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5746B - 拉伸聚丙烯薄膜 - Google Patents
拉伸聚丙烯薄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05746B CN104105746B CN201380006516.0A CN201380006516A CN104105746B CN 104105746 B CN104105746 B CN 104105746B CN 201380006516 A CN201380006516 A CN 201380006516A CN 104105746 B CN104105746 B CN 1041057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molecular weight
- lower limit
- acrylic resin
- stretched polyprope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2—Polypropen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423/12—Polyprop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150℃下具有能够媲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低收缩率且高刚性的拉伸聚丙烯薄膜。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满足下述1)~5)的条件,且薄膜的面内取向系数的下限为0.0125。1)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的下限为96%。2)除了丙烯之外的共聚单体量的上限为0.1mol%。3)230℃、2.16kgf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下限为1g/10min。4)质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的下限为5.5。5)z+1均分子量(Mz+1)/数均分子量(Mn)的下限为5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伸聚丙烯薄膜。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应用于要求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高刚性的各种领域中的耐热性、机械特性优异的拉伸聚丙烯薄膜。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聚丙烯的拉伸薄膜被通用于食品、各种各样的商品包装用、电绝缘用、表面保护薄膜等广泛的用途。但是,现有的聚丙烯薄膜在150℃下的收缩率为几十%,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相比,耐热性低,而且刚性也低,因此用途受到限制。
因此,针对改良聚丙烯薄膜的物性的技术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已知有通过使用具有高立构规整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丙烯制成拉伸薄膜,从而形成高温刚性、耐热性的薄膜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有通过使用具有高立构规整性、分子量分布宽的聚丙烯制成拉伸薄膜,从而能够适宜地用作电绝缘性、机械特性等优异的电容器薄膜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
进而,已知有使用低分子量、基于升温分级法的0℃的可溶性物质量处于规定范围的聚丙烯制成隔离膜的技术,该薄膜在干燥工序、印刷工序中的尺寸稳定性优异(参照专利文献3)。
然而,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薄膜在拉伸性方面存在困难,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也差。
另外,已知有通过微量添加长链支化或交联的聚丙烯来促进子片层的形成而提高拉伸性,从而制成机械特性、耐热性、耐电压特性优异、各物性的均匀性优异的薄膜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4)。
进而,已知有通过使用包含大致等量的高分子量成分和低分子量成分(或低分子量成分较少)、分子量分布宽、十氢萘可溶性物质少的聚丙烯制成薄膜,从而达成刚性和加工性的平衡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5)。
然而,这些专利文献4~5中记载的薄膜仍不能说是在超过150℃的高温下的耐热性充分的薄膜,具有接近PET薄膜那样的高耐热性、生产率也优异、耐冲击性、均匀性优异的聚丙烯薄膜仍属未知。也就是说,专利文献4~5中记载的薄膜并没有超越现有的聚丙烯薄膜的范畴,其用途受到限制,例如尚未着眼于在超过150℃的高温下的耐热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253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759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14653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84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08-5408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为背景而做出的。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150℃下具有能够媲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的低收缩率、且高刚性的拉伸聚丙烯薄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若利用将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mesopentad fraction)、除了丙烯之外的共聚单体量、熔体流动速率(MFR)、质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以及z+1均分子量(Mz+1)/数均分子量(Mn)分别控制在规定范围的聚丙烯树脂来构成,并将薄膜的面内取向系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则能够将150℃下的收缩率及刚性提高至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同等的水平,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特征在于,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满足下述1)~5)的条件,且薄膜的面内取向系数的下限为0.0125。
1)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的下限为96%。
2)除了丙烯之外的共聚单体量的上限为0.1mol%。
3)230℃、2.16kgf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下限为1g/10min。
4)质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的下限为5.5。
5)z+1均分子量(Mz+1)/数均分子量(Mn)的下限为50。
另外,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优选为双轴拉伸而成的薄膜,这种情况下,优选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为3~8倍,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为4~20倍。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能够实现在150℃下媲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的低收缩率、高刚性,而且薄膜化成为可能。
进而,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即使曝露于150℃以上的环境下也能够维持各物性,因此也可以在对于现有聚丙烯薄膜而言无法想象的高温环境下使用,能够适用于广泛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实施例1和比较例1中获得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机械特性优异的拉伸聚丙烯薄膜。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关于分子量分布、熔体流动速率、规整性、结构单体,具有以下特征。
(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特征之一是构成的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状态。
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以低分子量成分为主,进一步含有分子量非常高的高分子量成分。可以认为:通过以低分子量成分为主,能够大幅提高结晶性,能够获得以往没有的高刚性、高耐热性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另一方面,低分子量的聚丙烯树脂在加热软化时的熔融张力低,通常不能形成拉伸薄膜。可以认为:通过使其中存在几%~几十%的高分子量成分,使拉伸能够进行,而且高分子量成分发挥结晶核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薄膜的结晶性,从而实现本发明的拉伸薄膜的效果。
