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 诗经读书心得体会(实用1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一
如在情人节,你收到的不是玫瑰花,而是一捧草,那草是城市里的人很难看到的芦苇。芦花轻扬,随风摇曳。啊,亲爱的,先别忙着皱眉疑惑,你耐心找找,在那捧柔韧的草茎处,应该会有一张写了字的纸:“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是的,你收到的芦花就是那最著名的爱情草。这草在花店里是买不到的,甚至在城中都很难发现它的影子。两千多年的那个痴情男子早就告诉我们了,那是生长在河岸旁的一种迷离的植物,如同生长在爱情和理想的彼岸。如果,如果,你真的收到了它,那就给他一个微笑吧,哪怕你也如水之湄的那个女子,虽然并不一定爱,但在他的追求中你自有了不同寻常的美。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它可以让所有平凡的事物焕发神采,如同让一株芦苇变成古往今来最风致最耐人寻味的植物,只要我们是以爱的名义。“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两个字的发音是那么平静淡然,但有了后面的苍苍,凄凄,瞬间把感情渲染得一片水意氤氲,山高水长。这个男子似乎不同于《诗经》中其他人,他是诗意的理想的,那水中央的梦中伊人比之具体的爱恋对象,更象心中的一个美好境界。
在《诗经》《楚辞》这两大中国文学的发端鼻祖中,我们很少看到后世诗人们最常爱的花,而只是草木。自由生长的草木犹如大地伸出的触角,曲折蜿蜒,绵延不息。歌之咏之如同古人自然的生活。《楚辞》是士大夫所作,咏物言志寄托情怀,他们不需亲自下田,只把农人采摘下来的香草制成的香囊配带在身上,香草美人喻君子,杂草恶木似小人,但词意深奥,如果破不了文字障,诗人的内心很难亲近。相比之下,《诗经》中的草木要来得自然生动得多,劳作中的人们身边有什么就唱什么。草木在这里更多地被真实地还原,自然地咏唱。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你在那边远远的山上采葛草吗?藤茎蔓生纠缠不解,就如我一日不见你啊,好象过了三年。你在那边远远的山上采萧艾吗?浓郁的香气在山间蔓延,就如你的气息啊,让我怀念。采摘通常应该是女子的事情,那么想念的人应该是一个男子了。葛是那时候一种最常见的经济作物,人们拿它织成葛布做成衣服。但葛藤最是缠绵,长的可达十多米,茎叶交错攀爬,《楚辞》中也有“葛蔓蔓”的说法。萧艾在古诗中经常被一起提到,那是一种极易蔓生的带着浓郁香气的草,古人常采集它的枝叶,晒干后混合动物的油脂,做成今天寺庙中燃的香烛一样的东西,用于祭祀。劳动和生活就是这样密不可分,他们的感情不是水上的浮萍,不是天边的游云,是生长在山间的藤蔓,摘不完剪不断;是弥漫在周围的每一缕味道,呼吸空气就是呼吸你。顾随先生说,《诗经》中写愉快少,写忧伤多。离乱之音中慌年怀人,更是有别样的心忧。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这又是一个正在采摘的女子,这次她采摘的是卷耳,这是一种叶子上有小锯齿,果实上长满了到钩小刺的野菜。春秋时期,种子附着在牛羊毛上由边疆传入中土。苍耳到处可见,无法想象这样的尖锐的植物在饥慌的时候是重要的充饥。女人们采集它的嫩叶,在水中反复地煮,直到去掉它的苦味。那是慌年才不得不食的草。在这样的艰苦的时候,男人还在远方打仗,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眺望他回来的方向,身体的饥饿内心的思念让人如何捱过岁月。这首诗的第二、三章换了角色,变成男子的口吻,也好象是女子想象中的他:“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櫑,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马儿都已眼发花,腿摇晃,如何才能不想家。
《诗经》最著名的一道野菜应该算是《采薇》中的薇了。“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说它著名因为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采薇首阳山”中那个野菜。薇菜也叫薇霍,也就是野豌豆,历来为贫者所食,伯夷和叔齐在商亡后隐居首阳山,身无一技之长,抵死不吃周武王送来的粮食,采薇为食。被一个捣蛋的女子看到,说这野菜也是周地植物,你们为什么要吃呢?结果终于是饿死了。好象这样不识大局冥顽不灵的人并不值得同情。《采薇》中远别家人的戍边兵士在归途的风雨霜雪中想起采薇的人,此时薇不单是赖以生存的食物,更是一种节令更替的象征,当野豌豆紫色的花在眼底花开花谢,归乡之期也一延再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中的最后一章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古诗中最美的片段。激烈的战争终将结束,回乡路上饥肠碌碌的小兵,心中的哀是大哀。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二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写了许多名篇。而其中一首名为《竹竿》的诗歌,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读《竹竿》这首诗,我深感诗中赞美了竹竿的精神和品质,同时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分享我的个人体验与思考。
