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4939B - 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94939B CN104094939B CN201410304300.9A CN201410304300A CN104094939B CN 104094939 B CN104094939 B CN 104094939B CN 201410304300 A CN201410304300 A CN 201410304300A CN 104094939 B CN104094939 B CN 1040949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oxyquinolinate
- difenoconazole
- copper
- active constituent
- constituent cont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其含有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所述的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10~10:1。上述的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通过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合理复配,使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产生互补作用,使喹啉铜有效弥补苯醚甲环唑在疫霉菌、腐霉菌等低等真菌上防效的不足,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扩大了防治范围,提高了药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
背景技术
喹啉铜(羟基喹啉铜;8-羟基喹啉铜),化学名称为双(8-羟基喹啉基)铜,结构式为:
。
其是一种有机螯合铜杀菌剂,生产商常用作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各种种传病害,对疫霉菌、腐霉菌、链格孢属、葡萄孢属、茎点霉属真菌都有一定效果,常与其他杀虫杀菌剂混用。
苯醚甲环唑(恶醚唑;敌萎丹),化学名称为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哑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结构式为:
。
其是一种高效广谱的三唑类杀菌剂,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对子囊菌类、担子菌菌类、多种半知菌以及多种种传病原真菌具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内吸性好对作物安全,适宜用作种子处理剂。
单独使用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存在对疫霉菌、腐霉菌等低等真菌上防效不足,防治范围小,且药效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所述的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10~10:1。
所述的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9~9:1。
所述的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4~4:1。
所述的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3:7~7:3。
所述的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2:3~3:2。
上述的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通过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合理复配,使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产生互补作用,使喹啉铜有效弥补苯醚甲环唑在疫霉菌、腐霉菌等低等真菌上防效的不足,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扩大了防治范围,提高了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农药,其中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配比为1:10~10:1。
实施例2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45%,苯醚甲环唑的有效成分含量为5%。
实施例3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40%,苯醚甲环唑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0%。
实施例4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35%,苯醚甲环唑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5%。
实施例5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30%,苯醚甲环唑的有效成分含量为20%。
实施例6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25%,苯醚甲环唑的有效成分含量为25%。
实施例7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20%,苯醚甲环唑的有效成分含量为30%。
实施例8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5%,苯醚甲环唑的有效成分含量为35%。
实施例9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0%,苯醚甲环唑的有效成分含量为40%。
实施例10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5%,苯醚甲环唑的有效成分含量为45%。
实施例11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45%,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5%。
实施例12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40%,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0%。
实施例13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35%,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5%。
实施例14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30%,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20%。
实施例15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25%,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25%。
实施例16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20%,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30%。
实施例17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5%,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35%。