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特征首先为分子量分布宽。一般分子量分布的宽度可以用质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来表示。
本发明中,重要的是Mw/Mn的下限为5.5。Mw/Mn的下限优选为6,更优选为6.5,进一步优选为7,特别优选为7.2。低于上述时,无法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另一方面,Mw/Mn的上限优选为30,更优选为25,进一步优选为20,特别优选为15,最优选为13。超过上述时,有时现实中的树脂制造变得困难。
另外,作为重视高分子量成分的平均分子量,有Z+1均分子量(Mz+1),根据Mz+1/Mn能够更准确地表示分子量分布的水平。
本发明中,重要的是Mz+1/Mn的下限为50。Mz+1/Mn的下限优选为60,更优选为70,进一步优选为80,特别优选为90。低于上述时,无法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另一方面,Mz+1/Mn的上限优选为300,更优选为200。超过上述时,有时现实中的树脂制造变得困难。
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n的下限优选为20000,更优选为22000,进一步优选为24000,特别优选为26000,最优选为27000。为上述范围时,能够得到拉伸变得容易、厚度不均变小、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热收缩率变低之类的优点。另一方面,整体的Mn的上限优选为65000,更优选为60000,进一步优选为55000,特别优选为53000,最优选为52000。为上述范围时,变得容易获得低分子量成分所发挥的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拉伸变得容易。
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w的下限优选为250000,更优选为260000,进一步优选为270000,特别优选为280000,最优选为290000。为上述范围时,能够得到拉伸变得容易、厚度不均变小、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热收缩率变低之类的优点。另一方面,整体的Mw的上限优选为500000,更优选为450000,进一步优选为400000,特别优选为380000,最优选为370000。为上述范围时,机械负荷变小,且拉伸变得容易。
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z+1的下限优选为2500000,更优选为3000000,进一步优选为3300000,特别优选为3500000,最优选为3700000。为上述范围时,高分子量成分充分,容易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整体的Mz+1的上限优选为40000000,更优选为35000000,进一步优选为30000000。为上述范围时,现实中容易制造树脂,或者拉伸变得容易,或者薄膜中的鱼眼变少。
另外,作为重视高分子量成分的平均分子量,还有Z均分子量(Mz),Mz/Mn的下限优选为30,更优选为35,进一步优选为38,特别优选为40,最优选为41。为上述范围时,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另一方面,Mz/Mn的上限优选为100。为上述范围时,现实中的树脂制造变得容易。
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z的下限优选为1000000,更优选为1200000,进一步优选为1300000,特别优选为1400000,最优选为1500000。为上述范围时,高分子量成分充分,且容易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整体的Mz的上限优选为15000000。为上述范围时,现实中容易制造树脂,或者拉伸变得容易,或者薄膜中的鱼眼变少。
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曲线中的峰值(Mp)的下限优选为50000,更优选为60000,进一步优选为70000,特别优选为75000。为上述范围时,能够得到拉伸变得容易、或者厚度不均变小、或者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热收缩率变得更低之类的优点。另一方面,Mp的上限优选为150000,更优选为130000,进一步优选为120000,特别优选为115000。为上述范围时,变得更容易获得低分子量成分所发挥的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拉伸也变得容易。
测定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凝胶渗透色谱(GPC)积分曲线时,分子量1万以下的成分的量的下限优选为2质量%,更优选为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特别优选为3.3质量%,最优选为3.5质量%。为上述范围时,变得更容易获得低分子量成分所发挥的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拉伸变得容易。另一方面,GPC积分曲线中的分子量1万以下的成分的量的上限优选为20质量%,更优选为1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特别优选为14质量%,最优选为13质量%。为上述范围时,拉伸变得容易,或者厚度不均变小,或者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可以将热收缩率抑制得更低。
分子量1万以下水平的分子对分子链之间的交缠没有贡献,具有增塑剂那样解开分子之间的交缠的效果。可以认为,通过以特定量含有分子量1万以下的成分,从而容易解开拉伸时分子的交缠,使低拉伸应力下的拉伸成为可能,作为其结果,残余应力也低,可以降低高温下的收缩率。
测定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凝胶渗透色谱(GPC)积分曲线时,分子量10万以下的成分的量的下限优选为35质量%,更优选为3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特别优选为41质量%,最优选为42质量%。处于上述范围时,变得容易获得低分子量成分所发挥的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或者拉伸变得容易。另一方面,GPC积分曲线中的分子量10万以下的成分的量的上限优选为65质量%,更优选为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8质量%,特别优选为56质量%,最优选为55质量%。处于上述范围时,拉伸变得容易,或者厚度不均变小,或者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可以将热收缩率抑制得更低。
关于适用于形成具备这种分子量分布特征的聚丙烯树脂的高分子量成分和低分子量成分进行说明。
[高分子量成分]
高分子量成分在230℃、2.16kgf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下限优选为0.0001g/10min,更优选为0.0005g/10min,进一步优选为0.001g/10min,特别优选为0.005g/10min。为上述范围时,现实中容易制造树脂,或者可以减少薄膜的鱼眼。
需要说明的是,有时高分子量成分在230℃、2.16kgf下的MFR过小而现实中的测定变得困难。这种情况下,测定10倍载荷(21.6kgf)下的高载荷MFR(HLMFR)即可,此时,优选的下限为0.1g/10min,更优选为0.5g/10min,进一步优选为1g/10min,特别优选为5g/10min。
高分子量成分在230℃、2.16kgf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上限优选为0.5g/10min,更优选为0.35g/10min,进一步优选为0.3g/10min,特别优选为0.2g/10min,最优选为0.1g/10min。为上述范围时,为了维持整体的MFR所需的高分子成分的量较少即可,变得更容易获得低分子量成分所发挥的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
高分子量成分的Mw的下限优选为500000,更优选为600000,进一步优选为700000,特别优选为800000,最优选为1000000。为上述范围时,为了维持整体的MFR所需的高分子成分的量较少即可,变得更容易获得低分子量成分所发挥的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另一方面,高分子量成分的Mw的上限优选为10000000,更优选为8000000,进一步优选为6000000,特别优选为5000000。为上述范围时,现实中容易制造树脂,或者可以减少薄膜的鱼眼。
高分子量成分的极限粘度(η)的下限优选为3dl/g,更优选为3.2dl/g,进一步优选为3.5dl/g,特别优选为4dl/g。为上述范围时,为了维持整体的MFR所需的高分子成分的量较少即可,变得更容易获得低分子量成分所发挥的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另一方面,高分子量成分的极限粘度(η)的上限优选为15dl/g,更优选为12dl/g,进一步优选为10dl/g,特别优选为9dl/g。为上述范围时,现实中容易制造树脂,或者可以减少薄膜的鱼眼。