[中间段一]。
《竹竿》这首诗写了当时社会富强的象征,描绘了一种傲慢的气质和顽强的精神。诗中的竹竿高耸入云,不怕风吹雨打,象征着一个人的品质和内心世界。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内在的精神追求,而诗中的竹竿则提醒着我们,要保持傲慢和坚强的品质,不断追求自己内心的追求,同时也要吃苦耐劳,勇敢面对困难。正如诗中所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应该不断追求进步,不要满足于现状。
[中间段二]。
诗人通过描绘竹竿的形象,将其与竹竿的精神相融合。竹竿虽然纤细,但是柔韧性却非常强大,不怕风吹雨打。这给人以启示,告诉我们人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包容的心态。生活中会有风雨,会有坎坷,但是只要我们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包容的心态,才能顺利走过困苦,迎接美好。
[中间段三]。
《竹竿》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人要有勇气和自信。虽然竹竿在大风中会弯曲,但是只要心中充满自信和勇气,就会像竹竿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战胜困难,迎接成功。正如诗中所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收获成功。
[结尾段]。
通过对《竹竿》这首诗的深入思考和个人体会,我更加坚信,一个人的品质和内心的世界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竹竿不仅仅是一根普通的竹竿,而是一种傲慢和坚强的象征。我们应该效仿竹竿的品质,不怕困难和风雨,保持傲慢和坚强的精神,勇敢面对挑战。同时,我们也要有包容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追求自己内心的追求。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竹竿》这首诗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傲慢和坚强的品质,勇敢面对困难,追求自己的内心追求。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迎接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三
《诗经·考槃》为隐逸诗之鼻祖,讴歌士大夫的一个重要选择——归隐山林。
自古读书人常走两个极端,一则出仕。二则仕途挫折后隐居林下,诗歌赋画,更有成就者著书立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什么只走两个极端?因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因其手足无力、耻于百工?是,也不是。表面客观正确的疑问,回答不了中国传统读书人的骨气问题。
如今的读书人有更多的中间道路可以选择:经商、从军、自由职业等等。这固然是时代的进步,但传统意义的读书人总是迂腐地选择一种极端,一种用毕生热情去热爱和创造的东西。因此他们之中的杰出者不断走上人类某个领域的顶峰,成为千古不朽的大师级人物,如一生只写一部书的李时珍、曹雪芹。相比之下,当代名家充其量不过一巧匠。
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即内圣外王,不得已立言。内圣立德,外王立功,不能实际举帝王之业,以推圣人之道,才退而立言。著书立说为最后,不得以后为之。恍然明白相声大师马三立简单名字的深刻内涵。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常常流连往返于诗经中这些让人陶醉的诗句中。《诗经》本称“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美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声音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诗经》里不但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而且应该说她所表现出来的纯洁的爱情,过人的智慧,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现实的满足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完全是超越现代、超越时空的!
