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4035624B -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5624B
CN104035624B CN201410308902.1A CN201410308902A CN104035624B CN 104035624 B CN104035624 B CN 104035624B CN 201410308902 A CN201410308902 A CN 201410308902A CN 104035624 B CN104035624 B CN 104035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abling
electrode group
array
elect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89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5624A (zh
Inventor
符鞠建
吴天
吴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89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5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5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5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电极阵列;每一所述电极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顺次排列的第一电极组、第二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K个第二电极,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二电极组中,每个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一走线,各所述第一走线相互绝缘,其中,M条所述第一走线从所述电极阵列的第一端引出,N条所述第一走线从所述电极阵列的第二端引出,M和N均为正整数,并且M+N=K。所述触控层能够提高触控信号的信噪比。

Description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技术当前越来越流行,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上通常制作有触控层。实际使用中,发现触控层存在如下问题:走线太多,进而导致走线占用太多区域,互电容减小,灵敏度下降,并且走线太多也同时导致绑定的FPC尺寸太大,增加了物料成本和工艺难度。
显示技术与触控技术结合是时下热门的一种交叉技术,它能够形成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或者显示装置。然而由于触控层存在上述问题,导致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或者显示装置同样存在走线过多、触控灵敏度低、成本高和生产难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层,包括:多个电极阵列;每一所述电极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顺次排列的第一电极组、第二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所述第二电极组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三电极组之间;所述第一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K个第二电极,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二电极组中,每个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一走线,各所述第一走线相互绝缘,其中,M条所述第一走线从所述电极阵列的第一端引出,N条所述第一走线从所述电极阵列的第二端引出,M和N均为正整数,并且M+N=K。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和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上述触控层,由于具有上述触控层,因此,所述触控面板同样具有触控灵敏度高,且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具有所述触控面板,因此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灵敏度提高,制作成本和工艺难度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具有所述触控层,因此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高触控灵敏度的触控功能,并且制作成本和工艺难度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所述显示面板,因此,所述显示装置具有高触控灵敏度的触控功能,并且制作成本和工艺难度降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触控层包括多个电极阵列,并且每个电极阵列利用一个第二电极组与一个第一电极组和一个第三电极组分别形成互电容,达到共用第二电极组的作用,减少引脚的数量,减少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并且,通过改变第一走线的引出方式,使电连接第二电极的部分第一走线从电极阵列的第一端引出,另外部分第一走线从电极阵列的第二端引出,因此,全部第一走线不会集中占用第二电极组与第一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之间的空间,一方面可以增强电极之间的绝缘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减小第二电极组与第一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增强电极之间的互电容,提高触控信号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最终提高触控层的触控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触控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触控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触控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触控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触控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所提供的触控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触控层10通常设置在基板18表面,触控层10包括多个在水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电极阵列11,每一电极阵列11包括一个感应电极12和多个驱动电极,图1中示出了驱动电极13、驱动电极14、驱动电极15和驱动电极16等四个驱动电极为代表。每个驱动电极均通过一条走线(未示出)电连接到一个引脚(未示出),并通过引脚与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17电连接。现有触控层10中,每个驱动电极和每个感应电极都需要一根单独的走线,造成所需要的引脚数量过多,并且大量的走线占用较多区域,触摸盲区较大。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首先采用一个第二电极组与一个第一电极组和一个第三电极组分别形成互电容,从而起到共用第二电极组的作用,减少引脚的数量,减少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然后,通过改变走线的引出方式,使第二电极组与第一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增强相对电极之间的互电容,提高触控层的触控灵敏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触控层,请参考图2。所述触控层(未示出)包括多个电极阵列(未示出),图2中显示了其中两个电极阵列,两个电极阵列之间的省略号(……)代表所述触控层可以包含更多电极阵列。每个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为区域20,每个电极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图2中的X方向)顺次排列的第一电极组(未示出)、第二电极组(未示出)和第三电极组(未示出)。第二电极组位于第一电极组与第三电极组之间。第一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图2中的Y方向)排列的六个第一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一电极21a、第一电极21b、第一电极21c、第一电极21d、第一电极21e和第一电极21f。第三电极组包括沿Y方向排列的六个第三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三电极23a、第三电极23b、第三电极23c、第三电极23d、第三电极23e和第三电极23f。第二电极组包括沿Y方向排列的五个第二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二电极22a、第二电极22b、第二电极22c、第二电极22d和第二电极22e。
请继续参考图2,第二电极组中,每个第二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一走线221,并且各第一走线221相互绝缘。其中,电连接第二电极22a和第二电极22b的第一走线221从电极阵列的第一端(未示出)引出,第一端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区域20)的上端,即图2中区域20的顶端,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Y方向较远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极22c、第二电极22d和第二电极22e的第一走线221从电极阵列的第二端(未示出)引出,第二端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下端,即图2中区域20的底端,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Y方向较近的一端,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
