的密闭性;
步骤5)用氮气驱替岩心内10倍孔隙体积气体;
步骤6)保持第一岩心夹持器进口压力不便,缓慢增加围压,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的围压同步逐渐增大,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在每一压力点保持30min以上,并测定不同围压和驱替压力下的气体流量;
步骤7)所有的压力点测试完后,关闭驱替气瓶;
步骤8)计算产气量损害系数,产气量损害系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Dk为损害率;Q1为第一个应力点对应煤样单位面积产气量,m3/d·m2;Qmin为达到临界应力之后煤样单位面积产气量最小值,m3/d·m2。
所述第一应力点为测定初始渗透率时的应力值;所述临界压力为随净应力的增加,岩样渗透率变化率大于20%时所对应的前一个点的净应力的值。
步骤6)中保持进口压力值不变,缓慢增加围压,天然柱样3和人工缝样4的围压同步逐渐增大,围压依次为3MPa、5MPa、7MPa、9MPa、11MPa,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为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
本实施例中,岩样中的气体流动方向与测定气体渗透率时气体的流动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驱替压力由压力表5读数,围压由围压表6读数。天然柱样3和人工缝样4的围压分别由第一围压控制系统7及第二围压控制系统8控制,气体流量由皂泡流量计9读数,根据气体流量、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长度、直径计算单位面积产气量。
表2有效应力实验煤样基础物性参数
煤样号 | 样品类型 | 长度(cm) | 直径(cm) | 孔隙度(%) | 渗透率(10-3μm2) |
M低 | 天然柱样 | 3.42 | 2.51 | 5.21 | 0.128 |
M中 | 天然柱样 | 3.42 | 2.51 | 5.48 | 0.382 |
M高 | 天然柱样 | 3.42 | 2.51 | 4.84 | 1.132 |
F中-1 | 人工缝样 | 3.83 | 2.51 | 4.65 | 30.239 |
F中-2 | 人工缝样 | 3.83 | 2.51 | 4.79 | 30.544 |
F中-3 | 人工缝样 | 3.83 | 2.51 | 5.01 | 30.776 |
实验结果见表3。
表3有效应力作用下单位面积产气量
在同一驱替压力平方差梯度下,随着围压增大,三种煤样组合的气体传质能力均不断减小。围压从3MPa升至11MPa过程中,对于M低/F中-1组合,不同驱替压力平方差梯度下单位面积产气量平均减小51.32%、72.26%、84.82%、88.90%;对于M中/F中-2组合,不同驱替压力平方差梯度下单位面积产气量平均减小48.38%、70.70%、80.65%、87.09%;对于M高/F中-3组合,不同驱替压力平方差梯度下单位面积产气量平均减小45.29%、65.28%、77.66%、84.46%。
可以看出,对每种煤样组合而言,围压从3MPa升至7MPa过程中,单位面积产气量降低幅度显著,而在7MPa之后,围压对气体传质能力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此外,人工缝样4渗透率接近时,天然柱样3渗透率越低,单位面积产气量减小幅度越大。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合理控制生产压差,尽量减小应力敏感损害,尤其对于低渗煤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不同液体体系的损害评价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实验的方法,工作液损害实验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钻取岩心,按照SYT5358-2010岩样准备方法准备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
步骤2)测定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基本物性参数;
步骤3)将煤岩基质岩心放入第一岩心夹持器,即天然柱样,将人造裂缝岩心放入第二岩心夹持器,即人工缝样,选取渗透率接近的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进行组合,将天然柱样与人工缝样串联;
步骤4)先加围压,再在天然柱样上流端端部加驱替压力,测试仪器的密闭性;
步骤5)在围压、驱替压力为恒定的条件下测定天然柱样中的气体传输到人工缝样的过程的能力,即气体流量,计算单位面积产气量;
步骤6)用工作液驱替岩心内气体2倍孔隙体积气体;
步骤7)在恒定且低于0.8倍临界流速下反向驱替工作液12h,使其与对应的每一组天然柱样充分反应;
步骤8)在围压、驱替压力恒定的条件下正向驱替每一组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直到气体流量保持稳定;
步骤9)测试完后,关闭驱替气瓶;
步骤10)计算产气量损害系数,产气量损害系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Dk为损害率;Q前为工作液损害前单位面积产气量,m3/d·m2;Q后为工作液损害后单位面积产气量,m3/d·m2。步骤5)中围压为3MPa,驱替压力为0.4MPa;步骤8)中围压为3MPa,驱替压力为0.4MPa。
步骤7)中临界流速的判定,随着流速的增加,岩石渗透率变化率大于20%时所对应的前一个点的流速即临界流速。
本实施例中,驱替压力由压力表5读数,围压由围压表6读数。天然柱样3和人工缝样4的围压分别由第一围压控制系统7及第二围压控制系统8控制,气体流量由皂泡流量计9读数,根据气体流量、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长度、直径计算单位面积产气量。
表4工作液损害实验煤样基础物性参数
煤样号 | 样品类型 | 长度(cm) | 直径(cm) | 孔隙度(%) | 渗透率(10-3μm2) |
M1 | 天然柱样 | 3.39 | 2.51 | 3.45 | 0.311 |
M2 | 天然柱样 | 3.39 | 2.51 | 3.32 | 0.309 |
M3 | 天然柱样 | 3.39 | 2.51 | 3.27 | 0.305 |
M4 | 天然柱样 | 3.39 | 2.51 | 3.30 | 0.303 |
M5 | 天然柱样 | 3.39 | 2.51 | 3.39 | 0.311 |
M6 | 天然柱样 | 3.39 | 2.51 | 3.48 | 0.314 |