实施例18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0%,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40%。
实施例19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5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5%,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45%。
实施例20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2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5%,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5%。
实施例21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2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8%,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2%。
实施例22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2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0%,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0%。
实施例22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2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2%,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8%。
实施例22 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为20%,喹啉铜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5%,苯醚甲环唑锰盐的有效成分含量为5%。
实施例23药剂总有效成分含量可以配制成5%~90%之间的任意浓度,两者之间的配比与实施例1~实施例22相近或相同,但不限于上述浓度。
实施例24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拌种对水稻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1、实验品种
龙粳40
2、处理设置和试验方法
处理1 50% 喹·苯(喹啉铜15%,苯醚甲环唑35%)1:200拌种
处理2 50% 喹·苯(喹啉铜20%,苯醚甲环唑30%)1:200拌种
处理3 50% 喹·苯(喹啉铜25 %,苯醚甲环唑25%)1:200拌种
处理4 50% 喹·苯(喹啉铜30%,苯醚甲环唑20%)1:200拌种
处理5 50% 喹·苯(喹啉铜40%,苯醚甲环唑10%)1:200拌种
处理6 75% 喹·苯(喹啉铜25%,苯醚甲环唑50%)1:300拌种
处理7 75% 喹·苯(喹啉铜30%,苯醚甲环唑45%)1:300拌种
处理8 75% 喹·苯(喹啉铜40%,苯醚甲环唑35%)1:300拌种
处理9 75% 喹·苯(喹啉铜50%,苯醚甲环唑25%)1:300拌种
对照1 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 1:200拌种
对照2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40拌种
对照3 清水
水稻种子浸种48小时露白后捞起,加入药剂或清水对照,再加适量清水,搅拌均匀,晾干后播种。水稻移栽前,调查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率,同时观察秧苗的生长状况、齐整度和根系发育情况。
并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水稻病的防效:
3、试验结果
各药剂处理及对照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拌种对水稻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从试验结果来看,在相同有效成分含量的情况下,使用各处理拌种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效在89.56~97.18%之间,远高于对照药剂50%喹啉铜悬浮剂的74.28%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82.67,说明二者复配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效上有很强的增效作用。
各处理秧苗均整齐,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与对照差异不明显。
实施例25 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1、试验品种
金早47
2、处理设置和试验方法
处理1 40% 喹·苯(喹啉铜35%,苯醚甲环唑5%)4000倍液
处理2 40% 喹·苯(喹啉铜30%,苯醚甲环唑10%)4000倍液
处理3 40% 喹·苯(喹啉铜25%,苯醚甲环唑15%)4000倍液
处理4 40% 喹·苯(喹啉铜20%,苯醚甲环唑20%)4000倍液
处理5 40% 喹·苯(喹啉铜15%,苯醚甲环唑25%)4000倍液
处理6 40% 喹·苯(喹啉铜10%,苯醚甲环唑30%)4000倍液
处理7 40% 喹·苯(喹啉铜5%,苯醚甲环唑35%)4000倍液
处理8 60% 喹·苯(喹啉铜35%,苯醚甲环唑25%)6000倍液
处理9 60% 喹·苯(喹啉铜25%,苯醚甲环唑35%)6000倍液
对照1 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
对照2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
对照3 清水
水稻种子药剂浸种48小时,之后催芽至芽长0.5cm,稍微晾干后播种到育秧盘上。每个处理3个育秧盘,每盘80g种子,采用旱育秧的育秧方式。
3、调查
待病秧长度明显高于正常秧苗时,调查病株数。计算发病率。
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防效:
4、试验结果:
各药剂处理均表现出了极佳的防治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药剂处理 | 有效成分浓度(PPM) | 防效(%) |
1 | 100 | 91.46 |
2 | 100 | 95.11 |
3 | 100 | 90.93 |
4 | 100 | 94.42 |
5 | 100 | 89.78 |
6 | 100 | 87.60 |
7 | 100 | 86.74 |
8 | 100 | 91.51 |
9 | 100 | 88.60 |
CK1 | 100 | 72.25 |
CK2 | 100 | 81.41 |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复配处理都表现出了极佳的防治效果,防效在86.74~95.11%之间,远大于同等有效成分浓度的喹啉铜单剂的72.25%和苯醚甲环唑单剂的81.41%,说明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在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增效作用。
实施例26 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稻曲病和穗腐病的防治效果
1、试验品种
感稻曲病杂交晚粳品种“甬优12”
2、处理设置和试验方法
处理1 50%喹·苯(喹啉铜35%,苯醚甲环唑15%)300克/公顷
处理2 50%喹·苯(喹啉铜30%,苯醚甲环唑20%)300克/公顷
处理3 50%喹·苯(喹啉铜25%,苯醚甲环唑25%)300克/公顷
处理4 50%喹·苯(喹啉铜15%,苯醚甲环唑35%)300克/公顷
处理5 50%喹·苯(喹啉铜10%,苯醚甲环唑40%)300克/公顷
处理6 50%喹·苯(喹啉铜5%,苯醚甲环唑45%)300克/公顷
对照1 25%喹啉铜悬浮剂600克/公顷