读《诗经》足以静心、净心:《诗经》语言朴实,思想单纯,没有现代人们的那浮躁和不安分。阅读《诗经》,就会被文字里的纯净所感动。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看几章,便能沉下心来,安心学习,安心工作。
读《诗经》足以踏实、专心:《诗经》教会我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走,才能到千里之外,留心生活中的每一点滴,珍惜现在,努力工作,日久坚持才能成为富有者,只有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才能成为成功者。
读《诗经》足以返朴归真:《诗经》犹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诗经》内的人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人们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他们远离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代生活。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特质。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四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硕鼠》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诗歌。我在阅读这篇诗歌时,深深受到启发和感动。这篇文章将从作者的善良品质、人与自然的和谐、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态度等方面,探讨《硕鼠》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小鼠用心窃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自身的善良品质。诗中写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一只小小的鼠,为了填饱肚子,不违背他人的利益,体现了作者的善良。这种善良品质启示我们应该像小鼠一样,待人真诚善良、尽信人意。
其次,诗中描绘的小鼠在自然界中和谐共生的景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作者通过写“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句子,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小鼠在这个古老的农业社会里提醒我们,要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珍惜自然资源,为了生存不要过于侵害他人利益。
第三,诗中展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小鼠饥饿不舍弃自己努力寻找食物的决心。作者写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这位小鼠不怕艰难,勇敢迎接所有的困难和挑战,最终取得了成功。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最后,诗中所蕴含的乐观向上的态度让人深受感动。小鼠以饥肠辘辘之态,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作者写道:“有韭有茹,甘心如何。说秋子乎,抱祖尸何。”这位小鼠不怨天尤人,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放弃希望。这种乐观的态度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什么困境,都要坚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相信明天会更好。
通过对《硕鼠》的深入研读,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篇诗歌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生智慧。作者通过描绘一只小鼠的生活,传递了善良、和谐、自强和乐观的重要价值观。这篇诗歌不仅让我加深了对古代智慧的理解,也使我对如何面对人生中的不同困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现代人,我们仍然可以从这篇古代诗歌中汲取智慧,引导我们的生活,并在逆境中不断前进。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五
近期,我参加了一门关于《诗经》的课程,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学习经历。通过学习《诗经》,我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于诗歌创作也有了新的启发。下面,我将从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个人感受这五个方面,详细地总结一下我的课程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在学习《诗经》课程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学习《诗经》中的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深入感受到了古人对于各种事物的真挚情感。同时,学习《诗经》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和发展历程,为我们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其次,学习《诗经》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采用了多种学习方法,比如课堂讲解、诗歌欣赏、分组讨论等等。课堂讲解帮助我们系统地学习了《诗经》的背景、流派和作者等方面的知识,使我们对于《诗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通过诗歌欣赏和分组讨论,我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并且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与他人分享,从而达到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是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解读,由于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理解古代诗歌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惑。其次是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由于我们生活在当代社会,对于古代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对于古代诗歌中的文化内涵有时候会感到困惑。然而,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相互帮助下,我们都克服了这些困难,学到了很多有关于《诗经》的知识。
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诗经》的过程,我们不仅了解了《诗经》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我们体会到了诗歌的力量。古人以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深刻的情感,使得我们在阅读他们的诗歌时,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欢乐、悲伤和愤怒等各种情感。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诗歌对于我们个人情感宣泄和表达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诗经》,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可以丰富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学习《诗经》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了解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诗经》也对我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将会继续坚持学习和欣赏诗歌,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不断深入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学习《诗经》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通过学习《诗经》,我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于诗歌创作也有了新的启发。通过学习《诗经》,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人对于生活、情感和社会的思考和表达,从而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保持对于诗歌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诗歌的创作和欣赏,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同时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六
近期,在课程安排中,我有幸选修了一门诗经课。通过学习与阅读,我对于古代文学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我关于诗经课的心得体会,我将从课程背景、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收获以及展望未来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课程背景对于诗经课的意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集结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民间歌谣和表达情感的诗歌。通过学习诗经,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同时,诗经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义。因此,选修诗经课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还有助于培养对于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热爱。
其次,诗经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学习内容。课程从诗经的背景起源、作者、流派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让我对于诗经的整体框架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诗经的各类诗歌形式、题材内容以及韵律格律都得到了深入讲解,让我对于古代诗词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此外,老师还通过分析诗经中的具体诗歌进行注释和讲解,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每一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在学习方法方面,我认为对于诗经课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要进行多层次的思考和理解。首先,要进行字句层面的研究,理解每个字的意义以及整句话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其次,要分析诗经在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含义,了解作者创作的动机和情感表达。最后,要进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思考诗经中的表达是否与现实有所共鸣。通过多层次的思考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经这一古代文化瑰宝。
在收获方面,通过学习诗经,我获得了许多益处。首先,我对于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其次,我对于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有了提高,能够更加细致入微地品味诗经中的诗句和意境。此外,通过学习诗经,我还注意到了人类情感的共通性,诗经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在今天仍然有共鸣,这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最后,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古代文学,不仅仅局限于诗经,还包括其他经典作品,如《论语》、《道德经》等。同时,我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与思考,培养自己对于文学的热爱和理解。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
总之,诗经课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对于诗经的学习,我在文化传统、诗歌鉴赏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受益匪浅。未来,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古代文学,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七
呢喃着这两个字,仿佛看到一片青涩的芦苇,像泛黄的雪绒漫天扑过来。
芦苇青涩,天真,最接近自然,最让人感到亲近。而《诗经》,诗三百,总结起来,也正是:思无邪。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读完这一段话,仿佛美丽端庄的庄姜就站在眼前,她有着闭月羞花的容颜,有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妃黛无颜色”的神韵。这段话,读的似懂非懂的人会感慨她的楚楚动人,而确切理解每个字词解释的人更会惊叹古人的艺术水平:柔荑草,蝤蛴蝎、瓠犀虫,讲人的美貌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这正是最古老淳朴的人,生活在自然的人对大自然亲近、敬仰的体现啊!此时自然与人,已经融合在了一起。
在古人的世界里,他们怀着一颗亲近自然的心,去接受自然,敬畏自然,赞美自然,享受自然。在一句句如“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的优美的诗句里,他们对自然的真挚之情也可见一斑。比起现在的我们,自认为能吟上一两句古人的“关关雎鸠”,就认为自己是文艺青年,在浮躁的社会里用浮躁的心去对待万物,实在是愧对于这一两句诗后不出于任何目的的热爱自然的真挚之情啊!
