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店读后感(模板8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篇一
浪矢杂货店作为故事发生的基点,每一个小故事都来源于此,在浪矢雄治33周年忌日(九月十三日)这一夜链接着过去,神奇的一点是,这一夜对应的不仅仅是过去的一天。
“过去”的人写信咨询,得到的是敦也等三人的回答,并且是以“未来”角度的建议。而“现在”的人翔太等试验性地投入了一张白纸,没想到也寄给了浪矢先生,并且最终收到了回信,所有的收信回信都圆满结束。
似乎这一切都没发生过,但其实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就像故事的最后,那张白纸得到了浪矢的认真回答,也使得敦也等决定不再行窃要好好做人。
说来也奇怪,浪矢杂货店所帮助到的人都跟丸光孤儿院有关,而他们的主人是浪矢雄治和皆月晓子,曾是相爱却又私奔未果的两人。
晴美因遭到绑架,感谢信没能按时寄出,绑架她的正是从浪矢33周年忌日当晚的杂货店走出来的敦也三人,给她提建议的也是这三人,所以拿到那封信虽然没寄出但也是收到了回信。匆匆几十年间,居然一夜而过,过去与现实交叠,不得不为之感到惊奇。
“人的心声是不可忽略的”,文章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我想它的含义不仅仅是提出建议而已,而且做人要有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篇二
“这里不仅销售杂货,还提供烦恼咨询。无论你挣扎犹豫,还是绝望痛苦,欢迎来信!”
这是我第一次读东野圭吾的作品,用了一周的时间,坐着读,躺着读,走着读,深深沉醉在这本书跌宕诡异、环环紧扣又富有温情的情节之中,不禁感慨圭吾先生强大的推理能力。在这间小小杂货店的背后,是善意的温情,是人性的救赎,也是人们在探索自我时的那份坚定。
故事开始于三个少年为了报复一个对孤儿院不利的女人——武藤晴美匆忙逃入杂货店时发现信箱的奥秘开始,也以武藤晴美的故事而结束。一家古老破旧的杂货铺,只要将写下烦恼的信件投进卷帘门的信箱,第二天就能从屋后的牛奶箱收到穿时空而来的答复。书中看似相互独立的小故事却环环紧扣,故事中人物的命运相互交织在一个大背景下,相互关联,引人入胜,使读者不禁咬文嚼字来读,生怕漏了哪个伏笔。
在爱情与梦想之间两难的女运动员“月兔”,在三个少年的鼓励下选择坚持训练而放弃照顾患病的男友,虽然她没能陪伴男友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也最终无缘比赛,但她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因为这段经历让她懂得了真正的爱情不是为了谁放弃自己,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鱼店音乐人克郎追寻音乐梦想多年无果,究竟是回家继承父亲用心血经营起来的鱼店?还是背负重重压力继续自己的逐梦之旅?克朗深陷在现实和梦想的抉择之中。在父亲和三个少年的支持下,克朗坚持心中所想,在一次孤儿院义演中因为救助被困火中的男孩而葬身火场,而他的音乐作品也被男孩的姐姐传唱下去,红及大江南北。读克朗的这段故事,我深深地被病重的父亲对儿子义无反顾的支持所打动,这也印证了那句话,“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无论是月兔、克朗,还是第三个故事中的作为第三者的女士,亦或是第四个故事中的少年浩介,或许是因为一己私念,或许是因为人间大爱,故事中的人物都选择了心中所想。就如东野圭吾在书中所写,“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心里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的所谓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只要还有能选择的余地,就是幸福的。又如书中所写,“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正因是一张白纸,我们才可以尽情描绘我们的人生,人生也因此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无论是恍恍惚惚做出的率性选择,还是在深思熟虑念念不忘之下做出的谨慎抉择,纵然不知身之所在,只要心中以执念和善念为光,去摸索自己的人生方向,必然能够被人善待,终有回响。
早先听闻东野圭吾的作品思维缜密,基调吊诡悬疑,整本书读下来,却像是一碗鸡汤,一个圆满的温暖治愈的童话故事。故事最后那封白纸的回信,不仅让主人公眼中闪亮,也让我红了眼眶。感谢圭吾先生,用这样一部作品让我们感受到涓涓善意,并教会我们忠于内心,即便生活中必有挫折和磨难,心中也能照亮一片坦途,即便错过沿途中的风景,也无悔心中所愿并为此做出的抉择。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篇三
