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4103765A -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3765A
CN104103765A CN201410051109.8A CN201410051109A CN104103765A CN 104103765 A CN104103765 A CN 104103765A CN 201410051109 A CN201410051109 A CN 201410051109A CN 104103765 A CN104103765 A CN 104103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transport
layer
charge
electrode
emiss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11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3765B (zh
Inventor
李敏宇
具永谟
李在九
田宇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03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3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3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3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comprising a multi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2Stacked devices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each emit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omprising more than three subpixels, e.g. red-green-blue-white [RGBW]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荷生成层,该电荷生成层介入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第一发光单元,该第一发光单元介入于第一电极与电荷生成层之间并且用于发出蓝色;以及第二发光单元,该第二发光单元介入于第二电极与电荷生成层之间并且通过结合蓝色发出白色显示色。第一发光单元包括:蓝色发射层;第一电荷传输层,该第一电荷传输层被布置在蓝色发射层的一侧上并且包括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和第一电荷传输材料;以及第二电荷传输层,该第二电荷传输层被布置在第一电荷传输层的一侧上并且包括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和具有不同于第一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率的第二电荷传输材料。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更具体地,涉及通过蓝色发光效率的改善显示稳定白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装置作为显示装置和发光装置而备受瞩目。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通常包括:两个电极和布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射层,并且当从一个电极注入的电子与从另一个电极注入的空穴结合并由此形成激子并释放能量时进行发光。
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为不具有独立光源的自发光型装置,所以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宽的视角和更优良的对比度以及更少的耗电量的优点。
另一方面,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在各个像素中包括如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等的多个子像素,并且通过结合多个子像素可以呈现全彩。
在本文中,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分别包括红色发射层、蓝色发射层和绿色发射层,并且可以显示相应的颜色。这些发射层可以通过使用精细荫罩被沉积在各个子像素中。然而,随着显示装置变得更大,使用精细荫罩在每个子像素中沉积发射层的方式受到了限制。
因此,已经提出过,通过使用开口掩膜依次堆积红色发射层、蓝色发射层和绿色发射层,并在之后通过放置如彩色滤光片的色彩实施装置使每个子像素呈现红色、绿色和蓝色以发出白光的技术。
然而,这种白色发光装置由于蓝色发光材料的限制,在色彩特征和效率方面受到了限制。
在本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是为了加强对于所描述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上述信息可能包含该国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并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由于蓝色发光效率的改善使其可以稳定地显示白色。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荷生成层,该电荷生成层介入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第一发光单元,该第一发光单元介入于第一电极与电荷生成层之间并且用于发出蓝色;以及第二发光单元,该第二发光单元介入于第二电极与电荷生成层之间并且通过结合蓝色发出白色显示色。第一发光单元包括:蓝色发射层;第一电荷传输层,该第一电荷传输层被布置在蓝色发射层的一侧上并且包括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和第一电荷传输材料;以及第二电荷传输层,该第二电荷传输层被布置在第一电荷传输层的一侧上并且包括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和具有不同于第一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率的第二电荷传输材料。
第一电荷传输材料可以具有高于第二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率。
第一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率可以是第二电荷传输材料的约1.1至约100倍。
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可以包括喹啉锂(Liq)。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还可以包括:电荷注入层,该电荷注入层介入于第二电荷传输层与电荷生成层之间,并且电荷注入层可以包括氟化锂(LiF)、喹啉锂(Liq)或其组合物。
第二发光单元可以包括发射层,该发射层发出在约550至约650nm的波长范围上的光。
第二发光单元可以包括依次被层叠的红色发射层和绿色发射层。
红色发射层可以包括具有空穴传输特征的化合物,并且绿色发射层发射层可以包括:具有电子传输特征的化合物。
红色发射层可以包括三苯胺衍生物,并且绿色发射层可以包括具有三嗪基和二唑基中的至少一种的咔唑衍生物、螺芴衍生物或其组合物。
第二发光单元可以包括发射层,该发射层包括掺杂有红色发光材料和绿色发光材料的主体材料。
蓝色发射层包括荧光材料,并且第二发光单元可以包括发射层,该发射层包括磷光材料。
第一电极可以为阳极并且第二电极可以为阴极。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更加完整的评估以及许多伴随本发明的优点将显而易见并且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表示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示例性地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中多个像素的布局的平面俯视图,