F1 | 人工缝样 | 3.85 | 2.51 | / | 32.575 |
F2 | 人工缝样 | 3.85 | 2.51 | / | 32.884 |
F3 | 人工缝样 | 3.85 | 2.51 | / | 32.771 |
F4 | 人工缝样 | 3.85 | 2.51 | / | 32.744 |
F5 | 人工缝样 | 3.85 | 2.51 | / | 32.331 |
F6 | 人工缝样 | 3.85 | 2.51 | / | 32.132 |
实验结果见表5。
表5工作液作用前后单位面积产气量
从表5可以看出,流体作用后,天然柱样3气体传质能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变化,其作用流体为中清洁压裂液B时,单位面积产气量增大了40.67%;作用流体为清洁压裂液A时,单位面积产气量减小了35.99%;作用流体为活性水压裂液时,单位面积产气量减小了43.57%,作用流体为离子平衡压裂液时,单位面积产气量减小了65.49%,作用流体为瓜胶压裂液时,单位面积产气量减小了69.02%。
因此,压裂液对气体传质能力损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瓜胶压裂液>离子平衡压裂液>活性水压裂液>清洁压裂液A>清洁压裂液B。除清洁压裂液B之外,钻井完井液滤液对气体传质能力的损害程度低于其它几种压裂液,为25.20%。
实施例5
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所述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长度大于3cm;所述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基本物性参数包括长度、直径、孔隙度、渗透率。
本发明的煤岩储层损害评价实验的方法,通过将煤岩基质岩心和人工裂缝岩心串联在一起进行损害评价,通过岩心应力敏感损害实验及工作液损害实验,同时得到煤岩中孔隙与裂缝对产气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接近真实的煤储层特征,实验安全,操作简单,可提高煤层气开发效率,实现非常规气藏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分和英文缩写属本行业的公知常识,可通过检索获得,这里不一一叙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另外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岩心应力敏感损害实验及工作液损害实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力敏感损害实验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钻取岩心,按照SYT5358-2010岩样准备方法准备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
步骤2)测定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基本物性参数;
步骤3)将煤岩基质岩心放入第一岩心夹持器,即天然柱样,将人造裂缝岩心放入第二岩心夹持器,即人工缝样,将不同渗透率的天然柱样与人工缝样串联;
步骤4)先加围压,再在天然柱样上流端端部加驱替压力,测试仪器的密闭性;
步骤5)用氮气驱替岩心内10倍孔隙体积气体;
步骤6)保持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的围压均恒定,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在每一压力点保持30min以上,测定不同驱替压力下的气体流量;
或保持第一岩心夹持器进口压力不便,缓慢增加围压,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的围压同步逐渐增大,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在每一压力点保持30min以上,并测定不同围压和驱替压力下的气体流量;
步骤7)所有的压力点测试完后,关闭驱替气瓶;
步骤8)计算产气量损害系数,产气量损害系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Dk为损害率;Q1为第一个应力点对应煤样单位面积产气量,m3/d·m2;Qmin为达到临界应力之后煤样单位面积产气量最小值,m3/d·m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的围压均恒定为3MPa,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为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
或保持第一岩心夹持器进口压力不便,缓慢增加围压,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的围压同步逐渐增大,围压依次为3MPa、5MPa、7MPa、9MPa、11MPa,在同一围压条件下依次增大驱替压力为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第一个应力点为测定初始渗透率时的应力值;所述临界应力为随净应力的增加,岩样渗透率变化率大于20%时所对应的前一个点的净应力的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液损害实验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钻取岩心,按照SYT5358-2010岩样准备方法准备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
步骤2)测定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基本物性参数;
步骤3)将煤岩基质岩心放入第一岩心夹持器,即天然柱样,将人造裂缝岩心放入第二岩心夹持器,即人工缝样,选取渗透率接近的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进行组合,将天然柱样与人工缝样串联;
步骤4)先加围压,再在天然柱样上流端端部加驱替压力,测试仪器的密闭性;
步骤5)在围压、驱替压力为恒定的条件下测定天然柱样中的气体传输到人工缝样的过程的能力,即气体流量,计算单位面积产气量;
步骤6)用工作液驱替岩心内气体2倍孔隙体积气体;
步骤7)在恒定且低于0.8倍临界流速下反向驱替工作液12h,使其与对应的每一组天然柱样充分反应;
步骤8)在围压、驱替压力恒定的条件下正向驱替每一组天然柱样和人工缝样,直到气体流量保持稳定;
步骤9)测试完后,关闭驱替气瓶;