烦恼一部分来源于人的矛盾性,当需要在几件事情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我们感到烦恼。有时候我们茫然无措,需要有人指出方向;有时候其实我们内心已有答案,需要有人再推一把;有时候我们的决定是错误的,需要有人来挽回。我们会想,如果有个地方能让我们咨询就好了。于是有了解忧杂货店。不过出主意的人在分叉口给我们指路后,他做的事,也就到此为止,听与不听,那是我们自己的抉择,路还是要由自己来走。
我的回答之所以发挥了作用,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他们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用。
帮人解决烦恼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每一个烦恼又是一个故事,故事之间相互关联,就构成了这本书。和白夜行一样,倒叙与插叙交错使用,让人一开始不解其意,直到书的末尾才恍然大悟,东野圭吾还真喜欢这样的路子。这次不一样的是加上了时间穿梭,所以显得更有意思。其中,雄治留下一封给未来的信,我觉得可能是受霍金向时间旅行者发邀请函的启发,当然霍金的邀请函没得到回应,而在这本书里则实现了,不过是以来自未来的信的形式。作者对于时间穿梭的处理不是很严谨也没有交代得很清楚,所以有关这部分还是不要太在意的好。
让我比较触动的是雄治老头子对每一个向他咨询的人都持以认真对待的态度。我们不一定总是那个请教别人的人,也有角色转换为倾听者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的事情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意义颇深,仔细地倾听与反馈,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坦诚相待。
很有意思的一本小说,不过文学性总觉得差一些,给个3吧。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篇四
站在人生的岔道上,你是该选择哪一条路?你是否曾经念想过,能否有人替你看清未来之路?能否有人给你指点江山?能否让一切重来?或许现实生活中,这只是孩童之语;但夜深人静之时,又有谁敢坦言自己从未在心底默默的祈祷——如果我坚持,我是否就已成功?如果在听见呼救时,及时营救是否就能挽回一条生命?如果我抱住她,是否就不会有分离?而它(《解忧杂货店》)悄无声息的契合着我们的念想,当把你的烦恼寄给未来的人解决,当你解决来自过去的人的烦恼,流逝的时间涌成层层波浪,还是一浪一浪的拍在一丝不苟的沙滩上。
三个迷途少年,偷车后或是上天安排、或是误打误撞,混进了一间废弃的杂货店——浪矢杂货店,那个曾经为人解忧的杂货店。故事也伴随着他们三接到一封来自过去的女运动员的请求信而开始。或许现实中仅是年幼无知的失足青年,但却承担着解忧的重担。“我觉得我们还是不必见面吧,我怕你会失望或者是尴尬。”是啊,如果当你发现你郑重的向人请教问题时,而对方却是这一身份,你会作何感想?而一封一封的解忧信却不因年龄和身份,在牛奶盒背后被取走,因为屋内屋外时间流逝的速度不同,因此解忧信其实给的都是相对于他们现在,更美好的道路。而又恰巧,这些咨询人互相之间又都有着不一样的交会,如一环影响一环,犹如蝴蝶效应。最终,他们发现自己偷了自己帮助的人的车,而这个人在致力公共慈善事业。他们选择了给自己一张空白的地图——自首。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人讲述的是情史,有的人翻开的是菜谱,而有的人则是一本白纸,与其说其洁白的无暇,还不如说其迷茫的未留蛛丝马迹,然而没有任何的蛛丝马迹是否来得更轻松、更有意义,没有那张名画能抵得过一张白纸的价值,又有谁知道,它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每个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浪矢杂货店,而这间杂货店只能由你自己来开。除你之外,没人能预见你的未来,也没人能遇见你的未来。在你的岔道口,不会有红绿灯,给自己一张白纸,看看自己到底想画些什么,那就走吧,即使你知道你的画终究不会成名,即使如克郎先生一样,他会付出生命,但是属于他的《重生》,却没有停过。
“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这可是很棒的事情啊。我衷心祈祷你可以相信自己,无悔地燃烧自己的人生。”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篇五