图3为示出图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示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更加完整地描述本公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将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被夸大。贯穿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当如层、膜、区域或基板被称为在其他元件“上”时,可以为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下文中,参照图1阐明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图1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1,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下部电极100、上部电极200、介入于下部电极100与上部电极200之间的电荷生成层300、介入于下部电极100与电荷生成层300之间并且用于发出蓝色的第一发光单元400、以及介入于上部电极200与电荷生成层300之间并且通过结合蓝色发出白色显示色的第二发光单元500。
下部电极100和上部电极200中的一个为阴极并且另一个为阳极。例如,下部电极100可以为阳极并且上部电极200可以为阴极。
下部电极100和上部电极20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透明电极。当下部电极100为透明电极时,实现朝下发光的底部发光型,并且当上部电极200为透明电极时,实现朝上发光的顶部发光型。此外,当下部电极100和上部电极200全部为透明电极时,实现朝上和朝下发光的两面发光型。透明电极可以为ITO、IZO或者其组合物,并且还可以由铝(Al)、银(Ag)或其组合物以较薄的厚度形成。
当下部电极100或上部电极200为不透明电极时,其可以由如铝(Al)、银(Ag)等的不透明金属制造。
电荷生成层300可以生成电子-空穴对,而且生成的空穴可以被传输到一个发光单元并且生成的电子可以被传输到另一个发光单元。例如,当下部电极100为阳极并且上部电极200为阴极时,在电荷生成层300生成的电子移动到第一发光单元400并且与从下部电极100注入的电子形成激子,同时空穴移动到第二发光单元500并且与从上部电极200注入的电子形成激子。
第一发光单元400与第二发光单元500可以显示彼此不同的颜色,并且从第一发光单元400和第二发光单元500发出的光可以被结合以发出白色。
第一发光单元400包括:用于发出蓝色波长范围上的光的蓝色发射层410、布置在蓝色发射层410下面的下部辅助层420、以及布置在蓝色发射层410上面的上部辅助层430。
例如,蓝色发射层410可以包括蓝色发光材料。例如,蓝色发光材料可以为荧光或磷光材料。
下部辅助层420可以改善下部电极100与蓝色发射层410之间的电荷迁移率,并且例如,当下部电极100为阳极时,下部辅助层420可以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或其组合。辅助层420可以为单层或多层,并且在需要时可以被省略。
上部辅助层430改善电荷生成层300与蓝色发射层410之间的电荷迁移率,并且可以包括:定位在蓝色发射层410的一侧上的第一电荷传输层440、定位在第一电荷传输层440的一侧上的第二电荷传输层450、以及电荷注入层460。
第一电荷传输层440和第二电荷传输层450共同包括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并且包括具有彼此不同的电荷迁移率的电荷传输材料。也就是说,第一电荷传输层440可以包括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和第一电荷传输材料,并且第二电荷传输层450可以包括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和具有不同于第一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率的第二电荷传输材料。
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可以包括喹啉锂(Liq)。当共同包括这种喹啉锂(Liq)时,可以轻易地控制两个层的电荷迁移率以改善效率。
第一电荷传输层440可以相邻地定位在蓝色发射层410上,并由此提升蓝色发射层410的发光效率。包括在第一电荷传输层440中的第一电荷传输材料可以具有与包括在蓝色发射层410中的蓝色发光材料相似的能级,在本文中,能级可以为HOMO能级和三重能级。例如,第一电荷传输层440与蓝色发光材料可以具有约0至约0.5eV范围的HOMO能级差和约0至约0.5eV范围的三重能级。
第二电荷传输层450可以与电荷生成层300相邻地定位。包括在第二电荷传输层450中的第二电荷传输材料可以具有与包括在电荷生成层300中的电荷传输材料相同或相似的能级。例如,第二电荷传输材料与电荷传输材料可以具有约0至约0.2eV范围的LUMO能级差。
此处,第一电荷传输材料可以具有高于第二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率,例如,第一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率可以是第二电荷传输材料的约1.1至约100倍。
例如,第一电荷传输材料和第二电荷传输材料可以为具有彼此不同的电荷迁移率的电荷传输材料,或者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母核结构,但取代基不同,并由此使得电荷迁移率不同。
例如,第一电荷传输材料和第二电荷传输材料可以共同包括:吡啶、嘧啶、吡嗪、三嗪、噁二唑、三唑、咪唑、苯并咪唑、芳基硼烷、silylole或其组合物,其中上述材料可以被极性取代基或非极性取代基取代以调节电荷迁移率。
通过这种方式,第一电荷传输层440和第二电荷传输层450分别包括具有彼此不同的电荷迁移率的电荷传输材料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蓝色发光单元的电流和发光特征。
第一电荷传输层440可以以约0.01:99.99至约99.99:0.01的重量比包括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和第一电荷传输材料,并且第二电荷传输层450可以以约0.01:99.99至约99.99:0.01的重量比包括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和第二电荷传输材料。
例如,电荷注入层460可以包括:氟化锂(LiF)、喹啉锂(Liq)或其组合物。在需要时可以省略电荷注入层460。
第二发光单元500包括:通过结合蓝色发出为白显示色的发射层510、布置在发射层510下面的下部辅助层520、和布置在上发射层510上面的上部辅助层530。
发射层510可以发出在约550nm至约650nm波长范围上的光,并且例如,可以为发出一个颜色的单层,或者可以为层叠发出彼此不同颜色的两个或更多层的多层。
当发射层510为单层时,发射层510可以由发出在约550至约650nm波长范围上的橙色光的发光材料形成。此外,发射层510可以通过在包括主体材料的单层中掺杂红色发光材料和绿色发光材料而形成。此处,主体材料可以为用于绿色发射层的主体材料,并且具有高于绿色掺杂剂的三重能量。掺杂剂可以为磷光材料。
当发射层510为多层时,发出红色波长范围上的光的红色发射层和发出绿色波长范围上的光的绿色发射层可以被层叠在发射层510中。此处,红色发射层可以具有空穴传输特征,并且绿色发射层可以具有电子传输特征。用于红色发射层的主体可以包括三苯胺衍生物,并且用于绿色发射层的主体可以包括含有三嗪基和二唑基中的至少一种的咔唑衍生物、螺芴衍生物或其组合物。
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并且每个像素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参照图2和图3,提供更加详细的描述。
图2为示例性地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中多个像素的布局的平面俯视图,并且图3为示出图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首先,参照图2,显示红色的红色子像素R、显示绿色的绿色子像素G、显示蓝色的蓝色子像素B和显示无色的白色子像素W被交替地排列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中。
