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热词: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
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
  • 概要
  • 历史
  • 地理

  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中地区,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东临黄海,南望长江,是苏中水陆交通要冲。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河道成网,物产丰富,鱼米之乡。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
  海安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青墩先民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春秋时期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年),吴侯会卫侯于郧(今立发桥),建发繇亭以示纪念。汉代开上官运盐河过县境。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始设县,此后,县治几度兴废。唐代淮南节度使李承实沿海筑捍海堰,北宋范仲淹倡导修筑海堤数百里,过境40多里。南宋文天祥为兴兵抗元,路过海安,留下“自海陵来向海安,分明如度鬼门关”的名句。明朝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副将邱升率兵民抗倭,斩敌千余人,保证了百姓的安宁。
  海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一度为苏北抗战的指挥中心。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海安留下光辉足迹。解放战争初期,闻名中外的苏中“七战七捷”,即以海安为战略中心展开,其中两战报捷于境内。陈毅诗云:“海陵胜地多人杰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海安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闻名全国的“苏中刘胡兰”高凤英、淮海战役中的一等功臣储友富,上海战役中的特等功臣胡正法等均为海安人。近现代史上,曾任江苏民政长、江苏省长兼督军的韩国钧,被誉为中国研究“组合数字”鼻祖的杨冰,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领导编纂《新华字典》(第一版)的魏建功等著名人物,都出生于海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海安人民弘扬尚武保国精神,造就了闻名全国的民兵劲旅——角斜“红旗民兵团”。
  海安县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名播遐迩,处于全省全国前列。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安人走出一条“ 种养加出”、综合经营的新路子,被国内众多媒体誉为“海安之路”。海安是全国著名的“茧丝绸之乡”,拥有中国最大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蚕茧产量连续24年居江苏省之冠,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县级之首,“鑫缘”牌真丝绸成为南通市唯一的中国名牌产品。海安家禽饲养业兴旺发达,是中国“禽蛋之乡”,2004年成功克服外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负面影响,家禽饲养量有所增加,禽蛋总产突破22万吨,比上年增加11482吨。该县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省少有、全市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弱筋小麦产业化开发获农业部成果展示奖。在国家林业局公布的73家“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我县喜获“中国湖桑之乡”称号,这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中洋河豚无公害养殖被列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区,禽蛋无公害标准综合示范区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区。全县农产品超市销售额比上年增长88%。
  海安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上海辐射地带。海安县上世纪80年代即被列为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和沿海对外经济开放县。机械行业生产规模、加工能力在江苏省县级建制中名列前茅;纺织、丝绸形成织造、印染、成衣一条龙生产线,勾针衣闻名世界,曾被外商誉为“东方珍品”;素质优良,装备先进的建筑队伍遍及全国,走向世界,被誉为“建筑之乡”。全县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中国名牌。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64.6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6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双“百强县”行列,再度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海安花鼓、龙舞闻名全国,多次进京演出,并走出国门。2008年海安花鼓入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海安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大公(北凌)农民体育名播四方,海安先后获得全国教育先进县、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广播电视先进县、双拥模范先进县、计划生育先进县、科技百强县、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海安县治历史上几度废立,且置县时间不长,有关海安县历史上的境域情况散见一些古籍和清代、民国时期海安留下的几部残编断简之中。我们在编纂《海安县志》时,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寻得一些蛛丝马迹。

    

      海安地处苏中平原,东临黄海,与如东接壤,南和如皋毗邻,西通泰兴,并与姜堰市相交,北与东台市相连。东西直线最长71.1公里,南北最宽39.35公里。县境西宽东窄,轮廓酷似一把金钥匙。县域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2°32′至北纬32°43′,东经120°12′至120°53′之间。
   全县均为平原地带,地形坦荡,河道稠密。通扬运河、串场河以东为河东地区,是苏北滨海平原的最高处,为海相沉积物盐碱地区,海拔3.6~5米,成陆距今4600~20年历史,愈往海边成陆愈晚。原北凌乡海拔3.5~4米,老坝港东部在3.5米以下。通扬运河以南以西地区为河南地区,是长江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古代长江口在扬州一带)。平均海拔4~5米。串场河以西、通扬运河以北为河北地区,属里下??、吉庆海拔1.6~3.5米,南部章郭、双楼、胡集、海安镇北部、古贲等海拔在4米左右,该地区土地肥沃。
      海安县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通扬运河以南属长江水系,以北属淮河水系。一级河7条:栟茶运河、焦港、北凌河、新通扬运河、通榆运河、如海运河(引水工程)、通扬运河。通扬运河为汉代开凿,吴王刘濞为获取盐泽之利,开凿了上官河、运盐河,也就是今天的通扬运河,是县内最古老的河流。二级河13条:串场河、丁堡河、新古河、红星河、姜黄河、滩河、沿港河、江海河。三级河56条,四级河465条。东西向骨干河道有:新老通扬运河、栟茶运河、北凌河;南北向骨干河道:串场运河、通榆运河、丁堡河、如海运河、焦港、曲雅河;里下河地区有东塘河、北洋大河、七湾河、西塘河等大河。
     海安属北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冷热适中。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天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寒冷干燥。
     海安年平均气温14.5℃。1月最冷,平均1.7℃。七八月最热,平均27℃。最高年份为1964年7月,气温达29.6℃。1953年8月24日,最高气 安年均降水1025毫米,79%的年份在800毫米以上。降水最多年份1991年,达1636.9毫米。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的47%,冬季最少占9%。最长连续降水日13天,降水279.5毫米,为1969年7月6日~18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48天,为1980年12月3日~1981年1月19日,冬旱。
    人口民族 1943年,紫石县(今海安县)总人口17万人。1948年3月,48.5万人。1949年约61万人。1956年70多万人,1959~1961年,出现负增长。1961~1971年,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1967年,自然增长率28.9%;1972年全县总人口88万多人,此后实行计划生育,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1992年为7.9%。全县总人口98万多人。1997年,全县总人口99万多人,自然增长率1.7%,此后人口增长控制在1%以内,并出现负增长。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95.8万人左右。海安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近880人,是全国、全省人口最密的县之一。
    安县绝大多数为汉族,有极少数为回、蒙、苗、壮等18个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