故事中大部分人物都成长在丸光园孤儿院,在他们其中,有的无从知晓父母是谁;有的为了逃避父母而改名换姓;有的生活所迫成了小偷;有的天赋非凡,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歌手;有的迷途知返,成为了商业精英。而他们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过杂货铺的解忧。
日本是一个对青少年儿童教育十分十分十分重视的国度,他们深信年轻人才是社会的未来,激励着下一代不断的超越自我。这种关爱,并非广义上的呵护,而是敢于让孩子们去经历磨难与痛苦,在最关键的时刻,给其指引和帮助。
然而大部分人在孩童时期是无法理解长辈的用心良苦,只有在真正失去了那份特殊的关爱时,才会大彻大悟,从而不忘初心,将这种无私的让叶精神继续传递下去。
人是天真的,但又不是天真的。
感谢东野带给我们的一次时光旅程,在大脑的映像机中,看到了稚嫩的自己,不断的犯错,又不断的成长;看到了年迈的父母,他们的匆匆年华,演绎着悲喜交加的岁月;看到了身边若近若离的朋友,每个人都有一段只属于自己的往事。
我们形只影单的生活在世上,但生活又会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共鸣,一颗颗原本孤独的心,汇聚成了一片片温暖芬芳的花海。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篇六
读完了《解忧杂货店》,心里久久的回荡在书中那一封封由浪矢爷爷写给每一个询问烦恼的人的信件中……,浪矢爷爷不但为那些烦恼人解忧,也为他们善良地指引了生活应有的方向;也为着浪矢爷爷的后代们继承着他那人性善良的光辉映照在心里,绵绵不绝。
在现实的生活中,无论是谁,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烦恼,或者是忧愁吧?在面临抉择,面对困扰时,是不是也多么地希望有一个像浪矢爷爷这样的人,为自己真诚地给出建议或者意见呢?虽然最后做出决定的还是得靠自己,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人生的地图,终归还是要自己去丰富,去亲自走过。即使是这样,在遇到困扰时,还是忍不住地想要遇到像浪矢爷爷那样真诚的人,真心地倾听你的内心,真心的为你想办法。
故事的起因是三个因为偷窃了别人的一辆车而误入了浪矢杂货店,从而以零时到黎明之间的时光,改变了所有人的人生轨迹。其实,这三个小偷,他们的内心是善良的,读后感.也是为了孤儿院不被拆除,也是受了别人的蒙蔽,误会了晴美。而晴美正是三十年前向浪矢爷爷咨询过烦恼的迷途的小狗,这么多年来,晴美一直没有忘记浪矢爷爷的真诚建议,一直善良的做着自己。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出其不意地给人惊喜。
故事中一个一个看似没有联系的咨询人,其实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依着浪矢爷爷的建议或者意见,正常而快乐的生活着,善良地回报着社会。
我想:《解忧杂货店》里面的浪矢爷爷给了我们最正确的示范,真诚的关心和建议没有人会拒绝的。说出你的想法和建议,然后只要告诉他:我尊重你所有的决定!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篇七
已经记不清这是读的第几本东野圭吾的书了,看他的推理小说真得很烧脑,昨天读完这本解忧杂货店,我特意在本子上把故事概括捋了一下思路,对东野圭吾的思维敏捷佩服到了极点。
东野圭吾曾经说到:“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确实,这本小说看似并不是一本典型的推理小说,然而你会发现你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严密的环环相扣,原本以为只是五个互不相关的温情小故事,然而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条主线一直贯穿其中,而当你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你已经读到了这本书的结束,这就是东野圭吾的书给我的最大震撼,总有一直无形的力量在吸引你一直读下去。
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回答在牛奶箱里“,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悬念的名字,是用故事的一个情节作为标题,而这个情节就打开了整个故事时间和空间的交叉。当三个刚刚行窃完的小偷郭也,翔太,幸平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躲进了浪矢杂货店,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间神秘的小屋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第一封信从卷帘门的投递口被投进来时,一场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开始了。