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为用于显示全彩的主像素。白色子像素W可以提升透光率以增加装置的亮度。
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和白色子像素W的四个子像素可以形成一个像素群并且沿着行和/或列重复。然而,可以对像素的布局进行多种改变。
参照图3,描述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和白色子像素W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的结构。
多个薄膜晶体管阵列被布置在绝缘基板110上。薄膜晶体管阵列包括开关薄膜晶体管Qs和驱动薄膜晶体管Qd,开关薄膜晶体管Qs和驱动薄膜晶体管Qd被布置在每个子像素中并且彼此电连接。虽然在图2中的各个子像素中示例性地示出一个开关薄膜晶体管Qs和一个驱动薄膜晶体管Qd,但并不限于此,开关薄膜晶体管Qs和驱动薄膜晶体管Qd可以以多种个数包括在各个子像素中。
下部绝缘层112被布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上。在下部绝缘层112中,多个接触孔(未示出)被形成以部分地暴露开关薄膜晶体管Qs和驱动薄膜晶体管Qd。
在下部绝缘层112上,红色滤光片230R被布置在红色子像素R中;绿色滤光片230G被布置在绿色子像素G中;并且蓝色滤光片230B被布置在蓝色子像素B中。例如,可以根据彩色滤波阵列(CoA)方法布置彩色滤光片230R、彩色滤光片230G和彩色滤光片230B。
在白色子像素W中,为了调节与其他子像素的彩色滤光片的端差,透明绝缘层235被形成以替代彩色滤光片。然而,可以省略透明绝缘曾235。
遮光组件220被布置在各个红色滤光片230R、绿色滤光片230G、蓝色滤光片230B和透明绝缘层235的之间。遮光组件220可以遮挡各个子像素之间的光泄漏。
上部绝缘层114可以被形成在红色滤光片230R、绿色滤光片230G、蓝色滤光片230B、透明绝缘层235和遮光组件220上。在上部绝缘层114中,多个接触孔(未示出)可以被形成。
像素电极100R、像素电极100G、像素电极100B和像素电极100W被形成在上部绝缘层114上。像素电极100R、像素电极100G、像素电极100B和像素电极100W通过接触孔(未示出)被电连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Qd,并且可以作为阳极。
用于限定各个子像素的绝缘组件361被布置在各个像素电极100R、像素电极100G、像素电极100B和像素电极100W上,并且如图1所示,第一发光单元400、电荷生成层300和第二发光单元500被形成在像素电极100R、像素电极100G、像素电极100B、像素电极100W和绝缘组件361上。可以结合第一发光单元400和第二发光单元500以显示白色。
公共电极200被形成在第二发光单元500上。公共电极200可以被形成在基板的整体表面上并且可以为阴极。公共电极200与素电极100R、像素电极100G、像素电极100B和像素电极100W成对,以使得电流流动至第一发光单元400和第二发光单元500中。
在下文中,通过参照示例更加详细地阐明本公开。然而,这些示例为示例性的,并且本公开并不限于此。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造
示例1
ITO被溅射在玻璃基板上并且被图案化以形成ITO阳极。在ITO阳极上,芴衍生物和ELM229(ELM Inc.)依次被真空沉积以形成空穴注入层(HIL)和空穴传输层(HTL)。在空穴传输层(HTL)上,ABH114(SFCInc.)被真空沉积以形成蓝色发射层。之后,喹啉锂(Liq)和ETM521(Hodogaya Chemical Co.)(初级ETL材料)(2.5x10-4V/cm2的电荷迁移率)以5:5的重量比进行沉积以形成第一电荷传输层,并且喹啉锂(Liq)和L201(LG Chem Ltd.)(次级ETL材料)(1.4x10-4V/cm2的电荷迁移率)以5:5的重量比被沉积在第一电荷传输层上以形成第二电荷传输层。之后L201(LG Chem Ltd.)和Li被共沉积以形成电荷生成层,并且ELM229(ELM Inc.)、磷光红色发光材料、磷光绿色发光材料和L201(LG ChemLtd.)依次被沉积在电荷生成层上,并在之后Al阴极被形成,从而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
比较例1
除了不形成第一电荷传输层以外,根据与示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
示例2
除了在形成第二电荷传输层之后通过布置氟化锂(LiF)额外地形成电子注入层(EIL)以外,根据与示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
比较例2
除了不形成第一电荷传输层以外,根据与示例2相同的方法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
评估1
在相同亮度(550nit)下,对根据示例1和示例2以及比较例1和比较例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压、效率和色彩特征进行了评估。
其结果提供于表1中。
表1:
*C.B(蓝色转换率)=电流效率(cd/A)/蓝色Y色坐标
参照表1,相比于根据比较例1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根据示例1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压、电流效率、电力效率、外部量子效率和蓝色转换率都得到了改善,并且相比于根据比较例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根据示例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压、电流效率、电力效率、外部量子效率和蓝色转换率都得到了改善。
评估2
在相同电流密度(10mA/cm2)下,对根据示例1和示例2以及比较例1和比较例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压、发光特征、效率和色彩特征进行了评估。
其结果提供于表2中。
表2:
参照表2,相比于根据比较例1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根据示例1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压、亮度、电流效率、电力效率、外部量子效率和蓝色转换率都得到了改善,并且相比于根据比较例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根据示例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压、亮度、电流效率、电力效率、外部量子效率和蓝色转换率都得到了改善。
虽然本公开已对关于目前认为是实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与此相反,是旨在涵盖包括于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12)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
彼此相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电荷生成层,所述电荷生成层介入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介入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荷生成层之间并且用于发出蓝色;以及
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介入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电荷生成层之间并且通过结合所述蓝色发出白色显示色,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
蓝色发射层;
第一电荷传输层,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布置在所述蓝色发射层的一侧上并且包括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和第一电荷传输材料;以及