聚丙烯树脂100质量%中,高分子量成分的量的下限优选为2质量%,更优选为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质量%,特别优选为5质量%。为上述范围时,不需要为了维持整体的MFR而提高低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另一方面,聚丙烯树脂100质量%中,高分子量成分的量的上限优选为30质量%,更优选为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2质量%,特别优选为20质量%。为上述范围时,变得更容易获得低分子量成分所发挥的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
[低分子量成分]
低分子量成分在230℃、2.16kgf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下限优选为70g/10min,更优选为8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100g/10min,特别优选为150g/10min,最优选为200g/10min。为上述范围时,结晶性变得良好,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另一方面,低分子量成分在230℃、2.16kgf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上限优选为2000g/10min,更优选为180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1600g/10min,特别优选为1500g/10min,最优选为1400g/10min。为上述范围时,变得容易维持整体的MFR,制膜性优异。
低分子量成分的Mw的下限优选为50000,更优选为53000,进一步优选为55000,特别优选为60000,最优选为70000。为上述范围时,变得容易维持整体的MFR,制膜性优异。另一方面,低分子量成分的Mw的上限优选为150000,更优选为140000,进一步优选为130000,特别优选为120000,最优选为110000。为上述范围时,结晶性变得良好,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
低分子量成分的极限粘度(η)的下限优选为0.46dl/g,更优选为0.48dl/g,进一步优选为0.50dl/g,特别优选为0.55dl/g,最优选为0.6dl/g。为上述范围时,变得容易维持整体的MFR,制膜性优异。另一方面,低分子量成分的极限粘度(η)的上限优选为1.1dl/g,更优选为1.05dl/g,进一步优选为1dl/g,特别优选为0.95dl/g,最优选为0.85dl/g。为上述范围时,结晶性变得良好,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
聚丙烯树脂100质量%中,低分子量成分的量的下限优选为30质量%,更优选为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特别优选为55质量%。为上述范围时,变得更容易获得低分子量成分所发挥的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另一方面,聚丙烯树脂100质量%中,低分子量成分的量的上限优选为98质量%,更优选为9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6质量%,特别优选为95质量%。为上述范围时,不需要为了维持整体的MFR而提高低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
聚丙烯树脂中的低分子量成分的MFR(g/10min)/高分子量成分的MFR(g/10min)之比的下限优选为500,更优选为1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特别优选为4000。为上述范围时,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另一方面,低分子量成分的MFR/高分子量成分的MFR之比的上限优选为1000000。
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也可以为相当于各自的成分的2种以上树脂的混合物,此时,上述各成分的量的优选范围为2种以上树脂的总量。
另外,本发明中的聚丙烯树脂也可以为了调整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FR而含有具有除了上述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之外的分子量的成分。另外,为了使分子链的交缠容易解开并调节拉伸性等,还可以含有低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以下、特别是分子量3万左右以下、进而分子量1万左右以下的聚丙烯树脂。
为了使用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形成优选的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状态,优选的是,例如在低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低时,提高高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增加高分子量成分的量等来调整分布状态,并且调整至容易制造拉伸薄膜的MFR。
(聚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
重要的是,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在230℃、2.16kgf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下限为1g/10min。整体的MFR的下限优选为1.2g/10min,更优选为1.4g/10min,进一步优选为1.5g/10min,特别优选为1.6g/10min。为上述范围时,机械负荷小且拉伸变得容易。另一方面,整体的MFR的上限优选为11g/10min,更优选为1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9g/10min,特别优选为8.5g/10min,最优选为8g/10min。为上述范围时,拉伸变得容易,或者厚度不均变小,或者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热收缩率变得更低。
(聚丙烯树脂的规整性)
重要的是,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的下限优选为96%。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的下限优选为96.5%,更优选为97%。为上述范围时,结晶性提高,可以将高温下的热收缩率抑制得更低。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的上限优选为99.5%,更优选为99.3%,进一步优选为99%。为上述范围时,现实中变得容易制造。
优选的是,确认不到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异质结合。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确认不到是指用500MHz13C-NMR观察不到峰。
从现实方面出发,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二甲苯可溶性物质的下限优选为0.1质量%。另一方面,二甲苯可溶性物质的上限优选为7质量%,更优选为6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为上述范围时,结晶性提高,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变小。
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全同立构链长的下限优选为100,更优选为120,进一步优选为130。为上述范围时,结晶性提高,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变小。另一方面,从现实方面出发,全同立构链长的上限优选为5000。
(聚丙烯树脂的结构单体)
构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最优选为仅由丙烯单体得到的完全的均聚丙烯,若共聚单体为微量则也可以为与共聚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共聚单体的种类,优选乙烯、丁烯等烯烃。
重要的是,聚丙烯树脂中的除了丙烯之外的共聚单体量的上限为0.1mol%。共聚单体量的上限优选为0.05mol%,更优选为0.01mol%。为上述范围时,结晶性提高,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变小。
需要说明的是,一直以来,关于拉伸聚丙烯薄膜,在工业上,完全的均聚丙烯的结晶性高、熔融软化后的熔融张力快速下降等能够进行拉伸的条件范围非常狭窄,因此难以制膜,通常添加0.5%左右的共聚成分(主要是乙烯)。但是,只要是上述那样的分子量分布状态的聚丙烯树脂,即使实质上或完全不含有共聚成分,熔融软化后的张力降低也稳定,工业上的拉伸成为可能。
也就是说,可以认为,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具有上述那样的特征性的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树脂,能够对以往无法充分拉伸的以低分子量成分为主体的聚丙烯进行拉伸,而且可以采用较高的热固定温度,可以利用高结晶性、强热固定的协同作用而降低高温下的热收缩率。
(聚丙烯树脂的制造方法)