无论是运动候选员静子,还是业余歌手克朗,还是迷途少女武藤晴美,收到他们的烦恼咨询,三个小偷并没有置之不理,在知道他们是在和过去的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用他们现在看到的一切诚挚的给与建议和忠告,从后来得知的结果来看,他们的善意起了作用,这场时间和空间的人际交流得到了祝福。
而这,只是交代了整个故事的一方面,三个落荒而逃的小偷收到了过去的来信,中间有段故事重点对浪矢杂货店进行了展开描述,我们从中知道这家店的主人浪矢雄治其实是一个迟暮老人,妻子去世之后,一度情绪低迷的浪矢雄治一直经营着这件已经出现财政赤字的小店,然而无意中从解答别人的烦恼咨询中浪矢雄治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从解答小朋友们一系列几乎可以说是玩笑的烦恼,到情真意切的真实烦恼咨询,浪矢都竭尽所能去给出自己的建议。
虽然儿子并不能理解父亲这种自寻烦恼的事情,但是浪矢一直以此为乐,然而当他看到当地新闻爆出的一条自杀的消息时,这位迟暮老人一下子被击垮了,报道称一名叫川边绿的女子将车开进了海里,这名女子未婚,车里还有一名一岁的婴儿,却奇迹般生还,警方断定,女子没有刹车的迹象,自杀的可能性比较大,浪矢对应了一下时间,名字和当时的情况,推断这名女子应该就是之前跟他咨询过烦恼的绿和女士,当时他怀了已婚男子的孩子,向浪矢咨询是否应该把孩子生下来,是他的建议让她走上了这种境地,他恨自己的愚蠢,内心的歉疚让这位老人迅速走向死亡。
然而奇迹的一刻发生了,到现在浪矢的儿子贵子也无法相信世间真得会有那样的事情发生,当父亲将一封信交给他,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这间杂货店时,他觉得这家店突然披上了一道神秘的光环,当他展开信读到下面一段话,一切的故事因由都将释然了:
九月十三日,凌晨到黎明这段世间,浪矢杂货店的咨询窗口将会复活,为此,想请教过去曾向杂货店咨询并得到回信的各位:当时的回信,对您的人生有何影响?可曾帮上您的忙?希望各位直言相告。如同当时那样,来信请投到店铺卷帘门上的投递口。务必拜托了。
其实这是由浪矢的孙子浩骏三十三年后发到网上的信息,然而那一夜贵子发现父亲浪矢确实收到了回信,这些来自未来的信,无不表达着对浪矢的感激之情,当然对父亲最重要的是,收到了绿和女儿的来信,这篇有着沉重分量的信终于让浪矢释然,安然而去。
当故事的结尾,三个小偷无意中看到他们偷窃的那家主人的感谢信时,他们才发现武藤晴美就是当年他们给与建议的迷途少女,看到她现在精彩的人生,他们泪目了,想到他们善意的提议也能给别人的人生产生这样重要的意义,他们重新认识到了人生的价值,当他们打开卷帘门前往警察自首时,他们收到了来自天堂的祈祷。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篇八
克朗回到家,妹妹容美子一个人在客厅。她说她睡不着喝点酒帮助入睡。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已经长大了。妈妈加奈子看起来已经先睡了。
克朗又问了荣美子一些杂货店的事,可也没问出什么来。之后克朗又冲到二楼,奔到自己的房间里,西装也没脱就倒在了床上。种种思绪在他脑子里盘旋,也许是残留酒精的作用完全理不出头绪。过了一会儿他慢吞吞地起身坐到书桌前,拉开抽屉,他在抽屉里找到了报告用纸,还有圆珠笔。
他将纸展开写下寒暄略省杂货店。
第二天参加完奶奶的葬礼后,他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走在去杂货店的坡道上。因为昨天深夜克朗从家里溜了出来,。他要去浪矢杂货店把信投在那里,不过今天早上一醒来就后悔了,他要拿回那封信。
到了浪矢杂货店后门口。门旁果然按着木脂牛奶香,他咽了口唾沫,伸手去掀盖子。
打开往里看去里面有一封茶色的信,信上写着致鱼店艺术家先生。
一封回信在他的手里面,让他不得不相信浪矢杂货店真的还在。
克朗离开了杂货店,他很关心信的内容。终于他找到了一个小公园,他在角落的长椅上坐下,做了几次深呼吸后,拆开了那封信,他忐忑不安地读了起来。
那封信的内容,大约就是他知道了克朗的烦恼,还说克郎真幸福啊,是祖传鱼店的独生子,可以说他什么也不做,也能继承这家店,他还问克郎,周围有没有因为找不到工作而烦恼的人呢?他劝克朗放弃音乐继承家业。
放弃音乐继承家业,这样的回答在他意料之中,可这人讲的也太难听了,这人也太没礼貌了吧。他把纸揉成一团想找个垃圾箱扔了,但是没有垃圾箱,最后只好揣着这封信回了家。
克朗明知道对方会劝他放弃音乐,继承鱼店,可为什么还要去问呢?……只能等我下回讲解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