第二电荷传输层,所述第二电荷传输层布置在所述第一电荷传输层的一侧上,并且包括所述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和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率的第二电荷传输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荷传输材料具有高于所述第二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率是所述第二电荷传输材料的1.1至100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
所述碱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包括喹啉锂(Liq)。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还包括:
电荷注入层,所述电荷注入层介入于所述第二电荷传输层与所述电荷生成层之间,并且
所述电荷注入层包括氟化锂(LiF)、喹啉锂(Liq)或其组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发射层,所述发射层发出在550至650nm的波长范围上的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红色发射层和绿色发射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
所述红色发射层包括具有空穴传输特征的化合物,并且
所述绿色发射层包括具有电子传输特征的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
所述红色发射层包括三苯胺衍生物,并且
所述绿色发射层包括具有三嗪基和二唑基中的至少一种的咔唑衍生物、螺芴衍生物或其组合物。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发射层,所述发射层包括掺杂有红色发光材料和绿色发光材料的主体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
所述蓝色发射层包括荧光材料,并且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发射层,所述发射层包括磷光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为阳极并且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
CN201410051109.8A 2013-04-01 2014-02-14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Active CN1041037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35254 2013-04-01
KR1020130035254A KR102059601B1 (ko) 2013-04-01 2013-04-01 유기 발광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3765A true CN104103765A (zh) 2014-10-15
CN104103765B CN104103765B (zh) 2018-02-02

Family

ID=51619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1109.8A Active CN104103765B (zh) 2013-04-01 2014-02-14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76978B2 (zh)
KR (1) KR102059601B1 (zh)
CN (1) CN104103765B (zh)
TW (1) TWI65377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0833A (zh) * 2015-12-22 2017-06-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
CN107665915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白色有机发光器件和使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649172A (zh) * 2019-09-29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US11617290B2 (en) 2015-12-22 2023-03-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1696496B2 (en) 2015-12-22 2023-07-0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45759B1 (ko) * 2014-03-27 2020-08-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381626B1 (ko) * 2014-12-17 2022-04-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US10020458B2 (en) * 2014-12-18 2018-07-10 Lg Display Co., Ltd.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102543974B1 (ko) * 2014-12-18 2023-06-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600474B1 (ko) 2016-03-10 2023-1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80024710A (ko) 2016-08-31 2018-03-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KR102662277B1 (ko) * 2016-10-31 2024-05-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EP4273948A1 (en) * 2022-05-02 2023-11-08 Novaled GmbH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9828A1 (en) * 2004-03-25 2006-02-09 Hiroshi Kanno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20110240972A1 (en) * 2010-03-31 2011-10-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CN102779950A (zh) * 2012-08-14 2012-11-1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09528A (ko) 2006-07-24 2008-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형성 방법
US8766291B2 (en) * 2008-10-28 2014-07-0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tacked white OLED having separate red, green and blue sub-elements
CN102450101B (zh) * 2009-05-29 2015-12-1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EP2471123A2 (en) * 2009-08-24 2012-07-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luminaires