上述聚丙烯树脂是使用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等使作为原料的丙烯聚合而得到的。其中,为了消除异质结合,优选的是使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那样的、能够进行规整性高的聚合的催化剂。
作为丙烯的聚合方法,可列举出:在己烷、庚烷、甲苯、二甲苯等惰性溶剂中进行聚合的方法;在液态的丙烯、乙烯中进行聚合的方法;向气体丙烯、乙烯中添加催化剂并在气相状态下进行聚合的方法;或者将这些组合来进行聚合的方法。
可以使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分别聚合后混合,也可以在具有多级反应器的一系列设备中以多级进行聚合。特别优选的是,使用具有多级反应器的设备,首先将高分子量成分聚合,然后在其存在下将低分子量成分聚合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分子量的调节可以按照聚合时在体系中混杂的氢原子的量来进行。
(薄膜物性)
重要的是,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面内取向系数的下限为0.0125。面内取向系数的下限优选为0.0126,更优选为0.0127,进一步优选为0.0128。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中的值,面内取向系数的上限优选为0.0155,更优选为0.0150,进一步优选为0.0148,特别优选为0.0145。面内取向系数可以通过拉伸倍率的调整而设定在范围内。若为此范围,则薄膜的厚度不均匀也良好。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MD方向的折射率(Nx)的下限优选为1.502,更优选为1.503,进一步优选为1.504。另一方面,Nx的上限优选为1.52,更优选为1.517,进一步优选为1.515。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TD方向的折射率(Ny)的下限优选为1.523,更优选为1.525。另一方面,Ny的上限优选为1.535,更优选为1.532。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的下限优选为1.480,更优选为1.489,进一步优选为1.500。Nz的上限优选为1.510,更优选为1.507,进一步优选为1.505。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高结晶性的特征。即,薄膜结晶度的下限优选为55%,更优选为56%,进一步优选为57%,特别优选为58%,最优选为59%。低于上述时,有时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变大。另一方面,薄膜结晶度的上限优选为85%,更优选为80%,进一步优选为79%,特别优选为78%,最优选为77%。超过上述时,有时现实中变得难以制造。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减少聚丙烯树脂中的共聚单体量或将其设为0质量%、增加低分子量成分、将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设为高温等方法,可以将薄膜结晶度设定在范围内。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熔点的下限优选为168℃,更优选为169℃。为上述范围时,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变小。另一方面,熔点的上限优选为180℃,更优选为177℃,进一步优选为175℃。为上述范围时,现实中变得容易制造。通过减少聚丙烯树脂中的共聚单体量或将其设为0质量%、提高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减少常温二甲苯可溶性物质、增加低分子量成分、将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设定为高温等方法,可以将熔点设定在范围内。
对于现有的聚丙烯薄膜,例如,即使在熔点峰存在于170℃附近的情况下,用DSC测定时从超过140℃开始也就可以确认到峰的升起(熔解开始),即使可以期待140℃下的耐热性,在150℃下热收缩率也会急剧增加。然而,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在150℃下也没有峰的升起,能够得到150℃下的低热收缩性。可以认为这是如下实现的:使用几乎或完全不含共聚成分的聚丙烯树脂,由于特征性的分子量分布而迅速推进熔点高的晶体的产生,而且与高热固定温度相配合,从而可实现。进而,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即使曝露在150℃以上的环境下也能够维持各物性,即使在对于现有的聚丙烯薄膜而言无法想象的高温环境下也能够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熔解开始可以由DSC图求出。例如,将后述的实施例1和比较例1中获得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上述DSC图示于图1。实施例1中,在150~160℃之间(155℃附近)能够确认到峰升起(熔解开始),比较例1中从超过140℃开始能够确认到峰升起(熔解开始)。
将以150℃以上的吸热峰面积的形式获得的熔解热除以209J/g,从而能够求出150℃下的全部样品中的结晶度。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在150℃下的结晶度的下限优选为48%,更优选为49%,进一步优选为50%,特别优选为51%。为上述范围时,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变得更小。另一方面,从现实方面出发,150℃结晶度的上限优选为85%,更优选为80%,进一步优选为79%,特别优选为78%。通过减少聚丙烯树脂中的共聚单体量或将其设为0质量%、增加低分子量成分、将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设定为高温等方法,可以将150℃结晶度设定在范围内。
(薄膜特性)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在MD方向(本说明书中,“MD方向”是指薄膜的长度方向,有时也将“MD方向”称为“纵向”)上的150℃热收缩率的下限优选为0.5%,更优选为1%,进一步优选为1.5%,特别优选为2%,最优选为2.5%。为上述范围时,有时从成本方面等出发,现实中变得容易制造,或者厚度不均匀变小。另一方面,MD方向上的150℃热收缩率的上限优选为8%,更优选为7%,进一步优选为6.5%,特别优选为6%,最优选为5%。为上述范围时,变得更容易在可能曝露于150℃左右高温的用途中使用。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TD方向(本说明书中,“TD方向”是指薄膜的宽度方向,有时也将“TD方向”称为“横向”)上的150℃热收缩率的下限优选为0.5%,更优选为1%,进一步优选为1.5%,特别优选为2%,最优选为2.5%。为上述范围时,有时从成本方面等出发,现实中变得容易制造,或者厚度不均匀变小。另一方面,TD方向上的150℃热收缩率的上限优选为13%,更优选为12%,进一步优选为11%,特别优选为10%,最优选为9%。为上述范围时,变得更容易在可能曝露于150℃左右高温的用途中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若要150℃热收缩率低至2.5%左右,则可以通过增加低分子量成分、调整拉伸条件、固定条件而实现,为了进一步降低热收缩率,优选离线进行退火处理。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在室温(23℃)下的耐冲击性的下限优选为0.5J,更优选为0.6J。为上述范围时,作为薄膜具有充分的强韧性,处理时不发生断裂。另一方面,从现实方面出发,室温(23℃)下的耐冲击性的上限为2J即可,更优选为1.5J,进一步优选为1.2J。关于耐冲击性,低分子量成分多时、整体的分子量低时、高分子量成分少时、高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低时,存在耐冲击性降低的倾向,因此可以根据用途调整这些成分而将耐冲击性设定在范围内。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为双轴拉伸薄膜时,23℃下的MD方向的杨氏模量的下限优选为2GPa,更优选为2.1GPa,进一步优选为2.2GPa,特别优选为2.3GPa,最优选为2.4GPa。另一方面,23℃下的MD方向的杨氏模量的上限优选为4GPa,更优选为3.7GPa,进一步优选为3.5GPa,特别优选为3.4GPa,最优选为3.3GPa。为上述范围时,现实中容易制造,或者MD-TD平衡良好。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为双轴拉伸薄膜时,23℃下的TD方向的杨氏模量的下限优选为3.8GPa,更优选为4GPa,进一步优选为4.2GPa,特别优选为4.3GPa。另一方面,TD方向的杨氏模量的上限优选为8GPa,更优选为7.5GPa,进一步优选为7GPa,特别优选为6.5GPa。为上述范围时,现实中容易制造,或者MD-TD平衡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通过提高拉伸倍率来提高杨氏模量,MD-TD拉伸时,通过将MD拉伸倍率设定得较低并提高TD拉伸倍率,可以增大TD方向的杨氏模量。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厚度均匀性的下限优选为0%,更优选为0.1%,进一步优选为0.5%,特别优选为1%。另一方面,厚度均匀性的上限优选为20%,更优选为17%,进一步优选为15%,特别优选为12%,最优选为10%。为上述范围时,涂布、印刷等后加工时不易发生不良,容易用于要求精密性的用途。需要说明的是,薄膜的厚度均匀性按照实施例中后述的方法来测定。
