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昆虫的日记 昆虫观察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观察昆虫的日记篇一
昆虫是地球上最为庞大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多样的外形吸引了无数动植物学家和观察爱好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也不禁被昆虫的奇妙世界所迷住,开始了我的昆虫观察之旅。在这个过程中,我走进了它们的生活领地,目睹了它们的生命活动,体验了独特的观察之旅,并且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第二段:体验昆虫世界。
首次走进昆虫的领地,我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与好奇。我发现昆虫们生活在丰富多样的环境中,从花朵上的蜜蜂和蝴蝶,到树干上的甲虫和蚂蚁,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开展着自己的生活。我惊讶于它们微小的身体却具备着强大的生存能力,如蚂蚁勤劳地搬运食物,蝴蝶优雅地飞舞,发现这些如此不同的昆虫行为,我不禁对它们的智慧和适应能力深感敬畏。
第三段:探索昆虫奥秘。
通过细致观察,我发现昆虫的身体结构是多么的精巧,它们的头部、胸部以及尾部都有着特定的功能,使得它们在特定环境下能更好地生存。观察到蝴蝶翅膀上的色彩斑斓的斑点和蜜蜂蜂巢内的精巧结构,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昆虫个体间的独特性和个体间生存之间的内在联系。
昆虫观察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智慧的崇敬。通过昆虫观察,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生活和生存的道理。比如蜜蜂在工作中的勤奋努力和高效率令人敬佩,而蜜蜂社会中的分工合作也启发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另外,昆虫在面临困难时的适应能力也给予了我对生活困境的勇敢面对和应对的信心。
第五段:回顾与展望。
回顾这段时间的昆虫观察,我对昆虫的生命奇妙与其背后的生存法则更加感兴趣。我将继续探索昆虫的生态行为,深入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其他生物的关系。通过这种观察与研究,我相信我会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保护自然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结:
通过昆虫观察,我不仅仅学到了关于昆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责任。昆虫的生命周期一直在进行着,它们的存在对于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观察昆虫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激发了我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的人走进昆虫的世界,体验生命的奇妙与脆弱,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来保护和维护这个独特而美丽的生物群体。
观察昆虫的日记篇二
这是我姥姥给我捕到的一只螳螂。
前几天,我姥姥他们搬完了新房,我和爸爸去姥姥家,到了那,爸爸说他有事就走了。我和小妹妹又吃又喝又玩,我们吃够了,喝够了,就跟姥姥出去逮蚂蚱了。我们走了一会发现围墙旁边有许许多多的杂草,我以为什么也没有,我趟了一下里面,竟然有许多土蚂蚱,但是土蚂蚱很难逮,草又高,我们把所有杂草都找遍了,才捉住一只土蚂蚱。我们又来到围墙附近的草坪上,因为我害怕三尾巴蜣子咬我,就让小妹妹逮,我在中间看不着蚂蚱,只有三尾巴蜣子,靠墙那边才有蚂蚱,在这里我逮着了四只蚂蚱,小妹妹逮着四只三尾巴蜣子,1只蚂蚱。我们顺着草坪往前走,姥姥看见一只螳螂,抓住了,放在瓶子里。我跟姥姥说,把螳螂给我行吗?姥姥答应了,我很高兴!但小妹妹却有点不同意,最后,我把我逮的全部蚂蚱都给了她,她才勉强同意。
观察昆虫的日记篇三
我今天和外公又去昆虫馆了,除了以前看过的一些虫子以外,我今天还看到了“叶子虫”,非常好玩,真的就像一片树叶,大自然的造化真奇妙啊!我喂了金鱼,还喂了山羊。一只山羊很调皮,乘我不注意的时候,一口把我盒子里的草叼去了好多!