请继续参考图2,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未示出),第二电极组与第三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未示出)。其中,与第二电极22a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21从第二电极22a顶部引出区域20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22b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20的第一端。而与第二电极22c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2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22d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21从所述第二区域引出区域2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22e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20的第二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与第二电极22e电连接的第一走线221可以直接从第二电极22e的底部引出区域20第二端,而不经过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每个第二电极组中第二电极的个数可以为K个,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组中第一电极的个数可以为其它正整数,所述第三电极组中第三电极的个数也可以为其它正整数。并且,每个第二电极组的K个第二电极中,可以有M条电连接第二电极的第一走线沿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一端引出,N条电连接第二电极的第一走线沿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二端引出,M和N均为正整数,同时M+N=K。并且,M条沿所述第一端引出的第一走线中,m1条第一走线从第一区域引出,m2条第一走线从第二区域引出,m1和m2均为非负整数,同时m1+m2=M。N条沿所述第二端引出的第一走线中,n1条第一走线从第一区域引出,n2条第一走线从第二区域引出,n1和n2均为非负整数,同时n1+n2=N。
在上述情况中,当M等于1时,第二电极组中可以是第一个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一端引出,此时此第一走线直接从第一个第二电极顶端引出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但是,M等于1时,第二电极组中也可以是第二个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一端引出,此时第二电极的个数K大于或者等于2。
在上述情况中,当M等于2时,第二电极组中可以是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二电极(即第二电极22a和第二电极22b)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即区域20)的第一端引出,此时电连接第一个第二电极的第一走线直接从其顶端引出电极阵列所在区域,而电连接第二个第二电极的第一走线可以从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引出电极阵列所在区域,如图2所示。但是,当M等于2时,第二电极组中也可以是第一个和第三个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一端引出,此时第二电极的个数K大于或者等于4。
图2所示的触控层中,电连接第二电极22a的第一走线221和电连接第二电极22b的第一走线221均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一端引出,因此正好是M等于2的情形。由于电连接第二电极22b的第一走线221经过所述第一区域,因此m1等于1。由于电连接第二电极22a的第一走线221不经过所述第一区域也不经过所述第二区域,因此m2等于0。由于第二电极组具有五个第二电极,因此K等于5,又因为M+N=K,进而可以得到N等于3。由于电连接第二电极22c和第二电极22e的第一走线221经过所述第一区域,因此n1等于2,由于电连接第二电极22d的第一走线221经过所述第二区域,因此n2等于1。
在上述情况中,当M大于或者等于3时,第二电极组中可以是前M个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一端引出,也可以是前(M-1)个和第(M+1)个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一端引出,此时第二电极的个数K大于或者等于5,并且K大于或等于(M+2)。并且除了电连接第一个第二电极的第一走线直接从此第二电极顶端引出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之外,其它(M-1)条电连接第二电极的第一走线中,一半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另一半从所述第二区域引出,从而进一步使不同电极组之间的距离缩小。进一步,为了使各第一走线排布更加规整,整个触控层的结构分布更加均匀,可以使所述(M-1)条电连接第二电极的第一走线交替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引出,这种均匀的结构可以使触控层的触控性能进一步提高。
对于N条从所述第二端引出的第一走线,可参考上述M条所述第一走线的走线方式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所述第二端引出。并且,当K为偶数时,M和N均等于K/2,可以充分减小各第一走线占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空间,当K为奇数时,M等于(K-1)/2且N等于(K+1)/2,可以充分减小各第一走线占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空间。
请继续参考图2,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二电极组的每个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一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22a与第一电极21a和第一电极21b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的每个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22a与第三电极23a和第三电极23b相对设置;并且,相邻两个第一电极与同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一电极21b和第一电极21c与第二电极22b相对设置;相邻两个第三电极与同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三电极23b和第三电极23c与第二电极22b相对设置。
反过来说,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一电极(即第一电极21a和第一电极21f)仅与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但第一电极组中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一电极外的其它第一电极均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同样的,第三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三电极(即第三电极23a和第三电极23f)仅与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但第三电极组中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三电极外的其它第三电极均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这种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之间的交替相对设置不仅可以减少引脚个数,还可以减小电极个数,可以减小触控检测的功耗,并提高检测效率。
本实施例中,电极相对设置是指电极的俯视平面形状具有相对的侧边。图2中即显示了电极的俯视平面形状,从中可以看到,第二电极22a的左侧边与第一电极21a的右侧边和第一电极21b的右侧边具有相对部分。电极相对设置可以保证电极之间形成足够的互电容以供触控检测。此外,电极相对设置也可以理解为电极之间具有相对的侧面,即第二电极22a与第一电极21a之间具有相对的侧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21a和第一电极21f沿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电极长度指电极沿Y方向延伸的尺寸)约为其它第一电极长度的一半,同样的,第三电极23a和第三电极23f的长度约为其它第三电极长度的一半,从而使整个电极阵列中的电极排列规整,防止出现触控空白区域。但是,第一电极21a和第一电极21f可以省去,同样的,第三电极23a和第三电极23f也可以省去。此时,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二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二电极与一个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二电极与一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以外的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以外的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同时,每个第一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每个第三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整个触控层仍然能够发挥相应的触控检测作用,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由以上描述可知,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二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二电极可以与至少一个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以外的第二电极可以与至少两个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二电极可以与至少一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以外的第二电极可以与至少两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由此可知,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多数第二电极能够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即多数第二电极复用,可以减少引脚数量,减小绑定区域的面积,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引脚的绑定区(即FPC贴合区域)可以位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二端的下方,也可以位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一侧的左边,或者位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二侧的右边。