《诗经》如芦苇,若想真正了解,必须先有一颗芦苇般的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每一字每一句背后那种最原始,最纯真,最贴切自然的心。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八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在国内外各大高校中,诗经课程也被列为必修课之一。而我在上完了一学期的诗经课后,不禁对这门课程产生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通过学习诗经,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理。诗经中的篇章丰富多样,内容涉及到政治、军事、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这些多样性的内容让我仿佛穿越到古代,亲身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内涵。通过诗经,我对于古代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意识到了古代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其次,诗经课程也使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对于修身养性方面。在学习诗经的过程中,我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准则和教育意义。例如《诗经·道氏》中说:“原始民人,其言戒备。”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言行要慎重,不可轻易许诺或发表冒失言辞。此外,《诗经·卫风·伐檀》中说:“让鼓舞,采萧索。”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和谐的态度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要过度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了周围的人和事。我通过对这些道德准则的理解与领悟,能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起良好的品德和人格。
再次,诗经课程也让我对于古典文学的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诗经中的篇章形式多样,有楚辞、赋、民歌等等。这些作品在形式上有别于后来的诗词,但在内容上却富有情感和哲理。诗经中的每一篇篇章都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积淀了丰富的人生智慧。例如《诗经·魏风·卷耳》中的“惟天之命,于穆不已”和《诗经·商颂·缁衣》中的“如彼载予”等,都是对于人生经验和处世哲学的精华浓缩。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篇章,我意识到古代文学所具有的深邃思考和表达内涵,让我更加喜欢古典文学,并从中汲取养分。
最后,诗经课程也让我对于诗歌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诗经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对其进行阅读和欣赏,更多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创作中。诗经中的篇章以其简练明了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意象,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灵感。通过模仿和参考诗经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我发现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愿意将来继续深入学习古代文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诗经课程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诗经的价值和意义。诗经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更是对于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学习诗经,我汲取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哲学,也对于古代文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希望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能够继续深入挖掘和领悟诗经的内涵,在其中找到更多的启迪和感悟。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古装电视剧里常有的场面:一群小孩子在学校里摇头晃脑地跟着夫子读着书。我经常指着电视问:“妈妈,他们为什么总在读这一句?”妈妈回答:“这是古代所有小孩读的第一本书——《诗经》”。到了暑假,妈妈给我买来一本厚厚的《诗经》,说要和我一起读。
一开始,我跟着妈妈读《诗经》,只觉得读起来非常别扭,很不通顺,勉强跟妈妈读了几遍之后,觉得好难啊!一点点兴趣都没有了。到后来,等我完全明白这些诗歌的意思之后,就觉得它们是那么的优美,文字虽然简洁精炼,却能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当我读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时,我仿佛看到一朵朵美丽的桃花灿烂地盛开着。当我读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我仿佛看到了河边的芦苇青苍一片,深秋的露水变成了白霜。每一首诗歌都精美绝伦。