关于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雾度,作为现实值,下限优选为0.1%,更优选为0.2%,进一步优选为0.3%,特别优选为0.4%,最优选为0.5%。另一方面,雾度的上限优选为6%,更优选为5%,进一步优选为4.5%,特别优选为4%,最优选为3.5%。为上述范围时,变得容易在要求透明的用途中使用。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过高时、CR温度高而冷却速度慢时、低分子量过多时,雾度会有下降的倾向,通过调节这些可以将雾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密度的下限优选为0.91g/cm3,更优选为0.911g/cm3,进一步优选为0.912g/cm3,特别优选为0.913g/cm3。为上述范围时,有时结晶性高且热收缩率变小。另一方面,薄膜密度的上限优选为0.925g/cm3,更优选为0.922g/cm3,进一步优选为0.920g/cm3,特别优选为0.918g/cm3。处于上述范围时,为现实中变得容易制造。通过提高拉伸倍率、温度、提高热固定温度、进而进行离线退火,可以提高薄膜密度。
(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造方法)
按照公知的方法将含有聚丙烯树脂的薄膜成形用树脂组合物薄膜化,对所获得的未拉伸薄膜进行拉伸,从而可以制造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通过制成拉伸薄膜,可以得到对于现有聚丙烯薄膜而言无法预想的在150℃下热收缩率也低的薄膜。
薄膜成形用树脂组合物以上述聚丙烯树脂为主要成分,但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添加剂、其它树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列举出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成核剂、粘合剂、防雾剂、阻燃剂、防粘连剂、无机或有机的填充剂等。作为其它树脂,可列举出除了本发明中使用的特定的聚丙烯树脂之外的聚丙烯树脂、作为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的无规共聚物、各种弹性体等。添加剂和其它树脂的添加量在薄膜成形用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中优选为总计50质量份以下。可以将它们与聚丙烯树脂用亨舍尔混合机等混合、或者将预先用熔融混炼机制作的母料颗粒用聚丙烯稀释至规定浓度、或者预先将总量熔融混炼而使用。
拉伸可以为沿薄膜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中的任一方向进行拉伸的单轴拉伸,也可以为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这两个方向进行拉伸的双轴拉伸,双轴拉伸的情况下,可以为依次双轴拉伸,也可以为同时双轴拉伸。作为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优选为双轴拉伸薄膜。
以下,说明作为特别优选的例子的纵拉伸-横拉伸的依次双轴拉伸的薄膜的制造方法。
首先,用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使聚丙烯树脂加热熔融,挤出至冷却辊上来得到未拉伸薄膜。熔融挤出时,优选的是,例如将树脂温度设为200~280℃,利用T模具挤出为片状,用10~100℃温度的冷却辊进行冷却固化。接着,优选的是,例如用120~165℃的拉伸辊将薄膜沿长度(MD)方向拉伸至3~8倍,继续沿宽度(TD)方向在155℃~175℃(更优选158℃~170℃)的温度下拉伸至4~20倍。进而,优选的是,在165~175℃(更优选166~173℃)的气氛温度下一边容许1~15%的松弛一边实施热处理。如此获得的拉伸聚丙烯薄膜中,可以至少对单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然后,用卷绕机卷取,从而可以获得卷样品。
MD方向的拉伸倍率的下限优选为3倍,更优选为3.5倍。低于上述时,有时会导致膜厚不均匀。另一方面,MD方向的拉伸倍率的上限优选为8倍,更优选为7倍。超过上述时,有时难以继续进行TD方向的拉伸。
MD方向的拉伸温度的下限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25℃,进一步优选为130℃。低于上述时,有时机械负荷变大,或者厚度不均匀变大,或者薄膜的表面产生粗糙。另一方面,对于MD方向的拉伸温度的上限,从热收缩率方面出发,优选温度较高,但有时会附着于辊而变得难以进行拉伸,因此优选为165℃,更优选为160℃,进一步优选为155℃,特别优选为150℃。
TD方向的拉伸倍率的下限优选为4倍,更优选为5倍,进一步优选为6倍。低于上述时,有时导致厚度不均匀。另一方面,TD方向拉伸倍率的上限优选为20倍,更优选为17倍,进一步优选为15倍,特别优选为12倍。超过上述时,有时热收缩率变高,或者拉伸时发生断裂。
进行TD方向的拉伸时,优选进行预热,对于预热温度,为了迅速将薄膜温度提高至拉伸温度附近,优选设定得比拉伸温度高10~15℃。
TD方向的拉伸在比现有的聚丙烯薄膜更高温度下进行。TD方向的拉伸温度的下限优选为155℃,更优选为157℃,进一步优选为158℃。低于上述时,有时无法充分软化而发生断裂,或者热收缩率变高。另一方面,TD方向的拉伸温度的上限优选为175℃,更优选为170℃,进一步优选为168℃。为了降低热收缩率,优选温度较高,但超过上述时,低分子量成分发生熔解、再结晶化,有时表面粗糙、薄膜白化。
拉伸后的薄膜优选进行热固定。热固定能够在比现有的聚丙烯薄膜更高温下进行。热固定温度的下限优选为165℃,更优选为166℃。低于上述时,有时热收缩率变高。另外,为了降低热收缩率而需要长时间的热固定处理,有时生产率差。另一方面,热固定温度的上限优选为175℃,更优选为173℃。超过上述时,低分子量成分发生熔解、再结晶化,有时表面粗糙、薄膜白化。
热固定时,优选进行松弛(缓和)。松弛的下限优选为1%,更优选为2%,进一步优选为3%。低于上述时,有时热收缩率变高。另一方面,松弛的上限优选为15%,更优选为10%,进一步优选为8%。超过上述时,有时厚度不均匀变大。
进而,为了降低热收缩率,也可以将按照上述工序制造的薄膜暂时卷取为卷状后,离线进行退火。
离线退火温度的下限优选为160℃,更优选为162℃,进一步优选为163℃。低于上述时,有时无法获得退火的效果。另一方面,离线退火温度的上限优选为175℃,更优选为174℃,进一步优选为173℃。超过上述时,有时透明性降低,或者厚度不均匀变大。
离线退火时间的下限优选为0.1分钟,更优选为0.5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分钟。低于上述时,有时无法获得退火的效果。另一方面,离线退火时间的上限优选为30分钟,更优选为25分钟,进一步优选为20分钟。超过上述时,有时生产率下降。
薄膜的厚度根据各用途来设定,但薄膜厚度的下限优选为2μm,更优选为3μm,进一步优选为4μm。薄膜厚度的上限优选为300μm,更优选为250μm,进一步优选为200μm,特别优选为100μm,最优选为50μm。
如此获得的拉伸聚丙烯薄膜通常制膜为宽2000~12000mm、长1000~50000m左右的卷,并卷取为卷状。进而,根据各用途进行裁切,形成宽300~2000mm、长500~5000m左右的裁切卷供使用。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如上所述的目前没有的优异特性。因此,作为包装薄膜使用时,由于高刚性而能够薄片化,能够降低成本、轻量化。另外,由于耐热性高,涂布、印刷的干燥时能够进行高温干燥,能够使生产效率化、可以使用目前难以使用的涂布剂、墨、层压粘接剂等。进而,还可以用作电容器、马达等的绝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片、无机氧化物的阻隔薄膜、ITO等透明导电薄膜的基底薄膜。
本申请基于2012年1月2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第2012-12117号、2012年6月2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第2012-146801号、以及2012年8月1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第2012-180971号主张优先权。本申请援引2012年1月2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第2012-12117号、2012年6月2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第2012-146801号、以及2012年8月1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第2012-180971号的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实施例
以下,列举出实施例及比较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等的限制,当然也可以在能够符合上述/下述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化来实施,它们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比较例中的物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1)熔体流动速率(MFR)(g/10min)
MFR按照IS-K7210、在温度230℃下进行测定。
(2)极限粘度(η)(dl/g)
极限粘度按照JIS K7367-1:2002,使试样溶解于四氢萘,在135℃下进行测定。
(3)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并根据单分散聚苯乙烯基准来求出。GPC测定中使用的柱、溶剂等测定条件如下所述。
溶剂:1,2,4-三氯苯
柱:TSKgel GMHHR-H(20)HT×3
流量:1.0ml/min
检测器:RI
测定温度:140℃