对照2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克/公顷
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设置24各小区,每小区30平方米。
3、药剂使用方法
兑水45千克/亩,于水稻破口前一周,喷施。
4、调查和调查方法
药后35天,每小区选5点,每点调查200穗,按相应分级标准调查水稻稻曲病和水稻穗腐病的发病情况。
水稻稻曲病的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病级 | 0 | 1 | 3 | 5 | 7 | 9 |
病粒数/穗 | 0 | 1 | 2-4 | 5-8 | 9-13 | ≥14 |
穗重损失% | 0 | 0.1-5.0 | 5.1-10.0 | 10.1-20.0 | 20.1-50.0 | ≥50.1 |
水稻穗腐病的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病级 | 分级标准 |
0级 | 无病斑 |
1级 | 每穗损失1%以下 |
3级 | 每穗损失2%~5% |
5级 | 每穗损失6%~15% |
7级 | 每穗损失16%~25% |
9级 | 每穗损失26%以上 |
计算公式和统计分析:
5、试验结果
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及各阳性对照药剂对水稻稻曲病和水稻穗腐病的防治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稻曲病和穗腐病的防治效果
药剂处理 | 有效成分用量(克/公顷) | 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 | 对水稻穗腐病的防效 |
1 | 150 | 89.68 | 88.51 |
2 | 150 | 86.31 | 90.31 |
3 | 150 | 86.73 | 86.54 |
4 | 150 | 86.66 | 90.03 |
5 | 150 | 88.25 | 86.61 |
6 | 150 | 89.45 | 87.35 |
CK1 | 150 | 76.34 | 74.92 |
CK2 | 150 | 71.21 | 66.53 |
在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上,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各复配处理的防效在86.31~89.68%之间,远高于两单剂处理的76.34%和71.21%,说明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在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增效作用。在对水稻穗腐病的防效上,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防效在86.54%~90.31%之间,远高于两单剂对照处理的66.53~74.92%,说明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在对水稻穗腐病的防效上表现出了增效作用。
由此说明,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在对稻曲病和穗腐病这类水稻生育后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显著,增效作用明显。
其它各配方对水稻稻曲病和水稻穗腐病这类水稻生育后期真菌病害的防治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增效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7 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
1、试验品种
超级稻品种“中浙优一号”
2、试验处理设置
处理1 20%喹·苯(喹啉铜15%,苯醚甲环唑5%) 600克/公顷
处理2 20%喹·苯(喹啉铜13%,苯醚甲环唑7%) 600克/公顷
处理3 20%喹·苯(喹啉铜10%,苯醚甲环唑10%)600克/公顷
处理4 20%喹·苯(喹啉铜7%,苯醚甲环唑13%) 600克/公顷
处理5 20%喹·苯(喹啉铜5%,苯醚甲环唑15%) 600克/公顷
对照1 20%喹啉铜悬浮剂600克/公顷
对照2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克/公顷
3、药剂使用方法
兑水30千克/亩,于水稻破口期,喷雾。
4、调查方法和调查
施药后25天调查水稻穗颈瘟的发生病情指数,施药后35天调查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发病丛发病率,按小区收割统计产量。
水稻穗颈瘟的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病级 | 穗颈瘟受害情况 | 单穗受害情况 |
0 | 病穗率低于 1% | 穗上无病 |
1 | 病穗率 1-5% | 每穗损失率≤5%(个别小枝梗发病) |
3 | 病穗率为 5.1-10% | 每穗损失率 5.1-15%(1/10~1/5左右枝梗发病) |
5 | 病穗率为 10.1-25% | 每穗损失率 15.1-30%(1/5~1/3左右枝梗发病) |
7 | 病穗率为 25.1-50% | 每穗损失率 30.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
9 | 病穗率≥ 50.1% | 每穗损失率≥50.1%(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或造成白穗) |
对水稻穗颈瘟防效计算方法:
5、试验结果
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各复配处理及阳性对照对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如表4所示:
表4 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
农药处理 | 有效成分用量(克/公顷) | 防治效果(%) |
1 | 120 | 86.37 |
2 | 120 | 88.60 |
3 | 120 | 85.53 |
4 | 120 | 88.20 |
5 | 120 | 85.55 |
CK1 | 120 | 63.41 |
CK2 | 120 | 75.63 |
从试验结果来看,各处理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在85.53~88.60%之间,高于两单剂对照的63.41%和75.63%,说明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穗颈瘟有防效显著,且两者复配的增效作用明显。
实施例28 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小麦穗腐病、小麦纹枯病等病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增效作用明显,在此不一一赘述。
实施例29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恶苗病菌的室内生测
1、药剂配制
喹啉铜原药经超声波处理配成悬浮液,经少量丙酮溶解,利用无菌水分别稀释成800mg/ml和400mg/ml母液。根据混配目的设置多组药剂配比,1:9,1:4,3:7,2:3,1:1,3:2,7:3,4:1,9:1,各配比均为两种药剂有效成分的质量比。
2、试验菌株
水稻恶苗病菌。
3、试验方法
对水稻恶苗病菌的室内毒力测试采用菌丝速率法进行。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一般为60ml)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3个以上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试验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个处理不少于3个重复。