后来,我能自己读《诗经》了,慢慢地,我能理解这些诗歌的意思了,慢慢地,也知道了什么是“风、雅、颂”,什么是“赋、比、兴”。《诗经》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从诗歌中,我了解到了古代人们关于爱情、劳动、战争等等故事,如《关雎》描写了一个男子追求一个摘荇菜的少女,《桃夭》描写了一个女子出嫁时的情景,《无衣》描写了战士准备出征的场景。每一首诗歌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现在,我能背诵《诗经》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风雨凄凄,鸡鸣喈喈”,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读起来非常有意思。我渐渐理解了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如《木瓜》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通过描述相互赠送礼物表达尊重友情;《芣苢》中,“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通过描写妇女采车前草的场景,表达了人们热爱劳动。我终于知道《诗经》为什么能流传那么久,是因为它教会了人们很多很多的道理,宣扬了真善美的情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又坐在窗前吟诵着《关雎》,仿佛也回到了古代的学堂,摇头晃脑地听夫子讲授《诗经》!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十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的《诗经》,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我们国家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普通读者,最近我也花了较长时间的阅读、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与感悟。下面,就让我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诗经选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诗经》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段字面上看起来十分平凡的诗篇,实则蕴含了王权、伦理、爱情等方面的主题。尤其是“君子好逑”这句话,既表达了当时的伦理准则和婚恋形态,也指出了统治阶级对于性别角色的期望。这种一句话多重意味的表述方式,正是《诗经》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读完《诗经》后,我深刻地感到“细节决定成败”,不论是表达方式、节奏还是意涵,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而且都值得我们深入揣摩。
其次,我注意到《诗经》中较多的是议论与纪念性的内容。而这种内容也为我敞开了一扇新的视角,让我认识到“咫尺天涯,爱情和友情永不变”。譬如,《诗经》有一篇《氓》,其中“兮執子之手,左手持鞦韆,右手持颉篲”这句话,表达的是丈夫对妻子的真正爱意和贴心关怀。这种情感之美穿越了时间的局限,让我们在当代仍能感受到古人的真情实感。同样,有一篇《桃夭》,提到“以蕃百姓,还我初心,既见君子,云我不信”,表达了作者对于初心的回归和对于君子的感激。这种值得敬佩之情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因此,我深刻地认为,《诗经》之中,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其他情感体验,其所表达的内容都具有普适性和永久性。
再次,我发现《诗经》的诗歌风格多样,表现了艺术的多元性。从诗的形式看,《诗经》有风、雅、颂三种形式。其中风、雅派别较为鲜明,而颂则介于这两者之间。例如,风范的《关雎》、《静女》等,雅范的《国风》、《大雅》等,以及颂范的《周颂》、《商颂》等。这些形式的多样性,使得《诗经》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得以更加丰富和多样。在阅读和学习《诗经》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化的深化发展,也可以品味到文学艺术的璀璨辉煌。更进一步地,我们也可以借此了解到诗与文、书法、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最后,我个人认为《诗经》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对于我们今天的人生和社会进步,仍然有着重要的引导和启示。这种引导和启示不仅表现在其余文化、史、哲等方面的底蕴之中,也表现在我们对于人性与伦理规范的追求和思考上。作为一名普通人,我深刻地体会到《诗经》中传递出来的道德精神,如敬老、爱人、诚信、坚忍等,对于我们现代人的人生有着强烈的指导和启示意义。同时,这些道德之美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以为我们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和支持。
综上所述,《诗经选》不仅是我们中国文化、历史、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瑰宝,更是我们今天的思考与行动的启示和指导。在当代,我们应该不断地吸取《诗经》的精华和内涵,坚守其道德标准和文化价值,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芒和力量。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在初二我学习了关雎与蒹葭。准确的来说只是自己粗略的了解了一番,却也有一番有趣的滋味。
关睢写的是男子追求女子。属于民歌,重章叠唱是典型的《诗经》艺术特点。它同样具备,它们朗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民谣又是古诗。孔子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只因它其中内容的品质。男子追求女子,喜悦而不低俗。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却又想象得之的美好情景。这便是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算的真正含义。其次,因为孔子的一句评价,我偶然发现孔子总结十分到位,简短但又十分精辟,让我对孔子又多了几分想深入了解的兴趣。