当引脚的绑定区位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二端的下方时,每个电极阵列中,从第一区域引出第一端的第一走线221可以绕至电极阵列的第一侧,并从第一侧绕至电连接一个引脚,从第二区域引出第一端的第一走线221可以绕至电极阵列的第二侧,并从第二侧绕至电连接一个引脚,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侧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区域20)的左侧,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X方向较近的一侧,而第二侧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与第一侧相对的一侧,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右侧,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X方向较远的一侧。
请继续参考图2,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第一电极通过第二走线211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电极21a、第一电极21c和第一电极21e通过第二走线211电连接,并且第二走线211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第一电极通过第三走线212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电极21b、第一电极21d和第一电极21f通过第三走线212电连接,并且第三走线212电连接至一个引脚。电极阵列中,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第三电极通过第四走线231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三电极23a、第三电极23c和第三电极23e通过第四走线231电连接,并且第四走线231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第三电极通过第五走线232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三电极23b、第三电极23d和第三电极23f通过第五走线232电连接,并且第五走线232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电极组只需要对应电连接两个引脚,每个第三电极组也只需要对应电连接两个引脚,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引脚数量,进一步减小绑定区的面积,进一步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由前述可知,第二电极组中,每个第二电极可以和三个、四个或者五个的第一电极相对设置。当每个第二电极具体与三个第一电极相对设置时,在第一电极组中,可以通过走线将各第3X+1个第一电极电连接在一起,并电连接至同一引脚,将各第3X+2个第一电极电连接在一起,并电连接至同一引脚,将各第3X+3个第一电极电连接在一起,并电连接至同一引脚,其中X为非负整数。与此对应的,第二电极组中,每个第二电极可以和三个、四个或者五个的第三电极相对设置。当每个第二电极具体与三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时,在第三电极组中,可以通过走线将各第3Y+1个第三电极电连接在一起,并电连接至同一引脚,将各第3Y+2个第三电极电连接在一起,并电连接至同一引脚,将各第3Y+3个第三电极电连接在一起,并电连接至同一引脚,其中Y为非负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各电极(包括各第一电极、各第二电极和各第三电极)和各走线(包括第一走线221、第二走线211、第三走线212、第四走线231和第五走线232)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并采用相同的工艺同时制作完成,各电极和各走线也可以分别制作,两者的材料也可以不同。
请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的俯视平面形状为矩形,第二电极的俯视平面形状也为矩形,第二电极的俯视平面形状也为矩形,并且,除了第一电极21a、第一电极21f、第三电极23a和第三电极23f以外,其它的电极所形成的平面矩形中,矩形的长度范围可以为4.5mm~6mm,宽度范围可以为4.5mm~6mm。并且各电极的厚度范围可以为120nm~150nm。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为感应电极,并且第二电极可以为驱动电极。也可以反过来,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为驱动电极,并且第二电极为感应电极。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中,由于触控层包括多个电极阵列,并且每个电极阵列利用一个第二电极组与一个第一电极组和一个第三电极组分别形成互电容,达到共用第二电极组的作用,减少引脚的数量,减少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由于不同的第一走线221分别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引出,即电连接第二电极的部分第一走线221从电极阵列的第一端引出,另外部分第一走线221从电极阵列的第二端引出,因此,全部第一走线221不会集中占用第二电极组与第一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之间的空间,一方面可以增强电极之间的绝缘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减小第二电极组与第一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增强电极之间的互电容,提高触控信号的信噪比,最终提高触控层的触控灵敏度。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中,由于不同的第一走线221分别从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引出,不仅每个电极阵列内部的触控灵敏度提高,而且不同电极阵列之间的触控盲区减小。
通过具体实验,现有触控层中,通常不同电极组之间的距离为0.45mm~0.60mm,此时现有触控层中电极之间的互电容大小通常为0.050pF~0.065pF。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中,当如图2所示,将两条第一走线221从所述第一端引出后,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的距离(亦即第三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的距离)可以缩小至0.30mm~0.40mm,并且电极之间具有导电性能的走线减小,因此相对设置的电极之间的互电容可以提高至0.070pF~0.090pF,触控层的触控灵敏度显著提高。
在减少引脚数目方面,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如图1所示的现有触控层中,假设有十四个电极阵列11,并且每个电极阵列11中具有二十四行的驱动电极13,则此时驱动电极13对应的引脚个数为24×14,感应电极12对应的引脚个数为14,整个触控层所需要的引脚数量为24×14+14=350。而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层中,七个所述电极阵列就相当于现有触控层的十四个电极阵列11。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层中,每个所述电极阵列只需要有十二个第二电极,就相当于现有触控层中的二十四行驱动电极13(图2显示了每个第二电极组含有五个第二电极的情况,根据图2可以易得知每个第二电极组含有十二个第二电极的情况)。而当每个所述电极阵列具有十二个第二电极时,全部第二电极组需要引脚数量为12,而第一电极组需要的引脚数量仅为2,第三电极组需要的引脚数量也仅为2,因此,整个触控层需要的引脚数量为(12+2+2)×7=112。
实施例二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同样包括多个电极阵列(未示出),图3中显示了其中两个电极阵列,两个电极阵列之间的省略号(……)代表所述触控层可以包含更多电极阵列。每个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为区域30,每个电极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图3中的X方向)顺次排列的第一电极组(未示出)、第二电极组(未示出)和第三电极组(未示出)。第二电极组位于第一电极组与第三电极组之间。第一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图3中的Y方向)排列的六个第一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一电极31a、第一电极31b、第一电极31c、第一电极31d、第一电极31e和第一电极31f。第三电极组包括沿Y方向排列的六个第三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三电极33a、第三电极33b、第三电极33c、第三电极33d、第三电极33e和第三电极33f。第二电极组包括沿Y方向排列的五个第二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二电极32a、第二电极32b、第二电极32c、第二电极32d和第二电极32e。