观察昆虫的日记篇四
今天,我在公园里玩,捉了一只小蜻蜓。
我轻轻地捏着它薄薄的,几乎透明的翅膀,看着它圆溜溜的大脑袋不时地转来转去。脑袋上两只明亮的大眼睛。它的脖子显的特别细。肚子越向后越细,到尾巴成尖的了。
我一直都想知道小蜻蜓是不是只吃蚊子和小飞虫。于是,就做了一个实验。
我捉了一只像蚂蚁一样的动物,放到小蜻蜓的嘴边,只见小蜻蜓嘴里吐出一对大牙,把那动物吞了进去,咀嚼了一下,嘴就不动了。我认为那动物被吃进去了,心想:小蜻蜓吃东西怎么这么快呀?就又捉了一只蚂蚁要给小蜻蜓吃。这时小蜻蜓又吐出大牙,啊!我不由地瞪大了眼睛,刚才那只我认为已经被小蜻蜓吃进肚子里的动物竟然从小蜻蜓的嘴里爬了出来,安然无恙。我惊呆了,然后把蚂蚁放入小蜻蜓口中,它还是咀嚼了一下。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小蜻蜓的嘴,心理想:是不是还会出现刚才的情况呢?过了一会儿,吐出来一个小黑点,我仔细一看是蚂蚁的头。又过了一会儿,蚂蚁的身子也被吐了出来。哦!原来小蜻蜓不吃这两样东西呀!
我知道小蜻蜓吃蚊子和小飞虫,它还吃什么呢?
观察昆虫的日记篇五
《昆虫记》这本书,不仅是科学的结晶,还具有文学魅力。它将一个个昆虫描写的'是那么的仔细……当看到法布尔用一天的时间来观察昆虫的时候,我才明白,他为什么会将昆虫了解得那么详细剔透。
而且我还知道了,要写好一篇文章不仅要文采好,有时还要有幽默的语句。
通过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学习到知识要不怕苦,坚持不懈,肯下功夫,一丝不苟。
观察昆虫的日记篇六
一个又细又长的尾巴,一个又大又圆的眼睛,四对柳叶形的翅膀凑成了一个小蜻蜓。
蜻蜓身子的颜色有:红的、蓝的、绿的、黄的,翅膀的颜色有黑的、半透明的和身子搭配起来很美丽。
有一次一只蜻蜓见另一只蜻蜓没注意它,就悄悄的飞到另一只后面,一口咬住了另一只的尾巴上,吓的另一只乱飞,而那只淘气的蜻蜓咬的更紧了,像玩过山车似的很好玩。
有一只蜻蜓见有一只蚊子,就悄悄地飞了过去,猛的冲了过去,可蚊子飞走了。蜻蜓好象在说站住,不要跑!蜻蜓见蚊子没有丝毫要停下来的意思,好像在说再不停下来我就动手了。蚊子还不停下来,于是一场空中大战开始了,蜻蜓向左追,蚊子向右躲,突然蜻蜓向前一窜,蚊子躲闪不及,就成了蜻蜓的佳肴了。
蜻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并且爱护它。
观察昆虫的日记篇七
今天,我又兴致勃勃地来到蚂蚁洞旁,看见它们熙熙攘攘地往来。
蚂蚁站成一排排的,正准备做操。忽然,蚂蚁队伍乱套,纷纷散开,它们跑着跑着,不断地左冲右撞,一只庞大的蚂蚁撞到一只娇小的蚂蚁,那只娇小的蚂蚁眼泪争先恐后地落下来,怎么办呢?那只娇小的蚂蚁再也爬不动,一大群蚂蚁拥过来,抬起娇小的蚂蚁就向远处走,它们的嘴里不停的在安慰小蚂蚁,小蚂蚁感恩不已,连声说谢谢。我的目光顺着蚂蚁走的路探索,我看到蚂蚁的团结互助,友好的品质。我更在那里得到许多!
