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0371-87096515
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招录专题
2024河南事业单位联考招录专题
日程 2024 2023 2021
公告发布时间 4月15日 4月10日 5月26日
报名时间 4月18日~25日 4月12日9∶00-4月17日17点 6月1日9∶00至6月4日17∶00
查询初审结果 4月18日10:00至4月25日17:00 4月12日10∶00至4月23日17∶00 6月2日9∶00至6月6日17∶00
改报其他岗位 4月25日17:00前 4月23日17∶00前 6月1日9∶00至6月4日17∶00
报名确认及网上缴费 4月26日17:00前 4月17日9∶00至4月23日17∶00 6月8日9∶00至6月11日17∶00
准考证打印 5月22日9:00至5月26日14:30 5月16日9∶00至5月20日14∶30 6月30日9∶00至7月3日14∶30
考试时间 5月26日
上午9∶00—10∶30《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5∶30《公共基础知识》或《教育类专业知识》或《卫生类专业知识》
2023年5月20日
上午9∶00—10∶30《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5∶30《公共基础知识》或《教育类专业知识》或《卫生类专业知识》
笔试时间为2021年7月3日(周六),具体安排为:
上午9∶00—10∶30《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5∶30《公共基础知识》或《教育类专业知识》或《卫生类专业知识》
估分入口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估分 看答案   
成绩查询时间 6月19日 6月21日  
面试名单时间 6月19日 6月21日-7月5日  
面试时间 7月13日 7月8日开始  
河南事业单位联考
公告查询 河南事业单位联考公告
公告解读 河南事业单位联考公告解读
职位表 河南事业单位联考职位表下载
专业分类 河南事业单位专业分类查询
分数线 点击查看河南事业往年分数线
报名入口 河南事业单位联考报名入口
报名人数 河南事业单位联考报名人数查询
准考证打印 河南事业单位联考准考证打印入口
考试大纲 河南事业单位联考考试内容
往年考情 2021-2023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情白皮书
网课 网课购买入口
图书教材 图书教材购买入口
面授课程 面授课程咨询

 

  各题型分值占比

  职测或将成为23年河南事业单位联考的公共科目,以21年省直事业单位试卷为例:

  判断、言语以及数量资料分析等占比大致相同,常识21年并未涉及。小编提醒大家,常识今年或许有题目出现,希望大家抓住各模块重点,有的放矢,精准备考!

  备考不宜迟

  笔试备考技巧

  tip1:备考前期以打基础为中心,做一些小练习巩固知识点,只有打好地基,才能盖成万丈高楼。在整个第一轮复习完成之后,再去大量刷题,做完题后反思这道题目考核的是什么知识点?是不是重点?该不该重点练习这类题?逐步形成自己的做题策略。

  tip2:制作错题本,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反思、总结,找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和薄弱点,有的放矢地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进行加强。

  tip3(最重要的):备考时间短!一定要有完整的时间规划。可以按月按周按天安排学习任务,这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学习时间,也是时刻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如果你自律性不高,自控力不强,总是管不住自己,建议从现在开始就可以跟着华图的老师学习,按照老师的复习规划走。可以选择华图网课或者线下课,都是根据笔试备考周期设置的课程内容。

  事业单位简介

  一、关于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 , 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 ,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 , 从事教育、科技 、文化 、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国务院第 252. 411 号令) , 事业单位不属于政府机构 , 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 , 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 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 , 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的分类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 、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 、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 , 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 , 宗旨是为社会服务 , 主要从事教育 、科技 、文化 、卫生等活动。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 , 但不属于政府机构 ,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大体可以分为“ 全额拨款”“ 参公 ( 即参照公务员) ”“ 财政 补贴”“ 自收自支” 四类。

  1.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 , 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 , 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 , 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 , 如学校 、科研单位 、卫生防疫 、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 , 即人员费用 、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采用这种管理形式 , 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 , 同时 , 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又称财政补贴事业单位 , 按差额比例 , 财政承担部分 , 由财政列入预算 ; 单位承担部分 , 由单位在税前列支 , 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 其他费用自筹 。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 60% , 非固定部分为40%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 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 , 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 , 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 , 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乡镇医院的差额拨款一般落不到实处 , 医院自身没有多少收入 , 不利于人民的身体检查和疾病治疗以及基层医院内部人员的稳定 。希望政府部门能出台相关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

  3.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 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 , 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 , 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

  对它的管理 , 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4.参公 ( 参照公务员) 事业单位

  “ 参公( 即参照公务员) ” 是一些涉及国家安全 , 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 , 以及明显以社会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

  三、事业单位功能特征

  1. 服务性

  这是事业单位最基本 、最鲜明的特征 。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 、科 、文 、卫等领域 ,是保障国家政治 、经济 、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 公益性