数均分子量(Mn)、质均分子量(Mw)、Z均分子量(Mz)、Z+1均分子量(Mz+1)分别利用借助分子量校正曲线获得的GPC曲线的各溶出位置的分子量(Mi)的分子数(Ni),按照下式来定义。
数均分子量:Mn=Σ(Ni·Mi)/ΣNi
质均分子量:Mw=Σ(Ni·Mi2)/Σ(Ni·Mi)
Z均分子量:Mz=Σ(Ni·Mi3)/Σ(Ni·Mi2)
Z+1均分子量:Mz+1=Σ(Ni·Mi4)/Σ(Ni·Mi3)
分子量分布:Mw/Mn、Mz+1/Mn、Mz/Mn
另外,将GPC曲线的峰位置的分子量设为Mp。
基线不明确时,在直至最接近标准物质的溶出峰的高分子量侧的溶出峰的高分子量侧的平原的最低位置的范围内设定基线。
(4)立构规整性
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和内消旋链长(内消旋平均链长)的测定使用13C-NMR来进行。全同立构内消旋五单元组分率按照“Zambelli等、Macromolecules,第6卷,925页(1973)”所记载的方法来计算,全同立构内消旋平均链长按照“J.C.Randall的“PolymerSequence Distribution”第2章(1977年)(Academic Press,New York)”所记载的方法来计算。
13C-NMR测定使用BRUKER CO.,LTD制造的“AVANCE500”,使样品200mg在135℃下溶解于邻二氯苯与氘代苯的8:2(体积比)的混合液中,在110℃下实施。
(5)密度(g/cm3)
薄膜的密度按照JIS-K7112、通过密度梯度管法进行测定。
(6)熔点(Tmp)(℃)、结晶度(%)及150℃结晶度(%)
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Shimadzu Corporation制造的“DSC-60”)进行热测定。从样品薄膜切出约5mg并密封在测定用铝盘中。以20℃/分钟的速度自室温升温至230℃,将试样的熔解吸热峰温度作为熔点Tmp。结晶度如下求出:将H.Bu,S.Z.D.Cheng、B.Wunderlich等的Die Makromolekulare Chemie、Rapid Communications、第9卷、75页(1988)所记载的聚丙烯完全晶体的熔解热设为209J/g,将其作为100%,将由上述热测定中获得的熔解峰面积(ΔHm)求出的DSC熔解曲线的熔解热的比率用百分率表示。150℃结晶度利用DSC熔解曲线的150℃以上的熔解热来求出。
(7)冷二甲苯可溶部分(CXS)(质量%)
将聚丙烯试样1g溶解在沸腾的二甲苯200ml中并自然冷却后,使其在20℃的恒温水槽中再结晶化1小时,将溶解于滤液的质量相对于原始样品量的比率作为CXS(质量%)。
(8)热收缩率(%)
按照JIS-Z1712进行测定。也就是说,将拉伸薄膜沿MD方向、TD方向分别切割20mm宽度且200mm长度,吊于热风烘箱中加热5分钟。测定加热后的长度,根据相对于原长度的收缩后的长度的比率求出热收缩率。
(9)耐冲击性(J)
使用TOYO SEIKI Co.,Ltd.制造的薄膜冲击试验机,在23℃下进行测定。
(10)杨氏模量(GPa)
按照JIS-K7127、在23℃下测定MD方向及TD方向的拉伸强度。
(11)雾度(%)
按照JIS-K7105进行测定。
(12)折射率(Nx、Ny、Nz)
使用阿贝折射计(ATAGO CO.,LTD制造)进行测定。分别将沿MD方向、TD方向的折射率作为Nx、N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作为Nz。
(13)面内取向系数
由上述(12)中测定的Nx、Ny、Nz、使用[(Nx+Ny)/2]-Nz的公式来计算。
(14)厚度不均(厚度均匀性)(%)
自卷取的薄膜卷切出边长1m的正方形的样品,分别沿MD方向及TD方向10等分,从而准备100张测定用样品。使用接触式薄膜厚度计对测定用样品的大致中央部位的厚度进行测定。然后,求出获得的100个数据的平均值A,并且求出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绝对值)B,将使用(B/A)×100的公式计算得到的值作为薄膜的厚度不均。
(实施例1)
作为聚丙烯树脂,使用Mw/Mn=7.7、Mz+1/Mn=140、MFR=5.0g/10min、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mmmm]=97.3%的聚丙烯均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造的“NOVATEC(注册商标)PP SA4L”:共聚单体量为0mol%;以下简称为“PP-1”)。
使用65mm挤出机将该聚丙烯树脂在250℃下由T模具挤出为片状,用30℃的冷却辊进行冷却固化后,在135℃下沿长边方向(长度方向)纵拉伸至4.5倍,接着将两端用卡子夹住,导入热风烘箱中,在170℃下进行预热后,在160℃下沿宽度方向(横向)横拉伸至8.2倍,接着一边沿宽度方向施加6.7%的松弛一边在168℃下进行热处理。对如此获得的薄膜的单面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用卷绕机卷取,从而制成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
获得的薄膜的厚度为20μm,其物性如表1、表2及表3所示。由表的结果可知,此薄膜的热收缩率低,且杨氏模量高。另外,将该薄膜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中获得的图表示于图1。
(实施例2)
相对于实施例1中使用的聚丙烯均聚物(PP-1)90质量份,添加分子量分布窄且粘均分子量为10000的低分子量丙烯均聚物(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的“Hi-WAXNP105”:共聚单体量为0mol%)10质量份,用30mm的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将由此获得的颗粒状混合物(PP-2)用作聚丙烯树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从而得到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
获得的薄膜的厚度为20μm,其物性如表1、表2及表3所示。由表的结果可知,此薄膜的热收缩率低,且杨氏模量高。
(实施例3)
相对于实施例1中使用的聚丙烯均聚物(PP-1)70质量份,添加Mw/Mn=4.6、Mz+1/Mn=22、MFR=120g/10min、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mmmm]=98.1%的聚丙烯均聚物(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造的“SUMITOMO NOBLEN(注册商标)U501E1”:共聚单体量为0mol%)30质量份,进行干混,将由此获得的混合物(PP-3)用作聚丙烯树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
获得的薄膜的厚度为20μm,其物性如表1、表2及表3所示。由表的结果可知,此薄膜的热收缩率低,且杨氏模量高。
(实施例4)
实施例1中,将横拉伸的预热温度设为173℃,拉伸温度及热处理温度设为167℃,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
获得的薄膜的厚度为20μm,其物性如表1、表2及表3所示。由表的结果可知,此薄膜的热收缩率低,且杨氏模量高。
(实施例5)
实施例2中,沿长边方向(长度方向)拉伸至5.5倍,沿宽度方向(横方向)拉伸至12倍,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操作,得到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
获得的薄膜的厚度为20μm,其物性如表1、表2及表3所示。由表的结果可知,此薄膜的热收缩率低,且杨氏模量高。
(实施例6)
将实施例1中获得的拉伸聚丙烯薄膜进一步在拉幅式热风烘箱中、在170℃下进行5分钟热处理。
获得的薄膜的厚度为20μm,其物性如表1、表2及表3所示。
(实施例7)
作为聚丙烯树脂,使用Mw/Mn=8.9、Mz+1/Mn=110、MFR=3.0g/10min、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mmmm]=97.2%的聚丙烯均聚物(SAMSUNG TOTAL PETROCHEMICALS CO.,LTD制造的“HU300”:共聚单体量为0mol%),将横拉伸的预热温度设为171℃、横拉伸温度设为161℃、横拉伸后的热处理温度设为17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
获得的薄膜的厚度为20μm,其物性如表1、表2及表3所示。
(比较例1)
作为聚丙烯树脂,使用Mw/Mn=4、Mz+1/Mn=21、MFR=2.5g/10min的聚丙烯系聚合物(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造的“SUMITOMO NOBLEN(注册商标)FS2011DG3”:共聚单体量为0.6mol%),将横拉伸的预热温度设为168℃、拉伸温度设为155℃、热处理温度设为16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比较用的拉伸聚丙烯薄膜。
获得的薄膜的厚度为20μm,其物性如表1、表2及表3所示。另外,将该薄膜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中获得的图表示于图1。
(比较例2)
将横拉伸的预热温度设为171℃、拉伸温度设为160℃、热处理温度设为165℃,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同样操作,得到比较用的拉伸聚丙烯薄膜。
获得的薄膜的厚度为20μm,其物性如表1、表2及表3所示。
(比较例3)
作为聚丙烯树脂,使用Mw/Mn=2.8、Mz+1/Mn=9.2、MFR=30g/10min的聚丙烯系聚合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造的“NOVATEC(注册商标)PP SA03”:共聚单体量为0mol%),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试图得到拉伸聚丙烯薄膜,但在横拉伸中薄膜断裂,无法进行双轴拉伸。