步骤10)计算产气量损害系数,产气量损害系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Dk为损害率;Q前为工作液损害前单位面积产气量,m3/d·m2;Q后为工作液损害后单位面积产气量,m3/d·m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围压为3MPa,驱替压力为0.4MPa;步骤8)中围压为3MPa,驱替压力为0.4MPa。
7.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长度均大于3cm。
8.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岩基质岩心和人造裂缝岩心的基本物性参数包括长度、直径、孔隙度、渗透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临界流速为随着流速的增加,岩石渗透率变化率大于20%时所对应的前一个点的流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34020.2A CN104111317B (zh) | 2014-07-14 | 2014-07-14 | 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34020.2A CN104111317B (zh) | 2014-07-14 | 2014-07-14 | 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1317A true CN104111317A (zh) | 2014-10-22 |
CN104111317B CN104111317B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1708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34020.2A Active CN104111317B (zh) | 2014-07-14 | 2014-07-14 | 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11317B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95951A (zh) * | 2014-12-25 | 2015-06-10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井筒压力波动对煤岩伤害的评价方法 |
CN104792683A (zh) * | 2015-04-20 | 2015-07-22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评价工作液对致密储层损害程度的装置与方法 |
CN105067794A (zh) * | 2015-07-24 | 2015-11-18 | 成都理工大学 | 测试页岩储层水敏感性、盐敏感性及碱敏感性的方法 |
CN105137039A (zh) * | 2015-08-25 | 2015-12-09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煤岩储层气体多尺度传质能力损害评价方法 |
CN105973786A (zh) * | 2016-07-14 | 2016-09-28 | 西南石油大学 | 基于液体压力脉冲的页岩基块动态损害评价装置与方法 |
CN106483580A (zh) * | 2016-09-27 | 2017-03-08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煤岩体应力特征指标快速智能测定方法 |
CN108119132A (zh) * | 2017-11-22 | 2018-06-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致密砂岩气藏近井带径向渗流含水饱和度模拟装置及方法 |
CN108760597A (zh) * | 2018-04-11 | 2018-11-06 | 河南理工大学 | 一种评价煤储层压敏效应的实验方法 |
CN109946437A (zh) * | 2019-04-15 | 2019-06-28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兼顾基块与裂缝系统的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损害评价方法 |
CN109946436A (zh) * | 2019-04-15 | 2019-06-28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兼顾基块与裂缝的裂缝性致密气层工作液损害评价方法 |
CN110361523A (zh) * | 2019-08-16 | 2019-10-22 | 西南石油大学 | 油气层氧敏性实验评价方法 |
CN110361305A (zh) * | 2018-03-03 | 2019-10-22 | 西南石油大学 | 基于固相粒度降级的深井钻井液储层保护固相材料添加与补充方法 |
CN113655545A (zh) * | 2020-08-26 | 2021-11-1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应力敏感损害油气层的建模方法、损害程度时空演化4d定量与智能诊断方法及其系统 |
CN115014982A (zh) * | 2022-08-09 | 2022-09-0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基于气体运移压力波动特征评价煤岩损伤劣度的方法 |
CN115494163A (zh) * | 2021-06-17 | 2022-12-2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测定气藏中气-气扩散系数的系统和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10687A1 (fr) * | 1993-09-30 | 1995-04-07 | Elf Aquitaine | Procédé d'évaluation de l'endommagement de la structure d'une roche entourant un puits. |
CN101487831A (zh) * | 2009-02-06 | 2009-07-22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快速确定致密岩心损害的方法 |
CN201363142Y (zh) * | 2009-02-06 | 2009-12-16 | 西南石油大学 | 高温高压多功能水平井损害评价仪 |