如果说关雎是一首优美的恋歌,那蒹葭就略显文雅。蒹葭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副萧瑟凄凉的晚秋画面,同时他还展现了对爱人的追求,向往与相思之苦。虽然全文只有短短的三章。但从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具有强烈的渲染力,主人公的感情也随之逐层加深,一直渲染和烘托着气氛。全诗的旋律优美,强大的感染力,让每个人都足以感受到主人公所思慕的人的情感,已对一人求之不得的焦虑惆怅。让人深陷其中。两首诗歌同样运用了重章叠唱,使文章节奏感变强,形成了一种圆环的美,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可能因为这两首诗歌勾起了我对《诗经》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发现……《诗经》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风,雅,颂,诗经还是国风,它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是民族文学万中的幽兰,香溢后世。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语言。影响中国的文学,还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人本无能,只因知识丰富人生。哪怕是劳动人民口头的创作,也最具价值的,它们同样开创古代诗歌光辉传统,对后世产生长久的影响。而这就是《诗经》。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比起唐诗宋词奢华雕砌的韵律和仪仗,诗经里的句子更多的给人是未经雕琢的真诚感和冲击感。就好像唐诗是精雕细刻的窗棂檐角,满是技巧,仪态万千;诗经则是古朴的石阶,苍凉的站在那里上千年。感觉里两周战国时候的古代人们总是最真诚的,诚恳的歌颂祖先功德,诚恳的拜求风调雨顺,诚恳的去想喜欢的姑娘。风,雅,颂,随便抄起一段,寥寥数字,却又是那么的读不胜读,美不胜收。
初读诗经的时候,只是感觉每句必有一字不识,但是偏偏是这种磕磕绊绊的陌生感觉更让人感觉美好,仿佛凭空多了一股犹抱琵琶半遮面半遮面的感觉。就比如这一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个“僚”字,就是抵死不会认识的。但是偏偏能懂得它的意思,“僚”么,不就是“撩”么。美人月下倩影,拨撩小伙子的眼,也扭扭捏捏拨撩着自己的心。不管当年的古代人为何而写,写为何意,反正几千年后的我是这么理解的,也自觉得理解对了,月出而皎,美人身材窈窕,多么美好多么诚实的意向啊。还有脍炙人口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不是看诗经下面的注释,谁知道雎鸠是个什么,君子好逑的“逑”又是什么意思。但是偏偏是这么一句,就那么直接击中你的心里,让你猛的一下想起自己的淑女或是君子,让你就想不顾一切的去“求一求”自己的意中人。“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一句“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没什么特殊的地方,没什么雕砌的辞藻,但是就是强烈又直接的说出了每个人从小,从第一次恋爱就想说但是没能说出来的话。两周战国时候的人们就这么凶猛直接,能准确又强烈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写在诗里歌里,而且让几千年后的看到的人感同身受。()就好像是一股风来,从千年前吹来,到读诗看经的人身边为止。
大概看过外文诗歌的人都知道,凡是此类的诗歌,即使是每句都有一词不认识,读来也远胜于译文。总是感觉有那么一股内在的韵律和情感在句子里,有个把词不认识,也绝不会影响这种感觉。之前我不了解这是怎么回事,直到某个下午,奉老师的命令拿起诗经又一遍细看的时候才猛然发现,原来这种偶有字不识,读来却甘之如饴的感觉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啊。诗经就是这样,几千年前的一群古人,留些呐喊的,呢喃的话下来,精简又精简,流传着,丢失着,散佚着,直到传到今天我们手里。传到我们手里这些,代表的是几千年来人们共同的感觉,共同的躁动,因为没有共鸣的话和片段都已经在前年的历史中散失掉了,留下来的,都是人们心里最深处,最能认可的,最能感动的语句,这种感觉中外大抵也是一样,要不外文的诗歌也不会流传到中国来。越早远的诗歌,技巧便越少,流传下来经受的考验就越多,能流传下来的那些,带着的共鸣力量也越多,也大概便是诗经中的语段,看起来总是不如唐诗宋词精致,却仍然有简简单单的感动人吸引人的力量。与唐诗宋词相比,现代的很多诗歌也是更显浮躁,总是感觉不如唐诗宋词隽永,大概也是没有经过时间提炼的的缘故,比隽永,总是比不过这些几千年的老古董的。
说实话,我是不太喜欢诗经里那些政治道德和价值理想之类的呐喊的。因为站在几千年后的历史来看,这些当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都是些统治者麻痹劳动人民的工具,很有一些腐朽且不堪,这些情感的表达,比起爱情啊,对风调雨顺的渴望啊,对战争的厌恶,对不归人的思念啊这些人类更真诚的情感来说,自然要低一个等级。一句描写悲哀的妇人等待丈夫战争归来的诗句,总是比一句号召士兵上战场效忠君主的的诗句更有感染力。人的本性的朴素的情感虽然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是不会变的,而表征着这些情感的朴素又遥远的诗句,更是会历久弥新。这大概就是很多人认为“国风”是诗经最高艺术成就的原因之一。
略一品读诗经,就有这么多不着边际又实实在在的感受。由此可见其魅力一斑。千年传下来的老古董,论隽永,论冲击力,果然是值得品味学习。这诗里的味道,即使再传个几千年,大概也是不会变的吧。
文档为doc格式。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诗经》我每一次品味,读过之后,颂过之后,咀嚼过之后,一次次发现它的美好永远是那样甘甜爽口仿佛是巍峨山泉圣水,《诗经》她恰如万年的酝酿,仍然有一种清澈凛冽透骨的美。常常被《诗经》表达的那种和谐,那种执著,那种崇高,那种圣洁诗歌文字里的纯净所感动吸引!如是带着新鲜、好奇的心情,我都会为书中氤氲着的灵秀之气所倾倒,漫步于《诗经》的海洋中,我所感受到的,是淡然,是恬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飘逸之美;轻颂《诗经》,口中吟出的是一首首雅俗共赏的曲调,远离尘世喧嚣之后洗净铅华,如此的无与伦比、令人心醉。