KR101753428B1 (ko) * 2009-09-07 2017-07-0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조명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KR101351410B1 (ko) * 2009-09-29 2014-0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1352116B1 (ko) * 2009-11-24 2014-0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20010438A (ko) * 2010-07-26 2012-02-0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1772662B1 (ko) 2010-10-22 2017-08-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KR101351417B1 (ko) * 2010-10-26 2014-0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30006937A (ko) * 2011-06-27 2013-0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30050713A (ko) * 2011-11-08 2013-05-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평판 표시 장치
CN103107288B (zh) 2011-11-10 2016-02-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白光有机发光器件和使用白光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
GB2508092B (en) * 2012-10-31 2015-09-23 Lg Displa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666781B1 (ko) * 2013-06-28 2016-10-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9828A1 (en) * 2004-03-25 2006-02-09 Hiroshi Kanno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20110240972A1 (en) * 2010-03-31 2011-10-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CN102779950A (zh) * 2012-08-14 2012-11-1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0833A (zh) * 2015-12-22 2017-06-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
CN106910833B (zh) * 2015-12-22 2020-08-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
US11617290B2 (en) 2015-12-22 2023-03-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1696496B2 (en) 2015-12-22 2023-07-0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1937500B2 (en) 2015-12-22 2024-03-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CN107665915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白色有机发光器件和使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665915B (zh) * 2016-07-29 2021-08-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白色有机发光器件和使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649172A (zh) * 2019-09-29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59601B1 (ko) 2019-12-27
TWI653772B (zh) 2019-03-11
US9076978B2 (en) 2015-07-07
KR20140119990A (ko) 2014-10-13
CN104103765B (zh) 2018-02-02
TW201440280A (zh) 2014-10-16
US20140291631A1 (en) 2014-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3023B (zh) 有机发光装置及使用该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4103765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CN102097456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US9831291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097455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
TWI513076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
US879145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742323B (zh) 具有多层堆叠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KR102104978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48201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KR20170034307A (ko) 하이브리드 디스플레이
CN103681760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20150098576A (ko) 유기 el 표시 장치
KR10200029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40048028A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KR101829847B1 (ko) 유기전계발광다이오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70137577A (ko) 초고해상도 아몰레드 디스플레이용 아키텍쳐
US10050088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hole transport units corresponding to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of two different colors have different mobility
KR102094141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752613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包括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5826478B (zh) 发光元件
CN104241317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KR20170112452A (ko) 유기발광소자
CN106449721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JP6207263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