  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但在一些领域 , 某些产品或服务 , 如教育 、卫生 、基础研究 、市政管理等 , 不能或无法由市场来提供 , 但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 就要由政府组织 、管理或者委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 , 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 。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效益 ,同时 , 有些事业单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 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服务系统的良性循环 , 根据国家规定向接受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3. 知识密集性

  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 , 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 , 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 。虽然事业单位主要不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 , 但由于其在科技文化领域的地位 ,对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 , 居于核心地位。

  四、事业单位编制

  事业单位企业编制通常有两种情况 , 一是该单位除了有事业人员的编制外 , 还有的人员按企业用工对待 , 不占事业编制 , 他们属于工勤人员 ( 也有事业编制的工勤人员) 。二是单位除了事业编制外 , 另办有企业性质的单位 , 隶属于这个事业单位, 该企业性质单位的人员当然身份是企业员工。

  1.事业单位编制的分类有哪些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 , 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 ,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 ,财政部门据此拨款 。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 根据 《 公务员法》 的规定, 公务员都是行政编制。

  2. 事业编制的概念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 、增进社会福利 , 满足人民文化 、教育 、卫生等需要 , 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适用单位主要有: 科研单位 、教育单位 、文化单位 , 新闻 、广播 、出版单位 , 卫生单位 ,体育单位 , 勘察设计单位 , 农业 、林业 、水利和气象单位 , 社会福利单位 , 环境保护单位 、交通 、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 , 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 , 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 , 采取自收自支 , 差额补贴等办法。

  3.事业单位编制的待遇

  建国以来 ,我国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先后经历了 1956 年 、1985 年 、1993 年、2006 年四次大的改革 。2006 年 6 月人事部财政部下发了《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 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等文件, 改革事业单位自 1993 年以来实行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度 , 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 以适应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和岗位管理的要求 。 岗位绩效工资制 , 包括岗位工资 、薪级工资 、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个部分 , 其中岗位工资 、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 实行“ 一 岗一薪 、岗变薪变”,“ 一级一薪 、定期升级”。

  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 、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 13 个等级 , 管理岗位设置10 个等级 , 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 , 技术工岗位设置 5 个等级, 普通工岗位部分等级 。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 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 “ 薪级”确定 ,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 65 个薪级 , 对工人设置 40 个薪级 , 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对不同的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 。而“ 薪级” 需要由 “ 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 和“ 套改年限” 两个信息确定。

  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

  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 , 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 , 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中机动的部分 , 占事业单位工作人职工资的比重较大 , 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 。基础性绩效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 、物价水平 、单位类别 、岗位职责和经费来源等因素 , 一般按月发放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 , 根据考核结果发放。

  我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

  第一步自2009 年 1 月 1 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 ;

  第二步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 , 自 2009 年 10 月 1 日起 , 在疾病预防控制 、健康教育 、妇幼保健 、精神卫生 、应急救治 、采供血 、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 ;

  第三步自2010 年 1 月 1 日起 , 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

  在事业单位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 , 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 ,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提高公益服务水平 , 具有重要意义。

  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分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两类。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是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地域的气候 、海拔高度及社会发展等因素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职工额外劳动消耗和特殊生活费支出的适当补偿 。对艰苦边远地区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 执行国家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 , 所需经费 , 属于财政支付 , 由中央财政统一负担。

  特殊岗位津贴补贴主要是对在事业单位苦 、脏 、累 、险及其他特殊岗位工作的职工的补偿 。国家统一制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项目 、标准和实施范围 , 明确调整和新建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条件 , 建立了动态的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实行定期增资制度。

  凡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 、称职的 , 可以按照规定晋升工资和发给奖金。我国事业单位增资制度采取以下五种途径:

  (1)正常升级 。全额拔款和差额拔款的单位 , 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 , 实行正常升级, 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 , 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 并从第二年的 1 月起执行 。 自收自支单位 , 参照企业的办法 , 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 ,根据其经济效益增长情况 , 自主安排升级。

  (2)晋升职务 、技术等级增加工资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晋升职务时 , 按晋升的职务相应增加工资 。工人晋升技术等级或技术职务时 , 按晋升的技术等级或技术职务相应增加工资。

  (3)岗位变动 。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 , 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 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 , 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 , 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 , 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 , 薪级工资不变 。 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 , 薪级工资不变 。 由专业技术岗位 、管理岗位 、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动的, 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4) 定期调整工资标准 。为保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实际工资水平不下降并逐步增长 , 根据经济发展情况 、组织相当人职工资水平状况和物价指数变动情况 , 定期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

  (5) 高津贴水平 。随着工资标准的调整 , 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及调控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需要 , 相应提高津贴水平; 根据财政状况和对特殊岗位的倾斜政策 ,适时调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 使工资构成保持合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