CN101984217A (zh) * | 2010-03-22 | 2011-03-09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一种裂缝性储层损害评价的岩心预处理方法 |
CN102182444A (zh) * | 2011-04-01 | 2011-09-14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欠平衡钻井适应性评估方法 |
-
2014
- 2014-07-14 CN CN201410334020.2A patent/CN1041113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10687A1 (fr) * | 1993-09-30 | 1995-04-07 | Elf Aquitaine | Procédé d'évaluation de l'endommagement de la structure d'une roche entourant un puits. |
CN101487831A (zh) * | 2009-02-06 | 2009-07-22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快速确定致密岩心损害的方法 |
CN201363142Y (zh) * | 2009-02-06 | 2009-12-16 | 西南石油大学 | 高温高压多功能水平井损害评价仪 |
CN101984217A (zh) * | 2010-03-22 | 2011-03-09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一种裂缝性储层损害评价的岩心预处理方法 |
CN102182444A (zh) * | 2011-04-01 | 2011-09-14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欠平衡钻井适应性评估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国家能源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358-2010》", 27 August 2010, article "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 pages: 18-23 * |
康毅力 等: "致密煤岩气藏压裂液损害实验评价", 《断块油气田》, vol. 21, no. 2, 31 March 2014 (2014-03-31), pages 269 - 272 * |
邓田青 等: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 《钻井液与完井液》, vol. 30, no. 4, 31 July 2013 (2013-07-31), pages 25 - 28 * |
Cited B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95951A (zh) * | 2014-12-25 | 2015-06-10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井筒压力波动对煤岩伤害的评价方法 |
CN104792683A (zh) * | 2015-04-20 | 2015-07-22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评价工作液对致密储层损害程度的装置与方法 |
CN105067794A (zh) * | 2015-07-24 | 2015-11-18 | 成都理工大学 | 测试页岩储层水敏感性、盐敏感性及碱敏感性的方法 |
CN105137039A (zh) * | 2015-08-25 | 2015-12-09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煤岩储层气体多尺度传质能力损害评价方法 |
CN105973786A (zh) * | 2016-07-14 | 2016-09-28 | 西南石油大学 | 基于液体压力脉冲的页岩基块动态损害评价装置与方法 |
CN106483580A (zh) * | 2016-09-27 | 2017-03-08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煤岩体应力特征指标快速智能测定方法 |
CN106483580B (zh) * | 2016-09-27 | 2019-02-26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煤岩体应力特征指标快速智能测定方法 |
CN108119132A (zh) * | 2017-11-22 | 2018-06-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致密砂岩气藏近井带径向渗流含水饱和度模拟装置及方法 |
CN110361305A (zh) * | 2018-03-03 | 2019-10-22 | 西南石油大学 | 基于固相粒度降级的深井钻井液储层保护固相材料添加与补充方法 |
CN108760597A (zh) * | 2018-04-11 | 2018-11-06 | 河南理工大学 | 一种评价煤储层压敏效应的实验方法 |
CN109946436A (zh) * | 2019-04-15 | 2019-06-28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兼顾基块与裂缝的裂缝性致密气层工作液损害评价方法 |
CN109946437A (zh) * | 2019-04-15 | 2019-06-28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兼顾基块与裂缝系统的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损害评价方法 |
CN109946436B (zh) * | 2019-04-15 | 2021-06-29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兼顾基块与裂缝的裂缝性致密气层工作液损害评价方法 |
CN109946437B (zh) * | 2019-04-15 | 2021-07-23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兼顾基块与裂缝系统的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损害评价方法 |
CN110361523A (zh) * | 2019-08-16 | 2019-10-22 | 西南石油大学 | 油气层氧敏性实验评价方法 |