说《诗经》就定然不能不说《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这句是很多人第一次读到的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诗经经典了,在我们青涩的年华里,多少人曾经为这一句而迷醉沉吟,憧憬着那些与爱情有关的字句篇章。事实上,《关雎》还是《诗经》的第一篇,少时学《关雎》,记得老师只是不停地给大家讲解着其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赋比兴之类云云,今时今日,那些修辞手法大部分都早已忘记,然而诵读诗文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同学们懵懵懂懂的笑声,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每次读到这句,胸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有故事,或许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物是人非的交替,生命就是一次又一次永无止境的轮回吧。诗句中,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思绪纷繁,百感交集。那些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我们呢?我们经历过一些事,看过一张张面孔,一次次遇见,同时也一次次擦肩而过,虽与征夫殊途,实际上我们同归。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我们仍然会继续这样的生活,但是只要自己觉得没有遗憾,生活应该都是完美的。
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考磐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勿谖”,记得当初是因为看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才得知有这么一句的,郭襄对多年前的杨过难以忘怀,心中早已是一滩死水,然而在少林寺与何足道萍水相逢时却因为这一句和那琴声而心中顿起涟漪,不能不说是诗文的魅力使她迷醉。“考盘在陆,硕人之轴,独寐独宿,永矢勿告”,她留下这样一句而去,剩下的只能是一段没有下文的露水情缘,然而这段我看很多遍还是无法完全明了个中真意,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吧。
当然,诗经中所有的不只是关于爱情关于生活的句子,还有对国家的忠志之誓和对人民的怜惜之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你听,这是战士上阵杀敌前发出的吼声;“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你看,这是劳动人民对剥削压迫者的怒目睥睨。连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和挥汗如雨的伐木场上都能作出如此佳句,谁敢说生活中不能有艺术呢?今天我们过着一天天丰富多彩的日子,却在不停地喊着无聊乏味,只能从一些低俗且毫无意义的糟粕中咀嚼着那些被别人嚼过无数次的笑料,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只有认真探究生活的本质,才能获得生活的乐趣,不然就只能在一阵阵机械的笑声中糊涂地过完一生,而丝毫不明白自己究竟在乐呵些什么。
记得去年在网上看见一个关于“七月流火”说法的笑话,说的是某位大学领导引用七月流火这句本是《诗经》中描写天气转凉的句子来描述当时极度炎热的天气,这件事一直为世人所笑话,但是也不能只是一味怪那位领导错用,我们应该反思,错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应该是遗忘,是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漠然,对过去的抛弃,不只是这位领导,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在一次次地犯着类似的错误,大家正在慢慢忘记我们的经典,抛弃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珍宝珠玑,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
为了唤起大家对这块宝藏的重视,我觉得有必要再次介绍一下《诗经》,虽然在初中高中我们不止一次地学过。为保证无误,我在网上搜索了一通,结果如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经》像一盏清茶、一杯淡酒无声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当你彷徨的时候,请你读一读《诗经》;当你无助的时候,也请你读一读《诗经》;当你无法找到自己人生坐标的时候,《诗经》可以让你安静下来,慢慢思考自己、生活、周围的一切。她就像一位老者,无所不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诗经》,她是一本让人受益终身的良书,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寂寞和不舍之情,人世间的背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们懂得了真谛,学会了怎样去面对,叩问自己的“心”,人来世间为了什么,一个人的命运如何,是由自己良心所控制的。诗经她能让人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真心希望我们中国人都能读诗经、传颂诗经,学习诗经这本代表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她可以充实我们的内心,我们才不会丢失自己的民族魂。我们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继往开来展望明天,这一代、下一代、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才会有希望,我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此纯真干净的《诗经》怎叫人不爱,她宛如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是生长在野外的山花,是初长成的少女,那么的自然。留下永恒的芬芳。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经课上,不仅我们了解了诗经的背景和历史,更重要的是深入体会了诗经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产生了许多对于诗经的思考和感悟。
第二段:赏析诗经的美。
在古人笔下,诗经所描绘的美景与思念之情感,引人遐想。我们追溯诗经的历史背景,由最早的山水田园描写,到后来的情感抒发,每一首诗都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每当我读到《采薇》,仿佛看到了古人手握薇草伫立在田野之间,感受到了古人情不自禁地怀念昔日爱人的思念之情。而《静女》中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更是令人心驰神往,意犹未尽。古代诗人透过文字调动读者的感官,叮嘱读者投入到古人的世界中去,感受其中美之真实与情感。
第三段:探讨诗经的思想。