请继续参考图3,第二电极组中,每个第二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一走线321,并且各第一走线321相互绝缘。其中,电连接第二电极32a和第二电极32b的第一走线321从电极阵列的第一端(未示出)引出,第一端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区域30)的上端,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Y方向较远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极32c、第二电极32d和第二电极32e的第一走线321从电极阵列的第二端(未示出)引出,第二端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与第一端相对的一端,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下端,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Y方向较近的一端。
请继续参考图3,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未示出),第二电极组与第三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未示出)。其中,与第二电极32a电连接的第一走线321从第二电极32a顶部引出区域30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32b电连接的第一走线3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30的第一端。而与第二电极32c电连接的第一走线3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3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32d电连接的第一走线321从所述第二区域引出区域3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32e电连接的第一走线3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30的第二端。
请继续参考图3,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二电极组的每个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一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32a与第一电极31a和第一电极31b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的每个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32a与第三电极33a和第三电极33b相对设置;并且,相邻两个第一电极与同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一电极31b和第一电极31c与第二电极32b相对设置;相邻两个第三电极与同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三电极33b和第三电极33c与第二电极32b相对设置。
请继续参考图3,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第一电极通过第二走线311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电极31a、第一电极31c和第一电极31e通过第二走线311电连接,并且第二走线311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第一电极通过第三走线312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电极31b、第一电极31d和第一电极31f通过第三走线312电连接,并且第三走线312电连接至一个引脚。电极阵列中,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第三电极通过第四走线331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三电极33a、第三电极33c和第三电极33e通过第四走线331电连接,并且第四走线331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第三电极通过第五走线332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三电极33b、第三电极33d和第三电极33f通过第五走线332电连接,并且第五走线332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为感应电极,并且第二电极可以为驱动电极。也可以反过来,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为驱动电极,并且第二电极为感应电极。
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与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触控层在结构和性质方面多有相同之处,因此对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中,相应结构及其变化和对应的性质及其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内容。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各第二电极组中第一个第二电极22a电连接的第一走线321相互电连接,并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
结合实施例一中的分析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中,可以进一步减少引脚的数量,具体的,当前述实施例中,整个触控层需要的引脚数量为(12+2+2)×7=112时,本实施例由于七个电极阵列中,电连接第二电极22a的第一走线321相互电连接在一起,并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因此可以继续减少六个引脚,因此,本实施例中,整个触控层需要的引脚数量为(12+2+2)×7-6=106。
实施例三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同样包括多个电极阵列(未示出),图4中显示了其中两个电极阵列,两个电极阵列之间的省略号(……)代表所述触控层可以包含更多电极阵列。每个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为区域40,每个电极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图4中的X方向)顺次排列的第一电极组(未示出)、第二电极组(未示出)和第三电极组(未示出)。第二电极组位于第一电极组与第三电极组之间。第一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图4中的Y方向)排列的十个第一电极41。第三电极组包括沿Y方向排列的十个第三电极43。第二电极组包括沿Y方向排列的五个第二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二电极42a、第二电极42b、第二电极42c、第二电极42d和第二电极42e。
请继续参考图4,第二电极组中,每个第二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一走线421,并且各第一走线421相互绝缘。其中,电连接第二电极42a和第二电极42b的第一走线421从电极阵列的第一端(未示出)引出,第一端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区域40)的上端,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Y方向较远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极42c、第二电极42d和第二电极42e的第一走线421从电极阵列的第二端(未示出)引出,第二端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与第一端相对的一端,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下端,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Y方向较近的一端。
请继续参考图4,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未示出),第二电极组与第三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未示出)。其中,与第二电极42a电连接的第一走线421从第二电极42a顶部引出区域40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42b电连接的第一走线4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40的第一端。而与第二电极42c电连接的第一走线4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4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42d电连接的第一走线421从所述第二区域引出区域4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42e电连接的第一走线4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40的第二端。
请继续参考图4,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二电极组的每个第二电极与两个第一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42a与两个第一电极41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的每个第二电极与两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42a与第三电极43相对设置;反过来,每两个第一电极与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一电极41与第二电极42a相对设置,第三个和第四个第一电极41与第二电极42b相对设置,但第二个第一电极41不与第二电极42a相对设置,第三个第一电极41也不与第二电极42b相对设置。同样的,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二电极组的每个第二电极与两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42a与两个第三电极43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的每个第二电极与两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42a与第三电极43相对设置;反过来,每两个第三电极与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三电极43与第二电极42a相对设置,第三个和第四个第三电极43与第二电极42b相对设置,但第二个第三电极43不与第二电极42a相对设置,第三个第三电极43也不与第二电极42b相对设置。