CN113655545A (zh) * | 2020-08-26 | 2021-11-1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应力敏感损害油气层的建模方法、损害程度时空演化4d定量与智能诊断方法及其系统 |
CN113655545B (zh) * | 2020-08-26 | 2022-08-0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应力敏感损害油气层的建模方法、损害程度时空演化4d定量与智能诊断方法及其系统 |
CN115494163A (zh) * | 2021-06-17 | 2022-12-2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测定气藏中气-气扩散系数的系统和方法 |
CN115494163B (zh) * | 2021-06-17 | 2024-05-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测定气藏中气-气扩散系数的系统和方法 |
CN115014982A (zh) * | 2022-08-09 | 2022-09-0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基于气体运移压力波动特征评价煤岩损伤劣度的方法 |
CN115014982B (zh) * | 2022-08-09 | 2022-10-11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基于气体运移压力波动特征评价煤岩损伤劣度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1317B (zh) | 2016-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11317B (zh) | 一种煤岩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 | |
CN104120999B (zh) | 两级封窜抑制低渗透裂缝型油藏co2驱过程中发生窜逸的采油方法 | |
CN112031727B (zh) | 一种压裂水平井多介质吞吐的物理模拟装置和方法 | |
CN109594959B (zh) | 一种提高老油田薄差储层采收经济效率的压裂驱油方法 | |
ZHANG et al. | Study on CBM production mechanism and control theory of bottom-hole pressure and coal fines during CBM well production | |
CN105569613B (zh) | 一种中高阶煤煤层气排采方法 | |
CN106153518A (zh) | 致密砂岩气储层压裂液损害实验评价方法 | |
CN104792683A (zh) | 一种评价工作液对致密储层损害程度的装置与方法 | |
CN206439041U (zh) | 一种模拟二氧化碳致裂增透煤层的实验装置 | |
CN104632157A (zh) | 低渗透油藏均衡驱替方法 | |
CN106761606B (zh) | 对称式布缝的异井异步注co2采油方法 | |
CN105089612A (zh) | 低渗透油藏人工裂缝压裂缝长与井排距确定方法 | |
CN113090233A (zh) | 一种模拟非均质储层co2驱注采耦合实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8166968B (zh) | 测量焖井对致密岩芯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系统和方法 | |
CN105678082B (zh) | 一种识别油气井酸压沟通储层类型的双压降法 | |
CN105625990A (zh) | 一种体积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油的方法 | |
Tu* et al. |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Shale Oil EOR by Surfactant Additives in Fracturing Fluid | |
CN106337676A (zh) | 一种煤层气储层的压裂方法 | |
Abedini et al. | Performance of immiscible and miscible CO2 injection process in a tight carbonate reservoir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approach) | |
CN109611051B (zh) | 一种优势渗流通道的压裂封堵方法 | |
Qing et al. |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gelled foam for in-depth water shutoff in a fractured oil reservoir | |
CN110514524B (zh) | 一种全直径页岩储层岩心层理缝水化强度实验评价方法 | |
Ding et al.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upercritical CO2 injection for enhanced gas recovery in tight gas reservoir | |
Zhang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f improving the CO2 flooding development effect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 |
CN106526137A (zh) | 一种自悬浮支撑剂压裂导流性能物理模拟实验评价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3 Address after: 100007 Oil Mansion, 9 North Avenue,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Dongzhimen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18 room 1207, Changqing building, Changqing Xing Long Yuan District, Xi'an, Shaanxi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CHANGQING DOWNHOLE TECHNOLOGY Co.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