诗经不仅让我们认识古代文化,还让我们品味到了诗人与古代社会的思考与呼唤。在诗经中,《小雅·鹤鸣》表达了对于社会的不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对社会和谐与正义的追求。《大雅·板》中诗人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古代社会的种种不公,声援底层百姓的权益。这种关注社会正义的态度和思考方式,深深触动了我,启示我要对待社会问题更有责任感与担当。
第四段:思考自身与诗经的关系。
在学习诗经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古人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千古流传的诗篇,乃是因为他们对人类共同的情感和理想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揭示。而我们作为当代青年,也应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这促使我在写作时更注重情感的真实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让我更珍惜现代科技给予我们的便捷条件。
第五段:对诗经的认识和收获。
通过学习诗经,我不仅进一步增加了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兴趣,同时还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和收获。诗经中那独特的美感与深邃的思想,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人类情感的多样性和共通性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深入研究诗经,进一步开拓自己的视野,同时也将诗经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与生活中去。
总结:通过学习诗经,我深入领略到了这部古代经典之美以及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它带给了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与研究动力,同时也使我更加注重情感的真实度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我会始终珍视这段课程带给我的收获,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
对诗经氓的心得体会篇十五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其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一直为后人所传颂。而本次阅读的《诗经选心得体会》,更是深入了解了这一经典著作,下面就让我来具体分享一下我对于此书的理解与感悟吧。
首先,在阅读《诗经选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最能让我感受到的就是作者对于诗歌意境的描绘,以及漫入其中的细腻情感。经作者的笔触,书中所呈现出来的每一个诗歌作品,都成为了一幅具有情感和思想的生动画卷,让人不禁在其中沉浸。从一个完整的龙门迁客之歌中,到两小儿打雪仗这样的短小而又精妙的微型诗作,再到悠扬婉转的詹姆斯独奏,每一个部分都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感,真正感受到了诗歌之美。
而接下来,我所得到的则是关于人性的思考和认识。在《诗经选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运用了自己的审美和哲学观,来书写人类固有的兴趣和欲求,从中提取出糟糠之妻的卓越之美以及无处安放的心情。如《邺维》中的“憉憉我心,胡床枕之。何以与言?愿言不舍”。这种对于“舍”的执着,以及沉浸于自己感悟中的情感,都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身边的人,更好地把握人类内心的强烈感受。
在这之后,我对于《诗经选心得体会》的理解则开始往社会方面深入。在这本书中所呈现的现象和情感也常常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关雎》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淑伦,到《思归止》中的对于家国情怀的歌颂,再到《楚辞》中对于爱情和政治的交织,都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篇章种种层面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因此,在这里的阅读,我们不仅是漫游在美丽的诗歌世界中,更是能够透过艺术之门,看到人类不断拓展和深化自身社会生命的历程。
而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我还从同伴中获得了不少启迪。因为每个人的阅读体验都有所不同,所以大家不仅能够发现某一篇诗歌作品的特点和价值,也能够把自身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呈现出来。这种互相启迪和理解,既提供了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于《诗经选心得体会》的理解和感受的可能,也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眼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诗经选心得体会》所带给我们的外在生活的影响。在这本书的阅读中,我们不仅仅是被某一个篇章所感染和打动了,更是通过这种阅读体验所获得的个人生命之灵感。如从《陔硕》中所传达的勇往直前的精神、从《桃夭》中所体现出来的对青春和生命的珍爱,再到《小雅》中对于家庭感情的关爱和谐,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内心养分,使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更加积极向上、真诚坦然的生命姿态。
总之,《诗经选心得体会》是一部美妙而富有启示性的书籍,它通过千年的历史和磨练,为人类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通过不断深入阅读和交流,我们也能够学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并从中获得内心的启迪和美好的影响。这正是读书的意义所在,也是生命之充实的最美好体现。