请继续参考图4,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第一电极41通过第二走线411电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二走线411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第一电极41通过第三走线412电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三走线412电连接至一个引脚。电极阵列中,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第三电极43通过第四走线431电连接在一起,并且第四走线431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第三电极43通过第五走线432电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五走线432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为感应电极,并且第二电极可以为驱动电极。也可以反过来,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为驱动电极,并且第二电极为感应电极。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各第二电极组中第一个第二电极22a电连接的第一走线421相互电连接,并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未示出)。
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与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触控层在结构和性质方面多有相同之处,因此对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中,相应结构及其变化和对应的性质及其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内容。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中,每个第一电极41与每个第三电极43只对应一个第二电极,因此整个电极阵列更加规整,并且第二走线411、第三走线412、第四走线431和第五走线432均呈简单的一级总线型拓扑线结构与各电极连接,进一步使触控层规整化,有利于互电容的均匀分布,使触控层各个位置的触控灵敏度相等。
实施例四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同样包括多个电极阵列(未示出),图5中显示了其中一个电极阵列,所示电极阵列右侧(即电极阵列的X方向上)的省略号(……)代表所述触控层可以包含更多电极阵列。每个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为区域50,每个电极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图5中的X方向)顺次排列的第一电极组(未示出)、第二电极组(未示出)和第三电极组(未示出)。第二电极组位于第一电极组与第三电极组之间。第一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图5中的Y方向)排列的四个第一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一电极51a、第一电极51b、第一电极51c和第一电极51d。第三电极组包括沿Y方向排列的四个第三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三电极53a、第三电极53b、第三电极53c和第三电极53d。第二电极组包括沿Y方向排列的五个第二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二电极52a、第二电极52b、第二电极52c、第二电极52d和第二电极52e。
请继续参考图5,第二电极组中,每个第二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一走线521,并且各第一走线521相互绝缘。其中,电连接第二电极52a和第二电极52b的第一走线521从电极阵列的第一端(未示出)引出,第一端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区域50)的上端,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Y方向较远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极52c、第二电极52d和第二电极52e的第一走线521从电极阵列的第二端(未示出)引出,第二端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与第一端相对的一端,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下端,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Y方向较近的一端。
请继续参考图5,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未示出),第二电极组与第三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未示出)。其中,与第二电极52a电连接的第一走线521从第二电极52a顶部引出区域50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52b电连接的第一走线5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50的第一端。而与第二电极52c电连接的第一走线5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5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52d电连接的第一走线521从所述第二区域引出区域5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52e电连接的第一走线5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50的第二端。
请继续参考图5,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第一电极通过第二走线511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电极51a、第一电极51c和第一电极51e(未示出)通过第二走线511电连接,并且第二走线511电连接至一个引脚541;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第一电极通过第三走线512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电极51b、第一电极51d和第一电极51f(未示出)通过第三走线512电连接,并且第三走线512电连接至一个引脚541。电极阵列中,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第三电极通过第四走线531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三电极53a、第三电极53c和第三电极53e(未示出)通过第四走线531电连接,并且第四走线531电连接至一个引脚541;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第三电极通过第五走线532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三电极53b、第三电极53d和第三电极53f(未示出)通过第五走线532电连接,并且第五走线532电连接至一个引脚541。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为感应电极,并且第二电极可以为驱动电极。也可以反过来,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为驱动电极,并且第二电极为感应电极。
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与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触控层在结构和性质方面多有相同之处,因此对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中,相应结构及其变化和对应的性质及其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内容。
请继续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各走线(包括第一走线521、第二走线511、第三走线512、第四走线531和第五走线532)引出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之后,分别电连接至一个引脚541,而全部引脚集中至绑定区540(标注为540的虚线框所包围区域)。绑定区540中,引脚541上下侧的省略号(…)代表绑定区540可以包括其它未示出的引脚。
本实施例中,绑定区540设置在全部电极阵列的左侧,或者说设置在整个触控层的左侧。绑定区540通常与整个触控层一起设置在相应基板表面。绑定区540的各引脚541后续可以通过与FPC绑定而电连接至控制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从而通过控制芯片实现触控层的触控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绑定区也可以位于(全部)电极阵列的右侧。
对比图5和图2可知,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本实施例中,省略了实施例一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一电极(即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51a和第一电极51f),即被省略的第一电极的长度约为其它第一电极长度的一半,同时还省略了实施例一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三电极(即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53a和第一电极53f),同样的,被省略的第三电极的长度约为其它第三电极长度的一半。