将培养基养好的恶苗病菌(菌龄5天左右),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盖,置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根据空白对照培养皿中菌的生长情况调查病原菌菌丝生长情况。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单位为毫米(mm)。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
根据调查结果,利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各处理浓度对供试靶标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单位为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公式(1)
式中:
-菌落增长直径;
-菌落直径;
-菌饼直径。
…………………………………………公式(2)
式中:
-菌丝生长抑制率;
-空白对照菌落增长直径;
-药剂处理菌落增长直径。
利用唐启义DPS数据分析软件,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
4、复配效果评价
在各单剂和复配剂EC50值的基础上,根据Wadley法计算各复配剂增效系数(SR),利用SR值评价复配效果。SR≥1.5表示具有增效作用;SR≤0.5表示具有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
增效系数(SR)按公式(6)和公式(7)计算:
……………………………………公式(3)
式中:
-混剂的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混剂中A的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混剂中B的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公式(4)
式中:
-混剂的增效系数;
-混剂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混剂实测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5、试验结果
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恶苗病菌的室内生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供试药剂 | 实际EC50(ppm) | 理论EC50(ppm) | 增效系数 |
喹啉铜 | 5.35 | / | / |
苯醚甲环唑 | 0.096 | / | / |
喹苯配比1:9 | 0.034 | 0.106 | 3.09 |
喹苯配比1:4 | 0.037 | 0.119 | 3.24 |
喹苯配比3:7 | 0.030 | 0.136 | 4.50 |
喹苯配比2:3 | 0.029 | 0.158 | 5.40 |
喹苯配比1:1 | 0.027 | 0.189 | 7.11 |
喹苯配比3:2 | 0.038 | 0.234 | 6.07 |
喹苯配比7:3 | 0.050 | 0.307 | 6.11 |
喹苯配比4:1 | 0.084 | 0.448 | 5.34 |
喹苯配比9:1 | 0.133 | 0.826 | 6.23 |
从试验结果来看,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效率上苯醚甲环唑要大于喹啉铜,然而二者复配的增效系数在3.09到7.11之间,远大于1.5,说明苯醚甲环唑和喹啉铜复配表现出了强烈的增效作用。
实施例30 苯醚甲环唑和喹啉铜复配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生测
1、药剂配制
同实施例29
2、试验菌株
水稻稻瘟病病原菌菌株:稻梨孢Pyriculariaoryae WZ30,该菌株属于ZB种群的强致病菌株。
3、试验方法
将培养好的稻瘟病原真菌孢子用去离子水从培养基或病组织上洗脱、过滤,离心(1000r/min)5min,倒去清夜,加入去离子水,在离心。最后用去离子水将孢子重悬浮至每毫升1×105~1×107个孢子,并加入0.5%葡萄糖溶液。
用移液管或移液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0.5mL分别加入小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0.5mL,使药液与孢子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用微量加样器吸取上述混合药液到凹玻片上,然后架放于带有浅层水的保鲜盒中,加盖保湿培养于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每处理不少于3次重复,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
当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时,检查各处理孢子萌发情况
当处理各重复随机观察3个以上视野,调查孢子总数不少于200个,分别记录萌发数和孢子总数,孢子芽管长度大于孢子的短半径视为萌发。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单位为百分率(%)。按公式(5)、(6)和(7)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公式(5)
式中:
-孢子萌发率;
-孢子萌发数
-调查的孢子总数
……………………………………………公式(6)
式中
-处理校正孢子萌发率
-处理孢子萌发率
-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
……………………………………………公式(7)
式中
-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
-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
-处理校正的孢子萌芽率。
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
4、复配效果评价
同实施例29。
5、试验结果
苯醚甲环唑和喹啉铜复配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供试药剂 | 实际EC50(ppm) | 理论EC50(ppm) | 增效系数 |
喹啉铜 | 10.07 | / | / |
苯醚甲环唑 | 0.125 | / | / |
喹苯配比1:9 | 0.089 | 0.139 | 1.55 |
喹苯配比1:4 | 0.045 | 0.156 | 3.49 |
喹苯配比3:7 | 0.069 | 0.178 | 2.57 |
喹苯配比2:3 | 0.049 | 0.207 | 4.2 |
喹苯配比1:1 | 0.067 | 0.247 | 3.69 |
喹苯配比3:2 | 0.242 | 0.307 | 1.27 |
喹苯配比7:3 | 0.182 | 0.405 | 2.23 |
喹苯配比4:1 | 0.213 | 0.595 | 2.79 |
喹苯配比9:1 | 0.450 | 1.124 | 2.5 |
从试验结果来看,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效率上苯醚甲环唑要大于喹啉铜,然而二者复配的增效系数除喹苯配比3:2为1.27表现为相加作用外,其它各配方都大于1.5,说明苯醚甲环唑和喹啉铜复配在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增效作用。
实施例31苯醚甲环唑和喹啉铜复配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生测
1、药剂配制
同实施例29
2、试验菌株
水稻稻曲病菌菌株Ustilaginoideavirens UV-13
3、试验方法
同实施例29
4、复配效果评价
同时实例29
5、试验结果
苯醚甲环唑和喹啉铜对水稻稻曲病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试验结果来看,苯醚甲环唑和喹啉铜对水稻稻曲病的EC50分别为0.031和3.91,表现出较强抑制效果。两者复配增效系数在3.71~6.58之间,增效作用明显。
Claims (2)
1.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所述的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9~2:3。