我漫游整整一上午,直至太阳公公笑得更猛的时候,我的心才收回来。
看到它们这样团结友好,我完全迷惑,到底在蚂蚁的脑海中蕴藏多少智慧?蚂蚁究竟有多少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是什么力量是它们这么团结呢?我完全沉浸在蚂蚁的海洋中。
蚂蚁回家,洞里传来一阵蚂蚁吃食的声音。我,在这智慧的海洋里返璞归真。
观察昆虫的日记篇八
这是我奶奶给我捕到的一只螳螂。
前几天,我奶奶他们搬完了新房,我和父亲去奶奶家,到了那,父亲说他有事就走了。我和小妹妹又吃又喝又玩,我们吃够了,喝够了,就跟奶奶出去逮蚂蚱了。我们走了一会发现围墙旁边有许许多多的杂草,我以为什么也没有,我趟了一下里面,竟然有许多土蚂蚱,但是土蚂蚱很难逮,草又高,我们把所有杂草都找遍了,才捉住一只土蚂蚱。我们又来到围墙附近的草坪上,因为我害怕三尾巴蜣子咬我,就让小妹妹逮,我在中间看不着蚂蚱,只有三尾巴蜣子,靠墙那边才有蚂蚱,在这里我逮着了四只蚂蚱,小妹妹逮着四只三尾巴蜣子,1只蚂蚱。我们顺着草坪往前走,奶奶看见一只螳螂,抓住了,放在瓶子里。我跟奶奶说,把螳螂给我行吗?奶奶答应了,我很开心!但小妹妹却有点不同意,最后,我把我逮的全部蚂蚱都给了她,她才勉强同意。
观察昆虫的日记篇九
为了观察蝈蝈的生活习性,我捉来了一只蝈蝈,养在小竹笼里。
蝈蝈开始很怕我,见我走近了,立刻退到笼子后边,用触须冲着我摆动,张开大牙,紧盯着我,后退向里收着,显得很紧张。过了一会儿,看我没有伤害它的意思,便在小竹笼里慢慢散起步来,但还不时停下步子,看看我。
脱出来,跳进了小竹笼里,蝈蝈猛的一扑,死死咬住了蝗虫的脑袋。蝗虫紧蹬后腿,拼命挣扎,蝈蝈一口咬住,死不松口。蝗虫终于断了气。蝈蝈先咬下蝗虫的头,大口大口地吃着!吃完了,再吃蝗虫的胸部、腹部。啊!我光知道蝈蝈爱吃蔬菜,却万万想不到它还吃昆虫!
蝈蝈吃饱了,就用嘴舔舔触须,呆在一旁一动不动,偶尔也心满意足地散散步。高兴极了,便叫一阵,那声音很悦耳。但它叫不是用嘴叫,而是靠翅膀的摩擦震动。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蝈蝈的颜色有嫩绿变成深绿了,又渐渐变成了褐色,它吃的也少了,叫得声音也有点嘶哑了。最后,这个可爱的小东西终于伴着秋风,离开了我。
观察昆虫的日记篇十
这星期,老师布置了一道写小虫子的作文题目。今天,我和老爸就去公园里观察小虫子。
突然,我发现地上有几只蚂蚁在爬动。“老爸,这里有好多蚂蚁”,我惊奇地说,“今天观察蚂蚁吧。您能帮我找一只苍蝇来么?”“好嘞!”老爸去打来一只苍蝇,用细树枝把苍蝇穿起来,然后把苍蝇在有蚂蚁的地方,再把穿苍蝇的树枝用石头压起来。不一会儿,一只蚂蚁“侦察兵”来了,它先用鼻子闻了闻,又用触角动了动,然后,绕着苍蝇转了几圈,又拉拉苍蝇,可是拉不动,他就钻回洞里了。
我以为他灰溜溜的走了,可是刚过不一会儿,又上来了一只小蚂蚁,不,是两只,三只……一大群蚂蚁爬来了,他们拉的拉,抬的抬,可是还是抬不动。因为苍蝇被老爸用石头压住了。马上,一只蚂蚁又回去搬救兵了。这次,他叫来的是“大头将军”。这个“将军”比其他的蚂蚁大2倍,嘴巴长了个大钳子,样子十分威武。“小蚂蚁,你有什么事么?”“将军,外面的猎物太大了,需要您来把它分解开,我们才搬得动。”“哦,你来带路吧!”小蚂蚁一下把“将军”带到了猎物的旁边。“将军”熟练的爬到苍蝇的背上,用大钳子轻松的把苍蝇翅膀给剪下来了。一只蚂蚁马上把翅膀抬回穴里。接着,四只蚂蚁马上排成两路纵队把苍蝇的腿拉得直直的,“将军,快把这只腿剪下来!”“好嘞”,“喀嚓”一声,腿被剪断了,两只蚂蚁把腿抬走了,在路上,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说:“哎,这么一只小腿,就要两个人抬?太小瞧我了吧。你去忙你的,我一个人来就抬动了。”我看到此景,不由得我怀疑“一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句千古名言的正确性。
“将军”又把另一只翅膀、头、尾巴相继剪了下来。不一会,一只个头比蚂蚁大几十倍的苍蝇,就被小小蚂蚁们全部搬回了家。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今天我通过了对蚂蚁们劳动过程的观察,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