由于省略了上述各个电极,本实施例的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二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二电极与一个第一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52a与第一电极51a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以外的第二电极与两个相邻第一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52b与第一电极51a和第一电极51b相对设置。同时,第二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二电极与一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52a与第三电极53a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以外的第二电极与两个相邻第三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52b与第三电极53a和第三电极53b相对设置。反过来说,每个第一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一电极51a与第二电极52a和第二电极52b相对设置,同样的,每个第三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三电极53a与第二电极52a和第二电极52b相对设置。
实施例五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同样包括多个电极阵列(未示出),图6中显示了其中两个电极阵列,所示两个电极阵列之间的省略号(……)代表所述触控层可以包含更多电极阵列。每个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为区域60,每个电极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图6中的X方向)顺次排列的第一电极组(未示出)、第二电极组(未示出)和第三电极组(未示出)。第二电极组位于第一电极组与第三电极组之间。第一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图6中的Y方向)排列的七个第一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一电极61a、第一电极61b、第一电极61c、第一电极61d、第一电极61e、第一电极61f和第一电极61g。第三电极组包括沿Y方向排列的七个第三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三电极63a、第三电极63b、第三电极63c、第三电极63d、第三电极63e、第三电极63f和第三电极63g。第二电极组包括沿Y方向排列的六个第二电极,具体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二电极62a、第二电极62b、第二电极62c、第二电极62d、第二电极62e和第二电极62f。
请继续参考图6,第二电极组中,每个第二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一走线621,并且各第一走线621相互绝缘。其中,电连接第二电极62a、第二电极62b和第二电极62c的第一走线621从电极阵列的第一端(未示出)引出,第一端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区域60)的上端,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Y方向较远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极62d、第二电极62e和第二电极62f的第一走线621从电极阵列的第二端(未示出)引出,第二端指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与第一端相对的一端,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的下端,亦即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位于Y方向较近的一端。
请继续参考图6,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二电极组的每个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一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62a与第一电极61a和第一电极61b相对设置;第二电极组的每个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第三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二电极62a与第三电极63a和第三电极63b相对设置;并且,相邻两个第一电极与同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一电极61b和第一电极61c与第二电极62b相对设置;相邻两个第三电极与同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例如第三电极63b和第三电极63c与第二电极62b相对设置。第一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一电极(即第一电极61a和第一电极61g)仅与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但第一电极组中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一电极外的其它第一电极均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同样的,第三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三电极(即第三电极63a和第三电极63g)仅与一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但第三电极组中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三电极外的其它第三电极均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相对设置。
请继续参考图6,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第一电极通过第二走线611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电极61a、第一电极61c、第一电极61e和第一电极61g通过第二走线611电连接,并且第二走线611电连接至一个引脚641;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第一电极通过第三走线612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电极61b、第一电极61d和第一电极61f通过第三走线612电连接,并且第三走线612电连接至一个引脚641。电极阵列中,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第三电极通过第四走线631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三电极63a、第三电极63c、第三电极63e和第三电极63g通过第四走线631电连接,并且第四走线631电连接至一个引脚641;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第三电极通过第五走线632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三电极63b、第三电极63d和第三电极63f通过第五走线632电连接,并且第五走线632电连接至一个引脚641。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为感应电极,并且第二电极可以为驱动电极。也可以反过来,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为驱动电极,并且第二电极为感应电极。
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与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触控层在结构和性质方面多有相同之处,因此对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中,相应结构及其变化和对应的性质及其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内容。
请继续参考图6,每个电极阵列中,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未示出),第二电极组与第三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未示出)。其中,与第二电极62a电连接的第一走线621从第二电极62a顶部引出区域60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62b电连接的第一走线6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60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62c电连接的第一走线621从所述第二区域引出区域60的第一端。而与第二电极62d电连接的第一走线621从所述第二区域引出区域6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62e电连接的第一走线621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区域60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62f电连接的第一走线621从第二电极62f底部引出区域60的第二端。
由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每个第二电极组包含K个第二电极,则本实施例中K等于6。K个第二电极中,连接M个第二电极的第一走线从所述第一端引出,连接N个第二电极的第一走线从所述第一端引出,并且M+N=K,因此本实施例中,M和N均等于3。
由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可知,M个第二电极中,其中m1个第二电极所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电极阵列所在区域,其中m2个第二电极所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电极阵列所在区域。根据本实施例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中,m1=m2=1。
由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可知,N个第二电极中,其中n1个第二电极所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电极阵列所在区域,其中n2个第二电极所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电极阵列所在区域。根据本实施例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中,n1=n2=1。