表1
表2
表3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可以在包装用途、工业用途中广泛使用,特别是由于高刚性且能够薄片化,因此适于要求降低成本、轻量化的用途。
另外,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耐热性高,在实施涂布处理、印刷时的干燥时能够进行高温干燥,因此可以实现生产的效率化,而且可以应用使用目前难以采用的涂布剂、墨、层压粘接剂等的处理。
进而,本发明的拉伸聚丙烯薄膜还适用于例如电容器、马达等的绝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片、无机氧化物的阻隔膜、ITO等透明导电薄膜的基底薄膜等。
Claims (6)
1.一种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满足下述1)~5)的条件,且薄膜的面内取向系数的下限为0.0125,
1)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的下限为96%,
2)除了丙烯之外的共聚单体量的上限为0.1mol%,
3)230℃、2.16kgf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下限为5g/10min,
4)质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的下限为5.5,
5)z+1均分子量Mz+1/数均分子量Mn的下限为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z+1均分子量Mz+1的下限为250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GPC积分曲线中的分子量10万以下的成分的量的下限为35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面内取向系数为0.0125~0.01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为双轴拉伸而成的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为3~8倍,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为4~20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12117 | 2012-01-24 | ||
JP2012-012117 | 2012-01-24 | ||
JP2012146801 | 2012-06-29 | ||
JP2012-146801 | 2012-06-29 | ||
JP2012180971 | 2012-08-17 | ||
JP2012-180971 | 2012-08-17 | ||
PCT/JP2013/051316 WO2013111779A1 (ja) | 2012-01-24 | 2013-01-23 | 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05746A CN104105746A (zh) | 2014-10-15 |
CN104105746B true CN104105746B (zh) | 2017-09-01 |
Family
ID=48873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06516.0A Active CN104105746B (zh) | 2012-01-24 | 2013-01-23 | 拉伸聚丙烯薄膜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41039B2 (zh) |
KR (1) | KR101986868B1 (zh) |
CN (1) | CN104105746B (zh) |
HK (1) | HK1198701A1 (zh) |
TW (1) | TWI631151B (zh) |
WO (1) | WO20131117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123311B1 (ko) * | 2012-06-29 | 2020-06-16 |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연신 폴리프로필렌 필름 |
JP6414378B2 (ja) * | 2012-08-09 | 2018-10-31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用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JP6221481B2 (ja) * | 2012-08-09 | 2017-11-01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JP2014051658A (ja) * | 2012-08-09 | 2014-03-20 | Toyobo Co Ltd |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TWI588185B (zh) * | 2012-12-25 | 2017-06-21 | Toyo Boseki |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film |
JP6217542B2 (ja) * | 2014-03-31 | 2017-10-25 |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コンデンサ用二軸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CN107001661B (zh) * | 2014-11-18 | 2020-03-17 | 帝人株式会社 | 取向膜 |
KR20240058955A (ko) * | 2016-03-28 | 2024-05-03 |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 2축 배향 폴리프로필렌 필름 |
US11142618B2 (en) | 2016-09-23 | 2021-10-12 | Oji Holdings Corporation | Biaxially stretched polypropylene film, metallized film for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
KR102194446B1 (ko) | 2016-12-28 | 2020-12-23 | 오지 홀딩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2축 연신 폴리프로필렌 필름, 금속화 필름 및 콘덴서 |
WO2018181011A1 (ja) * | 2017-03-28 | 2018-10-04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二軸配向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フィルム |
WO2018181938A1 (ja) * | 2017-03-31 | 2018-10-04 |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金属層一体型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及び、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
JP6904296B2 (ja) * | 2017-07-20 | 2021-07-14 |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金属層一体型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及び、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
JP6904295B2 (ja) * | 2017-03-31 | 2021-07-14 |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金属層一体型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及び、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
JP7318187B2 (ja) * | 2017-08-29 | 2023-08-01 | 東レ株式会社 |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金属膜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
EP3677620A4 (en) * | 2017-08-29 | 2021-04-28 | Toray Industries, Inc. | POLYPROPYLENE FILM, METALLIC FILM AND FILM CAPACITOR |
TWI835744B (zh) * | 2017-09-26 | 2024-03-21 |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 聚丙烯系積層膜 |
JP7301504B2 (ja) * | 2018-07-06 | 2023-07-03 |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 食品用包装フィルムおよび食品用包装体 |