2.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所述的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3:2~9: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04300.9A CN104094939B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04300.9A CN104094939B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94939A CN104094939A (zh) | 2014-10-15 |
CN104094939B true CN104094939B (zh) | 2016-08-24 |
Family
ID=51663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0430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94939B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949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14705A (zh) * | 2016-12-30 | 2017-05-10 | 陕西省蒲城美尔果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含喹啉铜和氟硅唑的杀菌组合物 |
CN109221234A (zh) * | 2018-10-25 | 2019-01-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具有杀菌活性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27200A1 (en) * | 1998-11-06 | 2000-05-18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FUNGICIDAL COMBINATIONS COMPRISING THIENO[2,3-d]PYRIMIDIN-4-ONE |
CN101107932A (zh) * | 2007-07-11 | 2008-01-23 | 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苯醚甲环唑和铜素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CN102308806A (zh) * | 2011-04-28 | 2012-01-11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喹啉铜和氟环唑的农药组合物 |
-
2014
- 2014-06-30 CN CN201410304300.9A patent/CN10409493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27200A1 (en) * | 1998-11-06 | 2000-05-18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FUNGICIDAL COMBINATIONS COMPRISING THIENO[2,3-d]PYRIMIDIN-4-ONE |
CN101107932A (zh) * | 2007-07-11 | 2008-01-23 | 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苯醚甲环唑和铜素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CN102308806A (zh) * | 2011-04-28 | 2012-01-11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喹啉铜和氟环唑的农药组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药剂拌种对大麦条纹病的防治效果;杜文芳等;《植物保护》;20130608;第39卷(第3期);第190-192页,参见第192页右栏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94939A (zh) | 2014-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72420A (zh) | 一种含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595888A (zh) | 一种氰烯菌酯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872155A (zh) |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复合杀菌剂 | |
CN104094939B (zh) | 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 | |
CN108294014B (zh) | 一种防治根腐病的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4094942A (zh) | 一种含氰烯菌酯和恶霉灵农药组合物 | |
CN107372615A (zh) | 一种拌种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 |
CN103503883A (zh) | 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8770858A (zh) | 吡唑醚菌酯与噻菌灵在制备用于防治由禾谷丝核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 | |
CN107333792A (zh) | 由丙硫唑与咪糠唑复配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 | |
CN107242242A (zh) | 包含灭菌丹和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115869B (zh) | 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 | |
CN103798273B (zh) | 一种含硫酸链霉素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 |
CN103798262B (zh) | 一种含甲基硫菌灵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798270B (zh) | 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 |
CN103814949B (zh) | 一种含三唑酮和氧化亚铜的复配农药 | |
CN106719691A (zh) | 一种小麦田苗后复配杀菌剂 | |
CN103798291B (zh) | 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 | |
CN103988847A (zh) | 含有壳寡糖与二硫氰基甲烷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115860B (zh) | 一种含三乙膦酸铝的复配农药 | |
CN104094934A (zh) | 一种含啶氧菌酯和咯菌腈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4472507B (zh) | 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杀菌剂组合物 | |
CN107593738A (zh) | 一种含有克菌丹和苯菌酮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2090399A (zh) |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 |
CN108077281A (zh) | 一种含有丁苯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