请继续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各走线(包括第一走线621、第二走线611、第三走线612、第四走线631和第五走线632)引出电极阵列所在区域之后,分别电连接至绑定区640的一个引脚641(引脚641之间的省略号“……”代表其它未示出的引脚)。其中,绑定区640设置在图6中全部电极阵列的下方。绑定区640的各引脚641后续可以通过与FPC绑定而电连接至控制芯片,从而通过控制芯片实现触控层的触控功能。请继续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各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的俯视平面形状为带有锯齿边缘的矩形。当各电极带的俯视平面形状呈锯齿边缘的矩形时,可以增强相对设置电极之间的互电容,从而提高触控层的触控灵敏度。
实施例六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如图7所示。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基板700,基板700可以为玻璃基板或者塑料(树脂)基板,基板700表面具有触控层710,触控层710可以为实施例一至五中所述的任意一种触控层,因此触控层710的结构和性质可参考实施例一至五相应内容。
由于所述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层710,因此,所述触控面板有触控灵敏度高,且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低的优点。
实施例七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未示出),所述触控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请参考图7)。具体的所述触控装置可以为触控显示屏,例如手机的触控显示屏和平板电脑的触控显示屏等,并且所述触控面板中的基板可以是触控显示屏最外层的盖板,当然所述基板也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其它基板。
由于所述触控装置具有上述触控面板,因此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灵敏度提高,制作成本和工艺难度降低。
实施例八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请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810和第二基板820,以及位于第一基板810和第二基板820之间的液晶层830。并且第一基板810背离第二基板820的表面具有触控层811,触控层811可以为实施例一至五中所述的任意一种触控层,因此触控层811的结构和性质可参考实施例一至五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810和第二基板820可以分别为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因此,此时触控层811位于彩膜基板的外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触控层811也可以位于第一基板810正对第二基板820的表面,此时触控层811位于彩膜基板的内表面。又或者触控层811也可以位于第二基板820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者电子纸。
由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所述触控层,因此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高触控灵敏度的触控功能,并且制作成本和工艺难度降低。
实施例九
请参考图9,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900和外壳910,其中显示面板900可以为实施例六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具体可以为各类电子产品的显示器,例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的显示器,手机的显示屏以及电视的显示屏等。
由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900,因此,所述显示装置具有高触控灵敏度的触控功能,并且制作成本和工艺难度降低。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触控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极阵列;
每一所述电极阵列包括沿第一方向顺次排列的第一电极组、第二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
所述第二电极组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三电极组之间,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三电极组形成互电容;
所述第一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K个第二电极,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电极组中,每个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一条第一走线,各所述第一走线相互绝缘,其中,M条所述第一走线从所述电极阵列的第一端引出,N条所述第一走线从所述电极阵列的第二端引出,M和N均为正整数,并且M+N=K;
其中,每一所述电极阵列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第二电极组与所述第三电极组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M条沿所述第一端引出的所述第一走线中,m1条所述第一走线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m2条所述第一走线从所述第二区域引出,m1和m2均为非负整数,且m1+m2=M;N条沿所述第二端引出的所述第一走线中,n1条所述第一走线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n2条所述第一走线从所述第二区域引出,n1和n2均为非负整数,且n1+n2=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极阵列中,所述第二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组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以外的所述第二电极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组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以外的所述第二电极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三电极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极阵列中,所述第二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与一个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与一个所述第三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组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以外的所述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组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以外的所述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电极相对设置,同时,每个所述第一电极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第三电极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极阵列中,每个所述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电极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电极相对设置,同时,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与同一个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电极与同一个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阵列中,所述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所述第一电极通过第二走线电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二走线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所述第一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所述第一电极通过第三走线电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三走线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所述电极阵列中,所述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奇数行的所述第三电极通过第四走线电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四走线电连接至一个引脚,所述第三电极组内位于偶数行的所述第三电极通过第五走线电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五走线电连接至一个引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极阵列中,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出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一走线绕至所述电极阵列的第一侧,并从所述第一侧绕至电连接一个引脚,从所述第二区域引出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一走线绕至所述电极阵列的第二侧,并从所述第二侧绕至电连接一个引脚。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与各所述第二电极组中第一个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走线相互电连接,并电连接至一个引脚。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为感应电极且所述第二电极为驱动电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为驱动电极且所述第二电极为感应电极。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俯视平面形状为带有锯齿边缘的矩形,所述第二电极的俯视平面形状为带有锯齿边缘的矩形,所述第三电极的俯视平面形状为带有锯齿边缘的矩形。