JP7321682B2 (ja) * | 2018-07-06 | 2023-08-07 |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 食品用包装フィルムおよび食品用包装体 |
JP7153487B2 (ja) * | 2018-07-06 | 2022-10-14 |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 食品用包装フィルムおよび食品用包装体 |
ES2961303T3 (es) | 2018-08-23 | 2024-03-11 | Toray Industries | Película de polipropileno, película dispuesta en capas de membrana metálica que usa la misma y condensador de película |
US20220073690A1 (en) * | 2018-12-28 | 2022-03-10 | Toyobo Co., Ltd. |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film |
EP3904050A4 (en) * | 2018-12-28 | 2022-09-14 | Toyobo Co., Ltd. | BIAXIALLY ORIENTATED POLYPROPYLENE FILM |
TW202140647A (zh) * | 2020-03-24 | 2021-11-01 |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 雙軸配向聚丙烯膜 |
TW202142610A (zh) * | 2020-03-24 | 2021-11-16 |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 雙軸配向聚丙烯膜 |
TW202146209A (zh) * | 2020-03-24 | 2021-12-16 |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 雙軸配向聚醯胺膜 |
CN114023971A (zh) * | 2020-03-27 | 2022-02-08 | 深圳市海瀚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导电膜及其制备工艺、极片和电池 |
EP4131512A4 (en) * | 2020-03-27 | 2024-10-16 | Shenzhen Hairun New Energy Tech Co Ltd | CONDUCTIVE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DE PLATE AND BATTERY |
TW202202562A (zh) * | 2020-06-25 | 2022-01-16 |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 雙軸配向聚丙烯膜 |
CN116829627A (zh) * | 2021-03-31 | 2023-09-29 | 东丽株式会社 | 聚丙烯膜 |
CN116829628A (zh) * | 2021-03-31 | 2023-09-29 | 东丽株式会社 | 聚丙烯膜 |
TW202306784A (zh) | 2021-07-16 | 2023-02-16 |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 雙軸配向積層聚丙烯膜以及積層體 |
WO2024070916A1 (ja) * | 2022-09-26 | 2024-04-04 | 東レ株式会社 | 二軸配向ポリオレフィンフィルム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344A (zh) * | 1994-07-08 | 1996-05-15 | 株式会社德山 | 拉伸聚丙烯薄膜 |
CN101848961A (zh) * | 2007-11-07 | 2010-09-29 |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 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及使用其获得的蒸镀薄膜和电容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25327A (ja) | 1995-06-02 | 1996-12-10 | Chisso Corp | 高立体規則性ポリプロピレン |
JPH11162779A (ja) * | 1997-11-27 | 1999-06-18 | Toray Ind Inc | コンデンサー用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JP2001146536A (ja) | 1999-11-19 | 2001-05-29 | Oji Paper Co Ltd | 剥離シート用二軸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JP4145639B2 (ja) | 2002-11-27 | 2008-09-03 | 株式会社プライムポリマー |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該樹脂から得られるシートおよびフィルム |
EP1726602A1 (en) | 2005-05-27 | 2006-11-29 | Borealis Technology Oy | Propylene polymer with high crystallinity |
JP4929923B2 (ja) | 2005-08-26 | 2012-05-09 | 東レ株式会社 |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110605B2 (ja) * | 2009-04-28 | 2012-12-26 |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コンデンサー用二軸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金属蒸着フィルム |
-
2013
- 2013-01-23 KR KR1020147022521A patent/KR10198686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1-23 CN CN201380006516.0A patent/CN104105746B/zh active Active
- 2013-01-23 JP JP2013010005A patent/JP6241039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1-23 WO PCT/JP2013/051316 patent/WO20131117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1-23 TW TW102102442A patent/TWI631151B/zh active
-
2014
- 2014-12-02 HK HK14112137.3A patent/HK1198701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344A (zh) * | 1994-07-08 | 1996-05-15 | 株式会社德山 | 拉伸聚丙烯薄膜 |
CN101848961A (zh) * | 2007-11-07 | 2010-09-29 |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 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及使用其获得的蒸镀薄膜和电容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241039B2 (ja) | 2017-12-06 |
CN104105746A (zh) | 2014-10-15 |
KR101986868B1 (ko) | 2019-06-07 |
JP2014055276A (ja) | 2014-03-27 |
TW201339219A (zh) | 2013-10-01 |
HK1198701A1 (zh) | 2015-05-29 |
WO2013111779A1 (ja) | 2013-08-01 |
KR20140119117A (ko) | 2014-10-08 |
TWI631151B (zh) | 2018-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05746B (zh) | 拉伸聚丙烯薄膜 | |
CN105408114B (zh) | 热封性聚丙烯层叠拉伸薄膜 | |
TWI597309B (zh) | 拉伸聚丙烯薄膜 | |
KR102352439B1 (ko) | 연신 폴리프로필렌 필름 | |
TWI607021B (zh) | 聚丙烯薄膜 | |
JP6554765B2 (ja) | ポリプロピレン積層延伸フィルム | |
TWI588185B (zh) |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film | |
JP7409459B2 (ja) |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積層フィルム | |
WO2014024970A1 (ja) |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 |
KR102067308B1 (ko) | 인 몰드 라벨용 폴리프로필렌 필름 | |
KR20160034906A (ko) | 공동 함유 폴리프로필렌 필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87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987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