10.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表面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层。
1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
1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或所述第二基板表面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层。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410308902.1A 2014-06-30 2014-06-30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035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8902.1A CN104035624B (zh) 2014-06-30 2014-06-30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8902.1A CN104035624B (zh) 2014-06-30 2014-06-30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5624A CN104035624A (zh) 2014-09-10
CN104035624B true CN104035624B (zh) 2017-08-08

Family

ID=51466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8902.1A Active CN104035624B (zh) 2014-06-30 2014-06-30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56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7465B (zh) * 2014-10-27 2017-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317458A (zh) * 2014-11-06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以及显示装置
CN104391615B (zh) * 2014-11-20 2018-12-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536626B (zh) * 2014-12-22 2017-07-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4536617B (zh) * 2015-01-14 2017-09-0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传感器的电极图案和阵列单元的制作方法
CN104571708B (zh) * 2015-01-14 2018-01-09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电极
CN104503633B (zh) * 2015-01-26 2018-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TWI578212B (zh) 2015-01-27 2017-04-11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電極配置方法
CN105988646B (zh) * 2015-02-04 2019-02-19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电极配置方法
CN104765499A (zh) * 2015-04-15 2015-07-08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触控装置
CN104965628B (zh) * 2015-07-17 2018-03-23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屏
CN106708301B (zh) * 2015-10-22 2023-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677094B (zh) * 2016-01-04 2018-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点检测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2567934B1 (ko) * 2016-09-30 2023-08-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터치감지방법
CN108509092B (zh) * 2017-02-27 2021-03-12 奕力科技(开曼)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互容式触控面板
CN107506081A (zh) * 2017-08-31 2017-1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9894169B (zh) * 2019-03-26 2021-09-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润湿面板及其工作方法
CN111665994B (zh) * 2020-06-22 2022-08-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12631460A (zh) * 2020-12-29 2021-04-09 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6422A (zh) * 2013-05-21 2013-08-14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触摸屏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4160B2 (en) * 2005-10-05 2011-01-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nterleaved electrodes for touch sensing
US20110048813A1 (en) * 2009-09-03 2011-03-03 Esat Yilmaz Two-dimensional position sensor
CN103257776B (zh) * 2013-05-13 2016-03-30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多点电容触摸屏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6422A (zh) * 2013-05-21 2013-08-14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触摸屏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5624A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5624B (zh)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135833B (zh) 触控面板
CN103809316B (zh)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KR102178134B1 (ko)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3970355B (zh) 一种触摸面板及触摸装置
CN103294294B (zh) 触摸感应器、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
CN105045453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2771407U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单层布线电极阵列
CN103576998A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单层布线电极阵列
US9910550B2 (en) Capacitive-type touch screen sensor, touch screen panel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9062442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425347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4077002B (zh)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53474A (zh) 触控面板
CN203812224U (zh)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单层互电容触摸屏体和电子装置
CN101882039A (zh) 折叠方式布置电极链的电容式触摸屏
CN108062188B (zh) Tft基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5446512A (zh) 触控电极结构及应用其的触控面板
US9841853B2 (en) Touch panel module and touch controller thereof
CN205427804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WO2012115685A1 (en) Single layer touch sensor
CN107153475A (zh) 触控面板
CN107085483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CN106155372B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05677086B (zh) 互电容式的内嵌型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